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氧慢跑一般速度多少测心率的问题?

很多亲都在微信上问过小编:一次运动当中,怎么判断自己运动的强度呢?对于这样的问题,小编一般地回答都是:把脉啊!并不是说要像老中医那样,从脉象上看出个身体的端倪,而是因为,把脉是检测心率最简单的方式!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有氧运动强度的日常最佳监测手段:心率。今天我们邀请到的主讲嘉宾,是知名健身教练斌卡!心率?最大心率?心率(Heart Rate, 缩写HR),指的是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是用来描述心动周期的专业术语,也是用来衡量运动强度的一个常见参数。其实判断日常运动的强度和消耗,有不少可行的方式,比如摄氧量、热量测算等等。然而,像测心率这么无创、方便、低成本的方式,只有这一种。研究发现,用心率估算出的日常活动消耗能量,与通过间接热量测量计所测出的结果相关度为0.87①。这在日常生活运动中,算是比较有参考意义了。要使用心率来评估我们的运动负荷,必须先知道我们的最大心率(HRmax)。目前我们所知最多的最大心率公式是:HRmax(最大心率)=220-年龄②。嗯,确实比较好算,不过这个公式发表于1971年,提出的时间已经比较久了,当时的研究人员使用的归纳方式也相对简单,所以后人对于该公式的适用性、准确性和效用都比较怀疑。现在国外宣传较多的最大心率公式应该是HRmax=208-0.7*年龄③④。该公式研究的样本很多,文献总结了18712个样本。此外,我国学者对于该公式也进行了相关监测,证明其对于国人也较准确⑤。另外也有研究表明,同一年龄段的正常人,最大心率差异大约为12±。所以如果你身体健康,不想专门去医院或者是相关的体育机构去测算自己的最大心率,那么使用这个公式也是没有太大出入的。用这种方式,可以比较有效地掌握自己的最大心率,从而更好地判断自己的运动强度(不过想要准确知道自己最大心率的同学,还是建议去专业机构测一下)。最大心率公式(普通人)HRmax=208-0.7*年龄同时,由于肥胖者的最大心率一般低于普通人,一些研究者认为肥胖者应该用HRmax=200-0.5*年龄来推算自己的最大心率⑥。这种相对精确的计算方式也有助于体重较高的人群循序渐进,可以优化自己的训练内容。最大心率公式(肥胖人群)HRmax=200-0.5*年龄此外,科学家认为智障患者的最大心率也另有测试公式……如果有想了解的朋友,可以私聊我……如何用心率来判断强度?知道了最大心率,那么在实际日常操作中,应该怎么用呢?一般来讲,在HRmax90%以下的时候,运动强度和心率都是线性增长的。也就是说,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心率也会相应增加。这样,通过心率就能很好地监测你的运动情况。目前认为,适宜健康人群的中等强度运动心率大约是60%-90%的HRmax(最大心率)⑦。此外,研究者还指出,健康人群的最小有氧锻炼强度是45%HRmax⑧,低于这值,运动可就没啥用了哦~而针对强度较高的HIIT训练,虽然没有特别限定性的标准,不过一般HIIT的心率变化最高为80-95%HRmax,最低则为45%-60%HRmax。也就说,在这两个强度之间进行变化的间歇训练,对于减脂更有效。比如高阶训练者就可以将HIIT的高强度定为90秒90%HRmax,然后进行60秒50%HRmax作为间歇。如果觉得训练强度过大过累,也可以将低强度的间歇时间调得更长,不过在高强度阶段,要保证心率越高越好,这样才可以有比较好的减脂效果哦~同理,当你进行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时,也可以用一样的方式判断一下自己的心率水平,比如在热身时连续三分钟用同一种速度跑步或者做其他有氧器械,然后休息10秒,测算一下自己的心率水平,就能知道自己在该速度下的运动强度是否达标了。