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流群人少谁可以看片的qq群帮忙拉下人.

二逼的二十八年(中专篇八)身体写作写手,周杰伦因我口齿清,韩流和街舞,我用喉糖自愈肺炎,回忆间断
二逼的二十八年(中专江湖篇八)广播电台的那些用身体写作女写手,我早早预料到周杰伦会口齿清晰,韩流的冲击,街舞的基础,农产品和土壤初解,环保意识的爆发,我用薄荷糖自愈了肺炎,谁拿走了我小学二年级时候的几个小时回忆,论打水仗的战术
伤心太平洋在那个时候很红,大街上到处都在放着,任贤齐是我觉得从那个时期到至今都没有什么人会讨厌的艺人。我没有摩托车,有次骑小表哥借来的摩托车冲进庄稼地里,而我到了城里也只敢把朋友买的金城50缸的小金鸟开到30码,开的很慢,手还有点抖,他们在惠民大道几次把这车的速度提上60、70码,直至拉破缸换成60的缸。摩托车我不怎么会骑但喜欢坐,因为能感受到风的声音。当然我更喜欢的还是走路或者骑自行车。
每次我在走路或者骑车的时候,都喜欢匀速的穿过一条条认识或不认识的街巷,每条街巷都会有不同的景象。这些街巷里有不同的景色,如果是夏天,粗暴的阳光会被道路两边的梧桐树那大片的梧桐树叶和梧桐树干给遮挡住,人们会在树下玩着牌类游戏,当然也有人只是那样简单的坐树下乘着凉小憩会。这安静的气氛让我的心灵得到放松,我不需要想作业是不是没有完成,更不用想会不会被人欺负,我只需要默默的注视着一切,慢慢的向前去寻找新的风景。
为什么人们都爱寻找新的风景,因为总想看见更多自己喜欢的东西。这样的寻找过程中,总会遇上各种好与不好的事情,路途可能充满了艰辛,但信念最坚定的人们还是会不停的持续着去寻找,完成所有希望找到新风景的人们心中的一个梦。八大爷也是这样,虽然性格稍微残忍些,但他却是最有勇气带大家去寻找新风景的人,就因为这点,即使我被他欺负过,可我一直谈不上恨他,因为至少他不会像很多欺负我的人那样欺善怕恶。
说到欺善怕恶,南京那时的江湖文化对社会影响非常的深,蛮大街的自由搏击,各种互相拿东西已成为人们的一种习惯,我一开始也不懂得做这些到底有什么意义,等自己也加入了可以欺负别人的行列中,我才知道为什么大家都爱欺负人,因为这样可以获得足够的尊重还有更多的权益,比如说钱、烟、美女甚至感情。
一次次的伙同小伙伴们抱团出去威逼恐吓自由搏击不认识或者有过结的人们,我们在学校门口拿过学生的钱,去军人俱乐部里拿过当兵的钱。拿到钱和烟的我们,还欠缺解决生理和情感需要的美女,生理需要应该是更重些,前面章节里所说的那些江湖儿女之间混乱的生活,在那个岁数我其实是羡慕的,当然在另外一方面我会觉得他们有点脏,要玩我自己一个人玩,不会带他们玩。
江湖女子们,受到那时的古惑仔气氛,迷恋着各种有暴力能力还有会威逼恐吓的兄弟或者大哥们。这些女孩,很多天生长相就不错,但她们还是要浓妆艳抹,把十来岁的女孩打扮得像二十多岁一样。江湖儿女们在性上更是开放到在任何一个地方都能听见她们和他们发生各种关系的传说,不同人的家里、网吧厕所里、楼顶的天台上、公园的小树丛中,只要想到了好像随时随地都可以。
这些女孩,虽然被化成了二十来岁的长相,张嘴就是粗话,但还是能感觉到她们的存真。比如说当我看见陌生女孩和自己说话会脸红的时候,我能感觉到这问话的女孩,浓妆后面透露着一丝高兴。这些女孩也会喜欢比较单纯的男孩子,如果有她们喜欢的后辈男生,她们一旦和单纯的男孩子有了各种交集,大多都像那些大哥兄弟前辈们对她们一样对这些男孩子。
当那些单纯的男孩子经历了这样的女孩之后,大多会很痛苦,在这痛苦后,就会寻找新的纯洁的女孩,影响着新入江湖的女孩。我看见这样的浓妆女孩,在生理上会觉得我需要接近她们,可在感情上我感觉不到自己会和她们有共鸣。我向往的精神上的感情,是那时南京广播界很多主持人都推崇的齐秦所拥有的那境界。
