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下学期规划即将开始了,我想退出篮球队了,但不知道怎么开口合适

beautiful world的喜欢 | LOFTER(乐乎)
LOFTER for ipad —— 记录生活,发现同好
beautiful world 的喜欢
{list photos as photo}
{if photo_index==0}{break}{/if}
品牌${make||'-'}
型号${model||'-'}
焦距${focalLength||'-'}
光圈${apertureValue||'-'}
快门速度${exposureTime||'-'}
ISO${isoSpeedRatings||'-'}
曝光补偿${exposureBiasValue||'-'}
镜头${lens||'-'}
{if defined('posts')&&posts.length>0}
{list posts as post}
{if post_index < 3}
{if post.type == 1 || post.type == 5}
{if !!post.title}${post.title|escape}{/if}
{if !!post.digest}${post.digest}{/if}
{if post.type == 2}
{if post.type == 3}
{if post.type == 4}
{if data.msgRank == 1}{/if}
{if data.askSetting == 1}{/if}
{if defined('posts')&&posts.length>0}
{list posts as post}
{if post.type == 2}
{if post.type == 3}
{if post.type == 4}
this.p={ dwrMethod:'queryLikePosts',fpost:'3ccb4e_17fba06',userId:3593198,blogListLength:30};别把计划和别人的建议当回事,包括我说的,自己认真去体验最重要,做什么事情都要认真,认真玩或者认真学习或者认真谈恋爱等。&br&&br&大学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不要让自己后悔。&br&&br&1)学习。多看书,各种各样。可以争取拿奖学金,因为这确实很多钱,比作兼职划算。如果你想把大学里学校给你安排的每一科目都学好的话,那么你会浪费很多精力,还不如多看书,图书馆要常去,学习,获得动力,中国现在的大学只有图书馆还感觉像是学校。去听听名人讲座。可以逃课,可以挂科,但是毕业的时候要保证能够拿到毕业证、学位证、四级证书顺利毕业。&br&&br&2)玩。要玩好,有机会多去去各种地方玩玩,工作后就没这么多时间和精力了。至少谈一次恋爱,对自己喜欢的女孩子或者男孩子勇敢表白,但不要想到结婚。不要和同班同学或者老乡随便上床,不要因为寂寞或者别人谈也跟着谈恋爱,会得不偿失,大学恋爱一定要和自己真心喜欢的人谈。&br&&br&3)加入学生会和社团。目的是体验,不要迷失。学生会、社团会让你的大学生会更加丰富多彩,如果你加入了一个好组织你自己也努力的话,你会学到很多别人学不到接触不到的东西,至少不用整天在宿舍宅着,对视力对身体都不好。最重要的一点,你会在社团、学生会里遇到很多志同道合的有梦想有激情的朋友。&br&&br&4)做好准备。尽早明确自己毕业后是要工作、考研、创业还是出国。明确后,要有意识的让自己往那方面积累,提前准备。&br&&br&5)实习、兼职。暑假的时候去实习,即使是自己不喜欢的工作。争取去过两种公司,大一点的公司和小公司。周末的时候可以去做做兼职,不单单是为钱,而是会让你了解到挣钱的不容易,会理解父母的辛苦。这些都会让你在找工作的时候比你的同学有优势,心智也更加成熟。&br&&br&6)多交际,有几个死党,有一些有理想有追求的朋友。&br&&br&7)锻炼身体,按时吃饭,少吃泡面。至少不要比你进去大学时候还差。&br&&br&8)要敢于拥抱变化,不要妄想要改变中国的大学教育的现状或者与之做斗争,不然你将成为牺牲品。&br&&br&9)珍惜时间。大学四年很快就过去了,要珍惜时间,珍惜机会。
别把计划和别人的建议当回事,包括我说的,自己认真去体验最重要,做什么事情都要认真,认真玩或者认真学习或者认真谈恋爱等。大学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不要让自己后悔。1)学习。多看书,各种各样。可以争取拿奖学金,因为这确实很多钱,比作兼职划算。如果你…
来自子话题:
&ul&&li&专业名称:数学(数学与应用数学)&/li&&li&核心专业课程或者你觉得最有用的课程:核心课程啊……全部都是&/li&&li&用一句话概括自己的专业学的是什么:俩字就够了,数学&/li&&li&同学们的就业方向(理论上的就业方向和实际就业方向):理论上我觉得除了转行读金融,那就只能当教授做研究了。事实上的话,你还可以读统计、运筹之类的方向。还有极少数的会直接就业(一般都是与专业关系不那么大的职业)&/li&&li&对于这个专业想吐槽的地方:(我是基础方向的)&/li&&/ul&大一就开始上专业课啊!!学到大四还是什么都不知道啊!!!&br&前沿在哪里根本看不见啊!!!想本科发论文的滚一边去啊!!&br&你以为你进入了现代化的大学教室——投影仪、电脑。其实我们只用黑板啊!!!!!不自己抄笔记期末你就等死吧!!!!&br&一节课就是定理+证明+推论+例子+定理啊!!!!&br&&br&上次老师讲了一个定理的,陈述用了两块黑板啊!!!证明要分三个引理+四个步骤啊!!!&br&一节大课135分钟刚证完仨引理啊!!!他说我们这一周都会在证这个定理,希望可以证完啊!!!希望啊!!!&br&那星期第二次课,开始分四个步骤继续证啊!!!其中一步还要分三种情况讨论啊!!!!最后讲完发现笔记16K的纸整整记了6页啊!!!&br&这只是一个定理啊!!!!&br&&br&课后作业有句话说的很对啊!!一道小破题真的可以一做一下午啊!!&br&当初某门课的作业,每星期只有2-3题啊!!&br&问题是我要花一整个周末来做啊!!!&br&尼玛还做不完啊啊啊!!!&br&&br&满黑板的公式和字母啊!!看不到一个数字啊!!!&br&几何课上看不到几张图啊!!!&br&代数课上图一大堆啊!!!&br&你们俩名字叫错了吧喂!!!!&br&&br&智商高的可以一学期学七八门数学课啊!!!&br&智商低的(比如我)两门课要死要活啊!!!&br&&br&碰上个乱来的老师想哭都没法哭啊!!!&br&代数拓扑从同调一路讲到K理论啊!!!&br&用的六本教材每本都够我学一学年的啊!!!!&br&期末交上去的论文我TM都不知道自己写的什么鬼东西啊!!!!&br&数学论文写出了文学创作的感觉啊!!!!&br&&br&其他专业学不懂可以看现象啊!!!学不会可以背公式啊!!!实在不行还可以做实验啊!!!&br&我们只有讨论班啊!!!学不懂接着学啊!!想不通继续想啊!!!&br&&br&出去一起吃饭要被叫算账啊!!!!&br&不是每一个学计算的都会修电脑啊!!!&br&不是每一个牛奶都叫特仑苏啊!!!&br&凭什么每一个学数学的都要会算账啊!!!&br&我和学弟一起吃香锅,两个人AA制,食堂师傅算得比我们快啊!!!&br&小学运算除以2,算不过别人啊!!!!&br&我们俩都是数学系的啊!!!!&br&&ul&&li&学这个专业给你最大的收获:大概是,明白了人生的真谛:人和人的智商差距比人和狗还要大&/li&&/ul&&br&反正结论就是:想选数学系,慎重慎重再慎重。假如真的无爱的话,你到时候脑子里的水都不够你哭的。
专业名称:数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核心专业课程或者你觉得最有用的课程:核心课程啊……全部都是用一句话概括自己的专业学的是什么:俩字就够了,数学同学们的就业方向(理论上的就业方向和实际就业方向):理论上我觉得除了转行读金融,那就只能当教授做研…
来自子话题:
