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和o构成的4核32电子的元素晶核胸针哪里出

当前位置:
>>>有A、B、C、D四种元素,A元素组成的一种单质是自然界最硬的物质,..
有A、B、C、D四种元素,A元素组成的一种单质是自然界最硬的物质,B元素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C元素的原子核外有二个电子层,最外层上有6个电子,D元素形成的阳离子是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的离子.试回答:(1)A元素形成的这种单质的名称______;B元素的符号______;C属于______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D离子的符号______.(2)由B、C、D三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
题型:问答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1)自然界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它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一种单质.故答:金刚石;(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因此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元素.故答:N;(3)C元素的原子核外有二个电子层,最外层上有6个电子,因此共有2+6=8个电子,所以此元素为氧元素.故答:非金属;(4)酸溶液中都含有的离子为氢离子,因此元素C就应该为H元素.故答:H+;(5)H、N、O会组成什么物质呢?三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般应该有原子团,H、O会形成原子团氢氧根,和氢氧根结合的一般为金属元素,这里没有金属元素,所以可以排除形成氢氧根.再有说是N、O元素形成硝酸根或亚硝酸根,然后再与H元素结合成硝酸或亚硝酸.故答:HNO3或HNO2;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有A、B、C、D四种元素,A元素组成的一种单质是自然界最硬的物质,..”主要考查你对&&原子结构,原子的定义,物质的鉴别,物质的推断&&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原子结构原子的定义物质的鉴别物质的推断
原子的构成:原子核的构成:原子核相对原子来说,体积很小,但质量却很大,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电子的质量约为质子质量的。质子的质量为:1.6726×10-27kg 中子的质量为:1.6749×10-27kg 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关系:对原子构成的正确理解: (1)原子核位于原子中心,绝大多数由质子和中构成 (有一种氢原子的原子核内只含有1个质子,无中子),体积极小,密度极大,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核外电子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2)每个原子只有一个原子核,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的多少,决定了原了的种类。 (3)在原子中:核电荷数二质子数二核外电子数。 (4)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不一定等干中子数,如钠原子中,质子数为11,中子数为12。 (5)并不是所有的原子中都有中子,如有一种氢原子中就没有中子。 (6)在原子中,由于质子(原子核)与电子所带电荷数相等,且电性相反,因而原子中虽然存在带电的粒子,但原子在整体上不显电性。核外电子的排布:①电子层核外电子运动有自己的特点,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有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较近的区域运动,有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较远的区域运动,科学家形象地将这些区域称为电子层。 ②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通常用电子层来形象地表示运动着的电子离核远近的不同:离核越近,电子能量越低;离核越远,电子能量越高。电子层数、离核远近、能量高低的关系如下所示:电子层数 1 2 3 4 5 6 7 离核远近 近→&&&&&&& 远能量高低 低→&&&&&&& 高 ③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了解一些核外电子排布的简单规律对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情况有很重要的作川,核外电子排布的简单规律主要有: a.每层上的电子数最多不超过2n2(n为电子层数),如第一电子层上的电子数可能为1,也可能为2,但最多为2。 b.核外电子排布时先排第一层,排满第一层后,再排第二层,依次类推。 c.最外层上的电子数不超过8;当只有一个电子层时,最外层上的电子数不超过2。原子的不可再分与原子的结构:化学变化中原子不会由一种原子变成另外一种原子,即化学变化中原了的种类不变,其原因是化学变化中原子核没有发生变化。如硫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硫,硫和氧气中分别含有硫原子和氧原子,反应后生成的二氧化硫中仍然含硫原子和氧原子。原子不是最小粒子,只是在化学变化的范围内为“最小粒子”,它还可再分,如原子弹爆炸时的核裂变,就是原子发生了变化。