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联盟要具备什么样的是这样核心价值观观

汕头:弘扬潮人好家风
构建核心价值观
来源:广东文明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扎实有效地践行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今年年初以来,汕头市以弘扬“潮人好家风”作为切入点,化虚为实,以小见大,深挖内涵,凸显特色,广泛开展了一系列好家风宣传实践活动,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明办主任顾作义同志对我市开展“潮人好家风”宣传实践活动给予高度肯定。《人民日报》也对汕头市相关活动作了报道。
  一、深挖掘,彰显潮人家风内涵
  在中华民族浩荡的历史长河中,家风总是蕴藏在每个家庭里,体现在每个家族的兴衰变化中。我们通过深入挖掘好家风背后的人物、家庭及感人故事,着力彰显潮人家风丰厚的道德内涵。
  一是开展深度报道,挖掘感人故事。充分发挥汕头日报、汕头特区晚报、汕头都市报、汕头电视台、汕头电台、大华网等全市各新闻媒体资源,多形式、多渠道征集采访线索,共开辟好家风专栏、专题30多个,推出好家风相关报道1000多篇,深入挖掘报道了一系列潮人好家风背后的感人故事。其中,汕头日报开设“潮人好家风”和“潮人好家风·入户探家风”两个栏目,汕头电视台在《汕头新闻》、《今日视线》节目中开辟“潮人好家风”专栏,汕头特区晚报设置“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潮人好家风”栏目,汕头都市报推出“潮人好家风”系列报道,大华网推出“传承文明家风,弘扬优良传统”专栏等,各新闻媒体通过组织记者深入各地挖掘优秀家风背后的动人故事,充分展现了潮人优秀家风的文化传承。在这些典型报道当中,既有“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香港爱国实业家陈伟南等一批潮人杰出代表,也有彰显孝老爱亲、自强不息、崇文尚教、助人为乐等良好家风家教的普通百姓家庭,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二是征集家书家训,编印教育读本。为深入挖掘潮人家风深厚的人文底蕴和道德内涵,我们组织开展了“我们的家书·家训”征集活动,面向全市广泛征集体现潮汕人家世代传承好家风的家书、家训实物。在这些征集到的珍贵的家书家训当中,既有注重言传身教、体现传统美德的普通百姓家的家训家规,也有秉承世代家教、社会影响广泛的名门望族的家书家训。我们通过对征集到的潮汕家书家训进行汇总梳理,同时组织力量对中华古今优秀家书家训进行搜集整理,从中精选出蕴涵丰富人生哲理、体现优秀文化传承、深具现实教育意义的家书家训,配以简要的文字点评,编印了《中华古今家训书法集》及《立德修身家书精选》等读本。其中,《中华古今家训书法集》还邀请我市知名书法家以书法的形式进行撰写,具有较强的思想性、艺术性和欣赏性。
  三是开展交流研讨,提升理性认识。为深入探讨提炼优秀潮人家风,提升对“潮人好家风”精神实质的理性认识,我们举办“潮人好家风”交流研讨会,邀请社科、文化、民俗等领域的12位知名专家学者,围绕如何认识和理解、提升和弘扬“潮人好家风”,从学术研究、个体感悟、社会宣传等不同维度,对潮人家风文化现象及其精神内核进行探讨研究,对如何大力弘扬潮人好家风提出了一系列真知灼见,总结提炼出一批反映“潮人好家风”的表述语,产生了一批弘扬潮人好家风的理论成果。
  二、广互动,培育良好人文氛围
  为拓宽参与途径,提升活动效果,我们精心策划,广开互动渠道,发动不同领域、不同层面的市民参与到“潮人好家风”主题活动中来,着力在全社会培育全民践行好家风的人文氛围。
  一是上下互动,增强活动合力。为办好这项活动,吸引广大市民踊跃参与,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对“潮人好家风”宣传实践活动作了精心谋划和部署,并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进行全方位宣传动员。各区(县)及相关单位纷纷响应,结合实际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活动,如金平区开展“公益宣传画进社区”活动,利用潮汕剪纸精心设计了“呵护自然、德举为道”、“乐于助人、礼范为道”、“尊老爱幼、孝心为道”、“和谐邻里、友睦为道”、“爱幼善幼、育人为道”等五个系列题材的宣传画,印制了3000多张宣传潮人好家风的海报广泛宣传;龙湖区在全区中小学生中开展以“传承优良家风,弘扬传统美德”为主题的“我的家风”征文活动,引导广大学生学习践行优良家风;澄海区则充分利用手机报、网络宣传等方式,向全区发出好家风警句格言,广泛弘扬和倡导优良家风;潮阳区、濠江区、南澳县也积极挖掘宣传展现优秀家风的家庭家族,着力引导群众认识和践行好家风。
