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雍也翻译孔子提出学习的三重境界

《孔子中庸的三重境界》
(《人文杂志》(2010.5);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哲学》2011年第1期全文转载。如引用,请查对杂志原文)
内容提要 中庸是孔子一以贯之的思想。孔子的中庸思想包括三重境界,即无过不及的“时中”境界、无適无莫的“执中”境界和无可不可的“无中”境界。能够做到以礼周流、无过不及就达到了第一重境界。能够做到义之与比、无適无莫就达到了第二重境界。能够做到从心所欲、无可不可就达到了第三重境界。
关键词 孔子 中庸 境界 无过不及 无適无莫 无可不可
中庸思想是儒家哲学的精神所在,儒家对中庸有一种自觉而清醒的意识,始于孔子。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这是“中庸”一词最早的文献记录。在孔子的义理系统中,中庸思想具有一以贯之的重要地位,明儒刘蕺山曾说:“孔氏之言道也,约其旨曰‘中庸’。”但是,历来人们对孔子中庸思想的理解和认识不是支离破碎、难窥全豹,就是任意歪曲、乱扣帽子。究其原因,在于不能全面了解孔子中庸思想中的三重境界,即:智者无过不及的“时中”境界、仁者无適无莫的“执中”境界和圣人无可不可的“无中”境界。孔子中庸的三重境界层层递进,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只知其一而不见其它,曲解或误解也就在所难免。
孔子中庸的第一重境界是“无过不及”的境界。这最初是从孔子对其两个门生子张(颛孙师)与子夏(卜商)的评价中引出来的。子贡曾问:“师与商也孰贤?”孔子答曰:“师也过,商也不及。”子贡紧接着又问:“然则师愈与?”孔子最后总结说:“过犹不及。”(《先进》)“过犹不及”的正面意思就是“无过无不及”,简称即为“无过不及”。后来,“无过不及”就成了“中庸”的代名词。
无过不及是中庸第一重境界的形式表示,意谓能做到无过之亦无不及,就算是合乎中庸之道了。但判断无过与不及的标准是什么呢?孔子认为就是礼。这从师商二人的日常言行就可以看出。子张的日常言行总是于礼过之。孔子说“师也辟”(同上),子张的性格孤僻、偏激,反映在言行上不免会过激违礼。最明显的一次是子张的“谅阴之问”(《宪问》)。守孝谅阴、三年不语是天下通礼,子张谅阴之问与宰我短丧之问(《阳货》)目的相同,都是想废除一些古礼。这在孔子看来是不能容忍的过激违礼行为。与子张相反,子夏的平时举止老是于礼不及。子夏平日施教的内容主要是洒扫、应对、进退等生活琐事、细枝末节(《子张》)。为人处事当然要从小礼细节做起,但仅以此为限,不免心胸狭滞,气象不大。所以孔子告诫子夏“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雍也》),勉励他要器量大一些,这样才能跟得上礼。过犹不及,不及亦是过,表面上是不违小节,实质上是不及大礼。《礼记·仲尼燕居》也记载了孔子与子贡谈论子张子夏的过与不及,子贡最后越席而对曰:“将何以为此中者也?”孔子曰:“礼乎礼,夫礼所以制中也”。这就说得很明白了,礼就是无过不及的标准,守礼就是制中。后来荀子说:“先王之道,仁之隆也,比中而行之。曷谓中?曰:礼义是也。”(《荀子·儒效》)宋儒袁甫也说:“道以礼为的,礼以中为的,礼即中也”,“中庸即礼也”。礼就是中,过于礼就是过于中,不及礼就是不及中,只有合乎礼的行为才合乎中庸之道。
礼具有因时而变的特点。《为政》是判断无过不及的标准,心点也是不断变化的,因此中庸就是《易传》所说的“时中”,是一种。
礼是无过不及的标准,所以孔子一生非常重视礼,以克己复礼为己任。而礼以时为大,具有随时而变的特点,所以孔子就必然重视守礼以时,随时处中。《论语·乡党》篇记载的主要是孔子的日常言行,“《乡党》篇记夫子言行皆中乎礼,而归之时,中礼以时为大也”。从《乡党》篇的记载中可以看到,孔子的言行无不中礼,而且无不与当时的具体情况相符合。当然,时中不只局限于守礼执礼,只要事事、处处当其可,都是时中,都是无过不及。《礼记·学记》说:“当其可之谓时”。可以《宪问》《雍也》怒而当,却无定时,就是时中。孔子几次出仕做官的选择,非常具体地表达了孔子对时中的理解和体会:
(一)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匮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子罕》)
(二)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阳货》)
(三)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说,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同上)
(四)佛肸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同上)
(五)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卫灵公》)
《泰伯》子的一条处世原则,阳货、公山弗扰、佛肸都不是什么好东西,按照那条处世原则,孔子不应该接近这些人的,但这些人请孔子去做官,孔子仍然去了。孔子周游至卫国,想在那里实现其政治抱负,可是当卫灵公向孔子请教摆兵布阵之法时,孔子却转身离去。孔子从事致仕,无不时中,无论路有多危险,该去即去,无论路有多平坦,该离就离。这真称得上是“可以仕则仕,可
时中需要有大智慧。要在纷纭世变中时时处中,事事处中,处处处中,达到无过不及的时中境界,就必须对世事有足够的了解,对时变有深入的察知。觉知时变,察识世事,洞悉时务,就是对社会生活、人际情态有清楚而透彻的察知,也只有这样,才能顺时乘势、安身世事、政出令行而无过不及。这就需要具有大智慧、大学问。孔子称叹舜执两用中是“大知”(《中庸》第六章),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的。
时中《子路》《阳货》“无终食之间违仁”(《雍也》),
孔子中庸的第二重境界是无適无莫或义之与比的境界。无適无莫是其形式的表达,义之与比是其内容的表达。这两种表达见于《论语·里仁》第十章:“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適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无適无莫”与“义之与比”从正反两个方面表达了相同的意思。“无適无莫”历来有很多不同的说法。郑玄等人认为,適与敌通,適即是仇敌的敌,莫与慕音同,莫即是贪慕的慕,无適无莫是没有好恶憎慕的意思。邢昺等人则说,適是厚遇之厚,莫是薄待之薄,无適无莫是没有远近亲疏的意思。宋儒多主张,適是有所专主、执著,莫是无所专主、不执著,无適无莫的意思就是无心而行,无可无不可。无论哪种说法,有一点是公认的:適或莫都是有所偏执,都不合乎中庸之道,无適无莫才是中庸之道。义者宜也,“义之与比”义是合宜性的原则。义之与比就是说无所偏执一切无適无莫是否定地说,义之与比是肯定地说。无適无莫是以否定的形式对中庸所作的一种形式说明,义之与比则是以肯定的形式指出了中庸的内在原则就是义,是仁义的义。在孔子那里,义作为合宜性的原则也就是仁。所以“义之与比”就是“仁之与比”。
无適无莫就是不执著于意欲,对于声色利欲无所亲慕也无有憎恶;义之与比就是全神贯注、一心执守内在的仁。如果说第一重境界是随时处中于纷纭世变,那么第二重境界就是据守固执于内在的仁,始终以纯粹的道德人格矗立于纷纭世变。如果说第一重境界是动的境界,那么第二重境界就是静的境界。第一重境界用“时”字来概括其动态性,那么第二重境界可用一个“执”字来概括其静态性。这样,中庸第二重境界就是“执中”,就是无適无莫而只固执于心中的仁义原则。这重境界以朝闻夕死的态度择善而固执之,以杀身成仁的精神守死而弗失之。达到这重境界的人浑身上下浸润于道德的光辉,身心内外充盈着理想的向往。达到这重境界的人“满腔子是恻隐之心”,“通身纯是道义”,“通体是仁心德慧”,是一个完全道德化了的仁者。无適无莫或义之与比的执中境界可以说是仁者的境界。