五年内,我退了三次学。趁此问题,我就地写一篇退学回忆录吧。&br&&br&&b&第一次,高三&/b&&br&&br&初中还算优等生的我,到了高中完全对学校的课业失去兴趣,成绩也开始了自由落体运动。性格叛逆的我也处处与制度作对,语文考试从来只写作文,不填答卷,反正肯定不及格,但作文基本还能保持范文级别,因为那时的我只愿意做喜欢的事情。总是违反校规校纪,但靠着篮球比赛以及文艺表演又常常帮学校攒足了面子。在老师眼里是无恶不作的通缉犯,但如期末学生给老师打分的这种关键时刻,总是第一个来贿赂我。老师很无奈,家长也奇怪。&br&&br&在学校里,以我为代表的「异类」并不少,学校也很聪明,经过组织研究成立了具有时代精神的「国际班」,他们说,进入国际班的学生,都是思想活跃,比较适合且有意出国接受西方教育的孩子,这个班的教学也将采取独特的方式(实际上就是放任不管,其实也管不了)以提前培养我们出国后的各种技能。实际上我们都很清楚,这尼玛就是「隔离」手段,把高考没戏的人都装进这个包装精美的盒子,然后打包出售。以免我们拖了学校的高考平均分。&br&&br&在母校的一些列操作下,我们这群「国际学生」在高三就被送往了高中的直属大学的预科班,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学习。同时学校也承诺,保证给我们高中毕业证,以及出国时需要提供的高中成绩会给我们特殊处理。我就这样提前一年结束了高中生涯,脱下了校服,走进了社会。没有参加过高考对我来说是个遗憾,但我知道,参加了我会更遗憾。&br&&br&我知道在高考标准里,我一定是个失败者,但我跟父母说,我学习不好,不代表我不好学,我发现我强烈的求知欲望只有通过我喜欢的方式才能得到效益最大化的结果。我父母也知道我成绩虽差,但爱好阅读和实践,他们认可我的观点,也就认可了我不参加高考的成长路径。&br&&br&&b&第二次,预科班&/b&&br&&br&曾经的同学一个个留在高三经过了惨不忍睹的备考时,我们这群「国际学生」来到了预科班,不用穿哪些无聊的制服,没人管你头发是不是遮住了耳朵,也没有苛刻的军事化制度,一天才3堂课对于我们来说是曾经的梦想。上半年,除了参加规定课程外,我的生活被DOTA和篮球占据了所有的时间。DOTA成立战队,篮球也进入了大学决赛。那些年很快乐,不管是DOTA战友通宵的演练还是篮球队友辛苦的训练,那是我最能感受到青春和热血的事情。在淘宝上做着小本生意,在社会里小心翼翼的混迹,获益良多时我突然明白了高中母校对我们的「良苦用心」。&br&&br&预科班的教学内容主要就是语言课程。但我经过了半年的学习发现,把学费和时间交给这里效率和效果都是低下的,所以我果断抛弃了战友和队友,决定参加雅思考试,直接申请出国留学(没想到的是我这一走却引发了预科学校的第一波退学潮)。我知道语言是出国的第一个关卡,三个月的封闭研习顺利通过雅思考试,同时拿到到了澳大利亚一所大学的OFFER。这样一来,比继续在预科班学习更快的进入了大学流程,后来有不少人通过原路径依然是来到了和我同一家大学,但他们比我晚了半年以上。就这样,18岁的我两年内第二次退学了。&br&&br&&b&第三次,大学&/b&&b&&br&&/b&&br&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和悉尼都拥有很好的大学,但我还是选择了前往澳大利亚的第三大城市布里斯本,理由很简单,因为那里我谁也不认识。我觉得出国不仅仅是留学,更多的是一种对自我价值观的重新感悟,所以不能找亲戚找朋友。去一个谁也不认识的地方,把自己掏空,用最原始和无知的状态去体会这段青春给我的洗礼。&br&&br&虽然也遇到各种操蛋的事情,但我觉得我已经足够的幸运,学习和生活都还算顺利。在那里认识了新的朋友,参与创办了当地的华人社区网站以及第一个为留学生提供二手物品交易的C2C平台(或许那时我就知道我会进入互联网行业了),拿到了澳洲斯诺克C级别联赛的冠军,三年制大学,第二年我就完成了所有的必修课程。&br&&br&但第三年的时候,我去学校选课,面对那些各种各样的选修课程,我犹豫了,我突然问我自己,这些课我真的想学嘛?为了凑够学分拿到学位而花费一年的时间和数十万到几十万的学费值得吗?我想了一个星期,然后到了学校申请退学,导师问我为什么,我告诉了他我的真实想法,我说我想把这一年的青春的金钱,回国去创业,我觉得我能学到比在这里学习其他课程更多的东西,她同意了并且告诉我说,学校会保留我学籍十年时间,欢迎我随时回去,并让我加油(这确实让我很意外也很感动)。&br&&br&有了两次前科,这次父母也很自然的表示理解和支持。我随后回国用我退学省下来的学费开始了我的又一次创业,虽然很自然的失败了,但我真心的觉得,这一年,用这些钱回国的创业经历,绝对比留在那学着不来劲的选修课有意义得多。就这样五年时间,我退了三次学,每一次都在我意料之外,但每一次都很坚决,也不后悔。&br&&br&&b&写在最后&/b&&br&&b&&/b&&br&这些只是我的故事,没有正确也没有错误。不是谁都适合退学,退学不代表你牛逼,也不能说你就是在逃避。退学退出了乔布斯,但我也见过更多的人成为了无业游民。我无法判断我的一个决定能给未来带来怎么样的结果,我只是在每一次抉择的时候保持冷静,听从自己的内心,做一个勇敢的决定,而不是懦弱的决定,这就够了。
五年内,我退了三次学。趁此问题,我就地写一篇退学回忆录吧。第一次,高三初中还算优等生的我,到了高中完全对学校的课业失去兴趣,成绩也开始了自由落体运动。性格叛逆的我也处处与制度作对,语文考试从来只写作文,不填答卷,反正肯定不及格,但作文基本…
来自子话题:
老实说,当你说到&b&实际用处&/b&的时候,可能如果&b&你不做科研的话,几乎没有什么用处&/b&。
&br& 但是,如果说到学这些有什么&b&意义&/b&的时候,那是&b&意义相当重大&/b&。
&br& 这些课程,几乎是你开始将这个&b&现实世界,抽象理解&/b&的第一步
&br& 在这之前,你对于如何将具体问题&b&抽象理解的能力几乎是荒废的&/b&,这与我们的教育方法有关。因此,你&b&可能完全不理解我在说什么,什么是抽象理解的能力&/b&。这也&b&没有关系&/b&。但是,抽象的思维是一种能力,是一种&b&科学地认识世界的能力&/b&,这种能力可能不会对于你实际的工作上的简单的任务有什么影响,但将&b&深刻地改变你对于事情的看法和认识&/b&。这样的影响绝对是&b&有益处的&/b&。
&br& 因此,在你学习,甚至学完之后可能都不太会觉得有什么意义,这完全取决于你对于理解世界的&b&态度&/b&。如果你想要科学化地理解这个世界,你会觉得,卧槽,&b&太牛逼了&/b&,越学越觉得这些东西真牛逼,至少我是这样的感受。如果你完全没有这种想法,你只会&b&越学越无聊&/b&。
&br& 因此,在学习这些课程的时候,&b&上课听讲和理解内容&/b&远远重要于作业考试的完成。特别是,对于在科学上有追求的人。
&br& ——————————————————
&br& 又:学习没有被迫,这些应该是你学的。高等教育本身就应该培养人的抽象思维能力。
老实说,当你说到实际用处的时候,可能如果你不做科研的话,几乎没有什么用处。 但是,如果说到学这些有什么意义的时候,那是意义相当重大。 这些课程,几乎是你开始将这个现实世界,抽象理解的第一步 在这之前,你对于如何将具体问题抽象理解的能力几乎是…
来来,毫无节操的介绍几个我大学时期的必杀,当然,我不是因为去学习,而是去敛财:&br&&br&&b&1,托到关系,搞一叠正规的医院开具的空白假条。&/b&&br&&br&可以应付各种运动会,体育课,讲座,集体活动,文娱活动。&br&&br&&br&&b&2,跟自律部搞好关系。&/b&&br&&br&系会点名基本无忧。我大一的室友是自律部长,所以……你们懂的!&br&&br&&br&&b&3,必须有三五同学,关系非常铁。&/b&&br&&br&必须是同性,否则,公共课帮忙喊到会性别错乱。&br&&br&&br&&b&4,得到父母支持。&/b&&br&&br&有次去外地出差,刚好赶上学校的教学评估。我妈亲自出马给系主任打电话帮我扯谎请假。(妈!你真是我亲妈!)&br&&br&&br&&b&5 ,有钱能使鬼推磨。&/b&&br&&br&军事理论这种缺席一次重修的傻逼课程,我们学校禽兽到按照座位图点名。于是,有两次刚好在外地,死也赶不回来,让闺蜜帮我花钱雇了个别的系的女生坐在我的位置上。闺蜜很劲爆,站在女生宿舍楼下,见女人就猥琐地问:【同学,今晚有空么?】&br&&br&&br&结语:&br&&br&其实,大学期间的各种狗屁活动,看似无聊浪费时间,但是,真的是组成你大学生涯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人生最无忧和美好的时期的一个亮点,也是跟同学交流感情的最好机会。&br&&br&人生并不是只有学习这一件事,如果可能,还是选择性的多参加吧!