我在小时候听过齐秦的一无所有还有些摇滚范的歌,到了九十年代末期,他和王祖贤那段纠缠反转的爱情被人们广为流传,也造就了新情歌时代。通过广播,我知道齐秦原本也是个浪荡子,他姐姐送了他一把吉他,才让他爱上了音乐。在他创作音乐的初期,各种张扬的元素深含其中,但那时的我并不是那么喜欢刚出道的他,现在才有些理解他那刚出道时的心情。
自小我受父亲的影响,对于广播一直有特别的爱好,在广播里我可以听到各种音乐还有感受到主持人对声音的尽情演绎。广播电台中感性点的主持人大多爱用发音比较靠前的方法去主持节目,特别是晚间比较感性的几档介绍流行音乐的节目,江苏文艺台文楠的“都是夜归人”还有吴继红的“飞一般音乐时间”我听的并不多,那时我更多喜欢105.8的几档音乐节目。我曾给广播电台写了封信,写完后才发现自己应该是在半梦半醒之间,听见了前几天的节目才写的信,但写信时候人真的很迷糊,以为是自己写的,还专门查了字典。
我在西祠上还曾经参加个投票文档拿到了南京音乐台送的一张碟,这次我真的认为是自己写的,当时我说周杰伦如果能把咬字变清晰点,节奏蓝调华语第一人才有可能是他,不然他无法超越我一直很喜欢的节奏布鲁斯华人歌手陶喆,因为jay的咬字不清不利于大家学习和推广普通话。没过几年,我在岳阳第一次听见《菊花台》的时候,立刻觉得惊为天人,当后面知道这是周杰伦唱的,我有些小兴奋但也有点惊恐。
那张帖子之后我再写东西好像也拿不到第一名,不知道是不是我吹牛说自己有手机的原因。那时的广播里还有些广播剧,这些广播剧我挺爱听的,传说同时期香港非常流行这样形式的节目,但我们这播放的真的很少。关于张小娴、安妮宝贝等人的作品演绎倒是不少,这些作品很符合当时所推崇的小资情调和波希米亚风之类的东西,可以说这些填补了大陆年轻人的部分精神需求。
那时很多写手都流行用身体写作,特别是一些女写手,以一段段感情和性的经历作为卖点,除了前面说的两个可以算作家的女写手外,我还记得一些不是那么有名的女写手写的文字。比如说好像是麦子写的关于文革时期,知青女青年为了换取自由还有各种利益去主动献身当地的主管领导。
这些文字对性的描写都比较露骨,比如说对于生殖器官的具体感受,当领导抚摸女主角如缎子般的皮肤后说了声“好”,在领导那软软的下身无力的深入女主角的身体发泄完欲望后又机械化说了“好”,女主角利用领导对其身体的迷恋,满足了自己的野心。其中有篇文字我忘了是哪位写手写的,我现在只记得这样的一个涉及三角恋的画面,一个文艺女青年试图博得闺蜜男友的欢心,当他们单独相处的时候,这女青年趴在阳台上望着远方,那微翘的屁股似乎在引发男主角那原始的冲动。
除了这些女性写手的文字,还有些是男性以女性角度写的一些关于女青年感情生活和性的文字,什么女大学生为了天天都有热水澡洗而被包养,因为这个还把每天为她打两热水瓶开水给她蒸脸的穷男生甩了,最终这女孩利用身体,样貌,学识,冷血变成所谓的成功人士。在这个短篇里女主角有没有为了获得金钱而委身在夜总会里做小姐,初夜好像是5000卖给了一个被领导们指定各方面不错的男硕士生这么一段,但我清晰的记得广播里肯定播出过这么一段。
这些被当时文艺青年还有所谓的白领人士所推崇的文字,让我觉得整个天空都好像变成灰暗的,甚至不知道什么才是阳光,但毫无疑问,我非常喜欢他们描述这些文字所运用的手法。我想我的西方民主思想与怀恋民国文化的理念也应该是这个时期正式被开启的。那时的文艺女青年流行大波浪长发,脖子上围着个大披肩,披肩上自然垂下的流苏如同这些文艺女青年的性格一样会自由的摇摆着。
