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用cd光盘还是VCD光盘做光的干涉 衍射衍射试验?去外地听课时老师说的,如果可以,如何操作?

笔记本电脑能用自带的光驱刻录CD光盘、VCD光盘、DVD光盘吗?_百度知道
笔记本电脑能用自带的光驱刻录CD光盘、VCD光盘、DVD光盘吗?
如果可以,要怎样刻录?我想要知道刻录所有格式的光盘(CD、VCD、DVD)的方法?
提问者采纳
只要自带的光驱是DVD刻录光驱就可以,然后下载安装一个刻录软件如nero等 就可以按提示进行刻录了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4条回答
你笔记本自带的光驱有刻录功能的话,就可以。你下载一款刻录软件。就可以用
如果你的光驱是记录光驱是可以的。只要安装刻录软件,如NERO等。
看光驱是否支持刻录功能,刻录用软碟通就可以了。
要看你的光驱是否支持刻录功能,如果支持,下载个软件就可以,软件都有使用说明的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刻录cd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京 东 价:
¥24.80 [8.9折][定价:¥28.00]
温馨提示:
其它类似商品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赢在早教:冯德全新编0岁方案(附VCD光盘1张)
查找同类商品
  《赢在早教:冯德全新编0岁方案》在全面收集典型、生动、有效的婴幼儿早期教育小故事的基础上,围绕对孩子良好习惯、优良性格、广泛兴趣、视觉语言和智商情商等基本素质的培养,编辑了要让孩子“快乐成才”而“赢在早教”的经验、占评和建议,编进了《0岁方案》学员使用的辅助教材,有利于大众开拓科学早教的思路和方法。对早期教育的一般知识和成就,也做了全面的通俗易懂的介绍。
  冯德全,1935年1月出生于浙江绍兴。中共党员。从教53年,由小学教到大学,曾任职于武汉市教育局、教科所。近30年专攻科学早教,创建我国第一个早教研究所,是“0岁方案”和“早教革命”创始人,曾荣获全国10大奖项,被公众誉为中国当代“早教之父”。
  婴儿降生的第三天开始教育,就迟了两天。  ——巴甫洛夫  人出生后头三年的发展,在其程度和重要性上,超过人整个一生中的任何阶段……从这一点上来讲,我们可以把这三年看作是人的一生。儿童是人生的另一极。  ——蒙台梭利  这个方案我赞成,关键是要坚持实施下去,让它走进千家万户。  ——程思远  如果你们这项试验可以取得好的成果,我认为它的意义决不比某一项大工程的意义小。  ——于光远
早教的曙光一、我为什么迷恋早期教育事业二、什么是0岁开始的早期教育三、中外名人谈早期教育四、“0岁方案”的理论依据和要点五、社会对早期教育认识的误区六、早慧的小花是如何开放的七、一位爸爸朴素的早教八、一组爱的诗篇九、金老师答疑(1)什么是“最佳期”(2)普通家庭能培养出早慧儿吗(3)单亲家庭怎样教育好孩子(4)怎样对窒息儿进行早期教育(5)生活中为什么出类拔萃的孩子只是极少数(6)做父亲的不配合对孩子的早教怎么办(7)经济条件不宽裕的家庭,怎样为孩子创造一个好环境(8)教孩子的时间不够怎么办(9)孩子交给不懂教育的老人带怎么办(10)四岁多的孩子还来得及早教吗第二章