原子尽管很小,但具有一定的构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由原子构成的物质:绝大多数的单质是由原子构成的,如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均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碳、硫、磷等大多数的非金属单质也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原子的定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例如,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未发生变化。对原子的概念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 ①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之一。 ②原了也可以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如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的化学性质就由原子保持。 ③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脱离化学变化这一条件,原子仍可再分。 原子的性质: ①原子的质量、体积都很小; ②原子在不停地运动; ③原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 ④原子可以构成分子,如一个氧分子是由两个氧原子构成的;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如稀有气体、铁、汞等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⑤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可再分。 原子的表示方法—元素符号:原子可用元索符号表示:如O既可表示氧元素,也可表示1个氧原子。分子和原子的联系与区别:
道尔顿的原子模型: 英国自然科学家约翰·道尔顿将古希腊思辨的原子论改造成定量的化学理论,提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原子的理论模型。他的理论主要有以下四点: ①所有物质都是由非常微小的、不可再分的物质微粒即原子组成 ②同种元素的原子的各种性质和质量都相同,不同元素的原子,主要表现为质量的不同 ③原子是微小的、不可再分的实心球体 ④原子是参加化学变化的最小单位,在化学反应中,原子仅仅是重新排列,而不会被创造或者消失。 虽然,经过后人证实,这是一个失败的理论模型,但道尔顿第一次将原子从哲学带入化学研究中,明确了今后化学家们努力的方向,化学真正从古老的炼金术中摆脱出来,道尔顿也因此被后人誉为“近代化学之父”。物质的鉴别:   根据不同物质的特性,用化学方法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已知物质一一区别开。鉴别时只需利用某一特征反应,确定某物质的一部分就可达到鉴别的目的。且已知n种,确定n-1种,则余下的既为可知。   鉴别物质常用的方法:(一)、物理方法:“看、闻、摸、溶、吸”等方式进行鉴别。“看”就是要看物质的颜色、状态、形状等,“闻”可以闻某些气体的气味,“摸”可以通过摸容器的外壁,感觉是否有热量的改变,“溶”看物质是否能溶解,“吸”看是否能被磁铁吸引。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氯化铁溶液是棕黄色的、其它常见的物质只要不含Cu2+和Fe3+的化合物的水溶液一般都是无色的,大理石是块状固体、氢氧化钠是片状固体、氢氧化钙是粉末状固体,氢气和氧气是气体、酒精有是液体(二)、化学方法:就是通过不同的物质在与同一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所产生的现象不同把它们鉴别开的方法,它是鉴别物质的常用方法。下面根据物质的构成的特点,分析在化学上常用的鉴别方法。 1、含“H+”的化合物(如HCl、H2SO4)的鉴别方法。(1)用紫色的石蕊试液。酸溶液都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成红色,如硫酸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成红色。(2)用PH试纸。酸(含H+的化合物)溶液的PH&7,如:醋酸溶液的PH&7。 (3)用镁、铝、锌、铁等活泼金属。这些金属与酸反应产生的明显现象是,有无色气体生成。如:Mg+H2SO4==MgSO4+H2↑ (4)用含有“CO32-”的物质,如:碳酸钠与盐酸反应产生无色的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例1:设计实验鉴别两种无色溶液一种是硫酸,一种是氢氧化钠。分析:硫酸是酸性溶液,而氢氧化钠是碱性溶液。所以上述四种方法都可以用来鉴别这两种物质。 2、含“OH-”的化合物(如NaOH、Ca(OH)2)的鉴别方法。(1)用紫色的石蕊试液或者无色的酚酞试液。观察到的现象是:含OH-的化合物才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成蓝色,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成红色。(2)用PH试纸。含OH—的化合物的水溶液的PH&7 (3)用含有Cu2+等离子的盐溶液,会产生不同颜色的沉淀。例2:有氯化钠、氢氧化钙和盐酸三种无色溶液,怎样实验的方法加以鉴别。分析:以上三种物质分别是盐、碱和酸三类,因此最好用紫色的石蕊试液进行鉴别,变成蓝色的是氢氧化钙,变成红色的是盐酸,不变色的是氯化钠溶液。 3、含“CO32-”的化合物(如Na2CO3)的鉴别方法。最常用的方法是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看到的现象是:加入稀盐酸后有无色气体产生,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例3:有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两种无色液体,怎样鉴别它们。分析:由于两种溶液都显碱性,所以不能使用酸碱指示剂。可向两种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的稀盐酸,再反生成的气体通入到澄清的石灰水中。4、含有“Cl-”的化合物(NaCl等)的鉴别方法。鉴别含“Cl”的化合物依据的原理是:它与含“Ag+”的化合物结合成AgCl,它是一种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沉淀。