心率,怎么测?最简单的心率测量方式,应该就是掐指一算,额,是掐腕一算咯。老夫夜观天象,掐腕一算自己的10秒心跳,乘以六就能算出自己的心率了。不过这种方法只适合于运动间歇,你可以在高强度运动结束后,喘息休息期间给自己算算。而运动过程中实时的心率监测,比较常见的就是各种心率监测器了。在健身房训练的同学,应该有注意到大多数的有氧器械上都有心率监测(一般手握传感的误差为10±,高bpm(每分钟节拍)误差会更大,仅作参考)。比如我们看到的跑步机、椭圆机、动感单车等器械,扶手上面的这些手握式心率传感器,在运动过程中,都可以用它们来测算自己的心率。不过鉴于跑步和运动时,手扶把手可能会降低运动强度(不用手臂摆动以及维持身体平衡,会导致运动效果变差),所以我们并不建议运动中一直握住把手。这样做除了不太准(手汗会影响精确度),第二也降低了脂肪的消耗(运动效果变差)。此外,现在各种可穿戴设备也可以计算心率了。比如苹果婊,额,不,表,或者北美市场最大的fitbit系列(话说两个我都用了下,个人觉得fitbit要比苹果手表来的准。戴在手腕上的心率传感器属于光电式,即打一束光在你的脉搏上,然后测算。不过因为各种因素,这种类型的心率测算方式,在高强度运动下相对误差较大……所以更适用于精确计算比较安静时候的心率。)还有一种常见的就是胸带心率表,这种测算方式是比较准确的,一般只有5±的误差。而且很便宜……很多家只卖100元左右。不过缺点是佩戴难受。最后是给大家总结出来的目前常见的心率测量方法,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要来选择最合适的,要知道只有有效的运动强度,才可以达到比较好的训练效果哦~心率的不同测量方式手掐脉搏:只适合运动间歇器械检测:只使用于健身房有氧器械,不合适全程测试,可能降低运动强度可穿戴设备:携带方便,但不适合高强度运动胸带心率表:性价比较高,但是佩戴难受---------------------------------------------①Strath, S. J., Swartz, A. M., Bassett Jr, D. R., O'Brien, W. L., King, G. A., & Ainsworth, B. E. (2000). Evaluation of heart rate as a method for assessing moderate intensity physical activity.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 32(9 Suppl), S465-70.②Fox 3rd, S. M., Naughton, J. P., & Haskell, W. L. (1971). Physical activity and the prevention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nals of Clinical Research, 3(6), 404-432.③New formula for maximum heart rate. (2002, May 1). The Free Library. (2002). Retrieved July 02, 2015 from/New formula for maximum heart rate.-a④Tanaka, H., Monahan, K. D., & Seals, D. R. (2001). Age-predicted maximal heart rate revisited.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37(1), 153-156.⑤叶卫兵, & 马楚虹. (2004). 体育专业大学生最大心率推算公式的实验研究.