  二是媒体互动,营造舆论氛围。我市各新闻媒体利用传统媒体与新兴传播平台,开设互动专栏与话题,与广大市民展开互动交流。汕头特区晚报开设“侃侃好家风”专栏,邀请读者参与到好家风的讨论中来,引导读者侃家风故事,倡文明新风。汕头电台开设“好家风大家谈”直播互动节目,通过热线电话,以“敞开式”、“引导式”和“提炼式”讨论等三个阶段三种不同的讨论方式,引导广大听众畅谈家风家教。汕头电视台启动微信、微博互动平台,汕头日报在官方微博开通“晒晒我们的好家风”话题,发挥新媒体平台优势与民众展开互动,营造了讨论家风、交流思想的舆论氛围。
  三是市民互动,掀起评议热潮。为凝聚社会各界智慧,掀起全民评议潮人家风热潮,汕头电视台举办了“弘扬潮人好家风大讨论”,吸引了近千市民到场,汕头大学教授、社会问题研究专家以及典型代表与现场市民一起展开互动交流,现场气氛热烈;在“六一节”前夕还举办了“童言童语话家风”户外宣传活动,邀请好家风家庭代表与中小学生就好家风的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等问题进行互动交流,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孩子们接受良好的家风教育和熏陶。《学习之友》杂志社举办了“好家风·学而时习之”征文比赛,收到了全国各地读者投稿近千篇,在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学生当中掀起了讨论、挖掘、继承潮人好家风的热潮。
  三、高引领,倡导文明社会风尚
  好家风需要大力宣传,好家风重在精神引领。在深挖优良家风、广搭互动平台的基础上,我们在全社会开展评家风、传家风、议家风活动,广树优秀家风典型,以弘扬高尚的家庭道德和优良的家风文化引领全社会,倡导文明社会风尚。
  一是开展优秀家风评议,强化社会道德引领。在采访报道、广泛征集、交流研讨等活动的基础上,我们组织开展了“最受推崇的十大潮人家风”评议活动。在全市近百个好家风家庭中,初选出50多个极具潮人文化特质、为广大市民所认可、社会影响广泛的候选家庭,经认真审议,从中再次评选出20个最受推崇好家风入选家庭接受群众投票,同时邀请了广东省委党校教授陈鸿宇、中山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兼副校长陈春声、韩山师范学院校长林伦伦、汕头大学副校长林丹明、汕头经济特区报社社长陈文波等专家学者组成评委团,最终评出“最受推崇的十大潮人家风”。通过大力宣传这些优秀家风,让广大市民充分感受优秀家风对子女成长、道德修养乃至家庭家族发展的深刻影响,从而更加注重立德修身和家风传承。
  二是举办汕头道德讲堂,搭建家风宣传平台。为丰富宣传方式,弘扬优秀家族家风,借助道德讲堂这一宣传平台,今年端午节期间,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联合金平区文明委在许应骙、许崇智、许崇清、许广平的家乡沟南村举办了以“传承好家风,弘扬新风尚”为主题、以弘扬沟南许地良好家风为主要内容的“汕头道德讲堂”专场活动,让广大群众领略许氏家族耕读传家的家风内涵,体味良好家风家训的道德力量。澄海区以“培育良好家风,传播核心价值观”为主题,围绕“潮人家风”、“名人家风”、“家庭和谐的基础”、“成家立业的根基”等内容,在全区举办了15场道德讲堂宣讲活动,以生动活泼的宣教方式宣传和弘扬良好家风文化。潮南区以弘扬“善”、“信”、“孝”等传统道德为重点,每一个村突出一个主题,举办了“潮南道德大讲堂”系列活动,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三是开展“最美家庭”评选,推进家庭美德建设。为使好家风教育活动深入家庭,3月份以来,市妇联在全市启动了寻找“最美家庭”评选活动,深入挖掘评选一批“最美家庭”代表,广泛宣传报道她们的先进事迹、典型经验,引导广大妇女和家庭以实际行动践行正确的家庭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组织开展了“军人好妻子、好母亲”评选活动,推荐市民参与&“广东十大现代慈母、十大现代贤妻、十大现代孝女”等评选活动,市民黄素芬、蔡端吟等分别获得“广东十大慈母”、“广东十大贤妻”称号。这些先进典型家庭和人物,用感人的先进事迹和良好的家庭美德,生动诠释了好家风的丰富内涵。(汕头市文明办)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直播四川:
您当前的位置 :&&&
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 推动核心价值观实践养成
字体:[][][] &&[][]
