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爱心树的故事笔记

&爱心树   艺术天才传世经典,30多种文字流传世界各地,美国本土销量1800万册,一则有关“索取”与“付出”的寓言。  《爱心树》是那为数不多的不必把读者加以分类的作品之一,雅俗共赏,老少皆宜。——《》  本书是世界绘本的经典作品之一,出版30年来,一直是绘本世界的著名典范,历久不衰,魅力惊人,销量超过550万册。  这是一个由一棵有求必应的苹果树和一个贪求不厌的孩子,共同组成的温馨,又略带哀伤的动人故事,这是一则令人心醒动容的寓言--在施与受之间,也在爱与被爱之间。
一则有关“索取”与“付出”的,适合所有的年龄。特别值得向辛劳的爸爸妈妈们推荐。 & & 一个男孩儿幸运地遇到了一棵因爱而给予,因给予而快乐的大树。大树用他全部的生命陪伴男孩儿一生,为他创造了一生。男孩儿曾因成长而离开,但他在生命的开始与结尾都和大树为伴,为此,大树幸福不已。理解这个故事的孩子会隐约地感受到自己与亲人的关系和男孩儿与大树的关系有相似之处。这是一本不分读者群的经典图画书,作者希尔弗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绘本作家之一,绘图以简单利落的黑白线条勾勒形象,没有背景,留有很大的空白。文字简洁、明了,略含幽默、讽刺、忧伤的气息,在整体氛围上图文的配合非常融洽。希尔弗斯坦的其他作品如《失落的一角》也保持了同样的风格。 & & 从前有一棵大树,它和一个男孩儿是好朋友。每天男孩儿都跑来和它一起玩,他们很快乐。可是随着时光流逝,男孩儿长大了。大树感到了孤寂。一天,孩子来看大树,"我需要一些钱。"于是大树把自己的苹果给了孩子。后来又一天,长大了的孩子来了,"我需要一幢房子。"于是大树把所有的树枝都给了孩子。又过了很长时间,孩子又回来了,"我需要一条船,驾着它到远方去。" 于是大树又把自己的树干给了孩子。又过了很久,已经变老了的孩子回来了。"非常抱歉,孩子,"大树说,"我现在只是个老树墩,没有什么可以给你的了。""我现在需要的实在不多,"孩子说,"我只想找个安静的地方坐坐,我太累了"。于是孩子坐下了。大树很快乐。 & & 这是一个温馨、又略带哀伤的动人故事。希尔弗斯坦以简单俐落的线条,充满诗意又带有嘲讽幽默的文字,为各个年龄的读者创造了一则令人心醒动容的寓言--在施与受之间,也在爱与被爱之间。 & & 儿童读物里的大团圆结局,魔力和神奇的手段会在阅读它们的儿童心中"造成一种疏远感和陌生感。""孩子们会问,为什么你给我讲的情我就没有遇见,当他的玩具不走了,他会觉得那是他的错,而它再会'复活'了。"相同的,制造一些"20英尺高的"神话英雄,只会给孩子带来因为不可能达到而产生的压力,他会总想着自己永远长不了那么高了。----谢尔·希尔弗斯坦&&&
谢尔·希尔弗斯坦是一位享誉世界的艺术天才,集诗人、插画家、剧作家、作曲家、于一身。 & & 作为一名绘本作家,他一生创作无数,他的绘本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仅美国本土的销量就超过1800万册。他以《爱心树》(The Giving Tree)一书轰动文坛,奠定了他在当代美国文学界的地位。其他脍炙人口的作品还有:《失落的一角》、《失落的一角遇见大圆满》、《阁楼上的光》、《人行道的尽头》、《往上跌了一跤》等。他为电影《明信片的边缘》(Postcards from the edge)所作的歌曲I'm Checking Out获得1991年第63届最佳原创歌曲奖提名;还因《人行道的尽头》获得1984年。 & & 他的作品幽默、温馨;简单朴实的插图,浅显的文字,淡淡的人生讽刺与生活哲学,掳获了全球数以亿计读者的心。
为本词条添加和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770多万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您也可以使用以下网站账号登录: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4次
参与编辑人数:4位
最近更新时间: 09:34:41
贡献光荣榜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您现在的位置: >
爱心树读后感
来源:http://gan. 作者: 时间: 12:09
《爱心树》读后感_150字
  今天我读了《爱心树》这篇故事,书中讲的是一棵有爱心的苹果树很疼爱一个小男孩,孩子想玩游戏的时候,苹果树让男孩在自己身上做一个秋千玩;孩子饿的时候,苹果树让他摘自己头上的苹果吃;孩子热的时候,苹果树让男孩靠在自己身上乘凉。男孩很快乐,苹果树也很快乐。直到这个小男孩渐渐长大,他的想法和要求也越来越多。他不断地向苹果树要东西。最后苹果树只剩下一个树桩,但是苹果树还是希望男孩能在上面休息。苹果树给了男孩自己的一切,从不求回报,却依然很快乐。 日记http://www.   我要学习苹果树的精神,做一棵小小爱心树。临武县城关完小二年级:黄茗婧感恩教育读后感_150字
