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心兰花语该施什样的肥,灭菌药叫什么名称,谢谢!

&兰性喜阴,忌阳光直射,喜湿润,忌干燥,喜肥沃、富含大量、宜空气流通的环境。各地的气候、环境、都能影响兰花的生长,所以选择植料的方式不同。例如福建一带,四季天气较暖和,不会太冷,兰花生长速度快,适合用小鹅卵石种植,第一、节省资源。第二、鹅卵石利于通风、不积水。
 品种是对兰花综合素质的鉴定,是最能展示艺兰功力的一门学问。因此,历代艺兰大
家都对此格外慎重,从不妄下结论,始终奉行“三看”原则。
  “观花一时,赏叶终年”。
  在无花季节,人们对名品兰花鉴别的主要依据是看叶形,包括、株形等。出土时的色泽对兰种的鉴赏有一定参考作用,芽期需仔细观察。一般而言.凡新芽为白色、白绿色、绿色的,春兰一般为素心品种,蕙兰大多为素心或绿蕙;芽尖有白色米粒状“”的,有可能出细花。兰花传统名品大都相对稳定,其叶形也有一定的规律性,家经长期实践,对叶形特征明显的品种一般能凭眼看就能鉴别出是何品种,如直立叶的汪字、泰素、老极品,环垂叶的宋梅、大一品,肥环叶的大富贵、扭曲叶的绿云等。但兰花由于种养环境不同,并非年年岁岁叶相同,于是兰艺家们在观叶的同时往往还要结合看来鉴定品种。
  兰花传统名品不但叶形有其特性,花苞也富有特色。因此,人们在鉴别时既要看叶形,又要看花苞。关于花苞的鉴定,前人总结出了头形的“九形八式”和蕙花小排铃的“五门八式”。这些宝贵的经验,对于我们鉴别品种大有裨益,值得我们很好的消化吸收。
  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人们在兰艺实践中发现,即使同一盆兰花,有时其花苞的颜色在不同年份,甚至同一年份也不相同。对此我有体会。经多年观察,我栽培的大富贵、元字等名品兰蕙其花苞在不同的年份有时会有差异,有的年份花苞色泽深些、有的年份色泽浅些。据无锡陈耀明先生讲,他种养的集圆有时抽出的
花葶为“深赤红色”,有时抽出的花葶为“绿中见紫”,有一年他的一大盆集圆拔出五个花葶,有三个是红的,两个绿中见紫。
  可见,单纯从花苞的色泽、形状来鉴别品种有其局限性,还必须看其开品。
  对兰蕙品种的鉴别最直接、最有效的就是看其开品,这也是引种品种要见花引种的主要原因。一般而言,只要开品到位,见花就能鉴别出是何品种。但任何事物都有其特殊性,同一品种的兰蕙往往因种法不同开出的花品有时也各不相同,如宋梅能开出四五种花形,绿云、西神亦能开出几种不同的花形,但我们不能因其开品有异就断定它们是不同的品种。故一代兰艺大家吴恩元言:“因种法有好歹,致开品有高下耳”。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品种鉴别真学问
  对兰花品种的鉴别应辩证的看、综合的看,不能,妄下结论。正确的方法应该是看叶形、看花苞、看开品。
病虫害防治
  兰花的主要病虫害有:
  (1):多发生于梅雨季节。应注意通风透光,盆土排水良好予以预防,发病后可去掉带菌盆土,撒上五氯硝基苯粉剂或即可。
  (2):终年都有,多雨季节更为猖极。防治方法除改善环境条件外,发病期可先用50%可湿性粉剂800~1500倍液喷治,7~10天互次,然后再辅以l%等量式,每半月1次。
  (3):在高温多湿、空气流动不畅的情况下,繁殖最快。用常规法防治。
  综上所述,要养好兰花,必须掌握其环境条件,采取合理措施,加强养护管理。据《养兰诀》载:“春不出,夏不日,秋不干,冬不湿”,这便是我国养兰经验之概括。
  无公害防治病虫害方法:
  兰花的病虫害,近代多使用化学农药防治。农药使用过量,兰花易遭药害。单一使用化学农药或使用次数频繁,会使害虫病菌产生抗药性而起不到防治效果。喷洒农药时还会污染环境,严重者会使人畜中毒。无公害防治兰花病虫害自古有之,近代也屡见不鲜。兰花病虫害无公害防治具有行之有效、成本低廉、取材容易、简便、不会污染、无副作用等诸多优点,值得提倡。下面介绍一些民间流传的无公害防治兰花病虫害的小验方。“小”验方,往往也许能够解换“大”问题,兰友们不妨一试。