中共苍溪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文明办主任&苟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贵在坚持知行合一、坚持行胜于言,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要深入学习和贯彻好这一重要精神,就必须创新手段和方法,化无形为有形。而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以各类创建实践活动为主,可以吸引群众广泛参与,应当是目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之一。
  以道德实践活动促进知行合一
  围绕公民道德建设,大力开展道德宣传、道德教育、道德实践。加强道德宣传,规范道德认知。充分发挥县内台、报、网等舆论宣传工具作用,深入持久地开展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宣传。通过刊播公益广告、印发各类宣传资料,组织文艺演出、知识竞赛和图片展览等多种形式,引领社会新风尚。依托百姓大讲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到千家万户。加强道德教育,培育道德风尚。以诚信教育为内容,以窗口行业、工商企业为重点,深入开展“文明市场”、&“文明商户”、&“诚信示范街”等创建活动。建好用好苍溪“百姓好人榜”,加强商务、政务诚信建设,努力营造诚信为本的社会风尚。加强道德实践,提高道德素养。大力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美德少年”等评选表彰活动,开展道德模范进&“五进”活动,传递社会正能量,发挥身边榜样示范引领作用,使群众在参与中受教育。
  以三大创建活动促进落地落细
  巩固提升文明城市创建成果。继续深入开展“争做文明广元人,共建美丽广元城”文明创建活动,巩固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成果,不断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培育提升市民文明素质。不断深化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在各级文明单位广泛开展“六个一”(&百姓大讲堂、百姓帮扶队、百姓好人榜、文明礼仪、文明餐桌、网络文明传播)道德建设,进一步提高文明单位的创建质量。着力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着力培育新农民、倡导新风尚、发展新文化,扎实开展文明村、社区,十星级文明农户等创评活动,在苍剑、苍巴、212线等交通沿线建设精神文明示范走廊,加快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步伐,做好城乡牵手文明共建提升工程,让精神文明建设成果惠及千家万户。
  以志愿服务活动促进行胜于言
&&& 建好“百姓帮扶队”。结合“挂包帮”和党员“双报到”,持续开展扶贫济困、捐资助学、抢收抢种等志愿服务活动,解百姓之忧、帮百姓之困。深入开展&“三关爱”志愿服务活动。围绕扶贫济困、应急救援、大型活动、社会公益等方面,针对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困难职工、残疾人等群体,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风气。健全机制,促进志愿服务常态化开展。建立社区志愿服务站,支持引导各类志愿服务组织有序开展注册登记、招募培训等工作,不断扩大志愿服务覆盖面,促进志愿服务工作常态化开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的任务落到实处。
  以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民族自豪感
  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加大对苍溪红军文化、状元文化、剪纸文化、火龙文化等民间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加大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让群众在弘扬传统文化中巩固价值传承。大力开展民俗文化活动。