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2004手写结婚档案证明纸档案登入系统了吗?

关于用电子签名技术及其法律解决电子档案法律效力问题的思考&&作者:&yt&&&&&&&更新时间:&&7/1/:35 AM&&文章来源:上海档案信息网&
19809017885%
1999619993
1995302004
PKIPublic Key Infrastruction
PKIPKICACertificate AuthorityPKI / CA
(作者:孙兆伟,上海市档案局& 原载于上海档案信息网,http://www./docs/200802/d_154134.html)
湖北大学企业档案与知识管理研究中心?武昌?宝积庵&&&&&&邮编:430062&&&&电邮:
CopyRight@2007
All Rights Reserved By EAKMRC&&&&&&&&电子医疗档案的美国实践 - TopCapital?投资与合作
   |  |  |  |  |  |  | 
  当前位置 →
→ 详细内容
电子医疗档案的美国实践
文:本刊特约撰稿人 Thomas Wong
分享到:     
  虽然美国是电子健康档案系统的先行者,但在施行的过程中依然面临着很多问题,为了刺激该行业的发展,美国政府和行业参与者都在进行各种尝试。
  美国拥有丰富的IT技术资源,公众也都普遍愿意接受和使用应用软件。然而,一谈到像电子健康档案(Electronic Health Records,EHR)一类的医疗应用时,使用率及发展进程却一直比其他行业缓慢的多。一项美国政府的统计显示,在2010年,大型医院中采用健全电子健康档案系统的医护人员(医师和护士)少于20%,执业诊所的医护人员则少于30%。  电子健康档案系统是一个应用软件,能让医护人员在任何医疗服务环境中管理患者病史。其中一些具体信息包括:患者基本信息、预约日程安排、健康保险计划、内科和外科病史、过敏史、现在和过去的用药史、医疗问题、免疫接种、实验室和放射科登录系统、电子处方和再配处方、决策支持系统、治疗方案、转院和咨询追踪。  在过去10年里,施行电子健康档案的力度日益高涨。动力之一就是要改善患者护理的质量。美国国家医学研究院名为“跨越质量鸿沟”(Crossing the Quality Chasm)的蓝图提出,通过施行有决策支持的药物计算机化医嘱输入系统(Computerized Physician Order Entry,CPOE),每年可以使10万多人免于死亡。现在这个系统在多数电子健康档案中成为了必不可少的标准。在2009年健康信息管理系统学会(HIMSS)的主题演讲中,凯萨医疗机构(Kaiser Permanente)的CEO乔治?哈沃森称,在美国包括治疗不力在内的医疗失误将成为导致死亡的第三大因素,而这些失误是可以避免的。在另一项研究中,兰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和信息技术领导中心(Center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Leadership)估算,施行健康信息技术(Heal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HIT)每年可以减少800亿美元的医护开支。尽管好处显而易见,电子健康档案在美国的使用却是进展缓慢,并且面临许多障碍。
应用过程中面临的挑战  将纸质系统转变为电子系统并不像购买一些硬件和软件并将它们组装在一起那样简单。在变得对行医有价值之前,执业诊所将纸质系统转变为电子系统通常要经历长达一年时间低效和效益受损的日子。许多电子健康档案销售商建议,在使用电子健康档案的前几个月,将患者预约的诊症时间减少50%,这意味着诊所会在这个时期失去一半收入。患者护理也受到影响,因为当他们主动积极地使用电子健康档案时,上门找医生的次数就更少了。一些人会选择去另一家(离家或公司更近的)诊所,在那里他们能够立刻得到诊疗。这种收入损失十分可观,因为在美国通常一个15分钟的面诊费用为250美元,而一个小时的手术要费用为美元。如此一来,电子健康档案应用的头号大敌就是成本。  施行一个新的电子健康档案系统,要进行非常严格的前期工作。医院和医疗诊所必须小心谨慎地在一大群销售商中挑选一个电子健康档案系统,满足它们在信息技术和业务流程方面的需要。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可能需要用新硬件和软件来升级,以支撑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并改善其连通性和安全性。  没有一个电子健康档案系统是重样的。定制太昂贵,而且可能并不适合基于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软件即服务)的应用。