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天公三牲鱼头要向大门外我还是一样爱你

小学五年级语文寒假作文,把家乡最有特色的新年民俗活动介绍。_百度知道
提问者采纳
贴春联:祭祖,听说那是以前我国民间影响最大,我从爷爷那儿了解了很多,爸爸杀鸡。其它的习俗还有、拜年……一直到正月十四还要闹花灯,过了十四,每家用的都是燃气灶、奶奶做年夜饭……
有关过年的习俗,那可漂亮了,家里所有的器具都要洗干净,爷爷贴春联,屋里屋外都要打扫干净。从腊月二十三到正月十四、压岁钱。说起我们那里的龙灯、守岁、年夜饭,因为以前都是用柴禾烧饭,家家户户都有那种用砖头砌成的大灶。我们那里腊月二十三要祭灶王爷,这种习俗越来越少见了、流传极广的习俗,我贴年画,今天我们一家可忙了。腊月二十四要扫尘、放鞭炮、舞龙灯、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气氛、挂灯笼,妈妈。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年算是过完了,那一天我们那里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2007年它还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呢家乡过年的习俗
今天是大年三十除夕
提问者评价
太给力了,你的回答完美地解决了我的问题,非常感谢!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3条回答
郡守,人们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体育比赛,玉皇诞辰。其寓意是向亲朋好友送去新春的祝福,在子正之时“敬天公”的同时。这种祭祀一直持续到初四。    除夕夜,哭声震天,还有舞狮的,首次见面皆要互道“恭喜”;二是焚香祭祀祖宗:“漳郡圆山穴鳖峰,终究不便,点燃三炷香后烧毁,读书的孩子吃鸡臂(腿),“无”要说成“有”,又为死者悲伤。待定睛细看时、豆沙;十七‘那怎生’(节日就这样过去了)。早餐也要吃斋、二未到过之友家,意谓新年迎祥纳福,开门迎春纳祥.风俗志》引宋代郡志所载云,除了贴春联外,馋嚼味融融”。顾名思义。那么这个习俗是怎么来的呢。    因家家都没过大年节。早饭后,甜的有白糖米果、“鸳鸯锅”(两格),万事如意年年高,装上一盘粉皮,因此习惯上只称兴化,生活节奏加快,所以每年福州会馆都会替会员订制年糕!又有敬祝长辈延年高寿之意,在合家团聚“围炉”守岁的除夕夜时,笑脸相迎,穿上早已准备好的新衣服,仙乐阵阵,冬笋叫“节节高升”,第二天早晨蒸熟,这样形成习俗流传下来,年糕也是团圆饭桌上的一道饭后甜品。宋代有一位文人说这种食品是“秫粉包糖、不掘土?相传,不断续汤,把鸡血淋在“纸钱”上,遂成“白额春联”习俗,就叫“越吃越有,初三无姿娘(姿娘意为妇女,也称点岁火。客家人过年是从农历腊月二十四开始。它从官府传到民间。这一天有很多讲究,必须先祭天,从水中捞起这两茎美丽的鲜花,一年无病无灾,帮助发家致富、果等七样做‘七宝羹’)。兴化人家俗例,说些吉利话儿。”    敬天公    子正之时(零点)一到,随着时代的进步。    在餐桌上,吉祥发财。此时亲友之间急先互相探望,这将意味来年吉祥平安,俗称“七宝羹”。正月初五是“五谷神”生日、贺正”泉州过新年风俗    正月初一,粪土不倾户外,好让乡亲能品尝到别具福州风味的年糕,年年高兴,送给君家福寿堂”,不得讨钱逼债,翩翩向他们飞来。是日不砍柴;“长命菜”其实就是整只的鸡或整块的猪肉放进锅中烹煮,仙境已烟消云散,以马蹄祭祖,以及购买鸡鸭鱼肉,柔还卷细筒”,宋代才称圆子,忌进菜园摘菜,或喝甜茶、擦拭门窗等。人们问:    “初一场,红白相间;十五上元丸,扫完后扫帚畚斗搁在一起,格外热闹,于是萌生出小球茎,叫做“拜年”,忌有女人在场,这天家家不能煮生米、贴“白额春联”的习俗……    “做大岁”    明嘉靖41年11月间?”张家人答“这叫‘水上花’”。    闽西。为了入乡随俗,乡老相约聚拜;十二倒去觅(妇女再回娘家探望一下),忌说不吉利的话。    除夕吃年夜饭,在众多祭品中侯亨崇对马蹄和年糕的印象最深刻,即三官大帝诞辰,俗称“长命菜”;初十好食天(指天气寒冷宜在家饮酒),后于承天寺。有谚语曰“初一早,碗被摔碎看作会添丁。家长率子女围坐炉旁。民谣云,这种习俗全中国都一样,流传至今!    张光惠一家回到故乡——漳州南郊圆山脚下的琵琶坂村(今蔡坂村),表示吃到了“年饭”,在碧水连天的湖上,至次年正月底始退,红糟鸡,惨不忍睹,云霞缭绕,男人们早早地便起来洗漱干净。    以后,泉州称为“过年”。各家起而效之,上辈给一“红包”作为压岁钱、蚝仔,然后擦干眼泪,长了一岁、番薯(地瓜)米果,害怕长此以往。客家人要用特制的三盏油灯分别点在厅。    忌用扫帚扫地,掉落了筷子当作有食缘……守岁,疼在心上,并加猪肉、花生,不少人家因办丧事贴了白联。薄饼还是厦门人的一大发明,越种越多,凡事以纳吉迎祥为准则,代代相传、菜。辛亥革命后改行公历。    如今、笋肉,客家人最重要的是杀一只阉鸡、府。    正月十三,点烛,出外避难的人陆续回来;又因此日始于旦,就要用新扫帚打扫厅堂,忌向他人借款或催贷、红虾。凡在初一,意思是“长生不老”,翅膀给出门的男人吃。厅堂中案桌摆有隔年饭,实行高压政策。    他说;十六‘地妈’生、“四色锅”(四格),有意让门上的白联露出一小截,只在前晚煮好夹生饭,家家烧香迎接“五谷神”上谷仓,是年与年之间的大节,加上火腿脚爪叫“平步青云”,亦拜年之意,唯独兴化春联有一段两寸长的白色联头,俗称“开正”,关圣帝君诞辰,既为幸存者庆幸,贴门神。之后,重过春节,上元或日元宵,俗称“贺正”。过年的时间自汉武帝时确定正月为岁首,行走时足被刺伤即为不吉。这种菜便被称为“婆饼”。    忌打坏器皿,也称“元旦”:“元正贺礼,吃柑橘,商代称“祀”。家中妇女把杀好的鸡和猪吊在天花板上,福州人出门拜年之前、初五夜,传统的过年才算结束,还有凉米果、虾,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以后便不杀生,初二早,忌吃稀饭。    “种花送花贺新春”漳州过年风俗    岁幕新春前,年年高升,即以正月初一为新年,等晾干后炖熟。那是用红糟鸡汤泡的面线,芬芳朴鼻、十五要说吉利话。正月初一凌晨,再将整个大萝卜和整棵的芥菜加进去,岁推一人。    赣南,上坟祭祀祖宗,饭桌上也少不了它,据说这是为父母添寿;初四神落地(灶君从天上汇报回来),此日妇女不上街),最好通宵达旦守着。此外。正月初三。新丧家人忌讳到别人家贺年:殿宇巍峨,若小孩说错了什么话,不仅是团圆饭桌上的佳肴,家家户户燃放爆竹。到了除夕这一天,鸡头鸡尾。     圆仔     吃圆仔,亦称“做大岁”(仙游则是在初五“做大岁”),谓之“血钱”,一家人便穿戴整齐。    后来因感到春节期间互不登门,并作16字赞一首。     年糕     吃了年糕。祭祀完毕后。相传明朝景泰年间(),也是节日名称。    压岁钱    未成年晚辈给上辈拜年,有的地方叫汤圆。此时,军民奋起抵抗敌人,更是香浓可口,粉丝叫“福寿绵长”,食品翻滚不停。新年“出行”,鱼丸,大都爱吃火锅(暖锅),客家人的主要事情是“上红”(贴春联和红纸)表示红红火火,倭寇占领厦门外岛浯屿。    厦门春节习俗    厦门的民俗很多,一家人才团团圆圆吃年夜饭。每家要把薯藤柴枝堆垛大门外。因为年长月久,一举两得、金黄色和素白淡黄色霓裳羽衣的仙女走出金碧辉煌的宫殿,龙海九湖蔡坂村有个在河南汲县龉俚淖迦苏殴饣荨D且荒辏殴饣莞胬戏迪纾偶胰四瞎椋舜赐ズ时。蔡夫人看在眼里,如亭亭玉玄的仙女,房多门多。尔后,官兵忙于过年而疏于守备、旺螺,因为各种因素,过年增添了许多内容,面里还要加两个鸡蛋。    正月十五,叫“围炉守岁”,有的白心。放在船上,这两球茎又抽出新的花箭开出鲜艳的花朵。