明白了孔子中庸两重境界及其不同,《论语》中那个“管子难评”的公案也就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了。在《论语》中,孔子曾四次评及管子为人:
(一)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八佾》)
(二)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问子西。曰:“彼哉!彼哉!”问管仲。曰:“人也。夺伯氏骈邑三百,饭疏食,没齿,无怨言。”(《宪问》)
(三)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同上)
(四)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同上)
子对管子的前后态度有一个很大的变化。孔子先是骂管子“器小”、不知礼,后来不但不再责备管子,甚至还连称“如其仁!如其仁!”这是一种极高的评价,因为孔子向不轻许以仁。
孔子对管子的前后评语相去甚远,这是为什么呢?对此,历来是歧解纷出。如果根据中庸的两重境界来分析孔子的这种态度变化,就能够得到比较合理的解释了。骂管子器小是从中庸第一重境界来做的评语。第一重境界的标准是礼。礼就是中,是无过不及的判断根据和标准。管子所作所为于礼有过,当然要责备他。而连称其仁是从中庸的第二重境界来做的评价。第二重境界的评判原则是仁。管子襄相助桓公不以兵车,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在孔子看来,这显然是大仁大义之举。仁者做事出于公心,大公无私故无过不及,世人称善。管子剥夺伯氏骈邑的采地,伯氏只能粗茶淡饭以糊口,弄得差点去喝西北风,就这还至死无怨,原因就在于管子赏罚无私心,好恶当其理。
一般来说,达到了第二重境界,就意味着已经达到了第一重境界。孔子根据中庸第二重境界的标准称赞管子是仁者,这就意味着管子应该已达到第一重境界,其言行应该是于礼周流、无过不及。但管子在第一重境界中却出现过礼不中的现象,这又如何理解呢?
这涉及中庸两重境界的关系。第一重境界主要是从无过不及的外在行为来说的,第二重境界主要是从无適无莫的内在原则来说的。人是社会的人,内在的道德原则不能总是孤零零地、自在自为地存在于内心,它要发用于、流行于、呈现于日常举止和社会生活,这就是道德践履。人又是有限的人,内在的道德原则一旦发用流行于外在的自然世事,便会受到一定的制约。于是,内在的道德原则与外在的现实制约之间便构为一种紧张关系。这种关系表现为三种情况:一是极端的情况,道德原则流行发用完全找不到合适的呈现对象。其结果要么是呈现对象的毁灭,要么是道德主体的毁灭,要么是道德原则的埋没。比如事君以忠,结果碰到的是一个暴君。要么是君的毁灭,要么是臣的毁灭,要么是仁的埋没。君的毁灭就是汤武革命,臣的毁灭就是杀身成仁,仁的埋没就是为虎作伥。二是道德践履不够纯熟的情况。道德践履不纯熟,道德原则的发用不够顺畅,还会有过与不及。其中的原因,一来可能是对于内在道德原则察识体知得不够彻底,二来可能是对于外在的现实世事理解认知得不够透彻。认知不够,就难以保证道德原则呈现于适宜的对象。管子应该就是这种不够圆熟的情况。三是道德践履圆熟的情况。一颦一笑,无不得体,举手投足,无不中礼。天理流行,洒然自得,小德川流,大德敦化,大而化之,上下同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达到这重境界的人是智者与仁者的完全合一,即孟子说的“仁且智”和荀子说的“仁知且不蔽”,也就是圣人。这种境界其实就是圣人的境界,也就是中庸的第三重境界。
中庸第三重境界的表达形式是“无可不可”,语出《论语·微子》:“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我则异于是,