  茶麸,也称茶枯、茶籽饼,系茶籽榨油后剩下的渣料,农民常用来洗涤衣服。茶麸中含有
皂素和糖苷,其水浸出液里碱性,对害虫有很好的胃毒和触杀作用。
  防治方法:1.将捣碎成粉状的茶麸、沸水按1:5的比例浸泡一昼夜,用其淋浇兰盆,同时淋浇兰盆放置的场所及其他兰盆,对蜗牛有较好的防治作用。2.用茶麸水喷洒兰株,对和红蜘蛛的防治效果很好,可达90%以卜。3.茶麸水还可杀灭蚯蚓。用茶麸水浇透盆土,稍过片刻,蚯蚓便会钻出土表,拣出除之。蚯蚓对兰花的功与过,兰界看法不一。一种看法,认为盆中的蚯蚓,活动时会破坏一些兰菌的、伤及兰根的根尖,是害虫,必须除之。另一种看法,认为兰盆中的蚯蚓,可吃掉兰盆中许多腐烂物质及兰花的烂根,蚯蚓的活动能起疏松土壤的作用,其粪便还可作为兰花的肥料,功大于过,不必杀之。孰是孰非,有待兰友们根据自己的实践观察,权衡利弊,加以判断。
  二、异味蔬菜(、、、、等)
  异味蔬菜均有各自的异味,其气味能起杀虫灭菌的作用。
  防治方法:1.取25g大蒜,捣碎后挤汁,稀释在10L水中,立即喷洒兰株,可治蚜虫、红蜘蛛、及灰霉病。将去皮大蒜压成小块,等距离放于兰盆表土,几天后蚯蚓、蚂蚁绝迹。2将切碎的大葱、水按1︰30的比例浸泡一后过滤,用其喷洒兰株,一日喷数次,连续喷洒数天,对防治蚜虫、软体害虫及防治等均有良好的效果。3.用姜1斤,加水半斤,捣烂取汁,每斤汁液加水6斤,喷洒兰株,可防治蚜虫。4.将韭菜汁、清水按1︰60的比例混合,用其喷洒兰株,每日喷2次,重复喷数天,可治愈。5.取15g切碎的洋葱,放入2市斤水中密封浸泡7小时后过滤,用滤液喷洒兰株,可治红蜘蛛、蚜虫。
  三、烟头
  烟叶中含烟碱3%左右。烟碱对害虫具有强烈的触杀和胃毒作用。取20来个吸剩的烟头和一份生石灰,加水搅拌浸泡过滤,再加入30份水,用其喷洒兰株、盆土和盆底,可消灭蚂蚁和其他体无蜡质的害虫。
  四、洗衣粉和洗涤剂
  洗衣粉能溶解介壳虫的角膜,同时形成一层泡沫裹住虫体,使介壳虫窒息而死。洗衣粉溶液能防治一些病虫害。
  防治方法:1.用少量温水溶化洗衣粉,再用水稀释至1000倍液,喷洒兰株,可杀灭蚜虫、粉虱、红蜘蛛。稀释至600倍液,三天喷一次,续喷三次,介壳虫全部死亡。2.将猪苦胆汁、清水按1:100的比例混合,并加入少量洗衣粉,用其喷洒兰株,可防治炭疽病和软腐病。用洗衣粉溶液喷洒兰株,待害虫死后,必须用清水冲洗叶片几次.以使兰株正常生长。
  五、白酒
  将白酒、水按1:2的比例混合,喷洒兰株,每周喷一次,续喷三次,可杀灭介壳虫。
  六、皮
  把柑桔皮放于盆底,可防止蚂蚁等害虫进入盆土中为害兰花。还可将柑桔皮切成碎末,撒在盆土表面,几天不浇水,可治蚜虫、介壳虫等。
  将粉状红糖、按1︰100的比例混合,凉后用红糖液喷洒兰株,每3天喷一次,续三次,对防治霜霉病、白粉病、黑斑病、叶枯病有较好的效果。
  八、柴油
  将柴油、水按1︰60的比例调成乳剂,再以100倍水稀释后喷洒兰株,可治介壳虫等。
  九、草木灰
  将草木灰、水按1︰50的比例浸泡两昼夜后过滤,用滤液喷洒兰株,既可治蚜虫,又能增加。
  将食醋、清水按1︰8倍的比例混合,用其均匀地喷洒兰背面,可治介壳虫。如果介壳虫已成虫,可略为提高混合液的酸度,三天喷一次,续三次,就能杀灭己成虫的介壳虫。叶面喷洒食醋液还可消灭黑斑病、白粉病、、黄化病等。工业用酸醋忌用。
  对兰株,要依据影响兰株蒸腾作用的湿度、温度、光照、风力、季节、天气等各种自然因素,从而作出不同的水分管理措施。
  首先,要看湿度。如空气中湿度较低,蒸腾作用强,就要多浇水;反之空气中湿度高甚至饱和,蒸腾作用几乎停止,就要少浇水甚至无须浇水。
  其次、要看温度。气温高蒸腾作用加快,需水量大,浇水次数亦相应增加;反之气温底,水分子活动缓慢,扩散力弱,需水就少。
