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河南小麦之父是谁",李振声在哪些方面为我国的小麦育种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欢迎您, !|
|||||||||||||||||||||||||
&&&&>> &正文
最高科技奖24位得主平均年龄82.5岁 多有海外留学经历
法制晚报 
字体:&&&&中金在线微博微信
扫描二维码
中金在线微信
  从2000年开始,我国对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的科技工作者颁发国家最高科技奖。
  2013年度是该奖产生以来的第14个年头,除了2004年国家最高科技奖空缺及2002年和2006年有一位院士获奖外,其余年份都有2位院士获此殊荣。
  此外,有14名获奖者年龄在80岁以上,占总获奖人数的近6成。
  获奖者·年龄
  取得成就到获奖 至少差10年
  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中,国家最高科技奖的获奖人数每年不超过2名,是中国科技界的最高荣誉。
  据《法制晚报》记者统计,自2000年国家最高科技奖开评以来,共有24人获此殊荣,获奖时平均年龄超过80岁,为82.5岁。
  获奖者中,获奖时年龄为90岁或超过90岁的有4人,其中最大为95岁,就是此次获奖的两弹元勋程开甲院士,还有一位是我国著名植物学家吴征镒,另一位是高能物理学家谢家麟,另外一位是金属学及材料科学家师昌绪。
  年龄最小的是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王选,时年64岁。多数人集中在80岁以上,获奖时年龄80岁含至89岁的科学家共有14人,占所有获奖人数的近6成。
  看来,要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条件之一是长寿。其中有7位在获奖数年后去世。
  此外,记者还发现,在24位已经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的院士中,获奖的时间与他们从事研究所取得成就的时间差都在10年以上,9成人数时间差集中在20年以上。
  获奖者·身份
  全是院士 代表最高学术水平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无一例外都是院士身份,有的还是两院院士,如吴良镛,但总体来看,出自中国科学院的院士略多一点。
  由此来看,院士作为我国科技战线的领军人物,的确代表了我国科学家的最高学术水平。
  除了都是院士外,这些获奖者几乎有8成都有国外求学经历,包括在国外获得学历或者科学奖励称号的经历。
  如此次获奖的程开甲和张存浩都有国外求学经历,如程开甲在1946年8月,抱着“科学救国”的思想赴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成为物理学大师波恩教授的学生,1948年秋,程开甲获哲学博士学位,任英国皇家化学工业研究所研究员。
  张存浩则在1950年,获美国密歇根大学硕士学位。50年代,对研究水煤气催化合成液体燃料有所贡献,与合作者进行水煤气合成液体燃料研制出高效熔铁催化剂。
  如数学家吴文俊是2000年与水稻育种专家袁隆平一道获得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这位中科院院士,早年赴法国留学、工作,归国后在数学多个领域有独创性的研究。例如他创立的拓扑学的公式,很早就被国际数学界命名为“吴文俊公式”,而被广泛应用了。
  获奖者·行业 航天、物理学 近几年成为热点
  法晚记者梳理发现,从14年的奖励情况来看,基础学科、应用学科都有涉及。
  除此之外,记者发现,航天、物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等也是国家近几年发展的重点。这与近几年我国航天科技在国际上地位的提升不无关系。在航天领域,2003年,航天科学家王永志获得最高科技奖,2009年,著名航天科技专家孙家栋也获此殊荣,而当年另一位大奖得主谷超豪,也为我国尖端技术,特别是航天工程的基础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而本届当选的张存浩,曾研究火箭助推剂,而程开甲则是两弹一星的元勋。
  此外,稀土开发也是近几年国家的重要课题,为我国的稀土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的科学家徐光宪于2008年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
