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粕溶解度肌酐105正常吗吗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发酵豆粕常见指标检测方法.doc10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3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粗 蛋 白 含 量 检 测2C03 。
V1-V2 M 式中:
C――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之物质的量浓度(mol/L) m――无水碳酸钠的质量,g V1 ――盐酸溶液的用量,mL V2――空白试验盐酸溶液的用量,mL M――无水碳酸钠的摩尔质量数值,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2006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配合饲料、浓缩饲料和各种单一饲料中水分的测定,但用作饲料的奶制品、动物和植物油脂、矿物质除外。
二、原理:
试样在105℃烘箱内,在大气压下烘干,直至恒重,逸失的重量为水分。
三、试剂和仪器设备:
1.高速粉碎机,粉碎时间1分钟。
孔径0.25mm(60目)。
3.分析天平
感量0.0001g
4.电热恒温箱(烘箱) 可控制温度在105±2℃
玻璃或铝质,直径40mm以上,高25mm以下
以氯化钙或变色硅胶为干燥剂
四、试样的选取和制备: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试样,其原始样量应在1000g以上,用四分法缩减至500g,风干后粉碎至全部通过40目筛,再用四分法缩减至200g,装于密封容器中,防止试样成分的变化或变质。
如试样为多汁的鲜样,或无法粉碎时,应预先干燥处理,称取试样200~300g,在105℃烘箱中烘15min,立即降至65℃,烘干5~6h。取出后,在室内空气中冷却4h,称重,即得风干试样。
分析步骤:
洁净称样皿,在103℃烘箱内烘1h,取出,在干燥器中冷却30min,称准至0.0002g,再烘干30min,同样冷却,称重,直至两次重量之差小于0.0005g为恒重。
用已恒重称样皿称取两份平行试样,每份2~2.5g(含水重0.1g以上,样品厚度4mm以下)。准确至0.0002g,不盖称样皿盖,在105℃烘箱内烘3.5h,取出,盖好称样
皿盖,在干燥器中冷却30min,称重。
水分含量(%)按下式计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新提醒】关于豆粕的点点滴滴
【新提醒】关于豆粕的点点滴滴
  一、豆粕的物理性质  1)颜色:浅黄色至浅褐色,颜色过深表示加热过度,太浅则表示加热不足。整批豆粕色泽应基本一致。  2)味道:具有烤大豆香味,没有酸败、霉败、焦化等异味,也没有生豆腥味。  3)质地:均匀流动性好,呈不规则碎片状、粉状或粒状,不含过量杂质。  二、豆粕的化学成分和营养特点  豆粕中含蛋白质43%左右,赖氨酸2.5%~3.0%,色氨酸0.6%~0.7%,蛋氨酸0.5%~0.7%,胱氨酸0.5%~0.8%;胡萝卜素较少,仅0.2~0.4mg/Kg,流胺素、核黄素各3~6mg/Kg,烟酸15~30mg/Kg,胆碱mg/Kg。豆粕中较缺乏蛋氨酸,粗纤维主要来自豆皮,无氮浸出物主要是二糖、三糖、四糖,淀粉含量低,矿物质含量低,钙少磷多,维生素A、B、B2较少。故而豆粕有如下营养特点:  1) 豆粕能值:代谢能值较高,猪消化能为12.97-13.39MJ/kg,禽代谢能为10.04-10.46 MJ/kg。  2) &豆粕粗蛋白和氨基酸:粗蛋白含量在44%左右,豆粕氨基酸比例是饼粕类原料中最好的,赖氨酸含量达2.5-2.8%,但蛋氨酸含量偏低,因此玉米-豆粕型饲粮中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往往为蛋氨酸。  