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九年级语文活页2015年中考总复习习专题八

【解析】联系所学知识,雅典民主生活中,拥有公民权的雅典成年男子即图中的“自由民”享有参与国家事务的权利,这部分人不足古代雅典居民的一半,既有奴隶主贵族,也有一般市民,故本题选择B项。 考点七
古代罗马[2014内江10题已考] 兴起:古罗马国家由位于意大利台伯河畔的罗马城发展而来;公元前____年,罗马建立奴隶制共和国,公元前3世纪,统一了意大利半岛。公元前3世纪~前2世纪,罗马同地中海西部强国迦太基进行了长达100多年的争霸战争,罗马获胜,史称布匿战争,其实质是对________的争夺战。公元前2世纪末,罗马取得地中海霸权,成为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510 地中海 概况:罗马共和国时期,政权主要掌握在贵族奴隶主手中,奴隶制盛行,农庄、矿场和家庭都广泛使用奴隶劳动。 灭亡:前1世纪,罗马发生严重社会危机;公元前49年,恺撒夺得罗马最高权力成为独裁者,罗马共和国名存实亡;前27年,___________独揽大权,实际上成了罗马帝国第一个皇帝,罗马共和国被帝国取代;罗马发展成为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奴隶制大帝国。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标志着西欧奴隶制社会 霸权屋大维 的结束。[2014攀枝花2题、2013乐山21题已考] 【巧学速记】三次布匿战争夺权,罗马称霸地中海。 (2014内江10题)有人到罗马旅游,夜间问一老者,“罗马夜间,为什么不能稍稍明亮一点?”那位老者说:“一座城市既然有了历史的光辉,就不必再用灯光来制造明亮。”以下各项中属于罗马“历史的光辉”的是(
) A. 雅典民主政治 B. 爱琴文明 C. 共和国时期奴隶制盛行 D. 雅典被称为“全希腊的学校” 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能力。结合题意分析,A、B、D三项和希腊文明有关,C项属于罗马“历史的光辉”。 考点八
中古时代的欧洲
1. 查理·马特改革
内容:8世纪初,法兰克王国宫相___________,改变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推行采邑制,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土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务,构成了一座封建等级金字塔,塔的最底层是 农奴。
影响:在分封的基础上,西欧的封建等级制度逐渐形成(性质:封建性质的改革)。 查理·马特 2.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特点:层层分封,得到土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其核心是封建等级制度(封君封臣制),各封建主之间以主臣关系依次隶从,“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是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特点的体现。 内容: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骑士。 3. “丕平献土” 概况:756年,法兰克国王矮子____为报答教皇对他的支持,把用武力夺取的意大利中部一片领土献给教皇,史称“丕平献土”,教皇国由此形成。 影响:使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地位至高无上,奠定了教皇国的基础。 丕平 4. 教会的统治 概况:(1)政治上:鼓吹教权高于王权,罗马教皇被视为上帝在人间的最高代表,地位至高无上有权废立国王,并与王权分庭抗礼;(2)经济上:拥有西欧近三分之一的土地,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不但剥削领土上的农民,还要向全体居民征收什一税;(3)思想文化上:是西欧最顽固的封建精神堡垒,垄断教育,宣扬《圣经》是一切知识的顶峰,反对学习基督教神学以外的知识,禁绝希腊罗马文化。________成为中古西欧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督教 影响:教会的统治,严重影响了西欧社会的进步,历史上把教会统治的时代称为“黑暗时代”。 5. 西欧城市的兴起 根本原因:生产力提高,手工业逐渐发展。 城市的兴起:11世纪前后,中古西欧出现了威尼斯、佛罗伦萨、巴黎、伦敦等城市。随着城市的发展,市民阶层形成,后发展为早期资产阶级(为资本主义兴起准备了条件),城市为获得自治权,不断进行反对封建主的斗争,甚至举行武装起义。琅城起义是城市反封建主斗争的典型。 琅城起义:1112年,法国琅城为争取_______发动起义,处死主教,打败国王军队,迫使国王路易六世不得不再次给琅城颁发城市自治特许状。 历史意义:瓦解了西欧封建制度,孕育了近代西方文明。 自治权 6. 拜占廷帝国的衰落 衰落概况: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东罗马帝国因其首都旧名为___________,故称“拜占廷帝国”。6世纪上半叶,皇帝查士丁尼为恢复昔日的罗马帝国而频频用兵,导致民穷财尽,以后的几个世纪中,内忧外患接踵而至,国力日渐衰落,领土被蚕食,国家四分五裂。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进攻拜占廷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陷落,延续千年的拜占廷帝国被奥斯曼土耳其所灭。 君士坦丁堡 衰落的原因:(1)封建保守,固步自封,不肯学习和吸收其他文明的先进成果,看重对旧传统的保存;(2)穷兵黩武,四处征讨,造成国库空虚,财尽民穷;(3)奥斯曼土耳其的进攻。 考点九