我想改革开放后最早的女性文艺范差不多就是这样,而关于文艺男青年的描写,在这个时期的文字里几乎没有,每个男主角想要成功,都必须学会冷漠的去看待这个社会。虽然书里描写的文艺男青年很少,那时的文艺男青年会穿双皮靴,这些文艺男青年的打扮会让我觉得是80年代的弄潮儿装扮结合点英伦范风格。
其实广播里也不光是播放这些文艺系的东西,还有个对当时很多南京年青人有影响的主持人叫小龙,走过全国不少地方的他,带着骄傲的语气来南京教大家如何去听西方流行音乐,动感直播间刚开的头几期里,他不停的说南京的年轻人除了bsb,就知道个911,连boyz
2 man都不知道。他在电台里会放各种舞曲,还会在南京各地的迪吧里搞些现场活动。好像他还去过交叉线迪吧。
位于长乐路附近交叉线迪吧,当时据说是烧鸡他们公园路体校和南京体育学院的运动系学长们,爱去并且会驻场的一个娱乐场所。这家迪吧自由搏击是常事,没事还会来个江湖刀剑秀,每次遇上大点规模的江湖刀剑秀,警车比较早的得到消息后,传说他们会先抽根烟,等刀剑秀快落幕的时候,警车拉着“快跑,快跑(用南京话念)”的警笛声缓缓的驶向秀场,警察会和无法及时离开秀场的江湖刀剑人士继续演绎着当天秀的结尾。
迪吧这个词在当时很流行,和80年代开始使用的歌舞厅应该是一个意思。没钱的我们会去迪吧里吃客人吃剩的东西,等着他们认识的在迪吧里上班的服务员、保安、男或者女外联。外联的意思就是不直属于迪吧,但会帮迪吧拉业务的人士(现在迪吧换成酒吧依然还是有外联这职业)。
迪吧里充斥着各种装扮的年轻人,二逼系的、土货系的、韩系的。我这种属于第一和第二种里特有的产物,因为我根本不知道迪吧那吵闹的音乐能给我带来大多的乐趣,头几次进迪吧每次出来都觉得耳朵不舒服,那槽杂的声音需要回荡会才能平息下来,当然为了跟他们在一起玩,为了证明我站在潮流前沿,为了看到更多漂亮的妹,我还是爱跟着他们一起去玩。
2000年左右是韩流崛起的时候,日系的东西可能只剩由郭富城带来的啪啦啪啦街头全民舞蹈,那个阶段真正酷的人是用韩流打扮跳街舞,练地板动作的是大家都欣赏的人。街舞里的地板部分在我看来是各种脚步和大幅度全身灵活性与爆发力的体现,我试图跟着央视5套的播出的教街舞节目去学过,但央视那类似教大家健身操的韵律实在让我无法接受。
街头上的就不一样了,在鼓楼广场电信大楼门前,会有各种穿着宽松肥厚,充满嘻哈元素风格的年青人在那学习和切磋舞技,在这里大家能感觉到年轻人对这项运动(我理解为运动)的激情,这激情会互相感染着,即使动作不标准或者摔的再疼,受很多伤还是影响不了年轻人的热情。
我清楚的记得曾经一个满头黄发的当时街舞届岁数稍微大点的人,每天会和拎着小型cd播放音响的姑娘一起来这里,姑娘放着碟,这家伙在旁边跳着并指导着新手们。有天这家伙在跳的累的时候,骄傲的低声的对大家说,过几天我要去韩国看看,可能会待上一个月甚至半年。他说这话的时候,眼睛里充满着向往,有一种很快能向韩流文化的致敬的期待。
那时候我也知道HOT的“we are the
future”、“candy”、“战士的后代”等歌曲,我无法理解这群男女为什么会用崇拜神一样的状态,迷恋着这成天没事只会作秀的组合。不过为了适应潮流,小胖子会喜欢酷龙的火爆歌曲,这个算有点另类,可我觉得太吵没真心喜欢过。
当然我也喜欢过韩系的组合,我喜欢NRG,还专门把杂志上关于这几个人的照片和简介放进写字台玻璃台板下,后面小胖子告诉我这乐队的灵魂人物金焕成已经死了,所以这个组合是斗不过相同类型的hot。他说这话反而加深了我心理对NRG的好感,因为这组合有激情有辉煌有伤感,而且我喜欢这组合,就不用和这些喜欢崇拜神的人同步。
韩流和啪啦啪啦舞在那个时期是偏新潮的,比迪吧给人们所带来的精神状态要积极和向上,广播和电视都在大肆的宣传着,当时被称韩国第一美女金喜善在广州因为拒绝用日语强调用汉语说再见还没媒体以正面形象报道过,据说现场有部分人为这句韩语的再见激动到流泪。