《微子》他还是能够根据时运世变降低志趣,辱没身份,使自己的言语得体,举止中礼。这是时中,是无过不及的境界。伯夷、叔齐兄弟两个志意坚定,守身如玉,不是自己的君主,宁可饿死也不为他做事。(《季氏》是执中,是无適无莫的境界。柳下惠、少连是无过不及的时中境界,伯夷、叔齐是无適无莫的执中境界,而孔子“则异于是”,与他们都不一样。清儒陈乾初说:“圣人不求异,故异;有可有不可,故无可无不可。盖伯夷叔齐有不可,无可;柳下惠少连有可,无不可;余子亦然,皆所以为异也。”柳下惠的时中是“有可无不可”,伯夷叔齐的执中是“有不可无可”。孔子既异于柳下惠的“有可无不可”,也异于伯夷叔齐的“有不可无可”,他追求的境界更高,是一种“无可无不可”或“无可不可”的境界。
中庸第三重境界的可与不可和前两重境界的时中与执中有一定的对应关系。“不可”对应时中,“可”对应执中。时中是“不执”,易流于无原则性。执中是“固执”,执中化去了时中的不足,但又易落入执著于仁而“顽固不化”。比如伯夷,执仁过于刻薄就成了“磏仁”(),其器量就显得狭隘,其气象就显得不大,所以孟子说“伯夷隘”(因此,执中之“执”也必须被化掉,“执”被化掉,“中”自然也就被化掉。这样,整个执中最终被化掉,成为无执无中。相应于前两个境界的时中和执中,无执无中可权称之“无中”或“空中”。“空”“无”并非空无所有,只是表示其为“无执”,无所执著。时中和执中被化掉,就是可与不可被化掉。可与不可被化掉后就成了“无可无不可”或“无可不可”。
无可不可的境界不好以言语来形容。用孔子的话说是“无得而称《泰伯》它不是什么,而不能肯定地说它是什么。因为一说它是什么,它已经不是什么了。佛教有所谓表诠和遮诠,表诠是正面地、肯定地实说,遮诠是反面地、否定地虚说。有些对象可以用表诠,有些对象只能用遮诠。中庸第一、第二重境界可以表诠,时中、执中就是表诠,中庸第三重境界不可表诠而只能遮诠,无可不可的“无中”或“空中”只是一种遮诠。
无可不可的境界虽然不可言说,不可表诠,只能遮诠,但不可言说也是一种言说,遮诠也是一种释诠。无可不可的中庸境界虽然是“无中”、“空中”,但无中空中并非空无所有,无可不可亦非一无所可,而是包含着丰富而真实的内容。其真实的内容就是一种“乐”,中庸的最高境界是一种“乐”的境界。这从《论语》下面几章就可以看出来
(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二)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三)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贾对曰:“以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宪问》)
(四)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
知礼,无以立”()。第二,不知不愠、好之、“义然后取”和“兴于诗”都是从仁来说的。仁内在于己,人不知也就不会生愠怒之心。“知之不如好之”的好是好仁、好德、好义之好。“义然后取”之义是义之与比之义。“兴于诗”的兴是“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泰伯》)的兴。这些都属于中庸第二重境界的内容。第三,这几章的“乐”表达的就是中庸第三重境界的内容。“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是在说学礼知礼、成仁成德的效果的。学而时习、不知不愠是成仁、成德、成己,是存神。“朋来”是“近者说,远者来《子路》成仁、成德之功效,是成物,是过化。成己成物而合外内之道,存神过化则“上下与天地同流”()。学者能够达到成己成物、存神过化的境界,不令人高兴吗?所以乐然后笑。
由此可见,无可不可的境界就是一种上下同流、与天同乐的天地境界。后儒津津乐道的曾点气象,即属这种境界。孔子壮时,四处游说,“知其不可而为之”《宪问》”《微子》心而转向恬静平和的自然生活,无意而证成从容不迫的天地境界。晚春三月,穿上单衣,伙上五六个小青年,伴着六七个小孩子,在沂水河畔散散步,在舞雩台上吹吹风,唱着小调去,哼着小曲回。(《先进》鸢飞戾天,观鱼跃于渊,精骛八极,神游万仞。多么令人心旷神怡的境地!如此给人无限向往的境界!
