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亩红松退耕还林政策能买多少

宽甸退耕还林六千亩全省最“绿”
摘要:“要不我用好耕地换你的坡地,然后我参与退耕还林.”经过几次劝说,这户居民也同意退耕还林,而林业站的工作人员不仅将苗木送到家,还为他栽种好.宽甸森林覆盖率78.4% 全省最高退耕还林,政府给每亩每年150元补助和每亩300元苗木,政府……
原标题:宽甸退耕还林六千亩 最“绿”2011年秋季,辽宁省青山工程启动,各地加大矿山及其他已破坏山体生态环境的修复与治理,曾经满目疮痍的山体,正在被新栽种的树木一点点改变着模样.辽宁省计划用3到5年时间,将894万亩青山恢复生态,创造一个良好的可持续的美好环境.使曾经遭到破坏的生态重新恢复,加快建设一个山清水秀的生态辽宁.去年,本报曾推出“青山行”系列报道,见证了那片绿色的变化.今年,我们将再次走进青山,拥抱绿色辽宁.退耕还林宽甸1337户农民受益“我家有3亩半,今年都退耕还林了.”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青椅山镇村民张喜林说,他所说的坡耕地其实是山坡地的“小开荒”,此次青山工程的“两退一围”,宽甸所有“小开荒”已经全部完成退耕还林.今年63岁的张喜林得知要将侵占多年的林坡地退耕还林,他第一个签署了退耕还林保证书,“满山都是绿色,就我家弄一块秃山也不好看,我得支持,而且现在还有好政策,免费树苗都给送到家里了.”张喜林所说的保证是将“小开荒”和超过25°的坡地退耕还林,宽甸一共有1337户居民签署保证协议.农民算账:3.5亩地可收入万元辽沈晚报、北国网记者走访碱厂沟村时,农民张喜林正在自家房子后面的山坡上割草,“这是酸浆草,20天就能长一尺来高,比新栽的小树苗都高.”他用左手揽住一把酸浆草,用镰刀紧贴着根部割了下来.每年6月初正是给农田打除草剂的时候,因为今年栽种的是红松和云杉树苗,除草剂不仅会杀死草也会杀死树苗,所以只能人工割草,虽然有些辛苦,但是张喜林却觉得划算.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种果树一年得打10次药,松树一年打一次,节省费用,现在每块地政府给补贴300元费,我自己再出300元,每年每棵红松能增值1元,红杉则增值10元,以后就等着卖苗卖果,不用再投入钱了.”因为坡地农作物产量低,每亩地每年收入不足400元,拿到政府的补贴已经超过了他收入的一半,为了让农民尽快见到效益,允许增加种植密度,而稀出来的种植一年后就可出售,当年见效.“新栽的树苗得特别照顾,等过个3年,树长大了能遮住阳光,基本就不长草了,那时就省心了.”张喜林将树苗旁几棵小草连根拔起,一尺多高的红松苗,很容易被杂草掩盖,他盼着小树能快些长大.“前七八年能卖,红松第五年就能结松塔,既能卖苗木又能卖果实,还保护环境,三项收益.”红松还能压枝繁育继续卖苗木,云杉树的寿命又超过百年,可以说是一次投入百年受益.“一亩地300棵红松,一斤松子能卖15元,一棵树能产10-15斤……”张喜林掰着手指越算越觉得划算,3.5亩地最高收入可达万元.76岁老人带头种树 愿拿耕地换坡地在青椅山镇碱厂沟村的一片坡耕地,共归16户村民所有,当退耕还林启动后,今年76岁的吴国相带头种植松树,可有一户农民却坚持不同意.“能环保,减少劳动,还能增收入,你咋不同意呢?绿色环保咱现在受益不到,可子孙后代能受益,我都七十多了都有这觉悟.”吴国相还劝这位村民把眼光放长远一些.镇林业站的工作人员上门解释了几次,可这位村民依旧不同意,导致这片耕地被分成了两块,吴国相也跟着着急.“要不我用好耕地换你的坡地,然后我参与退耕还林.”经过几次劝说,这户居民也同意退耕还林,而林业站的工作人员不仅将苗木送到家,还为他栽种好.宽甸森林覆盖率78.4% 全省最高退耕还林,政府给每亩每年150元补助和每亩300元苗木,政府还可以直接租赁农民土地,统一规划种植管理,这样居民技能增收,还能减轻劳动负担.截至6月1日,宽甸落实“小开荒”还林面积6393.7亩;坡耕地造林面积815亩;围栏封育里程170公里;乡镇政府和护林员、养殖户签订责任状、禁牧保证书3243份,对全县10万余只绒山羊和7500余头黄牛进行了有效监管.目前宽甸森林覆盖率为78.4%,为全省覆盖率最高的区域.辽沈晚报、北国网 记者 刘霜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青椅山镇村民张喜林正在林地除草,他家有三亩半地“小开荒”退耕还林.本版图片由辽沈晚报、北国网记者 刘霜 摄
宽甸退耕还林六千亩全省最“绿”由安丰网编辑整理,更多内容敬请关注频道。
请选择您对本文的评价:200亩红松林松子采摘权对外承包辽宁抚顺_松子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356贴子:
200亩红松林松子采摘权对外承包辽宁抚顺
