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曹甸镇高级中学的英语作文

全国各地重点高中:
全国各地杯赛:
您现在的位置: &
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曹甸初级中学2015届九年级上期中模拟数学试题
来源:中考网整理&&&&作者:紫涵&&&& 16:20:59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16中考一路陪伴同行!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备案编号:
中考网版权所有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等级:书童 |
热门搜索:、、、
┊┊┊┊┊┊┊┊┊┊┊┊┊
高考进行时
已有0个回答,15天后截止
已有0个回答,14天后截止
已有0个回答,14天后截止
已有0个回答,5天后截止
已有话题:
已有群资料:
讨论人数:126
06-0605-3005-2205-2405-1005-24
06-0506-0505-2805-1505-15
06-0706-0706-0706-0705-2205-13<font color="#FF06-0806-0706-07
06-0306-0306-0305-2905-1505-15
04-0804-0303-2903-2903-29
<font color="#FF06-0806-0806-0706-0706-0706-0706-0706-0706-0706-0706-0706-07
04-2505-2605-2405-2405-2205-22
06-0805-2805-1505-1505-15
06-0806-0806-0706-0706-0705-13<font color="#FF<font color="#FF<font color="#FF<font color="#FF
12-2005-3005-2205-2511-1712-20
06-0505-2805-1505-1505-15
06-0806-0805-1306-1106-0806-0806-0802-25<font color="#FF06-08
04-1503-0412-1212-1212-12
11-2111-2111-2111-21
<font color="#FF04-1604-1604-1604-16
11-2311-2211-2311-22
05-28<font color="#FF<font color="#FF04-2804-23
03-1603-16
<font color="#FF04-1701-2609-1509-09
11-2511-2511-2411-2511-2511-24
04-1704-1703-1209-1609-11
11-2211-2211-2211-22
12-0809-1108-0608-0608-06
11-2311-2311-2311-2311-2311-2311-2311-23
05-3005-2205-1211-2005-3005-22
06-0106-0106-0106-0105-15
06-0806-0806-0806-1106-1106-11<font color="#FF06-0806-0806-08
04-2504-0905-2205-1611-2311-22
06-0106-0106-012014年浙江高考试卷评析06-102014年浙江高考试卷评析06-10
06-0806-0805-1506-11<font color="#FF06-0803-1003-10<font color="#FF06-08
艺术特长生在报考学校前应该先选…
06-0406-0406-0406-0406-0306-0305-1405-1404-1406-13
05-2505-2505-2305-1804-25
合理估分准确定位慧眼识校提前择业细心填报
08-1207-0907-0908-2508-0508-05
05-1007-0905-3105-3105-2605-18
08-0112-2512-2509-0109-0109-01
05-2605-2604-2504-1704-1604-11
08-1908-1208-0506-2603-3108-26
04-0205-2401-0501-0501-0501-05
11-1111-1111-1111-1111-1111-04
06-0705-2804-2804-2804-2204-14求2篇英语作文,一篇是招聘销售经理,还有一篇是自我介绍的_百度知道
求2篇英语作文,一篇是招聘销售经理,还有一篇是自我介绍的
并有良好的团队精神2,大专学历或以上:销售经理要求,招聘岗位;汉语,音乐,懂一点日语;阅读,英语流利;出生年月;接受教育情况;单身,至少两年食品行业工作经验;兴趣爱好,性格开朗;住址,英语和德语流利;暑假在社区当义工;工作经历;南京朝阳高级中学():南京市甘肃路103号802室;语言;出生地点;南京技术学院():日:婚姻状况;南京,王大雷1
额...至少要50个单词
我有更好的答案
1, recruiting position: the sales manager
Request, junior college degree or above, at least two years working experience in food industry, English and German fluently, personality, cheerful, and a good team spirit
2, Address: nanjing gansu road, no 103 802 room, Birth in 1988 - December 7th, Place of birth, Nanjing: marital status, Single, Accept Nanjing chaoyang senior middle schools (), Nan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L Chinese, English fluently, understand a little Japanese, Working experience, Summer vacation in the community as a volunteer, Hobbies, Reading, music, fishing
