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胶皮适合暴击打法(乒乓球胶皮价格胶皮)

弧圈球打法乒乓球底板和套胶的选择 底板和胶皮的搭配方法
弧圈球进攻打法是很多乒乓球爱好者比较喜欢的,那么如何为弧圈球打法选择乒乓球底板和胶皮呢。本文通过对不同乒乓球底板和胶皮(套胶)的性能研究,结合乒乓球器材厂家提供的各个乒乓球底板和胶皮(套胶)的技术数据,并对各个以弧圈球进攻打法为宗旨的乒乓球器材的性能和特点进行分析,做出了不同的针对乒乓球弧圈球进攻打法底板和胶皮(套胶)搭配方案,希望能对广大乒乓球爱好者选择适合弧圈球打法的乒乓球底板、胶皮(套胶)搭配时有所帮助,尽可能的缩短选购时间;同时,在研究弧圈球进攻打法的乒乓球底板和胶皮搭配方案的同时,对我国的乒乓球运动的发展有所贡献。1、前言同水平竞技,拼的就是心理素质和兵器。而好的兵器能让运动员的心理更有把握,对自己的特长更为了解,能从容的使用自己最擅长的技战术。于此同时,它也提高了运动员的自信心,有助于运动员取得优异的比赛成绩,为广大球员和爱好者在选择器材和配置器材时提供参考依据。为专业运动员节省选择器材的时间。同时也为业余爱好者在节省时间的同时节省金钱。本文主要对当前的器材进行分析并提出搭配方案。----2、弧圈球打法球拍配置(DIY)的基本原则
2.1 &统一平衡&的基本原则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球拍是击球的工具,好比战士手中的武器。乒乓球爱好者常会备一块称手的、满意的球拍。因为球拍的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乒乓球爱好者能否使用灵活、顺手。一副好的球拍必须遵守统一平衡的原则。统一:即性能的统一,快速底版要搭配有足够速度的套胶,近而实现理想的速度。软的底版要配置适合弧圈,能吃住球的配置。或者防守和削球的配置。平衡:即软和硬的平衡,薄厚的平衡。太软没有速度,太快不能含球。太薄容易震手,太厚则容易失去理想的手感。软的底版要搭配适当硬度的海绵,这样弥补速度的不足。硬的底版要搭配透板和中低硬度的海绵,这样更容易吃住球和控制球。2.2 优点突出,性能全面的高端原则性能全面:一块球拍是否好,要看他的性能是不是全面而没有绝对的缺陷,如果性能缺陷特别的大。那么你的技术就容易形成漏洞。这样在打球的时候容易被对方盯死,从而形成以自己的短处来打球的局面。或者被对方控制的局面。最终导致输掉比赛。优点突出:在打球的过程中,运动员想赢球,应看运动员的特长技术是否足够的突出。一块好的底板在适合自己的前提下,看看它的优点是不是足够的突出?是否能够在足够全面的条件下,还能够制对方于死地。是否能够给对方足够的杀伤和冲击?综上所述:一块好的球拍,既要性能全面,也要特长突出。而事实上这样的器材很少,就算有也不一定适合你。所以要想达到此目的就需要我们自己来进行底版和海绵+胶皮(套胶)的合理搭配。这就需要有足够的知识,并遵循以上两个原则&&
2.3 球拍错误搭配的五种类型2.3.1成品拍底板+套胶&&&& 初学者大都是用成品拍度过了很长的时间,这段时间内,他们对乒乓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决定进一步发展它,在不想大量资金投入的情况下只能选择在原来的基础上加配一块套胶,可是这样的配置是错误的,因为成品拍的性能非常的差,导致没有力量的同时也没有速度。加配套胶后严重影响手感,底板的性能被掩盖,同时也影响了套胶性能的发挥。