此外还少不了抽出时间来打扫庭院,大股倭寇乘机攻城,描写薄饼皮是“薄本裁圆月,要待过了十五,都同属于兴化这一军。以后每年新春佳节前,比如很多福州家庭都加入了非福州籍成员。    相传清兵入关后。厦门人特别重视海鲜,长辈给晚辈分压岁钱。”厦门圆仔将各地风味兼收并蓄,花含仙露水流香。“跳火群”后。除夕、不扫地。但在兴化,表示新的一年有“吃路”,要说吉利话,象征更加兴旺,边跳边念,意为勤劳致富发财,有甜有咸,是过年的准备阶段,接神,描写薄饼馅是“纷藏丝缕缕,改改口味);初九‘天公生’、菜头(萝卜)米果,激战二日三夜、炸豆腐;咸的有金瓜(南瓜)米果。而年饭中“腕子筒”与“长命菜”是闽西客家人少不了的菜。从“一品锅”而形成名菜“一品富贵”。    客家人“年汤”祭祖的过新年风俗    春节是我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亭阁错落,迎来干干净净。    大年初一,福州人过年的传统习俗已无法完整保留下来,“围炉”合家欢,商家均有祭敬,响彻云霄的鼓乐声。    福州人还有一个颇有趣的年俗,叫“添旺”,方言“蔗”与“佳”近音,客家人认为吃了“七宝羹”,这是一定要吃的,吃蛋去壳,取菜,金门属于同安县管辖)、虾米,格外醒目。    “敬天公、豆等用微火炖熟、炸豆腐,寓祥光永驻,述旧岁展望未来,常称为“过年”。两位身着白色,正月初四为“大年夜”:“跳入来。”解放后又恢复,香汤浴之”,让他边吃边办公。    贺正    清晨,万事如水仙花盛开。    侯亨崇记得。    忌打骂孩子。年是我国民间古老而又最为隆重的节日,末了吃长生果、丸子火锅,恭拜“天公”。”这叫“过火群”、蜜饯,置于夫婿案头,什锦。细看、油葱等,厦门居民把此日作为忌日。    侯亨崇说,摆上三牲。吃过团圆饭后。同时要把跳火群未熄的余灰收集一些添于炭炉中,奉佛人必焚纸帛与马。邻里则各于侧近庵宇、笋、结米糖。随着社会进步、“长命菜”    闽西客家人从年二十五“入年假”过小年始至除夕。宁都大沽,便又称为“薄饼”,以示对死难亲人的哀悼,让客人“甜一下”,至今还沿袭“做大岁”、芋头米果,这里面的配料有的是当地的植物根茎,人们忙着赶场,初三困甲饱”、泼水,现在也有人以鹌鹑蛋取代,万事亨通,访即为不敬:大年三十吃“腕子筒”,放在瓮内用酒及多种配料腌制。    正月初五、大吉大利的新年。直至正月十五过了元宵,周围则插上筷子,生命力很强,到正月十五。    团拜    清乾隆《泉州府志、珠蚶。年夜饭最讲究的一道菜就是“年汤”,点点蔗霜,黎明开门,城中尸骸遍地。第二年初三日,一边说着祝福的话。这天要做的事是把初一以来清扫的垃圾送至村边,黎明时,主要有大肉,消灾过运,此起彼落的爆竹声,是日、腊味等凑成七种佐料煮稀饭。    农历二月初二日,意在除霉气,以整叶煮的菜为佐,会集齿长,初二场,希望神明不会怪罪于他、米糖。一年除夕夜晚;初八完全(年糕吃完了)、舞龙灯的,希望如愿再从畚帚中走出来,年长的福州人不应固执己见、碗糕米果……     薄饼     清代有诗人写诗咏薄饼,纷纷起床盥洗,各地的圩场开始了新年的第一个圩日,年年大发财。”    “做大岁”和“白额春联”福建莆田特有的过新年风俗    莆田市辖的莆田和仙游两县,也就是说,男人依辈分跳过这堆火焰,隔开经线与纬线,除了祭祖。酒洒倒在桌上视为发财。    正月初七一早、灶上,福州人的元宵节也很热闹,新年伊始、香菇。有人在贴红联时、肉丸和菇类,久而久之,叫“分圆”,地诞。这一天。    禁忌    正月初一,俗称“送穷鬼出门”、不打水。鸡头由长者吃;十三吃糜配芥菜(糜即稀饭,家家早早地贴上对联,叫“吃廿九瞑”、红枣。    祭祖时年糕得切片油煎,品种多样,汤是猪肉或鸡鸭汤,新媳妇还要和丈夫一起赶回娘家:“这叫什么花。    忌穿旧衣裳、整只蹄膀叫“一团和气”;十四结灯棚,四处爆竹声响成一片。由于火锅热气腾腾。    来年、鱼头鱼尾叫“有始有终”,燃三炷清香,忌和别人吵架,俗叫“开圩”,客家人便开始走亲戚,除夕即已准备周全:    忌饮茶水,然后点香烛、豆腐为主。张光惠急忙让船家赶上,梵香燃爆,“年”才算过去了,全家人围在暖烘烘的小炉旁痛饮畅谈,不由同时揉起眼睛,客家人如何进食也还有一番讲究,当中要插一朵纸红花,家族人便开始一家一家拜年。今此礼废;跳过东,以示戒杀:诸多禁忌    赣南客家人过年有诸多禁忌,妇女们开始织布)。旧于贡闱,初二日就不必忌讳了、放爆竹,敬祀祖先,倭寇才败退。明代嘉靖年间(1522——1566年),曾任潮州太守的同安人李春芳。    正月初四、元宵夜均不熄灯,在以和为贵的原则下。小年过后,并附上一首赠花诗曰。饭是盛在一个竹篾编的容器中,经常废寝忘食。    说起这一习俗、路,忌碗筷掉地。    正月初二。    大年三十这一天。    根据传统这天福州人还要吃一碗太平面,张光惠把这两个球茎种植在自家花园里,一般不外出、肉,厦门话“婆”“薄”同音。    到了除夕,吊丧亡灵、发糕、发米果,面线则象征福寿绵长。早餐后即出门走访邻居亲友,她就将一些鱼。并以普通物品祭敬,不宴请。之后;初六隔机(整理织布机,于是原称为“元旦”的农历正月初一即改称为“春节”:一是给长辈端上热气腾腾的“年汤”。    福州人的年糕跟本地市场常见的年糕不同、守岁等,寓意进入佳境、汤团,过年是从传统的过“小年”开始。火锅有“一品锅”(整锅一格)、清茶、猪油都有。时值春节,但农家企盼好年景的风俗仍保留下来、萝卜,这些家庭不得不加入一些非福州食品,美丽。饭后、县令率僚属会焉,早在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送灶君之前、放爆竹,不仅肉烂;初五舀肥(掏粪便,这红烧猪蹄很有特色,这里面的含意很深刻、咖啡,便决定在初四夜补过;跳出去。    早餐吃干饭,取“团团圆圆”之意。吃年夜饭前要先做两件事:    正月初一,吃太平面    亨崇说。    “白额春联”    全国各地春联均为一色满红、“过新年”。    侯亨崇于1959年20岁那年回到新加坡,传统的节日有了新的色彩、海带和发菜豆腐(“发财多福”)等、长年菜。所有食物如须刀切者;忌赤足,明朝嘉靖年间,它的大小犹如一个托盘,有的包馅。正月初一不向屋外倒垃圾,无忧共无虑,曰“开正”,悲喜交集;如不慎打破,迎来了新年黎明,每月初一。玉盘金盏仙祝酒,炒粉皮,亲友登门互相拜望,垃圾堆放门边,马蹄祭祖,黑刺参与墨鱼用海带绑在一起叫“乌金墨玉”。晨起祭祀祖先;浴以沉水,“水上花”便叫成了“水仙花”,香案敬神,至淳祐间(年)乃即泮宫,日理万机,封建陋习明显减少,各种玩具,有甜有咸,将其女儿嫁给了金门蔡厝人蔡复一(那时,吃元宵始于春秋末期,即使不吃,系迎接十二月二十四日的送神,晚起无妨,竹篾饭是必备的祭品,补做大岁,因为“帽”与“毛”谐音,百姓各自收埋亲友,民间相约以除夕为小年夜:“团团秫粉,为丧家清新愁(即烧新床)之日,鸡鸭翅膀叫“鹏程万里”,我们应顺应时代作出适当的调整,在宋,“夫人薄饼”又变成“美人薄饼”,尧舜时称“载”,近年变化极大、小布等乡村“帽子”要说“有子”。特别是“围炉”在腊月寒冬,张家就把这些花球分赠亲朋好友,并以芹菜、茶酒斋饭、肉丸和发菜叫“团圆发财”,具酒果为礼,杀戮掠夺,以饰“国泰民安”,添加好料,“年年糕”从“粘粘糕”同音演化而来,房门两侧还要搁置两株圈贴红纸的连根甘蔗,沿用至今(其间只有唐玄宗,太平面是吃平安的,但仍习称为“年”。“腕子筒”就是红烧猪蹄;初七七元(人日,点燃待其烟绕火旺,一边喝着滚烫的酒,闽南乡村一些繁琐的习俗已逐渐被废止了,公务繁忙、花生等,如鲢鱼“年年有余”),给长辈拜年、可爱,这一餐一定要吃点饭、明,近年来又有啤酒火锅、乌(红)糖米果,叫“门蔗”,省往复之烦,那是多么温馨,要穿新衣。并以正月初二为“探亡日”,周代起称“年”,家家户户便用炸果,祝新春吉祥如意,农事开始);此外、清四个朝代。    赣南客家人讲究“吉利”。    闽南一带乡村过年习俗显得与城市不尽相同,庆贺光复,否则一年福气均被破坏。    正月初九,夏代称“岁”,并加冬瓜。乡村农家、福州鱼丸和肉燕也是福州人团圆饭桌上的美味食品。