  国家最高科技奖也是对能解决国内民生的重大问题者的一种奖励。记者发现,有三位农业专家获此殊荣,包括“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和“小麦之父”李振声。
  身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袁隆平,工作50多年来所取得的科研成果使我国在杂交水稻研究及应用领域领先世界水平,不仅解决了中国粮食自给难题,也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杰出贡献。
  “小麦之父”、中科院院士李振声则开创了小麦与偃麦草远缘杂交育种新领域,并育成了“小偃”系列品种。
  获奖者·地域 江苏最盛产“最高科技奖”
  从获奖者出生地域分布上看,省份之间极不平衡,相差悬殊,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省市,中西部省市极少。
  在24位已经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的院士中,江苏籍最多,包括本届获奖的程开甲在内的6名院士都是来自江苏。
  24位获奖者主要分布在全国12个省份,辽宁省产生了3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京津沪地区共产生了8位获奖者;1/3的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出生地为长三角地区。而这恰恰与我国两院院士出生地分布惊人的相似:年当选的中国两院院士出生地区分布在全国29个省区,其中长三角地区最“盛产”两院院士,堪称“院士摇篮”。
  20世纪初,江浙地区较内地更早进入现代文明,西方现代技术与当地工农业融合。当地人的求学方式和教育理念也因而发生改变,相应的技术学校兴起,新式学校普遍讲授数理化专业。作为西学传播的中心,上海形成中国最初的都市,东往上海念大学也成为一时的风潮。2010年获奖的王振义是江苏兴化人,1948年毕业于上海震旦大学医学院;2008年度获奖者徐光宪出生于浙江绍兴,24岁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化学系;2000年首届获奖者吴文俊在上海出生,21岁时就从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毕业;还有出生于浙江温州的谷超豪,江苏南京的吴良镛等。
  东部沿海地区由于区域和历史的优越性,加上政策的鼓励与扶持,已经实现了工业化和城市化,人民的生活水平较高。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是决定获奖者总体成长的最根本性的因素。
  专家分析
  最高科技奖
  是终身成就奖
  今天上午,中国校友会网大学研究团队首席专家蔡言厚教授接受法晚记者采访时表示,最高科技奖是我国科技界的最高奖项,是“中国版的诺贝尔奖”,代表科学家最高的荣誉,同时其科研成果也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认可。
  “不仅仅看科学家的研究理论,更要看其研究是否得到有效应用。”蔡言厚表示,一些科学研究的应用,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显现。所以获奖者都是高龄才获此殊荣。“如果四五十岁就给奖了,有可能使其骄傲,阻碍继续搞科研的动力。”蔡言厚说,最高科技奖是一个终身成就奖,是奖励一位科学家的终身贡献。
  此外,对于为何历年获奖者都缺少女性科学家,蔡言厚表示,早些年代,女性的家务比较多,搞科研获科学奖的也比较少,而随着社会的进步,把女性从家务事中解放出来,未来有可能会有女性获得最高科技奖。
  他说,女科学家在科学和技术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例如林兰英院士、何泽慧院士都是非常著名且了不起的女科学家。对于女科学家获奖比重偏低的问题,有关部门已经关注到,并开始深入调查和研究。
好消息!还在为选择留学院校而苦恼吗?还在为复杂的移民申请流程而心烦吗?818出国网微信号汇聚最新的出国资讯,提供便捷的移民留学项目查询和免费权威的专家评估,为你的出国之路添能加油!
微信关注方法:1、扫描左侧二维码:2、搜索“818出国网”(chuguo818)关注818出国网微信。
我来说两句
24小时热门文章
栏目最新文章
频道文章精选
赞助商链接
赞助商链接