  再次,要看。光照强蒸腾作用加快,加速水分子扩散,需水量多;反之需水就少,因此光照不同,遮光度不同,对水的管理也不同,受阳的多浇,背阳的少浇。
  第四,要看风力。风力强水分蒸发快;风力弱水分蒸发慢;干燥的西南风会增强蒸发,相反潮湿的东南风会导致蒸腾作用相对减弱;置于风口的兰盆受风多水分蒸发快,背风处受风少的兰盆水分蒸发慢。
  第五,要看季节,季节不同温度、湿度、光照均不同,兰株的蒸腾作用差异也很大。气候炎热干旱的夏季多浇;梅雨季少浇或不浇;低温阴冷的冬天不浇;气温较低的早春少浇;气候温和的暮春正值发芽期多浇;干燥的秋季多浇。
  第六,要看天气,自然界天气变化无常,不同的天气光照、温度、湿度均不同,兰株的蒸腾作用也千差万别。基本做法是:晴天多浇、阴天少浇、即将下雨不必多浇、下雨(雪)天不浇。
  据此,对兰株浇水很难有一个准确而统一的管理方法,所谓“几天浇一次水”的说法是缺乏科学依据的。
  伤口要防菌——换盆或分株时,有伤口,要先用涂抹伤口,防止病菌侵入。
  盆子勿太大——小株栽大盆,植料用量多,容易导致通气不良,浇水也不易控制。若浇水吸水太多,植料不易干燥,侵入引起烂根。
  兰花要浅植——种植兰株不可太深,否则长期潮湿会腐烂。种植时,将植料填充根部、基部或假球茎必须露出。
  根部要展开——种植兰花时根部要均匀展开,不可挤压在一起,这样每条根才能接触植料,通气也好。
  数天不浇水——新种植的兰花,根部可能受伤,伤口涂了杀菌剂,3~5天不浇水,才能达到药效,也能促进新芽新根生长。
  避免强光照——新种植兰花,都必须避免强光直射,以防脱水,应置于暖和而荫蔽的地方,可以用来提高空气中的湿度,直到兰花恢复正常生长。
北方地区养兰花
  北方地区若要养好兰花,应尽量创造适合其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满足兰花生物学特性的要求,才能使其生长开花良好。具体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1]
  选择好用盆和培养土
  一般家庭养兰,盆的选择还是以泥盆为好。如为装饰效果增加美感,可在泥盆外面套个彩釉的瓷盆。盆的大小以兰根能在盆内完全舒展开为宜。盆土最好用兰花泥。也可自行调制。可用或泥炭土6份、3份、饼肥1份,或用腐叶土5份、土3份、粗沙2份混匀配制。上盆方法参见:兰花的选购常识和栽培技术。[1]
  浇水要适量
  兰花的浇水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也是兰花栽培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兰花的盆土要经常保持湿润,但忌含水量过多。在栽培中应根据季节的不同和生长阶段的不同决定浇水量。一般从开始,随温度的上升,兰花转入旺盛,应逐渐增加浇水量,每隔1~2天浇1次水;夏季气温高,又是兰花生长旺期,通常宜于清晨和傍晚各浇一次水,切忌中午浇水。雨季来临,要根据雨水的多少和盆土的潮湿程度灵活掌握浇水量,切忌盆土积水而引起根系腐烂;秋末,气温开始下降,应逐渐减少浇水量,每隔2~3天浇1次即可;冬季低,大多数兰花进入休眠期,此时要控制浇水,可每隔5~7天浇1次水,惟冬季开花的墨兰和寒兰浇水量应适当多些。[1]
  薄肥要巧施
  给兰花施肥要施薄肥,切忌施浓肥,有“清兰花,浊茉莉”之说。新栽的兰株,第一年不宜施肥;从第二年清明以后开始施肥,直到立秋为止。可每月施1~2次充分腐熟的稀薄饼肥水。由于兰花系肉质根,切勿施未经腐熟的肥料,以免烂根。每次施肥前要控水1~2天,待盆土稍干些再施。施后第二天早晨要浇一次水,以防肥液中有不洁之物污染根系使兰根受害。施时要注意避免溅污叶片。对于经过几年培养已到花龄的兰株来说,前期以施为主,以促进新芽萌发并快速生长;后期以施为主,有利假鳞茎增大,叶宽厚,并为提供足够的养分。具体地讲,每年花芽分化前宜连续施两次以磷钾肥为主的液肥;孕蕾期于晴天傍晚先用清水洗净叶片,待干后再用小把0.2%的溶液喷洒在叶面及叶背,或根施草木灰水。这时的根外施肥对促进兰花的根、茎、花的发育均有益。阴雨天勿施肥,冬季休眠期也要停止施肥。花谢以后20天左右再施两次以氮肥为主的液肥或,可促进植株生长。[1]
