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邕高级中学是哪个新汶街道初级中学

来宾(广西壮族自治区下辖市)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广西壮族自治区下辖市?
收藏 查看&来宾(广西壮族自治区下辖市)[lái bīn]声明本词条已参考进行整理;如果您有建议或想参与整理,欢迎您与一起交流。
来宾市(壮文:Leizbingz Si)为管辖的,是日撤销原后设立的。来宾市位居广西中部,故有“桂中”之称,又因资源物产丰富,有“广西煤都”、“中国糖都”、“世界瑶都”等美称。来宾市北与、桂林市、交界,东与、、相邻,西与河池市、相交,南与贵港市、南宁市毗邻。深居广西腹部,、交通地位十分重要,地缘优势十分明显。下辖四县一市一区,全市总面积1.34万平方公里,户籍人口254.98万,来宾市一座以为主体的多民族和睦聚居城市,壮、瑶等少数民族人口占75%。目前来宾市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从18平方公里扩大到了近40平方公里。来宾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了将近5倍,财政收入增长了4倍多,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建市至今,来宾市城镇化率以年均1.38%的速度增长。至2011年底,城区人口达到29万人,率增至34.2%。[1]外文名称Laibin City别&&&&名世界瑶都 &桂中水城 桂中壮府行政区类别所属地区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下辖地区、、、、、 &政府驻地电话区号0772邮政区码546100地理位置中北部面&&&&积1.34万平方公里人&&&&口常住人口209.97万(2010年)方&&&&言、—桂柳片、麽个话()等方言著名景点莫氏土司衙署,,,迁江文辉塔机&&&&场火车站、车牌代码桂G交&&&&通、著名中学、市&&&&长白希市委书记李志刚市人大主任李志刚城市名片甜蜜之乡、盘古文化之都高&&&&校柳州师专来宾分校(专科学院)行政代码451300
来宾市是一个历史文明久远的新兴城市。1956年,古脊椎动物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在来宾市麒麟山发现“麒麟山人”头盖化石,证明距今约3.6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以麒麟山人为代表的先民在以今来宾市为中心的桂中地区居住、活动,并繁衍生息。来宾市新地标——火炬先秦以前,来宾市域属百越地。
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 ,在岭南置桂林、象、南海三郡,今来宾市属桂林郡,郡治布山(今贵港市境)。
汉初,来宾市属南越国。
汉武帝于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平定南越国,析其地为郁林、交趾等9郡,今市境属郁林郡(郡治布山,今贵港市境)。在今武宣县境设置中留县,象州县境设置桂林县,是来宾市境有行政建置之始,至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兴宾区西南部属郁林郡领方县(县治今)管辖。
东汉时,中留县改为中溜县,隶属依旧。
三国属吴。凤凰三年(274年) 分郁林郡地,增置桂林、始安、临贺三郡,桂林郡位于今来宾市境内,郡治武安(今象州县境),是来宾市境内第一次设置郡级(相当于地级)建置,桂林郡辖武安、桂林、潭中等县,今市境内有武安县(今境)、桂林县(今武宣、境)。今兴宾区西南部及合山属郁林郡临浦县(县治今宾阳,领方县改置)。
西晋太康元年(280年)武安县更名武熙县。今象州县境有武熙,桂林2县,武宣县境有中胃县,改属郁林郡。迁江、合山属郁林郡领方县。
东晋太兴元年(318年)分郁林郡设晋兴郡(郡治晋兴县,今南宁市),市境内武熙、桂林、中胃3县属之。
南北朝、宋、齐时,置桂林郡、郡治武熙、后迁中溜、齐复将郡治迁回武熙。在今武宣县境复置中溜县,中溜县域包括今武宣县和兴宾区东部,象州境有武熙县,裁桂林县;同时在今忻城县境设置腾溪县,亦属桂林郡。梁时,桂林郡治又迁回中溜,中溜县改称中胃县,在今象州置韶阳郡,领阳寿、武化、长风、淮阳4县,阳寿(今象州县城)为郡治,忻城县境无建置县,改属龙州马平郡(郡治今柳州)。陈沿梁制。
隋文帝开皇十年(590年) 增置桂林县,开皇十一年武宣县地并入桂林县,属始安郡,县治在今象州县境。隋开皇十二年(592年)置象州,在今象州县境内设有淮阳、西宁、桂林3县。开皇十八年(598年) 淮阳改名阳宁。大业二年(606年)撤象州,今象州县境置阳寿、桂林2县,将阳宁并入阳寿,西宁并入桂林县,改属始安郡(郡治,今桂林市)。阳寿、桂林2县包括今象州、武宣、兴宾等地,忻城县境依然无建置县,亦属始安郡。