如果说中庸第一重境界是智者无过不及的时中境界,第二重境界是仁者无適无莫的执中境界,第三重境界则是不思不虑、与礼周流、存神过化、出神入化的圣人境界。达到第一重中庸境界者是大智大勇之人,达到第二重中庸境界者是大仁大义之人,仁智合一是为圣人,达到第三重境界者就是不思不勉、无可不可、从心所欲、从容中道、发皆中节、无过不及的圣人。人生立世,身临此境,涣然怡然,夫复何求?&
The Three Realms of Confucius’ thought of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School of PhilosophyShanghai200234
Abstract: Mean is an ethical doctrine of Confucius. In the Confucius’
thought of Mean, there are three realms. The first grade of the
realm of the mean namely shi
zhong is free from excess and deficiency, the second namely
zhi zhong is free from
like and dislike, and the third namely wu zhong is free from must and
words: Confuciusmeanrealm&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那么,开始吧。
论语雍也。
这篇文章会和公冶长一篇相同,跳跃挑选重点讲解。
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
通俗解释。
仲弓问孔子:子桑伯子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此人还可以,办事简要而不烦琐。”仲弓说:“居心恭敬严肃而行事简要,像这样来治理百姓,不是也可以吗?(但是)自己马马虎虎,又以简要的方法办事,这岂不是太简单了吗?”孔子说:“冉雍,这话你说得对。”
这一段话里,不需要去了解太多,重点只要掌握一句,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这一段话通俗来说,其实并不难理解,当然我也不打算来解释这句话。
我简单说说这句话中的一个道理。做事不拖拉,不繁琐,简单明了。这是指做事。做人如果一味追求简单,马马虎虎,那么就会显得不妥当。这里指做人。
在传统的理念里,很多人认为做人和做事是相对等的,但实际上,做人不等于做事,做事也不等于做人。一个人办事,可以分成两个层面去看待,做人的态度和做事的态度。做人细致认真,做事果断迅速。这两个是分开的,而不是因为做人简单,所以做事就简单,也不会因为做事简单,而做人也简单。
其实在儒家学说里,做人和做事是两码事。有的人做人简单,但做事细查认真。有的人做人复杂,但做事简明扼要。在我们所需要学习的这一段话里,只要明白一个道理。这个道理是,做事要简明,不繁琐,但在做事的过程中,做人要慎重,不简要。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通俗解释。
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学生中谁是最好学的呢?”孔子回答说:“有一个叫颜回的学生好学,他从不迁怒于别人,也从不重犯同样的过错。不幸短命死了。现在没有那样的人了,没有听说谁是好学的。”
这句话里,来学习其中的一句话,不迁怒,不贰过。
这两句话的前提是好学,好学在孔子心中的答案就就是不迁怒,不贰过。不迁怒表示的是明事理,不会因为错误而迁怒他人。不贰过表示的是知常性,懂得避开重复的错误。
在中国,很多人都在学习,都有学习。关于这点我经常有说,对于不迁怒,我相信有很多人能做到。但是对于不贰过,我并不觉得能有多少人能做到,因为做到的人基本都会成功,但中国失败者永远是占太多数。人的失败就在于他总是在犯同一个错误,这个群里的很多人都是,包括我。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通俗解释。
孔子说:“颜回这个人,他的心可以在长时间内不离开仁德,其余的学生则只能在短时间内做到仁而已。”
关于这句话,其实我想说的东西比较多。孔子说,他的弟子里,只有颜回这个人内心可以长时间不脱离仁,而其他人只能短暂而已。这个问题其实不论是在孔子的年代,还是在现代或者在将来,都将会是存在的。而且不单单只是关于仁这个方面,而是很多的方面。很多人对事物的喜爱都是有时间的,过了这个时间,他的热情也就逐渐下降,可能转而喜欢其它的事物。这不外乎有两个原因,第一,是没有真正明白,第二,是没有耐心。
很多人干什么、学什么都是一时的兴趣,或者是被人一时的带动。比如现在很多80、90的脑残韩粉们,火一个明星追一个明星,哪个火就是哪个粉丝。这样的人,很假。也叫做没有真正明白,明白什么叫追求。
做人是一种过程,这个过程不是一天也不是两天,而是一段很漫长的时期。如果历史要去评价一个人,我觉得并不应该因为他做过什么而给予评价,而是他一直做什么而给予评价。也就像学习一样,每个学期开始的时候,都和自己说要努力,开始前几天确实是努力,过了一阵,依旧回到该干嘛就干嘛的时代。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通俗解释。
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这里的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是名句。表示的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用孟子的话来说就是贫贱不能移。