古代东方与西方的战争 1. 希波战争 概况:公元前492年,波斯帝国入侵希腊,希腊城邦奋力反抗,希波战争(前492~前449年)爆发。希波战争延续了近半个世纪,最终希腊取胜,其中著名战役有___________。 影响:是早期东西方文明的一次重要冲突。此后,世界文明发展的格局便逐渐形成东西方并立共存之势,一直延续至今。 马拉松战役 2. 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概况:公元前4世纪中叶,马其顿王国在巴尔干半岛崛起,并称霸希腊。公元前334年,国王亚历山大率军东征波斯。经过十年的征战,亚历山大建立了横跨欧、亚、非三洲的______________。 影响:给东方造成巨大灾难;将希腊文明传向东方,也使东方文明渗入希腊文明,在客观上也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亚历山大帝国 3. 罗马征服地中海 概况:公元前3世纪末,罗马发动了征服地中海东部的战争。公元前30年,埃及托勒密王国最后被罗马攻灭。罗马的征服,结束了东地中海地区混乱无序的状态,此后,这一地区出现了约两个世纪的和平与繁荣。 影响: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充满暴力,使得被征服地区人民受到严重压迫;罗马文化渗入到了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 考点十
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马可·波罗东游:马可· 波罗是意大利著名的旅行家。 1271年,随父亲和叔父沿丝 绸之路东行,1275年来到中 国元朝的上都,受到元世祖 忽必烈的信任,在中国生活 了17年,回国后口述了《_______________》(或《东方见闻录》)一书,详细描绘了他在中国和亚洲其它国家的见闻。该书在欧洲引起轰动,对西方 马可·波罗像 马可·波罗游记 人了解东方起了重要作用,激起了西方人对东方财富的追求,对开辟新航路产生了很大影响。
阿拉伯数字的西传:阿拉伯数字是东西方文明的重大成果,其西传到欧洲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突出例证。________创造发明0至9十个数字符号,称为数码,并使用了较为完备的十进位计算法,这套数码经_________传到欧洲,故被误称为“阿拉伯数字”,它促进了世界文明的扩展,成为通用的数字符号。 阿拉伯人 古印度人 世界各民族各地区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1)促进了世界各地区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加深了彼此间的联系与友谊;(2)传播了先进的文化与生产力,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经济和文化的发展;(3)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息息相关的整体。 对东西方文明交流的认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主要有两种方式即和平交往和暴力冲突。人类历史的主旋律是和平交流,战争虽然给人类带来了灾难,但在客观上加深了世界各地区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传播了先进的文化与生产力,促进各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息息相关的整体,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考点十一
象形文字与楔形文字
象形文字:_______ 人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 发明了一种奇妙的象形 文字,象形文字是世界 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它由表示人物、走兽、 禽鸟及各种器物的象形符号构成。古埃及人把象形文字写在纸草上,或铭刻在石碑、石柱、木头上。[2012乐山21题已考] 楔形文字
象形文字 古埃及
楔形文字:公元前3000年左右,由古代________居民创造,他们把简化了的图画文字用芦杆或木棍刻在黏土做成的泥版上记事。其特点是笔画一头粗一头细,形状像楔子一样,后来流传到亚洲西部的许多地方,公元前2000年左右成为_____地区的通用文字。公元前后,楔形文字被其他文字取代,逐渐被人遗忘。 西亚 两河流域 考点十二
《荷马史诗》《俄狄浦斯王》《一千零一夜》
《荷马史诗》:古希腊的《__________》和《_______》是描写有关特洛伊战 争的两部长篇叙事诗,相传是盲 诗人_____所作,称“荷马史诗”, 反映了前11~前9世纪古希腊的社 会生活面貌,是欧洲第一部优秀文 学作品,是不朽的世界文学名著。 [2012攀枝花2题已考] 荷马 伊利亚特 奥德赛 《俄狄浦斯王》:是古希腊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品之一,作品塑造一个极力同命运抗争的英雄形象,是古希腊悲剧的典范。 《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拉丁神灯》等均是其中脍炙人口的名篇,书中反映了阿拉伯帝国丰富的社会生活。《一千零一夜》至今仍在世界各国广泛流传,被视为世界文学的瑰宝。 考点十三
阿基米得、欧几里得、古希腊雕像、古代建筑
阿基米得:阿基米得是希腊 杰出的科学家,他在世界上第一 次提出圆周率的科学计算方法 和物体表面积及体积的计算方 法;他在物理学方面提出了 ________和“____________”, 奠定了机械力学和流体静力学基础。 巴黎圣母院 杠杆原理 阿基米得定律 欧几里得:欧几里得是古希腊著名的数学家,著作为《几何原本》,其科学性至今为数学界所肯定。 古希腊雕塑:古希腊雕塑是古代造型艺术的典范作品,多是裸体的人像和神像。《掷铁饼者》《米罗的维纳斯》《拉奥孔》是古希腊雕塑的代表作品。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著名的_____教大教堂,始建于12世纪中叶,呈现出鲜明的_______建筑特点,是欧洲哥特式建筑和雕刻艺术的代表。 天主 哥特式 麦加清真寺:麦加清真寺是阿拉伯建筑的典型代表。坐落在今沙特阿拉伯麦加城内,是________第一大圣寺,也是古代世界极具伊斯兰特点的建筑珍品,寺中心的克尔白神庙是教徒前来朝觐的中心。其圆顶、尖塔和精巧的装饰,是阿拉伯文化中伊斯兰教建筑的典型风格。 伊斯兰教 考点十四