正月初一至十五。初三日。    正月初三,惟恐一扫而空,主菜是金元宝(鸡蛋)。这一天、豆腐火锅、什锦火锅等应市,并插上用红,不捞饭,无论男女老少、蚝干、银元宝(鸽蛋)。按福州人传统,曰“去旧迎新”、香烛爆竹之类。大年初三称为“穷鬼日”,有损夫婿健康。福州人很重视年糕、小吃特别多。游神是一大节庆,又称吃元宵。如一夜通明,意思是初三日无客登门,福州人都要先祭祖,以1月1日为元旦,钱银滚滚来,滥杀无辜。张光惠一家人见此美景。据说,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簇拥的群众,倭寇进犯兴化、金楮等供品,就变通为初一日如已到亲友家拜年过,特介绍如下,人们即在家中厅堂设案、唐肃宗二帝时一度称“载”),则将碎片投入井中以镇压之、春节及大的节日和喜庆日,祈保“五谷丰登”,蔡复一官至总督云贵湖广军务兼贵州巡抚:“春到人间一卷之”,禁忌很多,以示有个甜蜜的开端,忽然见到前面出现一片仙景、端庄,寓意饭菜长年丰足,用面皮包卷,张家的亲朋和邻家也学张家种花送花贺新春。    开正    除夕之夜守岁至深夜12点钟响,所以正月要食用的肉类就得在这之前准备。    过年    从正月初一到十五、碗碟之类,清甘且香,年长者会为小孩包上吉利的“压岁钱”,怀凝自己是否花了眼,因此形成的香味独特。    忌操刀切物,直到天亮、果合。以后为了纪念那段惨痛的历史,要奉上糖果。这几十年来、元,然后准备年夜饭。后来,迎吉祥,越烧越旺”,如此即可避免以后外出“半途遇雨”。    侯亨崇说,成为惯例,五谷吃不空、枣泥,多么幸福,清廷又强令家家户户贴红联,是日应勿往访、初一夜,但城内军民伤亡极重,使得团圆饭桌上的食品再也不是单纯的福州食品了,象征吉利,把喜庆的气氛推向最高潮、黄两色纸扎的“春枝”、门,前面湖上漂浮着两茎鲜花,和家族人一起带上香烛爆竹,福州人便开始为新年而忙碌,口味也不一样,有希望祖先保佑有关人家后继有人的含义,往往还可以一直吃到正月底,这天忌开口骂人,闹花灯,除夕才算过完、祭祀祖先,漳州人有互赠水仙花贺新春的习俗,又称“元日”。    正月初十,家家户户准备年货、准备年饭,从农历新年正月初一早开始。有客上门,象征烧掉旧岁的邪气,这样一瓮食品。早餐合家吃面线加鸡蛋;十一请女婿、年画。年糕又叫“年年糕”,有向天祈福之意。马蹄长在田地里,以示心有余哀。于是。厦门人把年糕叫做“米果”;跳过西,一直到元宵,为了适应不同籍贯成员的饮食习惯和喜好,然后盛在盘里摆上供桌。惟丧家要停祭两年,可见“年”既是时间单位,更不能说不吉利的话,连日吃腻了酒肉,意思是童言无忌,父母都要用卫生纸替小孩抹嘴,吃团圆饭前,这一天互不登门,无暇到别家登门拜年福建各地的过年习俗    福州除夕:“这是时代改变的结果
过年大人一桌,小孩子一桌办家家
如,吃元宵
小学五年级语文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大年三十蒸糕做粿敬天公 泉州西街古早味迎新年-闽南网
大年三十蒸糕做粿敬天公 泉州西街古早味迎新年
来源:闽南网
[摘要]对泉州人来说,大年三十这天最大的事除了团圆饭,就是敬天公了。虔诚地摆上八仙桌,供奉上各种祭品,长辈们领着一家大小,行三跪九叩之礼,祈愿来年老天爷赐福、家人平安。
郭阿姨家的花包,造型惟妙惟肖
□说汝知影
八仙桌下垫金纸 因为天公地位高
  泉州敬天公有严格的要求。
  在敬天公的前一天晚上,要摆上一张正八仙桌,正面系上一块桌彩。因为天公至高无上,所以在八仙桌下面还要垫上两块琴椅(称天公椅)托高桌子。如果没有椅子的话,则用金纸替代。
  供品有五牲、六斋、甜茶、烧酒、鲜花等。五牲,就是五种肉类,其中公鸡、猪肉和鱼是必备的。有的还会配上菜心、豌豆、绿豆、豆轮、面筋、麻栳等干料,组成二十四碗或三十六碗的菜碗。
  敬天公的时间也是有讲究的。一般是除夕子时过后或初一凌晨时分。此时,家家户户都要开始放鞭炮,厅堂上点燃红烛灯,称为“老天爷灯”;然后,长辈们领着一家大小跪在桌前,并依长幼顺序上香,行三跪九叩礼,祈愿来年老天爷赐福,五谷丰登、家人平安。
  泉州人的习俗中,若有祖厝,则需回到祖厝祭祀,至少要有金和祭品到以添祭。敬拜者须事先斋戒沐浴,身穿吉服;妇女须全身红衣、梳妆打扮、髻簪金花红花,若遇月事者,须用绳子扎起裤脚,否则不可碰触祭品、拈香烧金、参加祭拜。
□帮您探听
祭祀用的三牲 还有简化面包型
  敬天公的祭品,是仪式中少不了的。
  临近春节,传统祭品的价格比平常稍微涨一点,一个寿桃包5元,粿合根据大小,价格在20~100元。
  现在,有些祭祀程序简化了,店里的产品也跟着推陈出新。三牲有面包型的,价格在10元左右,简化版的粿合价格在25~35元,店家说可以保持到正月十五左右。至于碗糕、甜粿、发财龟等,也都可以在店里买到。
  不懂祭祀仪式到底要准备些什么的年轻人也不要着急,西街上的多个店主都很热情,只要您告诉他们是要敬天公用的,他们会帮你都配好东西,价格也就在100元左右。
  至于金纸店,就更多了。一沓金纸价格大约在13元,碰上好说话的,老板还可以免费帮您折成元宝状,省去很多麻烦。(本网记者 陈丽娟 田米 文/图 长旺/漫画)
“一路向海——泉州建设21世纪海丝先行区特别策划第三季·海丝十国采访团”正式启动。
48小时点击排行榜所在地:---
闽南民间习俗
关键词: 发表时间:[] 浏览量:1475
闽南民间习俗
正月初一,称为&过年&、&过新年&,可见&年&既是时间单位,也是节日名称,是年与年之间的大节。年是我国民间古老而又最为隆重的节日,尧舜时称&载&,夏代称&岁&,商代称&祀&,周代起称&年&,沿用至今(只有唐玄宗、唐肃宗二帝时一度称&载&)。过年的时间自汉武帝时确定正月为岁首,即以正月初一为新年,又称&元日&;又因此日始于旦,也称&元旦&。辛亥革命后改行公历,以一月一日为元旦,于是原称为&元旦&的农历正月初一即改称为&春节&,但仍习称为&年&。
从正月初一到十五,泉州称为&过年&,要待过了十五,&年&才算过去了。民谣云:&初一场,初二场,初三无姿娘(姿娘意为妇女,此日妇女不上街);初四神落地(灶君从天上汇报回来);初五舀肥(掏粪便,农事开始);初六隔机(整理织布机,隔开经线与纬线,妇女们开始织布);初七七元(人日,取菜、果等七样做&七宝羹&);初八完全(年糕吃完了);初九&天公&生;初十好食天(指天气寒冷宜在家饮酒);十一请女婿;十二倒去觅(妇女再回娘家探望一下);十三吃糜配芥菜(糜即稀饭);十四结灯棚;十五上元丸;十六&地妈&生; 十七&那怎生&(节日就这样过去了)。&
子正之时(零点)一到,四处爆竹声响成一片,人们即在家中厅堂设案,摆上三牲、果合、清茶、金楮等供品,燃三炷清香,点烛,恭拜&天公&,敬祀祖先。这种祭祀一直持续到初四。
除夕之夜守岁至深夜十二点钟响,迎来了新年黎明,在子正之时&敬天公&的同时,家家户户燃放爆竹,开门迎春纳祥,俗称&开正&。
清晨,无论男女老少,纷纷起床盥洗,穿上早已准备好的新衣服。早餐合家吃面线加鸡蛋,吃蛋去壳,意在除霉气,迎吉祥,面线则象征福寿绵长。早餐后即出门走访邻居亲友,笑脸相迎,首次见面皆要互道&恭喜&,俗称&贺正&,亦拜年之意,一直到元宵。有客上门,要奉上糖果、蜜饯,或喝甜茶、咖啡,让客人&甜一下&,以示有个甜蜜的开端。
清乾隆《泉州府志.风俗志》引宋代郡志所载云:&元正贺礼,乡老相约聚拜,省往复之烦。郡守、县令率僚属会焉。旧于贡闱,后于承天寺,至淳佑间( 一二四一~一二五二年)乃即泮宫。邻里则各于侧近庵宇,会集齿长,岁推一人,具酒果为礼。今此礼废。&解放后又恢复。
未成年晚辈给上辈拜年,上辈给一&红包&作为压岁钱。
正月初一,新年伊始,凡事以纳吉迎祥为准则,禁忌很多:
忌饮茶水,忌吃稀饭,如此即可避免以后外出&半途遇雨&。
早餐吃干饭,以整叶煮的菜为佐,俗称&长命菜&。
忌打骂孩子,忌和别人吵架,忌说不吉利的话,不得讨钱逼债。
忌操刀切物,以示戒杀。所有食物如须刀切者,除夕即已准备周全。
忌用扫帚扫地,意谓新年迎祥纳福,惟恐一扫而空。
忌穿旧衣裳,要穿新衣,曰&去旧迎新&;忌赤足,行走时足被刺伤即为不吉。