  光照要适宜
  兰花性喜荫蔽、凉爽环境,忌阳光直射。故北方4~5月上旬上午9时前可适当多见些阳光,5月以后需要遮荫,此时需放至凉爽通风处培养,冬季放在南窗附近,接受较多的光照,以增强其生命力,促进花芽分化。尤其对冬季开花的墨兰、寒兰更应在冬季放室内向阳处,没有光照是开不好花的。[1]总之,养兰应做到“春不出,夏不日,秋不干,冬不湿”,意思是春忌寒风侵袭,不要移出室外;夏季怕阳光直射,应放置在凉爽通风处;秋忌盆土干燥,此时正是兰花孕蕾期,应适当增加浇水量;冬季处于,水多易烂根,以间干间湿为原则。[1]
药用与食用
  据记载,兰的根、叶、花、果、种子均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根可治、肺脓肿及扭伤,也可接骨;煎汤服,据说为催生胜药。叶治百日咳,果能止呕吐,种子治目翳。蕙兰全草能治妇女病,春兰全草治、蛔虫和等病。可治虚人肺气(一作肝气)。兰花花梗可治恶癣。花瓣可以催生。蕙兰的素心花瓣阴干亦能催生。
  在部分地区的农村称兰为“催生花”。据说妇女若遇难产,赶快搬一盆“催生花”进产房,孕妇闻到兰花香味,就会顺利分娩。这是否有科学道理,尚待妇产科的验证。
  兰花是姿态优美,芳香馥郁(王者之香)的珍贵花卉。但历代医家对它的药用价值总结甚少。兰花全草均可入药。其性平,味辛、甘、无毒。有养阴润肺,,清热解毒等。可应用于临床内、妇科诸症。总结如下:
  1.滋养阴液,生津润燥,治疗恶性肿瘤放疗后致口干烦渴后遗症。
  [明]《本草纲目》:“兰草,气味辛、平、甘、无毒。”“其气、生津止渴,润肌肉,治消渴胆瘅。”“……治消渴生津饮,用兰叶,盖本于此。”近代医学科学采用镭(钴-60
)对部分恶性肿瘤或癌症手术后进行放疗,取得一定的疗效,但对肿瘤附近的组织器官造成某种程度损害及功能的影响。如鼻咽癌,唾液腺恶性肿瘤(粘膜表皮样癌),食道上、中段癌等的放疗,致使口腔的各种腺体,尤其是腮腺、颌下腺、舌下腺三对大唾液腺及上消化道粘膜腺细胞的损坏,造成腺体的分泌大量减少,出现咽干灼热,舌燥唇焦,口渴引饮等上消渴之症状。采用兰花可治疗恶性肿瘤放疗后致该症,疗效甚佳。
  根据临床经验,不同部位及器官的恶性肿瘤放疗者配与部分,效果佳。如喉癌的放疗患者,素与山豆根、白、蒲公英并用;食道癌放疗患者,应与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夏枯草、灵仙等合用。
  2.清热凉血,养阴润肺,治干咳久嗽,肺咯血。
  现代中医药研究,建花全草具有清热凉血,养阴润肺功效,临床常用于肺结核咯血,调治久嗽干咳不止之症。
  治肺结核轻、中度咯血的患者,采用建兰花鲜根50~100g,捣烂榨汁或水煎服,日2次,4~6天显效。
  治疗干咳不止的患者,采用兰花蕊30~50朵,水煎,放,日2次,服3~5天显奇效。符合《本草纲目》中的“兰草主治生血,调气,养营,除胸中痰癖”之论。
  3.顺气和血,利湿消肿,治尿道感染,妇女白带。
  据《》记载:“黄兰花者名蜜兰可以止泻止白带,利水道,杀,消痈肿,调月经,久服益气轻身不老,通神明。”现代中医认为有顺气和血,利湿,消肿等功效。治疗泌尿系感染,妇女白带过多之症。
  采用兰花根50g,茅根30g,冬瓜皮30g,水煎服,连服6~10天,治疗尿道感染。
  妇女白带过多采用兰花根50g,30g,30g,农家散养土鸡1只,共炖,服汤食肉,2~3天1次,连服2~3次。
  4.疏肝解郁,调和气血,治头晕目弦,神经衰弱。