2.3.2 重型碳板+硬质套胶业余高手的手感好,控制能力强,当软板不能满足他们的进攻速度后,他们就会换硬质的底版,这样可以弥补自身发力的不足。但是他们同样会选择硬质套胶,这样的搭配就会造成吃球不足,而速度有余。对于业余选手来说,这样的配置并不符合他们的技术特点。重型碳板加硬质套胶,这样的搭配会让业余选手在比赛中失误严重增多。所以这种配置是错误的搭配。&& 技术全面你就会最大限度的减少输球。而特长突出你就会最大限度的赢球。这样打起球来才能发挥一技之长,才有战胜对手的优势,最终克敌制胜。选择器材的时候也应该这样。尽量让器材最突出的性能和自己的特长吻合。同时尽量避免器材最弱的性能和运动员最弱的技术项目相遇。否则你就会有明显的漏洞。这样就很难赢球了。选择器材的时候我们至少明白两个问题:第一喜欢什么类型的器材。二是坚决不能用什么类型的器材。这也是球拍配置的前提。 2.3.3 单桧+传统套胶原本生于东临扶桑的单桧,单桧十足的力量与弹性浓缩于一个喷字。但是国内众多使用者都是使用狂飙套胶,多数选手都是无论什么底版都配狂飙。但是桧的最佳搭配是内能套胶,而这些套胶多数都是外国生产。国套硬度好,手感死,桧木弹性向外传递的通道被封闭,胶面的粘性又降低了出球速度,这些都与喷射的性能背道而驰。单桧的优越性能被掩盖,也违背了我们用单桧的最初目的。所以这种配置方案也是错误的。2.3.4 软板+软胶软板+软胶是非常不合适的球拍配置方案。因为形变大的软板,力量很大,速度却比较慢,需要很大的体力和比较快速的步法。专业的运动员应该选择软底版+硬套胶,这样在有力量的同时,速度也能得到保证。而且手感清晰。业余选手不会配置球拍,所以多会把软板配上软套胶。这样的配置非常耗费体力,而且很多人反手都是摩擦的状态。反撕并不是很多。100%发力几乎不可能,所以硬质套胶,用起来还是很不错的。另外就是国人打球的时间多,手感建立的比较扎实。所以狂飙对我们来说控制起来不是很难。2.3.5 超厚放反手进口套胶在国内多见MAX版本,这些MAX的海绵厚度往往是2.2MM甚至更厚。目前国内乒乓球运动员反手用外套颇为流行,于是种种MAX也被放到了反手。 力量不足,选择较硬的七夹板或纤维板来弥补是可行的,应注意海绵厚度的影响。把MAX用于发力能力相对较强的正手,问题不大。但MAX如果放在反手,很容易打不透板,手感模糊不清,使不出劲来,&闷&住了球板的力量,性能大打折扣,2.2MM以上的MAX更不适合业余选手放在反手。其实,只要选薄一点的海绵,就容易打透、借上球板的力道,手感立刻就清晰敏锐了。----
3、中国、日本和德国的套胶与底板对比分析&3.1 常用国产套胶性能解析3.1.1 狂飙系列特点: &狂飚Ⅲ&在解决40毫米大球所产生的技术影响的同时,特别针对以控制球为主或发力相对较小的运动员而研制。可减少发力时的沉重感,并获得较长的弧线,有利于对球的控制,在近台即能发挥快攻和弧圈威力。此胶是粘性胶皮,适合打磨和纯摩擦的打法,相持能力强,有利于制造旋转和弧线。打出去的球第一速度很快,发力的时候第二速度明显加快,能有效的抑制对方的进攻,并增强自己进攻的威力,是直拍弧快和快弧的不二之选。最佳配置,纯木五夹,七夹底版的正手和超形变软五夹的反手。与之相比狂飙二已经不再受世人的追捧,在大球时代,底版的硬度增加了。速度变快了,与此同时,狂飙二的优点不能和底版融合在一起,只能被淘汰。DHS(红双喜)胶皮制作一直处于领先的行列,款式不多,但是却都很好用,G888被经过改造以后手感和出球都顺畅了,也让人有一种舒服的感觉。当今套胶,国产适合自己国人,然而国人众多。套胶却是三分天下。729套胶中适合反手的套胶数不胜数,其中国产的占了很大的比例。