例4,实验室里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只知它们是氯化钠和硝酸钠,设计实验鉴别它们。分析:两种无色溶液中的阳离子都是钠离子,没有办法进行鉴别,但可以根据氯化钠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氯化银的沉淀,而硝酸钠与硝酸银不发生反应的原理反两种化合物的溶液鉴别开。 5、含“SO42-”的化合物(如Na2SO4)有鉴别方法。鉴别这类化合物的原理是:SO42-离子与Ba2+离子结合成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例5,设计一个实验鉴别两种无色溶液是硫酸钠溶液和氯化钠溶液。分析:根据上述原理,可用含“Ba2+”的化合物,常用的是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硫酸钠溶液,无明显现象产生的溶液是氯化钠溶液。比照上述方法大家还可以尝试着总结出多种鉴别物质的方法。比如:鉴别含有“NH4+”的化合物常用含有“OH-”的化合物等。还需要说明的是鉴别物质是相互的,比如,前面讲到的可以用含“Ba2+”的化合物鉴别含有“SO42-”的化合物;也可以用含有“SO42-”的化合物鉴别含“Ba2+”的化合物。例6,只用一种试剂通过一次实验就能把硝酸钾溶液、氢氧化钡溶液、氯化钡溶液、氢氧化钠溶液鉴别出来。分析:硝酸钾溶液中含有的K+和NO3-在初中还没有学过鉴别的方法,我们可以把它留在最后无现象的物质鉴别出来;氢氧化钡溶液中的Ba2+用SO42-进行鉴别,而OH-可用Cu2+等有颜色的离子进行鉴别;硫酸钠溶液中的Na+目前还没有鉴别方法,但Ba2+能用用SO42-进行鉴别;同理氢氧化钠溶液也可用Cu2+等有颜色的离子进行鉴别。日常生活中一些物质的检定检验方法:(1)鉴别聚乙烯和聚氯乙烯塑料(聚氯乙烯塑料袋有毒,不能装食品) 点燃后闻气味,有刺激性气味的为聚氯乙烯塑料。(2)鉴别羊毛线、合成纤维线或棉线(采用燃烧法) 点燃,产生烧焦羽毛气味,不易结球的为羊毛线;无气味,易结球的为合成纤维线。燃烧,产生烧纸味,不结球的是棉线。 (3)鉴别硬水和软水用肥皂水,有浮渣产生或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泡沫较多的是软水。 (4)鉴别氢气、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甲烷先用燃着的木条:使燃着的木条烧得更旺的是氧气,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是二氧化碳;能燃烧的气体是氢气、甲烷、一氧化碳。进一步检验可燃性气体氢气、甲烷、一氧化碳燃烧后的产物:用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有水生成的是氢气和甲烷,无水生成的是一氧化碳;燃烧后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甲烷和一氧化碳。 (5)真假黄金假黄金通常是用铜锌合金伪造的,可用盐酸加以鉴别,如有气泡产生,说明该物质中含锌,是假黄金;也可灼烧,变黑,说明有铜,是假黄金。 (6)热固性塑料和热塑性塑料取样,加热,能熔化的是热塑性塑料,不能熔化的是热固性塑料。鉴别题的解答思路:1. 只用一种试剂的鉴别题:   根据待鉴别的几种物质性质特点,加一种试剂,使各自出现明显不同的现象加以鉴别。   思路:(1)如果待检验的物质之间有明显的酸碱性差异时,可选用适当的指示剂或PH试纸检验。   如用一种试剂检验盐酸、氯化钠、碳酸钠三种溶液,这种试剂是紫色石蕊试液。 (2)如果待检验的物质之间有较明显的溶解性差异和溶解时的热效应差异,则可用加水使其溶解来检验。   如用一种试剂检验:氯化钠、氯化铵、氢氧化钠、氯化银四种固体物质,这种试剂就是水。氯化钠可溶于水,溶解后溶液温度五显著变化;氯化铵易溶于水,溶解后溶液温度显著降低;氢氧化钠易溶于水,溶解后溶液温度显著升高,而氯化银不溶于水。   (3)如果待检验的物质含有相同的阴离子或大多数相同的阴离子时,可选用加强碱溶液来检验。   如用一种试剂检验:氯化铵、氯化钠、氯化铁和氯化镁四种溶液,这种试剂就是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铵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有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氨气产生,氯化钠不与氢氧化钠反应,无现象发生;氯化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有白色的氢氧化镁沉淀生成。   (4)如果被鉴别的物质中含有相同或大多数相同的阳离子时,可选择强酸为试剂进行鉴别。   如用一种试剂鉴别氯化钠、碳酸钠、亚硫酸钠三种溶液,这就是盐酸或稀硫酸。氯化钠与盐酸或硫酸不反应,无现象产生;碳酸钠与盐酸或硫酸反应,产生无色无味的二氧化碳气体;亚硫酸钠与盐酸或硫酸反应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气体。   (5)如果被鉴别的物质为金属单质和金属氧化物时,可选择强酸为试剂进行鉴别。   如用一种试剂鉴别铁、铜、氧化铁、氧化铜四种固体物质,这种试剂是稀盐酸(或稀硫酸)。铁与盐酸反应有气体(氢气)产生,生成浅绿色溶液;铜不溶于盐酸,无现象产生;氧化铁溶于盐酸生产黄色的氯化铁溶液;氧化铜溶于盐酸生成蓝色的氯化铜溶液。   (6)如果被鉴别的物质有几种含有相同的阳离子,有几种含有相同的阴离子,则要分别考虑区别不同阳离子需要何种离子,区别不同阴离子需要何种离子,然后将这两种离子合起来组成一种试剂。   如用一种试剂鉴别硝酸银、碳酸钠、亚硫酸钠、硝酸钡四种物质,这种试剂是盐酸。因为四种物质中,硝酸银和硝酸钡的阳离子不同,。区别银离子和钡离子可用氯离子;碳酸钠和亚硫酸钠的阴离子不同,区别亚硫酸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可用氢离子,合起来,这种试剂就是盐酸。   (7)还有另一种比较快速地找出试剂的方法。就是将所用试剂的离子重新组成新试剂,如果组合后的试剂答案中有,则一般地就可以认为用这一种试剂可以把这种物质区别开。2. 不用任何试剂鉴别多种物质的思路:   (1)从被鉴别的物质的物理性质上找突破口:  ①闻气味如不用任何试剂鉴别氨水、硫酸钾、氯化镁、碳酸钠四种溶液。