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浮的云彩微信名字大全女生给人什么感觉

漂浮一朵云的频道-优酷视频
4视频播放数
还没有收到留言
频道介绍:
还未添加频道介绍
今日新增:0
最近没有访客
点击这里添加你的微博秀,展示你的微博和粉丝。
微信分享给好友
@对他说/推荐给粉丝
自定义主页模块
自定义视频栏目尹祥君:一墨一世界,一笔一乾坤
《中华英才》半月刊杂志
日第二期《总566期》专访最高人民法院书画协会副会长、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央国家机关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尹祥君。
&《中华英才》第02期 总566期
《中华英才》第02期 总566期
读破万卷,神交古人。峰头最高处,拔剑纵狂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制心一处,事无不办。智者不锐,慧者不傲。仁者不惑,勇者不惧。
尹祥君:一墨一世界,一笔一乾坤
文本刊记者邓丽君晓超
“未见其人,先闻其香。”似乎是记者在采访最高人民法院书画协会副会长、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尹祥君时的第一个感觉。当记者推开他书斋的房门,一股醇厚的沉香之气飘渺而来。放眼而望,尹祥君手拿毛笔正从铺满宣纸的条案前快步迎来。也许是看出了记者对沉香的喜爱,他如找到了知音般的愉快。“每次写字,我都要把香点上。闻着袅袅的熏香,整个人都能安静下来。只有去除浮躁才是习字的最佳状态。”
尹祥君有着山东汉子典型的风范。仗义且含蓄,豪爽又朴实。与他在一起吃饭、聊天,很有兄长般的感觉。采访之前便看过他的博客,有感悟也随笔。那时记者就在想,尹祥君应该是个十分感性的人。否则,字里行间不会流淌出那些隽雅的文字。见到他本人后,果然如此。他经常会将心之所想付诸毛颖之中,豪放率真的书风与箴言美文相得益彰。一刚一柔中完美着他的翰墨人生。
采访后,大家成了朋友。彼此交换时下最流行的微信。此后,记者便时时能在手机上看到尹祥君的更新。除了实事与记录,更多了触人心扉的诗意转语。一种自省,一种追求,更是人生旅途中的万千感悟。
洗尽铅华,日暮天涯
在北京的东四环,有一处尹祥君的牧云堂。不为商务,只会朋友。闲暇之时,他常常邀上、好友,品茗闻香闲谈,伏案挥毫泼墨。在尹祥君眼中,他生命中那道“最美的风景”就是书法。
听一曲古乐,点一缕沉香;研一池浓墨,展一纸卷轴,执笔逍遥间——林军摄
一个人独处书房的时候,尹祥君总是先沐手、焚香,古曲雅乐萦绕于耳。使自己很快从浮躁而进入平静的创作状态,使书法的线条随着古琴叮咚的旋律而变得跌宕起伏、变化多端。他说:“我试验过多次,如果没有音乐,写出的书法是枯燥无味。这大概也验证了一个问题:艺术都是相通的。”
尹祥君对书法的痴迷在书画圈和朋友圈都是出名的。每晚一灯萦然,每天习字不辍。出差时也随身包里揣着文房四宝,走一处写一处。置身最高人民法院影视中心主任一职后,白天的时间总是被大小事务占据着。下班后的时间便成了他的美好时光。每天晚上点下班,点才能回家。中间的个小时全在书斋里度过。
“这是我每天必修的功课。不写完八副尺八屏不回家。”尹祥君笑着说:“写字已经成为了我的生活中的一部分。一天不写,就觉得好像今天白过了,浑身上下不自在。而且不管写名诗还是名篇,都要一气呵成。我也曾试着把一篇《腾王阁序》分两天写。结果,第二天再拿笔的时候,无论如何找不到头一天的感觉。笔墨的神韵断了气,想尽办法也接不上。”
