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产ESBL株,其临床狗的象征意义是什么么?

百医争鸣之文献导读
相关学术论文信息
[1]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metformin on β-cell function in non-obese Chinese subjects with newly diagnosed type 2 diabetes
标题:二甲双胍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的非肥胖中国受试者β-细胞功能的有益作用
作者:Y. Bi, G. Y. Tong , H. J. Yang , M. Y. Cai , J. H. Ma , J. Liang , B. Xin , H. Miao , Z. H. Peng , D. L. Zhu.
目的:二甲双胍相关研究提示,在肥胖人群2型糖尿病(T2DM)的早期阶段,二甲双胍可使患者的β-细胞功能出现有利变化,效果优于磺酰脲类,但尚不清楚在非肥胖患者中是否可以产生类似的作用。我们在新诊断的非肥胖T2DM患者中研究了二甲双胍或者格列吡嗪胃肠道治疗系统缓释制剂(GITS)对β-细胞功能的影响。
方法:在中国的五家中心招募了共160名空腹血糖为7.0–13.0mmol/L、体重指数<30kg/m2的新诊断患者,随机分组,分别给予二甲双胍或者格列吡嗪GITS治疗24周。治疗前和治疗后,通过标准膳食耐量试验评估患者的早期胰岛素分泌[0-30 min内胰岛素与葡萄糖曲线下面积(AUC)的比值(InsAUC30/GluAUC30)]和胰岛素敏感性[Matsuda指数(ISIM)]。还测定了血浆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和胰高血糖素的水平。
结果:与格列吡嗪GITS的结果相比,二甲双胍可以显著改善InsAUC30/GluAUC30(从8.1 ± 0.6 pmol/mmol到10.7 ± 0.7 pmol/mmol,p<0.05)。二甲双胍治疗的瘦削型(体重指数<25 kg/m2)亚组中,ISIM的增加是不显著的,但InsAUC30/GluAUC30出现了大幅度的改善。二甲双胍治疗后,在膳食耐量试验中GLP-1应答增强,空腹胰高血糖素水平下降。相关性分析表明,InsAUC30/GluAUC30的改善与HbA1c(r=-0.374,p=0.000)、ISIM (r=0.356,p=0.001)和ΔGLP-10–30(r=0.225,p=0.02)的变化有关。
结论:二甲双胍可以改善新诊断的非肥胖T2DM患者的β-细胞功能,这种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独立于这些受试者胰岛素敏感性的变化。这项研究提供了一些循证数据,支持二甲双胍作为非肥胖T2DM患者的一线治疗药物,该药物可以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和β-细胞功能。
各种指南和共识均对二甲双胍显示出格外的重视,得到一致的推荐,这主要是因为其在临床应用已50余年,有坚实的循证医学基础支持,降糖作用明显,同时减少心血管并发症,减轻体重,明显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后续的研究也已经明确二甲双胍可以激活膦酸腺苷酸相关蛋白激酶,后者对代谢的机制虽尚未完全明了,但其作用与他汀类药物类似,可以抑制羟甲基戊二酰辅酶 A合成酶活性,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很久以来,二甲双胍在临床主要用于单纯饮食控制不满意的T2DM患者,尤其是肥胖和伴高胰岛素血症者,熟知2007版指南的人们不难发现,治疗路径不再有肥胖或非肥胖患者之分,而是所有T2DM患者治疗路径统一。其中,二甲双胍是一线药物治疗中的首选治疗用药,如无禁忌证,该药应一直保留在糖尿病的治疗方案中。除了以往我们认识的二甲双胍通过减少肝脏葡萄糖输出和改善外周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外,新近研究认为二甲双胍有减少肠道葡萄糖吸收、提高活性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水平、改善β-细胞对葡萄糖的应答等多种降糖机制。
本项研究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进行的,为多中心、随机、平行分组、开放试验,作者通过对二甲双胍和格列吡嗪胃肠道治疗系统缓释制剂(GITS)24周的观察,利用标准膳食耐量试验后患者的早期胰岛素分泌[0~30 min内胰岛素与葡萄糖曲线下面积(AUC)的比值(InsAUC30/GluAUC30)]、胰岛素敏感性[Matsuda指数(ISIM)]、血浆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和胰高血糖素的水平的变化,得出了二甲双胍可以改善新诊断的非肥胖T2DM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和β-细胞功能的结论。本研究进一步探讨了二甲双胍深层次的作用机制,更加证实了其多靶点、多通路的降糖机制,给临床应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使二甲双胍的临床应用前景更加光明。
近年,解放军总医院曾就使用二甲双胍的228例老年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无论是肥胖还是非肥胖的老年T2DM患者,应用二甲双胍治疗都能取得较好的降糖、调脂及减轻体重的效果。当今,二甲双胍已成为T2DM患者治疗的基石,毋庸置疑,需加倍关注的问题是使用人群的年龄、脏器功能、伴随情况,使用药品的规格、剂量、方法。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老年科&&邹继红&&副主任医师
这是一项临床、随机、双盲、多中心试验,结论显示二甲双胍可以改善新诊断的非肥胖T2DM患者的β-细胞功能,这种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独立于这些受试者胰岛素敏感性的变化。
二甲双胍无可厚非是非肥胖T2DM患者的一线用药,但一项近期的调查显示,如果以HbA1c≤7%作为达标点,我国T2DM患者HbA1c达标率仅为35.28%,也就是说有将近三分之二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没有达到良好的控制,中国2010年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建议:单独使用二甲双胍治疗血糖控制3个月仍不达标则可加用胰岛素促分泌剂或α糖苷酶抑制剂,两种口服药物联合治疗控制3个月血糖不达标者可加用胰岛素治疗或采用三种口服药物联合治疗。此时,临床应用会使用瑞易宁联合二甲双胍,是联合治疗的首选方案,堪称黄金搭档。
从机制的角度看,瑞易宁可有效刺激胰岛素分泌,二甲双胍抑制肝糖输出,增加外周组织敏感性,磺脲类联合二甲双胍,两者机制互补;从血糖谱角度看,瑞易宁可以降低HbA1c和PPG、FPG。二甲双胍主要降低HbA1c和FPG,两者血糖谱互补,实现全面降糖。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内分泌科&&邓爱民&&副主任医师
研究者在中国5家中心纳入160例新诊断的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采用二甲双胍或格列吡嗪控释片治疗,通过检测标准餐前、后血糖、胰岛素、GLP-1、胰高血糖素、血脂以及炎症因子的水平变化,探讨了两种治疗方案对β-细胞功能以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及可能机制,发现对于非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二甲双胍同样具有改善β-细胞功能的作用,且此作用部分与磺脲类药物相当,在一定程度上独立于胰岛素敏感性的变化。这项研究为支持二甲双胍作为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线治疗药物提供了一些循证数据,也和我们的临床应用情况相符合,即除非患者有应用二甲双胍的禁忌证,否则不管患者的体重指数如何,均可选择二甲双胍作为一线药物治疗。此外,在临床工作中,对于一些非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磺脲类药物也常常作为降糖治疗的选择方案之一,文章是关于二甲双胍以及磺脲类药物的对比研究,可见二甲双胍在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方面优于磺脲类药物。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内分泌科&&任萌&&副教授
该研究收集了中国的5家中心的160例空腹血糖为7.0~13.0 mmol/L、体重指数<30 kg/m2的新诊断患者,随机分组,分别给予二甲双胍或者格列吡嗪GITS治疗24周,主要通过标准膳食耐量试验评估患者的早期胰岛素分泌[0~30 min内胰岛素与葡萄糖曲线下面积(AUC)的比值(InsAUC30/GluAUC30)]和胰岛素敏感性[Matsuda指数(ISIM)],发现二甲双胍可以显著改善InsAUC30/GluAUC30[从(8.1 ± 0.6)pmol/mmol到(10.7 ± 0.7)pmol/mmol,P<0.05]。
该研究显示二甲双胍可以改善新诊断的非肥胖T2DM患者的β-细胞功能,支持二甲双胍作为非肥胖T2DM患者的一线药物。
近年来对二甲双胍的众多研究发现,二甲双胍能促进糖原合成酶活性核CLUT4的转化,还可改善脂肪组织、肝脏、骨骼肌对胰岛素的抵抗,能预防体重增加,减轻高胰岛素血症。二甲双胍还能用于治疗多囊卵巢,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高胰岛素血症,改善卵巢血供,延长卵巢血供,延长排卵周期和增加对氯底酚胺的反应性等。
杭州市红会医院&&内分泌科&&陈慧萍&&副主任医师
糖尿病是全球性的公共健康危害,我国的患病率已飙升至11.6%,防控形势严峻。保护β细胞功能,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是糖尿病防治的重点。该研究共入组了160例体重指数(BMI)<30 kg/m2的新诊断糖尿病患者,以格列吡嗪GITS作为对照,观察二甲双胍对早期胰岛素的分泌功能、胰高糖素样肽-1(GLP-1)和胰高血糖素水平的作用,随访24周。结果显示二甲双胍可以改善新诊断的BMI <30 kg/m2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β细胞功能,增强GLP-1对膳食耐量试验的应答,并降低空腹胰高血糖素水平。