内&&容: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退耕还林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阅读次数:人次退耕还林对农民收入的影响1.VIP俱乐部2.查看资料3.订阅资料4.在线投稿5.免费阅读6.会员好评7.原创检测8.教材赠送9.联系我们10.常见问题
四川自1999年在全国率先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工程建设进展顺利,为推动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扶贫帮困做出了积极贡献,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但由于受地理条件、政策因素等多方面影响,退耕还林工程直接经济效益不显著,退耕农民收入水平较四川农民水平偏低,收入的差距日趋扩大。本文根据四川退耕还林监测调查资料,以四川退耕农民收入为切入点,着力分析退耕农民收入及其结构变化的影响,以期对增加退耕还林农民的收入、完善退耕还林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一、退耕农民收入的基本情况(一)2009年退耕农民收入持续增加,但增收减缓2009年,退耕农民人均纯收入3762.32元,较2008年增加264.52元,增长7.56%。退耕农民纯收入增长速度分别较2007年、2008年减少8.3、6.7个百分点,可以看出近三年中,2009年退耕农民纯收入增幅最低。1.工资性收入持续增长。2009年,退耕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524.74元,比上年增加175.87元,增长13.04%。2.第一产业中农业收入减缓,林、渔业收入增加,畜牧业收入减少。2009年,退耕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的1553.18元来自家庭经营农业产业,同比增加54.14元,增长3.61%。其中:种植业人均纯收入794.23元,同比增长3.3%;林业人均纯收入84.25元,同比增长32.61%;渔业人均纯收入11.78元,同比增长25.45%;畜牧业人均纯收入390.77元,同比减少59.23元,下降13.16%。3.第二、三产业收入增长加快。2009年,退耕农民来自家庭经营的二、三产业纯收入272.15元,比上年增加64.92元,增长31.33%,对收入增长的拉动作用增大。4.非生产性收入增长。2009年,退耕农民获得的财产性和转移性等非生产性纯收入630.17元,比上年增加34.51元,增长5.04%。(二)退耕农民收入水平相对四川农民偏低1.退耕农民收入水平落后于四川农民平均水平,绝对差距拉大。2009年,退耕农民人均纯收入3762.32元,较四川农民人均纯收入少699.73元,低15.68%;在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11年来,退耕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速度为7.6%,与四川农民年均增速的8.7%相比慢1.1个百分点。纯收入差距由1998年的110.29元扩大到2009年的699.73元,绝对差距拉大了589.72元,相对差距由1998年的6.15个百分点扩大到2009年的15.68个百分点,增加了9.53个百分点。从近三年纵向比较,2007年、2008年、2009年退耕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占四川农民人均的86.3%、84.9%、84.3%,与四川农民人均纯收入差距呈逐步扩大的趋势。2.退耕农民与四川农民收入差距呈现两低一高的特点一是退耕农民家庭经营收入低。2009年,退耕农户家庭经营纯收入人均1553.18元,较四川农民少519.7元,低25.07%。在家庭经营纯收入中:退耕农民的第一产业纯收入人均1281.03元,较四川农民人均少472.66元,低26.95%;二三产业为272.15元,较四川农民少47.03元,低14.71%。在第一产业中,退耕农民除林业收入比四川农民多44.62元,高112.57%外,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分别少389.82元、92.9元、34.57元,分别低32.92%、19.21%、74.59%。二是工资性收入低。2009年,退耕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524.71元,较四川农民人均少296.66元,低16.29%。其中人均外出务工收入1081.4元,较四川农民人均少64.33元,低5.61%。三是非生产性收入高。2009年,退耕农民非生产性纯收入630.17元,较四川农民多116.6元,高20.53%。在非生产性纯收入中:退耕还林补助人均收入238.29元,较四川农民平均多213.27元,高854.79%,若扣除退耕还林补助较四川农民则低17.08%。