正因如此,让尹祥君养成了“不写完不回家”的习惯。这多少让记者感到有些不可思议。也许是看出了记者的诧异,他说道:“除了工作,我的生活全都是让位给书法。”为了学好传统的书法技艺,
年,尹祥君在高考填写志愿时,作出了艰难的选择——放弃自己神往已久的中文专业,毅然选择了座落在泰山脚下的山东省水利专科学校。
按理说,应该是中文与书法相关才对。为何会选择风马牛不相及的理工科?这确实让记者摸不着头脑。
原来,尹祥君从小就知道,泰山上下布满了矗立了千年的各式碑刻。那造型各异、别具风范的奉山碑刻,曾倾倒了一代又一代书法名家。“能置身其间,领略泰山碑刻的魅力,从中吸取营养,构筑自己探寻书法艺术的坚实基础,那岂不是终生难得的机遇吗?”为了能每日仰瞰心中的圣地,尹祥君下定了决心。放榜之时,当他获悉自己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山东水利专科学校的时候,竟激动得落下了眼泪。
尹祥君无比珍惜这宝贵的机遇,报到后的第二天便迫不及待地奔向泰山经石峪,抚摸着《金刚经》的大字,激动得颤抖不已。从此他的日程表上没有了星期天和节假日,他把这些时间全部用在了用心临攀碑刻,沉醉在古人的笔法、章法和笔意之中。
“泰山对碑刻管理十分严格,不允许拓字。每到休息日,我就背着水壶和干粮在碑刻前临摹。我无法拓字,却能对它们虔诚地心追手摸。”
老师和同学们至今还忘不了,大学四年间,每晚等大家离开教室后,尹祥君一手端水一手握笔,在张课桌上各写诗一首。写满张桌,完成幅习作,才会心满意足地回去睡觉。
在短短的四年求学时间里,尹祥君观摹遍了泰山的每块碑刻。为了寻求艺术的真谛,他已经到了如醉如痴的地步。居住在岱庙的著名书法家孟庆家先生,听说他学书法入迷的程度,目睹他端坐碑林,潜心学习的行动,被他深深感动了。破例把尹祥君收为弟子,向他悉心传授书法理论和技巧。
大学毕业后,尹祥君被分配到了家乡菏泽地区。不久,被地委委派到“鸡鸣听两省,狗叫闻三县”,“头枕黄河水、脚踏大平原”,素以贫穷而远近闻名的徐家堤村,参加扶贫工作。滚滚东去的黄河,造就了古老的中华文明。在那黄河岸边的基层农村,生活无疑是艰苦的,但也正是在那几百个日日夜夜里,尹祥君真正感受到了黄河波涛汹涌的力度,曲折回环的气势,领悟到了不屈不挠的黄河儿女,勇于向大自然扰争的精神。他的这些经历,丰富了他书法艺术的素质,最终形成了他书法艺术的风格,让他寻找到了自己内心的精神支撑。
翰墨书香,执念人生
采访过很多名家,他们的成功大抵与儿时对于书法的情缘密不可分。尹祥君亦是如此。
在鲁西南黄河滩上的尹祥君老家,悬挂着一幅笔迹稍嫌稚嫩,且有水湿虫蛀痕迹的条幅,上写着屈原《离骚》中的两句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素。”这是他初中时的佳作。说道此幅作品的渊源,尹祥君说:“我第一次读《离骚》便喜爱上了它。中华儿女都是龙的传人,当今的世代是中华巨龙腾飞的世代,我们青年人要学老祖宗传下来的精神。”
尹祥君对于书法的启蒙源于父亲。虽然只上过不多时日的速成班,但父亲对于笔法的基础知识还是略知一二。幼年的尹祥君是听着父亲关于王羲之、王献之这些书法名家的经典故事成长起来的。岁开始,便能为家里写春联了。
童年是一首优美的诗,而尹祥君的童年却是在苦涩中度过的。他的家乡在十年九涝的黄河滩区。家里的人口又多,经常过的是勒紧腰带的苦日子。岁那年,哥哥病重,父亲带着他一起来北京给哥哥治病。说来也巧,给哥哥治病的王大夫酷爱书法。身边又役有孩子,见尹祥君聪明伶俐,钟情于书法,就拿来纸、笔,教他临帖、练字。