古代宗教 1. 佛教 产生:诞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相传佛教创始人是________________(释迦牟尼),其经典有《____》等。 基本教义:宣扬现世苦难,提倡禁欲修行,寻求自我解脱;反对婆罗门种姓的特权地位,主张“众生平等”,破除种姓等级界限。 乔达摩·悉达多 三藏 传播: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在位时,佛教被宣布为国教,成为国王维护统治的工具;公元前2世纪开始,佛教向印度境外传播,向北传入中国、日本和越南等,向南传入斯里兰卡、缅甸、泰国等地,成为一种世界性宗教。[2013攀枝花2题已考] 2. 基督教 产生:公元1世纪前后,基督教兴起于罗马帝国境内的巴勒斯坦、小亚细亚地区,传说耶稣是基督教的创立者,其经典是《_____》,组织是教会,十字架是其主要象征。[2013成都8题已考] 基本教义:上帝是世界万物的创造者和主宰者,人生下来就是有罪的,人类深重的苦难和罪孽只有依靠上帝才能拯救。要人们虔诚地崇拜上帝,忍受现世苦难,以求死后灵魂升入天堂。 圣经 传播:公元11世纪中叶,东西教会分裂,形成东正教和天主教两大教派。从欧洲逐渐传入亚、非、美洲,成为最有影响的世界性宗教之一。 3. 伊斯兰教 产生:______世纪初,产生于阿拉伯半岛,其创始人是穆罕默德,其经典是《______》,最基本的宗教活动是“五功”。 教义:宣扬对天神安拉的崇拜:安拉是真主,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和主宰,是全知全能的至高无上的神;遵循安拉善意行事的人灵魂就能升入天堂,反之,灵魂就会坠入地狱。 传播:中世纪传播到西亚、北非和东南亚各地。 古兰经 公元7
末页 目录 首页 第一部分
模块五 古代史
主题二十八
史前人类、古代亚欧非文明、古代文明的交融、古代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考点全解 考点一
人类的形成与文明的曙光 考点二
古埃及文明 考点三
《汉谟拉比法典》 考点四
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考点五
日本大化改新、阿拉伯国家建立 考点六
古希腊文明 考点七
古代罗马 考点八
中古时代的欧洲 考点九
古代东方与西方的战争 考点十
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考点十一
象形文字与楔形文字 考点十二 《荷马史诗》《俄狄浦斯王》
《一千零一夜》 考点十三
阿基米得、欧几里得、古希腊雕
像、古代建筑 考点十四
古代宗教 1. 早期人类 起源:科学证明人是从古猿进化而来的,许多科学家认为,生活在非洲的南方古猿是人类的直系祖先。在距今约25万年前,形成了早期智人;在距今5万年前后,形成了体质与现代人接近的晚期智人。 考点一
人类的形成与文明的曙光 形成: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_____起了决定性作用。学者将人类按体貌特征分为三大人种,即______、 ______ 、 ______ 。 代表:亚洲:______________;非洲:阿尔及利亚的阿尔法卢人;欧洲:法国的克罗马农人。 劳动 黄种人 中国的山顶洞人
黑种人 2. 从野蛮走向文明 母系氏族 形成原因、特点:氏族成员组成一个大家庭,共同劳动,共同生活。由于群婚,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血统以母系计算;妇女从事采集和家务劳动,在氏族生活中起着主导作用,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氏族的首领多由年长的妇女担任。 父系氏族 形成原因:公元前五六千年前后,农业和畜牧业出现了,繁重而复杂的劳动主要由男子承担。 特点:男子取代了妇女在生产中的主导地位,婚姻关系也逐渐固定,_______________出现,血统以父亲计算,氏族首领改由男子担任,男子处于社会支配地位。 世界最早进入文明时期的国家和地区:埃及、两河流域、中国、印度和希腊的克里特。 一夫一妻制家庭 考点二
古埃及文明
古埃及:埃及地处非洲 东北部,约公元前3100年, 古埃及就出现了统一的奴隶 制国家。是世界四大文明古 国之一(世界四大文明古国: 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 古中国) 狮身人面像与金字塔 历史遗迹:金字塔(埃及法老的陵墓,它是古埃及文明的标志、胡夫金字塔是最大的金字塔)、狮身人面像、纯金面具、木乃伊[2012攀枝花1题已考] 评价:______建筑的科学性和高超的技术,表现出古埃及人令人惊叹的智慧。是当时人们高超的建筑艺术和独特审美情趣的体现。 金字塔 【巧学速记】埃及古文明辉煌,金字塔技艺世人叹。 考点三
《汉谟拉比法典》
古巴比伦:位于古代西亚 的两河流域,是世界四大文明 古国之一,公元前19世纪,古 巴比伦王国兴起。公元前18世 纪,第六代国王_________统一, ________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 权制国家。 《汉谟拉比法典》石碑 两河流域 汉谟拉比 性质:是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典。[2014绵阳19题、2013攀枝花1题已考] 内容:《汉谟拉比法典》由序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序言和结语宣扬王权神授,诅咒不服从法律的人。正文共282条,内容涉及诉讼、财产、债务、奴隶、婚姻、赔偿等方面的法律规定,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面貌。 评价: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古巴比伦留给世界文明的重要遗产之一。 【巧学速记】汉谟拉比创法典,两河流域文明久。 (2014绵阳19题)《汉谟拉比法典》——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它允许主人买卖或转让奴隶;还规定拐走他人的奴隶或隐藏逃奴者处死。这表明法典(
) A. 维护奴隶阶级的利益 B. 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 C. 维护严格的种姓制度 D. 维护全体居住者利益 B 【解析】从题干与选项来看,本题主要考查《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本质)。从“它允许主人买卖或转让奴隶;还规定拐走他人的奴隶或隐藏逃奴者处死”的内容来看,显然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故选B。