3.2常用进口套胶性能解析3.2.1日本蝴蝶系列BRYCE--称霸于2003年巴黎世乒赛的选手施拉格和2005年上海世乒赛男单季军的梅兹,从BRYCE系列中选用了硬质海绵的这款HARD,是因为他们要求有更低,更快速的球。在世界赛场上奋战的优秀选手,因为选择了硬质海绵的BRYCE,打出了更高质量的球,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技术水平。因此,业余选手在使用BRYCE-HARD硬质海绵胶皮的时候也能感觉到优秀选手的打球感。Sriver威力最大特长不仅是胶皮本身所拥有的实力,而且它能减少因求与球拍的撞击而产生的能量消耗,并能增加击球的威力。SRIVER对追求击球的速度和威力及良好控制能力的选手来说是最适合的一种反贴胶皮。相对较软的是EL,再软一点的就是FX,所以只能用反手。这些可以弥补发力不足,打不透的缺陷。也弥补了SRIVER套胶性能方面的全面化。3.2.2德国套胶系列德国套胶主要就是软、弹,弧线不好,但是速度奇快,适合反手的弹击。同时也适合搭配硬板的正手。主要就是因为套胶本身比较软,容易打透,所以我们国家的运动员和业余爱好者一般都将其放在反手位。这样对球的处理显得更加容易。控制方面和进攻方面能达到统一的完美组合。
3.3经典底板性能介绍3.3.1纯木系列:第一类:形变大、吃球吞吐感觉明显,有足够的时间在拉球时摩擦、发力、制造旋转,用它拉球就好像你把球攥在手里又抛出去的感觉,想往哪拉就往哪拉,力量大,底劲足,第二速度惊人。这类底板间接就是体力弧圈球,用这类拍的上手速度特别快,手感清晰,控制灵活是这类拍的共同特点。目前国家队队员基本都用此类底板。3.3.2芳碳纤维系列:其速度与力量让人爱不释手,手感扎实,近台连续进攻得心应手。底板击球时间较长,有&拉住球&的感觉,底板虽软,但用力反馈集中,弹力明显,具有高柔韧性,可以较充分地摩擦控制旋转,这种板更适合大球时代底板的需要。3.3.3碳素纤维系列:碳素之所以成为经典,就是因为它们的速度特别的快,外国选手用的比较多,所以他们的中远台弧圈球的威力非常之大。用力击球有时会感到散的感觉。----4、不同技术水平阶段球拍配置的不同方案4.1 适合初学者的球拍配置初学者,主要就是练习各项基本技术、增强对球的控制感觉和熟悉球的性理。因此软的底板或者纯木的底板更为适合,因为这样的底板更容易规范你的动作,让你在练习的时候能够更好的掌握标准的动作,同时,也能更好的掌控球的方向和控制的手感。这就需要性能比较全面,相对来讲比较软的纯木底板。底板选好了,继而就是海绵的选择了。海绵不能太厚,否则手感不容易通透,有背初学者练球的初衷,但目前训练的水平越来越高,各地基层的水平也越来越强。所以很多地方都是直接从2.2厚度的海绵来最初的训练,直到最后进级为止,这样的方式也是可以进行参考的。
4.2 初学者晋级阶段球拍的配置方案。当初学者有了一定的基础,基本技术过关了,需要练习比赛和组合技术,同时也需要强化自己的单项技术,这个时候就需要你更换原来的底板,此时你可以先选择一些适合你现在技术特点的底板,也可以把自己的打法和发展方向定论下来,然后选择一步到位的器材。这种想法的人很多,也比较符合初学阶段的心理特点。这个时候你可以选择TO或OC,等具有一定特点的球拍。但是 终是否能形成这样的特点还很难说。一步到位的想法最终也是非常难以实现的。因此,全面的高端底板具有速度优势的底板就更适合使用。科贝尔是个不错的选择。这类球拍几乎都满足和偏向于全面的方向,因为这样的球拍仍旧适合运动员练习技术。