一年后,尹祥君返回山东的老家。除了继续用心上学读书外,有空就练习书法。无钱买纸墨,便从锅底刮下黑灰自制“墨汁”;没有纸张,就在脊砖上写;没有字帖,就四处求借。记忆最深的是尹祥君岁那年,听说距离他家公里外的郓城县黄安公社有柳公权的玄秘塔碑帖,于是就骑车去找。果然让他找到了。谁想回程的路上,因为急着赶回家去临帖,车子蹬得快了些,结果一不留神翻到了公路旁边的深沟里。忍痛爬起来的他,完全不顾自己有没有摔伤,而是马上检查字帖是否有损。此情此境于今再说起,尹祥君仍然历历在目。
为了买少许纸墨,尹祥君常用拣废纸赚来的钱去贩卖冰糕,提着小箱子沿街叫卖。口渴了,也舍不得吃一块。只好用好言好语向嫂子大娘们讨碗凉水喝。生活上艰苦不说,要强的祥君练字更加刻苦。每当冬天,母亲看到尹祥君的手冻裂的口子像张着小嘴一样,就心疼地劝他别练的时候。但每次他都会倔强地说:“怎么不练?练好了为咱滩区人争口气!”看到儿子这股认真劲。父亲总是鼓励他说:“不要只顾闷头练,要有勇气把字拿出去,让大家评说。”尹祥君明白父亲的用意,经常把字拿到集市上让乡亲们指点。寒来暑往,经过辛勤地苦练,岁的他已成了方圆百里闻名的“小书法家”。冬尽春来,他总是到集市上帮乡亲们写春联。乡亲们谁家办红白喜事找他写对联、斗方,他也都有求必应。
“生活的磨砺非但没有消磨我的追求,反而更激发了我努力学好书法的动力。在集市卖春联时,看到有人喜欢我的字,我就特别高兴。那种成就感慢慢在心中发芽。我特别喜欢这段话——‘人,起初都只是空心人,所谓自我,只是一个模糊的影子。全靠幼年时对某些事物的喜爱,以及和其有关的他人的生命体验唤出方向,并用自己的经历去充填,渐渐成为实心人。’于我而言,是书法艺术把我变成了‘实心人’。是书法,丰满了我的人生。”
墨润奔溢章法超然
通观尹祥君的书作不难看出,其运笔风格大多取境于老庄哲学的“道法自然”,取材于足下游历的名山大川。存黄河之浩然荡气,蓄泰山之雄浑魄力,展沧海之波澜起伏,现万岁枯藤之刚柔相济,苍劲跌宕而又不乏生趣。
他拿出一幅《黄河》给记者看,“黄河”二字抓人眼球。“河”最后一笔的“竖勾”从右向左蜿蜒,真好似绵延不绝的黄河之水。此后再用小字在纸面左上方撰写“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诗句,书法的艺术感,画作的灵动感和现场的真实感一时间跃然而出,“书中有画,画中有诗”,此种境界令人叫绝。
看记者瞧得入迷,尹祥君干脆现场挥毫,下笔“鹤心”。“鸟”字一笔托过,“心”字置身其中,再著“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诗句,顿感鹤心空旷飘逸,袅然与纸上。
尹祥君认为,章法是点画与点画之间的呼应,字与字之间的顾盼,行与行之间的相映,整体上气韵通达,虚实相生,神采飞扬。古人作书讲究章法,蒋骥《续书法论》中提到:“篇幅以章法为先,运实为虚,实处俱灵;以虚为实,断处俱续。行间有高下疏密,须得参差掩映之迹。”“书法艺术以墨线为主导,按照特定的文字形成结构,由一画、二画、三画……直至万画。优秀的书法作品,字里行间透露出娴熟的笔法、漂亮的结构和完美的章法,以及深远的意境。‘固然内心已如猛虎无可阻挡,但却安宁淡然细嗅花朵的芬芳。安静而高贵的克制,总淡如花香,却媚如朝阳。’书法给人的感觉,总是刚柔相济的。”
尹祥君曾写过一幅得意之作《龙魂》,钢铸般的筋骨,力透纸背的气质,不但给人以视觉美,更给人一种充实、自豪、健壮、磅礴的感觉。张爱萍将军看过之后对其赞不绝口:“既有泰山般的巍峨气势,又有黄河般的奔腾魄力循后令人振奋!”