所以挑选一个适用于现有业务流程的系统并不容易。许多电子健康档案系统设计比较落后,是利用20世纪60年代开发的MUMPS语言编写的。这些系统往往用户友好度较低,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会引起许多问题。然而,老式系统仍然主导着大型医院市场,因为在这类市场中没有太多选择。  据估计,施行一个持久的电子健康档案系统所要做的努力中,多达80%用于将电子健康档案系统整合进入已有的临床工作流程。由于要满足医护人员的工作习惯和临床患者的需要,所以医护人员高度参与电子健康档案系统整合是关键。诊所进行整合工作的关键是重新设计工作流程并自定义模板。  重新设计工作流程是指,随着电子健康档案代替纸质记录,诊所员工和顾客的诊疗习惯要随之做必要的改变。由于医护人员使用新的电子健康档案系统来作图记录,他们必须接受在电脑上工作这种不同的做事方式,以及随着流程的改变如何与支持人员合作。比如,与手写记录相比,医生(和患者)或许会发现,敲键盘或者在检查室里放台电脑,同时进行问诊,这有点让人分心,或者说改变了医患的互动方式。而对一些医生来说,在一天结束的时候才写所有患者记录或许不切实际或没有效率。解决原有流程和引入新系统后,改变流程之间的这些问题是电子健康档案成功的关键。
美国政府的资金激励政策  美国政府意识到了医院和诊所在采用电子健康档案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作为奥巴马总统在2009年签署生效的法案的一部分,《经济与临床医疗信息技术法案》(HITECH Act)意在促进采用并富有成效地应用健康信息技术。大约192亿美元的福利基金将用于医疗保险和医疗补贴,以激励医院和诊所购买和使用电子健康档案系统。  什么是医疗保险和医疗补贴呢?它们是美国政府医护保险计划,意在帮助一些特定人群,他们买不起自己的保险。医疗保险是一个社会保险计划,为65岁及以上人群提供健康保险。医疗补贴用于那些低收入和/或残障人群。医生如果通过这两个政府计划提供他们的一些服务,就有资格获得电子健康档案系统资助。  在“美国医疗保险奖金发放时间表”中显示,如果在2011年某个医生能够证明其“富有成效地应用”了电子病历( 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EMR),那么他就有资格在这一年获得1.8万美元的医疗保险奖金,之后每年发放,到2015年总额达到4.4万美元。如果在2012年后采用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奖金就会减少。“美国医疗补贴奖金发放时间表”中显示,医疗补贴患者众多的诊所的医生有资格获得高达近6.5万美元的奖金。为符合资格的医院所设置的激励奖金将以不同方式发放。一些医院会获得200万美元的基础奖金,并依据医疗保险/医疗补贴人数比例免除相应费用。没有奖金上限,先到先得,直到基金告罄。  《经济与临床医疗信息技术法案》还为美国国家卫生信息技术协调办公室(ONCHIT)提供了资助。此办公室于2004年始建,监督健康信息技术标准,贯彻实施相应策略并影响评估。该办公室设立的目标是,“到2014年让每个美国人都用上电子健康档案”,并且发展全国健康信息技术基础设施,便于电子健康档案应用和信息交流。许多计划已经建立,以促进健康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电子健康档案的应用。下面让我们来看三个例子。  第一,州医疗信息交换合作协议项目(State Health Information Exchange Cooperative Agreement Program)。这是一个5.48亿美元的奖金计划,支持各州或国家指定地区(SDE)在其行政辖区内建立医护人员之间进行医疗信息交流计划(HIE)。州医疗信息交流计划集中在电子处方、检验结果电子化发送和临床经验交流上。联邦医疗信息交流基金的每个接受者都要制定出策略和运作计划,将现有网络和新网络连接起来。此计划可以保证全美50个州的电子健康档案的推进工作。  第二,健康信息技术推广计划(Heal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xtension Program)。6.77亿美元用于支持全美62个区域性推广中心(REC),覆盖了美国所有地区,以保证对全美各社区医护人员提供足量支持。区域性推广中心将支持并服务医护人员,以帮助他们快速接受电子健康档案并富有成效地应用。在加利福尼亚州,如果一名医生可以克服困难使用电子健康档案,那么他就能获得大约价值4100美元的免费服务。这些区域性推广中心还可以与电子健康档案销售商进行谈判争取一定数量的折扣,惠及所在州的医护人员。  第三,医疗信息技术劳动力发展计划(Health IT Workforce Development Program)。随着医护系统具有越来越高的技术含量,医护人员将需要高技术水平的医疗信息技术专家来辅助他们采用并高效应用电子健康档案。此计划的目标就是要训练出一批新的医疗信息技术专业劳动力,以改善医护质量、安全和成本效益。美国国家卫生信息技术协调办公室已经提供了1.16亿美元的奖金资助82所社区学院和5所大学以支持这个项目。