概况:印度是世界最早 的文明发祥地之一,印度河 和恒河流域肥沃的土地孕育 了古老的印度文明,雅利安 人进入古印度后,逐渐产生 了不同等级,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历史上叫做________,其四个等级从高到低分别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他们之间地位不平等,等级森严。 考点四
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2014攀枝花1题已考] 印度种姓制度分级图 刹帝利 种姓制度 婆罗门 吠舍 首陀罗
影响:激化了印度的社会矛盾,种姓等级界限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严重阻碍了古代印度社会的发展。 【巧学速记】古印度种姓制度等级严。
1. 大化改新 背景:7世纪中叶,日本奴隶社会的各种矛盾十分尖锐,国内统治出现危机;中国隋唐繁荣强盛。 概况:646年(大化二年),以天皇的名义发布诏令,效仿中国隋唐的封建制度实行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考点五
日本大化改新、阿拉伯国家建立 内容:(1)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的私有制,改由国家管理;仿照唐朝均田制和租庸调制,颁行“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制;(2)实行中央集权,废除世袭制度,中央和地方设置官僚机构进行治理。[2014攀枝花3题已考] 性质:是一场封建性质的改革(其主要是学习和模仿____制度,即日本民族发展中的“汉化”)。 意义:标志着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了封建社会。 中国 2. 阿拉伯国家建立 背景:公元6世纪以后,阿拉伯地区氏族制度解体,奴隶制度逐渐发展起来,这一时期,阿拉伯半岛遭到外族入侵,贸易商路转移,导致阿拉伯社会动荡,经济萧条;建立统一国家,抵制外侮,恢复商路,成为阿拉伯人的共同愿望。 穆罕默德主要活动:(1)610年(七世纪初),穆罕默德在_____创立伊斯兰教;促进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和国家的建立;(2)622年,潜行到___________,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国家;(3)630 麦加麦地那 隋唐 年,征服麦加,使麦加成为伊斯兰教圣地,并把麦加城中的克尔白神庙改为伊斯兰教清真寺。[2012绵阳7题已考]
统一国家形成:随着伊斯兰教的传播,阿拉伯各部落迅速走向统一,到632年穆罕默德去世时,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大体完成。[2013乐山22题] (2014攀枝花3题)646年(大化改新)元旦,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废除贵族私有的屯仓、田庄和部民,把土地和部民一律收归国家所有;中央设二官八省一台,地方设国、郡、里;实行征兵制。此段材料反映的是(
) A. 大化改新的背景
B. 大化改新的性质 C. 大化改新的内容
D. 大化改新的影响 【解析】题干中材料反映了大化改新在政治、军事和经济方面的主要内容。 C 考点六
古希腊文明 古希腊 1. 希腊城邦 (1)公元前2000年左右,克里特岛出现奴隶制国家;(2)公元前1500年左右,希腊半岛出现以克里特和_______为中心的爱琴海文明。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爱琴海文明是希腊历史的开始;(3)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在希腊地区出现众多奴隶制城邦,以______和______最为著名;(4)公元前5世纪希腊成为当时地中海地区最大的商贸中心和最繁荣城邦,被称为“___________”。 迈锡尼 斯巴达 雅典 全希腊的学校 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确立的条件 ——多山 多岛 环海
1.自然条件:
2.经济条件:
3.文化因素:
4.政治前提: ——商品经济 地中海 雅典 ——吸收亚非文明 ——城邦体制
2. 雅典民主政治[2014宜宾 6题、2014乐山20题、2014内江10 题、2013内江27题已考]
形成:古希腊繁荣时期,绝 大多数城邦废除了专制制度,实 现共和,一些城邦建立了公民享 有充分权利的民主制度。公元前 594年进行了______改革,开启了 民主政治道路。 伯里克利像 梭伦 表现:民主政治时期的雅典没有国王,__________、五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是掌握国家权力的最重要的机构。公民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国家各级官职向公民开放,通过选举产生。由全体公民组成的公民大会是雅典国家的最高决策机关。[2013乐山20题、2012成都14题已考] 实质:奴隶主民主政治。 公民大会 评价:①进步性:伯里克利时期,雅典基本上实现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公民左右着国家政权,民主政治达到顶峰;②局限性:雅典民主政治建立在奴隶主对奴隶专政基础之上的,奴隶和妇女没有政治权利,真正享有民主权利的只有拥有公民权的少数雅典人。[2012宜宾12(1)题已考] 【巧学速记】西方文明起希腊,源自雅典斯巴达。 (2014宜宾6题)观察下图,下列解读不正确的是(
A. 雅典城邦居民都享有选举权 B. 公民大会是雅典最高决策机构 C. 提供了公民参与政治的机会 D. 古代雅典已具分权政治雏形 A 【解析】雅典的民主政治是一种狭隘的民主,享受民主的范围是雅典成年男性公民,而非城邦居民,故A叙述错误。 (2014济宁六三制)分析下图,对于雅典民主与居民的政治联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超半数的居民能享受雅典民主