视觉语言要优先发展一、让宝宝不知不觉、快快乐乐地脱盲阅读二、聪明的小男婴三、对牛弹琴,只管耕耘四、要重视识字环境的创设五、玩字牌“玩”出个“小神童”六、隋大夫谈老人带孩子识字七、做孩子的玩伴很重要八、乐乐的识字敏感九、婴幼儿识字的四大基本方法十、游戏识字法百例十一、金老师答疑(1)婴幼儿识字有什么好处(2)婴幼儿能识字吗(3)识字太早会不会伤害大脑(4)孩子上小学时又要从头学字,现在识字岂不多余(5)孩子识字早,会不会影响以后的学习兴趣和热情(6)早识字就是早慧儿吗(7)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段有哪些不同的识字特点(8)怎样教不会说话的孩子识字(9)宝宝会走路后不愿意识字了怎么办(10)为什么两岁左右的孩子对贴在物品上的字不感兴趣(11)婴幼儿的识字量以多少为好(12)为什么不提倡看图识字(13)为什么不提倡教宝宝学汉字的同时教汉语拼音(14)每次教学拿出几个生字为好(15)识字是否要从笔画少的字开始(16)为什么不能要求孩子当时记住所教的字(17)能否将字和词同步教孩子学习(18)孩子对词语中的单个字分不清怎么办(19)生字和熟字一起教有好处吗(20)孩子学了新字又忘了旧字怎么办(21)是否要经常变换识字的游戏(22)孩子识字近千个,为什么还不会自己看书(23)能否教孩子学汉字的同时教一点偏旁部首(24)孩子识字的兴趣为什么刚开始较高,后来就厌学了(25)孩子识字的注意力不能集中怎么办(26)教宝宝识字的同时能否教他写字(27)怎样教四五岁的孩子快速识字(28)怎样使宝宝识字的速度快一些第三章
良好习惯的养成一、做个“残忍”的母亲二、鼓励培养注意力三、鼓励培养认真的好习惯四、对症下药五、对孩子的进步应及时表扬六、当当成了问题儿童?七、怎样让孩子过好六一儿童节八、批评孩子不能直来直去九、金老师答疑(1)给婴儿用安抚奶嘴好不好(2)宝宝总喜欢大人抱着睡怎么办(3)宝宝晚上睡觉总要吵醒几次怎么办(4)宝宝一定要吸着奶嘴入睡怎么办(5)哄孩子睡觉竟花6个小时,这该怎么办(6)宝宝是单独睡觉好,还是和大人一起睡觉好(7)什么时候开始培养宝宝独睡的习惯(8)孩子不愿意睡他自己的房间怎么办(9)孩子晚上不肯睡,总要大人陪着玩怎么办(10)有什么办法解除婴儿夜惊症(11)宝宝一哭就去抱他,这样做好吗(12)“左撇子”要不要纠正(13)不让宝宝咬物她就咬自己的手怎么办(14)宝宝到处摸、到处动怎么办(15)宝宝喜欢吮吸手指怎么办(16)宝宝总是咬嘴唇怎么办(17)宝宝一洗脸就哭怎么办(18)孩子不喜欢吃蔬菜和肉怎么办(19)孩子总是吵着要喝果汁怎么办(20)宝宝故意在地上趴着不肯起来怎么办(21)孩子边吃边玩怎么办(22)孩子自己吃不好饭怎么办(23)如何纠正孩子挑食的坏习惯(24)进餐时批评孩子是否妥当(25)孩子不愿意自己穿衣服怎么办(26)宝宝经常要别人的东西吃该怎么办(27)出门时孩子随意到处乱跑怎么办第四章
良好性格的培养一、我是怎么培养女儿的二、“妈妈相信你!”三、善良的女儿四、我是客人,我说了算五、让孩子不再有恐惧感六、我该怎样回应七、跟小朋友冲突之后八、面对自尊心九、培养爱心十、金老师答疑(1)5个月大的宝宝为什么还害怕到户外活动(2)宝宝总缠着妈妈不放怎么办(3)孩子为什么总害怕和母亲分手(4)两岁的孩子为什么突然会出现一些怪行为(5)四岁的孩子为什么还有许多恐惧感(6)孩子总是欺负小朋友怎么办(7)怎样对待孩子一口一个“不”(8)孩子总是“制止”大人讲话怎么办第五章