3) 豆粕碳水化合物:含有较多棉三塘和水苏四糖,很难被单单胃动物消化。  4) 豆粕抗营养因子:主要为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此外还有植物血凝素、非淀粉多糖等,抑制蛋白质等养分的消化,从而影响动物生产性能。  三、豆粕的分类  豆粕按照提取的方法不同,可以分为一浸豆粕和二浸豆粕两种。其中以浸提法提取豆油后的副产品为一浸豆粕;而先以压榨取油,再经过浸提取油后所得的副产品为二浸豆粕。一浸豆粕的生产工艺较为先进,蛋白质含量高,是国内目前现货市场上流通的主要品种。另外,根据烘烤过程中是否掺杂进大豆种皮,豆粕还可分为带皮豆粕和去皮豆粕,两者主要区别是蛋白质含量不同,去皮豆粕的蛋白质含量比带皮豆粕稍高。所以豆粕可分为:  1) 一浸豆粕、二浸豆粕  2) 去皮豆粕、不去皮豆粕  3) 一级豆粕、二级豆粕、三级豆粕  4) 普通豆粕、发酵豆粕、膨化豆粕  四、豆粕的生产和检验标准  1) 生产  浸提法是生产豆粕的主要方法。豆粕的质量差异与其蛋白质的含量密切相关。因此,在整个加工过程中,对温度的控制极为重要:温度过高会影响到蛋白质含量,从而直接关系到豆粕的质量和使用;温度过低会增加豆粕的水份含量,而水份含量高则会影响储存期内豆粕的质量。此外,用溶剂浸出发提取豆油时,因溶剂的关系,也会影响到豆粕的蛋白质含量。  2) 检验标准  感官性状:浅黄色不规则碎片状,色泽一致,新鲜,有豆粕的特殊香味。无发酵、霉变、结块、虫蛀及异味异臭。不许掺入大豆粕以外的物质,若加入抗氧化剂、防霉剂等添加物时应做相应说明。  由于国外大豆是机械化规模生产,品质要比农户分散种植的国产大豆稳定均一,同时国外油脂加工企业规模大,(feedguy)技术设备、加工工艺先进,加工出来的豆粕蛋白含量高(44%-48%),且质量稳定。但进口豆粕从加工出厂经过运输、到港、包装等多道环节,最后到国内厂家使用,需要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导致新鲜度不够,但无论从感官性状还是从化学指标上,区分进口豆粕和国产豆粕都缺少明确的依据。  五、豆粕掺假坚定法  1) &外观检测法:优质纯豆粕呈不规则碎片或粉状,淡黄褐色至淡褐色,色泽一致,偶有少量结块,具有烤豆香味,不应有腐败、霉坏或焦化味、生豆腐味及豆腥味。绝大多数掺杂物都有颗粒细、比重大、价格廉的共同特点,豆粕中如有掺假物,包装体积通常会变小,而重量则增加。  2) 容重检测法:正常纯大豆粕容重为594~610g/L,若样品容重超出较多,则说明掺假。  3) 水浸法:取样品少量,加适量水,搅拌,静置数分钟,泥土使水变浑浊,砂石、其它矿物则沉水底,麸皮漂浮于水面。  4) &碘鉴别法:取少许豆粕放在干净白瓷盘中,铺薄铺平,滴几滴碘酊,1分钟后若其中有物质变为蓝黑色,说明可能掺有玉米、麸皮(含小麦粉)、稻壳(含米粉)等淀粉类物质。  5)生熟豆粕检查法:脲酶用以鉴定豆粕加热程度,由于无负值,对加热过度豆粕意义不大;KOH溶解度可区别加热过度严重程度,也可鉴别加热不足豆粕,但不够灵敏,因此两者均需测定。酶活性过高说明太生,饲喂后易引起腹泻症状;酶活性过低说 &明加热过度,某些营养物质特别是氨基酸受到破坏,并产生有害物质。  a. &脲酶活性定性测定方法:0.2g豆粕+0.02g尿素+2-3滴酚红+20ml水于比色管内,盖好塞子摇匀,室温(20-30℃)放置几分钟,观察颜色变化。bb. &感观判断:色泽浅,取少许放在口内,有生豆的味道(偏生)。  c. KOH溶解度测定方法:将样品粉碎过60目筛,取1.5g样品(精确到0.0001g),加50.00ml &0.2%KOH溶液,(feedguy)电磁搅拌20分钟,离心沉淀后取上清液10.00ml测定粗蛋白CP1。计算:PS%= CP1/CP×100 &,正常范围为70%-85%。  d. &注意事项:陈化黄豆生产豆粕:外观色泽暗,无香味,KOH溶解度低;巴西转基因黄豆生产豆粕:色泽偏红,不要误认为过热,应注意偏生问题;过热与有效赖氨酸:KOH溶解度在65%左右时,有效赖氨酸仍达96%以上,影响较小,因此生产乳猪料时偏熟豆粕较偏生好。  