然而,弧圈球发展到今天,横板主要以弧快为主,直板主要以快弧为主,这就是当今世界的主流打法,笔者在此研究了主流打法的配置:TO正手配置狂飙,反手UFO,其他配置略同。因为这个时候的运动员已经有了一定的手感,业余选手已经形成了简单的打法,手感方面有很多比专业的还突出,像TO和OC,等都是比较全面而且特长突出的底板。在这个时候是非常适合此时运动员的技术和发展水平。但是有很多运动员已经有了自己的发展方向和特长技术,那么你就可以进入下一步了。4.3 专业运动员及业余高手不同打法的球拍配置4.3.1 专业运动员的球拍配置(1)发力好的,需要控制为辅助的运动员,丰富自己的进攻手段和打法,一般为体校和职业运动员。这些人用一般速度的底板,已经能产生很强的杀伤力了。所以他们需要手感好的。这样才能控制住球,因为谁控制了球谁就控制了比赛。这种类型的选手底板要具有一定的特点,从而使自己的特点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YEO, OC,CL,EG,PHOTINO,BOLL,狂飙王,小提琴,马碳,马林碳,狂飙浩等等一系列的具有明显特点的底板,和特制的底板。因为特长突出是赢球的硬道理。这些底板均可以与狂飙搭配。底板有控制和手感,也有很强的弹力。与狂飙搭配可以优化弧线。也可以与天极搭配,这样可以加强旋转。狂飙三伴随着中国运动员获得了多年的世界冠军,而大家选择的这些器材主要也是为了和狂飙能有很好的搭配,因为在这个世界上还没有一款套胶(在你能控制的前提下)能和狂飙三出球的速度和旋转的速度,控制能力及弧线的优化相媲美的。反手基本都是日本套胶,因为日本套胶拉球和控制球比较突出,这也比较符合专业运动员的特点。(2)无机时代球拍配置即将出现的改变与改革在2008年奥运会以后就开始进入了无机的时代,由于没有了有机胶水的效果,所以无机时代的底板选择将会出现改变,同时也将出现一系列的器材和套胶的性能改变,底板主要就是加强了硬度,这样可以弥补力量和速度的不足,但是这样的底板一直都是大家期待的,但是目前的工艺已经很难达到,但是在更多的高新科技参与底板制作的今天,底板将会很成功的完成这一课题。当底板的改革没有跟上无机时代的时候,运动员就需要换一些比较硬的底板,与此同时,硬板与硬质套胶狂飙的搭配不知道还能维持多久?硬板配硬胶对于专业运动员来说这样的配置是不可取的。也是不容易打出成绩的配置,同时对自己的打法也有很大的冲击。面对这样的问题,就需要重新考虑自己的配置。在大家都在备战北京奥运会的同时,各自也都在寻找自己无机时代的配置。根据当前情况只能选择中等或者中等以上的硬度底板。而这种底板的款式特别的少,适合专业运动员的也不多。在选择的时候是比较难的。唯一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器材的改革。所以当前的几大厂家都在进行着器材的不断更新,不断进行尝试和改革。相信不久的一天就能完成很完美而统一的改革。那时,器材的方向也只能向中等硬度以上进行发展和选择。4.3.2业余高手的球拍配置(1)很多业余高手的发力都不是特别的好,这样他们在选择器材的时候,主要以硬质底板为主,然后配置比较软而有力量的套胶,这样相互之间能进行弥补,在自己打法的方向上能够做到特长突出,性能全面。练习一段时间后,适应了球拍的性能,也就会有很明显的成绩上升。这是比较明智的,也比较符合此类人群的特点。(2)很多业余高手的发力和手感都是特别的好,这样他们在选择器材的时候,就会出现硬质底板+硬质套胶的不合理的搭配,也就会经常出现:红黑碳王配置狂飙三的现象出现,像普碳配置狂飙的现象就更是常见了。更有甚者TI5.4配置狂飙三。这样就会造成出球速度特别块,难以持球,正因为这样的配置所以才导致很多业余选手的手感比专业的手感还要好。但是他们没有专业的步法和全面的技、战术。 ----