二甲双胍是肥胖2型糖尿病人群的一线用药, UKPDS和ADOPT研究已证实使用二甲双胍可使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获益。但目前二甲双胍对非肥胖患者β细胞功能的干预作用报道甚少。该文的研究结果可为二甲双胍改善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敏感性和β细胞功能提供新的支持证据,同时有助于进一步理解该药的作用机制及其与GLP-1之间的关系。
BMI作为肥胖诊断标准具有种族特异性,目前主要有三个标准,分别为WHO、亚太地区和中国制定的标准。研究显示WHO标准并不适用于中国人群肥胖的诊断。该研究以BMI<25 kg/m2作为瘦削型人群的界点,若以中国或亚太地区标准,均一定程度上夹杂了超重人群。因此,需要应用更为准确的肥胖判断标准进行这类研究,以评估二甲双胍在非肥胖或瘦削型人群中的应用价值。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杨立勇&&主任医师
该文选取新诊断的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二甲双胍片或瑞易宁片治疗24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早期胰岛素分泌[0~30 min内胰岛素与葡萄糖曲线下面积(AUC)的比值(InsAUC30/GluAUC30)]和胰岛素敏感性[Matsuda指数(ISIM)]的变化,探讨其对胰岛β-细胞的有益作用,结果发现二甲双胍可以改善新诊断的非肥胖T2DM患者的β-细胞功能,这种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独立于胰岛素敏感性的变化。文章研究背景基于临床遇到的实际情况,选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及实用价值,掌握国内外最新动态,研究方法合理、科学,设计严谨,实验数据及结果可靠,讨论部分实事求是,对不足部分也作了充分的说明。
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对于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的初始治疗,肥胖患者毫无疑问首选二甲双胍,但针对非肥胖患者就见仁见智了,选择二甲双胍需考虑患者对体重进一步下降的顾虑,选择磺脲类担心出现低血糖的风险,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一般认为二甲双胍对其无负性作用,至于正性作用倒不甚明了,通过该实验让我们明白,二甲双胍对胰岛β-细胞还具有有益的作用。
大量的研究结果让我们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具有更多的理论基础,但具体到每一个患者还是需综合方方面面的因素,权衡每一个药物的利弊,选择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浙江医院&&内分泌科&&袁放&&主任医师
︽点击收起
[2] Glyburide and Glipizide in Treatment of Diabetic Patients With Secondary Failures to Tolazamide or Chlorpropamide
标题:格列本脲和格列吡嗪在妥拉磺脲或氯磺丙脲二次治疗失败的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作用
作者:JEFFREY D. LEV, MD, ADINA ZEIDLER, MD, AND DINESH KUMAR, MD.
摘要:我们评价了第二代磺酰脲类药物格列本脲和格列吡嗪对接受氯磺丙脲或妥拉磺脲治疗期间二次失败的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20名患者接受了格列本脲治疗,随后其中10名接受了格列吡嗪治疗。空腹和餐后血糖、胰岛素、C-肽、糖基化血红蛋白、尿液C肽和葡萄糖水平均未显示显著改善。我们的结论是格列本脲和格列吡嗪对第一代磺酰脲类药物二次治疗失败的患者是无效的。
[3] Glipizide-GITS Does Not Increase the Hypoglycemic Effect of Mild Exercise During Fasting in NIDDM
标题:格列吡嗪控释片不会增强NIDDM患者空腹期轻度锻炼的降血糖效果
作者:MATTHEW C. RIDDLE, MD ,PATRICIA A. MCDANIEL, MS, LESLIE A. TIVE, PHD.
关键词:Coronary heart disease,Morbidity,Mortality,Atorvastatin,Blood pressure lowering,Amlodipine,Perindopril,Atenolol,Thiazide,Synergy
目的:本研究比较了空腹期轻度锻炼对接受格列吡控释片治疗的NIDDM受试者和未接受口服降血糖药物治疗的受试者的血糖浓度的影响。
研究设计和方法:将25名中度肥胖的NIDDM患者随机分组,分别给予格列吡嗪控释片或安慰剂治疗。经过9周的治疗后,让这些患者空腹过夜、服用研究药物、不吃早饭,然后在跑步机上锻炼90分钟。锻炼之前、期间和之后测定葡萄糖、胰岛素和C-肽浓度。
结果:在空腹-锻炼当天,格列吡嗪控释片组的空腹血糖低于安慰剂组(153 vs. 241 mg/dl,P < 0.01),胰岛素和C-肽浓度高于安慰剂组。两个组中,葡萄糖水平相对于空腹基线值的下降程度不太高,且两组基本相等:锻炼结束时17 mg/dl 比21 mg/dl,恢复2 h后28 mg/dl 比27 mg/dl。所有受试者均未出现低血糖症状。
结论:长期服用格列吡嗪控释片并不能增强对NIDDM患者空腹期轻度锻炼的降血糖效果。继续服用这种药物期间,可以继续采用日常生活方式疗法来治疗NIDDM。
[4] Effects of Once-Daily and Twice-Daily Dosing on Adherence With Prescribed Glipizide Oral Therapy for Type 2 Diabetes
标题:每天一次和每天两次给药方案对口服格列吡嗪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
作者:CHRISTOPHER M. DEZII, RN, MBA, HUGH KAWABATA, MA, and MICHELLE TRAN, BS, Princeton, NJ.
背景:我们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评价了每天一次(OD)和每天两次(BID)口服格列吡嗪处方药物进行治疗的患者用药坚持性和持续性差异。
方法:研究队列来源于一个药房福利管理者索赔数据库。我们从中识别出了近期采用缓释胃肠道治疗系统(GITS)和速释格列吡嗪治疗的患者,并进行了1年的随访。我们计算了坚持用药指数(AIs),建立了持续用药曲线。
结果:GITS OD队列的坚持用药指数率为60.5%,BID队列为52.0%。12个月时,GITS OD队列的持续用药率为44.4%,BID队列为35.8%。
结论:和BID方案相比,OD药物治疗可以获得更好的坚持用药和持续用药,尽管OD队列每天服用的药片数量更多。这些数据提示,给药频率对患者用药依从性和持久性的影响高于每次服用的片剂数的影响。
[5] Effect on glycemic control of the addition of 2.5 mg glipizide GITS to metformin in patients with T2DM
标题:在T2DM患者二甲双胍治疗方案中添加2.5 mg格列吡嗪控释片对血糖控制的作用
作者:M. Feinglosa,*, G. Daileyb, W. Cefaluc, K. Oseid, J. Tayeke, W. Canovatchelf, R. Chaikenf, I. Kouridesf.
目的:本研究评价在轻度至中度、次最佳控制的2型糖尿病患者二甲双胍治疗方案中添加2.5 mg格列吡嗪控释片对血糖控制的作用。
方法:在这项多中心、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中,我们招募了122名二甲双胍治疗(≥1000 mg/天,治疗≥3个月)期间病情未被充分控制的(A1c 7-8.5%)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组,除了继续按照原来的剂量进行二甲双胍治疗外,分别给予16周的2.5 mg/天格列吡嗪GITS(n=61)或安慰剂治疗(n=61)。主要疗效变量是终点时的A1c相对于基线值的变化情况。还测定了空腹血糖(FPG)、胰岛素浓度、脂质谱和安全变量的变化情况。
结果:与添加安慰剂相比,在二甲双胍治疗方案中添加格列吡嗪GITS可以更加显著地改善终点时的平均A1c和FPG相对于基线值的变化幅度(p < 0.0002)。格列吡嗪GITS组A1c水平达到目标值A1c < 7.0%(p < 0.0001)和A1c < 6.5%(p < 0.0033)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安慰剂组。两个组的空腹胰岛素浓度相似,治疗后没有发生变化。关于BMI,在二甲双胍治疗方案中添加格列吡嗪控释片并未造成任何显著的或者具有临床意义的体重增加或者变化。受试者对这两种治疗方案的耐受性均较好。
结论:本研究表明,在二甲双胍治疗方案添加2.5 mg格列吡嗪控释片GITS可以显著改善二甲双胍单一治疗时病情未被充分控制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
[6] Targeting Postprandial Hyperglycemia: A Comparative Study of Insulinotropic Agents in Type 2 Diabetes
标题:靶向餐后高血糖:一项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进行的促胰岛素药物的比较研究
作者:MARY F. CARROLL, ABSALON GUTIERREZ, MARYGRACE CASTRO, DECHEN TSEWANG, AND DAVID S. SCHADE.