广泛兴趣的培养一、报告会上的提问二、平凡小事助女儿成长三、跟着线条走四、2岁的孩子能学数学了五、金老师答疑(1)能让100天的宝宝看电视吗(2)男孩子喜欢和女孩子一起玩扮家家酒好不好(3)怎样让孩子愿意交朋友(4)宝宝故意扔东西怎么办(5)给婴儿听音乐是不是越多越好(6)宝宝除了听世界名曲外,还能听一些儿童歌曲吗(7)怎样引导孩子玩剪刀(8)怎样利用水、泥、纸开发宝宝的能力(9)带婴儿到什么地方玩比较好(10)怎样使孩子尽早说话(11)孩子1岁半了,只会说些单字或双音字怎么办(12)宝宝发音不准怎么办(13)怎样对两岁至三岁的孩子进行语言训练(14)孩子一页故事听不完就急着翻下一页怎么办(15)怎样对三四岁的孩子进行语言训练(16)孩子为什么喜欢听重复的故事(17)怎么对待话多的孩子(18)怎样教周岁以内的孩子认识事物(19)怎样教会说话的孩子认识万事万物(20)冬天孩子不能出去玩,只在家苦待着怎么办(21)孩子不配合大人对他的教育活动怎么办(22)怎样对婴幼儿进行数学启蒙(23)怎样教孩子学英语(24)婴儿能看书吗?能看哪些书(25)怎样给1岁宝宝选书?又如何教他看书(26)阅读就是让孩子自己看书吗(27)怎样使孩子喜欢看书、喜欢阅读(28)怎样在不同的阶段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和能力(29)教孩子背儿歌、古诗是否需要重复(30)孩子不肯背儿歌怎么办(31)怎样教孩子辨认颜色(32)怎样培养孩子的方位意识(33)怎样教宝宝认地图第六章
情商和智商的培养一、鼓励培养思考力二、快乐识字三、读书也成了乐趣四、12岁的大学生是怎样成长的五、金老师答疑(1)开发孩子的智力,其内涵是什么(2)开发孩子的智力有哪些具体内容可操作(3)能否将孩子的早教分成几个阶段(4)让宝宝总是躺着玩好吗(5)智商测试的结果能说明孩子以后的发展能力吗(6)怎样发现孩子的特殊兴趣和才能(7)家庭缺乏快乐的气氛,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发展吗(8)如何开发孩子的右脑(9)智力游戏有哪些内容(10)怎样培养孩子对科学的兴趣(11)怎样激发孩子的想象力(12)怎样引导孩子提问(13)怎样运用故事来激发孩子的创造性思维(14)怎样使孩子的注意力集中一些(15)为什么孩子记忆事物时好时坏(16)培养孩子良好记忆力的具体方法有哪些(17)怎样培养孩子的观察力(18)怎样使孩子思维敏捷(19)家长怎样教幼儿画画(20)怎样对孩子进行哲学启蒙(21)怎样培养孩子的情商(22)宝宝为什么没有学习兴趣(23)孩子变得反感学习了怎么办第七章
能力的培养一、开门二、坚持到底三、为什么只愿做妈妈的小助手四、谁来带孩子好五、不折不扣六、哪来的“高分低能”七、金老师答疑(1)教宝宝爬行有哪些方法(2)可以让10个月的宝宝走路吗(3)1岁多的宝宝只会发出“嗯啊”的声音正常不正常(4)2岁的宝宝还不肯说话怎么办(5)孩子变得缄默不语怎么办(6)孩子口吃怎么办(7)怎样训练宝宝学会大小便(8)孩子不会自己告诉大人“我要尿尿”怎么办(9)什么时候让孩子用筷子吃饭(10)孩子不愿意自己吃饭怎么办(11)怎样纠正孩子打人、咬人、拽头发的坏毛病(12)宝宝上幼儿园以前要做好哪些准备(13)孩子上全托幼儿园好吗(14)孩子上幼儿园总是哭闹怎么办(15)孩子一看到喜欢的东西就要怎么办(16)怎样改掉孩子任性的坏毛病(17)孩子总帮倒忙怎么办(18)宝宝不让大人帮他不会做的事怎么办(19)怎样积极鼓励孩子(20)怎样批评孩子(21)用关禁闭的方法来惩罚孩子好不好(22)孩子说谎话怎么办(23)怎样对待“告状”的孩子(24)怎样管教特别好动的孩子(25)怎样教育淘气的孩子(26)怎样培养孩子的自控力(27)怎样管教“人来疯”的孩子(28)宝宝受到的孩子不好习惯的影响怎么办(29)孩子老把别人的东西带回家怎么办(30)太听话的孩子怎样教育(31)4岁的孩子动作太慢怎么办(32)我想让女儿性格文静一些怎么办后记