当时听见广播主持人激动的报道这段的时候,我也觉得韩国人很有骨气,比我们更加不喜欢日本的东西。其实之前我都喜欢称韩国为南朝鲜,这个时期中国的媒体大肆宣传韩国的流行文化,应该与1995年大陆与韩国正式建交有关,大陆需要帮助可以肘制同是亚洲四小龙的日本和台湾的韩国,所以先让民众们喜欢韩国流行文化。
即使我这样土货二逼范在那时都会穿宽松的衣服和肥大的牛仔裤跟着后面假模假样的学韩国街舞,在学街舞的那段时期,我只记得地板动作起始的四步,还有需要放松肩膀及胸部的开肩胸与拉松背部肌肉的靠背动作。
开肩胸动作是一个人站在另一个人身后,用自己的两臂伸过被开肩者的腋下拉向自己的上方,这个动作经常需要把人抱着顶起,帮助开肩胸的人至少要有足够的力气才能顺利实施,在听见被开者肩膀和胸部骨头发出了轻微的声音后就可以宣布开肩胸已经完成。放松背部肌肉的靠背的动作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两个人背靠背站着,双方的胳膊交缠着对着自己的前方,就这样紧紧的锁住对方胳膊,互相用背部和腿部的力量掀起另一方,和开肩一样,听见轻轻的骨头发出声音后就算达到效果。
他们有些人不是那么喜欢开肩胸和拉背的放松运动,小时候在家无聊会看家里贴着的五禽拳太极拳穴位图的我倒是蛮喜欢这些放松动作,巴不得没过一会就给开次肩或者拉下背,我小的时候一个手臂曾经脱臼过,但我没觉得开肩和拉背时会受到任何影响,不过开肩胸或者拉背对我们那群人来说,一天可能只需要拉一次。拉背运动我特别难打开,因为我的腰天生比较软,加上之前为了陪小胖子表演拳皇97里克拉克的横空摔动作,小胖子会直接把我丢起来在空中快落地时加重他收的力量,我在感觉他收力的时候,上身放松,腰和腿开始准备用力,这样就能安然无事的完成横空摔动作。
其实我跟着学街舞是因为想泡妞,我那时第一个算是恋爱的对象叫陈思,168的个子,很瘦,性格非常开朗。我喜欢她那种开朗活泼可以逗我说话的性格,当我看见她和我说话的时候会在不经意间玩弄自己的头发,按照广播里所教的,这是女孩对一个男生有示好心态才表现出来的小举动。
和她第一次见面应该是当年跟着同班同学弄车标的地方,一群人里,她和我互相注意到对方,她会主动和我说话,她叫我“小猪”,我的这个外号是很小的时候被生活区里大孩子起的,从“机器小肥猪”变成“小肥猪”再简化成“小猪”。
那时还有个叫朱亮的哥们也在追她,但我知道他追不上她,他追了几天果然没有结果。王义君和我们用2块南京香烟谎称是12块的红南京,诱使刚学会抽烟的他深深吸了一口回龙烟,这口烟吸完后,他突然倒地,整个亭子仿佛都在震动,当然那天我们还玩了“天地十八转”和“死亡游戏”。
“天地十八转”是一只手直立指向地面另只手去抓指向地面手侧的耳朵,就这样弯下腰在很小的范围内不停的快速转圈,转了十八圈后得走到指定的位置,如果玩的人走不到指定位置那就会被群体自由搏击,这个我玩过,对于没玩过几次的人来说,我的成绩还算不错。
“死亡游戏”我看他们玩过,但很少能玩成功,我试过配合他们玩也是没成功,这个游戏原理很简单,人在离墙一步距离时,如果外在的推力足够,人在高速撞向墙的时候可能会当场昏厥,他们有人在昏厥结束醒来后,说那昏厥的感受还不错。当然我们都知道这个游戏是比较危险的,一旦玩起来,就必须把昏厥者叫醒。
这些游戏我兴趣都不大,那时的我体力还没有真正大幅衰退,我根据那时很火欧文一条腿值3500万欧元自称我有双5公里的腿,就是耐跑。因为我是7个多月出生的,肯定是身体没有完全长好就出世,加上出生后就被抢救,应该是自小肺部就呛了些羊水。