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3(3), 382-383.⑥Miller, W. C., Wallace, J. P., & Eggert, K. E. (1993). Predicting max HR and the HR-VO2 relationship for exercise prescription in obesity.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 25(9), .⑦Astrand. (1970). 劳动生理学.⑧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2013). ACSM's guidelines for exercise testing and prescription.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活人小编说:微信号:codooncom我是一只喜欢跟大家唠嗑的活人小编(づ ̄3 ̄)づ╭?~感谢运动教练斌卡的分享,更多精彩文章请持续关注咕咚网,有问题欢迎在评论里及时提出哦~咕咚网(codooncom)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大不六文章网立场
codooncom中国最大的运动云数据平台:这里有国内最受欢迎的手机健身软件“咕咚App”,能运动还能社交,最懂你锻炼时的需求;最潮的智能配件“咕咚智能手环2”“咕咚智能腕表”,给你最贴心的可穿戴运动体验;热爱运动的朋友们,咕咚等待着你的加入与挑战。热门文章最新文章codooncom中国最大的运动云数据平台:这里有国内最受欢迎的手机健身软件“咕咚App”,能运动还能社交,最懂你锻炼时的需求;最潮的智能配件“咕咚智能手环2”“咕咚智能腕表”,给你最贴心的可穿戴运动体验;热爱运动的朋友们,咕咚等待着你的加入与挑战。跑步时为什么要知道心率
在确定运动强度时,心率为唯一衡量标准。不管是跑步、骑行,还是游泳,打球,所有的运动归根结底的都是要靠心率的变化来控制运动强度。
一、运动最终目的:使静息心率的降低 本文来自:汇宝天下
提起运动心率的控制,我们有必要讲一下静息心率,静息心率又称为安静心率,是指在清醒、不活动的安静状态下,每分钟心跳的次数。其测量方法通常在运动员安静状态下,测量桡动脉或颈动脉1分钟的跳动次数。国际上以大多数人每天早晨自然醒来(非闹钟叫醒)测得的心率称为静息心率。研究表明,成人静息心率在70次/分,其寿命可达80岁(需注意的是,要排除各种疾病的干扰)。人一生总心跳次数约为25亿次至30亿次,如果静息心率在60次左右,其寿命可达93岁。大量临床研究也证实,静息心率偏快的人,发生各种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明显增加,死亡率也高。
有什么办法能使静息心率能保持在60次左右,从而赢得长寿呢?首先是靠运动。常常参加各种强度适宜的运动,就会使静息心率偏慢(运动时心率加快,但运动使心功能得到锻炼,从而使静息心率减慢)。静息心率能在50~65次(睡眠中的心跳次数可以为38~50次/分)是健康心脏的标志,也是长寿的标志。
二、运动时心率的控制:太低无效果,太高伤身
由于每个人因年龄性别不同最大心率而不同,故仅仅以心率值无法判定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的运动强度,所以国际上以最大心率百分比作为判定运动强度的唯一标准!
最大心率百分比=测量的即时心率 / 最大心率 * 100%
(最大心率计算方法:男士最大心率:220-年龄,女士最大心率226-年龄)
运动时最大心率百分比如果低于50%的话,是没有运动效果的,也不会起到健身的目的。