来来,毫无节操的介绍几个我大学时期的必杀,当然,我不是因为去学习,而是去敛财:1,托到关系,搞一叠正规的医院开具的空白假条。可以应付各种运动会,体育课,讲座,集体活动,文娱活动。2,跟自律部搞好关系。系会点名基本无忧。我大一的室友是自律部长…
来自子话题:
自学能力强的那个厉害
自学能力强的那个厉害
這個問題太大,很難一概而論,因為大學教育分為本科碩士博士(碩士還分研究型和授課型),學校和學校之間文化並不相同,而且每個學校的專業設置,強項也不一致,所以很難把這些學校放在一起進行比較。&br&&br&不過我大概知道樓主的意思,所以我從個人的角度說一說自己對兩地高校異同的一點拙見&br&(利益申報,本科在北京某重點高校,碩士在港大及城大,理大博士在讀(part time))&br&&b&1.香港(三大)國際排名較高,國際認受性比較高&/b&&br&以QS2013排名為例:&br&24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香港大学 &br&35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香港科技大学&br&46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br&49 Tsinghua University China&br&52 Peking University China&br&香港三所高校排名略微領先,國際上認受程度也略高。&br&我個人也並不迷信排名,關於排名,李開復先生曾經答過一題,我非常認同:&br&&a href=&/people/kaifulee/answers?page=4& class=&internal&&/question//answer/&/a&&br&&br&&b&2.師資國際化程度高&/b&&br&香港各大學不分種族、信仰、文化,面向世界招聘優秀教師。這些教師來自世界不同國家、具有不同的教育和文化背景,他們把世界各地豐富多彩的文化帶進香港各大學,並以自身高超的學術水準優秀素質從整體上提升了香港高等教育水準。如科大教師百分之百具有海外名校博士學位。中大95%的教師擁有國外名校學歷。港大、理大、城大等八大校情況基本如此。&br&以自己實際感受來說,我在城大讀商科,一共10門課,導師分別來自9個國家。每個老師在課堂授課的風格,文化(包括英文發音),經驗都能帶給我一些啟發。&br&&br&&b&3.生源情況&/b&&br&&b&本科:&/b&&br&本科生來說,因為香港教育局有規定,香港高校可招收非本地學生(包括內地及海外學生)修讀學士學位課程,&b&人數以核准教資會資助學額的&/b&&b&20%&/b&&b&為限&/b&,包括最多4%的教資會資助學額和最多16%的非教資會資助學額。&br&也就是說,絕大部分本科學生是香港本地學生(每年高考大概40000人左右),而清華北大的生源是全國範圍所有高考學生(2014年超過900萬人)。所以僅從生源人數來說,內地高校佔有絕對優勢。(這也是為什麼近來香港高校大大增加了內地招生推廣力度,力求和內地高校爭奪最頂尖的人才)&br&&b&碩士博士:&/b&&br&招生方式不同(香港靠申請,內地靠考試),研究式的博士和碩士在香港有固定的收入(月工資13000港幣左右,全年學費42100港幣),可以保證其基本的生活,使研究生在讀書期間能全身心投入到學習和科研工作中,達到學習效率的最大化。所以碩士博士生源略好於內地而次於美國頂級高校(個人猜測)&br&香港授課式研究生(1年)近年因為擴大招生,已經漸漸淪為香港各大學校賺錢機器。暫時不列入討論。&br&&br&&b&4.言論自由,爭取權益&/b&&br&香港校園非常注重表達自由和資訊流通自由,這也是香港的核心價值。&br&以香港大學學生會為例,港大的學生會是一個在香港警務處正式註冊的獨立法人。學生會與校方“地位平等”,“不需要受學校束縛”;當校方管理出現問題時,學生會有權力“組織同學投票”,表決是否“罷免”或“彈劾”相關的學校領導。在開學典禮中,學生會會長與學校領導一同進場、入座,是港大的一個傳統。&br&學生會會長及各部門人選由學生自行選出,主要為學生向學校爭取各種權益和福利。(下圖為中大學生會抗議住宿費增加)&br&&img src=&/bc8e13cd170bf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bc8e13cd170bf_r.jpg&&&br&各學生會更是積極參加社會上的各類政治活動,并表達自己的觀點。(這個點到為止,說多了肯定刪帖)&br&&img src=&/50fb2400fdd5ce35721ac31f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9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50fb2400fdd5ce35721ac31f_r.jpg&&&br&學生會自己本身也是一個小社會,內部爭鬥從未停息(其中又以港大學生會內部鬥爭最為有名)&br&包括學生會內部的選舉爭議,勞資糾紛等等等等,甚至還為此鬧上法庭。有興趣可以讀一讀下面這個文章。&br&&a href=&.cuhk.edu.hk/ubeat_past/090490/HKU.pdf&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com.cuhk.edu.hk/ubeat_p&/span&&span class=&invisible&&ast/090490/HKU.pdf&/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個人覺得香港的學生會是切實為學生爭取權益的組織,大到反對住宿費,學費漲價,小到食堂飯菜價格,質量,甚至是質疑對某個學生不公正的對待,正是有學生會的存在,使得學校不敢漠視學生的利益(學生會會遊行,抗議甚至升級行動)。也因為學生會是由學生選出,如果學生會不站在學生這邊,就會被質疑甚至彈劾。&br&&br&&b&5.學術自由,嚴懲抄襲&/b&&br&香港社會和各大學都非常重視學術自由,鮮有政治影響學術的事情發生。&br&而對於抄襲,香港各大學更是有嚴格規定:&br&&br&以中大為例:&br&根據香港中文大學本科生手冊(, 649),下列各項屬於抄襲行為&br&(plagiarism):&br&(1) 抄錄已出版或未出版之資料而不加引號,不論逐字抄錄或更易數字(未出版之&br&資料包括同學作業及課堂筆記);&br&(2) 意譯或摘錄他人著作而不加註明;&br&(3) 借用他人之論點而不加註明;&br&(4) 引述「事實」(人所共知而毋需印証之事實除外)或研究成果而不註明出處。&br&凡已証實抄襲的同學,除該科不及格外,其學系主任可以因應事情之輕重向有&br&關方面通報,考慮採取下列紀律處分:&br&(甲) 申誡;&br&(乙) 在指定期限內,停止享有部分或全部在校權益,及/或停止使用部分或&br&全部之學校設備;&br&(丙) 記過(記過三次者得著令退學);&br&(丁) 著令於指定期限暫行休學;或&br&(戊) 開除學籍。&br&為避免以上處分,敬希各同學小心及適當地引用他人著作。如果遇上不清楚的&br&地方,應即向講師或導師查詢,以免不明不白地犯上抄襲行為。&br&&br&以下文件詳細定義了何為抄襲,絕對讓學生沒有空子可鉆。有興趣可以打開看看。&br&&a href=&http://www.soc.cuhk.edu.hk/pdf/001_citation.pdf&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soc.cuhk.edu.hk/pdf/001&/span&&span class=&invisible&&_citation.pdf&/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b&6.教授工資,反腐敗&/b&&br&貼一張工資表,2012年副教授月薪基本在80000港幣左右,加上房屋補助,月入10萬是基本,加上獎金和其他收入,年收入過150萬很容易.......&br&港大和城大我都去過導師家做客,都是千呎豪宅(房價1500萬以上),都是黃金地段.......自己不買房,學校提供的住宿條件也非常牛逼。&br&&img src=&/3a548cfbbcf56ad313beac_b.jpg& data-rawwidth=&440& data-rawheight=&71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0& data-original=&/3a548cfbbcf56ad313beac_r.jpg&&&br&正是因為有優厚的報酬,所以香港的大學能吸引世界各地的名師來港教學。香港大學鼓励教师做一些校外带酬的专业服务,例如顾问,咨詢委員會等等,目的是產學相長,回饋社會,但是校外工作必須與學校利益沒有衝突,教師需要申請並獲得審批。&br&&br&另外學校撥款必須專用,所有的科研經費都必須用於科研工作需要,用於購買設備,聘請人員。這些經費不可以轉化為個人收入,如果自己拿了,那就是“公職人員行為不當”,會被廉政公署起訴。&br&&br&以下就是一例:&br&起訴對象是香港大學醫學院外科學系前系主任黃健靈 ,被業內尊稱為「外科教父」。&br&&img src=&/8b1dd130ac94af12ba02f609d4a4a8f0_b.jpg& data-rawwidth=&1044& data-rawheight=&38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44& data-original=&/8b1dd130ac94af12ba02f609d4a4a8f0_r.jpg&&&br&&b&7.學校收入來源:&/b&&br&以中文大學2012-13年度財報來看&br&&img src=&/fb6f2b967d2978eba93b0aad_b.jpg& data-rawwidth=&516& data-rawheight=&78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6& data-original=&/fb6f2b967d2978eba93b0aad_r.jpg&&學校收入主要有幾個來源,1.