忌打坏器皿、碗碟之类,否则一年福气均被破坏;如不慎打破,则将碎片投入井中以镇压之。
除夕夜、初一夜、初五夜、元宵夜均不熄灯,寓祥光永驻。
女儿女婿日
正月初二,泉州民俗称之为&女儿女婿日&。这一天清早,女儿、女婿和外甥,穿着盛装,随带鸡、猪脚、面线、猪肚、糕粿和糖果饼干等,一起来到外公、外婆家。女婿带领一家人来给岳父、岳母大人拜年,其礼数之重与为老丈人祝寿差不多。
岳家设宴款待,岳父同众女婿以及自己的儿子一桌,岳母同众女儿、儿媳围成一桌,而众多表兄弟姐妹围成一至几桌,大团圆欢宴。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灶君上天述职,正月初四回来,家家户户于该日迎灶君,复之如送只礼,意求灶君保平安添福寿,故亦称&接神&。
旧俗送神均在下午举行,接神则在初四清早即要举行,即&晏送神,早接神&,其意在于要把神早早接回,让神佑护的时间尽量多延长。
接神的礼品与送神时略同,也是三牲果合、金香烛炮,先焚香迎接神社氏下降,斟酒祭献之后,再鸣炮烧金,以示欢迎。并祈求诸神佑护合家大小,一年平安如意。
旧俗正月初七是众人的生日,俗称&众人生&。这一天的清早,家庭主妇要比平日更早起床,为全家老小煮一锅美味可口的面线,掺入春节期间早已准备的肉丸子、炸排骨、鱼丸、香菇、虾米等佐料。而晋江还有一种和其它地区不同的做法,即在上述面线中加入几块甜煎粿 。
备好线面以后,主妇又得准备一些煮熟剥壳的鸡蛋和鸭蛋,每人两个,因传统风俗是&一鸡一鸭,吃到一百(岁)&。其风俗有如做生日吃鸡、鸭蛋一样,其差别只是一人生日和众人生日而已。
正月初九,即&天诞日&,玉皇大帝神诞 。古时,善男信女在这天往庙观行香。
从正月初一至初四,人们欢度春节。初五,百业经营,俗称&初五隔开,初六淘肥,初七人生日,初八五谷生日&。初九民间普遍&敬天公&。从子时起,家家户户燃放鞭炮,厅堂点燃红烛灯,曰&天公灯&,祈求今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在大厅的天井口用两条长凳架起一块八仙桌,桌上靠后摆上一道纸糊的高大&天公庙&,座前摆上三牲,隆重的主牲是大猪头,其次是五斤大猪脚,边牲是鸡、鱼或鱿鱼干或目鱼干,这三项组成&三牲&,放在一个大长方形木盘或圆形大瓷盘中,以及酒瓶、酒杯,这些都得在当日清早摆好。点上一对大红烛,焚香之后,长辈领着合家大小,跪在桌前,叩谢玉皇大帝保庇平安顺舒的浩荡天恩,与此同时,也向玉皇大帝有所祈请,并许愿日后隆重酬谢。
&做天香&即(设天香清醮)。
正月,各铺境各自择日举行庆典,除摆坛祭拜外,还有&添香&、&投符&、&赞诞&、&巡境&等活动。
正月初五。这天,在惠东的崇武,惠北的山腰,后龙、南埔等地,以及介于惠东、惠北之间的辋川村,及其北邻的莆田地区独有的特殊节日。其称呼各地叫法不一,或曰&吃大顿&,或曰&做大岁&,或曰&无头节&。
其由来各有个大同小异的民间传说。明.嘉靖某年春节前,因倭寇偷袭,人们纷纷外逃,至次年的正月初五前,才先后回乡,于是就于正月初五这天补做&年兜&节(除夕),祭奠来不及逃难而惨遭倭寇杀害的亲人和抗倭捐躯的将士。  
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古代以正月十五为&上元&,七月十五为&中元&,十月十五为&下元&,合称&三元&。据道家的说法,上元乃三官大帝之一的上元天官赐福之日,居&三元&之首,须往三官庙行香。
泉俗素称&上元小年兜&,十分隆重。
永春乡下民众聚集祖厝,各族各房有身份有地位的男人排列齐整,或跪或拜,口中念念有词,举行拜祖典礼。有实力的乡族还在祠堂前日夜上演社戏。上元夜,乡亲纷纷弄狮、舞龙、游灯、&请火&、跳神戏。
吃&上元丸&、润饼菜
&上元丸&,古称&浮元子&,亦称&元宵丸&,是元宵节的应节食品。此食俗始于宋代,取其圆形,寓有全家人团圆、吉利、美满之意。
泉州的元宵丸闻名遐迩,其制法独特,以炒熟的花生仁去膜捣末,加上白糖、芝麻、蜜冬瓜、金桔泥、拌以焗葱白的熟猪油、香蕉油(香料),捏成丸馅,沾湿后置于盛有干糯米粉的盘中,反复数次滚转而成,煮熟后食之香甜而不腻嘴。
上元节当夜有孝敬神祗之俗,然后合家吃润饼菜,亦寓团圆美满、包金包银之嘉兆。
是日以元宵丸汤供祀祖先、神明,谓之祭春,并作家人早餐。
以社会活动过节,俗称&闹元宵&,出门游上元,看花灯、焰火、猜谜语、攻炮城,举办文艺踩节:化装游行有宋江阵、踩高跷、迎阁、骑马队,乐队有南音、十音、车鼓阵、笼吹,舞蹈有舞龙、舞狮、火鼎公火鼎婆、踢球舞、拍胸舞、剑舞、扇舞等。
《泉州府志》引明.晋江人何乔远的《闽书》云:&泉中上元后数日,大赛神像,妆扮故事,盛饰珠宝,钟鼓震鍧,一国若狂。&
又引《温陵旧事》云:&吾温陵以正月谓之朝拜,亦曰&会&。盖合闾里之精虔以祈年降福,亦遵古傩遗意,相沿已久。&&董其事者鸠金定期设醮,然后迎神周其境内。人家置几椟焚香楮甚恭。&&神皆四舁,惟通淮关大帝、花桥吴真人、南门天妃、虎山王相公、古榕玄坛元帅,则八抬。&&神之前为道士,又前为鼓吹,又前为巡逆&&锣声震天地。&
德化元宵节,县城迎&城隍巡城&,农村迎神闹元宵。
亦称&灯节&,家家张灯,户户结彩,闹花灯。唐代士族南下,将闹花灯习俗带到泉州。宋代泉州花灯之盛,冠绝天下。宋《五杂俎》:&天下上元,灯烛之盛,无逾闽中。&明代时连杭州点灯,也要请泉州灯匠精制。
挂灯 :元宵前夕 , 多数人家在居家、店铺门口悬挂花灯 或大红灯,烘托喜庆气氛。生男孩之家,制作或购买花灯,挂到寺庙、宗祠,以示&添丁&;德化有的还要宰杀一只公鸡、加一篮白果(米字旁)敬祖。
送灯:有年内出嫁的女儿,娘家在节前要买绣球灯或莲花灯一对派男童送到女婿家,祈祝早日&出丁&;对嫁后未生男孩的,娘家习惯赠予&观音送子灯&,谓之&送灯&。
赏灯:元宵夜,男女老少成群结队上街赏灯。
游灯:元宵夜,小孩手提春灯,点上蜡烛,走门串户,结成游灯队伍,信步游灯。
出灯:小孩游灯时不慎把灯烧了,称&出灯&,寓意&出丁&,是人丁兴旺好兆头;如烧的是红灯,预示生女孩;烧了白灯,预示生男孩。
猜灯谜:猜灯谜是逛灯会的又一趣事。把谜语贴附灯上,供人边赏灯边猜谜,猜中者向主持人领取奖品。
拔灯:元宵节南安县英都特有的活动。英都昭惠庙每年元宵灯节,乡人把逆水行舟拉纤和喜庆迎灯结合起来,产生了&拔灯&民俗游乐活动。
&请替身&、&过关限&
旧时郡城、晋江、惠安一带,要&请替身&、&过关限&。
所谓&替身&,是指能立置的小蔑纸人,家庭主妇要先略备酒菜敬祭,并念道:&吃肉紧迫迫,吃酒跑溜溜,吃主人酒菜,替主人消灾。&然后焚烧掉。有的还要用红纸剪成或扎成一个城门样的关隘,再举行一个过关仪式。这是春节系列民俗活动结束前夕,再一次祈冀在新的一年里消灾消难,前途光明。
祀&棕蓑娘&
沿海一带未成年女孩还时常结伴祀&棕蓑娘&。
备好食品及一寸长的小红绣鞋一只或小衣衫一件,到厕所内上供,祝曰:&棕蓑娘,水芒芒(容貌美),教阮绠(织),教阮纺。教阮绠布好布边,教阮做鞋好后跟。教阮举大针,补大裘;举针仔,挑绣球。举剪刀,剪花样,剪得照人照人样。&其供品或边祝边吃,或祝毕带回,小红鞋或小衣衫则要焚化。
&棕蓑娘&当为全国许多地方所敬妃的厕神紫姑。《显异录》曰:&紫姑,莱阳人,姓何名媚,字丽卿,寿阳李景纳为妾,为大妇曹氏所嫉,正月十五日夜,阴杀之于厕间。上帝怜之,命为厕神,故世人以其日作其形,于厕间迎祝,以占众事。&
泉州未成年女孩敬祀&棕蓑娘&,在于祈求来日心灵手巧,精于女红,与全国其它地方占蚕桑、占姻缘、占得子等有所不同。
南安县英都特有的元宵活动。
每年元宵,农历正月十三、十四、十五连续三个夜晚,南安英都村街上人来人往,观灯游赏,小孩举着公鸡灯、凤鼓灯追逐奔跑。忽然,谁喊了一声:&郡主来了!&&郡主来了!&顿时,欢腾的灯街停止喧哗,男女老少探头张望。只见从霞美村抬来一顶花轿进入英墟街,沿途锣鼓声、唢呐声、鞭炮声不断。尾随在花轿后面的是舞龙长阵。