摘要: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3种促胰岛素药物在控制2型糖尿病餐后高血糖方面的疗效。15名非胰岛素依赖性2型糖尿病受试者分四次入住综合临床研究中心。在对照研究以及随后服用每种研究药物的7-10天内,我们测定了全天血糖曲线图,据此探讨指定的药物对餐后高血糖的作用。每次住院期间,患者在进食三餐等热量的食物之前服用安慰剂或者研究药物,具体方案如下:早饭前30 min和晚饭前30 min服用速释格列吡嗪、早饭前30 min服用格列吡嗪胃肠道治疗系统(GITS)或者早饭前、午饭前和晚饭前10 min服用120 mg那格列奈。在相对于进食试验膳食的-0.05、0、0.25、0.5、1、2、3和4 h采集血液样品,用来分析葡萄糖、胰岛素和C肽。和安慰剂相比,服用速释格列吡嗪、那格列奈或者格列吡嗪控释片可以显著降低积分的全天(葡萄糖曲线下面积)和最高葡萄糖水平。三种研究药物之间的全天积分葡萄糖水平没有显著差异。那格列奈治疗后的早饭后最高血糖水平(但葡萄糖曲线下面积并非如此)低于速释格列吡嗪或者格列吡嗪控释片治疗后的数值。速释格列吡嗪或格列吡嗪控释片治疗后的午饭后和晚饭后积分血糖水平显著低于那格列奈治疗后的数值。速释格列吡嗪治疗后的C肽水平显著高于格列吡嗪控释片。三种研究药物之间的胰岛素水平没有差异。每天一次格列吡嗪控释片、每天两次速释格列吡嗪或者每天三次那格列奈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餐后高血糖控制效果是相同的。关于开处方时应该采用这三种促胰岛素药物中的哪一种,应该根据患者是否可以依从复杂的给药方案、是否需要控制空腹高血糖、两餐之间是否有发生低血糖的风险以及药物经济学等因素来确定,而不是根据餐后降血糖的效果来确定。
相关学术论文信息
[1]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hase 2 study of erythropoietin in optic neuritis
标题:促红细胞生成素用于视神经炎的一项随机、双盲、II期研究
作者:Sühs KW1, Hein K, S?ttler MB.
目的:根据自身免疫性视神经炎动物模型的研究结果,我们评估了促红细胞生成素在首发视神经炎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德国洪堡/萨尔、哥廷根或汉堡大学医院收治的视神经炎患者入组了这项双盲、安慰剂对照、II期研究(ClinicalTrials.gov,NCT)。他们被随机分配接受每日一次33,000 IU人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静脉或安慰剂滴注共3天,作为甲基强的松龙的辅助治疗。主要结局指标为16周后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的改变。次要结局指标包括磁共振成像评估的视神经萎缩,以及视力、视野和视觉诱发电位(VEP)的改变。
结果:4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21/19 – 促红细胞生成素/安慰剂)。安全监测没有发现相关问题。根据意向性治疗方案分析了37例患者(20/17 – 促红细胞生成素/安慰剂)的主要终点。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后,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变薄较不明显。第16周,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减少了中位值7.5μm(平均值±标准差:10.55±17.54μm),而安慰剂组中位值为16.0μm(22.65±29.18μm)(p=0.0357)。视神经球后直径减小较小(p=0.0112)。第16周,促红细胞生成素组的视觉诱发电位潜伏期短于安慰剂组(p=0.0011)。视觉功能测试显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后,结局有改善趋势。
解释:这些结果首次提示促红细胞生成素在视神经炎治疗中可能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通过对该篇文章的仔细阅读,发现作者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视神经炎动物模型中表现的视神经保护作用的基础上,对早期甲泼尼龙联合EPO静脉注射治疗急性视神经炎(optic neuritis, ON)方案进行研究。其中,EPO能有效保护ON本身及激素治疗所致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 RGC)损伤,进而促进视觉功能的提高和视神经结构完整性的改善。此外,本文还对EPO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包括促进红细胞增生、血压升高等方面)进行观察,结合患者纳入标准的详细原则,为EPO的临床应用安全性提供可靠的指导。本文还对视神经炎患者采用多个时间点观察,连续观察药物发挥作用的时间依赖性及药物作用维持性。总之,本文涉及急性视神经炎的治疗、疗效评判指标、给药时间、疗效观察时间及药物不良反应等,既全面又具体,具有极强的临床实用价值及科研参考意义。
本文提出的药物治疗ON对RGC的保护作用、激素联合神经保护作用药物治疗方案及治疗时间点的观察等均为目前视神经炎治疗的研究热点。文中以大量研究为依据,并将观察结果与其他相关研究进行对比,尤其是患者RGC相关指标、EPO神经保护作用及观察时间点的设定最为突出,与既往研究相比,具有更好的临床指导意义。
本文与实际应用的相同点如下:①对于急性ON仍以甲泼尼龙冲击治疗为主;②对急性ON的干预时机越早,其视力及相关功能、结构指标的改善越明显。不同点:①本文首次推出激素联合具有神经保护作用的EPO作为新的治疗方案;②本文通过功能及结构性的指标对EPO产生的神经保护作用进行全面评估,认为EPO在急性ON中发挥潜在的神经保护作用。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眼科&&张静楷&&副主任医师
德国洪堡/萨尔、哥廷根或汉堡大学医院对40例视神经炎患者通过双盲、安慰剂对照、Ⅱ期研究(ClinicalTrials.gov,NCT),人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联合甲泼尼龙静脉治疗虽然短期(治疗3天)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变薄不太明显,但从中期(第16周)可观察到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减少的程度远远低于安慰剂组(P=0.0357)。视觉功能测试显示EPO治疗后,结局有改善趋势。研究首次提示EPO可能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目前临床较少使用EPO治疗视神经炎,该实验具有前瞻性,对临床具有较大的帮助。EPO在临床的应用时间较长,在眼科的应用仍无大量的研究,但甲泼尼龙作为一个基础药物,应用的时间长,有大量国际的研究,该实验中发现其也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广东省人民医院&&耳鼻喉科&&邱前辉&&主任医师
视神经炎的发病原因较为复杂,其治疗应积极寻找病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急性病例可使用皮质类固醇类药物进行治疗。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甲泼尼龙冲击疗法已成为急性视神经炎的标准疗法。但甲泼尼龙冲剂治疗并不能改善视力预后及减轻视神经萎缩等,仅能缩短病程加速视力恢复。
促红细胞生成素在脑梗死、颅脑创伤、癫痫及多发性硬化等多种中枢神经系统性疾病的动物模型中表现出了很好的神经保护作用。有文献报道促红细胞生成素与甲泼尼龙联用可达到很好的神经保护作用。本文采用随机对照实验方法对促红细胞生成素和安慰剂联合甲泼尼龙治疗急性视神经炎的疗效进行观察,通过对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球后视神经直径、视力、视野及视觉诱发电位等多个变量的统计分析,发现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组16周后患者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减少程度、球后视神经直径减少程度均较空白对照组少,视觉诱发电位潜伏期短于空白对照组,提示其在视神经炎治疗中可能具有神经保护作用。这为视神经炎患者带来了福音,使改善患者预后成为可能。
本研究提示,在急性视神经炎的治疗过程中,可联合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与甲基泼尼龙,一方面能缩短病程、加速视力恢复,另一方面可以利用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神经保护作用使患者视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改善。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眼科&&张美霞&&教授
︽点击收起
[2] Treatment of optic neuritis by plasma exchange (add-on) in neuromyelitis optica
标题:在视神经脊髓炎中通过血浆置换(辅助)对视神经炎的治疗
作者:Merle H, Olindo S, Jeannin S, Valentino R, Mehdaoui H, Cabot F, Donnio A, Hage R, Richer R, Smadja D, Cabre P.