如果运动时心率太高,会导致身体产生太多的自由基,过多累计自由基会导致身体过度氧化造成的退步、发炎、心脏病、癌症以及衰老。
本文来自:
(1)50%-60%保持健康:对身体热身和放松有益,对多数心脏疾病、肥胖、关节炎患者有帮助。
(2)60%-70%运动能力提升,脂肪燃烧区域,适合减脂运动,因前20分钟运动脂肪无法消耗,所以需要较长时间的运动量。
(3)70%-80%有氧、健身运动,也适合减肥运动:增强健身效果;提升力量和耐力;燃烧脂肪和碳水化合物。
(4)80%-90%无氧、力量练习):用于替身能力的短时间(1小时内)体育训练。
(5)900%竞技训练:运动员短时间使用的间歇训练和大多数体育活动的短跑活动训练。
三、运动方法推荐
1.MAF180训练法,不受伤的低心率运动法,适用于跑步、马拉松、骑行、减肥等有氧运动。
心率值控制:最大心率=180-年龄
&&&&&&&&&&&&&&&&&&&&&&&&
最小心率=180-年龄-20
四、最佳运动时间
国际标准建议每周消耗3500卡路里=0.45千克,算下来是每天500卡路里。
卡路里的消耗和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平均心率有很大关系。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说三道四技术文摘-感悟人生的经典句子
> 文档快照
健身运动跑步骑行医学阿米,healskyaction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如下:一、跑步和骑车都是锻炼心肺能力的有效方法,对提升心肺能力的作用方面是可以互换的;二、但是这两个运动有如下重要区别,导致了提问者出现的问题:1、跑步比骑车多了克服重力的动作(跑步时需要腾空),这样所需做功要加大,同等心脏负荷下实际跑步比骑车要做的功
健身运动跑步骑行医学阿米,healsky action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如下:一、跑步和骑车都是锻炼心肺能力的有效方法,对提升心肺能力的作用方面是可以互换的;二、但是这两个运动有如下重要区别,导致了提问者出现的问题:
1、跑步比骑车多了克服重力的动作(跑步时需要腾空),这样所需做功要加大,同等心脏负荷下实际跑步比骑车要做的功是更多的,所以会造成提问者气喘的感觉;
2、还是由于腾空的原因,在落地时需要做出一个短暂的离心收缩动作用于制动缓冲,骑车而言腿部肌肉只需进行向心收缩,而离心收缩通常是造成肌肉酸痛的主要原因之一;三、如果提问者是为参加马拉松准备,那么建议还是多进行跑步练习,因为骑车跟跑步运动时使用肌肉的方式以及动作模式都是不一样的,虽然取得好成绩首先依赖于良好的心肺能力,但是肌肉使用的方式和动作模式同样是决定成绩的重要因素。xmonkey,马拉松、铁人三项、自行车爱好者骑车和跑步身体反应不同很正常,因为用的肌肉不一样。你平时骑车多,跑步少。跑步用到的肌肉锻炼的少,因此差不多强度可能反应也更大。同理,马拉松训练中,骑车不能代替跑步。p.s.不同运动的最高心率是不同的,跑步的最高心率比骑车高。Adi那个仅供参考,意义不大。知乎用户, 半马怡情,全马伤…回答一部分,不可以替代。准备马拉松,就得老老实实在公路上练跑步。游泳、自行车再怎么练也只是“交叉训练”的环节,上跑步机都不行。比赛日那天会露馅的。***和心率监测相辅相成的……feeling***Slow Run (SR):边跑可以边轻松聊天。Relaxed Run (RR): 可以聊天Medium Slow Run (MSR): 可以说话Intensive Run (IR): 可以说短句Faster Run (FR): 可以蹦单个字词Interval Training (IT): 可以出声,但非必要的话真心不想废话Increased Intensity Runs (IIR): 专心呼吸,无法说话李志恒,杭州-贵阳长途骑行经常游泳、骑车,偶尔跑步。