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污染防治法严重的人为原因及防治措施。从高中地理的角度答

编辑推荐最新发布的文章本站作品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CopyRight &篇一:高中地理答题思路 高中地理答题思路集锦 一.综合题分析方法和技巧1.六步操作程序: (1)浏览试题和材料,从标题开始,一项一项看,包括分值。 (2)细审“题干”。抓住“关键词”和“修饰词”、“限定词” 常见“词语”的把握和答题要求(3)列出“模板”。(见下面的常见模板) (4)仔细“筛选”。根据限定词筛选;根据所在地区筛选;根据地理事物特性筛选;根据题目提供的材料筛选。 (5)酝酿“语言”。“先自然,后社会经济”;“先主要,后次要”;“先自身原因,后其它原因”;(先主后次、先上后下、先内后外) (6)书写答案。“地理语言(避免大白话)”、“套装语言(不用自造语句)”、“逻辑语言(不得互相矛盾)”、“精炼语言(不要同样意思,反复罗嗦诉说)”、“一语中的(语言不绕弯子)”。
1模拟训练: 从大气环流角度,解释两地气候特点及成因分析图示地区种植棉花的有利自然条件 结合图示地区的地形,评价该地区的农业发展条件比较两地水土流失带来损失的差异性,并分析其主要原因从环境角度,分析该城市工业布局的合理性。 常见错误: 1、 空间定位不准,机械套用答题模型 2、 审题马虎,信息提取不到位,造成答题失误 3、 空泛罗列、不踩点、不得分 4、 深度展开熟悉的得分点,顾此失彼 5、 用语不规范、非地理语言 6、 非智力因素:如书写马虎、字迹潦草、小,错别字 二.常见答题模式 一、生态、环境问题 我国典型地区: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地区 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①黄土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 ②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 ③植被稀少 ④地形起伏大,碎屑物质多
(2)人为原因:①植被的破坏; ②不合理的耕作制度; ③不合理的开矿。 产生原因:农村生活能源短缺、坡地种植。请分析其自然原因:比较与黄土高原的异同 整治措施: ①封山育林 ②解决农民生活能源问题(大力推广生活用煤、大办沼气和营造速生薪炭林、发展小水电); ③进行炉灶的技术革新; ④发展立体农业 2、荒漠化问题
我国典型的地区:西北地区
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①处内陆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 ②气候异常,降水变率大。 (2)人为原因:①过度樵采 ②过度放牧③过度开垦④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⑤工矿交通建设不注意环保 3、干旱缺水问题 我国典型地区:华北地区 产生原因(华北地区――春旱):(1)自然原因:①降水变率大;②春季蒸发旺盛。(2)人为原因:①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②水污染严重;③浪费多,利用率低; ④春季春种用水量大。 拓展:试分析长江中下游地区有伏旱(夏旱)、云贵高原的春旱的原因4、土壤次生盐渍化(土壤盐碱化)我国典型地区:华北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等 产生原因: (1)自然原因:①春季降水少 ②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 ③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地下水位高 (2)人为原因:①不合理的灌溉; ②不合理的水利工程建设 (如渭河平原) ③河口地区海水倒灌; 要点:地下水位高、蒸发量大 5、黄淮海平原(华北平原)中低产田的治理 中低产田――原因:涝洼地、盐碱地、风沙干旱地、水土流失地、红壤贫瘠地 1)、辽阔的冲积平原――宏观平坦,微观起伏不平
山麓缓斜平原高山前冲积扇土地质量高 冲积低平原主体 海滨滨海平原低
地势极低中低产田集中区 严重的旱涝、盐碱、风沙危害 干旱:春旱4-6月,气温回升快,蒸发上升,夏季风未到 洪涝:7-8月,降水集中,多暴雨、地势低平 盐碱:水盐运动 春秋返盐,夏季淋盐 冬季稳定 风沙:春季气温升温快、蒸发强烈,降水少、土壤水分少,大风日多 2)、问题 ⑴中低产田的综合治理: ①低湿地的治理与开发 (因洼制宜
鱼塘―台田模式) ②盐碱地的冶理与开发:治水为核心,完善排灌系统 3)、缓斜平原肥力最好: ①地面坡度较大,排水通畅,不易积水形成低湿地; ②沉积物颗粒较粗,有利于水分下渗; ③地下水埋藏深,春秋季节蒸发量较小,不易形成盐碱地。 6、地下水的过度开采(以上海为例) 产生的原因:①城市的需水量大 ②地表径流小,供水不足。 3危害:
①地面沉降、塌陷、地裂缝 ②海水倒灌,进而导致土壤盐碱化 ③地质结构不结实 7、赤潮 我国典型地区:珠江口、杭州湾、渤海等。
多发季节:夏季。5―10月 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①气温高;
②静水;静风;
③海域相对封闭。 (2)人为原因:①沿岸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排入海洋的工业和生活污水多; ②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③由于海洋开发程度高和养殖业规模的扩大,严重的污染了养殖水域。 拓展:在陆地上的水域出现的富营养化现象叫水华(water bloom),试分析其原因 9、酸雨 分布:西欧、北美、日本;我国南方地区 成因: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排放大量的酸性气体。 危害: ①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 ②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及农作物; ③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危害人体健康。