我从记事起晚上睡觉的一些时候会觉得肺部有些痒,想抓又抓不到的痒非常难受,我试过故意让自己呛两口水造成强烈的咳嗽来消除这痒,但这缓解只有几秒钟而已,无法根治,可能是我害怕父母需要花钱或者我自己不知道应该办,所以一直没认真的告诉过父母自己有这毛病。当小学四年纪我看见生活区里比我大3岁左右的孙伟(音),突然呼吸不畅坐在地上时,他平日里趾高气昂的架势一点都不剩,只能听见他那痛苦的嚎叫。
听小伙伴们说他这个病叫哮喘,而且可能一辈子都治不好,我就想我不要得哮喘。到了初中开始发育的时候,我很喜欢跟别人比谁跑的更久,一股不服输的气让我强行的提升自己的耐力。为了提升耐力,我发现冬天是最好的锻炼季节,那冰冷的空气如果直接从口腔吸入会造成身体过早的没法坚持运动,这个问题困扰了我两天,我想到有鼻炎的话鼻腔呼吸不畅可以用非常刺激的强效薄荷糖含在口中,刺激鼻腔的畅通,长跑过程中尽量全用鼻腔呼吸。
那时我知道今天可能会长跑,都会随身带着强效薄荷糖,在打算长跑前吃一颗下去,长跑没结束前必须不停补着薄荷糖。即使有了强效薄荷糖的帮助,天生有鼻炎的我还是呼吸不是那么畅快,但每天我单纯用鼻腔呼吸长跑的距离都在增长,当我不需要用嘴呼吸就能在年纪组织的长跑队伍里稳居前十的时候,我睡觉时候再也不会感觉到肺部痒。
现在想想那时会完全依靠自己,治疗肺部的积水和炎症的灵感应该来源于在报纸上看过,人需要锻炼肺活量可以每天都把头埋水盆里练憋气的报道。等谢霆锋出名了后,我发现他也干过这事,利用游泳和长跑把他的哮喘治愈了。
谢霆锋是那时我们最喜欢的华人年轻偶像之一,什么小虎队林志颖这些青春偶像已经不当红,和黑猫小学初中都一个班的陈思也喜欢他。那时候我们都希望剪出谢霆锋为可口可乐做广告所留的发型(后面韩寒出道后也是用的这发型)。
那时我想追陈思,是因为看见周围人都谈恋爱,而且很多都有男女的身体接触,生理和心理上都渴望接近异性的我,觉得追上了她可以让比如追不上她的朱亮羡慕我。其实那时谈恋爱很简单,因为我什么都不知道,按她说的,我什么都不会,每次牵手都需要她主动,牵手的过程中下身甚至都会产生生理反应。
在这个时期,我们这群男孩子大多很穷,没什么零花钱还有抽烟玩游戏机打桌球,所以经常都是用所谓的女朋友的钱。这些女孩好像也喜欢这种付出型的恋情,这种付出包括这些女孩的所有,男人不坏女人不爱那时是非常流行的一句话。
陈思曾经送了条铁制的手链给我,结果我没带两天这条手链就断掉,当我感到手链确实真的无法修复的时候,心里冒出了不详的预感。果然突然有天陈思非常主动的把我带到没人的惠民大道旁小路上,让亲嘴不知道需要伸舌头的我第一次记得什么才是接吻。这一吻后她直接回了家,我在找伙伴们的路上略带兴奋的唱了张信哲的“过火”,第二天我就火了。
陈思说要和我分手,黑猫意思小猪是好男人,陈思给了个很好的分手理由,“就是他太好了,牵手都是我主动,还什么都不会,我喜欢有点坏的男人”。听见这消息后,我好像第一次丢失心爱的玩具一样,比小时候找不到正版孩子宝的弹弓变形金刚还要难受百倍。我不知道如何疏导和宣泄这样难受的情绪,我试图从小学就敢跳下的二楼把自己摔死,结果被人拦住了。
被人拦住后,他们不停的给我烟抽,不住的跟我说遇上这种事情要想开。我他妈的当时就想,这我还没学会怎么接吻,你就跟我说散伙,不服气。当然我那时精神上更多的痛苦还是源自于那无法宣泄的悲伤,想哭又哭不出来。他们也还算仗义,一直带着我走路,走到了下关区少年宫的小巷里。
在我小学2年纪的一个下雨天我曾在这里摔倒,把墨水瓶打翻后去了趟学校看着那学校的铁门没敢进去,又回到了前面摔倒的地方一个人玩了一个下午,具体玩的什么我现在想不起来。那是1991年的秋天,国庆节之前,我应该是吃了中饭后大约12点半出门,到这个点差不多是12点45,跌倒爬起走到学校大约一共需要十分钟,1点左右的时候我看着学校的铁门返回摔倒的地方,返回摔倒的地方只需要五分钟,那我应该是1点10分不到回到了摔倒的地方玩了一个下午。