预期发展和投资机会  《经济与临床医疗信息技术法案》资金激励的结果就是,医疗信息技术成了产业,2011年正经历大幅增长,这种增长预计将会持续好多年。许多行业里的部门机构和公司促成了这种繁荣,包括电子健康档案销售公司、计算机硬件公司、采用电子健康档案的医院和诊所,以及受到资助提供电子健康档案辅助服务的政府部门。  2010年末,美国国家卫生信息技术协调办公室制定了暂行规定来认证电子健康档案系统。所有电子健康档案销售商必须要在五年内经过三个阶段的认证。自2011年6月开始,6个认证机构已经对350个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和155个标准模型进行了完全认证。进行认证是为了保证这些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可以帮助医生进行高效应用,以获得电子健康档案奖金。据医疗保险和医疗补贴中心(Center of Medicare and Medicaid,CMS)称,到目前为止医疗保险已经支出了7500万美元奖励那些已确证可以富有成效地应用经过认证的电子健康档案的医护人员。甚至那些在《经济与临床医疗信息技术法案》签署之前使用电子健康档案的机构也可以获得奖金。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加利福尼亚州的凯萨医疗机构,该机构在2009年之前就投资了45亿美元用于实施Epic系统。它们现在只要向医疗保险和医疗补贴中心证明它们富有成效地应用了此系统,就能获得5亿美元的激励奖金。  事实上,全球调查公司RNCOS已经在其名为“美国医疗信息技术市场分析”的最新研究中估测,从2012年到2014年美国医疗信息技术产业将增长24%,电子健康档案和移动医疗设备的支持将更高。研究显示,目前在医疗信息技术上的支出每年约800亿美元。RNCOS的研究显示,美国72%的医生使用智能手机;20%拥有iPad并且已经有超过1万台移动式医疗设备在使用。所有这些都为移动医疗市场助了东风,预计从2012年到2014年会增长22%,如此也就推动了医疗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健康档案在其应用过程中正将iPad和笔记本电脑囊括进来。  《信息周刊》(InformationWeek)在今年初对医疗机构里的350多位信息技术专家进行了一项调查,发现他们10个人之中大约有6个仍旧需要安装或升级电子健康档案系统,以获取《经济与临床医疗信息技术法案》激励奖金。在打算这样做的人中,有62%说他们将把信息技术预算中的20%用于创新。尽管他们并不是每个人都会采用电子健康档案,但是采用的人数正在迅速攀升。《经济与临床医疗信息技术法案》提供的激励奖金使许多人相信:施行电子健康档案系统恰如其时。  电子健康档案销售商一定能从这次医疗档案电子化大潮中获得最大受益。事实上,在过去的一年里已经有许多新公司成立以利用《经济与临床医疗信息技术法案》提供的激励奖金。据笔者估计,新成立的电子健康档案公司大约有100个。500多个经过认证的销售商之间竞争非常激烈,他们降低价格并使出许多策略来争夺市场份额。许多电子健康档案销售商将从这个市场繁荣期中获益,然而,有一些也并不具备竞争力。500多家销售商中有些会停业、被收购、或并入其他经销商。由于电子健康档案促进了信息技术市场的增长,所以投资界表现出很大兴趣。作为投资者可以购买公开上市交易公司的股票,也可以投资初创公司,特别是那些采用像是iPad一类移动医疗技术的公司。
  (本文作者Thomas Wong为本刊特约撰稿人,现为美国Intesync LLC公司CEO)
分享到:     
Copyright@2007《投资与合作》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结婚证是手写的但明证局系统没有登记可以办离婚证吗_百度知道
结婚证是手写的但明证局系统没有登记可以办离婚证吗
你好!只要有纸质档案,系统上没有也是可以办理离婚的。
其他类似问题
离婚证的相关知识
按默认排序
其他1条回答
自己写的无效,直接分手,不需要办离婚证。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2004年手写的结婚证也会输入系统吗?_百度知道
2004年手写的结婚证也会输入系统吗?