  第一章 早教的曙光  一、我为什么迷恋早期教育事业  (一)触动心弦  广大读者在来信中向我提出了数以千计的问题,鞭策我深入早期教育的研究和思考。在众多的问题中,有一个问题最触动我的心弦:“你为什么迷恋早教事业?0岁开始的教育果真这样值得你沉醉吗?”  这一质疑太好了,它使我再冷静地思考我多年来如醉如痴、为之倾倒的事业,反复想想为之耗尽心血的胎婴幼儿教育到底有多大的意义。这里,我不想重复《0岁方案》主教材中阐述过的理论,只从这一问题出发,向读者、向我们的函授和面授学员袒露我的心意,以期相互启示和共勉。  我还以为,真想让宝宝一生幸福、快乐成才的父母,也要从迷恋早期教育开始,那么具体的教育问题也就比较容易解决了,因为早期教育主要是一个认识问题,这是养育好孩子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  我从事儿童和青少年的教育实践、理论研究已满54年了,年轻时对优生优育、胎教早教毫无认识,根本不知“0岁开始教育”为何物,还以为那不就是婆婆妈妈的事吗?  30年前,我才对0岁开始的早期教育有所接触而发生兴趣,那并非因为偶得“天书”所为,而是从对人生的深深遗憾和惋惜开始的。那时我正从事儿童心理和教育科学的研究,接触大量的中、小学生和幼儿,我的观察中许多现象常常令我深思:  为什么有的孩子聪明伶俐、品学兼优,而有的同龄儿却愚笨懒惰、自暴自弃?  为什么小学前的孩童让其无所事事、闲散无聊,而一上小学却背上了沉重的学习包袱,有做不完的作业?  为什么有的孩子不用管束而主动进取,还孝敬长辈,而有的孩子在父母催、逼、哄、骗,乃至喋喋不休的“教育”下仍无长进?  为什么许多家庭中,孩子小时尚能享受天伦之乐,可是一旦孩子长成少年,两代人迅速筑起“壁垒”,几乎没有了共同语言?一个锅里吃饭10余年之久竞不能成为知心朋友,是不是人生的最大悲哀?  一方面,头脑中萦绕着那么多个“为什么”,一方面又看到许多年轻人一不小心生孩子,糊里糊涂做父母的现实,看到有的托儿所和幼儿园只照看照看孩子,满足于小孩不摔跤、不害病、不出事就万事大吉,甚至每天要幼儿午睡三四个小时,睡不着也得躺着(躺在床上最“安全”)……我常常为之遗憾、心疼、焦虑和叹息!  (二)追根究底  1977年,江西赣州出了一颗“星”——一位“神童”,轰动了当时正恢复高考、渴求人才的中国社会,我也被深深地打动了。由于这孩子的祖母对孙儿进行了自发的早教,孩子说话前就有丰富的精神生活,老人同他“对牛弹琴”地交流,讲故事,使他认识世界、接受熏陶,因而他来到人间不久就爱说爱笑,活泼上进。他3岁能数100个物,4岁会认400个字,5岁上了小学,以后对天文、地理、诗歌、自然、数学、历史、棋类等无不感兴趣,甚至还看医书,学着给人“治病”……13岁时竟通过考试,被破格录取为我国第一个少年大学生。  当时我真的欣喜若狂,但决不相信“神童”是天赐的,人哪有老天规定的命运?于是我调查、研究古今中外的“神童”,无论如何要找出“神童”们早慧之谜底。我阅读、调研,写下数百万字的笔记和讲义,不久便出版了我的处女作《神童之谜》和《天才摇篮》。  