民俗文化中保留着群众勤劳、善良、孝敬、友善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着对真、善、美的追求,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这些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加强对民俗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利用广元“女儿节”、苍溪“梨花节”、正月十六“游百病”等节日,组织策划民俗主题活动,创新民俗文化方式,举办多种形式的群众性庆祝和纪念活动,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让群众体味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宣传文化阵地的教育感化作用。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百里示范走廊、“三基地一窗口”、红军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县文化馆、图书馆和农家书屋等阵地,大力开展“我们的节日”、“童心向党”、中华经典诵读、爱国歌曲大家唱等系列文化活动,落实好文化阵地免费开放政策,让群众就近、免费参与活动,寓教于乐。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进一步弘扬广元精神,凝聚苍溪力量。修订和完善市民文明公约、乡(村)规民约。开展入队、入团、入党宣誓及庄重简朴的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成人仪式,在重要场所和重要活动中升挂国旗、奏唱国歌,使礼节礼仪成为培育社会主流价值的重要方式,在礼仪教育中培育、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责任编辑:杨均
变脸、吐火,川剧的绝技在龙凤古镇戏台亮出来。
顺着一条小溪缓缓流淌,数十里秀竹青山相伴而出,嘉兴文明网联盟
您的位置:&&&&&&
“让核心价值观像花儿一样绽放”——嘉善县春泥活动欢乐进行时
  寒假来了,为了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让未成年人过一个安全、和谐、健康、快乐的寒假,嘉善县立足实际情况,积极准备,精心组织,扎实有效开展了寒假“春泥计划”工作。
  “春泥计划”指的是以农村行政村为单位,依托现有各类场所,在中小学寒暑假、传统节日和双休日等校外时间,组织引导农村未成年人开展各类实践体验活动,以此进一步优化农村未成人成长环境。
  嘉善春泥体会年味儿
  嘉善县大云镇文化礼堂内开展寒假“春泥计划”活动
  2月9日下午,在嘉善县大云镇东云村文化礼堂内开展“让核心价值观像花儿一样绽放”暨春泥计划活动,20多名放寒假的学生参加此次活动。
  活动中学生们共同诵读了《弟子规》、《三字经》、《木兰诗》等国学经典,引导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理解经典的内涵,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活动最后学生们还共同动手用晒干的鲜切花瓣粘贴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用花乡特有的方式诠释了价值观精神。七年级的孙偲琦同学说:“现在放寒假了,爸爸妈妈都在上班,一个人在家很无聊,这次活动是我自己报名参加的,又学到了知识,还可以和同学们一起玩,很开心。”
  此次春泥计划活动,不仅丰富了青少年的寒假生活,而且让青少年接受了中华优秀经典的熏陶,感悟了做美德少年的道理。今后,我们将积极利用寒暑假为青少年开展更多丰富多彩的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各项活动、与行为习惯培养结合起来,努力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健康的心理情感、高尚的道德品质。在潜移默化中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并付之于行动。
&&& 嘉善县干窑镇青少年感恩社会“爱在行动”
&&& 干窑镇春泥计划:“红宝石”暖冬“爱在行动”
  近日,嘉善县干窑镇结合寒假“春泥计划”,在范泾村文化礼堂开展“红宝石”暖冬“爱在行动”。干窑镇范泾村巾帼文明岗、县行政执法中队、青少年、青年志愿者组成红蓝两队进行PK,争夺冠军。
  活动分为晒晒我家的‘红宝石’、水果拼盘、新年送福、“红宝石”关爱老人行动四个环节。干窑镇的青少年全程参与活动,他们将制作好的水果拼盘、写好的福字送给范泾村养老服务中心的老人,并为老人进行了一次卫生大扫除,陪老人下象棋、打乒乓等。让青少年在活动中体验劳动的快乐,感受爱的暖流,弘扬尊老敬老精神,引导青少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善文化”等,牢固树立心向党、爱劳动、有礼貌的价值追求和远大志向。