B. 雅典民主的社会基础为自由民 C. 少数奴隶主贵族独享雅典民主 D. 外邦人享有雅典最广泛的民主
末页 目录 首页 该会员上传的其它文档:19 p.20 p.14 p.19 p.12 p.20 p.17 p.18 p.13 p.16 p.17 p.20 p.19 p.20 p.17 p.15 p.20 p.19 p.16 p.21 p.16 p.16 p.【解析】联系所学知识,雅典民主生活中,拥有公民权的雅典成年男子即图中的“自由..【解析】联系所学知识,雅典民主生活中,拥有公民权的雅典成年男子即图中的“自由民”享有参与国家事务的权利,这部分人不足古代雅典居民的一半,既有奴隶主贵族,也有一般市民,故本题选择B项。 考点七
古代罗马[2014内江10题已考] 兴起:古罗马国家由位于意大利台伯河畔的罗马城发展而来;公元前____年,罗马建立奴隶制共和国,公元前3世纪,统一了意大利半岛。公元前3世纪~前2世纪,罗马同地中海西部强国相关文档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关于我们常见问题关注我们官方公共微信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京 东 价:
¥13.80 [6.9折][定价:¥20.00]
温馨提示:
其它类似商品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天利38套?中考命题规律与必考压轴题:物理(2014中考总复习必备)
查找同类商品
  梳理与归纳必考点  总结命题规律  强化能力突破  权威压轴预测
  《天利38套?中考命题规律与必考压轴题:物理(2014中考总复习必备)》对题目难易梯度进行了优化。各栏目中的题目难易设置更加明确,其中基础测试立足基础,提高训练适当拔高,压轴预测更注重创新题、开放题及探究题的考查,考生可以依据自己的情况合理使用。所选试题具有典型性、导向性和示范性的特点,注重知识的拓展、整合、应用及创新,对帮助考生熟悉中考命题思路、加快答题速度,有极大的实用价值。
2014年中考物理命题趋势分析与备考建议第一部分 力学专题1 声专题2 测量机械运动专题3 质量密度专题4 力力和运动专题5 压力和压强专题6 浮力专题7 简单机械专题8 功和功率机械能第二部分 光学专题9 光的直线传播与光的反射专题10 光的折射与透镜第三部分 热学专题11 物态变化及应用专题12 内能的利用与环保第四部分 电学专题13 简单电路专题14 电流电压电阻专题15 欧姆定律专题16 电功和电功率专题17 家庭电路与安全用电专题18 电和磁第五部分 信息与能源专题19 信息、材料、粒子、宇宙、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第六部分 中考热点题型专题20 实验探究题专题21 开放性题专题22 计算专题专题23 信息与新闻情景题专题24 学科内综合及压轴题参考答案及解题提示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七日畅销榜
新书热卖榜背景:经济危机冲击了美国 的资本主义制度,导致社会矛盾 尖锐,政局动荡。
目的:摆脱经济危机,巩固 资产阶级统治。
实施:1933年,_______就任 美国总统,实行“新政”,先后 颁布了“产业复兴法”等70多个法案,全面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2014遂宁11(5)题已考]
特点: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罗斯福(中) 与家人在一起 罗斯福 实质: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调整和完善,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措施:(1)财政方面:政府大力整顿_____,采取淘汰小银行,扶持大银行,政府对银行存款进行担保等措施,使银行信用得以恢复;(2)工业方面:政府实施“___________”,包括制定“公平竞争法规”,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调整劳资关系,规定工人有权组织工会_________,等内容,同时还筹划大规模公共工程的兴建,以刺激消费和生产等。这是新政中最主要的反危机措施; 以工代赈 银行 产业复兴法 (3)农业方面,缩减农业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政府以优惠贷款补偿农民的损失,以复兴农业。[2014雅安12题、2014泸州21题、2013成都19题、2013巴中32题、2012达州12题已考]
中心措施:实施“产业复兴法”,对工业进行调整。加强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和调节。[2014攀枝花20题已考]
影响:罗斯福新政使美国经济摆脱了危机并逐渐复苏,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供了范例。 但由于产生危机的根源依然存在,它并不能化解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也无法使美国避免新的危机。[2014广安30题、2013雅安14题已考]
认识:(1)罗斯福新政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先河,说明资本主义制度具有自我调节的功能;(2)罗斯福新政是以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为前提的,没有触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因此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启示:政府制定积极有效的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延续性。 罗斯福的精神品格:乐观自信、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意志坚强。 【巧学速记】经济危机扫全球,罗斯福新政策好。国家干预重把控,复苏经济成范例。
当时的人们如何看待新政?