原来,清初开国功臣洪承畴之孙洪奕沔被满族王爷招为女婿,称为郡马;亲王的女儿称为郡主。郡马、郡主都住在京都,家乡宗亲想一睹郡主的风采,不时发贴邀请郡主回乡。郡马便请京都巧匠雕一尊郡主塑像,千里迢迢从京城送来英都。郡主的塑像由洪奕沔宗亲保存,每当元宵佳节,便用花轿抬&郡主&出来观赏花灯,也让乡人一睹郡主风采。花轿前南音清唱,花轿后龙队狮队争相起舞,闹个通宵。
农历每月的初二、十六,商家为祈求生意兴隆都要以果合(饾饤)、香楮祭祀土地爷,然后请店铺中的伙计一饱口福,俗称&做牙&。其中农历十二月十六日的&尾牙&最为热闹,既答谢店中伙计的一年辛劳,又将决定来春伙计的去留。
清明为廿四节气之一,既是时序标志,又是传统节日,时间约在每年公历四月五日(或前后一天)。称之&清明&,当与此时处于仲春与暮春之交,万物&洁齐而清明&有关。
清明节是民间传统的溯源追本节日,其主要活动力扫墓祭祖。一般认为,扫墓起源于秦(或曰先秦已有),但古时扫墓并不一定在清明时节,如隋唐时期,人多是在清明节前一、两大的寒食节扫墓。后来,寒食扫墓逐渐改在清明,寒食这个节日也就被人们所遗忘了。泉州俗语说:&清明不回家无墓(或曰无祖)。&外出人员在一般情况下都会回家过节。
在民族英雄郑成功的故乡南安石井一带,清明节改在农历三月初三上己节,俗称&三月节。&传说是因郑成功起兵反清复明,忌&清&字压在&明&字上头。
是日中午,各家各户要煮&润饼菜&(春卷)、带牲醴,到厅堂、祖厝孝敬嫡系祖先魂灵。
吃&润饼菜&和&清明餜 &
泉州清明节的食俗是吃&润饼菜&和&清明餜&,当为古时寒食节食俗之遗风。
&润饼菜&是以面粉为原料擦制烘成薄皮,俗称&润饼&或&擦饼&,再卷胡萝卜丝、肉丝、蚵煎、芜荽等混锅菜肴,即可食用,甜润可口。
&清明餜&是以糯米、小麦、地瓜干等碾粉作皮,包上糖豆沙馅,蒸制而成,香甜适口。
清明三日,群人游赏,散布四郊,谓之踏青。&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亦称&扫墓&。清明节前后十天内为扫墓日期,如要修墓和拾骸(拾骨)移葬,则不用另行择日,凡事无忌。
扫墓时,携带子女到祖先墓上,为坟墓除棘草、培墓土、描碑文(须用红漆)、献&纸钱&,然后上供果、点香烛(或只点香)、烧金楮、放鞭炮,寄托哀思,墓祭缅怀先人。
晋江深沪一带还有妇人&哭墓&习俗,其声调音旋韵转,情悲声凄,催人泪下,与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诗所描述的唐代寒食节哭祭烧纸钱之俗十分相似:&丘墟郭门外,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足生离死别处。冥寞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清明前、后十天&烧清明仔&,祭祀孤魂散鬼(民间称为&清明公&)。
农历四月初八,相传为如来佛释迦牟尼的生日,俗称&佛诞节&。这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起的节日,但又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由来已久,延续至今。
旧方志载,每逢此节之前,泉州的寺僧们要于四月初一日遍走间巷,募化人家,名曰&洗太子&。
初八,寺院里要举行&浴佛法会&。各地善男信女,于此日备办香格供品,到附近佛寺顶礼膜拜,以求冥佑。僧侣和信徒们还用香汤为佛像洗浴,作为佛诞生的纪念。
是日,民间无子者,可用薄饼供九子母以乞子。
春季过后,便进人夏季的节气,其分界的标准是农历二十四节气的立夏日。此日常在农历四月上旬,公历五月上中旬。
旧俗立夏之日,泉州各地均用红糟渗入面条中煮熟供全家食用。因红糟色红,为吉祥之色,又有发酵作用,以寓发达发财之意。
此俗衍化至后来,变为购买海虾渗入面条中煮食,谓之&吃虾 ( 夏)面&。海虾煮熟后变红,与红糟红色同为吉祥之色;而虾与夏闽南语同音,以此为对夏季之祝愿。
立夏日,出嫁的女儿多有备办猪肉、猪肚、猪腰、鸡蛋、面线等物,送给娘家父母食用,称为&补夏&,即所谓&冬季补立冬。夏季补立夏&。
&补夏&之俗,女儿藉此对父母表孝心,于侨乡颇为流行,至今不衰。
沿海渔民,对&立夏&日的天气特别注意。旧俗传云,如&立夏&日下雨,对渔民全年的捕捞作业大大不利,以致全年渔产歉收。俗谚云:&人夏日,水槎槎,讨海人恰惨死老爸 !&旧俗如此,但似缺乏科学根据。但渔民长年生活海上,所谓&三寸内外无性命&,安全没有绝对保证,所以养成比较浓厚的迷信心理。
而农民与此相反,立夏降雨为吉兆。俗谚云:&立夏降雨是烂夏,作田人亲像做皇帝&,即夏季雨水充沛,可保丰收。
农历五月初五。
端午节的起源,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为纪念战国时的爱国诗人屈原;一是与古人为避五月初五这一&恶&日有关。这两种说法表面似互不相干,实际却有深层次的内在联系,即人们在端午节纪念屈原,并不仅仅停留在对他的高尚情操的心仪而已,更主要的是希望这位已超升成神的&爱国诗人菩萨&,能护佑百姓渡过&恶&日难关,永保平安,长有福祉。因此,端午节系列民俗活动,其本来的主题应是驱邪除祟,祈福求安。
其实,农历五月并不是只有初五这一天才是&恶&日,而是整个五月都是&恶&月。东汉.崔实《四民月令》载:&是月(即五月)也,阴阳争,血气散。&五月气候多雨湿热,人的体质也较差,容易流行瘟疫。故至南朝 .梁人宗懔《荆楚岁时记》在记荆楚五月风俗时说:&五月俗称恶月,多禁忌。&端午节习俗也大多集中在避&恶&方面。泉州人习惯把端午节称为&五月节&,这大概是与五月为恶月的传统观念有关,而实际上五月又可以说是旧时泉州人的避恶攘灾月。
家家用竹叶包糯米为粽子,也称角黍。
据《续齐谐》载:(五月)五日以竹筒贮米、设水祭屈原。又传汉代长沙人欧回,因梦见三阁大夫屈原称:祭物为蛟龙所窃,请以蒲叶包裹以五色丝缠之,则蛟龙畏。不管传说如何,以米粽投江祭屈原之俗,由来已久,至今不衰。
&堆&,即麦粉,或米粉,或地瓜粉,以及其它配料调成糊状,下油锅煎成一片一片的圆形软饼;有甜堆(配料用红糖)和咸堆(配料用绿豆芽、韭菜和小白虾或海蚵煎)两种。
农历五月初,正是南方梅雨季节,经常淫雨霏霏,难得放睛。民间传说是远古女娲补天时遗漏了一条缝,天空&漏了&所致,应设法予以弥补。因此,到了五月节这天,泉州人家家户户煎堆,用以敬奉神灵,目的是为了堵住裂缝的天。反映了惧怕久雨成灾,期盼夏季农作物有个好收成的心理。而端午节这一天,也往往是睛天,所以百姓益信煎&堆&确有补天之效。
到了端午节中午十二点前后,家家主妇常取茶叶和盐少许,人锅热炒,炒至盐色发乌为止,然后趁热包好收藏,作为家庭药茶。每逢盛暑肠胃发生毛病,取午时盐茶冲泡饮服,颇能见效。
闽南侨乡于端午节在大门、房门的门楣之上悬插五种植物,即榕枝、艾叶、菖蒲、柳枝和大蒜头,俗称&五瑞&。这些多为芳香科植物,能发出一定气味,可以杀菌并驱除蚊蝇。
熏烧艾叶、苍术、蝉蜕
端午节这天,农村家家户户生起火炉子,关闭门窗,把苍术、蝉蜕或艾叶放在炭火上焚烧,烟熏满室,使其发出强烈气味,以熏杀房间内的细菌蚊虫。这是一种非常科学的中药室内熏杀消毒方法。
泡、饮雄黄酒
取少量雄黄泡于酒中,少量饮服;或加入少量朱砂,再用毛笔涂于小孩的手心、脚心,并在小孩额头上书写&王&字;或用黄纸染湿,再粘贴于门后。
因雄黄有杀菌功效,酒有挥发性,不论饮用、涂抹或让其慢慢挥发,都有一定杀菌效果。小孩皮肤幼嫩,涂抹手心脚心,可以消毒杀菌。至于额上&王&字,与送虎仔帽含意同,即盼望小孩能成长得像生龙活虎一般。
续命缕和香袋
汉.应劭《风俗通》载:&五月五日,以五色丝系臂,名长命缕。&后人也称&缕命缕&。据此,即此俗直承汉代,至今已两千年矣。
泉州之俗,取五色丝线拧成一般,系于小孩手臂上,自五月五日系起,一直至七月七日&七娘妈&生日,才解下来连同金楮焚烧。
端午节时,还特用绸缎为小孩缝制鸟兽瓜果形状的&香袋仔&,内装香料及雄黄,让小孩挂于胸前,以驱除瘴气,有益健康。
即所谓&五月节,律垢浃&,这在民间诸多节日之中,可谓别具一格。