六、发酵豆粕  1) &原理:发酵豆粕采用优质多菌种协同发酵,利用微生物丰富的酶系,将植物大分子蛋白降解为寡肽,并将植物蛋白中的抗营养因子如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彻底分解,植物细胞壁100%破裂,蛋白质消化率大于95%,显着改善适口性和消化率。  2) 加工流程:豆粕加水拌匀→蒸煮→接种→发酵及后熟→干燥→磨粉→包装。  3) 优点:适口性好,具有特殊天然发酵酸香味,提高饲料采食量;无杂菌和有害菌,稳定性好 &;酶和维生素补充剂;益生菌源泉,快速建立健康平衡的肠道微生物区系;发酵时间适当后,可去除豆粕中抗营养因子,降低植物性蛋白抗原性;经发酵酶解将大部分大分子蛋白质降解为小肽及氨基酸,消化吸收率提高,预防乳猪营养性腹泻。  七、发酵豆粕质量鉴定  1) 感官判断:颜色淡黄色至灰黄色、气味清香酵母味,不能有刺鼻的味道。  2) 泡水判断:发酵过的产品泡水后为悬浊液,久放后变糊甚至发臭(因为有菌,加水后会变质)。  3) &氨基酸测定:发酵豆粕氨基酸含量与豆粕应该是非常一致,各氨基酸含量均上升10%左右。如果氨基酸特别高或谷氨酸、半胱氨酸含量特别高,就表明掺进杂蛋白。  4) 酸溶蛋白测定:此值在6-10%为宜,过低说明没有发酵好,过高则可能掺杂。  5) 其它:杂菌数量不宜过多,黄曲霉毒素不能超标。  八、去皮豆粕  1) 豆皮:主要成分为细胞壁或植物纤维素,很难被猪、鸡等单胃动物消化吸收。  2) &去皮豆粕:可分离出约占大豆重量8%的豆皮,使去皮豆粕营养物质消化率高于普通豆粕,有助于提高畜禽的生产性能从而降低生产成本。与普通豆粕相比,去皮豆粕具有较高能量和蛋白质,在畜禽饲料配方中可以留出更多空间来容纳其他原料,并减少油脂使用量  九、膨化豆粕  膨化豆粕是在大豆粉碎后加了一道膨化工艺,主要目的是提高油脂浸提量,同时也提高了豆粕质量(脲酶活性较低),而且味道比较香;膨化豆粕是大豆榨油后的副产物,大豆膨化后可提高出油率,同时还可破坏豆粕中的抗营养因子,提高营养物质消化率;普通豆粕的颜色为浅黄色至浅褐色,膨化豆粕的颜色为金黄色。  十、豆粕和豆饼的异同  1) &相同点:所含蛋白质品质一样好,两者均含较多蛋白质,均是优良植物蛋白饲料;含有相同氨基酸,两者均含丰富赖氨酸(2.5%)且蛋氨酸含量较低;含有相同抗营养因子,即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大豆疑集素、抗维生素因子、致甲状腺肿因子、致过敏因子、胀气因子、螯合因子、脲酶;可用相同措施消除抗营养因子的不良作用:高温处理和加酶处理(加入由β-葡聚糖酶、果胶酶、阿拉伯木聚糖酶、甘露聚糖酶和纤维素酶组成的复合酶,既可降解大多数抗营养因子,又可提高大豆饼和大豆粕的营养价值)。  2) 不同点:  a.取油方法不同:前者用压榨法,后者多采用浸提法;  b.含油脂量不同:前者5%-10%,后者1%-2%;  c.蛋白质含量不同:前者40%-44%,后者43-47%。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豆丁精品文档: 豆粕价格 豆粕期货 豆粕1305 豆粕1301 豆粕价格行情 豆粕最新价格 豆粕吧 豆粕现货价格 豆粕行情 美豆粕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豆粕基础知识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豆粕指数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上传于||文档简介
&&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5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用豆粕养猪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 发一发信息网
您可能感兴趣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心率105正常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