那时我在班上几乎没有朋友,除了曾经拉了我一把避免我整个人被面包车撞着的父母同事,她家孩子潘静算是我在班上最早的朋友,而书法课她没有上,我那时只会走这条路去上学,返回头是大路,大路上我肯定待不住,回生活区我会怕给我妈妈知道我没上课在外面玩,所以我只能在那个地方玩,那一个下午打着个小伞领着个蓝色篮子的2年纪小学生在几平方米的地方是如何玩了整整一下午连我自己回到原地都想不到,因为那天去的路上有下雨我没法找蚂蚁玩,石头好像丢了两块,可是我丢的并不远,应该是跟着看了下石头落下的位置。
我的回忆基本上到这就产生了中断,后面持续的2个月中我每个星期都这样拎着那装着没墨水的墨水瓶蓝色小篮子去上书法课,至少有一个月,我都是这样瞒着家长和学校在这条小路上玩一下午然后回家说上完学。
那时我的眼睛还没有近视,之前我都不带眼镜可以看到很远,从没上书法课之后,我的视力直线下降,我父母帮我配了眼镜之后,更是最多两年还一次。配上了眼镜后的我,莫名其妙的不再爱走那条让我摔倒的那条路去学校,也不想再在这条路上玩,难得走的两次都是希望赶紧回家。
当然到了5年纪后,这条路上有游戏机室和桌球室,我可以在这条路上玩会,但尽量还是不选择这条路回家。这有生以来第一次情感受创后,来到这里,我毫无预兆的停止下来,不再肯去别的地方,无法发泄的情绪让我想不到怎样自虐来减轻精神上的痛苦,小杨兄弟和老阳痿拿了别人吃剩的西瓜皮还有丢下烟头给我,说我难受就可以吃这些,急切想要报复自己身体的我把这些东西都吃了下去,边吃这些东西的时候我还在抽着烟,抽完烟后我点燃了一些塑料袋,像吸烟一样深深的吸入肺中,我只觉得稍微有些难受,但没太大痛苦。
我知道这些化学制品燃烧的毒烟肯定会对我身体产生不良的后遗症,稍微怕了下,还是没在意的继续吸了会,自虐是我发泄负面情绪的唯一办法。当然我小的时候看到书里有神龙氏食百草发明了中医这段后,我没事会在上学的路上吃点青草或者各种能碰见的植物过,想到这里,我觉得吸着点毒烟我应该不会死。对于自虐,好像是老比教我的,又或者是蔡家宝或者他们班的某位同学教我的,当肚子疼的时候,握起拳头用自己最大的力气猛烈击打自己的肚子,很快更多疼痛就会盖过肚子疼。
当因为外来冲击的疼痛盖过身体里的疼痛后,两种疼痛会一同消失,这疼痛消失后我的精神会非常的集中。这个灵感我想是源自于,小时候去经常失火的下关电影院去看的那部焦裕禄,这样个镜头我至今还记得,焦裕禄坐在间略微灯光略为有些摇晃的破旧办公室里深夜办公,一根牙刷插在椅背上用力顶着后背腰部,当疼痛难忍的时候那牙刷或者筷子会因为他后背过于用力而断开。
我那时候身体内在的疼痛应该是来自于胃部,因为父亲已经被调去北京工作,早上没人陪我买早饭,乌红的糯米饭团和菜包子都不再是我早上必须要去买的,因为我需要省钱,我的早饭钱需要打游戏机、看书。爸爸说过乌红的糯米饭团不是色素染上,而菜包子好吃的关键应该是如何使用麻油做恰当的拌搅。麻油也被称为香油,外婆家有石磨,好像解放前外婆家的所有油都是自己家磨出来的,解放后家里种的芝麻还有油菜花都必须和稻谷一样送到大队公社里加工才可以吃。
大队公社不光负责加工和收购农民的粮食,还会要求农民按国家要求种植指定的粮食,种子和化肥都必须是公社提供的。外婆家因为户籍人数不少,所以承包地还有自留地不算小,外婆家哪里的农田属于沙土型的(我爸爸告诉我这个后,我曾经握过那些泥土,发现确实没有太粘)。外婆家完成了公社指派的任务后,会用自家的有机肥(粪便还有各种农作物腐烂后制成的肥料)浇地,还有自家存留的粮食种子种些自家喜欢吃的粮食,这些是不会买给公社。