唐武德四年(621年) 重置象州,辖阳寿、西宁、桂林、武德、武仙5县,州治阳寿(今象州县城) ,属岭南道;今武宣县境分桂林县地,增设武仙县;今象州县境置阳寿、西宁、桂林、武德、武化、长风6县,其中武化、长风2县属晏州(州治今境);今兴宾区境置来宾阳德、归化、文安三县,属昆州(州治今柳州市境),其后改阳德县为循德县,改文安县为乐沙县。唐贞观初在忻城县地置羁縻芝州、羁縻归思州、羁縻纡州3州,芝州辖忻城、平西、富川、乐光、乐艳、思龙、多云7个小县,纡州(今思练镇一带) ,治东区县,管东区、吉陵、宾安、南山、都邦、纡质6个小县;归思州(今大塘镇一带)治履博县,领履博、罗遵、都恩、吉南、许水5个小县。五年(631),在迁江置羁縻思刚州,属邕州都督府。贞观十二年(638年)撤西宁并入武德,同年撤晏州,长风、武化2县改属象州,次年州治迁至武化。乾封元年(666年)撤桂林县并入武仙县,乾封二年(667) ,乐沙县改为怀义县,并于兴宾地置严州,统辖循德、归化、怀义3县;天宝元年(742年)象州改为象郡(又名象山郡),撤武德县并入阳寿县,郡辖4县。天宝元年(742年)芝州改称忻城郡,属桂州都督府。天宝二年(743),将怀义县改为来宾县,隶严州。乾元元年(758年) 象郡复称象州;忻城郡复称芝州。大历十一年(776年)撤长风县并入武化县,州治迁阳寿。从此至唐末象州辖阳寿、武化、武仙3县,地域包括今象州县、武宣县;严州辖循德、归化、怀义3县,地域为今兴宾区大部地区;羁縻思刚州辖今兴宾区西南部和合山市。羁縻芝州、羁縻归思州、羁縻纡州3州辖今忻城县等地域。
,开平元年(907年)属楚,南汉乾和九年(951年)属南汉。行政区划依唐制不变,象州辖阳寿、武化、武仙3县,州治阳寿;严州辖来宾、循德、归化3县;兴宾区西南部及合山属羁縻思刚州;忻城县地属芝州、归思州、纡州。
宋开宝四年(971年)象州归宋,沿旧制。开宝七年(974) 撤销严州,将循德、归化县地并入来宾县,隶象州。景德四年(1007年),升象州为防御州。熙宁四年(1071年),撤销武化县并入阳寿县。元祐元年(1086年)恢复武化县,南宋时又撤销。此后至宋末,象州辖阳寿、武仙、来宾3县。景定三年(1262年),象州州治从阳寿迁至来宾县之蓬莱洲。
天禧四年(1020)废思刚州设迁江县,属宾州,为迁江得名之始,沿称至1952年并入来宾县始废。
宋庆历三年(1043年)以芝州、归思、纡州地合并置忻城县,属广南西路右江道宜州管辖,宣和元年(1119年)属右江道庆远军,咸淳元年(1265年)属庆远府。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象州归元,设安抚司,属湖广行;迁江县属宾州;忻城县属庆远路安抚司。十五年(1278年),改象州为路,治所从蓬莱洲迁回阳寿;十六年(1279年)忻城县改属庆远路总管府。大德年间(年)象州复改为州,辖阳寿、来宾、武仙3县;迁江县属宾州;忻城县改属庆远南丹溪峒等处军民安抚司。元末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今市境属广西行中书省。
来宾明洪武元年(1368年)七月,廖永忠攻下象州,象州属柳州府(府治今柳州市);忻城县属庆远府。洪武二年撤销阳寿县归并象州,改象州为散州,初辖武仙、来宾2县;迁江县改属柳州府;忻城县改属庆远南丹军民安抚司。洪武三年,忻城县又改属庆远府。洪武十年(1377)五月,武仙、来宾2县改属柳州府。宣德六年(1431年)武仙县改称武宣县,县治由阴江(今三里镇旧县村)移至高立(今武宣镇)。弘治十年(1497年)降忻城正县为土县,仍属庆远府。
清八年(1651年)春,孔有德略取柳州旁近诸州县,象州、武宣县、来宾县、迁江县、忻城土县归清,建置沿明制。雍正三年(1725年)武宣县、迁江县、来宾县改属宾州直隶州。雍正八年(1730年)武宣县改属右江道浔州府(府治今桂平县境)。雍正十二年(1734),迁江县又改属思恩府(府治今武鸣县境),来宾县还属柳州府。
咸丰六年(1856年)大成国平靖王李文茂率部攻取象州、武宣县,改象州为相州,改为文兴县。咸丰十一年(1862年)清兵收复相州及武宣县,相州复称象州,文兴县复称武宣县。
清朝,忻城土县因隶属关系由宜山县承审。宣统二年(1910年),其地归入宜山县,但仍称忻城土县。[2]元年(1912年)。清代直隶州、厅均改为府,广西省划分为十府,象州改称象县,来宾县、象县属柳州府;武宣县属浔州府;迁江县属思恩府;忻城土县属庆远府。2年6月撤销府制;由省直接统辖各县,来宾县、武宣县、象县、迁江县、忻城土县由省直辖。
民国6年(1917)。广西省划分为6道,来宾县、象县、忻城土县属柳江道,武宣县属苍梧道,迁江县属南宁道。
民国15年(1926)。广西省撤消道制,分为若干区,来宾县、象县、迁江县、忻城土县属柳江区,武宣县属苍梧区。
民国17年,忻城土县复称忻城县,来宾县、象县、迁江县、忻城县属柳江行政督察区。武宣县属苍梧行政督察区。
民国19年(1930)。广西省划分为12个民团区,来宾县、象县属柳州民团区;武宣县属苍梧民团区;忻城县宜山民团区;迁江县属宾阳民团区。
民国21年武宣县属梧州民团区;迁江县属南宁民团区;来宾县、象县、忻城县属柳州民团区。
民国22年(1933)。国民党广西省府开始在金秀瑶山内建立乡村保甲等政权机构,再次确认周围荔浦、修仁、蒙山、平南、桂平、象县、武宣7县分管金秀瑶山。
民国23年(1934)11月。广西省忻城县属柳州行政监督区;象县、武宣县属梧州行政监督区;来宾县、忻城县属南宁行政监督区。来宾
民国25年(1936)9月来宾县、武宣县、象县属浔州行政监督区;迁江县属南宁行政监督区;忻城县属庆远行政监督区。
民国29年(1940)。改用数字编行政督察区,迁江县属第一区(治南宁);武宣县、象县属第三区(治);来宾县、忻城县属第四区(治柳州);国民党广西省政府在金秀瑶山设立县一级机构—金秀警备区署。
民国31年(1942)3月象县、忻城县改属第二区(柳州),7月,金秀警备区署改为金秀设治局。
民国36年(1947)象县又改属第三区(治苍梧),同年冬,广西省府撤销金秀设治局,改建金秀警备区署。
民国37年(1948)秋,金秀警备区署改为金秀警察局