这是一道待解决的难题
您的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20(财富值+经验值)+难题奖励30(财富值+经验值)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只要是在相关部门注册结婚过就一定会输入系统的
其他类似问题
结婚证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杭州档案馆E日记
--网界网
中国最好的网络专业网站
杭州档案馆E日记
00:00:00.0
$page.getAuthor()
&&&&5杭州档案馆
&&&&■ 本报记者
&&&&最近,随着杭州市档案馆信息化项目一期工程的结束,国内最先进且投资最大的“网上档案馆”正式上线。作为杭州市电子政务建设的排头兵,该项目无论从技术上还是应用上,都隐藏着许许多多耐人寻味的故事……
&&&&男孩的“敲门声”
&&&&杭州市档案馆副馆长 赵建国
&&&&当杭州市档案馆赵建国副馆长接到年轻人手中的字条时,他万万没有想到,眼前这个19岁的大男孩,竟然拿着他们从1974年至今的所有与“赤脚医生”有关的馆藏文献资料目录,更叫他吃惊的是,这个男孩子竟会从南京大学跑来杭州向他们索要信息......
&&&&原来,这个男孩叫田涛,是杭州本地人,去年考上南京大学中文系,为了完成系里布置下来的自选题论文,便通过网络访问了杭州市政府刚刚上线的网上档案馆系统。由于公开的网上档案馆系统,仅仅支持开放档案内容查找后的条目显示,不能够在线阅览全文,因此田涛才特意从南京赶过来,希望能够阅览所需信息的全文,于是也就有了上面的那一幕。
&&&&“真没想到,上线以后,我们迎来的第一位网络访问者是一位大学生”,赵馆长在事后回忆时说到。其实,即便是田涛本人,也没想到会有那么巧的事。
&&&&不过,这件事带给赵馆长的反思却要比吃惊大得多。赵馆长承认,在最早进行网上档案馆系统规划之初,他虽然对Internet查询充满期待,但还是更看好整套系统与政府内部党政专网以及各级机关内网的联网和查询。
&&&&“这件事充分说明了广大市民,特别是年轻一代对于政务信息公开的迫切需求,而网上档案馆就是为他们服务的窗口,与以前计划有所不同的是,我们的工作进度需要提前了”,赵局长总结到。
&&&&其实,赵馆长现在的心情是既庆幸,又充满压力。庆幸的是,在网上档案馆项目规划之初,他们对于系统、业务的设想与实施是正确的,为今后的应用打下了基础;感到压力的是,今后二期与三期工程的实施将会更多偏重于服务广大市民,这其中又充满了太多的未知与挑战……
&&&&信息化的日记
&&&&真正让赵馆长在一年前下决心进行网上档案馆建设的,还是因为市政府的求助。当时,杭州市政府打算在杭州建立一座西湖博物馆,同时在馆内建立一个西湖文件史料中心。市政府的初衷是,中心里面不仅要提供国内有关西湖的文献资料,而且对国外和西湖有关的史料也要集中复制,以便今后可以为国内外的用户提供服务。
&&&&为了完成涉及到西湖的文献史料收集,市政府找到了杭州档案馆帮忙。恰好当时杭州档案馆也提出了建设数字化档案馆的需求,双方一拍即合。杭州市政府很快批准了档案馆的项目规划,同时投入305万元的一期建设经费。
&&&&当然,有了钱不是说工作就可以上马了,赵馆长对于档案馆信息化建设的合作伙伴挑选十分谨慎。但是一圈下来,他发现国内完善的档案馆信息化案例几乎没有。正当赵馆长举棋不定的时候,来自IBM公司的一纸建议打破了僵局。
&&&&颠覆传统的革命