(三)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退耕农民增收明显2009年,退耕农民人均纯收入3762.32元,较1998年增加2083.44元,增长124.1%。退耕农民纯收入呈现以下三大特点:1.工资性收入大幅增加。2009年,退耕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524.74元,较1998年增加962.74元,增长171.31%,年均增长10.5%。其中人均外出务工收入由1998年的429.34元增加到2009年的1081.04元,增长151%。2.家庭经营收入增加缓慢。2009年,退耕农民家庭经营纯收入人均1553.18元,较1998年增加589.66元,增长61.2%,年均增长4.9%。在家庭经营纯收入中:第一产业收入1281.03元,增加396.02元,增长44.85%。其中,种植业收入794.23元,增加199.53元,增长33.55%;林业收入84.25元,增加75.41元,增长853.10%;畜牧业收入390.77元,增加112.43元,增长40.39%;渔业收入11.78元,增加9.25元,增长365.44%。第二三产业纯收入361.88元,增加148.65元,增长69.72%。3.非生产性收入迅猛增长。国家对退耕农民实行退耕还林补贴,并逐步出台了粮食直接补贴、良种补贴、购置和更新大型农机具补贴等一系列惠农政策,退耕农民收入中来自转移性收入明显增加。2009年,退耕农民获得的财产性和转移性等非生产性纯收入630.17元,比1998年增加531.04元,增长346.27%,年均增长16.1%。(四)退耕前后农民收入结构变化明显1.工资性收入所占纯收入比重快速提高,是退耕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退耕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所占纯收入的比重由1998年的33.47%上升到2009年的40.53%,提高了7.05个百分点。2.家庭经营所占纯收入比重下降。家庭经营占纯收入的比重由1998年的57.39%下降到%,下降了16.11个百分点,但仍是退耕农民收入的主要部分。3.非生产性收入增加,退耕还林补助成为退耕农民收入的重要补充。1998年至2009年,退耕农民财产性和转移性纯收入占纯收入的比重由9.13%上升到19.19%,提高了9.06个百分点。其中:国家的退耕补助成为退耕农民新的增收来源,占4.8%,直接增加了退耕农民的收入。二、退耕还林工程对退耕农民收入的影响(一)退耕还林工程直接经济效益不显著影响退耕农民收入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在取得明显生态效益的同时,退耕农民林业纯收入较1998年及四川农民平均水平有了大幅提高,但其后续产业发展明显滞后,没有形成产业链,新的经济增长点尚未形成,林业对退耕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力度不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退耕农民收入的提高。1.从林种的分布上看:生态林的比例大,经济林比例较小。2009年,退耕还林工程监测调查农户人均耕地退耕1.12亩。其中生态林0.96亩,占85.71%;经济林0.16亩,占14.29%。37个退耕还林监测调县的61.07万公顷退耕还林中,经济林仅5.1万公顷,占8.36%,而生态效益好但直接经济效益十分低下的生态林为55.3万公顷,占90.55%,这些生态林除保持水土产生生态效益外,几乎没有直接的经济效益。2.从退耕农民林业收入构成来看:林业对退耕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不大。退耕农民林业纯收入占纯收入的百分比1998年时为0.53%,到2006年达到最高为3.05%,之后呈逐年下降趋势;2009年跌至近几年来最低点,退耕农民林业纯收入人均84.25元,仅占纯收入的2.13%,与四川农民人均林业收入比较高1.35个百分点。从总的情况看:退耕农民林业收入虽然较退耕还林工程前有了较大增长,但其所占比重太小,对退耕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力度不大。3.从产业发展来看:后续产业发展滞后,对退耕农户增收作用微乎其微。据调查显示:据3600户退耕农户调查,户退耕补助收入322.9万元,退耕农户出售林产品141.8万元,占国家对3600户退耕还林户补助收入的43.9%。据南部调查反映:目前,南部县的林产品以自产自销和小商贩收购为主,并没有形成规模,经营模式落后,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弱。合江县虎头乡退耕农户反映:随着该乡青果的投产,现在该乡的青果只能卖到0.90元/公斤左右,与以前的2.80元/公斤左右相差甚远,出现了“果丰伤农”的局面。4.