我认定天下事总有个来龙去脉,绝没有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什么是科学?科学就是要在看不见、摸不着、猜不透,似觉神秘的事物中寻找出规律来。人们对不现形的、缓慢变化的事物,感觉往往是迟钝的,我,一个专门研究教育的人,对神秘的育儿现象可不能迟钝,我警告自己定要追根究底,非找出个规律和理论依据来不可!  少年大学生出现后,有的人奔走相告,备感惊奇;也有人不以为然,漠不关心;又有人摆出老资格面孔说:早慧儿并不稀奇,总是少数,仅占千分之三;还有人反对研究“神童”,振振有词地说:教育要面向大多数,我们应“雪中送炭”,而不要“锦上添花”;更有人担心“早慧早天”“聪明短命”,认为“神童”是强迫教育的结果,违背规律……但我决心探索,我坚信寻找科学育儿的新路,对人才成长有普遍意义,设想“神童”是大面积提高人口素质中培养出来的,没有哪个上帝规定一个百分比。我也深信一个社会,既需要普遍提高人口素质,又亟需出类拔萃人才的成长,高层次杰出人才对社会发展有无可估量的价值。中国急需高素质劳动大军,也要各个领域中众多杰出的伟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还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李政道博士访华时曾对国家领导人说过:“在国际上,理科方面的人才一般都是20多岁时出成果,几乎没有例外。”我想20多岁出成果,18岁左右不就应当进入研究生行列了吗?为振兴中华,还有什么比既大面积提高人口素质,又培养出类拔萃人才幼苗更有意义、更值得献身的呢?当时,中国科学院院长方毅同志针对早慧少年大学生的出现说:“人们对人类自己的研究,对于大脑功能还很不熟悉,怎样培养人,也还不甚了解。”于光远同志给我来信则说:“早期教育是一件意义非常大的事情……因为这是我们人类自身进步的大事。”我被深深地感动了,我感谢他们对我的巨大鼓舞。于是我访问家长,观察婴儿,请教儿科大夫和幼教老师。遍寻古今中外的早教著作和资料进行学习钻研,一个时期还每天抱着邻居的娃娃做实验……开始了我“0岁方案”的设计和研究。  早慧儿天生“神”吗?10年以后成长起来的1000多名少年大学生及他们之中已经出现的数百个博士生都天生“神”吗?不!首先一个事实是,他们的婴幼儿时代精神生活都比较丰富,在无意的玩玩学学中吸收了人类文明的美餐,在优良的环境中受到了熏陶。而一般的同龄孩子,不仅受着传统教育观念的约束,而且是在“文化大革命”史无前例的文化沙漠中走过来的,怎能与早慧少年的儿时生活相比呢?  (三)痛心反思  想到这里,我不觉黯然。因为我的两个爱子也是陈旧教育观念和“十年灾祸”的受害者,儿子的童年也不知流失了多少宝贵的时光!尽管我们夫妇在儿子中小学时期进行了一些“抢救”,他们也上学深造,成家立业,成为大学教授,但做父亲的心中最清楚:他们早期生活的“荒芜”,蹉跎岁月所造成的“先天不足”永远也无法弥补。  在我逐步理解早期教育的意义以后,我常常难过地回忆:儿子的婴幼儿那完全依附于我的年代,我们做父母的竞连一个智力玩具也没赠予,一个汉字也没教认;甚至没有与他们同画一幅想象画,同做一只风筝;也没让他们背一首古诗,认一些花草树木……虽然他们的童年尚处温馨之家,也还算品学兼优,但今日想来,他们距离通过早教本来能达到的发展水平,相差何止十万八千里!每当我想起他们的幼年生活较多的单调贫乏,我就会感到无限的遗感和内疚!  