  现代药理研究,兰花的芳香成份—芳香油,使人,清除宿气,解郁消闷,提神醒脑。
  治疗头晕目弦(梅尼埃综合征),收效。处方:兰花蕊30g,15g,15g,仙鹤草20g,水煎服,日1剂。连服4~6天。这根据《本草纲目拾遗》中的“素心建兰除宿气,解郁。”“蜜渍青兰花点茶饮,调和气血,宽中醒酒”记载。
  采用兰花根50g,头20g,徐长卿20g,水煎服,日1剂,连服10~15天,治疗神经衰弱。
  5.其他药用
  根据“兰叶禀金水之气而似有火,人知其花香之贵。而不知其叶有药方,盖其叶能散久积陈郁之气甚有力,即今之载置右者”之记载,治大便秘结,大小肠滞积,舌苔厚腻,咽干肺燥,口臭难闻,采用秋兰花20~30朵,兰叶50g,水煎后,待微温冲蜂蜜30g服,连服2~3次。这符合肺与大肠相表里之论。
  用鲜兰根50~100g,洗净,捣烂敷患处,治疗,皮下出血,肌肉肿瘤。
  (一)花香可熏茶
  兰花的香气清洌、醇正,用来熏茶,最高。在兰花产区或大规模,是有发展前途的。
  据载:“花可助茶,膏可代饮”。在福建省,乡人用建兰花朵蜜渍,然后饮用。也有:“以盐梅干醉取汁名日梅油,用浸鲜花,以作香料”的记载。在日本古都——的东边有一家古老小店,几十年来都出售祖传的“兰花茶”。这是把产在京都北山上的春兰花朵,采下来,用特别方法晒成半干,再用盐渍装在小土瓶里。用时取两朵放在茶杯内,冲上开水即可饮用。兰花泡水后,恢复原来形状,既美丽又有特别香气,喝时风味非凡。花朵同时也可以食用。
  (二)花可食用
  花可做汤。据载花可点汤,临点汤时,先以热水瀹过,花色新,汤味鲜美。兰花可作菜肴,乃筵席上的著名川菜,清香扑鼻,缭绕席间,食之令人终生难忘。川菜中的名菜有“兰花肚丝”,“兰花肉丝”等,还有“兰花包子”也其味无穷。
中国兰艺历史
  中国兰
  孔子《孔子家语·在厄》芷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是中国艺兰史的鼎盛时期,有关兰艺的书籍及描述众多。如宋代的《尔雅翼》有“兰之叶如莎,首春则发。花甚芳香,大抵生于森林之中,微风过之,其香蔼然达于外,故曰芷兰。兰只在春劳,及闽中者秋夏再芳”之说。南宋的赵时庚于1233年写成的《》可以说是我国保留至今最早一部研究兰花的著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兰花专著。全书分三卷五部分,对紫兰(主要是墨兰)和(即素心建兰)的30多个品种的形态特征作了简述,并论及了兰花的品位。继《金漳兰谱》之后,王贵学又于1247年写成了《》一书,书中对30余个兰花品种作了详细的描述。此外,宋代还有《兰谱奥法》一书,该书以栽培法描述为主,分为分种法、栽花法、安顿浇灌法、浇水法、种花肥泥法、去除蚁虱法和杂法等七个部分。至于吴攒所著的《种艺必用》一书,也对兰花的栽培作了介绍。1256年,所著的《》对兰花的记述较为详细,此书全刻本被收藏于厅库,1979年日本将影印本送还我国。在宋代,以兰花为题材进入国画的有如所绘之《》,已被认为是现存最早的兰花名画,现珍藏于博物院内。
  明、清两代,兰艺又进入了昌盛时期。随着兰花品种的不断增加,栽培经验的日益丰富,兰花栽培已成为大众观赏之物。此时有关描写兰花的书籍、画册、诗句及印于瓷器及某些工艺品的兰花图案数目较多,如明代张应民之《罗篱斋兰谱》,高濂的《遵生八笺》一书中有关兰的记述。明代药物学家李时珍的《》一书.也对兰花的释名、品类及其用途都有比较完整的论述。也涌现了不少艺兰专著,如1805年的《兰蕙同心录》,由浙江嘉兴人许氏所写,他嗜兰成癖,又善画兰,具有丰富的艺兰经验。该书分二卷,卷一讲述栽兰知识,卷二描述了兰花品种的识别和分类方法。全书记载品种57个,并附上由他画的白描图。