目的:评估血浆置换(PE)与脉冲式静脉注射皮质类固醇联合治疗对视神经脊髓炎(NMO)急性视神经炎和视神经脊髓炎限定形式的作用。
方法:36名视神经炎患者于日至日接受脉冲式静脉注射皮质类固醇治疗,16名接受脉冲静脉注射糖皮质激素和血浆置换治疗。视神经炎治疗后至少6个月进行眼科检查。采用标准自动视野检查法和倍频技术视野检查法测定了经Snellen尺度和早期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研究的对数尺度评估的视力及视野。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测定了视网膜乳头周围纤维厚度。
结果:皮质类固醇组的最终视力为20/400,而血浆置换组为20/50(P = 0.04)。皮质类固醇组的视力提高为20/200,而血浆置换组为20/30(P = 0.01)。皮质类固醇组的36名患者中有19名(53%)发现了较差的最终视力结果(≤20/200),而血浆置换组的16名患者中有2名(13%)(P = 0.008)。皮质类固醇组中乳头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的平均(SD)厚度为63.1(20.4)μm,而血浆置换组为70.3(20.3)μm(P = 0.16)。皮质类固醇组中颞象限平均(标准差)厚度为38.5(14.1)μm,而血浆置换组为44.5(12.7)μm(P = 0.02)。多变量分析中,血浆置换治疗是与视力大于20/200相关的唯一独立因素。
结论:在与视神经脊髓炎相关的视神经炎中,脉冲静脉糖皮质激素和血浆置换序贯治疗比标准单药治疗对视力结局更有效。
[3] Acute and subacute inflammation of the optic nerve and its sheath: clinical features in Chinese patients
标题:急性和亚急性视神经炎和视神经鞘炎:中国患者的临床特征
作者:Cheng AC, Chan NC, Chan CK.
目的:视神经炎和视神经束膜炎可有相似的初始临床表现。其在中国患者中的定义没有白种人明确,视神经炎的病因也可能因种族的不同而不同。这项研究的目的是记录中国急性/亚急性视神经炎/视神经束膜炎患者的临床特征。
设计:回顾性病例研究。
环境:香港眼科医院,医院管理局。
患者:对2005年至2008年期间呈递给香港眼科医院的所有30天内症状发作的首发视神经炎/视神经束膜炎患者的记录进行了审查。
主要观察指标:病因学、临床特征和结局。
结果:29名患者被纳入研究(男性:女性=13:16),递交时的平均年龄为46岁。其中包括25名视神经炎患者和4名视神经束膜炎患者;4名患者有双侧视神经炎。视神经炎组中,17名(68%)为特发性,7名(28%)与多发性硬化相关,1名(4%)有视神经脊髓炎。视神经炎组较差的视力结局与递交时和最低点时较差的视力相关。
结论:视神经束膜炎和视神经脊髓炎相关的视神经炎在这项中国香港患者研究中比白种人群中更常见。即使在“典型”视神经炎中国患者中,可能需要神经成像检查和进一步研究来排除视神经束膜炎/视神经脊髓炎,因为中国民族本身就是一种非典型的特征。无法进行神经成像检查时,静脉注射甲基强的松龙可作为重度视力丧失患者视神经炎/视神经束膜炎的初步治疗。
[4] Early high-dose intravenous methylprednisolone is effective in preserving 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 thickness in patients with neuromyelitis optica
标题:早期大剂量静脉注射甲基强的松龙可以有效地保留视神经脊髓炎患者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
作者:Nakamura M, Nakazawa T, Doi H, Hariya T, Graefes Arch Clin Exp Ophthalmol.
目的:视神经脊髓炎(NMO)是一种以重度视神经炎和脊髓炎为特征的复发性炎性神经系统疾病。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RNFLT)是否与视神经脊髓炎患者的临床表现相关,并确定导致视觉功能不良的临床因素。
方法:对18名视神经脊髓炎患者的35只眼和14名多发性硬化症(MS)患者的28只眼进行了研究。研究之前,所有患者至少有一次视神经炎(ON)发作>6个月。根据视神经炎发作情况将眼睛分为4组:NMO-ON:至少有一次视神经炎发作的视神经脊髓炎;NMO-nonON:没有视神经炎发作的视神经脊髓炎;MS-ON:至少有一次视神经炎发作的多发性硬化症;MS-nonON:没有视神经炎发作的多发性硬化症。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OCT)测定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对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与临床数据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测定。
结果:NMO-ON组患者的总体视网膜神经纤维层较MS-ON组薄(63.84 um比84.28 um,P=0.0006),特别是在上下象限。总体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与最佳矫正视力(BCVA)明显相关,NMO组(r=0.67,P<0.0001),MS组(r=0.62,P=0.0097)。NMO组中,总体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与与复发例数呈负相关。一项受试者工作特征(ROC)分析显示,NMO组视力降低至<20/20的总体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截止值为71.41 um。视神经炎的复发频次和大剂量静脉注射甲基强的松龙(HIMP)治疗开始时间显著影响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保持。
结论:视神经脊髓炎眼睛中的总体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比多发性硬化症眼睛中的厚度低,表明视神经脊髓炎眼睛中中的视神经轴突损害较大。早期大剂量静脉注射甲基强的松龙干预和视神经脊髓炎复发预防对最大限度地减少轴突损害至关重要。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是评估视神经脊髓炎眼睛和多发性硬化症眼睛中视神经轴突损害的一个重要方法。
[5] Acute optic neuritis following infection with chikungunya virus in southern rural India
标题:印度南方农村地区基孔肯雅病毒感染后的急性视神经炎
作者:Rose N, Anoop TM, John AP, Jabbar PK, George KC.
目的:定义基孔肯雅病毒(CHIKV)感染后的急性视神经炎,并确定皮质类固醇在急性视神经炎治疗中的疗效。
方法:这是一项观察性研究,入组了10名一只或两只眼睛确诊为基孔肯雅病毒感染伴急性视神经炎的患者。对所有病例进行了全面眼科检查。所有10名患者接受静脉注射甲基强的松龙治疗3天,随后口服泼尼松龙2周,然后在1个月中降低泼尼松龙的剂量。
结果:本研究中的10名患者中,男性7名,女性3名。7名患者有单侧视神经炎,3名患者有双侧视神经炎。患眼的初始视力介于感知光线至视力6/6。治疗后,10名患者中有9名患者的视力改善至6/12或更好。本研究中,8名患者的色觉趋于正常。治疗后,4名患者的相对性瞳孔传入障碍持续,6名患者的瞳孔正常。治疗后发现视力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视野(HFA FF120)检查发现可各类缺陷。4名患者的视野恢复正常,而其余6名患者有持续性弥漫性视野缺损。
结论:基孔肯雅病毒感染可因急性视神经炎引起急性发作的视力丧失。类固醇治疗后,视力迅速恢复。医生应了解基孔肯雅病毒感染后发生急性视神经炎的可能性,从而可以对视力减退的预防性原因进行有效治疗。
[6] Reversible retinal changes in the acute stage of sympathetic ophthalmia seen on spectral 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标题: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所见急性期交感性眼炎中可逆的视网膜改变
作者:Gupta V, Gupta A, Dogra MR, Singh I.
摘要:报告急性期交感性眼炎期间光感受性细胞层的改变。连续6名确诊为交感性眼炎的患者被纳入研究。在提交时,所有6名患者已接受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和谱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外界膜(ELM)与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脉络膜毛细血管层复合物之间的光栅线扫描划分出视网膜外层部分。所有患者接受甲基强的松龙静脉注射,并口服皮质类固醇1-1.5 mg/kg/day。对治疗开始后48h以及1、2和12周后进行的后续OCT扫描进行了研究和比较。任何眼睛中的外界膜内视网膜没有表现出任何明显结构改变。由外界膜(ELM)与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脉络膜毛细血管层复合物划分出的视网膜外层部分在所有眼睛中表现出浆液性视网膜脱落,4只眼睛中可见光感受器的伸长。所有眼睛中有两个内超反射波段的连续性有中断。全身糖皮质激素治疗后48h进行的重复光栅线扫描显示,4只眼睛有浆液性视网膜脱离高度降低,伴光感受器伸长和尖段深入浆液性脱离。浆液性脱离显示所有研究在下一周接受静脉注射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后高度有逐步降低,所有六只眼睛的光感受器有所伸长。两周后,没有眼睛表现出任何残余脱离,这与所有眼睛的视力改善相一致。4周时重复进行的OCT光栅线扫描显示所有眼睛的浆液性脱离得到解决,光感受器细胞层正常,第三个超反射带(IS/OS交界)恢复。急性期交感性眼炎期间牵涉到光感受器细胞层,如频域OCT中所示的体内形态学改变。全身糖皮质激素治疗后,这些改变是可逆的,从而证明了及时、迅速抗炎治疗可逆转光感受器改变的假设。
相关学术论文信息
[1]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infection epidemiology and clinical response from tigecycline soft tissue infection trials
标题: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流行病学和替加环素治疗软组织感染试验的临床应答
作者:Puzniak LA, Quintana A, Wible M, Babinchak T, McGovern PC.