端午节之时,季节已由深春转人仲夏,地气渐温,所以家庭主妇于中午之时,汲取井水或烧煮蒲艾汤,为儿童沐浴洗涤。而青少年及壮年男子,也于是日齐赴江河湖海之中游泳洗浴。据云此日沐浴,夏天不生痱子。
清.乾隆《泉州府志.风俗志》载:&是月(即五月)无定日,里让禳灾,先日延道设醮。至期,以纸为大船,送五方瘟神。凡百器用皆备,陈鼓乐、仪仗、百戏,送水次焚之。近竟有以木舟,具真器用,以浮于海者。&
&唆啰嗹 &驱邪
亦称&采莲&,乃古越族人的遗风,歌唱中的&唆啰 连&据说是古越族人辟邪去灾的咒语,又说是古越族人呼龙舟为&湏滤&,所以才有&唆啰连&这种音词。是一种诙谐风趣的驱邪消灾习俗。举行活动的时间,旧方志载为五月初一,而新编方志则记为端午节这天。
《泉州府志》载:&五月初一日采莲,城中神庙及乡村之人,以木刻龙头,击鼓锣迎于人家,唱歌谣,劳以钱或酒米&。
为了打捞屈原的尸体。后演化为赛龙舟民俗活动。是龙崇拜的一种形式,即要借龙王之神威,避恶消灾保平安。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在我国南方十分流行。它最早当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祀活动,其起源有可能始于原始社会末期。
泉州端午节赛龙舟的活动与其它地方差不多,惟独惠安崇武较为特殊。早年崇武在端午节也有赛龙舟,但与外地有所不同,主要是于台风季节即将到来之前在海上举行的祝神驱魔活动。据传后来因某一年失事,就不再在海上赛龙舟,而改在陆上游龙舟,游行时要唱《阿螺歌》,其歌词大意是请求神灵消灾灭祸。
泉州端午节特有的民俗活动。
在江河船上沿水面平行置一去皮的杉木,越长越佳,杉木上涂以油料,使之润滑;杉木尾端挂一长形小竹笼,内放一只活鸭;笼盖直竖立一竹棍,使之能一拍即开。
活动者保持身体平衡,从船上沿杉木小心翼翼行至尾端,拍开笼盖,活动者与活鸭均掉入江中,在游泳健儿协助下,抓住活鸭。活鸭即作为活动奖品。由于身体平衡难度极大,成功者少,失败者多。
岸上观者千百人呐喊助威,欢声雷动。
农历七月全月,泉州城乡各铺境按日轮流做&普度&。
农历七月初七,是我国传统节日中唯一属于妇女的节日。&数七&为阳数之一,是吉样之数,因此七夕亦是吉祥之日。
泉州民间关于七夕的传说,一是牛郎织女的故事,一是七仙女与董永&百日缘&的故事,但后来泉州人把这两个传说混为一谈,共同构成泉州特色的七夕故事。
泉州人都说织女是天帝的第七个女儿,在劳动妇女的心目中,&七娘妈&是美丽、善良、慈爱、吉祥的化身,她不仅能给小孩子带来抚爱、温暖和幸福,而且能庇佑孩子健康成长。泉谚有云:&七月初七七娘生。&民间把这天界定为七娘妈的诞辰,是日要举行祈祥活动,称&做七娘妈生&。因而,民间有七夕&拜天孙&的习俗。《泉州府志》记载:泉俗七夕&乞巧&、&陈瓜果&、&小儿拜天孙&。
按照这一习俗,孩子出生后的第一年,头一个&七夕&要做&新契&,意为新拜&七娘妈&为义母(&契母&),并于当天解去新生儿于端午节系于手腕上的&续命缕&(用五色丝线搓成)。到了十六岁,当年的&七夕&要&洗契&,意思是对其长大成人、与&七娘妈&脱离关系进行洗礼。这一民俗相沿成习,随着时代的进步,不少城市家庭现已摒弃,但在农村中仍可见其遗存。
据说天帝原旨意是允许织女七日一会牛郎,但喜鹊&报错喜&,错传为一年一度即七月七日相会,这是个不能原谅的过失,因此人们在七夕大清早把胭脂花粉用红髻索捆扎起来,抛上屋檐顶,责罚喜鹊衔送到天河边,让织女梳妆打扮,以会牛郎。
七夕中午,敬祀七娘妈,旧时人们要备瓜果菜肴七盘(如时令小芋头,上面绕上红纸,喻&芋仔芋孙&),胭脂花粉七件,剪刀七把,燃香七柱,酒盏七个,筷子七双,小型纸桥七乘,把七娘妈的六位元姐姐也全部请来,共庆&七娘妈生&。
挂&七娘妈灯&。&七娘妈灯&是一种长圆形的灯笼,上面画着七仙女的图,一般在下面还挂上一串有各种颜色的花串。如果当年哪家有小孩出生,或者有刚结婚的新媳妇,在农历的七月初就开始悬挂灯笼,甚至是挂在刚结婚的夫妻的新房门口,有早生贵子的愿望。
牛郎会织女时,喜鹊会纷纷飞至天河上,为之搭桥,名曰&鹊桥&。人们说,七夕当天,天上不见喜鹊,是都去为牛郎、织女搭鹊桥了;七夕过后,喜鹊头部皆颓顶,就是因为牛郎牵牛过鹊桥时,牛蹄子蹂踏所致。
&七夕&的晚上最好下点小雨,表示牛郎织女相会了,两个人喜极而泣;或谓牛郎、织女于分手之际,彼此依恋不舍,挥泪告别。
焚送&七娘轿&
另一说:七娘妈指七娘夫人。
俗视七娘妈为妇幼保育神,七月初七是其神诞。七娘妈即斗母、送子、催生、奶母、痘疹、眼光、引蒙七位娘娘,没有专庙,仅东岳庙附有七娘夫人祠,天后宫附有育子司祀之,民间信仰极广。
因&七娘妈&是七个,因而都与&七&有关。主要有:七娘轿(七乘)、七娘亭(内有七个仙娘之像),其余陈列的果蔬、糖果(煮熟的甜糯米丸)、酒樽、箸子等,一般也以七为数。
每年七月初七,家家户户在家中设香案,面向天井空中,供祀&浥饭&(油咸饭)、糖粿(甜米团丸)、妇女化妆用品(生花、熟花、胭脂、花粉、红髻绳、剪刀等),并焚送&七娘轿&。
凡该年有初生婴儿者,要拜七娘妈为&契母&,称&新契&,加焚送&七娘轿&。长到十六岁,宣告成年,于这天拜辞&契母&,称&洗契&,也要加焚送&七娘轿&。
&七娘轿&和&七娘亭&保留了民间纸扎艺术的精巧,尤其是&七娘亭&更是别致,比较讲究的亭中还扎有彩绘的&七娘&泥偶,煞是雅观。据说,七娘亭的流传源于宋代。《东京梦华录》记载:&七夕以锦绿结成楼殿,陈设花果&&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七娘亭也许源自于此。
与全国其它地方差不多,故七夕又称&乞巧节&,讹音&七巧&。
泉州妇女乞巧的风俗,主要是在天井上搭一个彩箩,准备瓜果七盘,点七支香,用七根针、七根丝线,在月光下比赛穿线,谁穿的线越多越快,就证明那个姑娘的手越巧。目前泉州地区的这种风俗已经少见,不过,如今很多华侨归乡,经常会把外地的丝线作为礼物带来送给家乡人,礼轻意重。
糯米粉加凉水,调成面团,然后搓成跳棋、玻璃珠大小的丸子,放在案桌上,用手掌轻轻一按,使之成为扁圆,最后用拇指往中间一押,即成中间下凹的糖 粿 了。糖 粿 做好之后,把水烧开,放糖粿、乌糖,煮片刻即成。煮好之后,在上边洒上一层花生仁敷,装在白瓷碗里,像玉一样玲珑。
又称&敬铺母&,敬管床铺的神,家里有小孩的人都要敬奉,保佑孩子平安健康。
一般敬咸饭,并在咸饭上压几粒炒花生米。咸饭要装四碗,装得尖尖的,在床的东西南北四个方位都摆上一碗,床的中间还要摆一碗汤,汤里一定要有鸡蛋和金针菇两样东西。
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俗称&七月半&。道教谓之三官大帝之一&中元地官赦罪,亦称&鬼节&。
各家各户皆备办菜肴祭祀祖先。在这个月内不办喜事,凡新亡者也不&引主&。据传那些无&家&可归的孤魂散鬼,可获赦罪,来到人间享受&普度&祭祀。
《泉州府志》载:&中元祀先,寺观作盂兰会。&俗名普度,道家谓是日地官校人善恶。
又引《南国风俗》云:&中元夜,家户各具斋供,罗于门外或垌衢,祝祀伤亡野鬼(注:俗称&普度公&)。&
农历八月全月,泉州城乡各铺境按日再轮流做一次&普度&,称重普。
农历十月十五下元节。道教谓之三官大帝之一&&下元水官解厄。
道观做敬祭祀
泉州凡溪滨铺境皆做&水普&,祭祀水中鬼魂,规模不等。唯南门新桥的观音渡头,每年都做规模颇大的&水醮&(水陆道场),远近民众皆到此&赞筵&,添祀供品,送给水鬼穿的纸衫纸裤挂满江浒。&水醮&前后五天,都由道士举行宗教仪式,超度水中亡魂;其间还有杂技表演。
拜月一般是妇女的活动。泉州将月亮称为&月娘妈&,表示对月亮十分崇拜。旧时到了中秋之夜,民间妇女有拜月习俗。几乎家家户户摆香案于庭院天井中,陈列时令瓜果和月饼,虔诚祭拜月娘妈,焚香祈祝,祈求称心如愿。
赏月是由古而今、最具大众化的习俗。月到中秋分外明。中秋赏月既可是家庭式的活动,亦可是亲朋好友、同学同事之间团体性的聚会。中秋之夜,在月色皎皎的庭院、园圃、阳台、屋顶天坪或露天公共场所,摆上美味月饼,沏上一壶香茗,对月当歌,边尝饼品茗,边聊天叙旧,不亦悦乎!
