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6g碳在足量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充分燃烧后,可生成多少二氧化碳

某化合物106克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4.4克二氧化碳和3.6克水,求1.6克该物质中含碳、氢两元素的质_百度作业帮
某化合物106克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4.4克二氧化碳和3.6克水,求1.6克该物质中含碳、氢两元素的质
C:4.4g*12/44=1.2gH:3.6g*2/18=0.4g将36g 碳放在足量氧气
将36g 碳放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能生成多少克二氧化碳? _百度作业帮
将36g 碳放在足量氧气
将36g 碳放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能生成多少克二氧化碳?
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C + O
& 12     44 36g    &x&&
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32g.当前位置:
>>>在实验室易燃品橱柜里有一瓶失去标签的试剂,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
在实验室易燃品橱柜里有一瓶失去标签的试剂,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探究其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1)甲同学取少量该物质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经检验生成物是水和二氧化碳,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选填序号)。A.该物质中只含有碳、氢元素B.该物质中只含有碳、氧元素C.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D.该物质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2)乙同学取3.6g该物质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经测定生成5.4g水和11g二氧化碳。5.4g水中含氢元素&&&&&g,11g二氧化碳中含碳元素&&&&&g,则该物质中&&&&&氧元素(选填“含有”或“不含”)。(3)丙同学根据乙同学的实验数据和分析结果,进一步计算出该物质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填最简整数比)。
题型:填空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1)C&&&&&(2)0.6&&&&& 3&&&&&不含(3)5︰12试题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生成物中出现了碳元素和氢元素及氧元素,反应物中也应有碳、氢、氧三种元素,反应物中的氧气中已有氧元素,所以该物质中就不一定有氧元素了,所以该物质中一定会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2)5.4g水中含氢元素5.4g×2/18=0.6g,11g二氧化碳中含碳元素11g×12/44=3g,由于该物质总质量为3.6 g,而必定有的碳元素与氢元素质量总和为0.6g+3g="3.6" g,则该物质中不含有氧元素。(3)该物质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3/12)︰(0.6/1) =5︰12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在实验室易燃品橱柜里有一瓶失去标签的试剂,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主要考查你对&&水(蒸气)的检验,粗盐的提纯,空气的检验,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水(蒸气)的检验粗盐的提纯空气的检验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
水蒸气的检验方法:用无水硫酸铜,如无水硫酸铜由白色变为蓝色,则说明有水存在。&粗盐提纯:&&&&& 粗盐中含有泥沙等不溶性杂质,以及可溶性杂质如:Ca2+,Mg2+,SO42-等。不溶性杂质可以用过滤的方法除去,可溶性杂质中的Ca2+,Mg2+,SO42-则可通过加入BaCl2、NaOH和Na2CO3溶液,生成沉淀而除去,也可加入BaCO3固体和NaOH溶液来除去。然后蒸发水分得到较纯净的精盐。粗盐提纯实验:1. 实验过程:(1)溶解(2)在天平上称量剩下的粗盐,计算在10毫升水中大约溶解了多少克粗盐。 (3)加入过量BaCl2(去除硫酸根离子)BaCl2+Na2SO4==BaSO4↓+2NaCl (4)加入过量NaOH(去除镁离子)MgCl2+2NaOH==Mg(OH)2↓+2NaCl (5)加入过量Na2CO3(去除钙离子及BaCl2中的钡离子)Na2CO3+CaCl2==CaCO3↓+2NaCl (6)Na2CO3+BaCl2==BaCO3↓+2NaCl (注:3,4两步可互换。) (7)过滤 向滤液中加入适量HCl(除去过量NaOH,Na2CO3,可选择用pH试纸控制加入的量,或是直接蒸发) (8)蒸发结晶2. 实验步骤: (1)溶解: 用托盘天平称取5克粗盐(精确到0.1克),用量筒量取10毫升水倒入烧杯里,用药匙取一匙粗盐加入水中,观察发生的现象,用玻璃棒搅拌,并观察发生的现象。接着再加入粗盐,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一直加到粗盐不再溶解时为止,观察溶液是否浑浊。 (2)过滤: 将滤纸折叠后用水润湿使其紧贴漏斗内壁并使滤纸上沿低于漏斗口,溶液液面低于滤纸上沿,倾倒液体的烧杯口要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的末端紧靠有三层滤纸的一边,漏斗末端紧靠承接滤液的烧杯的内壁。慢慢倾倒液体,待滤纸内无水时,仔细观察滤纸上的剩余物及滤液的颜色,滤液仍浑浊时,应该再过滤一次。(3)蒸发: 把得到的澄清滤液倒入蒸发皿,把蒸发皿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用酒精灯加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滤液,等到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 (4)用玻璃棒把固体转移到纸上,称量后,回收到教师指定的容器,比较提纯前后食盐的状态并计算精盐的产率。 (5)去除可溶性杂质:溶解,依次加入过BaCl2,NaOH,Na2CO3过滤。向滤液中加入适量HCl,蒸发,结晶。 产率计算: 将提纯后的氯化钠与粗盐作比较,计算精盐的产率。 (误差分析:明显偏低:A.溶解时将粗盐一次全部倒入水中,立即过滤B.蒸发时,有一些液体、固体溅出。 偏高:提纯后的精盐尚未完全干燥就称其质量.粗盐中含有其他可溶性固体。)元素变化: 反应前:NaCl、MgCl2、CaCl2、Na2SO4 加入BaCl2(过量)产生BaSO4沉淀溶液内还剩:NaCl、MgCl2、CaCl2、BaCl2加入Na2CO3(过量)产生CaCO3沉淀和BaCO3沉淀溶液内还剩:NaCl、MgCl2、Na2CO3 加入NaOH(过量)产生Mg(OH)2沉淀溶液内还剩:NaCl、Na2CO3、NaOH 加入HCl(过量)产生CO2、H2O溶液内还剩:HCl、NaCl 蒸发后:NaCl实验现象: 溶解:粗盐固体为灰色,加入水中所得液体呈浑浊状。 过滤:滤液是无色透明液体,滤纸上的残留物呈黑色。 蒸发:随着加热,蒸发皿中液体的量减少;当蒸发到一定程度时,蒸发皿底部有固体析出。蒸发得到的固体为白色。