This is ...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英语作文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词块理论在高中英语写作中的应用——一项以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高二年级学生为个案的实证研究.pdf56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2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作为考查学生英语综合能力之一的英语写作,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也是高考英语考查的重要方面。但是从日常教学和历年高考结果来看,高中学生的写
作水平仍然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高考书面表达得分与预期还有一定的差距。许多高
中学生即使掌握了大量词汇,却仍然写不出流利和地道的英语作文。
Lewis于1993年在TheLexical
块放到了一个核心地位,认为词块是语言使用者内化知识的基础,这为英语学习者提
供了一个理想的学习思路。词块具有较为稳定的语法结构、稳定的搭配意义和特定的
语用环境,融合了语法、语义和语境的优势,有助于语言产出的流利性和选词的地道
性。本文旨在将词块教学应用于英语教学中,探索能否提高高中学生的书面表达水平。
笔者采用前测、后测和访谈的方法,以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高二年级两个自然班
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在实验开始之前对这两个班级进行前测,发现他们的英语写作
水平没有显著差异。以其中一个班级为实验组,另一个班级为控制组。每班各抽取
20名学生。笔者将词块教学法应用于实验组的英语教学,而控制组则用传统的教学
法教学。整个实验过程持续4个月左右,研究结束之后,以期末考试成绩为后测。笔
.者对前测和后测的作文得分及作文中学生使用的词块数量和类型进行分析比较,并对
访谈结果进行总结。
实验结果表明,通过4个月的词块教学,两组学生的英语书面表达水平都有所提
高,但实验组学生取得的进步更大,由此证明了词块教学应用于高中英语教学的可行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曹甸高级中学高中新课程实施方案
新课程实施方案
走进新课程  时间: 14:30:28  
  访问:2888
曹甸高级中学新课程实施方案
2005年秋季起,我省在普通高中全面实施新课程。为保证我校新课程顺利实施,我校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第一部分 总则
一、课程实施的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三个面向”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的教育发展观,继承和发扬我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借鉴本校以及外省市高中新课程的有益做法,立足我校实际,大力推进教育创新,构建富有活力、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普通高中新课程体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课程实施的目标任务
通过成立组织机构,制定各种新课程实施方案,组织师资培训,开发适应新课程资源,为我校新课程的全面推进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师资准备,软硬件保障。明确我校开展新课程的基本思路,为新课程的实施创造一整套系统性强、操作性好的方法。
1.结合我校实际,创造性地实施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各科课程标准》。要使全体教育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师理解、认同高中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自觉接受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并能付诸实践,从而真正地树立和落实科学的教育发展观――学生观、教学观、课程观、质量观和评价观。
2.从我校的实际出发,探索新课程实施的有效途径和方式,实现新课程的目标,形成学校特色。
3.积极推进基于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改革和教学方式的转变,在教学研究、选课指导、学分管理等方面,构建与新课程实施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
4.建立和完善符合新课程要求的学生发展性评价制度和教师教学水平检测体系,按照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建立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体现学校特色综合评价制度。创建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师评价体系。
5.建立和完善我校教师的校本培训体系,加大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形成与新课程实施相适应的教师专业发展机制,建立一支符合新课程要求的优秀师资队伍和管理队伍,全面提高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6.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对学校的长远发展进行科学规划,优化各种教育资源,提高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的信息化水平,进一步为学校打造精品高中,促使学校走上特色鲜明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三、课程实施的基本原则
