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险交多久才能减免外来务工子女入学条件学杂费在宁波务工、想让孩子能减免学杂费,但需要几个条件,其中就

财政部:对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已全部免除学杂费
新华网北京6月5日电(记者徐蕊、韩洁)记者5日从财政部获悉,2008年至2012年中央财政共安排进城务工农民工随迁子女奖励性补助资金158.3亿元,其中,2012年为50.3亿元。目前,对符合当地政府接收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已全部免除学杂费,不收借读费。
财政部教科文司有关负责人介绍,为切实解决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问题,对符合当地政府规定接收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按照相对就近入学的原则统筹安排在公办学校就读,免除学杂费,不收借读费。
该负责人说,中央财政对进城务工农民工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解决较好的省份给予适当奖励。各地将中央奖励资金主要用于补充接收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用经费和改善办学条件,重点向接收人数较多、条件薄弱的公办学校倾斜,同时扶持接收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民办学校。
2008年,我国决定在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基础上,从2008年秋季学期起全部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学生学杂费。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所需资金由省级人民政府统筹落实,省和省以下各级财政予以安排。为支持和引导各地做好免除学杂费的工作,中央财政对已经整体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的省份,从免除之日起,按照免除学杂费资金的一定比例,安排奖励资金。
据统计,2008至2012年,中央财政共安排免学杂费补助资金157.2亿元,其中:2012年31.7亿元。全国每年共有2900多万名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享受到了免学杂费的政策或相应补助。
】【】【】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纳入公共教育体系 免学杂费不收借读费河南力破农民工子女进城上学难【】【字体:
】【】稿件来源: 法制网——法制日报发布时间: 07:49:23  本报记者 邓红阳
  孩子跟着父母从农村来到了城市,到了上学的年龄,却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同龄的城里孩子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走进学校。农村孩子则要么不得不交上几千元的借读费,要么重返老家上学。
  在河南,这种现象将不复存在。
  记者今天从河南省政府了解到,省政府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对困扰进城农民工子女上学的难题均作出了明确规定,把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学的责任明确划定在流入地政府,明确要求把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公共教育体系,与城市学生统一编班、统一教学。
  彻底叫停借读费
  城里公办学校的高额借读费,让很多农民工家庭打消了让孩子在城市求学的念头。
  对此,河南省政府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在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非户籍所在工作地接受义务教育的,第一步,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持居民户口簿和暂住(居住)证、就业证明以及原籍所在地乡镇中心学校出具的外出就读证明等材料,向流入地县(市、区)教育部门提出就读申请。第二步,流入地县(市、区)教育部门审核确认后,将会按照相对就近入学的原则,划定服务学区或定点学校。安排的学校,将会以公办学校为主,统筹安排就读,免除学杂费,不收借读费。
  有孩子上学的农民工,如果确实不知道从何处下手给孩子报名,也不要紧,可先打电话咨询。河南省政府规定,为方便进城务工农民及时为子女办理入学手续,流入地县(市、区)教育部门将在每年新生入学前,公开报名地点,设立服务电话,接受咨询。
  孩子编班不能有歧视
  在不少地方,农民工子女在城市上学不能跟城市里的其他孩子同班,评先评优也不能得到公平的对待,不少借读的孩子感到被歧视。
  对此,河南省政府明确要求,今后,各接收学校都要将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与城市学生统一管理、统一编班、统一教学、统一安排活动。对于家境困难的农民工子女,在免除学杂费的基础上,免费提供教科书。对接收农民工子女入校的民办学校,给予适当的政策扶持。
  “在评优奖励、入队入团、课外活动等方面,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与城市学生也将一视同仁,不得有任何歧视倾向。”河南省政府办公厅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启动城镇公办校扩容工程
  “随着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就学的增多,有关中小学的规划建设必须提上当地政府的重要工作日程。否则,解决农民工子女在城市上学难的问题就会流于形式。”河南省政府办公厅有关负责人说。
  这位负责人还指出,根据省政府的要求,省辖市、县(市、区)政府将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方便就学、配套建设”的原则,在科学预测城镇化进程的基础上,根据包括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在内的适龄儿童少年数量、分布状况和变化趋势等情况,编制城镇中小学布局专项规划,合理设置学校。
  河南省政府决定,从2010年起,全省启动实施城镇义务教育学校扩容改造工程,每年改造300所中小学,用3年左右的时间,使城镇薄弱学校办学条件达到省定办学条件基本标准。
  河南省政府要求,省辖市、县(市、区)政府把中小学校的规划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编制城镇中小学布局专项规划,合理设置学校。城镇中小学布局专项规划编制完成后,要进行公示,并面向社会广泛征求各界意见。
  省级财政进行奖励
  河南省政府决定,对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解决较好的省辖市,省级财政将给予适当奖励。为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从城市维护建设税收入中划出不低于10%的比例用于中小学建设。
  河南省政府还决定,中小学教职工的编制,要根据城镇学校大量接收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和城乡不同学段学生数变化等情况,进行调整和使用。在同一县域内,将逐步加大城市市区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校长和教师交流力度,促进县域内教师资源均衡配置。
  本报郑州6月6日电(责任编辑:李纪平)
查看更多评论&
·····
········龙湾区每年减免2万多名外来务工子女学杂费25万
时间: 09:28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龙湾区每年减免外来务工子女学杂费25万DD2万孩子安心读书
  本报讯 就近入学、减免学杂费……龙湾区积极采取措施解决外来务工子女就学难问题,使外来务工子女不仅有书读,而且读好书。该区有关部门 透露,截至目前,该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共吸纳近2万名外来务工子女入学。   近年来,龙湾区外来务工人数已超过了本地户籍人口,外来务工子女的就学问题日益突出。为有效缓解外来务工子女就学难问题,该区近年来平均每年增加教育投入1500多万元,对全区的中小学校网进行全面调整,使85%%以上的学校得到了新建或扩建。通过公办学校吸纳为主要途径、举办外来务工子女专门学校为补充、规范简易学校管理为保障等措施,着力解决外来务工子女就学问题。目前,该区已有沙城八甲小学、海城三小、龙水三小、永昌五小等专门招收外来务工子女公办学校4所,依法审批民办外来务工子弟学校6所;同时,海滨三小、横街小学、上江小学、屿田小学、育英学校小学部等公办学校也积极创造条件接纳外来务工子女入学,使绝大部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分流到该区各所学校跟班就读。去年底,该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共吸纳19708名外来务工子女就读,其中小学17908人、初中1800人。目前外来务工子女占该区小学生的52.5%、初中生的19.2%。
  为了使外来务工子女顺利享受义务教育,该区还对经济建设有特殊贡献的引进人才等特殊人群子女就近入学。对经济收入低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减免学杂费。近几年,该区平均每年对外来务工子女减免学杂费达25万元。
  该区还通过依法取缔非法办学点、鼓励教学质量高的公办学校与民办外来务工子弟学校开展结对帮扶、共同参与教研、加强师资培训等措施,提高外来务工子女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同时改革学籍管理制度,对外来务工子女分类管理,给流动人口子女流动学号、学籍卡,建立专门档案。采取召开家长会,定期家访,扶贫慰问等多种形式,鼓励外来务工人员重视子女教育。徐华东 虞建放
上一篇: 下一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外来务工子女入学条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