政府資助,2.學費,3.捐款&br&和內地高校不同的的是,對大專院校的撥款,並非政府直接撥給,而是通過教資會進行,&a href=&http://www.ugc.edu.hk/big5/ugc/about/about.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教資會 & 關於教資會&i class=&icon-external&&&/i&&/a&,教資會會評估學校情況提交建議,同時,&b&大學在運用撥款方面擁有高?自主權&/b&,這除?是香港的大學質素評鑑經驗基於「學術自由」和「院校自主」的??外,也因為考慮到效?和效益問題。&br&對每一所高校的評估和撥款都非常透明,具體數據可以瀏覽:&a href=&http://cdcf.ugc.edu.hk/cdcf/statSiteIndex.do#&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CDCF Data Mart-Statistics&i class=&icon-external&&&/i&&/a&&br&以及政府財政預算案:&a href=&http://www.budget.gov.hk/2014/chi/pdf/chead190.pdf&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budget.gov.hk/2014/chi/&/span&&span class=&invisible&&pdf/chead190.pdf&/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對了,上圖中有幾個小細節,課程收入和學費占總收入的20%出頭,但是教學與研究占總支出的73.7%,僅從個人感覺上來說,學生好像是划算的,哈哈哈~&br&&br&&b&8.校長任命&/b&&br&香港的校長任命也比較透明,以香港大學為例,校長甄選由甄選委員會負責,成員組成很有意思&br&包括以下幾個部分&br&1.校務委員會&br&2.院長代表&br&3.學院教授代表&br&4.非教授級別教師及教研人員代表&br&5.畢業生代表&br&6.非教職人員代表&br&7.全日制學生代表&br&&br&具體名單如下:&br&校務委員會主席梁智鴻醫生&br&校務委員會的兩位校外委員: 周文耀先生及黃嘉純先生 &br&學院院長代表西門雅慨教授 (由各學院院長互選)&br&三個相關的學院組別選出的三位全職教授級教師代表: 盧寵茂教授 (醫學及牙醫學院);楊丹教授 (工程、理學及建築學院) 及白國禮教授 (文學、社會科學、教育、經濟及工商管理及法律學院;以及嘉道理研究所和香港人文社會研究所)&br&全職非教授級教師或教研人員選出的代表黃榮烈博士&br&香港大學畢業生議會選出的校友代表文灼非先生&br&全職非教學人員選出的代表陳家明博士&br&本科生及研究生選出的全日制學生代表鄧日朗先生(學生會主席)&br&&br&7.8兩項也是一個重要的優勢,就是香港的大學財政雖然有政府資助,但是使用方面獨立自主,政府不可過多干涉,同時,校內人事任命比較透明,尤其是校長這種重要職位,由各方代表共同在全球範圍內甄選,盡可能的保證學校的利益和獨立性。
這個問題太大,很難一概而論,因為大學教育分為本科碩士博士(碩士還分研究型和授課型),學校和學校之間文化並不相同,而且每個學校的專業設置,強項也不一致,所以很難把這些學校放在一起進行比較。不過我大概知道樓主的意思,所以我從個人的角度說一說自…
修改:师生比应该是太低,这么多年谬误的说法习惯了。&br&&br&1.&b&师生比太低&/b&,几乎冠绝全球。自己现在教16个学生都觉得很难全部兼顾上。无法想象之前读书那会老师如何看管照顾学生并保证60个学生的学习质量。事实情况是,的确也没有照顾到,如果自己不主动就意味着掉队。可是,年轻人有几个不中二?&br&&br&2.&b&工作时间太长&/b&。早自习6:30,晚自习9:00(高中到10:00),堪比医生、警察。还好生活比前两者要规律,身体应该比医生群体要好。寒暑假一般学校都安排补课,高中更是别想。&br&&br&&b&3.家长期望太高。&/b&现在都独生子女,哪个家长都是无比较真。恨不得都希望你多花时间在他家孩子上。经常晚上回家连接几个家长电话顾不上吃饭。&br&&br&&b&4.学生自己中二。&/b&质疑教育制度,质疑作业,分散精力就是不学习,各种想方设法逃作业。这才是最心累的地方,有时候完全鸡同鸭讲,他嫌你迂腐,你觉得他中二。&br&&br&&b&5.低水平重复劳动。&/b&比如批改作业,看着那些个作文,每天都在低水平重复劳动。&br&&br&我个人是热爱自己职业的,心态年轻,学校的生态也相对简单,学生的良好反馈也是工作的激励。也许不会爱一辈子,因为职业成长有限,收入无法满足。但是,这段经历将会是人生珍贵的经历。
修改:师生比应该是太低,这么多年谬误的说法习惯了。1.师生比太低,几乎冠绝全球。自己现在教16个学生都觉得很难全部兼顾上。无法想象之前读书那会老师如何看管照顾学生并保证60个学生的学习质量。事实情况是,的确也没有照顾到,如果自己不主动就意味着掉…
来自子话题:
我从历史角度来补充说一下这个问题。&br&大家都知道我国&strong&从苏联援助的156个大项目开始,逐渐有了自己的工业&/strong&。在这之前,我国是个彻底的农业国,啥都要苏联人教,每个行业,全国可能也就十几个人,几十个人懂,或者干脆没人懂。就连种地也要苏联教怎么科学施肥。最大的问题出来了,&strong&缺人才&/strong&,真是太缺了。于是GCD改革高校制度,全盘学习苏联,大部分高校以培养工科生为目的,训练紧缺的工业人才,只保留少数综合大学。现在很多人说这是GCD对中华民族进行思想阉割,说你看民国那么多国学大师,新中国有几个?要我说纯属站着说话不腰疼。教育资源就那么多,底子就那么薄,要想全民富裕,必须发展工业,仓廪实而知礼节的道理古人都明白。民国期间全国人民年年饥荒死人,出来几个国学大师有一毛钱用处吗?所以看问题要辨证的看,看历史问题更是,不能用现在的环境和思路去套任何历史时期的事情。&br&当然,教育制度改革导致最大的问题就是文科不发达,GCD那些高层,基本全是工科出身。。说远了,扯回来,由于没有工业原始积累,又不能像工业革命时代的英国一样对外掠夺,用一百年的时间慢慢积累也不现实,“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口号深入人心。所以最开始工业化的二十多年,农民吃尽了苦头。&strong&前三十年,中国走过了英国工业革命一百多年的旅程,有了一定的工业基础。&/strong&&br&70年代末我们开始改开,因为当时笑贫同志到美国一看,非常受打击,尼玛这生活水平差距太大了。于是全国开始笑贫不笑娼,全民开始做买办,&strong&一切以经济发展为导向,能买就买,能租就租&/strong&,一路赚钱到1996年。&br&1996年发生了一件大事,台海危机。这次事件让江core非常震惊,因为突然发现解放军不能打了。经过近20年的经济建设为纲,军费长久欠缺,机械制造业自主化长期得不到重视,军队经商问题也非常影响军队的战斗力。GCD高层开始意识到自主化的重要性,&strong&从96年开始各种砸钱&/strong&。&br&这一砸就砸了10年,&strong&到2005年,终于量变引起了质变,中国的机械制造业开始进入井喷时期&/strong&。2005年到现在也就8年时间,大家可以上网搜一下第二产业产值、机电加工行业进出口数据等等。最典型的标志,就是这几年我们的航母首航,第四代超音速巡航战机首飞,预警机参加阅兵,各种型号的无人机出现等等。&strong&虽然军事工业离一般人很远,但这往往代表了一个国家科技水平的最高成就&/strong&,历史上军事技术转化为民用技术的例子数不胜数,你能够在网上看到我在这里写知乎答案,也要感谢美国国防部,因为互联网最初也是军用的东西。。另外很多城市市郊,2001年到2004年大片大片的荒地,两三年后再去看,全部是现代化的制造业。诚然,这些工厂许多生产资料都是进口的,这在其他人的答案里面也多有提到,这没办法,谁让我们底子薄呢。&br&举个最简单的栗子,我上本科的时候,学机械设计这门课,教授提到设计用的钢号特性表,很简单的一张表,说这是50年代苏联援助的材料,现在我们还在用。而苏联是从哪儿来的呢?是二战胜利的时候从德国抢的。德国是怎么来的呢?&strong&是100多年前就开始慢慢做实验,一根钢一根钢的做测试,砸了无数的钱和时间测出来的数据。&/strong&&br&高端的机械制造业就是生产资料的制造,也就是机床这类东西,高端就高端在两个方面,一个精度,一个强度。而想达到高水平说到底就靠两个字,积累。西方哪个发达工业国没有200年以上的积累时间?中国从49年建国开始,有二十几年打基础,再从96年到现在,17年时间狂砸钱,满打满算,认真发展机械制造业就40年的时间,想跟那些老牌工业国比,确实不现实。说的简单一点,你从上高三才开始好好学习,想高考的时候跟高一就开始努力打基础的同学考的一样,四个字,“你凭什么?”而那些把中国制造业落后简单归结于所谓体制问题的,不是装傻,就是真傻。上帝是公平的,如果你站在西方人的角度,老祖宗辛苦拼命了三百年才有现在的幸福生活,凭什么让东方那个才努力了四十年的国家轻易赶上?然而我们的进步也不能忽视,至少在许多单项上我们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绩。&br&说的煽情一点,中华民族也是命不该绝,赶上了工业化浪潮的最后一班车,而某“全球最大民主国”,估计是没有机会了。&br&扯的有些远。回归说一下中国机械工业现阶段的水平。我八年前刚开始读本科,那时候机械系的教授告诉我们,我国的机械行业与国外的差距在20年到30年的时间,说中国制造业振兴的重任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肩上。当时觉得很震惊,二三十年,差距真是大啊!直到现在才发现,那已经是非常乐观的想法了。简单对比一下,20多年前美国打了海湾战争,中国现在有能力打一场海湾战争那种水平的仗吗?从我开始接触这个行业到现在又过了8年,以我目前对行业的非常浅显的认识,&strong&现阶段个人觉得与国外顶尖水平的差距在30年应该是比较客观的。某些个别行业的差距已经到了5年以内,甚至开始引领潮流。&/strong&&br&个人认为中国人还是非常适合做重工业的,相信制造业的未来绝对在中国。