纵观尹祥君近期的作品,墨润奔溢、不求法轨、笔随意变、耐人寻味。他注重采撷古人书法之长处,并在此基础上自成一格。其书法兼擅各体,尤以楷书、草隶、行书见长,楷书端庄秀丽,草隶运笔雄浑,行书舒展顺畅。其特点为方圆并举,以圆笔为主调,辅以方笔,以中锋为主调,辅以侧锋,方圆结合,正侧相兼,字字偃仰多姿。同时,得益于自身对中国古诗词的酷爱,作品蕴含着浓厚的书卷气息。艺术大师刘开渠赞誉其作品“用笔、结构处处露出书卷之气、文人之风”。原书法家协会主席舒同先生认为尹祥君的书法造诣已至“通古今,另铸新貌,富神奇于平淡,融斑斓于天然,别开生面”之境界。
尹祥君深知,只有学古人而不泥古,才能有所突破而创新,在书苑占有一席立足之地。研习书法近年来,尹祥君对篆、隶、行、草多种书体,都进行过系统而不是零散的钻研。对颜、柳、欧诸大书法家,都作过追魂摄魄的临幕。楷书,他溯源于《龙藏经》;草书,他取法干章草。对于北魏铭志以至历代名家,他也都有广泛的涉猎。尹祥君的小楷,端庄秀丽,结构严谨;最擅长草、隶,集魏、隶、草于一体,活泼洒脱。在艺术实践中,尹祥君善于从书、画、印、雕塑的微观之“异”中,找出宏观的“同”。通过作品,体现出虚实、强弱、繁简、疏密、纵横、俯仰等艺术法则。
尹祥君除了师法古人之外,也深受当代书法名家的影响。他对我国当代著名的书法家都以师礼对待。拜沈鹏为师,并经常向启功、刘炳森,李铎、张荣发、魏启后各位先生求教,受益匪浅。
对于美誉,尹祥君从不喜形于色,而是当作鞭策。他常对人说:“这些赞誉,决不能看作对我个人的评价。我在墨海中的探求,是师法古人,师法今人,师法造化。应该赞美的是祖国古老的文化。我相信在老一代和年轻一代书法家的努力下,中国独有的书法艺术不只会焕发出青春的光彩,还会挥洒出中国巨龙腾飞的精魂。”
韶华白首,不枉浮生一厥
对于书法创作,尹祥君从不止于脚下;对于个人的艺术追求,他亦不肯停留在原地。年月,在山东省菏泽市成功举办了首个人书法展后,尹祥君把目光投向了北京。
在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和协助下,年月,尹祥君带着他的几百幅书法精品来到北京,在军事博物馆举办了个人书法展览。得到陈丕显、杨得志、王兆华、李源潮等领导同志及沈鹏、刘炳森等书法界前辈的好评。
日。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及工作人员合影
以年的展览为起点,尹祥君在书画界站稳了脚跟。年月,当香港金利来重事局主席曾宪梓先生为中华女子学院捐赠万人民币时,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会长陈慕华向曾宪梓颁发了特级荣誉证书,并请尹祥君书写了一幅米长的巨幅,赠给曾宪梓。年、年连续两年,尹祥君为共青团中央评出的十大杰出青年题字。中国共青团建团周年时,江泽民、宋平、丁关根等中央领导同志在人民大会堂接见了他。
事业渐渐起步的尹祥君给自己制订了一个“五年计划”——五年之后要再上一个台阶。有了这份信心,他开始把目光投向了大陆之外。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年,霍震霆协助其在香港湾仔中国文物展览馆举办了展览。展览持续了天,诸多名人商贾前往参观。
如今,尹祥君在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博物馆、香港中国文物展览馆等已举办过多次书法展览;六十七幅作品先后在国际、国内书法大赛中获奖、入展、刻碑;手札书法精品相继被人民大会堂、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博物馆、香港美术馆、大英博物馆、澳洲皇家博物馆等国内外知名的博物馆收藏;三百六十九幅艺术珍品流传于欧美及东南亚地区;三百一十余幅作品在《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等全国性报刊发表。此外,反映尹祥君优秀事迹的专题片也先后在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香港电视台、山东电视台等媒体播出。《尹祥君书法作品集》、《当代书法家精品集尹祥君卷》相继出版。
2012年组织全国法院系统书画摄影展。最高人民法院原院长王胜俊颁发评委聘书
对于成绩,尹祥君始终看得很客观。“随着审美观的提高,我对于自己的作品越写要求就越高。甚至到了‘今朝笑昨晚’的地步。我的信条是四个字——‘勤能补拙’。年,我把当代草圣林散之先生《笔谈书论》里关于用笔、用墨、用水,用纸,结构等等书法理论抄写成了米长的一幅长卷,挂在我的工作室。作为衡量自己的标尺。我从来不和别人比较,也从不曾看轻和挥霍过自己拥有的一切。这些年来,心中所想或多或少都已实现。如若还会有微微的缺憾,那便是发现自己的不足。一个人,漂浮尘世里唯将不断的自省,而后更加努力地完善自己,只为有一天有足够的美好去续写圆满。”