10、光化学烟雾: 成因:汽车尾气中的碳氢化合物在太阳紫外线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 分布:地形条件不利于气体扩散的谷地(如洛杉矶)和汽车尾气排放多的大城市(如广州)。 危害和:降低能见度,影响交通。损害植物和人体健康。 对策 控制汽车尾气排放量。 11、沼泽的保护 我国典型地区:三江平原。 沼泽的形成:①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小 ②地下冻土层形成不透水层 ③地势低平,地表径流排泄不畅,土壤中水分积聚过多 开发利用的关键:排水。协调好粮食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开发利用的负面效应――气候变迁(盐渍化土地面积扩大;河川径流量减少;
4 地下水位下降;动植物资源减少)
自然灾害 (1.气象灾害2.地质灾害3.水文灾害4.生物灾害) 例如旱灾、洪涝、台风、冻害、雹灾、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风暴潮、海啸、森林火灾、农林病虫害 1、洪涝灾害 (气象灾害)
我国典型地区:东北;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淮河流域;珠江流域等 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①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集中 (如长江流域的梅雨天气); ②夏季风的强弱变化 (副高强:南旱北涝;副高弱:南涝北旱); ③地势低洼(如海河、珠江)
④河道弯曲(如荆江河段); ⑤台风的影响; ⑥水系支流多(扇形水系、树枝状水系); ⑦缺少天然的入海河道(淮河、海河);
⑧厄尔尼若现象等。 (2)人为原因:①滥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抬升; ②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萎缩,调蓄能力下降 ③不合理水利工程建设(三门峡水库的修建渭河流域发洪水) 2、沙尘暴现象(气象灾害) 我国典型地区:西北、华北地区 产生的自然原因: ①冷锋天气影响; ②气候干旱,降水少;③春季大风日数多④地表植被稀少 5 篇二:地理答题模板 备考2014:地理综合题答题思路模板总结 一.综合题分析方法和技巧 1.五步操作程序: (1)细审“题干”。抓住“关键词”和“修饰词”、“限定词” 例: 从大气环流角度,解释两地气候特点及成因 分析图示地区种植棉花的有利自然条件 结合图示地区的地形,评价该地区的农业发展条件 比较两地水土流失带来损失的差异性,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从环境角度,分析该城市工业布局的合理性。(2)列出“模板”。 (3)仔细“筛选”。根据限定词筛选;根据所在地区筛选;根据地理事物特性筛选;根据题目提供的材料筛选。 (4)酝酿“语言”。“先自然,后社会经济”;“先主要,后次要”;“先自身原因,后其它原因”;(先主后次、先上后下、先内后外) (5)书写答案。“地理语言(避免大白话)”、“套装语言(不用自造语句)”、“逻辑语言(不得互相矛盾)”、“精炼语言(不要同样意思,反复罗嗦诉说)”、“一语中的(语言不绕弯子)”。 一、特征描述类 主要有地形特征、气候特征、水文特征、水系特征、区域特征等 地形特征模板:地形类型+地形分布+地势起伏(特殊地貌)等 气候特征模板:气温(平均温+气温年较差) 降水(降水总量+季节变化) 水文特征模板:流量(大小、流量变化)+水位+汛期(春汛、夏汛、凌汛)+含沙量+结冰期; 水系特征模板:支流+流程+流域+流向+弯曲程度 区域特征模板:自然环境特征(位置、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社会经济特征(产业、交通、城市、人口等)。 例 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描述该地区的地形特点。(2分) (2)简述该地区河流的水文特征。(3分) (3)该地区聚落的分布有何特点?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2分) (4)为促进该区域可持续发展,可取哪些措施?(4分) 二、自然灾害类问题(成因+危害+措施) ☆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和治理措施: 自然原因: 1.水系特征(有哪些方面) 2.水文特征(有哪些方面)3.降水特征(降水量、时长、强度)4.气候异常(普降暴雨,降水比常年偏多,例如“百年不遇”) 人为原因: 1.植被破坏(乱砍乱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泥沙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泥沙淤积,导致湖泊萎缩,调蓄能力降低;植物涵养水源、调节能力降低)2.围湖造田(蓄洪峰能力下降。) 治理措施
1.开源: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海水淡化 2.节流: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限制高耗能水工业发展、发展节水农业(喷灌滴灌)制定法律法规提高节水意识实行水价调节 ☆水土流失的原因、治理措施(黄土高原、江南丘陵红色荒漠化、西南地区岩漠图12示意美国本土飓风、地震灾害的空间分布。
(1)判断甲、乙自然灾害的种类并说明判断的依据。(6分) (2)说明为防范上述灾害应采取的措施。(4分)
三、原因分析类 (一)、解答原因类问题的基本思路 地理原因 1、 自然原因 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气候;水文;植被;土壤土质;洋流;海陆轮廓;板块运动等。 2、 人为原因 历史基础;人口;工农业水平;城市;交通;市场;科技;政策;工程建设等