我从历史角度来补充说一下这个问题。大家都知道我国从苏联援助的156个大项目开始,逐渐有了自己的工业。在这之前,我国是个彻底的农业国,啥都要苏联人教,每个行业,全国可能也就十几个人,几十个人懂,或者干脆没人懂。就连种地也要苏联教怎么科学施肥。…
来自子话题:
卸腰&br&&br&我来说我的故事吧。因为好像大家都喜欢在知乎看故事。等知乎发展到故事会,大家也都达到罗玉凤的层次了。&br&&br&我从小显示出对音乐的极大热情和过人天赋(其实这句是在自黑)。经常拿着家里的棍状物体当做麦克风给家人演唱飞翔的“你就像那冬天里滴一把火!”或者会买各种音乐磁带带到我表弟家去听。因为当时他家有个立体声收音机。当时他们都说我“有音乐细胞”。&br&&br&我家没有人是从事音乐行业的。其实我父母都是最普通的工人。家里亲戚只有一个叔叔是业余吹长号的。但是在我们当地也算是有点小名气(因为当地是个不大的城市)。我的叔叔很喜欢喝酒,又喜欢说话。我小学五年级那天晚上,他在我家吃饭,喝高了,就跟我爸妈说:“让你儿子也学学音乐吧!将来要是他学习成绩不好考不上大学,还能跟我去外面吹吹婚礼开业丧葬什么的赚些钱。”然后我爸妈想想好像也对,就同意了。估计他们谁也没想到我会一口气读到作曲专业的美国Ph.D吧。后来我叔叔就让我在钢琴、架子鼓和长号中选,我选了架子鼓,于是他就决定让我去学长号了。然后就帮我找了个老师。其实小学的时候我学长号也很不认真,估计是老师那里最差的学生吧。因为我觉得我虽然从小喜欢音乐,但是对长号真的没太大兴趣。一直学到初三,我就跟老师说,我要准备中考了,不学了。老师说:好。然后初三开始就停了。&br&&br&其实从初二开始,我一直是想当文学小青年的,初二初三看了很多被老师仇视的“闲书”,从韩寒开始,然后是王朔,然后就是狄更斯、司汤达、雨果、大仲马、巴尔扎克等等。初三后半段以及高中时期,也陆续看了一些喜欢的现代文学,比如王小波、余杰、Joseph Heller(我的最爱)、Soul Bellow等等。当时一直是以为自己会考中文系然后当作家的。当时自己也喜欢写东西,语文老师也很喜欢。但是高一开始被莫名其妙骗进了学校的艺术班,直到高一快结束后我也没觉得我今后要考艺术。后来一方面我觉得好像考艺术的确能考到更好的大学,另一方面我觉得我再这么写作下去迟早有一天会被抓起来的,于是就开始专心准备音乐专业考试了。&b&这就算是我为什么决定考音乐系的原因吧!&/b&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以后,我又重拾长号,很疯狂地练了一年,水平大涨。当时又去联系之前的老师,老师还不想教我,因为我之前吹得太差了而且还不认真。后来碍着我叔叔的面子决定再听听。然后我又去了他家,上了一节课,他惊讶地说你咋进步这么多。我说我悟到了。(这句是我编的。我忘了我当时怎么说的了。但是不管怎么样,)老师决定继续教我。我老师平时从不夸人的,后来我考上大学他才说我是他最好的学生-_-考完大学的那个暑假的谢师宴,我们全家还请他吃了顿饭。他还包了两百块钱给我,真是礼重情义重啊。&br&&br&其实还是从初中开始,我发现了我们市里有一家专门卖盗版CD的地方(没错我也买过盗版!)然后几乎把自己所有零花钱都投在那了。我也在那里完成了自己的音乐欣赏启蒙,建立起了音乐的感知能力,提高了姿势水平。后来大学放假回家再去那家店,发现那家店已经被搬迁走了。然后我就几乎再也没有买过(盗版)CD。&br&&br&上了大学后,天天练号六个小时。到大二下学期的时候,和一个同学一起开了一个专场音乐会。开完以后我觉得再也不想吹长号了,因为第一,长号能吹的曲子都吹完了,第二,长号的repertoire中没有我真正想接触的音乐。所以,开完那个专场后,就决定转专业了。当时想的是,学作曲,或者学音乐学。最后决定,还是学作曲吧。因为第一,毕竟音乐创作是保持音乐艺术不断延续下去的一个根本动力,另外,我才不想一辈子以写论文为职业呢。所以,就选择了作曲专业了。&b&这就是我为什么选择作曲专业的原因吧!&/b&&br&&br&&br&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我懒得写了-_-&br&&br&&br&&br&另外,关于题主问题描述里说到的:&br&“比如说弹钢琴的学生吧,他就算不去考音乐学院,他也可以弹,他就算读了一个机械专业,他也可以继续弹钢琴。&br&爱好画画的学生,他就算不去考美术学院,他也可以画画,除非他想成为梵高。(可是就算不去考美术学院,也有成为梵高的可能啊)&br&爱好文学的学生,他就算不去中文系,他也可以读书,为什么就非得去读这个中文系呢?”&br&&br&我想说,这应该是大部分人对艺术专业和文学创作专业的误解和偏见吧。&br&当然,不学艺术和文学专业,的确是可以继续弹琴画画写作,但是,如果觉得不进入专业院校去系统地学习这些艺术门类,也可以成为莫扎特梵高,那我只能说是too simple, sometimes nainve了。通常,越没有专业学过艺术的人,对艺术的了解越浅薄,跟你讨论起艺术来越不可理喻。当然虽然说其他专业也是同理,但是你们这样看低艺术专业,以为搞好艺术如此容易,我会生气的。
卸腰我来说我的故事吧。因为好像大家都喜欢在知乎看故事。等知乎发展到故事会,大家也都达到罗玉凤的层次了。我从小显示出对音乐的极大热情和过人天赋(其实这句是在自黑)。经常拿着家里的棍状物体当做麦克风给家人演唱飞翔的“你就像那冬天里滴一把火!”…
来自子话题:
给淬火的补充下,淬cui火读成zhanhuo实际上是为了跟另一道相反的工序退火相区别。在车间里声音嘈杂很难分清声母,所以直接把韵母改了,至于为什么叫这个读音,其实跟淬火的实际操作有关,实际上是拿热工件蘸一下介质,所以才被叫做“蘸火”。
给淬火的补充下,淬cui火读成zhanhuo实际上是为了跟另一道相反的工序退火相区别。在车间里声音嘈杂很难分清声母,所以直接把韵母改了,至于为什么叫这个读音,其实跟淬火的实际操作有关,实际上是拿热工件蘸一下介质,所以才被叫做“蘸火”。
首先眼下国内大学拿个大围墙围起来、提供食宿、有医院有后勤等等,都是「&b&单位&/b&」这个妖怪体制的残留。&br&单位的特点,就是对成员的管理和控制。&br&还记得激情燃烧之类的剧里,「&b&我告到你单位去!&/b&」这种句式吗?跟小朋友「告家长」是一样的。&br&单位体制之下,人离开家之前,是家长管着,然后是大学管着,大学出来单位管着……总之,民众需要被&b&属于&/b&某个机构,这个机构要管理你的吃喝拉撒,管理你结婚离婚,管理你的一夜情和小三,管理你的交友和结仇,管理你家的婆媳关系,管理你妈的婆媳关系,顺便,管理你的思想。&br&大学生都是成年人了,为什么居然需要学校用&b&断电&/b&这种方式来&b&保证睡眠&/b&?为什么直到前几年,大学还在禁止&b&适龄&/b&学生&b&合法&/b&结婚?为什么一个自由的成年人,需要每天晚上某个时间之前回到被单位规定的地方睡觉?&br&&br&无条件地服从不合理的规定,并主动欢快地认为剥夺自由是为自己好= =&br&反正啊,反正有个机构是特别喜欢大伙儿这样。&br&&br&不相关新闻:&br&深圳要求所有 20 层以上的写字楼建立党组织&br&&a href=&/a/253.htm&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a//&/span&&span class=&invisible&&000253.htm&/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br&============&br&为什么 @狄狄齐 的答案是错的?&br&1、成年人必须有决定自己几点刷牙洗脸上床睡觉的&b&自由&/b&,成年人必须有安排自己在合适的时间刷牙洗脸上床睡觉的&b&能力&/b&;&br&2、宿舍是个团体,成年人必须有能力协商沟通解决这个团体中出现的问题,如果不小心宿舍里有个极品,问题无法解决,这就是&b&挫折教育&/b&,这样日后工作中遇到极品就不至于大惊小怪;&br&3、&b&每天突然断电突然来电是巨大的安全隐患。&/b&前几年上海商学院 4 女生因火灾遇难,是因为晚上插了热得快,但水没好就熄灯了,于是姑娘们忘记还插着危险物品,第二天等她们醒来,火已经着了(&a href=&.cn/c//.shtml&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cn/c/2008&/span&&span class=&invisible&&-11-15/.shtml&/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b&&br&4、节能减排哈哈哈;&br&5、参见 2
首先眼下国内大学拿个大围墙围起来、提供食宿、有医院有后勤等等,都是「单位」这个妖怪体制的残留。单位的特点,就是对成员的管理和控制。还记得激情燃烧之类的剧里,「我告到你单位去!」这种句式吗?跟小朋友「告家长」是一样的。单位体制之下,人离开家…
谢邀。感谢题主清晰明了的问题。我就我所知道的情况和大家分享。&br&&br& 1.符合正常预期,个别省份人数略有变动。&br&&br&2.6+3+1,60%高考成绩,30%自主招生+面试成绩,10%高中平时成绩。 &br&&br&3.今年400人(实为388人,感谢孙佳明同学提醒),在校总人数630人左右。(谢&a data-hash=&bb5b90cfb20bfb6eb5052& href=&/people/bb5b90cfb20bfb6eb5052&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tip=&p$b$bb5b90cfb20bfb6eb5052&&@孙佳明&/a& 同学与&a data-hash=&ffafb9c4e88f4df8c82a9a& href=&/people/ffafb9c4e88f4df8c82a9a&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tip=&p$b$ffafb9c4e88f4df8c82a9a&&@耿明萌&/a& 同学提醒,应为610人左右。)&br&&br&4.正常开展,大一不分专业基础课,大二不分专业自主选择模块选修,大三分专业分系,不少同学都开始和老师做项目了。&br&&br&5.单纯的问教学方式或教学方法似乎有些笼统。大一大二和大三的情况不太一样。限于资源和效率,大一的基础类教学目前是大班,大二的模块选修和大三的专业核心课程均是小班教学。绝大多数课程均使用英文教材,授课老师会根据课程的难易程度和同学们的反馈选择使用全英文或中英双语教学。&br&&br&6.目前还没有毕业生。首届教改实验班目前大三下。&br&&br&7.老师一直在增加,具体数目我没法准确给出,但是目前的教师资源充裕,以中青年教师为主。老师基本都有海外学术研究经历。&br&&br&8,据我所知,管理层目测没有太大变化。&br&&br&9.新校区够大够宽敞;