民国38年(1949)解放前夕,迁江县属第一区(治南宁);来宾县、武宣县、象县、忻城县属第二区(治柳州)。11月1日,国民党金秀警察局奉命改名为金秀警察中队。
1949年11月到12月,各县相继解放,建立人民政权,来宾县、武宣县、象县属柳州专区;迁江县、忻城县属武鸣专区。金秀瑶山区依旧属周围7县分管。1950年,忻城县改属宜山专区。1952年,迁江县并入来宾县;武宣县与象县合并为石龙县(驻石龙镇),来宾县、石龙县、忻城县属宜山专区。5月25日成立大瑶山瑶族自治区(县级),属平乐专区。
1955年8月,大瑶山瑶族自治区改为大瑶山瑶族自治县。
1958年,宜山专区改名为柳州专区,专署由宜山县庆远镇迁驻柳州市,来宾县、石龙县、忻城县属柳州专区。大瑶山瑶族自治县改属柳州专区。日,经国务院批准,石龙县更名象州县。
1962年3月,复置武宣县(驻武宣镇),象州县城迁至象州镇。
日,大瑶山瑶族自治县改为金秀瑶族自治县。
1970年,柳州专区改称柳州地区,来宾县、武宣县、象州县、忻城县、金秀瑶族自治县属柳州地区。
日,国务院批准设立合山市,来宾县的北泗公社划归合山市,属柳州地区。
日,批准(国函[2002]88号):撤消柳州地区和来宾县,设立地级来宾市和兴宾区,来宾市管辖兴宾区、武宣县、象州县、忻城县、金秀瑶族自治县,代管县级合山市。原柳州地区的鹿寨县、融安县、融水苗族自治县、三江侗族自治县划归柳州市管辖。[3]市下一级区划一览
来宾市辖1个市辖区、3个县、1个,代管1个县级市。
 面积13449平方千米。人口249 8236人(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市人民政府驻在来宾市人民路。
 面积4404平方千米。人口101 5165人。邮政编码546100。区人民政府驻来宾市前卫路。
 面积 350平方千米。人口 13 9227人。邮政编码546500。市人民政府驻岭南镇。
 面积1898平方千米。人口 35 4918人。邮政编码545800。县人民政府驻象州镇。
 面积1739平方千米。人口 43 1330人。邮政编码545900。县人民政府驻武宣镇。
 面积2541平方千米。人口 40 5384人。邮政编码5462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面积2517平方千米,人口15 2212人。邮政编码545700。县人民政府驻金秀镇。
来宾市下二级区划一览
来宾各县市区现共设4个街道办事处、30个镇、36个乡。
4个街道办事处:城北、城东、、八一街道办事处
30个镇:、、、、、石陵镇、 镇;;、镇、、、;、、、、、、;、、、、、、;、、。
36个乡:三五乡、五山乡、、桥巩乡、、、、、石牙乡、、高安乡、、正龙乡;、河里乡;、欧洞乡、、果遂乡、新圩乡、、遂意乡;、妙皇乡、、水晶乡;、思灵乡、;三角乡、、罗香乡、、大樟乡、六巷乡、乡。
附注:2003年,与桐岭镇合并为桐岭镇。2005年,撤销来宾镇,设立城北、城东、3个街道办事处;撤销、大里乡、,分别整建制并入凤凰镇、迁江镇、平阳镇;并入城关镇;马步乡、分别并入武宣镇和东乡镇;并入桐木镇。
市下三级区划一览
来宾市各乡镇()共下设44个社区、724个村委会(768个)。其中兴宾区15个社区240个村委会;合山市2社区29个村委会;忻城县7个社区123个村委会;象州县10个社区113个村委会;武宣县6个社区142个村委会;金秀瑶族自治县4个社区77个村委会。(截止2003年末)[4]来宾市兴宾区麒麟山发现“”头盖化石,证明距今约3.5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 ,来宾人的祖先便在此繁衍生息。先秦时,来宾为民族杂居之地,公元前214年,秦统一,在今广西设置,今来宾市属于桂林郡地。西汉元鼎6年(公元前111年),在今设桂林县,在设中留县,为来宾市有行政建制之始,至今已有2213年的历史。之后,汉、、南北朝时期在境内设桂林郡,郡治在今象州、武宣两县交替,唐以前所称“桂林”,均为今来宾市一带。元、明、清、民国时期,今来宾市所属各县、市、区的屡屡变化。[1]来宾市是来宾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从南缘经过,具有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征,全年气候温和、充足、雨量充沛,丰富,但旱涝寒害频率也较高。全地区年均日照1325--1734小时;平均1225--1942毫米,四月下旬--八月下旬为雨季, 是洪涝多发季节; 年平均气温18.1--21.2℃。此外,地处山区,高,气候特征独树一格,气温偏低,日照少,年平均气温17.1℃,是夏季避署旅游之胜地。
来宾市位于北纬23°16′至26°29′、东经108°24′至110°28′之间,位居广西中部,故有“桂中”之称。
来宾来宾市北与、、交界,东与、桂林市、相邻,西与河池市、相交,南与贵港市、南宁市毗邻。深居广西腹部,经济、交通地位十分重要,地缘优势十分明显。
来宾市地处桂中腹地,素有“广西煤都”、“中国糖都”、“世界瑶都”、“盘古文化之都”等美称。境内矿产、森林、畜牧、农业、旅游资源丰富。来宾土地辽阔,气候温和,北回归线横穿过境。全市耕地面积322万亩,人均近1.5亩,居广西之首。来宾市资源和物产十分丰富,全市已探明各种矿藏达20多种,其中重晶石、煤炭、锰等矿藏储量居广西首位。甘蔗、蚕茧、水果、食用菌、茶叶、八角、金银花、绞股兰等物产丰富。来宾旅游资源丰富,民族风情浓郁。有美丽神奇的金秀圣堂山风景区,有被誉为中南第一泉的象州温泉,有被誉为世界罕见峡谷风光的武宣百崖大峡谷。来宾是奇石之乡,来宾奇石素以形态各异,品质优良而驰名海内外,日,来宾市以最高分获“中国观赏石之城”殊荣,成为全国第二个“中国观赏石之城”。