摘要:鉴于耐药性不断增加,应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软组织感染的治疗方案进行评估。这项汇总分析评价了6项替加环素临床试验中入组的受试者的数据,他们有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复杂性皮肤和皮肤结构感染或糖尿病足感染(DFIs)。对有无分子分类社区获得性(C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特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盒式染色体(SCCmec)IV,的患者的基线特征进行了比较。采用社区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指定和治疗组对临床反应进行了比较。共确定了378名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软组织感染受试者,其中包括79名糖尿病足感染患者。总共有249名患者(65.9%)分子分类为社区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软组织感染的临床反应率在替加环素组与万古霉素组间相似(治疗差异:1.0%,95%置信区间:-9.3,12.0),以及按感染类型、SCCmec和Panton-Valentine杀白细胞素(PVL)状态分也相似。替加环素在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软组织感染治疗中表现出类似的疗效,无论感染类型、SCCmec或PVL状态如何。
革兰阳性菌特别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是皮肤软组织感染的常见病原体,鉴于耐药性不断增加、CA-MRSA的高检出率、患者合并的多种基础疾病和混合感染等问题的存在,使得抗菌治疗的决策十分困难。该文献汇总分析了替加环素的6项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的数据,入组人群涵盖了亚洲人在内的不同年龄、性别和种族的受试者,其结果具有普遍适用性。
对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所致的复杂性皮肤和皮肤软组织感染,包括未并发骨髓炎的糖尿病足部感染,传统经验治疗常用万古霉素,近年来上市的利奈唑胺亦可选择。但二者均仅针对革兰阳性菌感染,而替加环素具有广谱抗菌活性,特别是对于合并革兰阴性菌感染的混合性细菌感染独具优势,而且,目前尚未发现替加环素与其他抗生素存在交叉耐药。此外,万古霉素的耳、肾毒性和引发红人综合征的可能以及利奈唑胺骨髓抑制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这两种药物的使用。特别是老年患者和重症患者本身易于合并基础肾脏疾病和血液系统损害,此时选择替加环素更为适宜。该文献如能就替加环素和万古霉素治疗组之间不良反应的差异进行统计分析,则更加具有说服力
文献通过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软组织感染的临床反应率的比较提示替加环素与万古霉素表现出相似的疗效。替加环素无需根据年龄、性别或种族调整剂量,并且对于肾功能损伤或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也无需调整剂量,便于临床应用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感染&&免疫科&&孙文闻&&副主任医师
替加环素又被称为老虎素,是惠氏研发的新型静脉注射用甘氨酰环素类抗菌药物,2005年FDA批准上市。
本文对比了替加环素和万古霉素在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治疗中的临床反应和疗效,综合了6个研究中心378例受试者,结果无论在感染类型、细菌的SCCmec类型、PVL(Panton-Valentine)杀白细胞素表达方面,两种药物表现出类似的疗效。
文中表述明确,条理清晰,所选研究人群具有较好的代表性,研究对象依从性较好,没有出现沾染和干扰,两组间差异不大,无失访偏倚。
文章结尾提到,由于是第二手资料、样本还不够大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有限,但仍不失为一篇很好的文章,无疑对临床医生在选用抗生素时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 在20世纪60年代被发现,MRSA因其多药耐药、易暴发流行、治疗困难和病死率高等特点已成为临床治疗的难题。目前国内流行的主要的MRSA分为医院获得性MRSA( hospital-acquired MRSA,HA-MRSA) 和社区获得性MRSA ( community-acquired MRSA,CA-MRSA) 两种。目前对于严重的MRSA感染,万古霉素是一线治疗药物,达托霉素、利奈唑胺和替加环素是FDA近年批准的治疗 MRSA感染的药物。近年来关于MRSA的文章很多,该研究与其他文章的研究结果相近,值得临床医生借鉴。
蚌埠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科&&李骏&&主任医师
革兰阳性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不合理使用,耐药性逐年增加,尤其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所致感染日益增多。2005年替加环素一经FDA批准,迅速在抗MRSA领域受到瞩目;如何科学评估该药对于指导临床很重要。因此,本研究纳入6项全球临床试验对该药进行汇总分析,以MRSA皮肤及糖尿病足(DFI)感染者为对象,从治疗有效性、不良事件两方面,明确无论是否为社区获得性MRSA感染,还是MRSA相关DFI,替加环素均可与最好的抗MRSA底牌——万古霉素相媲美。
自2010年FDA对替加环素提出安全警告,其在各地应用结论不一。本研究的特殊意义:①规模最大、纳入不同种族,专门针对局部MRSA感染,确保了结论的全面性及适用范围;②首次纳入该药上市后4期研究数据,数据更新与时俱进,确保结论在当今仍具参考性;③重视分子检验对MRSA感染来源的鉴别,对于今后同类研究具有指导性。另一方面,需要注意:①革兰阳性败血症人群未被纳入;②DFI纳入有限,且仅为急性期患者;故本研究结论对于上述两类患者并不适用。
总之,如今抗菌药物研发飞速进步,对于一些有潜力的药物,如替加环素,科研及医护人员既要看到它们有可能带来希望,也要重视并不断改良其毒副作用,使其最终造福人类健康。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液科&&向兵&&副主任医师
本研究纳入6项替加环素3期、4期临床试验中MRSA导致的皮肤软组织感染或糖尿病足感染的378例患者,替加环素和万古霉素抗感染疗效一致,无论两组患者的感染类型、葡萄球菌染色体mec盒及杀白细胞素(PVL)状态。根据患者来源分为社区获得性MRSA和非社区获得性MRSA。研究发现,社区获得性MRSA感染较非社区获得性MRSA,更常见于自发性或创伤后的皮肤脓肿、单一微生物感染及金葡菌PVL阳性的患者。
目前临床上应用替加环素主要是对多重耐药菌或多种细菌混合感染的治疗,感染严重,多合并多脏器器官功能不全,尤其是基础肾功能不全和老年患者具有较好的耐受性,临床应用广泛。
本研究分别对替加环素组和万古霉素组的葡萄球菌基因分型以及PVL状态等的基线进行研究,但这些指标临床上获得困难,多数停留在研究阶段,临床指导意义有限。抗感染治疗的有效率往往是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本研究未对两者间的炎症严重程度和软组织感染局部的治疗进行详细说明。
浙江医院&&ICU&&蔡国龙&&主任医师
︽点击收起
[2] In vitro activity of tigecycline against isolates collected from complicated skin and skin structure infections and intra-abdominal infections in Africa and Middle East countries: TEST
标题:替加环素对抗从非洲和中东国家复杂性皮肤和皮肤结构感染以及腹腔内感染患者中收集的隔离群的体外活性:试验
作者:Renteria MI, Biedenbach DJ, Bouchillon SK, Hoban DJ, Raghubir N,
Sajben P, Mokaddas E.
摘要:复杂性皮肤和皮肤结构感染(cSSSI)和腹腔内感染(IAI)是有问题的,因为对抗这些感染类型中常见的多重耐药致病菌可用的治疗方案越来越少。年间,从非洲和中东(AfME)国家共采集了2245个菌株,来确定替加环素和竞争药品的体外活性,作为替加环素评估监控试验计划的一部分。替加环素于2007年在非洲和中东上市,并保持对抗全球范围内有针对性的病原体的活性。菌株从11个非洲和中东国家的38所研究中心的复杂性皮肤和皮肤结构感染患者(1990名)和腹腔内感染患者(255名)中获得。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复杂性皮肤和皮肤结构感染总最常见的种类(27.9%),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率为25%。肠球菌属(7.1%)和无乳链球菌(2.9%)是其他常见的革兰氏阳性致病菌。肠杆菌属(14.5%)、绿脓杆菌(13.9%)、大肠杆菌(11.4%)、克雷伯氏菌属(10.9%)和不动杆菌属(7.2%)是采集到的最常见革兰氏阴性种类。替加环素对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90值为0.25 μg/ mL。大肠杆菌和肠杆菌属的替加环素MIC90值分别为1和2 μg/mL。大肠杆菌是腹腔内感染中最常采集到的种类(28.3%),其次是克雷伯氏菌属(20.8%)、肠球菌属(11.8%)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6.3%)。从腹腔内感染中采集到的菌株有以下替加环素MIC90值:大肠杆菌(1 μg/mL)、克雷伯氏菌属和其他肠杆菌科(2 μg/mL)、肠球菌属(0.25 μg/mL)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1 μg/mL)。观察到替加环素具有对抗光谱菌种的体外活性,包括抗其它抗菌药的菌株。
[3] A randomized trial of tigecycline versus ampicillin-sulbactam or amoxicillin-clavulanate for the treatment of complicated skin and skin structure infections
标题:替加环素与氨苄西林-舒巴坦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相比治疗复杂性皮肤和皮肤结构感染的一项随机试验
作者:Matthews P, Alpert M, Rahav G, Rill D, Zito E, Gardiner D, Pedersen R,
Babinchak T, McGovern PC; Tigecycline 900 cSSSI Study Group.