其它如的《述略》,的《艺兰四说》,的《兰言》,的《第一香笔记》,屠用宁的《兰蕙镜》,的《兴兰谱略》,岳梁的《》,汪灏的《广群芳谱》,的《植物名实图考》,晚清欧金策的《岭海兰言》等,至今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兰艺发展至近代,有1923年出版的《兰蕙小史》,为浙江杭县人吴恩元所写。他以《兰蕙同心录》为蓝本,分三卷对当时的兰花品种和栽培方法作了较全面的介绍,全书共记述浙江兰蕙名品161种,并配有照片和插图多幅,图文并茂,引人入胜。此外,1930年由夏治彬所著的《种兰法》;1950年杭州姚毓谬、诸友仁合编的《兰花》一书;1963年由成都园林局编写的《四川的兰蕙》;1964年由福建编著的《厦门兰谱》;1980年由吴应样所著的《兰花》和1991年所著的《中国兰花》两本书,以及、台湾所出版介绍中国兰的书籍和杂志等等,可以说是兰艺研究的一大成就。
  兰艺发源于中国,外传至日本及朝鲜。现今日本对中国兰花的兴趣甚浓,其历史渊源也是由中国开始。现今日本栽兰已自成体系,发展为号称“东洋兰”的基地。至于朝鲜方面,兰艺也必不可少地成为朝鲜人民崇尚之物,并使兰花成为当今朝鲜人民作为高雅的花卉,陈设于居室、寓所、大堂之中。更为令人称颂的是,他们将兰花作为一种高级的礼品来馈赠。
  人为万物之灵.兰为百花之英,愿兰蕙自然进入人们心灵的世界,共同将兰艺这种中华民族的传统的国粹发扬光大,以兰会友,共同进步。
古代养兰口诀
  “十二月口诀”是按农历讲的,录之如下:
  正月安排在东方,离明相对向阳光;
  晨昏日晒都休管,要使苍颜不改常。
  二月栽培其实难,须防叶作鹧鸪斑;
  四周插竹防风折,惜叶犹如惜玉环。
  三月新条出旧丛,花盆切记向西风;
  提防湿处多生虱,根下犹嫌大粪浓。
  四月庭中日乍炎,盆中泥土立时干;
  新鲜井水休浇灌,腻水时倾味最甜。
  五月新芳满旧案,绿荫深处最平和;
  此时叶退从他性,剪了之时愈见多。
  六月骄阳暑气加,芬芳枝叶正生花;
  凉亭水阁堪安顿,或向檐前作架遮。
  七月虽然暑见消,只宜三日一番浇;
  最嫌蚯蚓伤根本,苦皂煎汤尿汁调。
  八月天时稍觉凉,任他风日也无妨;
  经年污水今须换,却用鸡毛浸水浆。
  九月时中有薄霜,阶前檐下慎行藏;
  若生蚁虫防黄肿,叶洒油茶庶不伤。
  十月阳春暖气回,来年花笋又胚胎;
  幽根不露真奇法,盆满尤须急换栽。
  十一月天宜向阳,夜间须要慎收藏。
  常教土面微生湿,干燥之时叶变黄。
  腊月风寒雪又飞,严收暖处保;
  直教冻解春司令,移向庭前对日晖。
  兰花的花语和象征及代表意义是:淡泊,高雅
兰花的品种有很多,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有2万多个兰花的品种,其中比较出名的有、兰花、蕙兰等。其实,它们各自有各自的花语,但是,兰花总的花语就是淡泊,高雅。[2]
  :永续的美
  :纯真、无邪
  :贵妇人
  蝴蝶兰:幸福逐渐到来
  :隐藏的爱
  :高雅、长寿、
  兰花的:淡泊、高雅,美好、高洁、贤德
  十分喜欢兰花,由于他特别重视个人的修养,在兰花身上寄托了深切的感情,在三国魏人王肃所收集编纂的《孔子家语》一书中,记载了孔子颂兰的一段佳话。
  “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也日益,赐也日损。’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也好与贤己者处,赐也好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其父;得出结伦“君子必慎其所处”。从此“芝兰之室”就成为良好环境的代名词,成为一个颂兰美兰的成语。