  今天早上,我看了于丹老师关于感恩教育的电视节目,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于丹老师说了捐肾救母的故事。有一个名叫田世国的人,他的母亲得了尿毒症必须换肾,田世国决定把自己的肾换给母亲,以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多么令人感动啊!  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我们的,我们要孝敬父母。小羊有跪母之义,乌鸦有反哺之恩。父母是世界上最疼爱我们的人,他们为我们的学习操劳,为我们的生活奔波,为我们的一切而辛苦了一辈子。我们应该要感恩伟大无私的爱。  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让我们从现在开始,用实际行动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吧!广东汕尾陆丰市益智学校三年级:李威晔《爱的教育》读后感_150字
  《开除弗兰谛》这篇文章主要讲:弗兰谛爱幸灾乐祸,欺负小的学生。弗兰谛对谁都肆无忌惮,敢冲老师,偷东西还矢口否认。  我的感受:我觉得弗兰谛非常讨厌,看别人的爸爸来批评儿子,他在一边幸灾乐祸。在卡隆面前胆小如鼠,却在比他弱小的同学面前气状如牛。还经常打架,必须要使别人受伤才罢休。又经常毫无道理的骂人,从家里拿锥子到学校来扎人。老师对他好,他便嘲笑老师。  有这样的学生我们都很讨厌,我们不能像这种学生学习。我们要把这种坏毛病改掉,要好好学习,不能随便骂人,要有一颗同情心,不要随便打架。要尊敬师长,礼貌待人,做一个好学生,不让爸妈操心。四年级:王震  
  转载分享本站内容gan.,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爱心树》读后感 《我拿什么回报你,我的父母》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爱心树》读后感 《我拿什么回报你,我的父母》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的这篇博文被推荐到此博主被推荐的博文:
关于《风铃草姑娘》的艺术笔记
&&&&&&&&&&&&&&&&&&&&&&&&&&&
《风铃草姑娘》的故事有着令人惊叹的丰富历史。故事最初的源头已不可考,在长达数百年的流传过程中,曾在意大利、法国和德国出现过多个版本,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格林童话》中的《莴苣姑娘》(又名《长发姑娘》)。美国著名绘本大师泽林斯基在详细考察的基础上,撷取各个文本的精华,将美丽的风铃草作为长发姑娘的象征,用自己独特的视角重新阐释了这一古老的故事。书中的画面闪耀着温暖而柔和的金色光泽,人物形象立体丰满,构图均衡和谐,散发出典雅的韵味,让人想起拉斐尔、伦勃朗等文艺复兴大师的名画。作者凭借对人性的深刻把握,用细腻的笔触展现出了人物最为微妙的心理活动,将图像与文字完美地融为一体,使本书成为了童话绘本的典范之作。对于孩子来说,这种画风非常有意思:人物的表情和面容特征极其突出,风景和衣着仿佛真实可触,连最最纤细的线条也历历可见。阅读这个经典童话以往的版本,我们总会觉得一个成年的男子只靠抓
住爱人的头发,应该是很难爬上高塔的⋯⋯但看到泽林斯基的巧妙描绘,我们真的会相信王子会毫不犹豫地抓住女主角的头发向上爬⋯⋯他那绚烂华美的插画,具有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它们闪烁着独有的温暖的金色光泽,还具有极其逼真的立体效果。泽林斯基不仅堪称世界级的插画巨匠,还是一个讲故事高手⋯⋯孩子们会被神奇的故事和美妙的绘画深深吸引,大人们看到这个古老故事的重新演绎,也会感到耳目一新。
&&&&&&&&&&&&&&&&&&&&&&&&&&&&&&&&&&&&&&&&&&&&&&&&&&&
Children’s and Household
PentameroneThe Tale
of Tales·Giambattista Basile1634
parsleypetrosine
十七世纪晚期,随着一股童话热潮席卷欧洲,《五日谈》让法国贵妇拉福斯
Charlotte-Rose de Caumont La
Conte des Contes)1697Persinette
Christoph Friedrich Schulz1790Kleine
RomaneRapunzelrampion
(watercress)(arugula)rampionrampRapunzel
campanilecampanileCampanulaCampanula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爱心树绘本ppt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