对心率和感受还是有比较深的体会。体会是什么?体育运动无非就三种体会:1,某个部位感到酸痛乏力;2获得某种精神刺激;3就是单纯的“累”。第一种第二种和具体的运动类型有关,不同的运动得出的“体会”大不一样,不具备可比性。能比的也就是第三种,所有运动起来的运动(对,就是排除棋牌电竞)都相通可比的“使用心肺带来的累”。心率是什么?就是人肉发动机的转速,人体需要更高更快更强就需要更多的能量,于是人肉发动机就只好提速来增大能量输出。但是没有100%转换效率的机器,人也一样,只有一部分能量能转换成运动的机械能,剩下的就会产生废热。热散不出去就会影响体内生化反应的进行,然后身体就会发出累的信号提醒你适可而止。但是如果散热散得好,人就不会觉得太难受,心率提高产生的不适感就会更小。铁人三项是三个最能纯粹考验心肺功能运动。竭尽全力的发挥下,游泳消耗卡路里最多,自行车次之,跑步最次。说明三者可持续心率是游泳最高,跑步最差。但是“体会”恰恰相反,游泳就算竭尽全力,也不会产生跑步那种肺都要吐出来的累。就是因为水冷效率实在太高了,人体产生的废热没能给身体带来多大的不适。自行车40km/h巡航就能获得6级大风的风冷,能获得波士顿马拉松参赛资格的高手也只能享受3级风风冷。所以同样心率下,跑步和自行车的“体会”的巨大差异,主要来自于散热不同的问题。我骑过骑行台,同样的速度明显感觉比真正上路更累,就是因为没有风冷。喝了点酒,行文不太流畅,将就看吧。陈新淼首先感谢您的邀请下面我要对您提到的现象进行分析(如有不周到的地方还望见谅)“跑步中有明显气喘,完成后感觉小腿、大腿肌肉酸胀,后肋部(左侧)有不适感”首先跑步是全身大肌肉群参与的运动,除去下肢以外、躯干、上肢都要参与运动,而且跑步时要负担自身体重,这与骑车完全不同。你跑完后出现大腿和小腿肌肉酸胀的感觉,说明你的心肺功能还不足以支撑你现在的体重以这个速度奔跑,在运动过程中,你腿部应该已经出现了局部无氧供能的情况,因此跑完后才会感觉酸胀,酸胀感主要源自于血乳酸浓度提高。而后肋部的不适感,主要是因为呼吸肌肌肉耐力不足造成。“骑行全程无明显气喘,完成后肌肉无疲劳的感觉(基本无坡)” 首先 骑行在运动过程中不需要负担自身体重,而且骑行的时候主要是下肢运动,躯干和上肢的肌群基本不参与运动。因此相同的心率下骑行的做功要低于跑步。你没有疲劳的感觉说明你的心肺功能可以承担你以这个速度骑行。我认为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因为:您的心肺功能能力不足导致的。我推测你上述现象产生的过程为:跑步过程中因为心肺功能不足,致使跑步过程中下肢无氧供能比例增高,导致乳酸产生并进入血液使血乳酸浓度升高,血乳酸浓度升高就更进一步导致血液携带氧气能力下降,然后身体开始应激反应,靠增加呼吸频率想进一步获得更多的氧气,结果呼吸肌肌耐力不足,导致跑步后肋部不适感产生。另外,马拉松训练中,保持相同的心率,可否用骑行替代跑步。不能代替,理由同上。PS:我跟您的情况差不多,我能1小时20成绩骑行30公里山路(山地车/2.1齿胎),但是相同时间和心率下我最多能跑12公里················残念··························知乎用户,长途骑行深度爱好者谢邀。xmonkey以及其他朋友回答肌肉和心率的答案已经很不错了。他们的回答内容我很多都不知道,再次谢邀王子锋,希望骑行者骑行不能替代跑步训练,因为所用肌群不一样。具体哪些肌群不一样,我暂时没找到,但可以举个例子:我之前徒步43公里,用时约8小时;同样的线路来回,加上其他绕道的路程共120公里,也是骑行约8小时。徒步后感觉腰、臀等部位极为酸痛,而骑行后几乎无疼痛,只是感觉累。因此楼主要想参加马拉松的话,还是得跑步;骑行和游泳只能做为辅助放松练习,我是这么理解的,仅供参考。路振宇,注重体能,向耐力跑转型楼主确定么...就我个人经验,心率区相同的话跑步骑车是一样累的,甚至骑车更累一些...