中金在线声明:中金在线转载上述内容,不表明证实其描述,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微信扫描二维码,体验微行情服务,速查股票、利率、贵金属行情&&&&&&&&&&&&&&&&&&&&&&&&&&&&&&&&&&&&&&&&&&&&
【泰山晚报】中科院院士李振声回山农大母校,教导学子“不忘师恩”
14:58:25&&&点击人次:<font color="#FF
链接网址:
泰山晚报新闻 时间: 日 来源: 泰山晚报
毕业61年,不忘饮水思源  今年81岁高龄的李振声出生于淄博,于1951年毕业于山东农学院(山东农业大学前身)农学系,是为我国粮食产业提升做出卓越贡献的小麦育种专家。李振声说,他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就与小麦打交道了,“那个时候在我国北方,很多人都有一个盼望,那就是每天都能吃上白面”,为了老百姓的这个愿望,李振声与小麦结下了一辈子的缘分。  “我毕业至今已经61年,但当年在校学习的情景仍然历历在目。”李振声回忆。他说,虽然那个时候吃窝窝头,睡5个人挤在一起的土炕,没有电视机、收音机、手机,但是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很高涨,直到毕业,班上没有一个“掉队”的同学。李振声对山农大8000余名新生说:“一个人不论你年龄有多大,不论你做出了什么样的成绩,永远都不应忘记你是怎么成长起来的,是谁培养了你,一定要饮水思源,不忘师恩。”两次失败,让他与远缘杂交“结缘”  在昨日的开学典礼上,李振声与年轻的大学生一起分享了他珍藏了60年的学习经历。学校除重视基础课与专业课外,强调要自己动手,独立思考,联系实际,李振声说道:“我至今牢记不忘的实习课有两次。”  第一次是听了沈守铨老师的小麦育种课后,在农场做杂交实习时认识了一种叫做“野麦子”(学名鹅冠草)的植物,于是产生了用它与小麦杂交的想法,虽然实验失败了,但让李振声第一次尝到了探索尝试的奥秘。还有一次是在上植物生理课时,郑光华老师教大家嫁接,接穗是番茄,砧木是土豆,李振声自己也动手实验,然而因为错过季节导致实验失败。李振声告诉同学们,这两次失败的实验,为他后来从事小麦远缘杂交起到了启蒙作用。20年寂寞科研,育出高产小麦  科研是寂寞的,每天在田间地头跟小麦打交道,陪伴李振声的只有实验。1956年,黄河流域爆发了一种非常严重的小麦流行病害,叫做“条锈病”,使小麦每亩减产20%到30%,仅整个黄河流域小麦就减产100多亿斤。为了提高小麦的抗病能力,李振声决定用一种具有很强抗病虫害能力的牧草进行杂交试验,实施难度非常大的“远缘杂交实验”。直到1980年末,李振声用20年时间培育出的杂交小麦――小偃6号终于获得成功,仅上世纪80年代末,就使我国小麦产量累计增产60亿斤。  由于贡献突出,李振声与袁隆平被合称为“南袁北李”。2007年,李振声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当年,仅有他一人获奖。同时,李振声也是荣获此项奖励的第10位科学家。时隔6年再来,笑称“孩子们也白了”  虽然年龄相差60多岁,但李振声还与同学们开起了玩笑。李振声上次来泰安是在山农大百年校庆时,时隔6年再来,李振声感慨颇多。“以前我们搞农的学生都是黑乎乎的,人家一看就知道,如果哪个学生白白净净的,八成就是学医的。现在好了,咱们学农的孩子也都白净了。”这句话让同学们都笑了起来,“希望同学们珍惜现在的优越条件,珍惜老师们的谆谆教导、珍惜宝贵的青春年华,抓住每一个学习的机会。”  中科院遗传发育所研究员、中科院院士、2006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惟一获得者李振声,昨日回到母校山东农业大学,参加新生开学典礼。已年逾八十的李振声讲起话来幽默风趣,说“现在学农的孩子也白了”。  李振声,著名小麦遗传育种学家,中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奠基人,有“当代后稷”和“中国小麦远缘杂交之父”之称。2006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文章来源:文章作者:责任编辑:
一周热点 &&&
&& & && & && & &&&&财智生活 一键通达
李振声:麦田守望者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屈哲,欢迎您收看《聚焦三农》周末版《三农人物》。为了把更多正在为推动中国三农进程付出努力的面孔介绍给大家,《聚焦三农》从今天开始,推出周末版《三农人物》,在每周日的21:17与您如约相见。在这个固定的时间里,我将为您讲述这些执着于三农建设的杰出代表精彩的人生抉择。好,先来认识今天的故事主角。
  &&&&50多年田间守望,
  &&&&今日捧回科技大奖;
  &&&&一粒神奇的麦种,
  &&&&如何成就他的传奇人生?