&&&&按照杭州档案馆的设计初衷,项目的做法以数字化为主导,首先就是对纸质文件的数字化扫描。在当时的情况下,深圳、青岛、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的档案馆都是这么做的,大家都是在把馆藏文献数字化以后再进行档案馆的业务系统开发,最后通过系统调用数字化档案。
&&&&但是,IBM公司发现,杭州档案馆的情况并不同于以上几家。
&&&&首先,杭州档案馆的信息化工作开展得相当早。在1989年的时候,杭州档案馆就已经实现了微机管理,1991年全部实现了局域网互联,只是当时的信息化主要是使用计算机来替代手工作业,工作流程并没有发生质的改变。但档案馆各个处室的人员信息化应用水平还是比较高的,应用上也已经初具规模。
&&&&其次,IBM公司认为,根据杭州档案馆的未来应用规划,单纯的数字化文献并不能提供实用的帮助,因为流程没有变化,大家还是通过题目、关键词等项目进行档案检索,只不过是从卡片转到了计算机。
&&&&以西湖的资料搜集为例,当档案馆的员工在计算机条目中录入“西湖”两字的时候,仅仅是检索出了文献题目或者关键词中含有“西湖”的文献,但是对于一些档案题目没有西湖,但内容中含有西湖,比如每年的杭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或者电视台提供的西湖影像资料,老系统都无法显示。
&&&&基于以上原因,IBM公司针对杭州档案馆提出了基于内容管理的设计思路,采用类似于网络搜索引擎的内容管理(CM)套件,整合、开发杭州档案馆的采集系统、档案管理系统、信息发布系统和内部办公系统,将业务网与办公网进行融合,同时进行纸制档案的数字化加工和门户网站的建设。这种双管齐下的设计思路马上博得了项目组成员的肯定,同时杭州档案馆信息化项目也成为了中国第一家具有示范意义的网上档案馆工程。
&&&&没完没了的拉锯战
&&&&由于网上档案馆工程是国内首次,为此国家档案局也把杭州列入了网上档案馆的试点城市,因此赵馆长在项目进行中面临的压力是超乎想象的。
&&&&由于担心风险,杭州档案馆在设备选型的时候非常青睐使用成熟稳定的产品。档案馆技术处处长林杭顺指出,由于档案馆的业务复杂,涉及到数据库、存储管理、全文检索、音视频多媒体管理等内容,如果分别采购不同厂家的产品,很难控制日后集成过程中是否会出现不可预见的因素,因此他非常倾向于使用一家集程度较高的产品来降低风险。
&&&&另外,杭州档案馆也非常看重产品的扩展性。赵馆长指出,“我们整个系统的开发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以后还有二、三期,我们不希望将来一些功能由于产品的初期设计局限而不能够实现,所以选择产品一定要是一个相对底层的产品,而不是一个所有应用功能已经基本开发完毕的产品”。
&&&&对于兼容性和开放性的要求,杭州市政府办公信息处理中心主任刘小舟提出,网上档案馆狭义来说,是市政府电子政府电子文件管理的终端,以后政府的各个部门的文件,包括音、视频,都要接入网上档案馆里面来,这就要求系统有一个好的兼容性,对于政府别的部门的接入不会产生技术上的困难。
&&&&网上档案馆项目组经理 梁凯
&&&&网上档案馆项目组经理梁凯也表示,由于今后涉及到二期和三期的开发,因此他非常需要厂商能够提供一个持续的技术支持,另外,他本人也对支持J2EE和JAVA的应用非常看好。
&&&&最后,经过三个月不断地选型、调研、论证、再选型, IBM公司和其合作伙伴信雅达公司最终成为了这场拉锯战的赢家,但此时项目上的压力才刚刚显现。
&&&&四大系统领衔信息化
&&&&为了保证业务的连续和降低风险,大家商量的结果是将整个项目划分为四大业务系统,包括了网上档案馆的采集系统、档案的管理系统、档案信息的发布系统和整个档案馆的业务办公系统。