儒释道法心书闻心声
很多人认为,尹祥君的书法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儒释道法的思想价值。“自古书画本相通,首在精神次在功,悟得梅兰腕上趣,指上自然有清风。”郑板桥的诗句曾令尹祥君感同身受。他告诉记者:“写字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好看。而是要让人们从这个字中看到一种振奋。能够感悟到的不单纯是字本身,而是书者的阅历和人生。”
从始至终,尹祥君都把书法作为其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渗化过程中演绎自然和心源的结合体。他认为,书法不仅能够释放自己的内心情感,更可从中探得对大自然奥秘的透视。“儒、释、道、法四家之要——儒家讲究拿得起,放得下。男人要敢于担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佛家讲究万事皆空,心无挂碍,舍得,有舍才有得;道家讲究:无为、无我,道法自然,致虚极,守静笃。法家讲究:人们从事的活动、行为一切要合乎法度,守得住人生、道德、法律的底线才能平安着路。”
“文则数言乃成其意,书则一字已见其心。”尹祥君常说,写字是由心所生的。“佛经里面讲,万象心生。一切创造的根源来自心。心是一个载体。在书法的审美过程中,意境的产生,是一种心理现象。我们写书法,就要修炼自己的心。”
尹祥君认为,“修炼”是对心灵的净化过程,使自己进入一种更高次元的生活。把执着于人情世故,用修炼中发现的更深层次的生命奥妙和取得的内在力量所替代,重新建立自己与外部世界之间一种崭新的关系,从而开发内在潜能,认识真正的自我。
与中国书法家协会原主席沈鹏恩师(右二)在一起
刘华清同志在一起
师从沈鹏的年时间,尹祥君经常听到恩师说起一句话——“一个书法家首先是个学问家。书法家与书法匠的区别就在于,前者的作品对世人有启迪、警示、教育的意义。”“韩愈观沧海之波涛感悟到了书法的跌宕起伏;王羲之观公孙大娘舞剑器而得草书之法,观鹅掌拨水而得笔法;黄庭坚见樵夫荡桨而得笔势;郭沫若观山间枯藤而悟疏密……书法家应该内修诗词歌赋、儒释道法,外向大自然学习,将大自然的万千奥妙取其一点融入书法之中。”
“与此同时还要经历三个层面的修炼。第一层是“手中有笔”,这是一名书法家的基本功。只有掌握了基本技能,才能通过手中之笔墨表达思想。第二层是“心中有象”,忘却手中之笔,只有心意,如同打太极拳,气在先,手在后,旨在把思想生发出来。第三层是“心手两忘”,这就是“天、人、书”合一的最高境界。”尹祥君强调说,“老子《道德经》曾言,‘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像,恍兮惚兮,其中有物’,就是对这种状态的描述。佛家称之为‘入空’,道家称之为‘守一’。随着入静程度加深,身体与心性开始慢慢转化合一,书法的美感和传神之作自然呼之欲出。”
承古启今能摹善书
“书法是学出来的,不是练出来的。欧阳先生说,有人练了多年书法,很刻苦,天天写,但是提高并不很大。而有的人学书法时间虽不很长,但进步很明显。原因何在?”其实,慧智的尹祥君早已在其中找到了要义——一字记之曰“学”。
人常说,艺术家的修养是多方面的,书法艺术家当然也是如此。在水利专科学校毕业后的十几年中,尹祥君系统读完了中文函授大学教材,阅读了大量的古今名著及诗、词、歌、赋、诸子散文,提高了文化素养,以丰富自己书法艺术的内涵。他还广泛被猎绘画、雕塑等方面的作品和理论,从中吸取营养,寻求造型艺术与书法的契合点。琴、棋、乐、舞以及有关祖国历史、地理等多方面的广博知识,他都孜孜不倦的加以追求,以求书法中的灵秀、雄健,可以意会而不可言传的潜在美感。
为了追求作书时深邃的意境,尹祥君经常在找国古典名曲中拨墨挥毫,在《高山流水》旋律的跳跃中撷取笔法变化的灵感,在《春江花月夜》优美的曲调里,把思想、感情升华到崇高的境界。他的为人,更是以书法艺术作为唯一的向往,粗茶淡饭,铁砚磨穿,深居简出,摒弃名利。有人说他像苦行僧,他却处之泰然。
尹祥君认为,学习书法,公认的最好方法就是坚持临帖。学书法首先发起向传统学,向古人学。书法的学问在古代字帖中几乎都能找到。虽然如此,尹祥君却不是生搬硬套地模仿。观其作品不难看出,他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那种从临摹大师原作获取笔法的一贯做法。作品体现出来的风格和特征具有十分典型的个人化的视觉体验和线条感受。