背景:复杂性皮肤和皮肤结构感染(cSSSI)经常导致住院,具有显著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方法:在这项IIIb/IV期平行、随机、开放标签比较研究中,531名复杂性皮肤和皮肤结构感染受试者接受替加环素(初始剂量100 mg,然后50 mg静脉给药,每12小时1次)或氨苄西林-舒巴坦1.5-3 g静脉给药,每6小时1次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1.2 g静脉给药,每6-8小时1次。如果在入组后72小时内确认或怀疑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研究者可酌情在对照组中加入万古霉素。主要终点是治愈测试(TOC)访视时临床可评价(CE)人群的临床反应。也对微生物反应和安全性进行了评估。调整意向治疗(mITT)人群包括531名受试者(替加环素组,n = 268;对照组,n = 263),其中405名可临床评价(替加环素组,n = 209;对照组,n = 196)。
结果:临床可评价人群中,162/209名(77.5%)接受替加环素治疗的受试者和152/196名(77.6%)接受对照药物治疗的受试者临床治愈(差异:0.0;95%置信区间[CI]:-8.7,8.6)。治愈测试评估中,微生物学可评价(ME)人群受试者层面上的根除率在替加环素治疗组为79.2%,对照药物治疗组为76.8%(差异:2.4,95% CI:-9.6,14.4)。替加环素组恶心、呕吐和腹泻的发生率较高。
结论:替加环素在复杂性皮肤和皮肤结构感染治疗中总体上是安全有效的。
[4]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igecycline monotherapy compared with vancomycin-aztreonam in the treatment of complicated skin and skin structure infections in patients from India and Taiwan
标题:替加环素单药治疗与万古霉素和氨曲南联合用药在印度和台湾复杂性皮肤和皮肤结构感染患者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比较
作者:Chuang YC, Chang CM, Aradhya S, Nagari B, Pai V, Dartois N, Jouve S, Cooper A.
背景:比较替加环素单一用药与万古霉素和氨曲南联合用药在印度和台湾复杂性皮肤和皮肤结构感染(cSSSIs)住院患者的中治疗。
方法:对参加了两次国际III期、随机、双盲研究的印度(n = 86)和台湾(n = 41)复杂性皮肤和皮肤结构感染住院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进行了分析。
结果:患者接受治疗5-14天。治愈测试评估时(治疗后12-92天)的治愈率在替加环素组和万古霉素-氨曲南组中大致相似,临床可评价的人群:印度:83.3%比75.8%,台湾:78.6%比90%),临床调整意向治疗人群:印度:78.6%比66.7%;台湾:73.3%比75.0%)。替加环素组出现较多的恶心和呕吐,但总体安全性和耐受性在两个治疗组中具有可比性。
结论:在亚洲地理上不同的人群中,替加环素单一用药是治疗复杂性皮肤和皮肤结构感染的一种安全和有效的方法。NCT
[5] Susceptibility of Klebsiella spp. to tigecycline and other selected antibiotics
标题:克雷伯氏菌属对替加环素和其他所选抗生素的敏感性
作者:Sekowska A, Gospodarek E.
背景:替加环素是一种新型甘氨酰环素,具有广谱活性。在这些新制剂中,替加环素具有独特性,通常具有抗革兰氏阴性菌的良好活性。替加环素已被批准用于复杂性腹腔内感染和复杂性皮肤和皮肤结构感染的治疗。替加环素具有对抗大多数产ESBL肠杆菌科细菌的良好活性,在产ESBL菌株引起的一些感染中可作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替代,其中有许多菌株也对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和经典四环素类具有多重耐药性。
材料/方法:入选了108个克雷伯氏菌属临床菌株(64个肺炎克雷伯菌和44个产酸克雷伯菌)。采用药敏纸片扩散法检测了所选抗生素的易感性。采用基线测试法确定了替加环素的MIC。
结果:在所有分析的克雷伯氏菌属菌株中,31个(28.7%)产生ESBL。大部分克雷伯氏菌属对亚胺培南(100%)、替加环素(92.5%)和派拉西林和他唑巴坦联合用药(80.6%)易感。替加环素表现出较高的抗克雷伯氏菌属菌株活性,MIC的范围为0.19-4 mg/ml。
结论:替加环素表现出对所分析的菌株具有极好的抑制活性。这些数据表明,替加环素具有扩大的广谱抗菌活性,可作为治疗克雷伯氏菌属菌株所致严重感染治疗的一种有效方案。
[6] Tigecycline: a review of properties, applications, and analytical methods
标题:替加环素:特性、应用和分析方法的回顾
作者:da Silva LM, Nunes Salgado HR.
摘要:替加环素是一种新型甘氨酰环素,具有扩大的广谱抗菌作用,包括抑制革兰氏阳性、革兰氏阴性、非典型、厌氧、耐抗生素微生物。试验表明,替加环素在复杂性皮肤和皮肤结构感染以及复杂性腹腔内感染治疗中不劣于对照药物。替加环素目前仅有静脉制剂,其药品定量分析方法目前尚未发布。这项回顾研究了替加环素的特点、作用谱和作用机制、药代动力学、应用,以及主要是临床和生物学研究中用于替加环素、其代谢产物和一些类似物测定的已发表色谱法的仪器条件。
表柔比星属蒽环类抗肿瘤药物,通过直接嵌入DNA碱基对之间,干扰转录过程,阻止mRNA形成,从而抑制DNA和RNA的合成。表柔比星主要治疗恶性淋巴瘤、乳腺癌、膀胱癌以及肺癌等,另外,膀胱内给药有助于浅表性膀胱癌、原位癌的治疗和预防其经尿道切除术后的复发。临床研究证实表柔比星具有广谱抗肿瘤作用,是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且对拓扑异构酶Ⅱ也有抑制作用,疗效与阿霉素相当或略高,其心脏毒性和骨髓毒性均低于阿霉素。
为了进一步推动肿瘤领域的发展,促进医学信息的学术分享,我们精选了最新学术文献,通过邮件推送发送给各位老师。我们愿与您一起分享诊疗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共同推动治疗领域的发展!
相关学术论文信息
[1] Epirubicin inhibits soluble CD25 secretion by Treg cells isolated from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patients
标题:表柔比星抑制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分离的Treg细胞中可溶性CD25分泌
作者:Li LF, Wang HQ, Liu XM, Ren XB.