&&&&三家的初衷是以此来加速部署和降低日后频繁修改造成的隐患,事后证明,这种思路恰恰是非常明智的。
&&&&采集系统是网上档案馆的信息入口,主要任务包括了对馆藏档案的数字化,也就是纸质档案的数字化。因为目前主要的档案还是手写体,比如会议记录、领导讲话,这些是没有打印稿的,全部是原件。对于这些内容,必须通过条目录入和纸质档案扫描。另外,杭州档案馆拥有超过30万卷的文件档案,包括录音带、录像带,也会逐步进行数字化工作。
&&&&在四大系统中,最复杂的恐怕就是档案信息的管理系统。它包括了档案的实体接收,主要是纸制档案,接收以后要进行管理――清查是否完整,看看是否破损,有破损要登记,进行修复,同时还要生成各种管理数据和登记号码。
&&&&同时,根据档案法规定,年满30年的档案要向社会开放,但是开放前要求对每一份文件进行鉴定,审查其中的内容,对于涉及到国家机密、包含了老百姓隐私的档案还不能开放。
&&&&对于此,赵馆长的体会颇为深刻,因为他以前经常参与此类工作。
&&&&“传统的鉴定就是档案员把一车案卷调出来,我们就要从一页一页的纸制档案中去翻阅,工作的效率相当差。而现在,鉴定人员无需调案卷,可以直接通过网络进行,他只要在计算机上,从业务窗口中选中“1974年~2004年未鉴定档案”一栏,面对计算机进行电子文件审阅,效率提高了10倍都不止!”
&&&&对于网上档案馆来说,信息发布系统则是其灵魂。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对馆藏的各种档案,通过内容检索的方法,提供网络化查找。目前,人们可以通过Internet和档案馆里面的电脑进行档案条目的在线查找,但是对于档案全文,由于政策的限制和认证加密技术的不完善,暂时还没有在线开放,也就是说,需要像文章开头田涛那样亲自过来看。
&&&&由此产生的不便,赵馆长感到非常抱歉,但他也解释道:“即便是国家规定开放的档案,也需要阅览者提供身份证、工作证等合法证件,目前法律法规还没有规定大家想看什么就看什么,这需要通过网上的身份认证来完成。”
&&&&不过,赵馆长对于网上的档案全文阅览也有自己的想法,他已经将其列入网上档案馆二期和三期的计划中,他的意思是希望与杭州市政府的市民邮箱身份认证做结合。
&&&&20天的酷暑与心烦
&&&&纸制档案的数学化扫描是目前的当务之急
&&&&给赵馆长和各位项目组成员留下深刻印象的,并不是前面说的三部分内容,而是那个看似不起眼,但反反复复折腾了20多天的业务办公系统,这一点,对于各家厂商来说,或多或少都有些感到意外。
&&&&对此,信雅达公司电子政务事业部副总经理谈旭伟仍然记忆犹新:“就业务办公系统来说,主要包括档案馆各个处室的业务管理。一开始的时候,我们把思路提出来了,但是具体到每个栏目的设置,也是不断完善的过程。”
&&&&起初,谈旭伟和赵馆长一起下到档案馆各个处室去调研,分析大家的业务需求,然后让开发人员进行初次开发,并推广到各个处室去试用。可令谈旭伟深感意外的是,开发的系统和各个处室的试用反差相当的大,绝大部分档案馆员工对于系统不满意。
&&&&后来谈旭伟发现,原来这个看似简单的业务办公系统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与档案管理系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一点不同于金融机构常见的业务系统与办公系统彼此独立的情况。
&&&&事实上。这种彼此联系的系统是最令谈旭伟头疼的,他深知这会对员工原有的使用习惯和档案馆的业务流程造成极大挑战,不幸的是,这次恰恰被他所言中。