应该是因为你预设的心率区是140-150吧,也就是个放松跑的区间,腿不应该有明显反应的倒是骑车很难维持在高心率(我的是通勤车,fcr3500),楼主可以分享下你的锻炼心得...鼎大熊,言有顾,行有恒自我感受:跑步中有明显气喘,完成后感觉小腿、大腿肌肉酸胀,后肋部(左侧)有不适感;骑行全程无明显气喘,完成后肌肉无疲劳的感觉(基本无坡)。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跑步姿势不正确?核心肌肉的问题?心肺耐力和肌肉耐力中的一方面较弱?还是兴奋程度不同?(个人更喜欢骑行)另外,马拉松训练中,保持相同的心率,可否用骑行替代跑步。-----------------------------------------------------------------------根据描述,你的肌肉耐力比较弱。跑步姿势【可能】不正确。因为后肋不舒服多半是因为用错了力道或者岔气引起的。这个会很严重影响你的体力。我在跑步机上面以12km/h的速度跑一个半小时,肌肉完全不酸胀,无任何不适感觉。包括膝盖,跟腱。当然可能和我经常跑有关系。但是充分的热身加正确的姿势跑完之后,上半身不应该有不适感。骑行不能代替跑步。使用的肌肉群不一样。楼上解答非常详尽了。另外题主太重视心率了。那只是一个参考的量化指标。考虑到跑步基本上算是全身运动;骑行大部分只是下肢运动。即使心率相同,全身肌肉负载和消耗的能量也不一样。只是从经验角度出发帮你解答。加油刘大拿,我是小老百姓,我欺软怕硬。首先,运动方式的不同,造就了肌肉动员的不同。心率是心脏泵学快慢的表现,心率快说明血液代谢快,以便将代谢产物排出,但是这些代谢产物大部分由肌肉做功产生,所以骑车和跑步之后产生相同的心率,并不能代表你做功的肌肉相同,所以不同肌肉的感受也是不同的。其次,同样的运动时间,你需要关注的是运动强度。 心率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运动强度的大小,但是心率相同不能说明运动强度相同,做功方式不同,带给人的身体感受也是不同的。还有就是运动适应问题,也许你很久没跑步了,但是你最近有骑车,那么身体对不同运动的应激反应也是不同的。不同的运动方式其实对于整体身体系统或者器官的对比没有太大意义。但是对于局部肌肉功能或通气能力有意义。山岳,尘世间一个小书童数字指标 代表不了 真实感受。更何况还仅仅只是一条,想建模,数据都不够。知乎用户,长得颇有几分帅气具体的理论分析,我不是很清楚,但是我想到一个栗子:环法传奇车手的阿姆斯特朗可以算是是世界上耐力和心肺功能最好者之一吧,他06年第一次参加纽约马拉松用时2小时59分36秒,在完成他的第一个马拉松比赛以后,这位环法传奇人物感慨:“在20年的体育生涯中,所有的比赛,甚至是最艰难的比赛,都没有让我感觉像今天这样困难,我从来没有感觉像今天这么疲惫。“骑车可以很好的锻炼心肺功能和核心肌肉,但仅可以作为休息日的穿插训练,当然替代不了跑步训练,要想马拉松取得好成绩,还得老老实实练LSD和节奏跑。(PS:对阿姆斯特朗的丑闻很痛心)城年,中秋你还逛知乎,中秋快乐!谢邀。回答之前我先反问答主三个问题:1 与妹子滚床单和自己撸两种方式,同样都是半个小时,结果差不多相同,为何完成后自我感觉不甚相同?2 同样一个妹子,以前用传教士半个小时,今天用了老汉推车半小时,结果相同,为何完成后自我感觉不甚相同?3 明明一个妹子就可以完成很多不同体验,为何人们还要劈腿去换不同的妹子?为虾米?(恕我此处卖萌,我是直男)其实提主这个问题问的非常好,只不过答案不是一句两句能够说清的,我尽量结合实际案例与通俗语言来说明吧,尽量。首先,不同运动本身对运动者有不同的要求,会带来不同的运动体验。同样心率,你的感受不同很正常。对于人类来说,不存在任何一个运动员可以在所有体育项目、相同级别的比赛中都拿到同等名次。以田径项目的博尔特来说,他是田径史上第一个拥有100米和200米世界纪录和冠军的人,这货的下个目标是400米,这就已经突破极限了,博尔特不可能在跳高、跳远、游泳、体操……等项目中都拿到前三的名次。