1.开拓创新原则
新课程实验是一项需要边实践边探索的工作,任何经验和样板都只是不同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哲学的特殊表现形式,因而,也只能是我校实施课程改革的一个参照。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开拓创新的原则,在实践中大胆改革而,积极进取,勇于创造和探索适应我校办学思想的实施途径。
2.积极稳妥原则
新课程实施是一项庞大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我校将根据有关文件精神和学校实际,制定积极稳妥、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与计划,并逐步实施与推广。在实践的过程中,始终以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否有利于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是否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为判断改革举措取舍的主要标准。
3.通力合作原则
学校将采取各种措施及时转变全体教师的思想观念,促使全校上下通力合作;通过各种渠道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争取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学生家长的关心、理解、配合和支持。
4.以校为本原则
在新课程实施中既要吸收、借鉴省内外新课程改革的经验和教训,更要发挥我校的自主权和首创精神,做到“以校为本、开拓创新”。学校将立足实际,积极创设条件,探索在学校层面实施新课程的有效途径和运行方式,自主开发或联合开发课程资源,建立课程资源生成机制,充分而合理地使用课程自主权,建设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
四、课程实施的组织领导
新的课程改革是一项科学性强、涉及面广且影响深远的系统工程,因此,必须加强对课程改革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学校校长是实施新课程的第一责任人,学校行政、年级组长、教研组长是实施新课程的组织者,广大的教师是新课程实验的具体实施者和主要实践者。为此,学校采用三级管理体制:第一级为以校长为主任的课程改革领导小组,第二级为专业小组,第三级为改革而实施小组。
(一)新课程改革领导小组
组长:王桂喜
副组长:谢祝邦 &王庆福 &
成& 员:蔡忠义& 郝 &勇& 张孝庭& 郝思涛& 朱永平
职责:负责对学校新课程实施做出正确的决策和部署,制定工作目标、工作规划和工作管理制度,在经费投入、政策支持、办学条件、制度建设、师资培训等方面提供保障,对实施过程加强指导与监控。
(二)新课程专业委员会
1.新课程选课指导委员会
主& 任:王庆福
副主任:陆芳喜&& 蔡忠义
成& 员:张文俊&& 徐乃国&& 朱永平&& 各教研组长
职责:参与学校新课程实施的整体设计;设计课程计划;负责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和审定;指导校本课程的实施和评价。
2.新课程学分认定委员会
主任:王庆福
副主任:陆芳喜&& 蔡忠义
成& 员:张文俊&& 徐乃国&& 朱永平&& 各年级主任
职责:课程评价委员会是学生学分认定的最终机构。负责制定学分认定标准,统一学分认定程序,监督学分认定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确保学分认定的公正、公平、公开,组建学生的学分档案。
(三)新课程改革实施小组
1.语文小组:郝& 勇& 郝思涛& 张文俊& 陈晓宝& 陶卫兵& 王文忠
2.数学小组:王桂喜& 徐乃国& 张爱珍& 周正清& 蒋恩兵
3.英语小组:李& 健& 盛学森& 张君善& 王朝阳& 黄金龙& 李卫华
4.物理小组:蔡忠义& 张士兰& 侯青青& 潘德荣
5.化学小组:潘永来& 盛恩江& 肖利全& 钱& 勇
6.生物小组:赵正飞& 王& 平& 李卫松
7.政治小组:王庆福& 王秉俊& 黄如中& 徐志龙
8.地理小组:朱永平& 刘名科& 张兴明
9.历史小组:陆芳喜& 唐灯年& 张秀兰& 邰向萍
10.艺术小组:谢祝邦 郝& 勇& 徐建青& 程金华
11.体育小组:王庆福 徐乃国& 陈& 谷& 史永勇
12.技术小组:蔡忠义 张文俊& 侯青青& 李学祥
13.研究性学习小组:陆芳喜&& 朱永平& 盛学森
14.社会实践活动、社区服务小组:郝 勇& 唐灯年& 刘名科& 李& 健& 程景华
第二部分 课程设置及安排
一、& 课程结构
&&& 我校高中新课程结构完全遵从教育部的课改规定,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
&&& 学习领域:设置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和综合实践活动八个学习领域。
&&& 科目设置:每一领域由课程价值相近的若干科目组成。八个学习领域共包括语文、数学、英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技术等12个科目。
教学模块:每一科目由若干模块组成。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反映学科内容的逻辑联系。每一模块都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并围绕某一特定内容,整合学生经验和相关内容,构成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
附:课程设置及说明
普通高中学制为三年。课程由必修和选修两部分构成,通过学分描述学生的课程修习底线如下
根据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适应学生不同潜能和发展的需要,在共同必修的基础上,各科课程标准分类别、分层次设置选修模块,供学生选择。(详见选修I,选课清单)