&&&&根据档案馆技术处林杭顺处长的介绍,以前档案馆的业务流程,是以手工操作和传统的计算机平台为主。而上了这套系统以后,改变了原有的管理习惯和模式,因为没有经验,设计人员和办公人员在系统定位上涉及到不同的看法。比如,对于档案资料的管理,原来采用收工的模式,包括一级/二级/三级/四级类目,划分得非常细。但是要找一个资料的话,要从头看到尾。而档案馆在项目开始的时候,也希望保留这种模式。但是厂商则认为,不应该用计算机来为手工管理服务,而应该是手工管理来适应计算机的流程,简化手工不必要的流程。
&&&&利用内容管理对于查找资料当然方便,但是在业务办公过程中,很多情况下并不需要把资料调出来,只是进行一些归类、统计、清点的工作,显然如果仅仅采用内容管理来实现是有些粗放的。
&&&&为此,厂商与档案馆的业务人员都要做出妥协,最终确定将所有档案资料都归为相应的大类,在每一个大类中仅仅实现自动排序,而不再做小类处理。这样的好处就是,每一份档案除了总登记号码还有大类的自动排序流水号码,上架排序的时候有这个号码就行了,这就比较科学了。按谈旭伟的话讲,这既不是无序,也有一定规律,不仅查找方便,也适度兼容了员工的一些工作习惯。
&&&&当然这个过程是需要花时间的,而且类似的需求变更数目惊人,为此,到最后谈旭伟不得不采取了相当极端的做法:把所有项目开发组成员一字排开,坐在会议大厅,然后档案馆的各个部门轮流到现场进行沟通,能够现场修改的就现场修改,不行的再进行引导和一把手的协调。
&&&&最后双方用了20多天完成了对档案馆6个处室的业务分析与开发修改,而这20天恰恰是杭州市连续保持35度气温,且因为城市缺电而政府机关停用空调的时间,其中的苦涩滋味,所有的项目组成员至今仍难以忘怀。
&&&&走出深闺!
&&&&功夫不负有心人。从去年7月份的项目招标,到10月份的进场开发,最后到春节过后的试运行,经过三方的共同努力,耗时一年之久的杭州市“网上档案馆”项目,今年5月开始产品定型。
&&&&为此,杭州档案馆决定,从今年8月1日开始,进行网上档案馆的正式运行,届时档案馆原有的纸质文件与网络办公并存的双轨制将废止,全部业务通过四大系统利用网络完成,整个网络将会覆盖档案馆的局域网、政府专网和互联网。
&&&&从老旧的档案柜发展为现代化的计算机监控库房
&&&&经验分享
在部署内容管理之前,请先确定自己是否真的需要实施内容管理?或者说,自己的需求是否达到了要用内容管理来满足的必要?
自身的信息化应用水平,绝对是内容管理实施的决定思路,这里面有很大一部分是人的原因。
先有车还是先有路。有些档案馆是先做档案数字化,后作管理系统。我们是内容管理平台与档案数字化扫描同步进行。理由是,实施内容管理的关键,是原数据的模型如何来制定和完善,这与档案的数字化加工过程是有非常密切的联系的,特别是相应的原数据是否产生,是否把这些原数据作为管理数据?如果仅仅是考虑数字化加工,以后再来完善业务系统,把数据结合起来,则恰恰忽略了最基础的工作,因为原数据没有对应起来。
XML和原数据是开展内容管理的基础。
不要忽视应用的整合。内容管理当中,整合不仅仅是数据层面的,而且有应用和界面,也就是将行政和业务的功能结合起来。
数据挖掘与全文检索是内容管理的核心工作,主要涉及到数据的采集、管理、加工、利用、发布五方面。
&&&&未来规划
在日后的二期工程中,会把门户网站和内容管理做整合。
相对而言,目前档案数字化加工稍微滞后,但是今后会逐步加大力度。
(网页编辑:)
??????????
&nbsp&nbsp&nbsp&nbsp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搜狗手写输入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