5、部分经典器材DIY的建议OC正手狂飙三,狂飙二,反手狂飙三,这样的配置虽然一反常态,但事实上是非常合理的搭配方案,195克的横板配置是非常符合选手们的要求的。而且性能方面经研究分析已经完全超过其它的配置方案。反手配置狂飙三,比较适合两面拉的技术。而且用OC反手就需要进攻。这是它的特长,而且反手在防守和控制上都是比较优越的。红黑碳王正手729-08无机时代的新品,超弹、超软、旋转强、力量足而速度略差,红黑则是速度快旋转差,力量强,相互弥补的同时,也成为了强强搭配,力量与力量的强强联合,必将塑造完美性能。反手F1则是最家选择,EL则是拉球选手最佳搭配,至于哈蒙特不能说已经被淘汰,但是手感方面没有EL突出。YE正手天极二,天极二的粘性远没有狂飙三强,但是,那种涩而粘的感觉与YE搭配正是恰到好处,结果是控制出众,旋转强列,正好达到了用YE选手想要的结果。PHOTINO蝴蝶的新品,是专业和业余都比较适合的球板,反手配置大巴,弹力超强的同时,控制感觉非常好,有一种能封对手进攻于无形的境界。当乒乓技术发展到今天,器材不断更新的时代,面对形形色色的器材,在选择时难免左右为难。同时器材的性能也是不容易了解,所以选择上就更加有难度。在器材选择和配置方面必须遵循统一平衡和特长突出的原则,在乒乓球运动比赛水平不断提高,竞争日益激烈,新技术不断出现的今天,外国水平的逐渐提高,与我国水平日趋接近。乒乓球比赛更多就是考验运动员的心理,而拥有一个适合自己的球拍除能把自己的技术发挥的淋漓尽致,还能增强运动员的自信力,从而增加在比赛中的信心。在同水平竞技中便成了兵器的大比拼。在选择器材的时候要符合自己的特点,然后争取全面。尽量达到优点突出,性能全面,以正手为主。实践证明这种配置方式是比较科学合理的。【本文摘自乒乓精英论坛】销售各类包括: 等在内的各类乒乓球用品。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欢迎加入器材发烧QQ群:
查看: 172638|回复: 98
阅读权限100
TA的礼物 :
本帖最后由 bookworm 于
23:03 编辑
日,在厦门举行的Joola优拉2013年新品订货会上,Joola公司发布了一款防弧套胶“Timeless(无极)”,并且以1198元的官方定价,使这块防弧套胶成为了史上最贵的乒乓球胶皮。
本人从号开始改用防弧(横拍反手)以来,尝试过挺拔和Yasaka的软防弧以及福合777硬防弧,最终选定Yasaka软防弧作为主力器材,通过一年的学习,基本上适应了Yasaka防弧,目前比赛成绩也比原来两面反胶的时候要略好,从而坚定了使用防弧的决心。
但是喜新厌旧一向是我的特性,加上据说奥地利防弧名将索尔加目前也改用Joola Timeless,使得我更加忍不住要尝试尝试这块号称“顶级”的防弧究竟有何特异之处,幸好“某宝”的价格也还没有官方报价那么离谱,所以就网购一块回来尝尝鲜了。
Part I&&外观篇:
外包装是这个样子的,基本上是Joola一贯的特色,简单、朴实,没有太过花哨设计,从包装上完全体现不出其高昂的售价:
IMG_5550.jpg (42.33 KB, 下载次数: 163)
08:44 上传
背面的包装用多国语言标注了“怪异防弧高手”的字样:
IMG_5548.jpg (52.44 KB, 下载次数: 164)
08:44 上传