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 (1)溶解时:搅拌,加速溶解 (2)过滤时:引流 (3)蒸发时:搅拌,使液体均匀受热,防止液体飞溅 空气检验方法:用燃着的木条,如果木条燃烧一会后熄灭,则证明有空气的存在。&&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 主要是指以氧气、氢气、碳、硫、磷等为代表的非金属单质,以铝、镁、锌、铁、铜为代表的金属单质,以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为代表的非金属氧化物,以氧化铜、氧化铁等为代表的金属氧化物,以盐酸、硫酸、碳酸等为代表的酸,以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为代表的碱,以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等为代表的盐,等等物质之间的相互和制备.物质的相互转化: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的制备: (1)NaOH的制备方法一:Na2O+H2O==2NaOH 方法二:Na2CO3+Ca(OH)2==CaCO3↓ +2NaOH(2)Ca(OH)2的制备方法:CaO+H2O==Ca(OH)2常见物质的相互转化: Na→Na2O→NaOH→Na2CO3 C→CO→CO2→H2CO3 Fe→Fe2O3→Fe2(SO4)3→Fe(OH)3→FeCl3 S→SO2→SO3→H2SO4(单质硫不能直接转化为SO3) 各类物质间的转化关系:(1)金属+金属氧化物(碱性氧化物) (2)碱性氧化物(可溶)+水碱(可溶)&(3)碱(难溶)碱氧(难溶)+水 (4)酸+碱盐+水 ;(5)非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6)酸性氧化物(易溶)+水酸(易溶)&(7)酸(易挥发/难溶)酸氧+水(易挥发/难溶) 从纵向来看,金属碱性氧化物碱盐,其中金属元素相同。非金属酸性氧化物酸(含氧酸)盐,其中非金属元素相同。横向:(8)金属+非金属(无氧酸)盐 (9)碱氧+酸氧(含氧酸)盐&(10)含氧酸盐碱氧+酸氧&(11)盐+盐两种新盐 交叉:(12)酸+碱氧盐+水&(13)碱+酸氧盐+水&(14)酸+盐新酸+新盐&;(15)碱+盐新碱+新盐&(16)金属+酸盐+ (17)金属+盐新盐+新金属(18)金属+盐新盐+新金属&(置换反应)
发现相似题
与“在实验室易燃品橱柜里有一瓶失去标签的试剂,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69903276599257964281018292441256225当前位置:
>>>取式量为46的某有机物4.6克,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8.8..
取式量为46的某有机物4.6克,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8.8克二氧化碳和5.4克水,据此判断该有机物(  )A.只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B.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C.其分子中C,H,O原子个数比为2:6:1D.其化学式为CH2O2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不详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取式量为46的某有机物4.6克,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8.8..”主要考查你对&&分子式,测定物质组成、成分含量&&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分子式测定物质组成、成分含量
分子式: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如C2H4&定量实验介绍:
燃烧法测定氨基酸的组成:实验室用燃烧法测定某种氨基酸(CxHyOzNp)的分子组成。取Wg该种氨基酸放在纯氧中充分燃烧,生成CO2、H2O和N2。现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①实验开始时,首先要通入一段时间的氧气,目的是排除体系中的N2。 ②D装置的作用是吸收未反应的O2,保证最终收集的气体是N2。 ③读取N2体积时,应注意:量筒内液面与广口瓶中的液面相持平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切。 ④实验中测得N2的体积为VmL(已折算为标准状况)。为确定此氨基酸的分子式,还需要的有关数据为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生成水的质量、氨基酸的相对分子质量 用氨气还原氧化铜的方法测定铜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实验室用氨气还原氧化铜的方法测定铜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3CuON2+3Cu+3H2O(1)如果选用测定反应物CuO和生成物H2O的质量[m(CuO)、m(H2O)]时,请用下列仪器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装置图:&①连接顺序为:bcacd ②d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吸收未反应的氨、防止空气中水分进入;实验完毕时观察到a中的现象是固体由黑色转变为红色; ③Cu的相对原子质量的表达式
发现相似题
与“取式量为46的某有机物4.6克,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8.8..”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44924205779246669128646128607211710将4.6g某物质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物质中_百度知道
将4.6g某物质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物质中
将4.6g某物质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物质中只含碳、氢两种元素缉鸡光课叱酒癸旬含莫B.该物质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C.该物质的化学式为C2H6OD.该物质的化学式为CH4
提问者采纳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保持不变;说明该物质一定含有氢元素和碳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又因为: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等于8.8×═2.4g&&&&&&& 水中氢元素的质量等于5.4×══0.6g因此氢元素和碳元素的质量之和是2.4g+0.6g═3.0g<4.6g,因此氢元素和碳元素的质量之和是2.4+0.6═3.0<4.6,则氧元素的质量为4.6g-2.4g-0.6g=1.6g.说明该物质不仅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而且含有氧元素.设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xHyO z然后代入.根据元素质量比可求原子个数比为x:y:z=::═2:6:1&所以&C2H6O符合题干.
其他类似问题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6g由氧气和臭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