然而,在我更深入地研究人的早期教育与全面发展、充分发展的关系以后,痛惜的何止两个儿子流失的婴幼儿年华!回忆我自己的幼年,那就更遗憾了,我甚至常常可怜起我自己的童年生活来!  我小时生活在浙江农村一个贫穷的家庭里,今日想来,儿时精神生活的贫困比物质生活的贫困尤甚。小时候虽然也有一些生活中的美丽火花,例如母亲的善良与爱抚,父亲的期待与希望;我到十里路外的外婆家去“旅游”,还听过父亲讲的一两个故事,姐姐们唱的一两支歌;此外还有上山砍柴,清明上坟,池塘钓鱼,小河戏水,采桑葚、拾田螺、拔野笋、挖红薯……这些都是精神上的佳肴,但总的说来,在那个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其效果“一天等于二十年”的孩童时代,我有趣、有益的生活经历和快乐的学习活动实在少得可怜!  与今天父母们认真实施《0岁方案》的孩子相比,我对自己的童年怎不追悔莫及呢?看,《0岁方案》教材中《雏鹰早飞篇》的作者们,他们的孩子多么好!这些孩子沐浴在早期教育的霞光中,那样健康活泼,那样多彩多姿,我无限羡慕他们的童年,羡慕他们人生的起步!  本来人生之初的婴幼儿时代,其巨大潜能可在良好环境中能动地释放,可不知不觉解决人生七大主要难题,毫无负担地学得一生所获知识的90%以上。可我的童年直到5岁,除偶尔看到过一本连环画外,未见过第二本画书,没有买过一个玩具,虽然也有星星点点对我有积极影响的回忆,但记得更多的是金子般的光阴常在无聊的游荡中消磨,或在过多的睡眠中打发(冬天冷怕起床,起来也没事干)。至于我回忆不起来的婴儿期的枯燥生活,那当然只有“天知道”了。人生只有一次,童年也只有一次,密切影响后续发展的孩提时代的失落,这不是人生成长中最大的悲凉吗?我相信假如我的幼年那无聊苦度的时日,如能有丰富的精神生活,趣味的学习游戏,广泛的阅读和绚丽多姿的社会见闻来填补,加之后续发展和机遇好,或许我也是荣获诺贝尔奖项的“天才”!当然我无意埋怨我的双亲,在那个年代和那个家庭环境中,他们能把几个儿女拉扯大,已使我感激不尽和永久怀念他们了。  但是最可遗憾的还是今日仍有千万婴幼儿失去优生优育和科学早教的机会。本来早期教育是投资最小、收效最大、最易于办到的事,而陈旧的教育观却偏把希望只寄托在上小学以后,等孩子大脑成熟了再去刺激它发展,这岂不糟践了智慧的嫩芽、人才的幼苗,岂不太令人心疼了吗?随着现代化生产的到来,家禽、家畜已引入了许多科学饲养的新方法,而多数家庭养儿育女仍与数千年前哺育孩子毫无二致,这就更令人痛心了。鲁迅先生说过:什么是悲剧,眼看着把美好的事物毁掉就是悲剧。现在眼看着大批婴幼儿的巨大潜能被埋没,是不是人类最大的悲剧?本来你的孩子经过科学早教,能成为健美、聪慧、性格优秀的早慧儿的!  应当承认,当今社会在儿童的生理保健上确实已有长足的进步。但人婴不是动物,他还有心理的、精神的生命需要催发,需要保健。心理、智力、精神品质是一个人的第二生命,第二生命的价值丝毫不亚于第一生命的价值,它是人成为万物之灵、地球主宰的人脑原动力!  所以当我走在马路上或乘车乘船,看到年轻的妈妈怀抱她可爱的小宝贝时,常常忍不住多事地问一声:“孩子多大了,你对他进行早期教育了吗?这可是教育的最佳期啊!”往往问得年轻的妈妈和周围的人们莫名其妙地笑。有的还用审视的目光看我,怀疑我是不是精神不正常了!  (四)奋发之泪  20余年来,我对0岁开始的人类早教确实着迷了,我没有一天不思考如何揭开儿童发展之谜。我努力去推广在“0岁方案”父母大学中不断取得的好经验;在艰难困苦中,凭着一支笔杆一张嘴、一张月票两条腿,四处奔波,八方求援,创建了我国第一个早期教育研究所——儿童潜能开发研究所。