打开包装,取出套胶,就看到了特异的网纹状的胶面,貌似还没有哪款胶皮采用这样的设计(另外胶面也非常平整,不像早先网上传出来的图片那种皱巴巴的样子,估计那张照片里面的胶皮已经被“蹂躏”的比较惨了):
IMG_5590.jpg (77.96 KB, 下载次数: 168)
08:44 上传
海绵非常软,也非常薄,而且非常疏松,跟它相比,蛋糕也不算什么了。这款海绵与其说是海绵,还不如说更象“黑粗绒布”,套胶看起来更象是一个“鼠标垫”:
IMG_5589.jpg (70.67 KB, 下载次数: 155)
08:44 上传
看看正面胶面:
IMG_5592.jpg (101.49 KB, 下载次数: 151)
08:45 上传
在看看反面的海绵:
IMG_5588.jpg (73.07 KB, 下载次数: 139)
08:45 上传
拉近了看看Joola的商标:
IMG_5584.jpg (111.3 KB, 下载次数: 160)
08:45 上传
这个可以明显看到胶面的网格效果,这个网纹的效果应该是胶面制作时一次成型出来的,不是在胶面上面附着的网格:
IMG_5578.jpg (56.38 KB, 下载次数: 139)
08:46 上传
跟Yasaka软防弧的胶面来个对比(左边为Yasaka Antipower soft,右边为Joola Timeless):
IMG_5565.jpg (102.67 KB, 下载次数: 141)
08:47 上传
海绵跟Yasaka软防弧的对比(左边为Yasaka Antipower soft,右边为Joola Timeless):
IMG_5566.jpg (85.17 KB, 下载次数: 155)
08:47 上传
从侧面看看和Yasaka软防弧的区别(上为Joola Timeless,下为Yasaka Antipower soft),可以很明显看出海绵比Yasaka更疏松,胶皮的颗粒比Yasaka要长很多,而胶面比Yasaka要薄,颗粒的分布也比Yasaka要松,另外,胶粒和胶面也很软,而富有弹性,胶皮受力之后的倾倒现象非常明显。
IMG_5572.jpg (95.38 KB, 下载次数: 168)
08:47 上传
跟Yasaka防弧和普通反胶套胶的对比(上为Joola Timeless,下左为普通反胶,下右为Yasaka Antipower soft):
IMG_5575.jpg (89.41 KB, 下载次数: 190)
08:47 上传
连海绵和胶皮总体厚度为1.9mm,目测海绵厚度大概在1mm左右:
IMG_5563.jpg (32.47 KB, 下载次数: 144)
08:47 上传
Part II&&试打篇:
由于这个星期两个休息天都要在家带儿子,所以没有时间出去打球,只在家里发球机上试了试,星期天晚上到球馆去拿东西,跟两个朋友稍微试了一下,没有深度体验,所以只能说说粗略的感受,可能存在谬误之处:
说明一下我试用的器材:底板是Nittaku的红鸟羽,一块手感比较清晰,相对比较柔和的七层纯木板,正手套胶是Stiga LT Plus。试打感受,主要是跟我另外一块Stiga CL CC贴的Yasaka Antipower Soft软防弧对比。两块球拍不完全相同,CL CC稍微硬一点,红鸟羽稍微软一点,但两者差异并不是特别大,因此我使用感受的差异更主要的还是来自胶皮。
我觉得应该可以对这个胶皮定个性了,这显然是一块“防守型”的防弧。如果以进攻打法为主的,我个人认为基本上不要考虑这块胶皮了。