  &&&&小麦王国的神话――李振声
  &&&&[解说]: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 76岁的李振声从国家主席胡锦涛的手里接过了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的奖状,成为继袁隆平之后第二个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的农业科学家。
  &&&&李振声
  &&&&中国科学院院士 遗传学家 小麦育种专家
  &&&&他研制的小麦新品种小偃系列
  &&&&使我国小麦产量增产150亿斤/font>
  &&&&150亿斤,这就是李振声对人类的贡献。对于许多人来说,李振声的名字并不像“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名字那样家喻户晓,但事实上在中国的农学界早就有“南袁北李”的说法。“南袁”指袁隆平 ,“北李”就是指李振生。特别是在两年前的博鳌论坛上,正是李振声代表中国农学界,向一直质疑“谁来养活中国”、质疑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声音,做出了一个最有力地回应。
  &&&&1995年,美国人莱斯特?布朗以1950年到1990年40年间中国人口数量的增长、人均耕地面积的下降以及粮食生产消费等数据作为论据,写成了那篇引起世界关注的文章――《谁来养活中国?》
  &&&&李振声:
  &&&&就是他提问题是提出来谁来养活中国。实际上他真正的答案是中国不能养活自己。
  &&&&事实上,从那时候起,肩负农业科学家使命的李振声便开始收集中国农业发展的点滴数据,整理资料。10年过后,日,李振声在博鳌论坛上,得出了与莱斯特?布朗截然不同的结论。
  &&&&李振声:
  &&&&他三个估计不准,一个人口多估了三分之一,第二个耕地少估了三分之一,第三轻估了中国的科技进步对农业生产所发挥的作用。这样就一个结果,我就算了,到2004年,我们是进出口基本持平。
  &&&&“中国人能够自己养活自己”,这就是李振声在2005年博鳌论坛上做出的有力回答。或许这对于许多人来说,只是一个简单的结论,然而对于几十年从事小麦育种研究的李振声来说,这是他毕生追求的目标。李振声说,60年前他之所以选择农学道路,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养活自己。
  &&&&1931年,李振声出生在山东淄博农村,少年时经历过的贫困和饥荒,让他深知粮食的珍贵和重要。
  &&&&李振声:
  &&&&那个时候旱灾非常严重,榆树的树叶吃光了,榆树的树皮都吃光了。
  &&&&1948年,李振声考入山东农学院。1956年,也就是李振声大学毕业分配到中国科学院遗传选种实验馆工作的第五个年头,他所在的课题组接到了一个特殊任务。
  &&&&李振声:
  &&&&支援大西北是响应周总理的号召。因为我们毕业时候就说的,要到祖国最需要的,最艰苦的地方去。
  &&&&当时,一种被称作条锈病的小麦病害在我国黄河流域肆虐蔓延,大量的麦田被感染。仅1956年,整个黄河流域的小麦就减产一百多亿斤。
  &&&&小麦育种专家 中科院院士李振声:
  &&&&当时有的农民就在地头哭啊。我们国家的粮食当时只有2000多亿斤,减产100多亿斤,就等于是 1/20,20个人里边就把一个人的口粮给拿走了,被条锈病给吃掉了。
  &&&&当年,李振声和另外13名同事,奔赴的目的地是陕西杨陵地区的中科院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事隔51年,同行的人还清晰地记得,火车开动以后,他们惊讶地发现,李振声的背包里竟然带了很多牧草根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员 李玉山 (杨陵3/12:15)
  &&&&大家当时说实话也不太理解,反正西北估计需要这个草,因为这个研究所的研究方向会需要草的,但是带来做什么,大家都不清楚。
  &&&&当时,常规的育种方法是用外来的抗病小麦与本地小麦杂交,选育出既高产又抗病的下一代。但是,这种育种方法却有着致命的弱点。
  &&&&小麦育种专家 中科院院士李振声:
  &&&&你花了八年时间育成了一个新的品种,五年的时间一个新的小种来了,就把你这个使你这个品种抗病性丢失。
  &&&&李振声曾经研究过三年的牧草,一个大胆的设想让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李振声:
  &&&&草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抗原,你把这个基因库的抗病能力转移到小麦这边,那不就大大提高了小麦的抗病性。