来宾市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来宾市是桂北与桂南、桂西与桂东的连接部,是西南出海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距柳州市60公里,距南宁市156公里,距桂林市220公里;有贯穿南北,柳南城际铁路穿城而过,柳南城际铁路,又称柳南客运专线,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至南宁段系按Ⅰ级铁路标准建设,双线电气化客运专线,线路起自广西柳州市,经来宾市,,止于南宁市,线路全长226km,设计时速250KM/H,工程总投资约211.3亿元,设计总工期为3年半,项目已于2009年10月正式动工建设;2013年11月起开始联调联试,计划年底开通运营。项目建成后,来宾、柳州、南宁将实现“同城”,来宾至柳州只需20分钟,来宾至南宁只需40分钟,柳州至南宁也只需1小时左右,这对于处于柳州、南宁两大城市之间的来宾来说,无疑是巨大的福音。[5]从来宾到周边南宁、柳州、桂林的三个机场,车程最短为40分钟,最长为2小时,交通十分便捷。航运条件得天独厚,珠江水系重要支系红水河、柳江在此交汇,500-1000吨船舶可直通广州、香港、澳门,内河通航里程347公里,港口年吞吐能力近200万吨。[1]截止到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
来宾2012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19亿元,同比增长11.8%,连续十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全市财政收入52.55亿元,增长10.3%。
全市完成全部工业总产值620亿元,增长10.2%。完成工业投资175.9亿元、技改投资188.3亿元,分别增长36.8%和49.9%。新兴产业稳步壮大,新兴产业产值205亿元,增长25.0%,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33.1%。
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8.4亿元,增长8.0%。粮食总产量76.85万吨,增长4.5%。甘蔗生产大会战成绩喜人,全市甘蔗面积268万亩,同比增加12.9万亩,预计进厂原料蔗达1100万吨,增长21.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百亿元,达到109.52亿元,增长16.0%。
投资规模突破50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61.8亿元,增长32.9%,排全区第2位。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404亿元,增长29.3%。
全市完成城建投资138.75亿元,增长55.9%。全市城镇建成区面积138.6平方公里,城镇人口80万人,城镇化率36%。重点城建项目实现竣工27个,主城区面积扩大到35平方公里,新增4平方公里。桂中水城顺利通航,28公里内环路全线开通。市城区20层以上高楼达184栋。
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万元,达到21499元,增长11.8%;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6000元,达到6231元,增长15.8%。社会事业稳步发展。完成教育投资17.92亿元,教育事业稳步发展。[6]物产种类多样。大米、蔗糖、花生、茶叶、水果、八角等农副产品久负盛名,地区特产有金钱草 灵香草 金桔等。金秀瑶族自治县的灵香草、绞股蓝,武宣县的三华李、,忻城县的金银花、乳鸽,象州县的粉葛等名优土特产品名闻遐迩。目前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3.4%,金秀被誉为“”,又是全区最大的水源林。全市矿藏能桂中水城规划图源丰富。已探明各种矿藏20多种。其中、煤炭、锰等7种矿藏储量居广西首位,象州重晶石连续多年出口居广西第一,合山达6亿吨,号称“广西煤都”。蕴藏着金、铜、铁、水晶、重晶石、等十多种矿产,素有“万宝山”之称。除来宾电厂外,尚拥有第一个BOT外资项目来宾火电B厂,合山电厂是广西最大的火力发电厂。发展水电有着得天独厚、非常优越的地理条件,上的装机容量60万千瓦的忻城乐滩水电站扩建工程正在紧张施工、装机容量40万千瓦的来宾桥巩水电站正在进行,滴水河流上的金秀下正在进行项目前期工作。项目全部完工后,全市水电火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400万千瓦,将成为广西最大的能源基地之一、国家“”工程的排头兵。来宾来宾市位于广西中部,是名副其实的“桂中”。和南柳高速公路贯穿南北,红水河、、黔江流经境内,毗邻、柳州、桂林、、贵港、等市,距广西首府156公里,距广西工业重镇柳州市60公里。
交通基础设施完备。截至2003年底,全市公路总里程2548公里。按技术等级分,高速公路79公里,4公里,367公里,三级公路441公里,四级公路1451公里,等外公路106公里。19公里/百平方公里。二级以上比例为17.7%。下辖6个县、市、区均有二级以上公路连通。辖区74个乡镇,其中69个通达油路,占93.2%。有道路运输站场16个,其中,货运站场6个,二级客运站4个。市境通航河道430公里,西南出海中通道红水河及柳江、黔江通航能力达250-300吨级。在册港口4个、码头12个,生产泊位24个,年设计通过能力100万吨/30万人。