部分资本家在报纸上连篇咒骂罗斯福是“向富人敲竹杠”,说罗斯福天天都吃“烤百万富翁”,在关于《社会保障法》的听证会上,有人高喊“这个法案是从《共产党宣言》第18页逐字逐句抄来的。”甚至有人建议美国联邦调查局调查一下罗斯福是不是美国共产党的秘密党员。
(2014泸州21题)下图为美国的田纳西水利工程。它的兴建反映了罗斯福新政的一项反危机措施,其直接目的是(
A. 增加就业,缓和社会矛盾
B. 整顿银行,恢复银行信用
C. 缩减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
D. 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 【解析】罗斯福新政时期修建田纳西水 利工程的目的是为解决就业问题,缓和社会矛盾。 A 田纳西 水利工程 (2014南通)下表是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部分经济数据统计,导致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经济大危机的破坏
B. 罗斯福新政的实行 C.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D. 新经济时代的到来 年份 工人周平均工资 失业率 1933年 16.73美元 24.9% 1935年 20.13美元 20.1% B 【解析】通过提炼题干中的信息可发现,该事件发生在20世纪三十年代,该事件的实行提高了工人的工资,降低了社会失业率,由此可判断为罗斯福新政的实施。经济大危机使企业破产、工人失业;马歇尔计划于1947年提出;新经济时代的到来是在20世纪90年代。 考点四
德意日的法西斯化
巴黎和会刚刚结束,德国就喊出了“打倒凡尔赛和约”的口号。1933年1月,希特勒以最大政党领袖身份出任德国总理。从此,希特勒便开始推行他的复仇计划。他发誓要对《凡尔赛条约》确定的欧洲政治新秩序作一个彻底的修订,“打垮西方强国的优越地位,使德意志民族获得发展空间。”
1. 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建立[2012广安13题已考]
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沉重地打击了意大利的经济。战后,意大利国内的政局动荡,社会秩序混乱,资产阶级统治不稳。
过程:1922年10月,意大利法西斯头目______ _____率领法西斯党徒“进军罗马”,发动政变,接管了国家政权。从此意大利开始了法西斯统治时期。 墨索 里尼 暴行:对内实行恐怖统治,对外进行侵略扩张,后来,墨索里尼和希特勒将两国结成军事同盟,使意大利和德国一起走向世界战争。 2. 德国法西斯统治建立 背景:在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德国国内阶级矛盾尖锐,工人运动高涨;以希特勒为头子的法西斯组织——_______活动猖獗,气焰嚣张。 标志:1933年希特勒出任总理,1934年希特勒集总统、总理和最高军事统师于一身。 纳粹党
暴行:(1)1933年,纳粹党制造“_________ ___”,陷害德国共产党,大肆镇压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2)残酷迫害和屠杀犹太人等;(2)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把国家变成军营,法西斯统治下的德国已经成为新的世界大战的_____战争策源地。[2014绵阳22题已考] 国会纵火 案 欧洲 3. 日本法西斯政权建立 背景:(1)1929年开始的经济危机使日本经济受到重创,工农业生产、出口大幅下降,农民破产,阶级矛盾尖锐;(2)日本统治集团要强化国家政权,转移国内人民视线,从对外战争中寻找新的出路。 过程:1936年2月,一批少壮派军官发动“二二六”兵变,失败后,军部的权力变大。1936年3月,在军部支持下建立的_________内阁上台。 广田弘毅
特点:日本法西斯势力的核心是军部,在日本的政治生活中,其势 力不断膨胀,对外侵 略的野心越来越大。
政策:(1)对 内:镇压工人运动, 加快国民经济军事化 的步伐;(2)对外:积极准备扩大侵略战争。 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 “九一八”事变
暴行:发动____________侵占中国东北,建立伪满洲国;制造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制造南京大屠杀;在中国进行细菌战、化学战争;偷袭珍珠港,挑起太平洋战争。
影响:日本成为新的世界大战的_____战争策 源地。
对德意日法西斯化的评价:德意日的法西斯独裁统治,是人类历史上最反动、最黑暗的统治,它们相互勾结,狼狈为奸,对世界和平与进步事业构成了严重威胁。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已经不可避免。 亚洲 九一八事变 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的标志: 1936年,广田弘毅上台组阁 军部:日本法西斯的主力所在 裕仁天皇 小
年的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各国根据自身不同的政治经济条件,寻找出路,使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各种新现象。美国通过罗斯福新
政,逐渐摆脱了危机,德日两国则走上了法西斯专政和发动对外战争的道路,对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大危机使世界走向战争”成了30年代的基本特征。” (2014绵阳22题)失业率是一个国家经济状况的晴雨表。针对失业严重情况(见图),德国采取的措施是(
C A. 建立三国军事同盟 B. 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 C. 把工业纳入备战轨道 D. 接受马歇尔计划援助 【解析】从图表的时间年失业率的变化情况,可以判定本题主要考查德国应对年经济危机的措施。A项发生在一战前, B项发生在1914年, D项发生在1947年,时间都不符合。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德国走上了法西斯化道路,疯狂地扩军备战。故选C。 (2014南充模拟)日本法西斯不同于其他法西斯国家的主要特点是(
) A. 对外侵略扩张
B. 不断制造兵变、政变 C. 对内独裁统治