齐白石曾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要区别于古人和今人,就要懂得如何继承和创新。“临摹最重要的就是‘脱胎换骨’。先潜心研习百家之长,而后再融会贯通出自己的风格。”尹祥君认为,将临摹巧妙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去,才是真正的书者。有道是“能摹才能善书”。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才能够创新,才能够逐步形成自己的风貌和风格。否则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常说书法艺术各物各面,个人个性,但尹祥君认为只有把握了共性才能谈个性。“在书法上想要掌握共性必须要临帖练传统,个性便是自己的悟性和天分了。只有从共性里出来的个性才是健康的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从古至今各大名家的各种字帖都成为了尹祥君涉猎的对象。他强调说:“个人书法自我风格的形成,一定是要建立在对古代经典书法的充分理解与把握上。一定要扎根于传统。没有沿袭传统这个艰苦的过程,是没有资格奢谈什么个人风格的。”
“老天爷爱关照老实人。”欧阳中石说过的这句话一直令尹祥君记忆犹新。“学书法是个慢活,要有相当的时间积累,没有捷径,难以速成,太急了不行,不下功夫不行。功崇惟志,业广惟勤。人有时是需要停下來,静一静。查遗补缺,回望一下自己走过的路。书法艺术作为一门国粹和博大精深的学问,只有一步一步地学,老老实实地练,持之以恒,打牢基础,循序渐进,才会学有所成。”
“平生散淡一本书:宠辱不惊漫观庭前花开华落,成败无意闲望天上云卷云舒。”很多次,记者在尹祥君的网络空间中看到过这句话。
作为学生,采访中,尹祥君说到了关于启功的一件趣事。
在北京要求得一幅“启功”的字很容易,只要揣上几十块钱到售卖字画的潘家园走一走,便可得到一幅,但百分之百是赝品。
一天,几位好事的友人撺掇启功去潘家园,看到门口的店铺都挂有启功写的字,启功的第一反应是惊愕,继之又笑起来,他想起了幼时曾经羡慕清代前辈被人模仿的殊荣。全部是仿他的书法写的,内容也都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他习惯写的词句。有人打趣地问他感觉如何启功笑答,写的都比我好。有人又问,既是假的你为何不写状子告他们?启功又笑:“这些假字都是些穷困之人因生活所迫,寻到的一种谋生手段,我一打假,也把他们的饭碗打碎啦!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咱们有饭吃,也得让人家喝碗汤嘛。”周围的人听了都哈哈大笑。有些人认出这是真启功就围过来劝他打假。启功却说:“人家用我的名字是看得起我,他学的这手字一定花了不少功夫,再者,他是缺钱用,才干了这种事,他要是向我伸手借钱,我不是也得借给他吗?”
虽是一桩小事,却让尹祥君至今难忘。“不仅从启功先生这里,包括沈鹏沈老、刘炳森刘老等知名大家、学者以及张震、张万年这些将军们身上,我越来越体会出了一种精神,便是无我。‘智者不睿,慧者不傲,仁者不惑,敏者不惧’。人和人之间,无论社会地位高低,无论积累财富多少,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真正有修养、有才华的人不会狂妄自大、傲慢无礼,都是那么的平易近人与其他人亲切交谈。”
书法艺术的神奇之处,在于能够通过作品将书法家的个体生活感受、知识修养以及思想境界等等,不动声色地折射出来。对此,尹祥君始终感同身受。
曾几何时,沈鹏曾评价尹祥君的字“火气太旺”。“那会儿年轻气盛,写字龙飞凤舞、张牙舞爪。下笔总讲究个潇洒、帅气。”他笑着说:“可是慢慢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发现自己的书风改变了。我曾经也看过弘一法师的作品,早年的风格与后来也是不同的。晚年的字看起来更加恬淡自然,如同婴儿般的无忧无虑、无牵无挂。我想这就是修为的作用。”“《实者慧》,这三个字是沈老送我的一桢书法,用来告诫我:‘实实在在做事,老老实实为人才是最聪慧的人。’‘有事断然,无事超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这是我经常自省的一句话。一个书法艺术家首先是个智者,如果徒有虚名、急功近利、沽名钓誉、胸无点墨。在历史的长河中,只能是昙花一现。书藏应满三千卷,人品当居第一流,读书、写字和做人同等重要。”
“水满则溢,月盈则亏。写字做人皆是如此。保持一份平静的心态,知足常乐。一切过去的都成虚幻,唯有当下弥足珍贵,最值得我们珍惜。”回首自己的墨迹人生,尹祥君颇为感慨地说:“存在即合理,不必仰羡世间奢华,不必仇视世间丑恶。做好自己,超越昨天的自己,就是对今天自己最好的善待。”
李源潮、王兆华等领导同志参观书法展览