受其它因素影响:受科技造林、育林技术水平低下及造林地坡陡土壤贫瘠等条件的制约,林地生产力不高。由于近年来的干旱、洪涝灾害,造成巴州区退耕还林工程苗木死亡达4000亩,截至2009年秋季已补植补造4000亩,受冬干春旱影响,造林补植成活率只有20%左右。2009年,合江县全家外出农户已占到全部农户的11.7%,全县退耕农户56969户,由此推算共计6665户退耕农户举家外出,意味着6665户的退耕地上的林木处于无人过问,无人管理的自生自灭状态。(二)耕地资源有限,限制了退耕农民增收的潜力耕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生产资料,也是获取收入的最主要来源,农民增收对土地的依赖性很强。退耕农民由于耕地资源减少,粮食、经济作物产量也是十分有限的,同时制约了畜牧业、渔业等产业的发展。2009年,退耕农民人均耕地0.85亩,较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前减少了1.12亩,下降57%;较四川农民农村住户人均少0.52亩,低38%。退耕农民收入与全省农民人均水平主要体现在家庭经营收入上,占收入差距的74.27%。其中,一产业占收入差距的67.55%,一产业中种植业、畜牧业分别占收入差距的55.71%和13.26%。监测调查户按人均纯收入高、中、低三等分分组数据显示:高、中、低收入户人均粮食播种面积之比为1.2:1.1:1;粮食产量之比为1.5:1.2:1;家庭经营收入之比为2.5:1.4:1;种植业收入之比为2.4:1.4:1;纯收入之比为3.3:1.7:1。可见:退耕农民人均占有耕地资源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退耕农民收入。(三)退耕还林补助标准较低影响了退耕农民收入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初期,由于农业税费负担沉重,农产品价格持续下跌,退耕农民依靠的主要收入即农业收入不乐观,增产不增收,当时实施退耕还林,给退耕农民发放退耕还林补贴,在改善生态的同时,调整农村经济结构,退耕农户经济优势明显,农民对退耕还林工程的积极性很高。2004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实行农业税减免,增加种粮农民的粮食直补,提高了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这些政策大大提高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而退耕农民由于耕地退耕,退耕地上栽的是生态树木并非粮食,并未完全享受到上述惠民政策带来的实惠。在粮价、物价上涨的同时,国家在2004年改变了退耕还林补偿政策,实施现金补助代替原先的粮食补助,补偿标准不变,为每公斤粮食(原粮)折合现金1.4元,实际上是降低了粮食补助标准。2007年,在农产品价格上涨和各项补贴优惠政策等有利因素的推动下,第二轮补助标准(延长期补助标准)仅为第一轮(原)补助标准的54%,再次弱化了补偿政策的激励作用,退耕还林地的经济收入增长不能够满足退耕农民对其的希望。1.从补贴标准与粮价差异看:巴州区调查反映,原定的退耕还林补贴210元/亩(按每亩150公斤产量、价格1.4元/公斤进行补贴),但近几年主要粮食(水稻)国家收购价格在1.8-1.9元/公斤之间,按此计算粮食补贴应为270-285元/亩;退耕还林生活费20元/亩的标准并没有因物价上涨而相应提升,退耕农民希望退耕还林补助标准根据市场物价水平,将退耕还林生活费调整到40-50元/亩。2.从退耕还林地收益与种粮地收益看:安岳县退耕农民反映:目前,第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年限已到,栽种生态林的退耕还林地开始实施延长期补助标准,即退耕还林补贴105元/亩,退耕还林管理费20元/亩,一年一亩退耕还林地的收益除领取国家政策补助的125元外,再无其他收入;而种粮户每亩地一年所种油菜、玉米、红苕就有1100元左右的收入,除去化肥、种子、农药等310元左右的成本,加上国家良种补贴玉米、油菜每亩各补助10元,种粮耕地实际收入810元/亩(不含人工工资),退耕还林地收入与种粮地收入差距达685元/亩。三、增加退耕还林农民收入的几点建议退耕还林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生态工程,在经济收益上具有投入大、周期长、收益低的特点。做好退耕还林工程,事关国家生态安全,事关新农村建设,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事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实施现行退耕还林政策的情况下,退耕农民为保持生态做出的贡献与经济收益反差较大导致退耕农民收入下降,挫伤退耕农民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积极性。