图16是我国30N附近地形剖面及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降水量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3分)
图16 (1)剖面线上,东、西部年平均降水量的差异是____________,其主要影响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分) (2)剖面线上,长江中下游平原与四川盆地相比,年太阳总辐射量较低的是___________ ,原因有___________ 。 (3分) (3)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发展该农业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4)你认为拉萨河谷地种植水稻是否可行?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篇三:高中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知识点 自然灾害与防治 一.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成因、分布及危害 1、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①自然灾害按成因和特点分成四类:气象灾害(干旱、洪涝、热带气旋)、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海洋灾害(风暴潮、海啸、赤潮)、生物灾害(病害、虫害、草害、鼠害)。 ②自然灾害的特点 从空间分布看――广泛性与区域性。 从时间角度看――频繁性与不确定性、周期性与不重复性。 从各种自然灾害之间的关系看――联系性。 从所造成的危害看――不可避免性与可减轻性、严重性。 2、主要的气象灾害 气象自然灾害是发生在地球大气圈的自然灾害,包括洪涝、干旱、台风、寒潮、干热风等,是影响我国最大的自然灾害。
41、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类型及区域分布2 3、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
4、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灾害多发的原因 ①长江流域水文灾害多发的原因 水文灾害灾情严重
②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 ③华北地区气象灾害多发的原因4、灾害链 许多自然灾害发生之后,常常会诱发或同时爆发出一连串的次生灾害,这种现象就称为灾害的连发性或灾害链。例如,太阳活动高峰年,因磁暴或其他因素,心脏病人死亡数量多、地震次数也相对多、气候有时也有重大波动;台风的二次冲击、大地震后的强余震等。 灾害链可从自然地理要素及社会经济因素两个方面分析: ①自然地理要素气包括气候(气温、降水、风等)、地形(岩石圈,如滑坡、泥石流、沙尘暴等)、生物(虫灾、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环境失衡等)、水文(洪涝、干旱等)、土壤(土壤盐碱化、水土流失等)要素等; ②社会经济因素主要指导致人员、财产损失的火灾、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等。 三、自然灾害与环境 1、自然灾害损失的地域差异:从自然灾害损失程度看,人口和城镇密集、经济发达、社会财富密度高的地区,灾害绝对损失严重,各项绝对指标高。相反,在人口和城镇稀少、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即使发生了强度较大的自然灾害,绝对损失程度也较低。随着时间的逐渐推移,全球重大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呈上升趋势。从世界范围看,亚洲和非洲受自然灾害的危害较为严重。 2、我国灾害多发的原因归纳
四.防灾与减灾 1、自然灾害的防御措施 ①非工程性防御措施 ②工程性防御措施:是通过修建防灾工程,改变自然灾害系统,最终达到减灾的目的。主要有三种方式: 2(1)地震(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防御: ①加强地震的科学研究,建立地震监测网络及预警系统 ②加强地震灾害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 ③加强地震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
④开展地震减灾工程的建设,提高灾区的承灾能力 ⑤建立健全救灾指挥机构,编制突发性地震灾害应急预案 ⑥建立机动完善的救援体系 ⑦建立健全全社会的灾害保险工作,积极组织灾后重建工作。 (2)台风、寒潮、沙尘暴、风暴潮等的气象灾害防御:
①加强台风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网络及预警系统 ②加强台风灾害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 ③加强气象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 ④开展减灾工程的建设,提高灾区的承灾能力 ⑤建立健全救灾指挥机构,编制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⑥建立机动完善的救援体系相关热词搜索: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2014年秋高中地理鲁教版选修6精品教案:3.2工农业污染的防治.doc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土壤污染防治计划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