目的:探讨表柔比星对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中分离的CD4+CD25+调节性T(Treg)细胞中可溶性CD25(sCD25)分泌的影响。
方法:从DBLCL初诊患者中分离的外周血单核细胞中分离出Treg细胞。采用已上市的sCD25(IL-2R)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测定上清液sCD25浓度。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CD25的荧光强度。
结果:治疗24小时后,细胞存活率随着表柔比星浓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表柔比星组与对照组之间的sCD25浓度也有显著差异(P < 0.01)。检测到Treg细胞存活率与sCD25浓度呈正相关(r = 0.993,P < 0.01)。当表柔比星组和对照组相等数量CD4+CD25+Treg细胞再次在没有表柔比星的参与下培养24小时后,Treg细胞表面上的CD25荧光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而表柔比星组的上清液sCD25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
结论:表柔比星可通过DLBCL患者体内的Treg细胞抑制sCD25分泌来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该文献研究探讨了化疗药物表柔比星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另一治疗机制,传统观念认为化疗药物通过细胞毒作用杀伤肿瘤细胞,影响机体的免疫系统而起到治疗作用是一个新的机制。目前肿瘤的免疫治疗是肿瘤界研究的热点,人们通过各种各样增强免疫的方法以期进一步消灭肿瘤。表柔比星是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一种主要药物,在淋巴瘤化疗领域里不可或缺,疗效获得认可。它通过直接嵌入肿瘤细胞DNA核碱基对之间,干扰转录过程,阻止mRNA形成,抑制DNA、RNA的合成;对拓扑异构酶Ⅱ也有抑制作用。
Treg细胞是一种免疫抑制细胞,与肿瘤细胞的形成和发展有关。文章结果显示表柔比星能够抑制Treg细胞中可溶性CD25的分泌,从而减少Treg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有利于肿瘤的免疫识别和免疫杀伤。虽然以前认为化疗药物作为免疫抑制剂能使化疗后的患者免疫状态降低,但既往其他相关文献对于化疗前后淋巴瘤患者T细胞亚群检测结果显示,化疗能够改善患者的免疫状态,且患者的免疫状态与治疗效果相关。也有文献发现Treg细胞的数量在化疗前后存在差异。但就其具体机制研究的文献较少。该文章立意新颖,设计合理,叙述充分,实验过程细致,结果明确,讨论有条理,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临床价值,可使我们进一步了解表柔比星这种化疗药物,期望能更好的利用它,并为未来应用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的综合治疗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文章中研究者以肿瘤患者外周血中的Treg细胞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体外实验。因为活体的免疫系统和免疫环境较为复杂,如果能对患者化疗前后的外周血分别进行检测,结论则可能更有说服力。另外,肿瘤局部微环境中的Treg细胞是否也会受到化疗药物表柔比星的影响是我们同样应该关注的问题,可以尝试做动物体内试验。如果能够通过多种方法验证结果,本文的结论将具有更大的临床意义。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血液淋巴内科&&赵丽娜&&
作者以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分离的Treg细胞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加或不加表柔比星后Treg细胞数量变化及Treg细胞表面CD25表达及上清液中sCD25的水平变化,研究表明表柔比星可以通过弥漫大B细胞患者体内的Treg细胞抑制sCD25分泌来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本研究方法正确,结论可信。不足的是讨论部分没有点明该论文的创新之处及研究价值,参考文献中近5年的文章较少。
论文中采用的ELISA法及流式细胞仪检测也是目前常用的研究手段,研究方法比较成熟,结果比较可靠。但是该文中仅在淋巴瘤患者的Treg中进行研究,最好能同时以正常人的Treg作为对照,使结论更有说服力。
最后,论文是体外研究,而免疫系统是整体的变化,体外无法模拟体内内环境,因此结论很难真正用于临床治疗,若能在患者体内进行研究则更完善,而且以外周血为研究对象则体内研究并不难。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血液科&&韩晓凤&&
临床上尽管一部分淋巴瘤能治愈,但多数疗效差,是临床急需解决的难题,该课题从临床实际出发,立题较新颖,探讨化疗药物在抗肿瘤作用方面的新机制,为明确免疫抑制在肿瘤发生发展及耐药复发中的作用机制提供线索。该实验为体外结果,体内情况如何还需进一步探讨。由于淋巴瘤具有高度异质性,因此,不同病理类型、不同分期患者体内Treg细胞数量表型是否不同,还需进一步研究。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是多药联合治疗,存在体内药物相互作用,是否能表现出体外单药免疫抑制的作用仍不清楚,该研究与临床实际仍有差距。该实验入组患者的分期,是否有可评价病灶,是结内还是结外患者均未明确,是否影响结论暂不清。因此,表柔比星可通过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体内的Treg细胞抑制sCD25分泌来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结论需进一步在临床中证实。
306医院&&呼吸内科&&高云阁&&副主任医师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是最常见的淋巴瘤,化疗后免疫功能低下。而表柔比星对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中分离的CD4+CD25+调节T细胞中可溶性CD25的分泌产生影响。从DBLCL初诊患者中分离的外周学单核细胞中分离出Treg细胞。采用sCD25(IL—2R)酶联免疫吸附实验试剂盒测定清夜sCD25浓度。结果:随表柔比星浓度的增加而细胞存活率降低,并有显著差异(P<0.01),而Treg细胞存活与sCD25浓度成正相关,以上表明表柔比星可通过DLBCL患者体内的Treg细胞抑制sCD25分泌而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所以从实践上改变了我的观点——化疗药抑制免疫功能,而表柔比星例外可提高免疫功能。
湖南省肿瘤医院&&血液科&&易平勇&&主任医师
可溶性CD25(sCD25)是白介素2受体(IL-2R)α亚单位的游离形式,可竞争性抑制IL-2和IL-2R的结合,从而抑制T细胞的增殖活化,降低NK细胞活性。CD4+CD25+T(Treg)细胞是抑制性T细胞的一个亚群,许多研究表明,在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中,Treg细胞可通过释放sCD25抑制免疫反应。因此,通过降低Treg细胞数量,减少sCD25可能提高治疗效果。Lan-Fang Li等从初发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外周血中分离出Treg细胞,使用表柔比星进行孵育处理,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上清液中sCD25的浓度,流式细胞术测定Treg细胞CD25的荧光强度,结果发现表柔比星较对照组可明显降低Treg细胞的存活率(P<0.01),Treg细胞存活率与sCD25浓度呈正相关,取2组中相同数量的Treg细胞在不使用表柔比星的情况下继续孵育24小时后,表柔比星组Treg细胞表面的CD25荧光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表柔比星组的上清液sCD25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这表明表柔比星可下调Treg细胞数量,同时可抑制Treg细胞分泌sCD25,从而提高DLBCL患者的免疫功能。表柔比星已广泛用于血液系统肿瘤,特别是淋巴瘤和骨髓瘤,疗效与阿霉素相当或略高,但心脏毒性小,其作用机制主要是嵌入DNA核抑制DNA和RNA的合成而发挥细胞毒性作用。该文从免疫调节的角度阐述了表柔比星抗肿瘤效应的新机制,令人耳目一新,但由于是体外实验,仅从Treg及sCD25的水平角度进行分析,对DLBCL的免疫是否产生相同效应有待进一步研究。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液科&&马洪兵&&教授
首先,表柔比星作为CHOP化疗方案中的重要组成药物,比较明确的是其对肿瘤细胞的直接杀伤机制,而本文从免疫学角度阐述了表柔比星的抗肿瘤机制,这是一个非主流的机制,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本文采用体外实验的方案研究了表柔比星对Treg细胞及可溶性CD25的抑制作用,实验方法简单明确,结果可信。
其次,本文的体外实验和临床实际情况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比如:1.目前临床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首选方案采取的是(R)CHOP的联合化疗方案,那么这种联合化疗情况下对于Treg细胞及可溶性CD25分泌情况的影响如何,是否还是像单药治疗的一样,我们不得而知。2.免疫系统作为一个网络,把Treg体外分离后加药物干预,是否能达到与体内一样的结果,也存在疑问。3.从传统的角度讲,肿瘤免疫是免疫系统的一个功能,化疗药物对于免疫功能的损伤是公认的,如果仅仅从体外实验的结果得出表柔比星可以增强肿瘤免疫,恐怕有点草率。
最后,表柔比星的抗肿瘤作用最明确的还是对于肿瘤细胞的直接杀伤作用,它对免疫系统的作用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的体内试验证实。无论如何,本文给我们带来了抗肿瘤药物免疫调节新的视角,还是有其一定的科研价值的。
宁波市第一医院&&血液科&&朱慧玲&&副主任医师
︽点击收起
[2] Cyclophosphamide, doxorubicin, vincristine, prednisone and rituximab versus epirubicin, cyclophosphamide, vinblastine, prednisone and rituximab for the initial treatment of elderly "fit" patients with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results from the ANZINTER3 trial of the Intergruppo Italiano Linfomi
标题: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强的松和利妥昔单抗与表柔比星、环磷酰胺、长春花碱、强的松和利妥昔单抗相比初步治疗老年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健康”患者:意大利淋巴瘤研究组ANZINTER3试验的结果
作者:Merli F, Luminari S, Rossi G, Mammi C, Marcheselli L, Tucci A, Ilariucci F, Chiappella A, Musso M, Di Rocco A, Stelitano C, Alvarez I, Baldini L, Mazza P, Salvi F, Arcari A, Fragasso A, Gobbi PG, Liberati AM, Federico M.
摘要:我们进行了一项前瞻性研究,比较表柔比星、环磷酰胺、长春花碱、强的松和利妥昔单抗(R-miniCEOP)与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强的松和利妥昔单抗(R-CHOP)用于治疗老年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采用综合性老年评估筛选出65岁以上的II-IV期DLBCL患者。患者被随机分配接受6个疗程的R-miniCEOP(n = 114)或R-CHOP(n = 110)治疗。总体而言,完全缓解率为70%(P = 0.466)。中位随访42个月后,R-miniCEOP组和R-CHOP组的5年无事件生存(EFS)率分别为46%和48%(P = 0.538)。72岁以上低风险疾病患者接受R-miniCEOP时有较好的结局(P = 0.011)。总之,R-CHOP和R-miniCEOP对于老年DLBCL“健康”患者来说具有相似的疗效。较低强度R-miniCEOP对于治疗年纪比较大的低风险疾病患者来说可能是一种可以接受的方案。
[3] Clinical efficacy of immunochemotherapy with fludarabine, epirubicin and rituximab in the treatment for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aemia and prolymphocytic leukaemia
标题:氟达拉滨、表柔比星和利妥昔单抗免疫化疗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幼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作者:Chow KU, Kim SZ, von Neuhoff N, Schlegelberger B, Stilgenbauer S, Wunderle L, Cordes HJ, Bergmann L.