  《》中还节录了孔子另一段话:“芝兰生于,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困穷而改节。”这是孔子答子路的一段话。当时楚昭王聘孔子,孔子应聘而出于陈蔡。“陈蔡大夫相与谋曰:孔子圣贤,其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病。若用于楚则陈蔡危矣。”于是派兵包围了孔子,“孔子不得行,绝食七日,外无所通,藜羹不充,从者皆病,孔子愈慷慨讲,弦歌不衰。”这时子路说:“我听说,做好事的老天报之以福,作恶的老天报之以祸。现在你老师积德怀义,而且身体力行很长时间,为什么要困穷到这样啊?”于是孔子就列举了历史上伯夷、王子、等贤德之人最后遭到不幸的事,说明“夫遇与不遇者时也,贤不肖者才也,君子博学深谋而不遇时者众矣,何独丘哉?”又举了芝兰“不以无人而不芳”作为生动的比喻来论证“君子不为穷困而改节”这一观点。
  种兰之地──兰渚山距城二十五里之南面小山,东临古鉴湖,西背,确是种兰的好地方。从余姚河姆渡文化层发掘出的陶器可以确定,当时已具备盆载植物之意识及技术,4000年以后的越国,可以确信在渚山种植兰花。勾践种兰不仅有动机,而且有技术保障。
  关于勾践在渚山种兰,历史上多有记载,除《宝庆续会稽志》以外,如明万历年间的《绍兴府志》记:兰渚山,有草焉,长叶白花,花有国馨,其名曰兰,勾践所树,明人南逢吉注《会稽风俗赋》也说:兰亭,即兰渚也。《越绝书》曰:勾践种兰渚山。明代也在《兰谷歌》中提到勾践种兰必择地,只今兰渚乃其处《绍兴地志述略》记载:兰渚山,在城南二十七里,勾践树兰于此。由于勾践种兰渚山,后人把渚山命名为兰渚山,把兰渚山下的集市命为花街,并把兰渚山下的驿亭命名为兰亭。
  (约前340~前期278),战国时伟大诗人。名平,字原,号灵均,又名正则。楚国人。《史记·》称他:“博闻强志,,娴于辞令。”但是他的政治主张遭到旧官僚贵族的激烈反对,而他为之依靠的又昏聩无能,忠奸不辩。结果信谗言而怒迁于他。到时,屈原遭到更大不幸,被长期流放于沅湘一带。屈原遭遇穷困,但其志不变,其行更廉,“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因将愁苦而终穷!”他将这种念君爱国之志,匡时济世之情,通过多种香花异草加以表达,触物以起情,索物以寄志,而且将这种比兴手法作了新的发展,这就将物与我,情与景揉和一伴,融铸一炉,从而大大扩张了诗歌的境界和表现力。在选取香花异草中,屈原特别选取了兰,因此无论在《》《》《》许多诗篇中,都写到自已如何滋兰、佩兰、纫兰、搴兰、刈兰。他对兰寄以无限的希望:“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之峻茂兮,愿俟时乎整吾将刈。”他以兰为友,将兰作为知音:“时暧暧其将罢兮,结幽兰而延伫。”他将兰作为佩物,表示自已洁身自好的情操:“扈江离与薜芷伫,纫秋兰以为佩。”他又担心兰在秋风寒露中枯萎而从俗,变节而不芳:“时缤纷以变易兮,又何可以淹留?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莆化而为茅。”以上仅是《离骚》中所举到的几个兰的例子,可见屈原是何等爱兰、颂兰,寄情,托兰以讽,兰在这里不是简单的比喻或触物起兴,而是一种象征,一种寄寓,一种精神与品格的追求。
郑思肖画兰
  ()宋末元初诗人、画家,(今属福建)人。原名不详,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字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字忆翁,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元代以(即郑思肖)画兰花最为著名,寓意也最为明确。政权灭亡后据说他坐卧必向南,以示怀念先朝,耻作元朝贰臣;他画的兰花,从不画土画根,就像飘浮在空中的一样,人询之,则曰:“地为番人夺去,汝不知耶?”或答说:“国土已被番人夺去,我岂肯着地?”