D. 以军部为核心力量 【解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A、B、C均是法西斯国家道路的相同点,而日本于1936年,受军部控制的新内阁上台,标志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日本成为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了以军部为核心的法西斯侵略势力特点,故选D。 D
末页 目录 首页 第一部分
世界现代史 主题十八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西方世界 考点全解 考点一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考点二
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考点三
罗斯福新政 考点四
德意日的法西斯化 考点一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2014攀枝花31题、2013南充33(2)题、2013宜宾7题、2012成都22题已考] 你野心真大,我只要个欧洲大陆行了。 别忘了我要扩张领土。 你那想法太小case了,同时要掂掂自己的份量。我可有海上优势的。 我想要个世界,and you? 意大利 英国 法国 美国 1.巴黎和会[2013内江42(1)题已考] 背景:1919年,战胜的协约国集团为了对战后的世界作出安排,缔结和约。 地点:巴黎近郊的凡尔赛宫。 操纵国:美国、英国、法国。 中心问题:如何处置战败后的德国。 内容:签订对德和约,即《凡尔赛和约》。 性质:一场帝国主义分赃和称霸世界的会议。 对中国的影响:中国作为战胜国之一,要求收回一战前德国在山东攫取的一切权利,但《凡尔赛和约》竟把这些权利交给了日本,为抵制巴黎和会的无理决定,中国爆发了五四爱国运动,出席和会的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2013攀枝花15题已考] 2. 《凡尔赛和约》[2013雅安13题已考] 时间:1919年6月。 签订:战胜国与德国签订《凡尔赛和约》。 内容:法国收回_________和_____,德国承认奥地利、波兰、捷克的独立,德国的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德国向协约国支付巨额赔款。 阿尔萨斯 洛林 捷克斯洛伐克 1914年德意志帝国 阿尔萨斯
和洛林归还 萨尔区开采15年 莱茵地区占领15年 归还波兰的地区 但泽 归还丹麦 奥地利 德
国 1919年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波兰走廊” 减少13 %领土和10 %人口 ! 波
兰 洛林 阿尔萨斯 萨尔 占领15年 非武装区 评价:《凡尔赛和约》是战胜国列强任意瓜分战败国的产物,是在牺牲弱小民族利益的基础上签订的。它与随后同德国的盟国签订的一系列和约,形成了所谓“____________”,建立起一战后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新秩序。[2014内江17(3)题已考] 凡尔赛体系 这幅刊登在1921年德国一家杂志上的漫画将英、法、美、意、日比做一只五头怪兽,它将德国踩在脚下,贪婪地将其内脏吞食殆尽。
兽” 美 日 英 远东利益 海军竞争 抵制 日本 牵制俄国 远东利益 海军竞争 争夺中国 扩张海军
3.华盛顿会议[2012乐山28题已考]
背景:巴黎和会后帝国主义列强在西方的利益和关系暂时得到调整,但美、英、日等列强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利益和关系还没有进行调整。
时间:1921年11月~1922年2月。
参会国:美国发起,英、日、法、意、荷、比、葡及中国。
正式议题:限制海军军备以及远东和太平洋地区问题,中国问题(重大议题)。[2014凉山州10题、2014眉山46(1)题已考] 目的:协调帝国主义国家(尤其是美国和日本)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矛盾。[2013巴中30题已考] 结果:(1)美、英、法、日四国签订了____________;(2)美、英、日、法、意五国签订了________________;(3)日,与会国签订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2013成都17题已考] 《四国条约》 《五国海军条约》
评价: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它在承认美国占优势的基础上,建立了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新秩序”,从而最终形成了帝国主义战后国际关系的新格局,即所谓“___________ _____体系”。这是一个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和奴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体系。[2014巴中45(2)题、2014雅安19题已考] 凡尔赛—华 盛顿
4. 《九国公约》[2014雅安24(1)题、2013广元12题已考]
时间:日。
内容:公约名义上尊重中国的独立和完整,同时又宣布在中国实行美国提出的“_________、________”的原则。[2014攀枝花19题、2014遂宁6题已考]
实质:保证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控制。 机会均等 门户开放 影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利益,为美国在中国的侵略扩张提供了便利条件;扼制了日本独占中国的局面,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5.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实质:是帝国主义战后重新分割世界、维护战胜国利益和维持战后和平的国际关系体系。 认识:(1)确立了帝国主义战后世界新秩序,客观上维护了欧洲形式上的相对稳定;(2)从根本上来讲,它没有改变世界的基本格局,资本主义大 国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矛盾依然存在。由于分赃不均,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也进一步加剧。此外,战胜国对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掠夺,也激化了殖民地人民与殖民者之间的矛盾。因此,这一体系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它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2013攀枝花15题)右边的漫画生动地反映了20世纪初德国人、日本人参加哪次会议后的心情(