可先闻气味,氨水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首先识别出氨水,然后以氨水为试剂,分别加入到另外三种溶液中,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氯化镁,再以氯化镁为试剂分别加到剩余的两种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的为碳酸钠,不反应的为硫酸钾。   ②看颜色如不用任何试剂鉴别硝酸铵、氯化钡、硫酸铜、氢氧化钠四种溶液。首先观察出显蓝色的是硫酸铜溶液,以硫酸铜为试剂分别加到另外三种溶液中,产生蓝色沉淀的是氢氧化钠溶液,产生大量白色沉淀的是氯化钡溶液,无现象产生的是硝酸铵溶液。   (2)加热法:   如,不用任何试剂鉴别碳酸氢钠、碳酸氢铵、高锰酸钾、碳酸钠四种固体物质,即可加热法。加热时,碳酸氢铵完全分解成二氧化碳、氨气、水蒸气,试管内无任何残留物;碳酸氢钠受热分解有气体产生,试管内留有白色固体碳酸钠;高锰酸钾受热分解产生氧气,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试管内留有黑色固体;碳酸钠受热时不分解,无现象产生。   (3)两两混合列表分析法:   将待鉴别的物质分别编号,分别以一种物质作为试剂加入到其它物质中去,将产生的现象列表分析。根据每种物质所产生的不同现象,可确定物质的名称。  如不用任何试剂鉴别氯化钡、硝酸银、碳酸钠、盐酸四种溶液,先将四种溶液分别编为A、B、C、D进行互倒实验,将现象列表如下:      然后进行分析:在四种物质中,能跟另外三种物质反应产生沉淀的只有硝酸银,因此B是硝酸银;能跟其中两种物质反应产生沉淀而跟另一种物质反应产生气体的只有碳酸钠,因此C是碳酸钠;而能跟碳酸钠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D必是盐酸;那么A必然是氯化钡。结论为:A是氯化钡,B是硝酸银,C是碳酸钠,D是盐酸。   有时,需要我们判断所给定的一组物质能否不用任何试剂进行鉴别,分析的方法就是用两两混合列表法。如果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产生的现象是一样的,则不能鉴别。   如上例中如果将氯化钡改成氯化钠则不可鉴别。因为碳酸钠和盐酸分别产生的现象都是与一种物质不反应,与一种物质反应产生沉淀,与一种物质反应产生气体,二者谁是碳酸钠,谁是盐酸,无法确定。   不另加试剂鉴别物质的方法有:第一是观察组内物质是否有显特殊颜色的物质,是否有不溶于水的物质等,将这些物质确定后,就以其作为已知试剂用以鉴别其它物质。第二是将组内物质分别编号,然后分别以一种物质作为试剂加入另外几种物质中,将现象记录下来。如果不能得到各自不同的现象,则这组物质就还需另加试剂才能鉴别。     概念:&&&& 物质的推断就是运用物质的特殊性质和特征反应.根据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的结论。同一推断题可能存在多个突破点,可以从不同角度或不同种方法寻找解题突破口,同叫检验推断结果,保证答案的准确性。推断题题型具备考查知识面广、综合性强、题型多变、思维容量大等特点。要解好此类题口,要求大家要有扎实的元素化合物的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还必须具备科学、严密的思维方法和良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常见物质的颜色:多数气体为无色,多数固体化合物为白色,多数溶液为无色。 黑色固体:MnO2、CuO、Fe3O4、C粉、铁粉(Fe)活性炭蓝色固体:CuSO4·5H2O(胆矾)、Cu(OH)2(氢氧化铜)、CuCO3(碳酸铜)红色固体:Cu(紫红色)、Fe2O3(红棕色)、红磷:P(暗红色)、Fe(OH)3(红褐色)I2碘(紫红色)黄色固体:硫磺(单质S)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铜绿)[Cu2(OH)2CO3] 蓝色溶液:含Cu2+溶液:CuSO4(硫酸铜溶液)、CuCl2(氯化铜溶液)Cu(NO3)2(硝酸铜溶液)黄色溶液:含Fe3+的溶液(棕黄色):FeCl3(氯化铁溶液)、Fe2(SO4)3(硫酸铁溶液)Fe(NO3)3(硝酸铁溶液)浅绿色溶液:含Fe2+的溶液:FeCl2(氯化亚铁)FeSO4(硫酸亚铁)Fe(NO3)2(硝酸亚铁)其他溶液:石蕊试液(紫色)、高锰酸钾溶液(紫红色)无色气体:N2、CO2、CO、O2、H2、CH4 有色气体:Cl2(黄绿色)、NO2(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NH3(此气体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SO2、HCl(氯化氢)有臭鸡蛋气味:H2S硫化氢&气体的特征:①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HCl、SO2、NH3 ②有颜色的气体:Cl2(黄绿色)、NO2(红棕色) ③无色无味的气体:O2、H2、N2、CO、CO2。特征反应:
推断题的解题步骤及突破口的选择:1.解题步骤 (1)审题:认真审读原题,弄清文意和图意,理出题给条件,深挖细找.反复推敲。(2)分析:抓住关键,找准解题的突破口,突破口也称为“题眼”,指的是关键词、特殊现象、物质的特征等等.然后从突破口出发,探求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应用多种思维方式,进行严密的分析和逻辑推理,推出符合题意的结果,(3)解答:根据题目的要求,按照分析和推理的结果,认真而全面地解答。(4)检验:得出结论后切勿忘记验证。其方法是将所得答案放回原题中检验,若完全符合,则说明答案正确。若出现不符,则说明答案有误,需要另行思考,推出正确答案。2.突破口的选择 (1)颜色特征:根据物质的特殊颜色进行判断。包括常见固体、沉淀、溶液、火焰的颜色。 (2)反应特征(3)物质状态特征常见固体单质:Fe、Cu、C,S,P;气体单质:H2、O2、 N2;气体化合物:CO、CO2、CH4、SO2;常温下呈液态的物质:H2O、H2O2、酒精、H2SO4. (4)反应条件特征点燃:有O2参加的反应;通电:H2O的电解;MnO2 作催化剂:KClO3分解制O2、H2O2分解制O2;高温: CaCO3分解、C还原CuO、炼铁;加热:KClO3、KMnO4、 Cu2(OH)2CO3的受热分解。(5)以三角关系为突破口&(6)以物质特征现象为突破口 ①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是CO2。 ②能使黑色CuO变红(或红色Fe2O3变黑)的气体是H2或CO,同体是C。 ③能使燃烧着的小条正常燃烧的气体是空气,燃烧得更旺的气体是O2,熄灭的气体是CO2或N2;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O2. ④能使白色无水CuSO4。粉末变蓝的气体是水蒸气。 ⑤在O2中燃烧火星四射的物质是Fe。⑥在空气中燃烧生成CO2和H2O的物质是有机物,如CH4、C2H5OH等。 ⑦能溶于盐酸或稀HNO3的白色沉淀有CaCO3、 BaCO3;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有AgCl、BaSO4。(7)以元素或物质之最为突破口 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 ②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2。 ③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N。 ④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是C。⑤质子数最少的元素是H。 ⑥相对分子质量最小、密度也最小的气体是H2. ⑦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2。 ⑧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是金刚石。 ⑨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N2。 ⑩最简单的有机物是CH4。 最常用的溶剂是H2O。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H2O。(8)以特定的实验结果为突破口
发现相似题
与“有A、B、C、D四种元素,A元素组成的一种单质是自然界最硬的物质,..”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542321621521848519761751581125391【物质结构与性质】(1)基态Fe3+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C、N、O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2)某+1价铜的配离子为[Cu(CN)4]3-,与其配体互为等..域名:学优高考网,每年帮助百万名学子考取名校!问题人评价,难度:0%【物质结构与性质】基态+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是。某+价铜的配离子为-,与其配体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微粒是写化学式。溶液与乙二胺可形成配离子:乙二胺分子中氮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乙二胺和三甲胺均属于胺,但乙二胺比三甲胺的沸点高得多,原因是。上面中所形成的配离子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有填字母。配位键 ? 极性键 ? 离子键 ? 非极性键马上分享给朋友:答案 或或杂化 乙二胺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三甲胺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点击查看答案解释本题暂无同学作出解析,期待您来作答点击查看解释相关试题尿嘧啶(U)是核酸中的一种碱基。它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其球棍模型如右图所示。由此推断,尿嘧啶_百度知道
提问者采纳
(3分)①②⑥(1分/个,错选倒扣每个1分,扣完为止)
试题分析:根据有机物的球棍模型可知,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肽键,所以可能发生的反应有水解、加聚、订酣斥叫俪既筹习船卢加成(还原),所以答案选①②⑥。
其他类似问题
球棍模型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试依据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氢(H)&氦(He)锂( Li)铍(Be)&硼(B)碳(C)氮(N)氧(O)氟(F)氖(Ne)钠(Na)镁(Mg)&铝(Al)硅(Si)磷(P)硫(S)氯(Cl)氩(Ar)&AB&C&&&&&&(1)现以第三周期为例,回答下列问题①从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此周期排列的依据是;②在此周期中,原子结构变化情况是;③在此周期中,元素化学性质的变化情况是;④在此周期中,元素种类的变化情况是.(2)上图中硫元素的核电荷数z=;氯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Y=(填数值),则与氯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是.(3)核电荷数为12的元素的原子失去两个电子后,形成的粒子的符号是,它的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4)上图的排列具有一定的规律,如:同一行中,从左到右元素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加.你还能找到哪些规律?试写出其中一个:.(5)钙元素是人体中的常量元素,它在人体内99%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该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则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该元素属于(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该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常见化合价为.元素在上表中位于(选A、B、C)处.(6)月球上的3He(3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蕴藏量巨大,探月的目标之一是探测核聚变燃料3He的分布.地球上的氦元素主要以4He形式存在.从原子的构成来看,3He、4He两种原子的中子数(填相同或不同),化学性质.