  据悉,经过3轮比拼,蓝队夺得冠军,他们获得的2500元慈善款将送给干窑镇的2户贫困户。
  嘉善县寒假“春泥计划”首站感受非遗魅力
  用非遗纽扣烘托年味儿
  传统盘扣达人杨立华教学生制作盘扣
  嘉善县大舜小学“钮扣文化”特色项目成为我县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教学基地。早在年初,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就开展了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教学基地的申报和评审工作。大舜小学结合学校实际,积极开展“钮扣文化”特色项目培育,成立了“妞妞盘扣社”,并作为青少年业余活动基地。
  巧手制作弘扬传统文化
  同时,大舜小学还开展了“春泥计划”之巧手工艺品比赛,布置小学生与家长一同参加。其中,低年级小学生与家长共同完成纽扣画制作,中年级是与家长一起制作盘扣,高年级学习与家长制作纽扣手工艺品等。校长顾敏杰认为:钮扣文化是极富地方文化特色的研究主题,也是大舜钮扣人所津津乐道的话题。因此,今年的寒假活动大舜小学将开展各式各样的活动,争取做到独具一格。
  接下来,大舜小学还将组织学生利用库存钮扣制作元宵灯笼,提倡环保、节俭。
  现场教学传承非物质文化
  今年寒假,大舜村积极开展“春泥计划”活动。大舜村以小学为主要场所,以纽扣文化为依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春泥计划”实践活动,使其成为嘉兴市首批综合实践活动样本学校。邀请到盘扣省级非遗传承人——杨立华,为学生们现场授课,制作传统盘扣、葡萄扣等。
  另外,在非遗中心和西塘钮扣博物馆的帮助下,邀请到纽扣博物馆盘扣技师杨春风到大舜小学指导盘扣社活动。将安排四次专题辅导,然后通过小学员进行辐射,现在学校80%以上的学生接受过盘扣制作辅导,学校还开辟了盘扣文化长廊,向师生介绍纽扣相关知识,营造良好的纽扣文化氛围。经西塘镇文化站推荐、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社会公示和复审,该校被命名为第一批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教学基地。
  嘉善县“春泥之家”年味浓
  2月6日,离春节还有12天,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过年对于现代青少年来说,能穿新衣服、能吃上好吃的东西,也只是停留在父母叙述里故事。窗花、对联变成了随手可买的,缺少了创作、书写的乐趣。传统文化慢慢的在被遗忘,大家普遍觉得这年味啊也越来越谈了
  然而在嘉善县礼庙村的春泥之家,青少年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基地村民李菊良的家中,参加迎新年活动的青少年们在活动室内各施所长,有的在剪窗花,有的在写对联。对于这些传统的习俗,青少年们感到既熟悉又陌生。今年的寒假实践活动,礼庙村结合本地习俗,开展了系列富有浓郁民俗传统特色的文化活动。通过剪窗花、写对联、贴春联等活动,让青少年在互动中品味着浓郁的传统年味。
  活动中,村文化宣传员还给青少年讲了关于“守岁”、“扫尘”&“祭祀”等传统习俗,丰富了青少年对传统春节只是放鞭炮、吃年夜饭的粗浅认识。今年以来,礼庙村在组织青少年假期活动时,有效的结合传统节日、传统习俗来开展。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现代青少年重拾对传统文化的记忆,以此来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家庭观、社会价值观、中国文化认同观等。
  村民李菊良还带着青少年来到房前的开心农场,在立春时节,和青少年一起打理园里的新鲜蔬菜,并和青少年讲解立春节气的习俗,勉励青少年,应该抓住青春的大好年华,及早对自己的将来有个好的规划。
  翔胜村青少年开展“迎春送福”活动
  2月9日上午,在翔胜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活动室内,开展了“迎春送福”寒假春泥计划活动。10多名青少年围坐在桌子前,一把剪刀,一张红纸,在由文化站邀请来的老师的指导下,半个多小时后,一个个喜气的“福”字就出现在了大家的手中。活动结束后,青少年们把自己剪的福字送到了村里的孤寡老人家中,为老人送去新春的祝福。这次活动既传承了传统的剪纸民间艺术,又弘扬了敬老爱老的中华传统美德,受到了大家的欢迎。(嘉善县文明办)
责任编辑:沈 鸿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核心价值观24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