来宾市的公路、水路运输业发达。全市拥有营运汽车4078辆,其中客车1161辆(中级客车442辆),出租车293辆。客运班线238条2934班次。有运输船舶368艘60286载重吨3519客位18796千瓦。文化广电事业
截止到2009年全市有来宾专业6个;县级公共图书馆6个,藏书48.3万册;县级文物管理所3个,全年共征集文物3件;博物馆3个,乡镇文化站66个,村级文艺舞台732个。全年共出版报纸1238.2万份,增长11.6%。出版杂志8.45万册,增长7.6%。全市广播和电视覆盖率分别为90.2%和95.1%,与上年持平。
卫生保健事业
截止到2009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127个(不含村卫生室及个体诊所),比上年增加3个,其中医院16个,卫生院76个,妇幼保健院6个,9个,卫生监督检查机构6个。全市共有医院、卫生院床位5620张,增长12.4%,6180人,比上年增加609人,增长10.9%。新建村级文化卫生综合楼32座。村卫生室841个,增长2.1%。6个县(市、区)全部推行新型制度,实际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农民193.07万人,增长5.5%,参合率91.0%,比上年提高4.4个百分点。
截止到2009年实施”三求“工程,全年新建村级灯光球场755个,在全国、全区比赛中,来宾体育健儿共获金牌37枚,银牌30枚,铜牌18枚。全年向上级体育部门输送6名。
来宾截止到2009年随着新的汽车客运中心投入运营,高速路口景观工程、中央绿化带及文化公园的开工建设,进一步完善。年末实有城市道路81.5公里,面积204万平方米,分别增长7.2%和6.8%;路灯8169盏,增长4.3%;排水管道长度191公里,增长14.4%。自来水供水总量1811万吨,用水人口21万人。液化气供气总量0.79万吨,用液化气人口14万人。公共汽车营运车辆187辆,年客运量1495万人次,均增长47.3%。绿化覆盖面积512公顷,增长13.4%;建成区绿化覆盖率26.2%,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城市生活无害化处理率为100%,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60%。
截止到2009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量353.71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0.1%;1.5617吨标准煤,同比增长3.0%。27家重点耗能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306.92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0.7%,实现节能量31.15万吨标准煤。市垃圾焚烧发电厂并网发电,城东污水处理厂建成并投入使用,有力推动了全市污染减排工作,环境质量继续改善。全市饮用水源水质100%达标。6个县(市、区)空气质量全部达到三级标准以上,其中达到二级标准的有5个县(市、区)。
截止到2011年年末,全市城镇单位从业人数达12.22万人,比去年同期增加3722人,增长3.14%,其中,在岗职工10.31万人,同比下降1.20%。来宾
集体单位吸纳就业人员能力有所增加,从业人数为0.55万人,其它所有制单位3.24万人,国有单位8.44万人,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39.26 % 、3.06%和1.46%。集体单位从业人员大幅度增长反映出人们就业观念的改变和社会就业渠道的不断扩大。
2011年来宾市从业人员主要集中在教育、制造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业、卫生社保和福利业、农林牧渔业和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这六大行业。在这六大行业中制造业从业人员达24399万人,同比增长8.85%。主要是新增了几个统计单位,如:华润水泥有限公司从业人员为616人、广西合山东来化工科技有限公司从业人员150人、广西合山市东大锰业有限公司从业人员158人和广来宾风景西合山隆唐实业有限公司从业人员689人等;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从业人员同比增长5.32%,总人数6152人,主要是忻城县供电公司和广西电网公司来宾供电局增加从业人员数分别为42人和195人;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同比增长4.30%,总人数9444人,主要是广西农垦国有红河农场和来宾市兴宾区铁帽山林场增加从业人员分别为432人和200人;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业从业人员同比增长1.84%,总人数17223人;卫生社保和福利业从业人员同比增长0.69%,总人数10284人;教育系统从业人员同比增长0.01%,总人数25691人。在六大行业之外,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采矿业、住宿餐饮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从业人员数同比下降较大幅度,降幅分别为9.76%、9.54%、7.14%和6.64%。