与原中组部常务副部长、全部老龄委主任、王兆华、李源潮、杨志海、李殿仁、杨衍银、孙美兰
全民普法十年磨一剑
(独立成篇)
在最高人民法院影视中心作主任的年间,尹祥君带领该影视中心的工作人员策划、拍摄和制作了许多法制题材的的电影、电视剧和电视专题片,对全民普法作出了贡献。
他们先后推出了法官和人民群众都很喜爱的电视剧及电影:《苍天》、《防线》、《美丽的黑蝴蝶》、《虚实之间》,电视剧《盛世青天》、《清官能断家务事》、《中国女法官》等,还有法制科教片《罪与罚》、《咱也学学打官司》等各类题材的影视作品余部精品力作。其中,大部分作品均在全国影院及中央电视台黄金时间播出,还曾获“华表奖”、“金剑奖”、“神农奖”、“四五普法一等奖”等十几项荣誉。
面对这些荣誉,尹祥君却显得十分谦逊。“‘服务大局为人民大众司法,崇尚法律做公正廉洁法官。’始终是司法人员为之努力的方向。展示中国的法制工作,展现法官的执法风采,是我们影视中心不遗余力的工作之一。”
年,为纪念最高人民法院影视中心成立周年,尹祥君提笔写就“十年磨一剑”几个大字。他说:“人,十年为一代,做事也是如此。高法的影视中心从年走到现在,确实做了不少事情。展望未来,还有更多的任务需要我们去完成。”
在此目标下,年月日,尹祥君在国家博物馆主持举办了《法治法院法官》全国法院情景书画摄影展。从全国各大法院万名法官当中,征集出五千多幅作品稿件。
展览深受好评。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先生在观展后用两个“没想到”来形容自己的感受:“没想到法院系统有这么多的书画人才,没想到我们法官在审判工作之余还有这么高雅的艺术修养,实在不容易!”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书画室副主任苏士澍对此次展览书画作品中的隶书表示赞赏,他和中国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潘文海一致认为,此次展览的书法作品水平不亚于全国专业书法展。
开展一周,有很多观众参观了展览,在留言簿上,“向人民法官致敬”、“国徽、田间、渔船感人!”其中一名观众留言道:“法治国家执法在官、维法在官,愿法治越来越公正,越来越公平!”看着这些留言,尹祥君的心中颇为激动。他说:“这是拉近人民群众与司法工作者最有利的途径之一。人们能够近距离的了解法官的事迹,感受法官的工作与生活。在这些作品面前,法官们并不是人们平时眼中身穿制服不苟言笑的执法者,而是和寻常大众一样,用眼睛用心灵用艺术去展现自己的工作,记录自己的生活。只有贴近群众,法官们才能更好地执法,公平且公正。”
尹祥君小档案
(独立成篇)
尹祥君,字进生,号瑞斋、牧云堂主、灼真堂主。年出生于山东省菏泽市,现任最高人民法院书画协会副会长、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央国家机关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青年书法家协会秘书长、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书法客座教授、山东理工大学兼职教授,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文物修复委员会、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
尹祥君在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博物馆、香港中国文物展览馆等已举办过多次书法展览;六十七幅作品先后在国际、国内书法大赛中获奖、入展、刻碑;手札书法精品相继被人民大会堂、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博物馆、香港美术馆、大英博物馆、澳洲皇家博物馆等国内外知名的博物馆收藏;三百六十九幅艺术珍品流传于欧美及东南亚地区;三百一十余幅作品在《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等全国性报刊发表。此外,反映尹祥君优秀事迹的专题片也先后在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香港电视台、山东电视台等媒体播出。《尹祥君书法作品集》、《当代书法家精品集尹祥君卷》相继出版之际。
尹祥君书法作品:
尹祥君(秋兴八首)杜甫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微信黑名单怎么恢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