我所受到的冷遇和白眼不计其数,有时想起来就要哭,但细细一品味,眼泪却是甜的!我甘愿做一个武训,只要不下跪我什么都干,有时一天写出数十封求援的信。  现在,我们的早教园地里,早慧儿童和卓越青少年如雨后春笋般地催生出来,小画家、小诗人、小音乐家、小发明家、小运动员、自学天才、少年大学生、全国十佳少年,十九二十岁的大学教师等等不断涌现,更有无数个三四岁脱盲、五六岁博览群书,已经在人类知识大海的港湾中嬉戏的孩子。早教对于人的发展能创造出这样的奇迹来,真令人兴奋不已!  (五)寻寻觅觅  当然,在早期教育的处女地上,事业还仅仅是开始。不过它出人意料的可喜成果更催促我深入到胎、婴、幼儿的精神世界中去,在眼花缭乱的可喜现象中我常废寝忘食地寻寻觅觅。  我寻觅什么呢?  第一,我寻觅中国人口难题的出路。我国人口膨胀已成最大国情,在严格控制数量激增的情况下,到21世纪中叶,人口也将接近16亿。对这一情况,除不放松控制人口数量外,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是根本的出路。所以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对早期教育则希望“变沉重的人口负担为无穷的人才资源”。如果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提高了,国家就能更多地向自然、向管理、向境外,甚至向太空索取财富,那么人口密度高一点也不足为惧。我们要遵照胡锦涛主席提出的“人才是关键”,“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要培养世界一流的科学尖子,要培养世界一流的科学大师,要培养世界一流的科技领军人物,要培养一大批中青年专家”的理想去做,而这许多“世界一流”是在普遍提高人口素质的广阔基础上才会有的出类拔萃。  第二,我在寻觅教育的改革。小平同志早已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给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但是我们执行起来为什么不站高一点,干快一点呢?我常常想,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常有划时代的全新的变革,如大机器工业代替了手工业,枪炮取代了长矛、弓箭,现代交通把马车送进了博物馆,手机潮淘汰了红极一时的电报通讯……然而教育为什么命中注定只能缓慢地爬行呢?教法上反对填鸭式、提倡启发式,否定满堂灌、主张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不是已喊了几十年了吗?为什么直到21世纪的今日,仍爬不出“一讲到底”的泥潭呢?不仅幼儿靠课堂听讲,中、小学生靠课堂听讲,甚至连大学生还在“满堂灌”,这是不是教育的悲哀?  至于“因材施教”,从孔夫子提倡至今已有2000多年,而今日的学校教育还不是一刀切吗?有的教育者甚至提出“门门功课90分才算及格”的土标准,把全面发展视为学科成绩的平均得分,用高分数充当高素质,抹杀人的个性,忽视人的特长,束缚人的创造性,压抑人的潜力,硬要活生生的人去服从进度、升级。甚至幼儿不许发展“视觉语言”,几岁只能认4种颜色就不得认5种,不然就“超纲”,大逆不道,培养人才成了机器装配线上的流水作业……多么可悲!