这批400人的学弟学妹们到货之后,整个校园终于生动活泼有点儿人气了;
走在校园里终于能够看到陌生的面孔;
学妹们越来越可爱了 ~\(≧▽≦)/~ &br&&br&—————————增加的提问部分———————————
&br&10.教学质量评估,学校层面和教授层面的我不太清楚,就我们学生来说,每学期期中期末都会有针对每门课教学的调查问卷,也会不定期(一般是一个月或者两个月)进行师生交流会,校长也会出席,各科目的负责老师会和同学们就教学质量,教学方法等问题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听取我们的意见建议。&br&&br&11.首届教改实验班属于实验性质,并不需要计算机或英语等等证书。以后会不会有,目前似乎暂无定数。&br&&br&12.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无。&br&&br&13.这个不太了解,可能近期内没有计划。&br&&br&14.我是首届教改实验班的学生,作为这个学校的一分子,和我的同学们老师们一起走过这风波不断步履艰难但一直前行的三年,恐怕我很难做出什么“客观公正”的评价。是非功过,还是让社会去去评述吧,对我来说,好好珍惜在南科大的时光,为了自己和学校的明天去努力,才是最重要的。&br&&br&暂时写这些,想到再补充。
谢邀。感谢题主清晰明了的问题。我就我所知道的情况和大家分享。 1.符合正常预期,个别省份人数略有变动。2.6+3+1,60%高考成绩,30%自主招生+面试成绩,10%高中平时成绩。 3.今年400人(实为388人,感谢孙佳明同学提醒),在校总人数630人左右。(谢…
来自子话题:
说想当作家,却从不做写作训练。&br&说尝试过记者,看起来也没正经写过什么东西。&br&是否中文系倒不是重点,改掉空谈和伤感才是正经事。感性的女生一抓一大把,到求职时候一毛钱不值。&br&实在不行保研考研吧,还能再让你无成本地渴望上三年。
说想当作家,却从不做写作训练。说尝试过记者,看起来也没正经写过什么东西。是否中文系倒不是重点,改掉空谈和伤感才是正经事。感性的女生一抓一大把,到求职时候一毛钱不值。实在不行保研考研吧,还能再让你无成本地渴望上三年。
事实上从张安琪的角度来说,她做出这样的决策是非常合乎逻辑的。&br&&br&首先来看一下她的背景:&br&&ul&&li&复旦大学材料系&br&&/li&&li&丰富的科研经历,发过多篇SCI&/li&&li&去&a href=&/view/10504.htm?uid=0DF32280EF4CAE81BD36DEC317D194DF&bd_page_type=1&st=1&step=2&net=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哈佛大学&i class=&icon-external&&&/i&&/a&,攻读化学与化学生物学系Ph.D&br&&/li&&li&兼职新东方老师&/li&&/ul&可以估计她的家庭条件并不是特别好,因为她&br&&ol&&li&在国内读大学&/li&&li&读的是材料这种理工科系&/li&&li&有动机去兼职赚钱&/li&&li&以后去读Ph.D&/li&&/ol&在国内的人看来,特别是在媒体宣传轰炸下的中国家长们,在诸如【复旦】【哈佛】【全奖】【门萨】的种种光环包裹下自然会有这样的认知:这是一个极其优秀的人,如今在哈佛金榜题名,日后一定会有很大的成就,必定是高官厚禄、衣锦还乡、大发其财,她的经验值得我的小孩学习,我要让我的小孩去学习她,以后就有可能像她一样成功,为此哪怕花些钱也是很值得的。&br&&br&可是事实真的如此吗?&br&&br&她就读的化学\生物专业,可不是一个能够当大官、发大财的捷径,哪怕她去了那个传说中好像闪着金光,让人听到大名就不禁要双膝下跪的哈佛。&br&&br&事实上在美国(恐怕全世界都是如此),这类专业,尤其是生物专业,不要说发大财,连找到工作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在留学生中早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生物专业也因此成为最臭名昭著的大坑。无数优秀的清华北大学子,响应了国家投身生命科学的号召“21世纪将是生物学的世纪”,纷纷飞赴大洋彼岸的学术圣殿,在燃尽了他们的青春与热情之后,却发现他们其中只有极小的部分能够拥有宽裕的收入和体面的社会地位,其他的大部分不是无法找到工业界的工作,又无法在极其激烈的竞争中拿到教职和tenure,不得不以在美国仅能糊口的工资沦为廉价劳动力,一期又一期的做博士后下去,看不到职业生涯前进的希望。抑或放弃可长达十余年的积累改行重新学起,去做码农等毫无关系的工作。&br&&br&而根据她的选择,其可行出路,恐怕也只有做科研。也就是说,她恐怕没有发大财的机会,哪怕她师出哈佛。成为哈佛的Ph.D candidate,到在学术界取得一定地位,乃至获得世俗意义上人人都羡慕的成功,还有很远很远的距离,而这恐怕都是大多数同等条件者做不到的。&br&&br&&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从事基础科学研究,前景很惨淡吗?&/a&&br&&br&&li&科研人员的薪金收入和工作性质不足以支撑有质量的家庭生活。&/li&&li&科研人员供过于求,谋得永久职位的概率不大。&/li&&br&知乎上也有不少相关的反映现状的问题,可供参考。&br&&br&&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科研人员不贪污就没办法过上有品质的生活,怎么办?&/a&&br&&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基础科学应该缩小招生规模吗?&/a&&br&&br&&br&我不否认她非常优秀;但事实上她也只不过是各大名校中众多的优秀学生中的一个而已,她的种种条件在其中真算不上多么优秀。&br&从复旦到哈佛——的确都是名校。&br&论发表论文——该问题下诸多回答已经说明了她的水平。&br&托福110+——很常见。&br&门萨俱乐部——更是比较扯淡的东西,通常只有青少年才会在意这些。况且位于测试前2%并不是个很高的标准,进复旦所需的高考排名大概需要在应届考生的前0.1%,也就大概是所有同龄人的前0.03%。(PS:一不小心发现我也可以进门萨俱乐部,只需要GRE1250,相当于新G150+170即可,详见&a href=&/people/youlin-yuan& class=&internal&&Youlin Yuan&/a&的回答)&br&等等。&br&&br&这些要素大多只有在她的本科时代才是耀眼夺目的光环,加上她多方面的优势、成绩出色、多才多艺,不难想象会引来众多家长和孩子的羡慕。在申请结束后,托福成绩除了用来炫耀,给自己增添光环之外,也没什么用处。其他种种亮眼的加分项,也将会随着进入职业生涯而被人遗忘。&br&&br&一结合上面说的那些关于未来职业发展的话题,则很有可能导出这么一个悲哀的结论——&b&她的学生时代很有可能是她一生声望的顶点。。&/b&&br&&br&这正如许多考上了名牌大学的学生在那几年内会觉得自己仿佛站在了社会的顶层,父老乡亲以他们为荣,所有人都对他们报以羡慕和崇敬的目光...很快进入社会,在现实的压力下他们的幻觉就要被击得粉碎,他们的优越感恐怕就要荡然无存,他们才发现自己不过是待挑选的位于社会底层的新晋劳工而已....而当年被父老乡亲鄙视的隔壁家不学无术的狗蛋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了数年后终于当上大老板,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之后衣锦还乡,父老乡亲们只会对当年那个只会读书的穷博士后报以嘲讽的眼光,“连一个开挖掘机的都比你赚的多”...&br&&br&这正是在很多地方上演的具有普遍性的现实情况。这些难道不足以对后人有一定启发?&br&因此张安琪恐怕很明白她所面临的处境,她以后再也没有这么好的轻易成名发财的机会,那从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角度,当然要顺水推舟利用这个良机,于是迎合媒体和家长的心理吹捧造神、夸大炒作也就不足为怪了。具有讽刺意义的是,一些“名校”(比如耶鲁)出身的人之后的职业生涯毫无亮点,能做的工作似乎只有继续向后辈推销“上耶鲁的成功经验”,或者耶鲁是多么多么高大上的一个学校....从这个角度上来看,所谓“名校”和传销颇有相似之处。&br&&br&也许.....毕业之后回来当留学中介继续忽悠下一辈对她来说会是个一本万利的选择?&br&&br&评论中&a href=&/people/yaya-34& class=&internal&&yaya&/a&说到的&blockquote&不过确实很多去美国藤校读研的学长学姐现在不是在美国工作而是在做留学中介的事情,靠写文书改文书模拟面试来赚钱〒_〒如果能找到工作或者找到的工作比做中介赚钱估计也不会这样了。。因为自己考虑过出国读,但是看了一些优秀的学长学姐的实际情况很心塞〒_〒其实现在想出国的有很多,家境好却是少数,所以多半还是希望读完能找到好工作的。学长学姐们碍于对自身的影响不会承认我努力了尽力了可是就是找不到工作这种实话,只能最大限度利用一下藤校名气和高英语成绩收回成本,而一批又一批小伙伴们就这样义无反顾继续出国了。我觉得前几年经济危机堆积的人才开始对我们这些即将毕业的产生影响了,以前明明本科就能入职的工作现在招的全是研究生甚至博士〒_〒只能去淘宝开店了么〒_〒&/blockquote&也印证了上面一点。
