视频方向旋转卫星在那个方向多少度

村村通卫星电视信号质量为0,陕西省蒲城县该对准什么方位?仰角多少度?_百度知道
村村通卫星电视信号质量为0,陕西省蒲城县该对准什么方位?仰角多少度?
提问者采纳
把线接好,找到:安装与信号检测界面,先调仰角,把信号强度调到最高,然后调方位角,中九在我国一般都是南偏西三十度左右,从正南向西慢慢转锅,出现信号质量并调到最高,最后可以再稍微转一下高频头,把信号调到最高,看所有台是否都收下来,固定就可以了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村村通卫星电视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在卫星亚太3号的基础上收中兴6号往哪个方向移动?移动多少度_百度知道
在卫星亚太3号的基础上收中兴6号往哪个方向移动?移动多少度
我有更好的答案
好像没有亚太3号,有亚洲3S。如果是亚洲3S,是在105.5度,而中星6号是在115.5度相差10度。不知你所在地的经度是多少,我这经度114度,收中星6大锅基本朝向正南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中兴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印度水稻卫星是如何上天的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从事国际贸易
关键字:&印度印度水稻印度水稻放卫星AriseArise-6444印度杂交水稻印度水稻单产破纪录袁隆平
最近有一篇广为流传,十分轰动。据说印度一位农民所种植的水稻,去年产量达到了每公顷22.4吨(每亩1493公斤),打破了袁隆平创下的每公顷19.4吨的世界记录,成为新的世界纪录,而且还没有使用化肥和除草剂,仅仅依靠非杂交也非转基因的普通水稻。
新闻一出,各路“爱国”、“爱外国”人士,立即闻风而动,到处宣传和引申。但是我想,鼓噪之前总要先弄清事情的真假吧。
大家可还记得2007年一度轰动全国,被数亿网民念叨过的那个印度“卫星”——印度政府准备在2009年实现全民免费宽带上网。那可是已经白纸黑字成为印度政府正式法律文件的,结果印度连个头都没开,就直接把这个计划当厕纸了,叫中国网民白白激愤了一场。
这几年里,网民们已经听到过太多被不假思索转载扩散的印度“卫星”了:从实行全民免费医疗,到降级版的2011年实现免费开药;从2015年的直接载人登月,再到2014年载人上天、2020年载人登月;从2013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三经济大国,到GDP增长速度力争超过中国。媒体似乎颇热衷于不经验证就转载印度新闻。
水稻产量世界纪录的发生地,位于印度最穷最贫困腐败最严重的比哈尔邦。该邦“济贫粮油补贴”被贪污盗用率,仅印度官方承认的数字,就高达80%,而实际比例早已超出现代中国人的想象力极限了。搜索英国媒体旧闻可知,比哈尔邦的这个名叫Darveshpura的“奇迹村”,在过去三年里,其实已经放了许多卫星了——比较突出的有:2011年的上半年种植季,该村一位农民,据说创造了马铃薯产量的新的世界纪录。而在2011年的下半年种植季,当地又一位农民,据说创造了小麦产量的新的印度记录和新的世界第三纪录。但是,全世界任何一个相关领域的专业机构,不管是美国的、日本的、英国的、德国的、法国的,还是其他什么国家的,他们的农业研究所、大学等,全都一致的对此采取不信、不看、不理的态度。
包括这次的水稻产量的刷新世界纪录,也同样不被这众多国家的众多专业机构理睬。那么一个小地方,在农业领域的连续刷新世界纪录诶,这么多发达国家,没有一个学术界人士赶去关注研究,在学术刊物上没有一篇相关论文出现不说,连个学术短讯都没有,媒体真的好意思,就这样把它当做已经确凿无疑的真事,开始到处传播吗?
其实,仅需读一遍新闻,就能发现其中各种古怪的细节:
笔者在老家的远亲,那些种地多年的农民,在收割之前就能凭经验粗略的估算出今年的大致产量,增产10%以上几乎立刻就能发现。而那篇新闻里自己承认,当地水稻的正常产量,仅仅只是每公顷4-5吨,也即每亩266-333公斤的水平,属于典型的低产田。每公顷22.4吨(每亩1493公斤)的世界纪录,这是正常产量的四五倍了,可不仅仅是多50%或100%。农民Kumar(以及全村所有人)竟然对这样巨大的产量差异变化,没有直观感觉和反应,只是收割时才觉得“稻米的穗子比以往要特别沉,而且颗粒也更饱满圆润。”这像是一个能种出世界纪录的超级优秀农民的正常水准吗?