郑思肖的《墨兰图》
郑所南自宋亡后,矢不与北人交接。人知其孤僻,亦不以为异隐居吴下,有田数十亩,寄之城南,以田岁入寺为祠其祖祢。遇讳必大恸寺下,而先生并馆谷于寺。一室萧然,坐必南向。贵要者求其兰,尤靳不与。庸人孺子颇契其意者,则反与之。邑宰求之不得,知其有田,因胁以赋役取。先生怒曰:“头可断,兰不可画!”他每逢岁时伏腊,望南野哭而再拜。喜佛老教,工画兰,疎花简叶,不求甚工。画成即毁之,不妄与人,所以他存世画的兰花及其少,现只存一幅《墨兰图》藏于日本立美术馆。
郑板桥画兰
  是“扬州八怪”的杰出代表,特别是写花卉的一代宗师。
  史称“板桥有三绝:曰画,曰诗,曰书;三绝之中又有三真,曰真气,曰真意,曰真趣”。他的书法自成一体,隶楷参半,称“六分半书”,具纵横错落、瘦硬奇峭之趣。他的诗反映生活,言之有物,又具形象化,通俗化的特点。以这样的诗书配在写兰作品上,就使他的画更具意趣与真气。他的“三真”是他内心的表露,集中表现了对人民疾苦的同情,他说:天地间第一等人,只有农人……皆苦其身,勤其力,耕种收获,以养天下之人。使天下无农夫,举世皆饿死矣。因此他的画兰,就是为了表达这种“民胞物与”的真挚而强烈的感情。他说:“凡吾画兰、画石,用以慰天下之劳人,非以供下在安享之人也。”有了这样的襟怀,他的画就有了“三真”。
  板桥喜欢画盆兰,也常画峤壁兰、棘刺。板桥兰画中数量最多,最耐人玩味的是兰竹石图,这固然是古代写兰的传统,“八怪”花卉画的特色,也是他的创造,他的突出成就。他在兰竹画中常添石,认为“一竹一兰一石,有节有香有骨”,“兰竹石,相继出,大君子,离不得”。
  板桥的兰竹石画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而其又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如:“一半青山一半竹,一半绿阴一半玉。请君茶熟睡醒时,对此浑如在石屋。”“一片青山一片兰,兰芳竹翠耐人看。洞庭三千里,吹满春风不觉寒。”“石上披兰更披竹,美人相伴在幽谷。试问东风何处吹?吹入湘波一江绿。”
  家几代人都喜爱兰花。一九三三年十一月十四日,鲁迅在《致山本初稿》的信中讲到“我的曾祖父曾经栽培过许多兰花,还特地为此盖了三间房子”。一九一一年三月十八日,鲁迅和、王鹤照去游览会稽山下大禹陵。出发前,鲁迅将事先准备好的两只油漆马口铁桶和一把铜要大家带上。到以大禹陵,浏览了禹庙、窆石亭,就上会稽山采兰。后来,鲁迅把这次上山的经历,写成《辛亥游录》,刊在一九一二年二月出版的《越社丛刊》第一辑上,署名“会稽周建人乔峰”。
  关于那次会稽山采兰之事,周建人晚年还经常提起:“老大(鲁迅)采到‘一叶兰’后,兴奋极了,对我说:‘老三,我们真不虚此行!’回到家里,我们小心地将兰花上盆种好。以后,老大应先生之邀,赴京供职,起初他想把兰花也一起带走,但终因路远迢迢而未带去。临行前,他特别关照我,要把这几盆兰花种好。不久,我也应聘去一所学校任教,平时很少回家,后来,‘一叶兰’终于坏死。为了不使老大痛心,我始终没有把这个消息告诉他。”
  二十年代末,鲁迅移居上海,每当惊蛰前后,人们从鲁迅寓所走过,便有兰花幽香扑面而来。在上海他还结识了日本兰友小原荣次郎。小原在东京开有一家名叫“京华堂”的中国玩物经营店,也从事兰花的买卖。抗战前小原荣次郎曾多次到杭州、绍兴、上海、苏州、无锡等地收集中国春兰。与诸涨富、王叔平等人有旧,并曾想请诸涨富去日本种兰。著有《兰华谱》。一九三一年,国民党镇压左联作家,鲁迅迫避日本开设的花园庄旅店,适逢小原贩兰将归国,触景生情,以友人携兰东归之事,借兰抒情:
  佳人老,独托幽岩展素心。
  岂惜遗远者,故乡如醉有。
  兰花诗十二首
  (唐)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广群芳谱
  (清)刘灏
  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
  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凌霜。
  根便密石秋芳早,丛倚修筠午荫凉。
  欲遗蘼芜共堂下,眼前长见楚词章。
  广群芳谱
  (清)
  泣露光偏乱,含风影自斜。
  俗人那解此,看叶胜看花。
  (元)余同麓
  手培兰蕊两三栽,日暖风和次第开。
  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
  题画兰
  仿佛铜瓶见露苗,疏花冷落澹含娇。
  清泪滴春潮,岂有心心同婉娈。
  并无叶叶助风标,断肠一集是离骚。
  花木林,百花齐放各争春。
  惟有兰花香正好,一时名贵。
  (唐)
  幽植众宁知,芬芳只暗持。
  自无君子佩,未是国香衰。
  白露沾长早,春风每到迟。
  不如当路草,芬馥欲何为!
  兰花[3](宋)杨万里
  雪径偷开碧浅花,冰根乱吐小红芽。
  生无桃李春风面,名在山林处士家。
  政坐国香到朝市,不容霜节老云霞。
  江篱圃蕙非吾耦,付与骚人定等差。
  《咏幽兰》
  作者:
  倚风暗折浅红芽,秀骨偏生寒士家。
  幸得清芬能,岂随群卉老烟霞?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铁骨素心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