飞人乔丹曾经退出篮坛,转去打棒球,那个球队叫袜子,乔丹的棒球球技跟其队名一样臭,呵呵。人体自身基因、肌肉、骨骼等先天特性决定了只能擅长某些运动,黑人纵横田径场,见过黑人称霸泳坛的吗?第二,人体会对经常从事的运动进行自我优化和适应。同一个项目,最好的提高成绩方式,就是坚持和反复练习,科学的练习。比如一个人只擅长游泳,能游两个小时,你喊他去打两个小时羽毛球试试,篮球也行;然后再喊羽毛球和篮球选手去游泳,爬山也行;结果对于擅长某个领域的人,你总能发现他不擅长的项目,如果这些人针对自己不适应的项目练习几个月,擅长游泳的能打羽毛球了;擅长羽毛球的能爬山了,ok,你让他们再换回去,他们就再次不适应了……呵呵。所以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项目,如果因为某些原因无法从事某些项目,但是我们可以利用其他项目来达到类似的效果,彼此却无法完全替代。上面都是废话。现在正式回答你的问题,骑行和跑步过程中,调动的肌肉群不同,直接导致内外生理反应不同;你的心理感受也不一样,跑步和骑行,你对于周边路况关注和对安全紧张程度都是不一样的。骑行无法代替马拉松训练中的跑步练习,但是,骑行可以作为调剂,用于改善持续跑步练习带来的单调感觉;或者在不适宜户外跑的时候带来一些新鲜感。最后,多说一句,举重运动员训练不是天天挑战个人极限重量的,马拉松训练也不是天天都要跑半马和全马,以为练什么就拼命折腾什么的想法是典型的误区。训练安排本身是科学,是一条变化的周而复始循环的曲线,而不是阶梯上升的直线。----------------------------------------------------------------------针对@何惜阴的问题,单独回复。我这个回答是针对题主关于两种运动方式运动后运动感受不同而拓展的。人体对于不同运动以及新鲜的运动模式会有不同反应;不同运动领域之间有差异,运动差异也会导致人的反应不同。强者就是强者,我没有忽略强者强项的意思,我是说因为运动差异的缘故,强者不会在所有领域都擅长,不会在所有领域都是强者。用体育来说,没有一个强者能纵横所有领域;用学习来说,物理、化学、地理、历史和几何的学习方法会不一样;用生活来说,你身边不会有那样一个人:出生高贵,家庭和睦,学习拔尖,门门满分,打架不输,赌钱总赢,泡妞必中,陆地能跑,下水能游,上天还能开飞机……以我为例,我健身十多年,打拳,打羽毛球踢足球,经常有人喊我参加篮球和乒乓球比赛,可这两样我不会!!然后同事就奇怪,你那么喜欢运动,这两个为什么不会玩?我也很纳闷,我喜欢运动,就必须会玩篮球和乒乓球吗?人无完人,术业有专攻,我不过是因为提问而讨论一个事实而已。凡事都上纲上线要数据没意思。关于我对于专业领域的,我给你发了私信去证明,如果你没拉黑我,应该可以看到。显示全部李洲,跑者 /《跑步装腔指南》作者谢邀@王子锋 已经说出了关键点——跑步、自行车和游泳重点运用的肌群不同,这也是铁人三项的理论基础。心率相同,只说明心肺系统的工作效率差不多,但不等于每块肌肉的工作负载都一样。相对来说,跑步由于要负担自己的体重,并同时进行纵向与横向的移动,所以参与的肌群更多。因此,骑车可以作为交叉训练的项目,但不能代替跑步训练本身。杨晨,biomechanics头一回被邀请,感谢这个我不认识的@达西。一.
同样心率跑步和骑行自身感觉不一样很正常。1.动用的肌群不一样。我们测最大摄氧量时候经常使用的是功率自行车,可是最准确的还是使用跑台,原因就在于跑步能动用起更多的肌群,上半身的不用说了,还有躯干的肌肉群。2.跑步时候腿部肌肉既有向心收缩也有离心收缩,而自行车肌肉应该只有向心收缩。跑步时所谓的离心收缩指的就是脚着地时的缓冲,可不要小瞧了这个缓冲,离心收缩比向心收缩更累,这也就是下山比上山更累的原因,大腿一直在离心收缩。3.LZ个人比较喜欢自行车,所以身体会对该项运动产生适应性,也就是使你的身体更适合做该项运动,所以跑步时候没有骑行那么舒服了。二.