在这篇新闻中,这种巨大的产量变化,被归结于作为一个NGO推广示范点,应用SRI(水稻强化栽培)技术的成功。那么推广技术的专家哪里去了?任何正常的专家,都应该有兴趣在收割季节亲自查看验证自己的工作成果吧,尤其是自己的工作很有可能取得了特别巨大成果的情况下。就算农民Kumar对四五倍的增产变化毫无察觉或者毫无反应,这些专家也看不出来,并且不做记录准备?
全世界统一的产量验证程序,每一个步骤应该如何操作,任何农业专家都知道的一清二楚,在开镰收割前就开始进行全程纪录是标准做法。总计有多少丛多少穗,每丛平均多少穗,每一穗平均有多少总子粒、子粒结成实粒(谷子)的比率是多少,这都是有严格的测定规范的。
实际上新闻里已经用隐晦的曲笔提到了这个世界纪录是怎么出炉的:当比哈尔邦乃至全印度自己的农业专家都拒绝承认的时候。比哈尔邦的首席农业部长(注意报道明确指出他是一个农民,而不是农业专家),在事后(当时水稻已经收割完后超过一个月了,就连那些割下来的稻谷也都到城里去转了一圈了。)赶到那里,用他自己的人(而不是拥有公认资格的农业专家)进行了所谓现场调查后,宣布这是真的。随后这个部长向村民许诺了“为村里接通电力,一个银行和一个新的混凝土桥梁。”&
于是卫星就这样放出来了。
顺便说说新闻中提到的SRI技术吧。我很怀疑这是一篇SRI(水稻强化栽培)技术的软文,处处突出如何反工业化肥、反大公司,迎合环保小资的自然派理念。今年是SRI推出三十周年,作为水稻领域中西方发展出的技术,怎么也要吹嘘一把。(除此之外的水稻领域的技术突破的成果,几乎全由中国和日本创造)
其实SRI技术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经由袁隆平老师引入中国了。实践证明没那么神奇,农民并不愿意应用。作为一种特殊的精耕细作方式,对于那些几乎谈不上什么农业技术的低亩产地区,确实能有很大的增产,但对中国这样有精耕细作传统的高亩产地区,效果就很有限了。
SRI技术具有高产、省水、省肥、环保等一系列所谓优势。但他的一些缺陷,几乎让他的那些优势全部变成了鸡肋,而这也是它30年来始终推不广的原因:
其一,SRI技术的致命缺陷是连续耕种的土地上使用,会造成水稻田土壤退化。其二,使用SRI技术需要当地有很好的水利设施条件。其三,使用SRI技术需要很大的人力劳动投入。SRI以干湿交替灌溉,确实可以节约用水量,但连续耕种使用,会造成水稻田土壤退化。因此必须休耕轮作。这种水稻田土壤退化的弊端本身就是有违环保理念的。
有很好的水利设施条件的地方,本身就是高产地区,使用SRI技术的增产程度很低,而增加的人力劳动投入的成本远多于增产粮食的价值。而人工价格低的地方,却又没有完善的水利设施。
SRI技术的优势之一即为使用有机肥替代化肥。但有机肥的来源是什么?人和牲畜粪便。如果是人少地多的地方,从别处收集,用十个不用SRI的村的有机肥的来源,去供给一个使用SRI的村庄种地,且不说收集成本高到抵消全部增产利润,光是这一点本身就决定它不能推广。而有足够多本地有机肥来源的农村,也是人多地少、根本不可能休耕的地区,这样的地方每一亩耕地都很宝贵,根本不可能容忍水稻田土壤退化这种弊端。
对于以绿色有机食品为卖点,消费者愿意付出百倍高价的特殊供应商品,这样的水稻田应用SRI技术增产是很合适的。但这不是绝大多数人的日常口粮的解决之道。更不是解决印度饥荒的正确方向。这也是SRI技术有那么多组织到处推广,三十年辛勤推广,只有不到百分之一的农户接受的根本原因。
笔者必须指出,据说创造了世界纪录的那个地方,时机也很凑巧:在当地推广SRI技术的NGO,其他资助人不约而同的全部退出了,时间恰好也都在去年水稻收获季前夕,而只有印度政府之后还继续注资了相当于大约一百万美元的资金,不久之后的这个收获季就出了世界纪录。这巧合也太耐人寻味了。
最新的消息是那个NGO组织作假,表面上是普通水稻种子,实际上使用的是德国拜耳公司开发的杂交稻种Arise-6444&&号,推广SRI种植技术的农业专家早就气得走人了,这也是为什么据说将要创造世界纪录的时候,却没有农业专家现场测量的原因,也是资助人们甩手退出的原因。那个农民甚至是在把稻谷带去县城里才有磅秤去称重量的,至于这每公顷22.4吨到底是湿重还是干重,到底是多少平方米面积上种出来的,到底实际数字是多少,只有天知道。