提 示 请您或之后查看试题解析 惊喜:新移动手机注册无广告查看试题解析、半价提问X、Y、Z为周期表中前20号主族元素,原子序数递增,X、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Z是人体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1)下列含氧酸根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a.XO3-b.XO32-c.YO32-d.Y2O32-(2)X、Y的原子可构成只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它的电子式是____,空间构型是____.(3)Y的最高价含氧酸是重要的化工产品.①已知YO2被空气氧化,每生成1mol气态YO3,放出98.3kJ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②实验测得相同条件下一定量的Y单质分别在空气和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产物的成分(体积分数)如表.
2%~3%Y在纯氧中燃烧产物里YO3含量比空气中少的原因是____.③天然ZYO4既可用于制备Y的氧化物又可用于制水泥.ZYO4与X单质在高温下反应,得到两种常见气体.每消耗1molX单质,有4mol电子转移,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2CaO+CO2↑+2SO2↑.(4)为了测定某水泥样品成分,称取10.0g样品,将其中的Z元素转化为ZX2O4沉淀,将沉淀用稀酸处理得H2X2O4溶液,取该溶液体积的1/100,用KMnO4溶液滴定(氧化产物为XO2,还原产物为Mn2+),结果用去0.0200moloL-1的KMnO4溶液24.00mL.该样品中Z的氧化物的质量分数是____.-乐乐题库
& 无机物的推断知识点 & “X、Y、Z为周期表中前20号主族元素,原...”习题详情
15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72.6%
X、Y、Z为周期表中前20号主族元素,原子序数递增,X、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Z是人体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1)下列含氧酸根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a(填序号).a.XO3-b.XO32-c.YO32-d.Y2O32-(2)X、Y的原子可构成只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它的电子式是,空间构型是直线型.(3)Y的最高价含氧酸是重要的化工产品.①已知YO2被空气氧化,每生成1mol气态YO3,放出98.3kJ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SO2(g)+1/2O2(g)═SO3(g)△H=-98.3kJ/mol.②实验测得相同条件下一定量的Y单质分别在空气和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产物的成分(体积分数)如表.
2%~3%Y在纯氧中燃烧产物里YO3含量比空气中少的原因是纯氧中O2浓度大,单位时间内放热多,体系温度高,平衡向SO3分解的方向移动.③天然ZYO4既可用于制备Y的氧化物又可用于制水泥.ZYO4与X单质在高温下反应,得到两种常见气体.每消耗1molX单质,有4mol电子转移,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CaSO4+C&2CaO+CO2↑+2SO2↑.(4)为了测定某水泥样品成分,称取10.0g样品,将其中的Z元素转化为ZX2O4沉淀,将沉淀用稀酸处理得H2X2O4溶液,取该溶液体积的1100,用KMnO4溶液滴定(氧化产物为XO2,还原产物为Mn2+),结果用去0.0200moloL-1的KMnO4溶液24.00mL.该样品中Z的氧化物的质量分数是67.2%.