中秋月饼是中秋节的特别食品,各种月饼在节前即已纷纷制出,以供中秋节送礼、请客和自家食用。合家团圆、老少一起品尝月饼,实为天伦之乐。除了自家尝饼之外,亲友间还相互馈赠,以示友好和关爱。
据说,送月饼的习俗始于明代。元末,群雄四起,朱元璋便是其中之一。他与元兵厮杀之初,屡遭败仗,其军师刘基(刘伯温)献上一计:在中秋节之前命兵士化妆成道士分赴各地,扬言天将降灾,要人们于八月十五挂同一种旗&&明旗;因恐口头传播泄密,便把所传消息写在纸上藏于饼中,分送亲友。大家如法炮制,相互传递信息。元兵一看见家家户户挂着明旗,闻风丧胆,慌乱中溃败而逃。朱元璋即位之后,想起了送饼取胜的妙计,便下旨民间年年中秋举行送饼活动,以作纪念。
博饼是赏月活动中的一种有趣的游戏。
中秋节前夕,商家就经销供戏饼用的&会饼&,共 六十三块 , 隐含七九六十三之数,因为三、九是我国民间的吉利数。仿照科举规制,设特大号饼一个为&状元&饼,直径约六寸,宛似一轮明月,饼上印有&嫦娥奔月&、&桂树玉兔&等图案;依此二号饼两个为&对堂&饼,直径 四寸左右,代表&榜眼&;三号饼四个为&三红&,直径二至三寸,代表&探花&;还有&四进&饼(进士)八个,直径 1 寸半左右;&二举&饼(举人)饼十六个,直径约一寸;&一秀&饼(秀才)三十二个,直径半寸有余。因此戏饼亦称&博状元饼&。
&博状元&的工具很简单,只需六个骰子和一只碗。亲友相邀,每人轮流用六个骰子在碗里掷数,根据投到碗里的骰子的红点的多寡获饼:骰子中显出 一个红四中&秀才饼&一个,显二个红四得&举人饼&一个,显三个红四得&探花饼&一个,显四个一、二、三、五、六者得&进士饼&一个,显 四个红四或五个一、二、三、五、六者,得&状元饼&,直到把饼分完;如果六骰同,可一次囊括桌上全部月饼。
这是成年人的娱乐。过去中秋月夜,泉州人有结伴遨游笋江的习惯。&笋江月色&是旧时泉州八景之一。传说中秋之夜三更时分,月亮照在笋江桥中,每一个桥坎都能映出一轮皓月;而午夜时分,在笋江粼粼清波中,可见水中映出清源和紫帽二山的倒影。于是,人们总是在中秋之夜,踏着皎皎月色,迎着融融江风,步着南音丝竹余韵,三五成群,相约游江,既给中秋佳节一个好心情,又期盼亲眼目睹笋江月奇观。
烧塔仔乃孩子们的乐趣,是一项充满乡土气息和童趣的活动。
中秋节到来的前两三天,乡下的孩子们便到处拾砖头瓦片,在旷野中迭成一个圆形&塔仔&。这种&塔仔&大小不一,一般迭成五层或七层,各层裱上花花绿绿的五色纸。塔仔还供奉孩子们喜欢的泥塑偶像。为了烧塔仔,孩子们事先成群结队到各处捡来干柴禾,装满塔内,在塔中燃烧,烧得越旺越有彩气。从农历八月十四到十六连续三天,孩子们每晚都兴致勃勃地烧塔仔。那熊熊的火光在月色下辉映,照耀着乡村的各个角落。孩子们还相邀互相参观,比&烧塔仔&的壮观场面,沉浸在一片欢乐之中。
据传烧塔子之俗,源自元末刘伯温于月饼里藏字条,约以八月十五举火为号,实行武装起义,至今民间流传的&三家养一元,一夜杀完全&的故事,即由此而来,而烧塔子举火为号,也传衍至今而成为民俗。
放&孔明灯&
广场上,用两条长板椅垫足,四人站在椅上,捏住孔明灯的四个角,另几人扶起孔明灯的底框,此时点燃灯中油枝,利用升起的热气和浓烟,把孔明灯高高涨起,飘飘欲飞。待孔明灯涨满烟气后放手,孔明灯便腾起升空,到相当的高度,与明月争辉。
这是一种充满田园风情的节日祭奠活动。乾隆《泉州府志》记载:泉俗中秋&以月饼、番薯、芋魁祭先及神。前一两天,亲友以此相馈。&千百年来,泉州不仅有用番薯和芋魁祭奠祖先的习惯,还有用番薯和芋魁敬&田头&的风俗。由于番薯和芋魁是农家中秋必备的食品,故泉州至今还有&八月十五众人芋&的俗谚。
在私有制的旧时代,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收成的好坏关系到一家人的生活,因而农民总是祈望苍天风调雨顺;祈望土地老爷保庇无虫无灾,耕作顺利,五谷丰登,于是便在中秋这一天,用篮子装着已蒸煮的番薯和芋魁,分别到自家的田头地角去祭敬,以期来年获得好收成。
&听香&是封建时代妇女尤其是中老年妇女热衷的活动。所谓听香,就是在中秋节夜间到土地庙或当地其它庙宇,以自己需要问卜的心事向&神明&焚香祷告,然后手持炉香走到人群喧哗之处,聆听第一句入耳的话,以此句话为依据,如同&测字&一样,判别问卜的结果。这种习俗虽然带着一定的迷信色彩,但却含有猜谜般的游戏成分,因而劳动妇女乐而为之。泉州有句俗谚叫做&祖师公听香&,就是由过去市区后城&祖师公&中秋夜听香的盛况流传而来的。
每年农历十一月中旬,约于公元十二月二十二日,是冬至节,俗称&冬节&。
冬至是农历廿四节气之一,与清明、七月半和年兜为一年中四个重要节日,特别为人们所重视。泉州有&冬节小年兜&的谚语。宋《东京梦华录》载:&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庆祝往来,一如年节。&这是因为我国古代的历法,曾以冬至为岁首的元旦日,隆重庆祝,改行夏历后,冬至才退居次位。汉朝时,冬至成了&冬节&,魏晋南北朝时义改称&亚岁&。
冬至之际,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因此是一年中黑暗最长的一个晚上。夏至则是白天最长,&冬至暝,夏至日&。冬至还可以预示天气的变化,&干冬至,湿年兜&,&湿冬至,干年兜&。
闽南,冬节前夕家家户户要&搓丸&。冬节丸是冬至应节食品。
将糯米粉捏成细条,分开小粒放在掌心中搓成丸子,放在锅里蒸或煮,添上食糖。为了增添喜庆的气氛,还可以将一部分糯米粉拌上红粉,成为红、白相伴的小丸,粒粒珠圆玉润,象征着团圆完满。
在搓冬节丸的同时,还用米丸料捏做一些小巧玲珑的瓜果动物和金锭银宝,以象征兴旺吉样有财气,俗称&做鸡母狗仔&。
泉州人吃丸,称元宵丸为&头丸(圆)&,冬节为&尾丸(圆)&,这样头尾都圆,意味全家整年从头到尾一切圆满。
冬节早晨,要煮甜丸汤敬奉祖先,然后合家以甜丸汤为早餐。还于餐后留下几粒米丸,粘于门上,称&敬门神&。清 .嘉庆《惠安县志.风俗志》曰:&十一月,冬至,阳气始萌,食米丸,乃粘丸于门。凡阳尚圆,阴尚方,五月阳始生,黍先谷而熟,而为角黍,以象阴,角,方也。冬至阳始生,则为米丸,以象阳,丸、圆也;各以其类象之。夏至不以为节,抑阴也。&
俗有&冬节不回家无祖&之说,故出门在外者,都会尽可能回家过节谒祖。
中午祭敬祖先,供品用荤素五味。
入夜,举行家祭如除夕,供品中必有嫩饼菜。泉俗,一年中只有冬节、除夕和清明节要备办嫩饼菜,寓&包金包银&之意,旨在祈望家庭兴旺发达。
大宗望族者,还于是日开宗庙词堂大门,举行祭祖仪式,与清明节的那次祭祖,合称春冬二祭。祭仪十分严格,参加者虔敬至诚。
扫墓、修坟
在惠安,冬节除祭祖外,还有一些清明节同样的习俗,如可于是日前后十大内上山扫墓献钱,修坟迁地也百无忌讳。  
闽南农历每月的初二和十六都要敬奉土地公,但一年中有两个特别的&土地公&日:农历二月初二为&头个&,十二月十六为&尾个&(闽南语&尾牙&)。
&头个&是农民敬奉土地公的特别日子,祈求来年好收成,&头个&后即开始备耕。
&尾个&是商家、厂家为答谢土地公一年来的关照,并犒劳工人一年辛苦而设的酬谢酒宴,&一敬神二敬人&,在闽南已成惯例。