事实上从张安琪的角度来说,她做出这样的决策是非常合乎逻辑的。首先来看一下她的背景:复旦大学材料系丰富的科研经历,发过多篇SCI去,攻读化学与化学生物学系Ph.D兼职新东方老师可以估计她的家庭条件并不是特别好,因为她在国内读大学读的是材料…
来自子话题:
核心就三门课:&br&&ul&&li&数据结构:看《算法导论》。&/li&&li&操作系统,看 Tanenbaum 的书,这是最最核心的课程。&/li&&li&计算机体系结构,看 David Patterson 和 John Hennessy 合写的书。&/li&&/ul&另外,“操作系统”不是教你怎么安装配置Linux,看原问和楼下某些答案太搞笑了。
核心就三门课:数据结构:看《算法导论》。操作系统,看 Tanenbaum 的书,这是最最核心的课程。计算机体系结构,看 David Patterson 和 John Hennessy 合写的书。另外,“操作系统”不是教你怎么安装配置Linux,看原问和楼下某些答案太搞笑了。
来自子话题:
你填个北大的鸭子出来看看?&br&&br&————————&br&看到一个答案是这样写的:&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如何从教育角度看待2013辽宁高考文科状元放弃港大决定复读考北大中文系?&/a&&br&&blockquote&一位港大建筑系的老师说:班上有个孩纸退学了,这曾经的辽宁省状元,现在坐在复读班里要重新高考去北大读国学。拜托北大的国学老师们先帮忙教教这孩子怎么做人好么?退学了都不和老师吱一声,也不回邮件,害我们虚竹师弟满大街找人,最后还是看了新闻才能知道这厮去了哪里。。。&/blockquote&说的言之凿凿的。查了一下,刘丁宁是香港大学文学院的,而建筑学院是港大十个学院中的另外一个。另外香港大学方面是这样说的:&br&&blockquote&&p&香港大学回复:“刘同学上月底向大学提出了休学的意愿,在此之前,多位师长、同学曾与她讨论过学习的问题,了解了其意愿。 ”&/p&&p&“港大同事在知悉她认为北大课程较贴近她的学习与兴趣后,现已与北大积极商讨,希望能作出合适安排,让她可以尽快如愿进修相关课程。”&/p&&p&“大学尊重她休学的想法和决定,希望她能按她的意愿及兴趣学习”香港大学表示,“也希望外界人士同样尊重她的选择和她的隐私,让她可以在安静的环境下好好生活和学习。 ”&/p&&/blockquote&&br&&p&长年呆在知乎上,没有接触外面的网络世界,还真不知道这个网络上的人有多么的阴暗和无聊。&/p&
你填个北大的鸭子出来看看?————————看到一个答案是这样写的:一位港大建筑系的老师说:班上有个孩纸退学了,这曾经的辽宁省状元,现在坐在复读班里要重新高考去北大读国学。…
来自子话题:
泻药。&br&晚更新。&br&&br&曾经我以为,中文系惯唱大风 ,雅爱悲歌。后来我发现中文系是最容易产生理想主义、虚无主义、无政府主义乃至好高骛远者的场所。&br&&br&临近毕业,时常回想四年在中文系的所有能记得的瞬间,从第一节基础写作课站在座位上腼腆地说出对四年的期待:好好学习,好好生活,好好爱;到夏天翘着腿靠在床上一边看书一边听歌;到毕业答辩回来第一次真正意义吐槽我所在的中文系,再到最后释然(或者说妥协)……&br&&br&该怎样回忆中文系四年呢,该怎样向你诉说这一隅方所呢?作为一个不现实主义还很浪漫主义但又时而好悲观主义的人,这一切真的很难诉说呢。对了,每个学校对中文系下设的专业都不一样,比如我们学校中文系下设两个专业:汉语言文学(基地班)、戏剧影视文学。我读的是前者,我猜题主想问的是这个专业吧。&br&&br&&b&到底学什么?&/b&&br&先从中文系的课程说起吧,中国语言文学系,课程主要分两大类,文学与语言,文学下分古代文学史、现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文学理论等;语言下分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理论等。其他专业必修、选修都是围绕这两个大类。以下是我的所有选课:&br&&img src=&/596d7a5616e8dfb3fdde_b.jpg& data-rawwidth=&872& data-rawheight=&98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72& data-original=&/596d7a5616e8dfb3fdde_r.jpg&&&img src=&/c6bfa41f9f10ae2c45dcf0_b.jpg& data-rawwidth=&732& data-rawheight=&97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32& data-original=&/c6bfa41f9f10ae2c45dcf0_r.jpg&&&img src=&/fc1f3c876dab3f70fd90f_b.jpg& data-rawwidth=&660& data-rawheight=&91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60& data-original=&/fc1f3c876dab3f70fd90f_r.jpg&&&br&课程的松紧程度,中文系可以很闲,闲到有同学忘了去考试,可以很忙,忙到熬夜写百篇习作、背百篇,准备即兴演讲考证。至于这个“百篇习作”“百篇背诵”“即兴演讲”,此乃鄙校鄙系在2012年正式开设的三门课,规定每名中文系学生,四年(其实是一到两年)完成100篇习作、300多篇诗文篇章的背诵,期末考一次“演讲”考试。旨在加强中文系“写”“说“和知识积累能力。&br&&br&据说这个项目课程十年前就一直在“筹划”“呼吁”,到我们这届,成为大三老人了,终于有幸修了这门课,向中大中文系看齐。没有人心里不清楚,这其实有什么“意义”。每个月6-7篇已定体裁的作文习作,格子纸,手抄誊写。到期上交给自己的导师(鄙系从大一开始每人一位导师,即本科导师制),由导师批阅。大三上学期,由于一门非常耗时耗精力的《文献检索》,我们几乎每个人都曾深夜熬夜刷过习作,那时候我经常戏谑,每月习作上交的日期比我来例假还要准时。&br&&br&而自始至终我觉得我是幸运的,我的导师是一位和我妈妈年纪差不多的女教授,气质颇多,做事尤为严谨认真负责。每次发还习作的时候,很多同学都抱怨自己导师就给了一个分数,而我的导师次次都是连标点的使用错误也要帮我全改出来,偶尔遇到她觉得写得好的地方还会划线,在旁边写上一句“这句写得很好”。末了,还有朱笔评语,大体都是先概述我这篇写了什么,哪里有欠缺,哪里写的好。批阅的多了,还会对我写作风格给予整体的评价与指点。她所说的,大部分也都是我认可感悟的。这种感觉,像极了回到小学,遇到一位认真可爱的语文老师。&br&&br&这也就是说,对于导师繁忙无暇顾及本科学生的同学来说,这种流水线式、大规模只求量不求质的写作,得不到肯定也得不到回应,再加上,几千字几万字的手工誊写,这一切都让原本有限的价值变得更为有限。当然,我们还是谁人心里都清楚,对于位于高处的某位系领导,院领导,他要的只是一个“项目”本身。从此,JD中文系向中大、复旦等校中文系看齐,人才培养方案更为优质齐全。&br&&br&“说”的能力,系里开过《口语表达课》,后来即兴演讲能力测试,考完后合格的发了一个暨南大学文学院发的演讲能力等级证书。这还真是中文系里的自娱自嗨。同学说这证擦鼻涕嫌糙,师妹说可以用来盖方便面。&br&&br&中文系到底闲还是不闲?课程不算太多,至少从大一开始到大四上,我的每一个周五都基本是空课的。但是课不那么多,不代表就真的“不闲”。上各种文学史的时候,各科老师每次上课都会开出一个list,或者直接规定下次上课前要看完哪本哪些本,如此一来,所有老师都默契地以为我们只上他一个人的课,我们只要读完他开出的list就好。更有一点,我们的自由已所剩无几。选择做一个乖学生,就读list吧,选择做自己,边读list边看“课外书”(list之外所有我想看的都被我列为课外书)吧或者压根不管list。闲不闲,取决自己。&br&&br&&b&朋友圈?象牙塔?&/b&&br&读大学之前,我一直想的和很多青春小说描述的一样,能有一个坚实彼此忠贞的圈子,带着所有能跟“疯狂”“爱恋”“青春”相关的字眼,总之,它的基调应该是彩色绚烂甚至暧昧的。&br&&br&不过,很可惜但又幸运,直到我要毕业了,我才找到一群基于“青春”但又基调相对温和的小团体。我在大三下学期,也就是去年5月的时候,加入了学校当时还尚未成立的网络电视台,到大四上学期,接手全校的毕业纪念片拍摄任务,从此与6个人的小团体在一起的日子,成为我在结束本科生活前的最后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绚烂。&br&&br&这也就是说,在此之前我的朋友圈是极小的。汉基班(专业简称)内招生38人,32只女人,6只男人。我们在这里,各自过着各自的生活,大家闷着,却不见得丁点的骚。像一汪有生命的死水,渴望被唤醒却又极为匮乏一声呼喊。男女之间,又彼此谁都看不对眼谁,我们男女互相之间谁也看不上谁,从未有过自我消化。再者由于少许的闷骚高傲的气质,我们常常互相之外也看不上。比如我个人就不喜欢搞经管的男人,也不喜欢爱当学生会干部的男人,永远日理万机跟着X走。&br&&br&好在我大二开始接触知乎——直到今天,没有一天是我没有打开过知乎网页或者APP的(这是个实不至但名归的男朋友呢)——到后来大三大四,认识了好些个或面基过或还庐山不知真面目的知友。也从同他们的交流、交往中逐渐走出中文系的小圈子,有些人我们还成了不错的朋友。&br&&br&关于象牙塔,塔里有塔里的世界,塔外有塔外的精彩与落寞。不过现在的中文系,看塔不是塔,看塔也可以是塔。因为塔里的人,不再是十年二十年前的中文人了。以前,中文人们惯唱大风 ,雅爱悲歌,“以痛苦的目光去探索理想,世界是不是以结绳记事的方式生存”。 后来,人们常常以为男的都体弱、爱吟诗;女的都不要命、莫名惆怅、思绪万千,谁摊上谁累。所谓女文青出自中文系。而今,来到塔里的更多的是心怀一座金黄色的金融金字塔,没走进去却被拉近小小又充满灰色的象牙塔了。&br&&br&&b&中文系情怀?&/b&&br&真正的情怀已不多见。目的性太多,功利性太多。情怀在我心里是一种温柔对待世界的方式,是诗意的栖居。情怀也有大小之分。小情怀是关注让自己获得精神愉悦的精神一隅。大情怀开阔且包容。让更多的东西走进来也让更美的走出去。&br&&br&情怀与“闲”联系密切。