本题难度:较难
题型:填空题&|&来源:2009-西城区一模
分析与解答
习题“X、Y、Z为周期表中前20号主族元素,原子序数递增,X、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Z是人体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1)下列含氧酸根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a.XO3-b.XO32-c...”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的元素有C和S两种元素,根据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可知X是C元素,Y是S元素,Z是人体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应为Ca元素.(1)根据C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只有4个电子,不可能形成+5价化合物分析;(2)根据价层电子对判断分子的体积构型;(3)①根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方法书写热化学方程式;②硫与氧气反应是放热可逆反应,在纯氧中更剧烈放热更多,使平衡向逆向进行;③CaSO4与C单质在高温下反应,得到两种常见气体,该气体为CO2和SO2,每消耗1molC单质,有4mol电子转移,则每有1molC参加反应,应有2mol生成SO2;(4)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得失电子守恒结合关系式计算,反应的关系式为5CaC2O4~5H2C2O4~2KMnO4;
解: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的元素有C和S两种元素,根据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可知X是C元素,Y是S元素,Z是人体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应为Ca元素.(1)XO3-中X的化合价为+5价,C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只有4个电子,不可能形成+5价化合物,其它选项分别为,CO32-、SO32-、S2O32-,符合C和S常见的存在形式,故答案为:a;(2)X、Y的原子可构成只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该分子为CS2,分子中含有2个δ键,没有孤电子对,为直线型分子,电子式为,故答案为:;直线型;(3)①根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方法书写,SO2被空气氧化,每生成1mol气态SO3,放出98.3kJ热量,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SO2(g)+1/2O2(g)═SO3(g)△H=-98.3kJ/mol,故答案为:SO2(g)+1/2O2(g)═SO3(g)△H=-98.3kJ/mol;②硫与氧气反应是放热可逆反应,在纯氧中更剧烈放热更多,使平衡向逆向进行,所以纯氧中三氧化硫量少,故答案为:纯氧中O2浓度大,单位时间内放热多,体系温度高,平衡向SO3分解的方向移动;③CaSO4与C单质在高温下反应,得到两种常见气体,该气体为CO2和SO2,每消耗1molC单质,有4mol电子转移,则每有1molC参加反应,应有2mol生成SO2,反应的方程式为2CaSO4+C&高温&.2↑+2SO2↑,故答案为:2CaSO4+C&高温&.2↑+2SO2↑;(4)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得失电子守恒结合关系式计算,根据质量守恒得关系式CaC2O4~H2C2O4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得失电子数目相等可知5H2C2O4~2KMnO4,故有5CaC2O4~5H2C2O4~2KMnO4,则:5CaC2O4~5H2C2O4~2KMnO4&&& 5mol&&&& 5mol&&& 2mol&&&n&&&&&&&&&n&&&&&&&0.0200moloL-1×0.024L=4.8×10-4moln=5×4.8×10-4mol2=1.2×10-3mol所以10.0g样品含Ca元素的物质的量为100×1.2×10-3mol=0.12mol,样品中CaO的质量为0.12mol×56g/mol=6.72g,质量分数为6.7210×100%=67.2%,故答案为:67.2%.
本题考查物质的推断,题目较为综合,涉及分子的立体构型、热化学方程式以及滴定操作等问题,题目难度较大,利用守恒计算是解答该题的关键.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X、Y、Z为周期表中前20号主族元素,原子序数递增,X、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Z是人体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1)下列含氧酸根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a.XO3-b.X...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X、Y、Z为周期表中前20号主族元素,原子序数递增,X、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Z是人体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1)下列含氧酸根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a.XO3-b.XO32-c...”主要考察你对“无机物的推断”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无机物的推断
与“X、Y、Z为周期表中前20号主族元素,原子序数递增,X、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Z是人体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1)下列含氧酸根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a.XO3-b.XO32-c...”相似的题目:
A、B、C是由H、O、Na三种元素组成的三种化合物.甲、乙、丙是三种单质,分别由上述元素组成.上述单质和化合物之间存在如下反应关系:据此推断(写化学式)(1)化合物A、B、C分别是A&&&&B&&&&C&&&&(2)甲、乙、丙分别是甲&&&&&乙&&&&&丙&&&&.
一种白色晶体A极易溶于水,将A配成溶液进行如下框图所示的实验,实验现象及转化关系如下列框图所示.其中A为正盐,气体D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气体F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试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物质化学式:A:&&&&;C:&&&&;(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①由B生成C:&&&&②气体D通入新制氯水:&&&&③溶液E与固体NaOH共热生成气体F:&&&&.
已知A~H是中学化学中的常见物质,A、C、G是金属,E、F是氧化物,B溶于水得蓝色溶液,它们有如下图所示的关系(反应中生成的水已略去).试回答下列问题.(1)推断填写物质化学式:A是&&&&,D是&&&&,H是&&&&.(2)F的类别是&&&&(选填“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或“两性氧化物”).(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Al2O3+2Fe.