至于用骑行代替跑步的训练,我觉得不太可行。只可以运用骑行代替跑步来进行心肺耐力训练,但是身体素质要和运动专项结合,形成所谓的专项素质,跑步和骑行虽然设定的强度相当,但是需要的专项肌肉力量,专项技巧,专项素质不一样,为了更好地和专项结合,你只能选择专项训练来提高它的成绩。就好像你让拳击的天天训练散打,最后参加散打比赛成绩肯定不理想。黄诚洋,骑行、耳机、音乐、健身、新奇事物爱好者跑步心脏的位置是不停起伏的,举例:哑铃举胸口做深蹲很平常,哑铃位置一超过心脏就立马难受;骑车碰到坡或者颠簸的路面,比平路累毋庸置疑,心脏起伏;俯卧撑腿放的位置高,心率就高了。所以相对骑车这种心脏位置平稳的运动,跑步难受多了。黑眼,模具农民工本人三年短跑三年长跑?一年半骑行?短跑100m11.9s全马350骑车跑过拉萨西安什么的。
我的感觉和你的差不多,骑车比跑步轻松。我认为原因如下1、跑步为主动运动,而单车就要被动很多偶尔减小踩踏力量,减小频率影响不大。类似跑步机。人是被动的在运动。2、跑步的感受是即刻的,单车有延迟。跑步时有一下腿没有发力直接就会掉速或身体摆动。单车即使停止踩踏也会有惯性短时间内掉速不明显。3、跑步是全身大部分肌肉的运动,单车则少很多。跑步每一步出去身体绝大多数肌肉都在参与控制平衡、缓冲。手臂,双腿,腰腹,背部。单车基本只需要双腿而且没有锁塌的时候只有一只腿单独间歇用力。跑步时迈腿顶髋后腿的收回再迈出都是主动的,基本没有休息。4、相同强度跑步耗能多故身体会感觉更累。
中长跑不是接近自己极限跑,跑顺了的话也不是很累,和单车巡航一样。拼一点的话和单车上坡一样。临时想想,抓机无力刘兆正看你描述比较专业,应该不是运动强度过大的问题。先回答你不可替代这个问题,答案当然是不可替代,你有见过骑手去跑步又或者跑手去骑车吗?训练不是只有心率一项的。至于你会酸痛,是酸痛吗?好吧我懒得回去看了,至于你有不适的反应应该是2项运动一起的问题,下次建议尝试只训练一种知乎用户,专注谢谢邀请,我对骑车没什么经验,所以只能参考一下跑步论坛里面的一些说法,望有价值。既然你是为了练马拉松还是以跑步为主,骑行只能做间歇训练,两者虽然是有氧运动,但是区别还是很大。1。跑步与骑车运动的肌群差别较大,跑步比骑车用的肌肉群要多的多,骑行大腿正面力量用的多,跑步大腿侧面多、小腿用力比跑步也小。2。骑行不单指心率,还要考虑踏频、装备因素,是不是使用锁踏,前叉有没有锁死,曲柄长度,座垫类型等。跑步外在的因素很少。阿迪达斯的心率只是个标准而已,你如果在用阿迪达斯的训练程序的话,可以跑一下12分钟心率测试,多跑几次综合一下你就可以得出你自己的心率标准。我觉得你的问题所在是想通过轻松点的方式去得到锻炼完成马拉松,但实际上还是踏踏实实的跑下去。马拉松其实不是很难,运动贵在坚持。Hongyee James我也是很喜欢骑车的 上学阶段骑过10年左右的车 感觉风吹过身体真的无比爽感。正如你所说 个人喜好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既然喜欢骑行 那么主观感受肯定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锻炼过程中的心情 心情舒畅自然就不觉得累。当然客观因素也不可忽视 个人也是感觉跑步要比骑行累。我猜是因为跑步时候对身体要求较高 发力部位较多 而骑行虽然也是全身运动 不过动作单一 较省力 [无专业背景纯凭猜测]。
备案号: 说三道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氧慢跑的速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