闲更多的是平静中和、自由自然。假如你喜欢、认可这一种“闲”,并且确定不会因为毕业找不到满意的工作而后悔读了这样一个“万金油”专业,那么来中文系吧。活在自己世界也好,叱咤天下做真正的知识分子(不仅有学识还要有对社会现实有清醒认识的头脑见地,敢于发声)也好,至少这里,属于心灵的自由多很多。&br&&br&中文系啊中文女同学啊。夏天的夜晚,奔跑在旭日操场,跟着前面的小伙儿,看着身边的姑娘,再时不时抬头看天空飞走的一架架夜行记,瞅一瞅路边朦胧似小太阳的路灯……耳机里是让我在这个时刻可以感动感怀落泪的歌曲。如果哭出来,血液沸腾,我觉得快乐无比。汗液燥热,让我自然地联想到一个夏日闷热的午后,与心爱的男人在一张并不整洁,床单略皱的床单上敦伦的感觉,一切都那么服帖、美妙。但实际上呢?处于过分被理想化境地的人事,往往在现实中即使很优秀,也远远没有想象中的好。这就是作为一个看上去感性无比(嗯,我还是觉得我实际上不乏理性)的中文女同学感受到的真实,虽然我早已不相信世界存在“真实”。不得不说,接触较多的文学作品,让我这种略作的姿态发展地更为自由,并且往往我还特别情迷其中。&br&&br&但同时,我对自己的反思点又增加一些。这关乎我(你)到底想要一个什么样的生活状态,选择一辈子“糊涂”还是清醒并糊涂着,是选择遵从一直以来的喜好,还是为了要让更多地接受而改变那些看上去理想的不得了的想法。我觉得这对于一个20多岁年纪的年轻人,尤其是学文科、学中文并怀抱浪漫主义理想主义的人很重要的。想清楚了,转专业就是小事。不然,将这份期待转换为实际的爱好也会很棒,毕竟,理想中的中文系早已死亡。但要重拾精神,一定在于自己,选择如何重拾,如何面对。&br&&br&不过,真的,不能像我这样如此任性。中文人,不仅是掌握足够的专业学识,还有一份知识分子的道义心。愿共勉,我也将努力活出小我,让更多的东西走进来,也让更美的走出去。&br&&br&最后,这些字码了有4、5个钟头了,其间出去了一趟、接了两次长电话,所以很多地方大概思路比较乱。请见谅。&br&&br&最最后,嗯。我还是有着现在中文人鲜有的骄傲。愿那惯唱大风雅爱悲歌光芒万丈精气四射的气质能被我们重新拾起。&br&&br&吃完饭回来总结一下我的看法:&br&如果确定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生活姿态,并且不会因为毕业后就业渠道(中文对口并比较受主流认可的也就各阶段学校教师、公务员、媒体,媒体的话,纸媒现在处于收缩阶段,一线纸媒尤为难进)狭窄,找不到性价比高的工作而后悔,那么如果真的喜欢中文系,可以考虑转专业。&br&&br&但是我能确定地说,所有理想中也好、想象中也罢的中文系,都已早逝。官学结合的体制,不可能让学生充分自由地体验原本可以体验到的各种情怀、浪漫、充实。比如在现下,如果想要成为一名一线纸媒的新闻记者,那么至少从大二就应该开始准备各种实习,在这一过程中,跌打滚爬必不可少,与社会的接触必不可少,于是,待在宿舍、图书馆静心看书、发呆、幻想的时间相应就少了很多。更恐怖的不是时间缺少,而是心态的转变。快节奏的生活让人很难再做到“闲”,也就无法体验到很多只有“闲”时才可以体验的感觉。&br&&br&总而言之还是要看自己喜欢哪种生活,倾向哪种发展方向。假如只是倾慕中文情怀,那倒真的不必为此而来中文系,因为一定会后悔。你体验到的,不是想象中的。&br&&br&晚再补一刀:&br&&b&作家?&/b&&br&鄙系在读研究生有两个小有名气的作家,林培源与谷卿,前者因相貌俊秀,每天楼下都有粉丝寄来的无数明信片、信件,其中也不乏表白者。&br&&br&&b&中文人与性与爱与酒&/b&&br&看到我们班男同学也上来回答了这个问题,提到我们班的一些老师,关于老师这个话题,我们都是可以说很多的。只是之前我一直顾忌在这里说老师们太多隐秘的话,会不大好。&br&&br&另外,评论区也有眼尖的同学看到我选了一些关于S话题的课程,对此,我更有话可以说了,并且,我要将这点与我的中文系老师们,与中文人骨子里的气度联系起来。&br&&br&学中文的都知道,有一种说法是说“性、爱情、革命”是文学永恒的三大主题。搞古代文学的人可能都多了古书,更习惯阴阳和谐的男女之道。而搞现当代或者外国文学的人,受西方现代化的影响更多一些,因而往往对性、对爱情的看法相较于搞古代文学的人来说,又有了一些不同。在他们的认知里,女性应当更为独立,应当有追求爱情与S的权利,有保持个人独立性的权利。我们在上外国文学史的时候,老太太带我们在课堂上齐声重复喊:&生殖器&&阴茎&;上现代文学史的时候老先生带着我们看《颐和园》,并花了两节课时间专门讨论这部电影。只不过老先生毕竟为女之父,看问题从一个父亲的角度出发,并没有从电影文学出发,有点让我失望。总而言之,我觉得中文人是不应当谈S变色的,中文人应当是对所有与人性有关的事物有清醒、理性认识的、包容的。现实中呢?我身边的中文女同学们,我觉得在这一点上,她们都和我想的差不了太多。&br&&br&关于酒。文人与酒的关系古今已被作了很多文章。《世说新语任诞篇》云:“王佛大叹言:‘三日不饮酒,觉形神不复相亲。’”又:“王右军云:‘酒正自引人著胜地。’”饮酒在文人看来是为了增加生命的密度,是为了享乐。所谓“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br&&br&来中文系后不久,我就被爱喝酒的室友带着开始尝试各种酒。也常约老师、同学友人三五成群于珠江边席地而坐,烧烤饮酒唱歌谈天。不嗜酒,但爱酒。体悟了酒文化与文人的渊源,大家也都爱这份与酒相关的情缘了。
泻药。晚更新。曾经我以为,中文系惯唱大风 ,雅爱悲歌。后来我发现中文系是最容易产生理想主义、虚无主义、无政府主义乃至好高骛远者的场所。临近毕业,时常回想四年在中文系的所有能记得的瞬间,从第一节基础写作课站在座位上腼腆地说出对四年的…
来自子话题:
楼主,我很欣赏你的想法。&br&不过男女在计算机方面其实是有差异的。。。因为大部分女性都被洗脑了不来做这个工作,所以少部分来做这份工作的女性就显得如此鹤立鸡群。&br&我要是女的,肯定满世界都想要我,但是我是男的。。。所以满世界都不要我&br&&br&&br&如你所想,研究生读完是完全不可以的。。。你想想你本科3年多,有啥收获。。。研究生就是重复的2年本科生活而已。&br&所以你要想不一样,还是得靠自己学,我可以大言不惭地说一句,跟老师走你就玩蛋了。&br&&br&言归正传,我以前回答过一个问题,是如何进微软的,和进google一个性质,如下链接:&br&&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想进入微软,本科该如何努力?&/a&&br&&br&我有几个建议,你姑且随便听听:&br&&ul&&li&不要成为脑残粉,不要盲目崇拜任何人、事、物。&/li&&li&你学得再好google也有可能不要你,招聘是看命的事情,可能要2、3次你才能混上运气去google,但别因为google不要你就丧失信心。&/li&&li&努力成为一个优秀的程序员,不要只以混进google为标准。&/li&&li&就算第一次没混进google,就算考研失败,甚至连淘宝都拒了你,也不要灰心,努力前行才是正事。&/li&&/ul&&br&具体在往下走的时候,肯定会遇到很多困难,像你说的组成原理什么头大,那纯粹是编写教材的人不想让你看懂(当然他自己也是半吊子),你就得上知乎来问人找正经书了&br&&br&所以我建议你不要匿名,大胆和大家交流,你和大家交流得多了,才能得到更多资源,如果大家不认识你,你提问是没人会看到的。
楼主,我很欣赏你的想法。不过男女在计算机方面其实是有差异的。。。因为大部分女性都被洗脑了不来做这个工作,所以少部分来做这份工作的女性就显得如此鹤立鸡群。我要是女的,肯定满世界都想要我,但是我是男的。。。所以满世界都不要我如你所想,研究生读…
来自子话题:
谢邀,怒答!&br&&br&是的,女生学计算机不好,干几年就干不动了;女生学自动化不好,干几年就干不动了;女生学金融不好,干几年就干不动了;女生学临床医学不好,干几年就干不动了……这个句式你可以把任何行业任何专业代入进去,都能得到通顺的句子。敢情女生就是天生应该比男生差,就是低人一等,任何有技术含量的工作,女生都不配做,就应该做一些轻松的简单重复工作,就只配给男人当陪衬,是这个意思么?&br&&br&计算机行业不是在工地搬砖,不存在「女生天生存在生理弱势」的问题。男女生在心理上和思维方式上的确有差异,但在计算机行业内并不能表现出这些差异来。如果硬要说计算机行业女生有什么弱势的话,无非就是部分公司的部分项目在部分阶段可能会出现非常高强度的工作。可就算是女生在这样的时候体力有弱势,为什么对体力有更残酷要求的金融、会计、审计行业,还有那么多女生在拼搏呢?为什么大家就不说那些行业「女生都不配」呢?&br&&br&任何行业要想做到出类拔萃,都是需要大量艰苦努力的。如果你对一个行业有兴趣,有爱好,在付出艰苦努力的时候你不会感觉到太多痛苦,做到出类拔萃就会比别人更容易一些。如果你确信你对计算机行业有兴趣,那就去努力做好。如果周围的人认为你没有出路你就当真,你走了他们给的路,选了自己不喜欢、不热爱的行业,你就能确信一样能做到出类拔萃了么?或者按照他们的标准,女生在任何行业都不配出类拔萃,就专心当个陪衬好了?你甘心么?你乐意么?&br&&br&最后附赠一副漫画:&br&&br&&img src=&/cd4a630c408a650c9c2a793db8bfbc02_b.jpg& data-rawwidth=&410& data-rawheight=&21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10&&&br&来源:&a href=&/385/&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385/&/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谢邀,怒答!是的,女生学计算机不好,干几年就干不动了;女生学自动化不好,干几年就干不动了;女生学金融不好,干几年就干不动了;女生学临床医学不好,干几年就干不动了……这个句式你可以把任何行业任何专业代入进去,都能得到通顺的句子。敢情女生就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一下学期个人总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