公社提供的种子,每次都说高产质量好,但事实上不是如此,年景不同,种子质量也不同。外婆家就根据自家种植和食用的感觉,留下质量比较好的那几年的种子。公社提供的化肥,更是比较伤土地,我爸爸说他们那样种地不行,一片土地被化肥伤的厉害后,就再也种不出好的粮食。最好是使用天然的有机肥,使用化肥的田地隔两三年,就必须停止种植,用有机肥保养。
我蛮喜欢吃外婆自家种的粮食蔬菜及副食,这些农产品我确定全是天然的,那一个个粪坑就是证明,鸡、鸭、鹅都是无人管的放任它们自己出去觅食,猪吃的稻谷磨出来的糠混着人吃剩的食物以及猪草还有小的胡萝卜秧子。外婆家人吃的粮食都是天然的,我奇怪的是他们不爱吃城里卖很贵的野菜。
野菜原来在南京城里很多地方都能摘到,到了春天,马兰头、苟荠头、还有种四叶或者五叶的藤类植物,都是人们喜欢采摘回来吃的,野菜的做法和菜市场里卖的蔬菜不一样,一般需要用比较重的油才能使野菜的变得可口。那时候使用油全是人们拎着自家的油桶去粮站打的外婆家送来的自家种植的油菜花炼制的油,这些有机油菜榨出来的油味道比较重油烟比较大。
我可能因为小时候在幼儿园吃老师喂的大肥肉太多的原因,到现在都很不喜欢过于油腻的东西,包括大米。小的时候我会喜欢吃比较硬点的中熟米,中熟米价钱虽然比粳米便宜,但那偏硬的口感是我那时候喜欢的,我爸爸每次去买米的时候会粳米和中熟米各买些,接着混杂着煮米饭。
那时候电视、广播、报纸上说的话大家都相信,当这些媒体大肆宣传粳米的时候,大家都觉得吃中熟米就是落后的表现,经过这样的宣传后,没过多久,中熟米不再有人吃也看不见粮站会有卖。一开始全吃粳米的我会感觉不习惯,还想让我爸爸去买点中熟米回来打个牙祭,结果我爸爸说现在买不到中熟米,就连外婆家都不会种中熟米。
外婆家就算没有中熟米,还有比城里粮站出售的粳米要好的大米,传说粮站里都是把年份最久的粮食卖给大家,好点的他们挑挑自己家吃了,和外婆家做的事情差不多。那时人吃的东西里,唯一不会有大区别的就是同年份的食用油,外婆家也只能根据采下的油菜品质去判断磨出来的油好坏。到了城里这一桶桶没放在透明油桶里的油,我们这些没经过专业培训的人根本没法分别其品质,当然不同质量和压榨手法的油其颜色是有区别的,简单来说颜色偏深的一般都会杂质稍微多些、味道比较重些,烟油也会大些。
住平房的家里没有抽油烟机,也没有排风扇,排风扇简单来说就是把电风扇反向的吹。天热的时候,蔡波演示过,把冰箱打开,电风扇放在已经打开的冰箱口,冰箱里的冷风就被电风扇吸出顺着风扇吹向冰箱外的我们,很凉快。那个时候,空调是个稀罕的物件,不过有冷气机,谢强家有台旧的,把冰块塞入冷气机内,冷气就会自动的出来,那旧机子比现在的冷气机效果强很多。
除了冷气机和空调外,我们也有直接获得凉快的办法,比如从爸爸的单位里拿大块的冰块放在我家洗澡的红盆内,冰块能吸收周围的热量并散发出凉气,散发出凉气的代价就是冰块化作水逐渐变小。那时候家里没有冰箱和空调的我看各种媒体说,全球气候开始变暖,南北极大量冰川已经融化,未来地球有可能全部淹没在海洋中。
这些消息让那个岁数的我担心不已,我为全球人民的未来感到担忧,喝了口凉水后,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这世界人民都将陷入大水中,我们是不是应该做些什么,像媒体说的那样,不再使用含氟利昂的机器,摧毁所有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及各种我不知道的气体的机器。可是不使用这些机器,这些人们如何适应,而且我家现在还没有这种东西,我更是没法研究出如何解决这问题的办法。