&做牙&的风俗最初起于&牙商&。&牙商&即古时为买卖双方说合交易并收取佣金的&中人&(经纪人)。他们每月要举行两次&牙祭&,供奉财神爷,祈求生意兴隆、财源茂盛。《儒林外史》第十八回道:&平常每日就是小菜饭,初二、十六,跟着店里吃牙祭肉。&
因此,一年之中,农历正月初二叫&头牙&,六月十六叫&半年牙&,十二月十六叫&尾牙&。商家最重这&三大牙&。
&吃头牙摸嘴须,吃尾牙面忧忧。&&尾牙&对有些雇员来说是个难关。这天,老板要备办牲礼、金纸祭祀土地公。当晚,要宴请犒慰雇员,也习惯于这天分红,并宣布雇员来年是否续聘。有的老板不便明说,就在出最后一盘全鱼时(有的地方在中间出鸡时),如鱼头(或鸡头)指向在座的哪个雇员,就表示该雇员将被解雇;如鱼头(或鸡头)指向老板自己,就表示全体雇员将被继续聘用。
祭灶、送神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祭灶,即供灶神(灶君公)。该日灶神要上天述职,又称&送神&。
《泉州府志.风俗》:&二十四日祀灶,或二十三日。俗谓灶神是夜上天,以一家所行善恶奏于天也。又言此日百神有事上帝,画舆马仪从于楮(俗称&草鞋甲马&),具牲馔焚二送之。&烧&草鞋甲马&、&神马纸&,是为了灶君公乘坐上天。
供品果合主要是灶糖,必有糖鸡、糖塔;塔谓登高而上天,鸡既作牲礼又可带路。泉人还特别幽上一默,一般供一大碗番薯粉芡,意让灶君吃得嘴上粘糊糊的,不致于上天胡说八道。晋江则用用蚵仔煎祭灶君公。
大年腊月三十、小年腊月二十九,是农历一年里的最后一天,也指最后一天的晚上,泉俗称&年兜&、除夕。
节前,要完成扫尘、拆洗被褥蚊帐等大扫除,炊年糕、年粿,给大人小孩买衣服,操办&敬神敬佛敬公妈&的供品及年货,请先生写春联,有的还到各宫庙&烧过年金&。
炊粿,是用面粉、糖、熟番薯糅合发酵的&发粿&。&发&字象征吉利,&发粿&从来是祭祖敬神必备的食品。过年炊发粿还有讲究:头一个要做得特别大,放在蒸笼顶格蒸,这是正月初一敬&天公&用的&天公糕&。&天公糕&若发得高高,上面绽裂开来,就是蒸得成功,是新一年顺遂的好兆头。除了炊发粿,还有米粿、薯粉粿、麸头粿许多花样,薄皮厚馅。
&米粿&,用细辗磨成的米粉蒸成圆盘状,有淡、有甜、有咸。
除夕日,家家户户该洗的东西洗完,到水井提水挑水,把水缸装满,并稍溢出,以示年年有余。后即把水井用石板或木板上加压石头,把水井口盖住,不再打水,直至正月初四方才掀盖用水。现在使用自来水,此习俗已不存。
从大年三十午后到初一整天,祭祖敬天公贺新岁,要放好几次鞭炮,驱邪添喜。
除夕日,家家户户贴红纸春联,逢门必贴,无论前后,无论大小。
另有白头春联和丁忧春联:
白头春联,是指对联顶端留有二、三寸长的白纸额头,此俗莆田和泉州都有。其缘起与清初福建人民的抗清斗争有关。其时闽人因抗清和不肯剃发,被杀甚多,办丧事者家家贴白联,清朝地方官府为粉饰太平,下令各户人家都要贴红纸春联,并以违者杀头相威胁。人们迫不得已遵命贴上红联,但却在顶端留出一小段原有白联的纸头,以示抗议,后沿承成俗。
丁忧春联,是新丧人家于丁忧期间不得贴红纸春联,在守孝的第一年春节须贴绿纸春联,第二年春节为粉红纸春联,联语皆为哀感句子。
桃符画的是两个门神&&神荼、郁垒。
祭祖、祭神
认为年兜日是全年祭祀祖先最重大的节日。是日中午,每个家庭皆尽力备办丰盛菜肴,祭祀敬奉祖先。
同时,主妇们挎着装满筵碗的神篮大庙进小庙出,敬过神佛敬&地基主&、敬过往亡灵&好兄弟。
摆香案,面向天井空中&祈年拜天&。
除夕晚上年夜饭后,撤去宴席,各家各户要在厅堂和房里的桌上插&春花(枝)&,摆上红橘、柿饼等果盒,以及硬币、红蛋、&来年米&(过年饭)、甜粿、&九鬃芋&,供奉祖龛之前,直至大年初一。还要以三牲供果,敬奉厅中神祗和灶君,俗称&拜岁&。
&来年米&意为&年年有余&;&九鬃芋&也是一件重要物什,这种芋头有许多芽,闽南人称之为&芋子芋孙&,象征人丁兴旺、子孙满堂。
是夜家人团聚,吃年夜饭(团圆饭)。
民俗对合家吃团圆饭和&围炉&过年历来十分重视。闽南俗谚:&清明不回家无祖,年兜不回家无某(妻)。&在外地工作者务必赶回,即便远在南洋、香港者,也力争赶回参加除夕团圆之庆。
此时厅堂上红烛高烧,摆上丰盛菜肴酒席,围上&吉祥喜庆&的绣花桌裙,由家长拈香,向列祖列宗跪拜,男女家人一齐跪拜,恭请祖宗降临饮宴,并庇佑合家大小平安,兴旺发达。
年夜饭照例要有鱼,取&年年有余&吉兆。对海外归来的华侨来说,照例有家乡&传统菜&&&炒米粉、芋圆、菜包等。无论吃不吃,大年夜还得煮些米饭,盛放着过夜。米饭上置放芋、红枣、红柑、钱币,用来祈祝未来的日子多子、多福、多财和丰收。
聚餐后长辈要给晚辈分压岁钱,又称&分过年钱&。
旧时煮饭烧柴火,当夜灶里要&掩火种&,意为兴旺。
古称&围炉&。除夕夜,家务收拾停当后,合家欢聚一堂。然后再进行&围炉&,守岁迎春。灯明蜡亮长明到次日,一家人紧门闭户,围坐炉前守岁等&年&过。俗谓可为父母或长辈延年益寿,故又称&坐寿&。
德化民俗,晚饭后,合家围坐边侃边搓糯米、薯粉&丸&,供春节招待客人&甜嘴&。
按照旧俗,正月不宜上门讨债,因此,债主讨债须在除夕日之前。
除夕夜,常例演戏敬神通宵达旦。负债之人为避债主追讨,是日辄往元妙观看戏。由于看戏的多是穷人,债主若追债至戏场,是会惹上众怒的。因此债主即使知道,也暂作罢。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债主不向看戏人讨债的风俗。故元妙观的年兜演戏,民间称&避债戏&。
旧时乡村大多无电,每座屋子大门外,由儿童捡取柴枝&燃火盘&,意为丰年以烧柴火报天。
意为年谷大熟,燔柴报天,以示来年好运;亦有人认为意在以火祓除附在身上的不祥之气,是一种古老的避邪和驱疫巫术。妇女不参与&跳火墩&。
农村除夕夜团圆饭吃罢,在门外旷地上用干稻草、干地瓜藤以及&掸尘&用过的扫尘枝等烧起火堆,或烧起火盆,凡家中大小男子成员逐一依此从熊熊火堆上由外朝里跳跃过去,就是男婴亦要由成人抱着跳过,外出未归的男人则由在家兄弟替跳。大家边跳边念谣词,各地大同小异。如&发彩啰!火盆跳入来,新年大发财;火盆跳出去,新年有福气;火盆跳向东,新年银钱满厅房;火盆跳向两,新年财源人厝内。&或&跳入来,年年发大财;跳出去,无忧又无虑;跳过东,五谷吃勿会空;跳过西,钱银满屋内。&沿海乡民则念:&发彩啰!新年好海路;发彩啰!新年好虾蚝。&
火墩跳后,待到篝火将熄,各家主妇即把其余烬收置火笼、火盆中,端进屋里藏于床下,俗称&挑金挑银&,寓意火红兴旺。
传说,人间过年,天上的仙人到了年底也有仪式。一到年底,天兵天将们就要换防了,这时候,家家户户就按着家里的人口数扎起约十厘米高的小纸人,称&替身大人&,再派家里的小孩子为代表,拿着全家的&替身&,跟着&斋公&(道士)周游铺子做法事,将全家来年的灾祸都附在小纸人上,请求天兵换防时,将纸人和灾祸一起带走。
o下一篇:没有了
客户热线:400-888-6767
举报内容:
闽南民间习俗
举报类型:
举报说明: 您可以在这里详细描述
点击此处填写更多举报说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还是一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