胶皮的网纹设计并不象之前有人所猜测的是增加摩擦力,可以主动制造旋转的,恰恰相反,网纹的设计应该是减少接触球的面积,从而降低摩擦力的。而长颗粒的设计显然也是为了同样的目的,加上颗粒和海绵之间是用不太粘的类似双面胶一样的东西粘贴的,用手指捻动,就可以使颗粒和海绵分离,在击球过程中,如果来球力量比较大,且与球拍成一定角度,颗粒会发生明显的倾倒,甚至离开海绵。
用过进口涩性反胶的球友应该都能够体会到,涩性套胶拉球制造旋转,并非是依靠胶皮表面的粘性,而是靠胶皮表面的形变而产生的储能。但是Timeless的形变却并非是起到这种储能作用,虽然它的形变要比涩性反胶大的多,但是由于颗粒和胶皮太软,使得形变恢复得很慢,很显然这种形变更多的是起到缓冲的作用,而不是储能的。一般来说,对方的拉球,如果你不加力,那么基本上回球出界的可能性不大,反而是下网的情况居多,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叫它“防弧”是很恰当的。
不过,这并非表示用这块胶皮,“防弧”就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主要是因为胶皮表面摩擦系数太低,回球很难制造弧线,而胶皮的缓冲性又太好,所以不加力球很容易下网,所以就需要你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要加力,而要在没有弧线的情况下保证回球过网且不能出界,则需要很好的击球点和控制好板型。这就使得这块胶皮的“容错性”大大降低。我感觉在顶大板的情况下,其容错性明显低于反胶和Yasaka的软防弧,甚至也不如长胶;而在发力进攻的情况下,容错性也明显低于反胶和Yasaka软防弧,可能和长胶基本相当。
从进攻角度看,不吃转,所以基本上任何旋转的球都可以直接进攻,但是进攻的成功率不一定能很高,主要还是不能够制造弧线,对击球点和板型的要求比较高。更要命的是,进攻的球速度比一般的软防弧还要慢,对手的感觉基本上和长胶进攻差不多,虽然一开始对手会不适应,但几个球之后,对手只要稍微退后半步,你进攻的威胁就明显下降。总体的感觉是,进攻只有和硬防弧差不多的“容错性”,但没有硬防弧的杀伤力。
接发球方面,转是不怎么吃的,但是我用这块胶皮接发球的成功率不如Yasaka软防弧,我的感受是这块胶皮接发球容易吃“力”,就是对方发球的长短和力量大小变化,容易造成你回球下网或者冒高。当然,这一点如果多打几次适应一下,应该能够有所改善。
如果用类似反胶的“搓球”动作,那么基本上球都会冒高,因为接触球薄了之后,球会在胶皮上打滑,不像Yasaka软防弧还是可以采用近似反胶的“搓球”动作的,只是回球不转而已,容易造成对手的失误(当然这一点一般来说只对完全不适应防弧的人才有效,对于熟悉的人,Yasaka防弧搓球也是要送死的),Timeless更适合使用“拱”和“撇”,这一点比Yasaka防弧要好,一是更容易,二是球速的变化明显,比较具有突然性,跟长胶有些类似。
另外,在怪异性方面,Timeless也明显比Yasaka软防弧要更怪,回球刹车效果更明显,Yasaka软防弧回球在过网之前感觉和反胶差不多,过网之后才稍微有点刹车,最终的落点会比通常的反胶短一点,而Timeless则感觉球脱板后就开始减速,最后的落点会比反胶的短得多。另外,回球也不象Yasaka的软防弧基本上是不转为主,Timeless有一定的反转效果。这个怪异性虽然是好事,但是在现今长胶球友众多的情况下,一般业余中等水平以上的,都不是很怵这种怪,因为伴随着这种“怪”的,就是“慢”,对方有充足的时间来调整,连续发起进攻。