  &&&&牧草和小麦不是同一种植物,亲缘关系较远,这种很多人都不敢涉及的试验也就被人们称为“远缘杂交”。
  &&&&李振声:
  &&&&而且这个杂种后代都是不育的,不育就是远缘杂交其中重要的一个特点,就像驴和马杂交以后得到骡子,骡子就是不育的,骡子不育我们可以照样使役,照样去用它,但小麦不行。
  &&&&事实上,我们今天吃到的小麦,就是最原始的一粒小麦和田间野草经过天然杂交进化来的。只不过,小麦经过了数千年的人工栽培,就像温室里的花朵,抗病的基因逐渐丧失,而野草却在自然环境中得以保存,因此,抗病性非常强。
  &&&&李振声:(1/25:00)
  &&&&为什么呢,因为野草在自然界没人去管它。寒冷来了,它要去适应,干旱来了,它要去适应,病害来了,它要去适应,虫害来了,它要去适应,它要在自然界通过这样层层筛选,凡是不抗寒的,不抗旱的,不抗病的,不抗虫的那些个体都被淘汰掉了。所以自然界实际上是给我们保存了一个非常好的基因库。
  &&&&知道这个事情有可能成功,但是没把握,有可能和有把握是两回事。
  &&&&为了得到优质的小麦品种,摸着石头过河的李振声他们经常要从成千上万株小麦中挑选出一株最好的进行繁育,杂交,筛选;再杂交,再筛选。
  &&&&李振声:
  &&&&万里挑一,就在一万个里面挑那一个,这就是好的,可能成功就在那儿,这就是成功的起点。
  &&&&由于小麦和牧草杂交育种的方法在国际上并没有先例,有三道难关挡在李振声和课题组面前:杂交不亲和、杂交不育和后代“疯狂分离”。
  &&&&李振声:
  &&&&疯狂分离什么意思呢,你看着这一代裁了很好,你认为不错,可是你种下去,下一代分离得完全面目全非,你摸不到头绪。
  &&&&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李振声与夫人分别主持了两个不同的课题,他们经常出差蹲点,忙得照管不了年幼的女儿。
  &&&&李振声的女儿/李滨:
  &&&&那时候特别羡慕,农村的孩子人家回家,像我就不可能,自己就是冷热,自己在食堂买,在食堂打一点吃的就过去了
  &&&&在同事们眼中,李振声执着、乐观、好脾气,但一些实验是禁区,谁也不能碰。当年,刚进课题组不久的周汉平,就领教了李振声的一次发怒。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高级实验师 周汉平(杨陵1/53:38)
  &&&&那个时候秋雨连绵,一开始一下下半个月,那个种子播不下去,播不下去耽误时间,研究工作就受影响,就冒雨也要播种。
  &&&&由于是冒雨播种,地上又泥泞不堪,周汉平干起活来有些粗糙,没想到,他的马虎被李振声发现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高级实验师 周汉平杨陵
  &&&&发脾气,脾气很大,他说雨再大,要按照规矩来。
  &&&&李振声:
  &&&&你必须在很严格的条件之下,然后才能看到遗传上的差异。
  &&&&周汉平:
  &&&&最后是,你起来,让我来,最后叫我站起来,我站起来之后,他亲自在那儿给我做示范,把我弄得很尴尬。
  &&&&李振声:(1/66:00)
  &&&&有一次非常严格,以后他就不敢了,实验时就不会乱来了。
  &&&&周汉平:
  &&&&我觉得老师这样批评我,当时还接受不了。
  &&&&在最初漫长的8年里,李振声的研究进展缓慢,未见实质性成效。一时间,种种非议都来了,说什么搞远缘杂交既糟蹋经费又浪费时间,干脆就搞常规育种得了,别成天总想不着边际的事。
  &&&&是前进?还是后退?一时间,李振声身陷困境,面临抉择。
  &&&&李振声:(1/33:57)
  &&&&在做这个时候,我就估计到了万一失败怎么办。所以就当是就采取了,当时就学了一点哲学,两条腿走路,就一方面做远缘杂交,另一方面我同时,就是做了常规的小麦品种间杂交。那么到了八年的时候,我这个常规育种,已经再生产和利用。那么这个,这不就远近结合嘛,就是近的这个成果支援了,支持了你这个长远的研究。这样就使这个工作继续下来了。
  &&&&李振声用自己的智慧摆脱了暂时的困境,使远缘杂交得以继续。几个月过后,奇迹终于出现了。
  &&&&李振声:
  &&&&1964年,小麦这一个收获之前连续有40天阴雨。到了6月14号天气突然暴晴,田野里边的所有小麦一天之内几乎全部青干了,但是当时,我们小偃55这个材料,它非常金黄色的,抗过了这个强烈的太阳光照射。
  &&&&这两株没有被青干的杂交种,给了正处于困境中的李振声莫大的信心,然而就在李振声为刚刚得到杂交种欣喜不已的时候,他却得到通知,和其他几个科研人员一起被下放到农村,接受农民再教育。
  &&&&八年田间蹲守,终现一道曙光;
  &&&&一纸通知,李振声被迫下放;
  &&&&小麦育种研究,是否还能继续?