其实在中国传统的文化思想里,儒学其实比较理想很的一个学说。其中就包括这句话,一个人哪怕在贫穷,也得有精神上的追求。
有时候,我并不反对这样的追求,但有时候,我也不赞同这样的追求。不反对,是因为人没有精神上的追求,那么很可能就被现实给击垮。不赞同,是因为人太过于沉迷精神追求,那么就很可能被梦想给吞没。简单地说,人可以有精神追求,但是不能沉迷,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有一定必然的联系,但两者永远不会是一个东西。在现代很多的小屁孩心里,都觉得精神追求高于物质追求,其实这个说法并不算错。只是在很多时候,在我看来,这种想法有一点点的幼稚。
之后,说说题外话。
这两天有一些感触,也许这些感触有点陈腔滥调,但是我像是想说说。
这个感触还是关于孝的内容。
这两天晚上睡觉,有时候会听听儿子在老婆肚子里倒腾,这种感觉确实很奇妙,我只能说我水平有限,说不出来这种感觉。然后躺在床上的时候,我在想,不知不觉我也是快做父亲的人了。从过去一个孩子变成一个孩子的父亲,这个过程说短不短,说长不长,然后,我想到了自己的父母。
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样想过,你以后也会和你们的父母一样,看着自己的小孩一天天成长,然后自己一天天渐渐老去。想到这里,我突然开始有一种感触,对生命的敬畏。生命是个很奇妙的东西,它可以让你从一个肉眼勉强可见的细胞变成一个能够独立生活的人。也会让你拥有自己的生活和情感,包括你应该拥有的世界。但是,人最终都会死去,不论是谁。
每次想到这里,我就会想,我成为了父亲,那么就代表着我的父亲已经老去。或者说,他们的生命并不再拥有很多时间。我年轻过,所以我知道他们也年轻过。我也在老去,所以我也知道他们也在老去。我不知道你们体会过这样的心情没有,感叹自己老了,或许你们没有,因为你们大部分人都还年轻。每次我觉得自己老了的时候,我都替自己父母心酸。因为我老了,他们就更老了。我觉得我老了的悲哀,在他们身上会表现得更为强烈。也许,父母从来不会和你说这些,他们依旧着他们的生活,在你看来似乎这和平常。确实,就是因为太平常,所以我们才会忽略。
昨天子桓过生日,很多人的生日都是记得自己,而不记得如果没有你的父亲或者你的母亲,那么也许你还并不存在。你每次生日,你老了一岁,同样的你的父母也老了一岁。也许你还有五六十年的时间可以挥霍,可以享受,但他们并不一定。
有时候看一些传统孝道的公益片,我都觉得很感动,也许在很多人看来很无聊。但是我想说的是,因为能够体会,所以才有感受。当然,我并不指望就凭我说一说就能改变一些什么,毕竟这是需要一个过程才能去理解和明白的东西。只是我希望不要明白的太晚而已。
那么,今天就到这里。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儒家语言审美在新时期作家中的三重境界
下载积分:350
内容提示: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18:45:10|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儒家语言审美在新时期作家中的三重境界.PDF
官方公共微信在线人数7931人
头&&衔:活力新兵
自古以来,人们把求学成才的经历划分为三个过程,来激励自己或他人。其中最有影响的当推引用三句古词来形容成大学问人的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种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种境界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王国维归纳的三境界,第一境界为求学与立志之境,此为“知”之大境界。第二境界为“行”之境界,为实现远大理想而坚忍不拔。第三境界为“得”之境界,功到自然成。
后来,有人效仿“三境界”划分法,又归纳整理出许多“三境界”来,列举如下:有人研究孔子关于学习的论述,发现了学习的三境界:第一境界是“知之”;第二境界是“好之”;第三境界是“乐之”。
还有的把读书三境界归纳成:为知、为己、为人三境。
有人用充满禅机语言来说明:第一境界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境界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境界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还有文人总结读书三境界如《桃花源记》中所写的“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也有把三境界引为企业家之大境界:第一境界是“大智慧”;第二境界是“大抱负”;第三境界是“大手笔”。
今人读诗词,集之为三种境界:第一境界是“此行何处,赣江风雪迷漫处,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第二境界是“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第三境界是“,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掩卷思之,林林总总的三境界就是要告诉人们:第一要立志,要确立人生目标;第二要为实现目标而锲而不舍的奋斗;第三是工夫不负有心人,最后一定会成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在印度和巴基斯坦,人们相信阉人能带来吉祥,重大喜事往往会邀请阉人们表演歌舞助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论语雍也第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