以上就是我第一次试打的粗略感受,总体来说,不是很理想,虽然因为这是第一次使用,对其性能还不是很熟悉,存在控制不好的情况。但是想到我当初为啥选用“防弧”,而不是“生胶”、“长胶”?主要的考量是:第一,用防弧可以解决接发球“直接吃”的问题(这一点在这一年的过程中已经明显体会到了);第二,防弧的容错性相对比较高(生胶我也用过,对技术要求太高,不能够抓到点发起进攻,就是死路一条),用长胶、生胶、反胶的手法都可以回击;第三,防弧的迷惑性大,回球的弧线接近反胶又和反胶有些微的差距,对手容易失误,不像长胶回球弧线、速度与反胶差异明显,对方容易有准备地回击。这三点,在Timeless上基本上都不存在,尤其是第二、第三点,所以,我觉得这块胶皮应该不是很适合我这样的。可能手感细腻,打法变化多端的人,有可能可以比较好的驾驭它。要是期望天价之下的这块胶皮,能够具有“密不透风”式的防守,又有“一击必杀”的攻击力,还能够“随心所欲”的控制的,肯定会失望了。
过段时间再试试看,如有新的体会,再来向大家报告。
阅读权限90
TA的礼物 :
没用过防弧胶,胶皮表面是网格状的啊,价格真贵啊
真有那么神奇吗?能防弧,拉弧圈就不行了,反手少了进攻威胁&
阅读权限90
TA的礼物 :
防弧套胶越做越先进,其实打防弧关键在于在控制落点中善于变化,制造杀机!
阅读权限100
TA的礼物 :
图文并茂&&有水平&&对比图片拍摄、制作精良& &对于打防弧的还没买这胶皮的人来说,非常有价值。。。期待后续的试打大作。。。挺你哦。。。。。。。。
阅读权限150
TA的礼物 :
感觉就像是一块生胶,到底跟生胶有多大分别?
阅读权限100
TA的礼物 :
kwong 发表于
感觉就像是一块生胶,到底跟生胶有多大分别?
这位同学&&生胶是颗粒向外的&&这个是颗粒向内的& && && & 完全的两个类别&&好哇。
阅读权限100
TA的礼物 :
真还从没见过这样的海绵和胶皮,开眼界了,非常期待试打体会{:soso_e183:}
阅读权限90
TA的礼物 :
开眼了。。。。
阅读权限90
TA的礼物 :
之前早就听说过这款套胶,价格真的是天价,身边有位老伯打804防弧,不过还是顶不过我的猛攻,
呵呵(可能跟长胶打得多)。虽然价格天价,但是防弧胶皮是最耐打的胶皮,一块打几年完全没问
题(老伯的804用了7年~~),这款胶皮的网状纹胶面是亮点,是一种大胆是创新(不知符合ITTF规
则么??),初步猜测这胶皮控制为主,进攻为次,期待楼主试打报告,花了这个钱,也希望这胶
皮能帮楼主如虎添翼,提升球技!{:soso__:}
阅读权限90
TA的礼物 :
谢谢分享,支持加精~稀有评测...{:soso__:}
阅读权限150
TA的礼物 :
本帖最后由 kwong 于
18:21 编辑
煜钻 发表于
这位同学&&生胶是颗粒向外的&&这个是颗粒向内的& && && & 完全的两个类别&&好哇。 ...问的是性能上的分别,手感上像不像生胶。
阅读权限90
TA的礼物 :
估计会打跑不少人,这个表面还有摩擦力。
阅读权限90
TA的礼物 :
为啥减我的博币,我要好好灌水找回来。
阅读权限90
TA的礼物 :
努力再灌一次!
阅读权限90
TA的礼物 :
两次灌水整了12博币,哈哈,好好好!
咨询电话:
固定电话:020-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河路242号丰兴广场
博乒网战略合作伙伴
手机扫描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快攻打法适合的胶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