在十九大行业中,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最高的五大行业为:金融业(74766元)、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55150元)、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45128元)、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37188元)和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36997元);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最低的五大行业为:农、林、牧、渔业(15707元)、住宿和餐饮业(18623元)、采矿业(19615元)、租赁和商务服务业(20639元)和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23187元)。数据显示,的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很不平衡,具有垄断性质的行业工资继续保持较高的水平,工资偏低的行业仍为传统行业、基础产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最高的是金融业74766元,最低的是农林牧渔业15707元,二者相差59059元,相差3.76倍。[7] 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在市政府和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任务。
主要数据如下:
一、全市总人口及常住人口
截止到2012年全市总人口为 249.82万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240.75万人相比,十年间共增加9.07万人,增长3.77%,年平均增长0.37%。比“四普”到“五普”十年间年平均增长率1.13%下降0.76个百分点。
全市日零时的常住人口为209.97万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214.07万人相比,十年共减少4.1万人,减少1.91%,年平均减少0.19%。
二、家庭户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59.43万户,家庭户人口为203.77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43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94人减少0.51人。
三、性别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108.72万人,占51.78%;女性人口为101.25万人,占48.22%。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11.82下降为107.38。
四、年龄构成
截止到2012年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43.56万人,占20.75%;15-59岁人口为137.98万人,占65.71%;60岁及以上人口为28.44万人,占13.54%,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20.33万人,占9.68%。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14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上升3.35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79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26个百分点。
五、民族构成
截止到2012年全市常住人口中,有壮、汉、苗、瑶等10多个民族,以为主,汉族人口为48.68万人,占23.18%;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61.29万人,占76.82%。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减少0.77万人,减少1.56%;各少数民族人口减少3.33万人,减少2.02%。