当然穷人家也有在屋里纳凉的办法,比如用自来水冲洗屋顶,利用水被蒸发带走热量的方法降低屋内的温度。没有高压水枪,可以捏住水管头控制水流量的大小,当水管内出水的面积小于进水的面积,水压会自动上升,水流的冲击力会变强。如果把整个水管彻底堵住,轻则堵水物脱落损坏,要是堵水物过于严实和坚固,水管内的水只进不出,累计到一定程度会造成水管爆裂。
玩水和玩火一样是我们小时候的爱好,夏天到了,扛着各种水枪的我们,到处找水打着水仗,为了增加破坏力,空的塑料袋装满着水,那鼓鼓易破的水袋可以当手榴弹砸向敌方的小伙伴。开阔地一般是双方都不愿意选择的战场,进入开阔地后,双方只能凭借人数和弹药数的多少来比拼。
打水仗打好了也是门艺术,为了减少伤亡,双方都会选择放饵出去,引诱别人进入己方人员埋伏很久的巷内,利用己方人员的,八大爷一般会是做饵的第一人选,八大爷因为人缘和口碑不是特别好,仇恨值太高,我方人员想ot都难。
八大爷生命值各种运动力算比较高的,可放他出去的时候过于招摇,容易会被对方密集的火力网绞杀俘获,即使这样我方还是会选择放这样的人员先出去做饵,因为八大爷能消耗对方大量的弹药和精力,偶尔还能给大家一些惊喜。
八大爷不在或者已经被俘获,我按顺位排在第二适合做饵的位置,我的出场总是没有动静和生息,即使我站在再大开阔地里,敌方还是经常会无视我。因为他们一旦重视我,追我的人经常会因为想包抄找我而四散的毫无踪迹,接着被我方抱团人员逐个击破。但我这样的战术也有破绽,比如我在把敌人分散的同时,不注意也会把己方人员带入和对方人员一样没目标的状态,那样这场水战就莫名奇妙的结束,没有胜负。
但是八大爷要是成功的完成把敌人吸引入包围圈的时候,那就是真正的大战,敌人明确知道我方会利用地势和各种障碍物以静制动,还会选择多面积夹击。一旦遇上这样的状况,双方不可避免的必须拼单兵和正面战的经验与能力,水制弹药用完后,杀红眼的双方会拎起各种棒子还有石块,双方丢失的石块如果没有恐吓到地方,手中的棒子要是被打断或者抢夺脱落后,残酷的肉搏战就要开始。
各种角力什么的就开始,力气大的比如谢强可以一个打两三个,力气小的我只能胡乱挥着自己也不知道会打向那的拳头,够快够吓人就行,如果我被围攻的话,第一选择是找长木棒,用街机里三国志中的魏延耗费生命值才能释放的大招,横扫千军。这招因为挥舞长木棒需要很大的力气,而挥舞在空中的木棒因为惯性会加重其威胁性,是搏命破围攻时候最好的招数。
横扫千军是用来保命的,必须积攒足够的力气和怒气值才能长时间释放。释放的过程中,一边走一边面对一个方向反复的正上半圆、正下半圆的操作放着,就可以把围攻人群的队形逼开。当队形出现混乱的时候,就是可以一击毙敌首脑的机会,如果没有找到机会猛击其关键人物,必须持续的释放大招,彻底冲散对方的队形来逃脱被包围的困境。
对方队形彻底散开,如果找到猛击其首脑的机会,必须用最快的时间俘获或击倒其关键人物,敌方关键人物的缺失可以在己方陷入危急场面下挽回败局,就此一举奠定优势也不是没可能。当然这样直接攻击敌方关键人物的事情一般不是我做的,我都是吸引足够的注意力和冲乱对方的队形后,等黑猫他们从背后下敌方关键人物的手。
注:如果文字的含义从1层开始算的话,抛开文学素养和对文字的掌控力,我觉得鲁迅的文字算是第3层,因为我接触的东西比他接触到的更先进和全面,所以我觉得我的文字含义至少是3.5层。当然我不会怀疑自己或者别人,也许能根据不同的文字能想到更多。要是有人有兴趣问我回忆录里每段文字的意思,我会在对方能理解的层次上表述我对应层次上想表述的思想。二逼青年就是这样,自身的强弱由对手和身边的环境来定。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微信群可以加多少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