如果不能处理好这些矛盾,已取得退耕成果将会受到影响。为此建议如下:(一)加大宣传力度退耕还林工程能否取得最终成效,不仅需要各级政府及广大干部的努力,而且关键在于广大群众的理解与支持,因此应加强退耕还林工程的宣传发动和教育,使之认识到退耕还林工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使之深切的体会到生态环境的好坏关系到子孙万代及长远发展,广大农户积极配合政府工作,自觉参与退耕还林工程,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和成效。(二)科学发展经济林产业四川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林面积广,占退耕还林工程总面积的比例大,这些生态林经济效益非常低,其经济潜力亟待挖掘。针对退耕还林工程经济效益低是影响退耕农民经营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因素,各级党委政府要做好宏观的引导工作,推广适应本地区退耕还林工程的经济品种,科学发展经济林产业;并树立正确的管理和服务理念,提高效率,积极服务,做好经济林经营管理方面的信息咨询和技术服务工作,使百姓学会和熟悉果树嫁接、改良品种和果品储藏等方面的实用技术,并科学管理、正确引导,帮助退耕农民尽快见到经济效益,这是加快退耕还林工程地区经济发展,提高退耕农民的收入重要途径。(三)发展、壮大非农产业要保持退耕还林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从根本上讲,要靠以工业为主的非农产业的不断发展。要突出发展农村工业。一是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资源为依托,重点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及农业、林业资源密集型工业。要大力发展务工经济。积极引导退耕还林工程区农民外出务工,加强组织和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多层次、多渠道地强化对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做好就业需求信息的搜集和发布,提高劳务大军的规模和档次,增加退耕还林农民的劳务收入。要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为退耕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大力发展农村第二、三产业。一方面要搞好农村各类市场建设,大力发展商贸服务业,搞活农村流通;另一方面,要积极发展技术、信息等服务,充分利用当地林业资源优势,相应地发展地方特色产业,比如以森林、民风民俗为特点的旅游业,可以有效带动当地第三产业的发展,有力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四)加大对退耕还林工程的投入力度加大退耕还林工程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基本农田水利设施、乡村道路、沼气池等基础及配套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水利化、机械化程度,为促进农业增产和退耕农民增收创造良好条件。公务员之家:尊重市场规律。根据种粮与退耕还林效益比例关系发生的变化,根据市场物价水平,对退耕还林补贴进行相应调整,增加对退耕农民的补助标准,让退耕还林地的增收效应与种粮的增收效应同等地传递到退耕农民手上。增加退耕还林工程管理经费。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指导退耕农民科学种植和管护,注意除草施肥、搞好病虫害防治,加强抚育管理,促进林木快速生长,使之尽早发挥项目效益,增加退耕农民收入,把提高退耕还林地经济效益作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主要手段。(五)加快退耕还林工程区农业产业化经营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退耕还林农民的市场化、组织化程度,是增加退耕农民收入的重要一环。根据退耕还林工程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特点,以促进农民增收为中心,调整农产品质量、品种结构,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让退耕农民更多地分享到流通环节的利益。退耕还林工程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发展后续产业是巩固退耕还林工程成果的有力保障,是促进退耕农民增收,实现“退得下、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的根本措施。国家应加退耕大补助资金用于支持后续产业发展的力度,特别是林产品加工业、农产品加工业,使退耕还林农民能够从土地中走出来,走上一条生态改善、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三赢”道路。