六、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截止到2012年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8.25万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0.55万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90.15万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63.53万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8]
七、人口的地区分布
全市总人口和常住人口的地区分布如下:
县(市、区)
金秀瑶族自治县
来宾普通话为通用语,汉语方言有桂柳片来宾话、()及东红水河土语、柳江土语。
分布地区有:
兴宾区:来宾话、铁路柳州话(火车站附近)、铁路普通话(火车站附近)、壮语(东红水河土语、柳江土语)、客家话(麻介话);
合山市:合山话、来宾话(柳州话)、壮语(东红水河土语、柳江土语);
金秀瑶族自治县:瑶族语言、壮语(东红水河土语)、来宾话(柳州话);
来宾市客运中心武宣县:来宾话(武宣话、柳州话)、瑶族语言(境内零星分布)、壮语(东红水河土语分河南片及河北片)、客家话(境内零星分布)、伢话(北部乡镇零星分布)、湖南话(境内零星分布);
象州县:来宾话(柳州话)、壮语(东红水河土语、柳江土语)、瑶族语言(境内零星分布);
忻城县:来宾话(柳州话)、壮语(红水河土语、柳江土语)。
注:普通话作为全国标准语言和广泛推广的语言,在来宾市全境都有分布。
来宾的宣传语为:“天下来宾,来者上宾”。
早在3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被称为壮家始祖的“”就在这里繁衍生息。秦统一岭南时,在今来宾市境内首设县级行政建治,截止到2007已有2216年历史,汉、三国、南北朝均在境内设桂林郡治。经专家学者考察证实,来宾是盘古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至今保存有以为核心的包括盘古寺庙、地名、、歌舞、剧本唱词等在内的原生态的盘古文化。[9]2002年全年抢修中小学危房共投入经费1.07亿元,新建校舍9.76万平方米,分别增长1.1倍和48.6%。全市普通高考本科上线5609人;普通高考上线率87.2%。年末全市共有1所,专任教师336人,在校学生0.60万人;普通中学110所,专任教师0.78万人,在校学生14.22万人;中等13所,专任教师611人,在校学生2.76万人;小学740所,专任教师1.07万人,在校学生17.80万人,享受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免收学杂费学生16.39万人;4所,专任教师45人,在校学生583人;全市各类幼儿园326所,在园幼儿4.92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4%。
2012年2月在来宾市教育园区开工建设,计划于2012年9月开学招生。
建于1958年,位于柳州市沙塘镇,现于来宾城区建设来宾校区并筹划升格为本科院校,
来宾职业技术学院
2004年开始筹建,将整合广西电大来宾分校、柳州民族中专、柳州地区经济干校、柳州地区技工学校、柳州机电工程学校、来宾市职业技术学校及来宾市卫校,筹建来宾职业技术学院,还没有建成。
广西东盟国际职业技术学院
日开工建设
柳州地区民族高级中学
创办于1980年,位于柳州市柳邕路377号
来宾高级中学
2011年9月开始招生
创办于1978年秋,原为来宾县第一中学
来宾市第二中学
创办于1933年3月,原为来宾县第二中学
来宾市第三中学
创办于1985年秋,原为来宾县第三中学
来宾市第四中学
创办于2000年8月,原为来宾县第四中学
来宾市第五中学
全名为来宾市兴宾区第五中学
来宾市第六中学
2007年7月开始筹建,2010年8月开始招生办学
来宾市第七中学
创办于1988年9月,原为来宾冶炼厂子弟学校
来宾市第八中学
原来宾市教师进修学校
来宾市民族中学
原为来宾县壮文学校,来宾县民族中学
来宾市实验学校
建于日,原为来宾铁路中学校,后移交于市教育局管辖并改为来宾实验中学,2012年更名为来宾实验学校。[10]
来宾市实验小学
创办于日,原为来宾县实验小学
来宾市第二小学
创办于1992年8月,1993年8月招生
来宾市第三小学
创办于1996年6月
来宾市第四小学
位于来宾市东一路143号
来宾市祥和小学
2007年7月开始筹建,2009年9月建成开学
来宾市第一幼儿园
创办于1965年3月,时称来宾县机关保育院,先后易名为来宾县机关幼儿园、兴宾区第一幼儿园
来宾市第二幼儿园
位于北一路221号
来宾市直属机关幼儿园
位于铁道一路35号
来宾市启慧幼儿园
位于桂中大道与西山路交界处
来宾市电厂幼儿园
位于来宾A电厂内
来宾市实验幼儿园
位于柳来路85-1号
来宾市冶炼厂幼儿园
创办于1987年5月,占地面积5200平方米
被喻为“”的忻城县莫氏土司衙署,是亚洲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土司建筑群;有着“中南第一温泉”美称的象州花池温泉,是的绝好去处;长约5公里的武宣,是寻幽探险的最佳选择;金秀的圣堂山、风光无限,整个是国家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空气清新,是不可多得的避暑胜地;壮族的“三月三”、瑶族的“盘王节”等民族节日富有浓厚的;来宾市又是著名的之乡,红水河奇石、草花石素以形态各异、品质优良而驰名海内外,有“来宾奇石甲天下”之美誉。