而杂交稻种Arise-6444&&号本身的有严格规范的实测报告(2011年在当地的种植试验),试验田最高产量为每公顷产量湿重20.2吨、干重18.18吨。折合亩产单产为1212公斤。与该杂交水稻情况类似的小片试验田的中国杂交稻纪录,实际上早在2006年就达到了湿重1391.2公斤,干重1279.7公斤,折合每公顷湿重20.868吨、干重19.195吨的水平。而最近的袁隆平教授的每公顷19.4吨(每亩1293公斤)的纪录,同样是以干重计算的单产。换句话说中国杂交稻纪录还高一吨以上。这也为什么2011年的时候,并没有出现什么“德国拜耳破世界纪录”的消息出现的原因。
更进一步说,就算这次是用的Arise-6444,也很难让人相信这个22.4吨的世界纪录是真的。假如是湿重就多十分之一,假如是干重那更是多近四分之一了,对千辛万苦才能在最高纪录提升少许的农业科技领域,真能有如此大的、能创造世界纪录的增产潜力没有挖掘出来,拜耳又岂会不继续试验下去?
袁隆平老师早就已经没兴趣追求更高的试验田产量了,所以每亩1293公斤的记录根本就不上国内新闻宣传。以百亩为单位的大田生产的成绩才是更有意义的。大田生产,是解决农业总产量,解决吃饭问题的具有核心意义的指标。
印度于一九七四年创造的小片试验田亩产单产干重1184.8公斤(每公顷17.77吨)的世界纪录,这个记录实际上一直保持到21世纪初的2001年,才由中国打破。但小片试验田的世界纪录对印度有何价值呢,它有比中国好得多的水热条件,亩产理应比中国更高,但直至今日,印度大田亩产依然停留在中国不到三分之一左右的水平上,粮食产量勉强够全国人民一天吃两顿。直至今日,42%的印度5岁以下婴幼儿因为食物不足而营养不良、体重过轻,这些婴幼儿中,每年都要因此死去200万以上。但印度人似乎对此已经熟视无睹了,只热衷于采购先进武器(并且被宰)或是在某一指标上“放卫星”和中国攀比。
英国记者爱得华卢斯在担任《金融时报》南亚局主任期间,曾记录下一个援助机构领导人在印度的经历:
“那真是太具喜剧性了,”尼克希尔·德对我谈及那段经历,“那些政府官员把我们带到一座拦河坝,我们事先已经知道在他们的支出账目上,这座水坝已经被写成了四座。而他们又带我们从另外三条不同的路去这座水坝去了三次,却希望我们没有发现这是同一座水坝。我们甚至都无法生气,只是感到太可笑了。”
人家搞点印度版放卫星,真的不值得中国人如此热炒了。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来源:观察者网
责任编辑:凌木木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已经有人表态
o&最热新闻&o
o&最热评论&o中9号直播卫星在什么方位,角度是多少?_百度知道
中9号直播卫星在什么方位,角度是多少?
我有更好的答案
南偏西45度
看着信号指示灯慢慢的找
东经116.46
方位角 南偏西35.08
仰角37.48郑州 经度
东经113.56
方位角 南偏西34.76
中星9号共有4组直播卫星转发器,参数已经确定。
一期直播卫星“村村通”上行传输使用中星9号卫星的3A、4A、5A、6A转发器,转发器带宽为36MHz。上行中心频率为:17.44GHz、17.48GHz、17.52GHz、17.56GHz,上行极化为右旋圆极化。下行中心频率为:11.84GHz、11.88GHz、11.92GHz、11.96GHz,下行极化为左旋圆极化。信号采用QPSK 方式调制、信道编码率为3/4、滚降系数为0.25、符号率为28.8Msps
东经92.2度,仰角依自身情况而定。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直播卫星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调整视频方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