“X、Y、Z为周期表中前20号主族元素,原...”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甲、乙、丙、丁四种易学溶于水的物质,分别由NH4+、Ba2+、Mg2+、H+、OH-、Cl-、HCO3-、SO42-中的不同阳离子和阴离子各一种组成,已知:①将甲溶液分别与其他三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均有白色沉淀生成;②0.1mol/L乙溶液中c(H+)>0.1mol/L;③向丙容器中滴入AgNO3溶液有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生成.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2下列所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
3有一种白色粉末由等质量的两种物质混合而成,分别取适量该白色粉末置于三支试管中进行实验.加热试管中的白色粉末,试管口有水滴凝结
该知识点易错题
1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中学常见无机物A、B、C、D、E、X&存在如在右图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略去)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2A、B、C、D、E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其中仅含一种金属元素.A和D最外层电子数相同;B、C和E在周期表中相邻,且C、E同主族.B、C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D的原子核外电子数,A和C可形成两种常见的化合物甲和乙(相对分子质量甲<乙).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的电子式为&&&&;写出乙的一种用途&&&&.(2)用某种废弃的金属易拉罐与A、C、D组成的化合物溶液反应,所产生的气体可充填气球,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该种气球存在的隐患是&&&&.(3)向A、B、C三种元素组成的某盐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已知该盐溶液常温下呈酸性,则0.1moloL-1该盐溶液中浓度最大的离子为&&&&(写离子符号).(4)写出C和D形成的化合物与EC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5)经检测,某固体粉末中仅含C和D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请设计实验方案探究该固体粉末的成分&&&&.
3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部分生成物省略.C、D是由X、Y、Z中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在周期表中X的原子半径最小,Y、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D为无色非可燃性气体,G为黄绿色单质气体,J、M为金属,I有漂白作用,反应①常用于制作印刷电路板.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A的化学式&&&&,C的电子式&&&&.(2)比较Y与Z的原子半径大小:&&&&>&&&&(填写元素符号).(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有机物用结构简式表示)&&&&CH2OH(CHOH)4COOH+Cu2O↓+2H2O,举出该反应的一个应用实例&&&&.(4)已知F溶于稀硝酸,溶液变成蓝色,放出无色气体.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5)研究表明:气体D在一定条件下可被还原为晶莹透明的晶体N,其结构中原子的排列为正四面体,请写出N及其2种同素异形体的名称&&&&、&&&&、&&&&.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X、Y、Z为周期表中前20号主族元素,原子序数递增,X、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Z是人体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1)下列含氧酸根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a.XO3-b.XO32-c.YO32-d.Y2O32-(2)X、Y的原子可构成只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它的电子式是____,空间构型是____.(3)Y的最高价含氧酸是重要的化工产品.①已知YO2被空气氧化,每生成1mol气态YO3,放出98.3kJ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②实验测得相同条件下一定量的Y单质分别在空气和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产物的成分(体积分数)如表.
2%~3%Y在纯氧中燃烧产物里YO3含量比空气中少的原因是____.③天然ZYO4既可用于制备Y的氧化物又可用于制水泥.ZYO4与X单质在高温下反应,得到两种常见气体.每消耗1molX单质,有4mol电子转移,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2CaO+CO2↑+2SO2↑.(4)为了测定某水泥样品成分,称取10.0g样品,将其中的Z元素转化为ZX2O4沉淀,将沉淀用稀酸处理得H2X2O4溶液,取该溶液体积的1/100,用KMnO4溶液滴定(氧化产物为XO2,还原产物为Mn2+),结果用去0.0200moloL-1的KMnO4溶液24.00mL.该样品中Z的氧化物的质量分数是____.”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X、Y、Z为周期表中前20号主族元素,原子序数递增,X、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Z是人体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1)下列含氧酸根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a.XO3-b.XO32-c.YO32-d.Y2O32-(2)X、Y的原子可构成只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它的电子式是____,空间构型是____.(3)Y的最高价含氧酸是重要的化工产品.①已知YO2被空气氧化,每生成1mol气态YO3,放出98.3kJ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②实验测得相同条件下一定量的Y单质分别在空气和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产物的成分(体积分数)如表.
2%~3%Y在纯氧中燃烧产物里YO3含量比空气中少的原因是____.③天然ZYO4既可用于制备Y的氧化物又可用于制水泥.ZYO4与X单质在高温下反应,得到两种常见气体.每消耗1molX单质,有4mol电子转移,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2CaO+CO2↑+2SO2↑.(4)为了测定某水泥样品成分,称取10.0g样品,将其中的Z元素转化为ZX2O4沉淀,将沉淀用稀酸处理得H2X2O4溶液,取该溶液体积的1/100,用KMnO4溶液滴定(氧化产物为XO2,还原产物为Mn2+),结果用去0.0200moloL-1的KMnO4溶液24.00mL.该样品中Z的氧化物的质量分数是____.”相似的习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元素核外电子排布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