本文永久链接:上一篇范文: 下一篇范文:
关于本站:中国最大的权威的公务员门户网站-公务员之家创建历经7年多的发展与广大会员的积极参与,现已成为全国会员最多(95.4万名会员)、文章最多、口碑最好的公务员日常网站。荣膺搜狐、新浪等门户网站与权威媒体推荐,荣登最具商业价值网站排行榜第六位,深受广大会员好评。公务员之家VIP会员俱乐部在公务员之家您可以分享到最新,最具有时事和代表性的各类文章,帮助你更加方便的学习和了解公文写作技巧,我们愿与您一同锐意进取,不懈的追求卓越。如何加入公务员之家VIP会员第一步:先了解公务员之家,查看第二步:或在线支付,汇款即时到帐第三步:汇款后立刻,将您的汇款金额和流水号告诉客服老师,3分钟内系统核查完毕并发送VIP会员帐号到您的手机中,直接登陆即可。百度推广辽宁省本溪市退耕还林见成效
&&&信息发布&&&&&&&&&林业与新农村建设(地方信息)
辽宁省本溪市退耕还林见成效
辽宁省本溪市退耕还林见成效 国家林业局退耕还林办公室求购红松苗
林农致富& 铁杆庄稼
红松,别名国松,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国务院日批准)。
&受气候的限制,世界适宜红松生长的地区主要在中国东北地区,国外仅有与我国东北毗邻的少数几个国家的一小部分地域可以生长。红松是世界珍贵的果材兼用林种,从种子到针叶、花粉、果鳞、树皮、树脂到地下的树根,全身是宝。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保健意识的不断提高,红松果(塔籽)世界需求量猛增,供不应求,在世界仅有的适宜生长地区株数无法增加,但可以对红松进行嫁接处理,提前结实,提高产量。
正常情况下,红松生长15-20年才能结塔,而经过王鑫嫁接的红松,短期内就可见果,只要幼树够粗就可留果,6-7年即可逐渐进入结果期,10年后进入丰产期,产量逐年增多,单位面积坚果产量可提高2~4倍。
以往栽植红松,4年移植苗上山2年后再嫁接,再经过2年左右才能成型。为了满足广大林农的需要,王鑫在14年的实践中探索出了一次成型,快速成林的——红松钵装嫁接苗,它的优势是——春夏秋三季,只要土不冻均可栽植,成活率高,一步到位,投资少(每亩投资300—400元),见利快,节省了4-5年时间及清场看护费用。是退耕还林首选树种,林农快速致富的铁杆庄稼。
王鑫牌红松钵装嫁接苗,是用王鑫牌有机基土(树苗生长旺盛)、王鑫牌嫁接营养液(伤口愈合快保成活)、王鑫牌自然降解塑料条(不用人工改塑料条,省掉大量人工),工厂化常年均在加工红松钵装嫁接苗(每批次10万株)。
王鑫已建14年红松嫁接示范基地1200亩,3代优良种穗育苗区500亩,种穗储存窖300立,针叶树嫁接工厂7500平。红松嫁接苗优良度是由种穗的基因决定的,王鑫,诚实守信,非常注重种穗的优良度,保证每个种穗都是她亲自精心选择的,王鑫红松嫁接苗培育基地荣获《全国十佳明星苗木企业》。
如今王鑫千亩嫁接园的7万余棵红松已硕果累累,在红松林下套栽山野菜年年见利,反季的刺龙牙每斤高达100余元,供不应求。这种模式让林农真正做到了栽树来年就受益,子孙后代都受益,解决了栽树要几十年后才能见利的弊端,极大的调动了广大林农的造林积极性。带动当地及周边省市县群众共同致富,王鑫红松种植专业合作社逐年壮大,现有农户300户,1200人,社员平均年收入12000元,拥有资产总额1500万元。王鑫理事长现兼任:本溪市林业产业协会副会长、本溪县林业产业协会副会长、政协委员等职务。王鑫在2013年,中国唯一代表林农应邀参加世界人工林年会。王鑫荣获:全国绿色小康文明户、五一劳动奖章、绿化奖章、首席农民红松嫁接专家等荣誉。得到了国家林业局及省市县各级领导和有关专家的认可,多次接受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华语广播《中国之窗》,中央、省、市、县电视台等新闻媒体采访,全国各地前来考察团队应接不暇。
红松坚果林已成为林农快速致富热门项目,是一次投资百年受益的铁杆庄稼。
王鑫为了带领广大林农共同致富,做大做强红松产业,对外出售第3代优质红松接穗,免费培训红松嫁接技术员、名额有限,额满为止。
王鑫针叶树嫁接基地,常年出售各种规格:优质红松苗、裸根红松嫁接苗、红松钵装嫁接苗及绿化用红松大树。基地地址:辽宁本溪县小市镇上堡村(距离本溪水洞10分钟路程)
全国免费电话:400-
王鑫手机:
QQ: 邮箱: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退耕还林条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