建筑群,占地总面积2.1万平方米。1963年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成文文物管理所,1987年改称忻城土司博物馆,1996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12月经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局批准为国家3A级景区,是全国乃至亚洲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土司建筑之一,被誉为“壮乡故宫”,是研究土司典章制度重要的事物例证。[11]
黄肇熙庄园  武宣县规模较大的地主庄园有8处,其中以黄肇熙庄园为代表,是广西较大的地主庄园之一。黄肇熙庄园位于武宣县二塘乡樟村,距县城13公里。黄肇熙曾任柳州统税局长和广西第四军司令官,于民国2年(1913年)从广东请来工匠开始修建庄园,于民国31年全部建成。庄园占地面积160亩,建筑面积3.99万平方米,共有房屋190间,呈四方集群状,左右严格对称,布局完整,功能齐全,面积宽大,气势庄严肃穆,为中国传统的庄园院落式建筑,有浓郁的岭南建筑风格。主房由前、中、后三进及左右厢房组成,均为两层建筑。院落四角是岗楼(炮楼),楼高4层,可眺数里。近庄有环庄小溪,宽米余,水深没人,四季流水。整座建筑环境优雅,景色迷人。  大 藤 峡  位于武宣县黔江古迹滩至桂平县浔江碧滩一带。这一带峭崖壁立,江河狭窄,滩浅石多,河水从山峡夺路而出,势不可挡,涛声如雷,壮观无比。黔江及两岸景点甚多,有古迹滩、勒马四孤洲、清代古墓群、明代古城址、红石滩、大藤庙、瑶民举义峰火台等。  武宣文庙  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武宣县城。始建于明朝宣德六年(1431年)。为砖木结构,朱红粉墙。宽43米,深117米,占地5262平方米。文庙由棂星门、戟门、状元门、东西两庑、大成殿、崇圣祠等主要部分组成,还有左右厢房、名贤祠、明伦堂、东西斋和武皇殿等附设建筑。主体建筑为大成殿,气势雄伟,有浓厚的古代建筑风格。  合山市壮族山寨遗址  壮族山寨遗址位于合山市岭南镇思光村,距市中心区约18公里,距国道322线1公里,为国内保存最完好的建于明代的壮族山寨遗址。现存的120间石头房基、围墙、基门和碉堡等军事设施基本完好。这座山寨是思光、北泗一带壮家群众几代人修筑的,是壮族人民抗暴求生的物证。明清时期、民国期间,民众曾集结于此进行反抗斗争。  思光山寨海拔201米,占地面积约40公顷。思光山寨的石门嵌在山南半腰的两崖间,高2.3米,宽1.5米,距离山脚约100米。从山脚下沿石级至石门,是山寨的唯一通道,颇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石门左侧立有石碑,记载着山寨的历史。进入石门,便是军事设施,有一条1米宽的巷道,巷道两侧又有小巷道通往两边的作战平台。平台前面的寨墙上有射击孔,两侧均有天然的大大小小的山洞,可作休息场所及弹药库。山谷中有几十处寨房遗址,其中几处无顶盖的寨房、石墙至今尚完好。往东是一条蜿蜒曲折长约100米、高2.5米的寨墙。  思光山寨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峰美洞奇,山上有洞近百个,山寨四面为陡峭的石崖,周围树木葱郁。合山建市以来,思光山寨与东面的牛岩洞成了市民游览之所。  来宾市三山风景区  位于来宾市石陵乡南面的三山村和大黄屯一带,柳邕公路2.5公里的宾阳、上林和来宾三县、市的交界处。这里群峰簇拥,异峰突起,有4个溶洞——都麟岩、敢怀岩、敢藏岩、敢东岩。岩内,有的洞宽如大礼堂,有的窄如斗室;好几处洞与洞相通,中有溪流积蓄成塘,可撑船而过。洞内钟乳石、石笋、石柱、石花、石幔,比比皆是,景物奇观,目不暇接。不少景物临水而观,仿佛海市蜃楼一般。洞外景观亦美。在都麟岩和敢怀岩之间有一条小河,春夏河面宽阔,清澈见底,可供游人洗濯、游泳、垂钓或划船筏。附近石山不时有群猴往来,更增加游客的乐趣。敢藏岩有上下两个大洞口,上岩口在山腰陡壁上,从外面无路可攀;下岩口几乎与地面平行,宽约20米,高10来米。岩内形成数个气势雄浑的大厅。大厅一般长约40米,宽20米,高10余米,最高的达50米。下岩洞在第一厅尽头与上岩洞相通,并在此分成两洞,左边的名为“通天洞”,深约200米,宽约30米,高50米以上,洞的尾部有一巨洞直通山顶,因此洞内光线充足,空气新鲜;右边的名为戏台厅,厅的前半部为平坦地面,后半部则是高出地面1米多的石板结构,在右角有一石阶可登,形成一个天然大戏台,上岩洞的光线直射台前。岩中有洞往西与都麟岩、往东与敢东岩等相连。  文 辉 塔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来宾市迁江镇扶济村。文辉塔为八角八面七层平座空心砖塔,高35米,内径2.27米,壁厚3米;其造形是从底向上逐层收窄,盖为铸铁锅形,无塔尖。塔内1层~6层均设有佛龛,为明朝万历年间建造。[12]书记:
常务副市长:莫 桦
副市长:、、、、、杨 斌、。
副秘书长:郭 燕、黄 涛、、、、、。[13]军事界:的核心之一,太平天国重要领袖——萧朝贵,籍贯为来宾市武宣县罗渌垌人。
体育界:享誉世界的“体操王子”——李宁,籍贯为来宾市兴宾区南泗乡人。[14-15]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郯城街道初级中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