摘要:尽管在使用以氟达拉滨为基础的方案和利妥昔单抗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中取得了一些长足的进步,但迄今为止还没有根治疗法。我们在CLL、幼淋巴细胞白血病(PLL)和白血病淋巴浆细胞淋巴瘤(LL)患者中进行了一项探索性II期研究,采用氟达拉滨、表柔比星和利妥昔单抗联合用药(FER)改善完全缓解(CR)率和无进展生存期(PFS)。在第1-5天静脉给药氟达拉滨25 mg/m(2),在第4和5天静脉给药表柔比星25 mg/m(2),第1疗程第1天静脉给药利妥昔单抗375 mg/m(2),在所有后续疗程的第1天给药500 mg/m(2)。FER治疗后表现出反应性疾病的患者有资格每两个月接受一次利妥昔单抗375 mg/m(2),供12疗程。44例患者可评价(38例CLL,4例PLL和2例LL),中位年龄65岁(43-84岁)。17例CLL患者处于有阶段Binet C,14例处于Binet B,7例处于有症状或快速进展期Binet A。细胞遗传学特征显示正常核型9例,孤立缺失(del)13q 12例,三染色体细胞12 7例,del 11 2例,del 17p 4例。一半(48%)的患者有已突变IgVH基因。FER治疗达到95%的总体缓解率,其中完全缓解(CR)63%,部分缓解(PR)32%。血液学毒性是相当大的。中位随访34个月(范围:8-84个月)hou,中位PFS为61个月,总生存期尚未达到。所有PLL和LL患者达到CR。该数据证明利妥昔单抗与化疗联合治疗(FE)具有高疗效,并提示利妥昔单抗维持治疗对PFS和DFS可能有益。
[4] Cardiotoxicity of anthracycline agents for the treatment of cancer: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
标题:蒽环类药物在癌症治疗中的心脏毒性: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
作者:Smith LA, Cornelius VR, Plummer CJ, Levitt G, Verrill M, Canney P, Jones A.
背景:我们进行了一项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说明蒽环类药物在乳腺癌或卵巢癌、淋巴瘤、骨髓瘤或肉瘤治疗中的早期和晚期心脏毒性风险。
方法:2008年6月,采用电子数据库全面检索搜索了随机对照试验。也扫描了所获取文章的参考文献目录查找增补文章。研究的结果为早期或晚期临床和亚临床心脏毒性。对试验质量进行了评估,并在适当时通过荟萃分析对数据进行了汇总。
结果:包括了51项发表的随机对照试验(PCT);大多数关于晚期乳腺癌女性患者。下列药物对比中发现了明显不同的临床心脏毒性:蒽环类方案明显高于非蒽环类方案(OR:5.43,95%置信区间:2.34,12.62),蒽环类明显高于米托蒽醌(OR:2.88,95%置信区间:1.29,6.44),推注给药明显高于持续蒽环类药物输注(OR:4.13,95%置信区间:1.75,9.72)。下列药物的临床心脏毒性风险明显不同,表柔比星明显低于阿霉素(OR:0.39,95%置信区间:0.20,0.78),脂质体明显低于非脂质体阿霉素(OR:0.18,995%置信区间:0.08,0.38),明显低于并用心脏保护剂(OR:0.21,95%置信区间:0.13,0.33)。这些汇总分析未发现统计学异质性。发现亚临床心脏毒性有相似的结果;含有蒽环类药物的方案和推注给药具有明显较高的风险;表柔比星、脂质体阿霉素比阿霉素,但不是表柔比星,以及并用心脏保护剂具有明显较低的风险。5项汇总分析中的2项发现了低中度统计学异质性,可能是由于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采用了不同的标准。任何心脏毒性(临床和亚临床型)的荟萃分析显示5项汇总分析中的4项有中高度统计学异质性;任何心脏毒性事件的标准在各项研究之间有所不同。尽管如此,结果与上述临床或亚临床心脏毒性的结果相似。
结论:证据还不足以支持对不同蒽环类药物治疗方案的明确循证建议,心脏保护剂或脂质体剂型的常规使用。在肿瘤学试验中有必要改进心脏监测。
[5] Treatment of Aggressive Non-Hodgkin’s Lymphoma With Dose-Intensified Epirubicin in Combination of Cyclophosphamide, Vincristine, and Prednisone (CEOP-100)
A Phase II Study
标题:剂量强化的表柔比星与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和强的松(CEOP-100)联用治疗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一项II期研究
作者:Mert Basaran, M.D., E. Sevil Bavbek, M.D., Burak Sakar, M.D., Yesim Eralp, M.D., Süleyman Alici, M.D., Faruk Tas, M.D., Fulya Yaman, M.D., ?ner Dogan, M.D., Hakan Camlica, M.D., and Haluk Onat, M.D.
摘要:采用表柔比星治疗时,心脏毒性和骨髓毒性的发生率低于多柔比星;而且表柔比星对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有效。我们的目的是确定剂量强化的表柔比星与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和强的松(CEOP)联合应用对弥漫性大细胞NHL患者的疗效和毒性。本研究入选的是之前未接受治疗的、年龄在15至75岁之间、出现了至少一处可测量病变、肝功能、肾功能和心脏功能正常且病情未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患者。计划的化疗方案CEOP包括:第1天静脉内给予环磷酰胺750 mg/m2、表柔比星100 mg/m2和长春新碱1.4 mg/m2,第1至5天口服100 mg强的松。每21天重复1次。I和II期患者接受4个周期化疗,然后进行累及野放疗,III和IV期患者接受6个周期化疗,然后对大的淋巴结位点进行放疗。本研究注册了75名患者。完全缓解率为83.8%,72名患者的毒性是可评估的。最常见的毒性是骨髓抑制;13.9%的患者出现了III至IV级中性粒细胞减少。重度粘膜炎、腹泻和呕吐是不常见的(<10%)。在中位随访时间为41个月的情况下,5年无进展生存率和总体生存率分别为63.5%和65.3%。和NHL使用的治疗方案相比,增加表柔比星的剂量强度可以获得相似的完全缓解率,同时不会显著增加化疗相关的毒性发生率。在今后的随机试验中应该进一步研究剂量强化表柔比星治疗的作用。
[6] A COOPERATIVE STUDY OF EPIRUBICIN WITH CYCLOPHOSPHAMIDE, VINCRISTINE AND PREDNISONE (CEOP) IN NON-HODGKIN'S LYMPHOMA
标题:一项在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中进行的关于表柔比星与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和强的松(CEOP)的协同研究
作者:Giorgio Lambertenghi Deliliers, Chiara Butti, Luca Baldini, Anna Ceriani, Franco Lombardi.
背景:我们这项联用试验的目的是探讨CHOP样联用治疗(称作CEOP)中90 mg/m2剂量水平的表柔比星(EPI)是否可以提高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的完全缓解(CR)率和生存率,同时将毒性控制在可以耐受的范围内。
方法:1986年9月至1992年7月间,伦巴第地区12家中心的218名患者入选本研究。入选标准是:组织学检查确诊中间或弥漫性大细胞(DLC)NHL、之前未接受放化疗。IA和IIA期患者(包括中间和DLC)接受4个CEOP疗程,随后进行局部/区域放疗;IB、IIB、III A和B以及IV A和B期NHL患者接受6个CEOP疗程,如果实现了CR,继续接受三个疗程的巩固治疗。
结果:160名可评价的患者中,90%的DLC-NHL(IA和IIA期)受试者和59%的中间级别NHL(所有临床阶段)受试者实现了CR。如果对每个临床阶段分别进行分析,则IA、IIA期的CR率为92%,IB、IIB、IIIA和B、IV A和B期的CR率为53%。20%接受4个CEOP疗程加放疗的患者以及31%因为疾病已经发展到晚期而接受了9个CEOP疗程的患者复发。截至1994年5月,中位随访时间为42个月。如果将所有患者合并分析,那么7年总体生存(OS)概率为64%,7年无疾病生存(DFS)概率为67%。与III/IV期患者相比。I-II期患者具有更好的DFS(7年概率77% 比 56%,p<0.03)。血液学毒性是可以接受的,只有3名患者需要延迟进行CEOP化疗。未出现危及生命的感染。
结论:我们这项关于CEOP联用治疗NHL患者的合作研究表明,缓解率和DFS时长与CHOP和更强化的治疗方案获得的最佳效果相同,尽管根据最近拟定的国际指数,我们必须通过延长随访时间以及对预后因素进行更加详细的分析来证实这些结果。在我们的试验中,90 mg/m2剂量水平的EPI产生的毒性极弱(尤其是对骨髓的毒性),即使在老年患者中也是如此。这些发现引起了我们的兴趣,因为众所周知,在有治愈可能的NHL的治疗中,骨髓毒性是大部分含蒽环类药物的治疗方案的主要限制因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旅行的意义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