  &&&&请继续收看三农人物:李振声:麦田守望者
  &&&&这里就是李振声当年蹲点的宝鸡县联合村,他当时的心情很沮丧。但李振声自己并没有想到,他的到来会给这里的山村带来巨大的改变。
  &&&&宝鸡县联合村村民 李智儿:
  &&&&这就是窑,大窑里面套一个拐窑,然后红芋种子冬天就放到这里面,由于前面的窑洞没有门,这里面没有打帘子,温度就比较低,红芋就开始变烂了,第二年就没有种子了,老李来解决这个问题,他就挂个帘子,后来温度上去了,就解决问题了。
  &&&&红芋种子冬储问题的解决,一下子拉近了李振声和村民的距离。随后,李振声又向农民传授小麦冬灌和新的播种技术,他像一位魔术大师,让当地的小麦亩产连续翻番。
  &&&&宝鸡县宁王乡联合村村民:王鹏飞
  &&&&小麦产量翻了几番,原来300来斤,上1200斤了。
  &&&&[李智儿]:产量上去了,群众有饭吃了,过去是半年糠菜半年粮,还是粗的。以后老李在这儿的时候,七几年的时候,粮食全部都够吃了。
  &&&&在李振声的记忆中,那段时光是苦涩的,但也有不小的收获。
  &&&&李振声:
  &&&&不是了解了生产中需要嘛,反过头来对品种的选育,更心中有数了。就是更能够把这个育种的目标,定得符合生产的需要。另外就是说,从宝鸡回来五公里路,大概就是一个多小时的火车,我就抽礼拜六,礼拜天我可以回来,和组里同志商量工作,我可以兼顾。
  &&&&虽然李振声的育种研究得以悄悄进行,但新的打击却又接踵而至。
  &&&&李振声
  &&&&看着也还好,各方面特性还好,成熟也还好,当时以为就成功了,但没想到在成熟前来了一场大风,因为它口松,很多粒子都落到地里了。你尽管其他的特性很好,就这一个特性,你就不能推广,你就不敢推广。
  &&&&又经过两轮杂交和改进,1979年,让李振声煞费苦心、苦熬了23年的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取得了最后的成功,其中小偃6号表现最为突出。也就是这个小偃6号,被陕西省作为骨干小麦品种持续种植了16年,在全国的推广种植面积达1.5亿亩,累计增产小麦80亿斤。另外小偃6号还被选为我国小麦育种的骨干亲本之一,以它为基础,先后育成了53个小麦品种。这些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达3亿亩以上,增产小麦超过150亿斤。
  &&&&29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再次来到李振声当年研究远缘杂交小麦的陕西杨陵地区时,这里当地人爱吃面食的风俗没有变,对小偃品种小麦的感情也没有变。
  &&&&村民:这个品质好,产量高
  &&&&村民:产量好,1000斤。
  &&&&记者:用了这个怎么样?
  &&&&村民:小偃麦面白,炸得麻花吃着脆。
  &&&&在长达23年的远缘杂交育种研究过程中,李振声在国际上首创了一套新的染色体工程育种系统――蓝粒小麦单体。这项在国际上获得了高度认可的研究成果,将远缘杂交育种的时间由20年缩短到3年半。
  &&&&1987年, 56岁的李振声被调回北京,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主抓农业领域的科研工作,而此时中国的粮食生产,正经历自1984年以来连续三年的徘徊局面,怎样解决粮食问题,再次成为高层领导关注的重点,刚刚上任的李振声,再次被推到了解决粮食生产问题的第一线。
  &&&&李振声:
  &&&&三年徘徊就是8千亿斤上下,可是这三年,我们人口增加了5000万。
  &&&&解说:面对如此严峻的粮食形势,李振声和其他农业专家,通过三个月的调查,提出了黄淮海中低产田治理方案。经过6年的艰苦治理,黄淮海地区粮食增产500多亿斤。
  &&&&“社会培养了我,我应该向社会做出回报”,这是李振声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说过的一句话。其实,就是这种朴素的感情在一直支持着李振声。从青年时代的养活自己开始,到晚年关注整个国家的粮食命脉,李振声的一生与粮食结下了不解之缘。
  &&&&李振声已经76岁了,但他还是闲不下来,用他的话说,自己另有重任在肩。
  &&&&李振声:
  &&&&人都喜欢找老的医生看病,种地你常常去找老农去请教。我现在到第一线主要就是培养年轻人,我希望他们比我做的好,咱们都说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应该更比一浪强,对不对。
责编:刘岩
声明:中国网络电视经济台所载视频、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视频排行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河南小麦之父是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