) A. 巴黎和会 B. 华盛顿会议 C. 慕尼黑会议 D. 雅尔塔会议 A 【解析】由题干中关键信息“20世纪初”和图片中文字信息“沮丧的德国人”“得意的日本人”,回归教材可知,1919年召开的巴黎和会上签订的《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由日本继承。 (2013巴中30题)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英、日等列强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矛盾尖锐,为协调在这一地区的利益,由美国发起召开的一次国际会议是(
) A. 华盛顿会议
B. 巴黎和会 C. 雅尔塔会议
D. 慕尼黑会议
A 【解析】巴黎和会只是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列强在西方的利益和关系,美、英、日等列强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利益和关系还没有依据实力对比的变化进行调整。1921年11月,由美国发起召开了有美、英、日、法、意、荷、比、葡及中国等九国代表参加的华盛顿会议。故选A。 (2014内江模拟)一位参加某国际和会的代表说:“我们初来巴黎时,对即将建立的新秩序满怀信心,离开时,则已觉悟,新秩序不过是比旧秩序更加纠缠不清。”他指的“新秩序”是(
) A. 凡尔赛体系
B. 华盛顿体系 C. 雅尔塔体系
D. “一超多强”格局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凡尔赛体系的准确认识,据材料中所提到的“巴黎”“即将建立的秩序”,判断“新秩序”应是凡尔赛体系,故选A。 A 考点二
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2014凉山州28题、2014成都27(2)题、2014内江14题已考] 经济危机
背景:(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是当时世界经济的中心,经济一度出现繁荣景象;(2)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也孕育着经济危机,财政信贷成为当时美国经济中最薄弱的环节。
原因: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根本原因);生产相对过剩(直接原因)。
爆发:1929年10月下旬 美国最大的股票市场纽约证 券交易所的股票价格暴跌, 一场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爆发了。危机很快波及世 汽车贱价销售 界各国,演变成一场世界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特点:(1)持续时间长;(2)波及范围广;(3)_________。[2014巴中30题、2012南充26题已考]
影响:沉重打击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激化了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矛盾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引起了资本主义各国政局的动荡。为摆脱危机,美国进行了罗斯福新政,德国和日本走上了法西斯道路。 破坏性大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工业下降 46.2% 40.6% 28.4% 16.5% 8.4% 外贸缩减 70% 69.1% 50% 48% 50% 失业人数 1700万 600万 近300万 85万 300万 上表反映了经济危机的哪些方面? (2014内江14题)1931年,在美国纽约州的一所小学里,有一位教员劝一个小女孩回家吃东西,可小女孩有气无力地说:“不行啊,我们家是轮流吃饭,今天该我妹妹。”这表明(
) A. 罗斯福新政没有效果 B. 美国人的生活方式与中国人不同 C. 美国即将爆发经济危机 D. 经济危机使美国人民生活极其艰难 D 【解析】从题干中的时间“1931年”和小女孩的表述,链接年经济危机有关知识,表明经济危机使美国人民生活极其艰难。 考点三
罗斯福新政[2014凉山州28题、2014自贡26(3)题、2014达州40(3)题、2014南充22(3)题、2014成都27(4)题、2012成都27(1)题、2012绵阳28(2)题已考] 如果竞选成功,我保证将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
胡佛 罗斯福 最好的经济是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最好的政府是不干预经济的政府。 1575万票—2280万票 59票—472票
我们唯一值得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罗斯福
末页 目录 首页 该会员上传的其它文档:19 p.20 p.14 p.19 p.12 p.20 p.17 p.18 p.13 p.16 p.17 p.20 p.19 p.20 p.17 p.15 p.20 p.19 p.16 p.21 p.16 p.16 p.
背景:经济危机冲击了美国 的资本主义制度,导致社会矛盾 尖锐,政局动..
背景:经济危机冲击了美国 的资本主义制度,导致社会矛盾 尖锐,政局动荡。
目的:摆脱经济危机,巩固 资产阶级统治。
实施:1933年,_______就任 美国总统,实行“新政”,先后 颁布了“产业复兴法”等70多个法案,全面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2014遂宁11(5)题已考]
特点: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罗斯福(中) 与家人在一起 罗斯福 实质:资本主义制度的自相关文档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doc关于我们常见问题关注我们官方公共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5中考语文总复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