  婴儿降生的第三天开始教育,就迟了两天。  ——巴甫洛夫  人出生后头三年的发展,在其程度和重要性上,超过人整个一生中的任何阶段……从这一点上来讲,我们可以把这三年看作是人的一生。儿童是人生的另一极。  ——蒙台梭利  这个方案我赞成,关键是要坚持实施下去,让它走进千家万户。  ——程思远  如果你们这项试验可以取得好的成果,我认为它的意义决不比某一项大工程的意义小。  ——于光远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七日畅销榜
新书热卖榜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京 东 价:
¥21.90 [7.4折][定价:¥29.80]
温馨提示:
其它类似商品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活着还是死去(中英对照)(附VCD光盘1张)
查找同类商品
  《活着还是死去(中英对照)》一书精选了活着还是死去?我的主人,那孩子,从前有一位国王,纳偃月的大人,喀布尔的水果贩,信徒,回家,饥饿的石头,扑克牌王国,决裂,胜利,盲妻,“我们为您加冕”等。里面的故事已经问世一百多年,但读起来情节起伏跌宕,生动有趣,令人回味无穷,在许多方面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泰戈尔是一位印度诗人、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1913年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印度人。《活着还是死去》一书选取了泰戈尔短篇小说中13个有代表性的故事,其中包括《我的主人,那孩子》、《喀布尔的水果贩》、《“我们为您加冕”》、《盲妻》、《扑克牌王国》、《饥饿的石头》、《信徒》、《回家》等。
活着还是死去我的主人,那孩子从前有一位国王纳偃月的大人喀布尔的水果贩信徒回家饥饿的石头扑克牌王国决裂胜利盲妻“我们为您加冕”
  活着还是死去?  瑞尼哈特地主萨拉大萨卡家的寡妇,父亲家里已经没什么亲人了。他们一个接一个地去世了。她丈夫家里也没什么人可以称为她自己的亲人,她没了丈夫也没有儿子。大伯子萨拉大萨卡的儿子是她的心肝宝贝。在他出生后很长一段时间,他的母亲一直身体不好,他守寡的婶婶卡丹比尼就养育了他。要是一个女人抚养其他人的孩子,她对他的爱是最强烈的,因为她没有拥有他的权利——没有血缘关系,也就是说,只有以爱来留住他。爱是不能通过社会能接受的任何条约来证明,也不愿以此证明;它只是以双倍的热情来崇敬它生命中这不确定的珍宝。就这样,寡妇所有被压抑的爱都倾注到这个小孩子身上。一天晚上,萨拉班·卡丹比尼突然死了。由于某种原因她的心跳停止了。世界上其他的地方一切照旧;只有孩子这个温柔的小小胸膛里,由于爱的煎熬,时间就此永远停止。  为了避免闹鬼,地主家四个婆罗门仆人抬走了尸体,没有任何仪式,准备烧掉。瑞尼哈特地区的焚尸地离村庄很远。在池塘边上有问小屋,附近有一棵很大的榕树,此外一无所有。之前有一条河流过这个地方,现在已完全干涸,部分水道被挖出做水池,用于葬礼仪式。人们把池塘看成是河流的一部分,同样尊敬它。  将尸体放人小屋,四个人坐下来等木材,时间如此漫长,四个人中有两个开始烦躁不安,回去看为什么还没来。尼太和谷如茶兰走了,彼德户和巴纳纳里留下来看守尸体。  这是萨拉班一个漆黑的夜晚。重重乌云遮盖住了星光。两人静静地坐在漆黑的房里。火柴和灯都用不上。火柴潮了,怎么也点不亮,灯又灭了。  一段长久的沉默后,一个说:“兄弟,要是我们有一壶烟草就好了。我们在匆忙中什么也没带。”  另一个回答说:“我可以跑回去把我们需要的都带来。”  知道巴纳纳里为什么想离开(害怕鬼,焚尸地被认为是闹鬼的),彼德户说:“我也想!我想这期间我是不是得一个人坐这里!”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七日畅销榜
新书热卖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光的干涉衍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