学校根据当地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兴趣,开设若干选修模块,供学生选择。(详见校本课程计划)
艺术或音乐、美术
体育与健康
综合实践活动
研究性学习活动
高中毕业要求
144(学分)
2952(学时)
⑴每学年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社会实践1周,假期(包括寒暑假、节假日和农忙假)11周。
⑵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部分学科(包括语文、数学、英语、体育、技术、艺术)按每学期两段安排课程,每段10周,每周5天。其中9周授课,1周复习考试,完成一个教学模块。部分学科(包括物理、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以一个学期为周期安排课程,其中18周授课,2周复习考试,每个学期完成一个教学而模块。
⑶学生学习一个模块并通过考核,可获得2学分(其中体育与健康、艺术、音乐、美术每个模块原则上为18学时,相当于1学分),学分由学校认定。技术的8个必修学分中,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各4学分。
⑷综合实践活动是每个学生的必修领域,共23学分。其中研究性学习活动共计15学分,安排在高一高二和高三上学期计五个学期内完成。学生每学年必须参加1周的社会实践,学生个人自发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由学生向班主任申报,报年级组备案;学校、年级、班级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由年级组统一备案;达到规定时间的可获得2学分。三年中,学生必须参加不少于10个工作日的社区服务并有相关证明,由教育处认定后可获得2学分。
⑸学生毕业的学分要求:学生每学年在每个学习领域都必须获得一定学分,三年中获得116个必修学分(包括研究性学习活动15学分,社区服务2学分,社会实践6学分),在选修一中至少获得22学分,在选修二中至少获得6学分,总学分达到144方可毕业。
二、 课程开设及学分分配
高中毕业水平要求学生必须修满144个学分,这144个学分,既包括全部116个必修学分,同时还要求有22个以上的选修一学分和6个以上选修二学分。为保证学生能在规定的时间里顺利毕业,又确保学生在高考中能取得优异的成绩进入理想的大学继续深造,学校将对课程内容和学分分配作出科学合理的统筹安排。
高中一年级:以必修课为主,选修课为辅。(其中必修69学分,选修2学分)
其中 语文:必修4个模块,计8学分;
&&&& 数学:必修4个模块,计8学分;
&&&& 英语:必修4个模块,计8学分;
&&&& 物理:必修2个模块,计4学分;
&&&& 化学:必修2个模块,计4学分;
&&&& 生物:必修2个模块,计4学分;
&&&& 政治:必修2个模块,计4学分;
&&&& 历史:必修2个模块,计4学分;
&&&& 地理:必修2个模块,计4学分;
&&&& 体育:必修2个运动技能系列,计4学分;
&&&& 信息技术:必修1个模块,计2学分;
&&&& 通用技术:必修1个模块,计2学分;
&&&& 音乐:必修1个模块,计2学分;
美术:必修1个模块,计2学分;
&&&& 研究性学习:除完成通识培训外,还要完成一个社会性调查或研究课题,计6学分;
&&&& 社会实践活动:完成一周任务,计2学分;
&&&& 社区服务:5个工作日,计1学分;
&&&& 选修二:选一个大模块或两个小模块,计2学分;
高中二年级:必修和选修兼顾,重视选修。(其中必修39学分;理科倾向学生选修一24~30学分,文科倾向学生选修一24~30学分;选修二2学分)
其中:语文:必修1个模块,计2学分;选修2――3个模块,计4――6学分;
&&&&& 数学:必修1个模块,计2学分;选修2――3个模块,计4――6学分;
&&&&& 英语:必修1个模块,计2学分;选修2――3个模块,计4――6学分;
&&&&& 物理:必修选修1个模块,计2学分;理科倾向学生选修2个模块,计4学分;
&&&&& 化学:必修选修1个模块,计2学分;理科倾向学生选修2个模块,计4学分;
&&&&& 生物:必修1个模块,计2学分;理科倾向学生选修2个模块,计4学分;
&&&&& 政治:必修2个模块,计4学分;文科倾向学生选修2个模块;计4学分;
&&&&& 历史:必修1个模块,计2学分;文科倾向学生选修2个模块,计4学分;
&&&&& 地理:必修1个模块,计2学分;文科倾向学生选修2个模块,计4学分;
&&&&& 体育:必修2个运动技能系列,计4学分;
&&&&& 信息技术:选修1个模块,计2学分;
通用技术:必修1个模块,计2学分;
&&&& &音乐、美术:必修1个模块,计2学分;
&&&& &研究性学习:完成一个与学科相关的研究课题,计6学分;
&&&& &社会实践活动:完成一周任务,计2学分;
&&&&& 社区服务:5个工作日,计1学分;
&&&& &选修二:修1个大模块(或2个小模块),计2学分;
高中三年级:完成必修,强化选修,重视复习。(其中必修8学分;理科倾向学生选修一12学分,文科倾向学生选修一12学分;选修二2学分)
其中:语文:选修1个模块,计2学分;
&&&&& 数学:选修1个模块,计2学分;
&&&& &英语:选修1个模块,计2学分;
&&& &&物理:理科倾向学生选修1个模块,计2学分;
&&& &&化学:理科倾向学生选修1个模块,计2学分;
&&&& &生物:理科倾向学生选修1个模块,计2学分;
&&&& &政治:文科倾向学生选修1个模块,计2学分;
&&& &&历史:文科倾向学生选修1个模块,计2学分;
&& &&&地理:文科倾向学生选修1个模块,计2学分;
&&&& &体育:必修1个运动技能系列,1个健康教育专题系列,计3学分;
研究性学习:完成一个与学科相关的研究课题,计3学分
&&& &&社会实践活动:完成一周任务,计2学分;
&& &&&选修二:理科倾向学生选修与理科相关的2个小模块,计2学分;文科倾向学生选修与文科相关的2个小模块,计2学分;
1、学生在校三年,必须修完必修学分116学分,选修一学分在22学分以上,选修二学分6分以上,共计在144学分以上。
2、必修课程主要在高一和高二的第一学期完成,有利于课程改革的过渡和文理分科教学的进行。选修一集中在高二年级,有利于高三年级的复习迎考。
3、信息技术、通用技术安排高一、高二两个学年完成;音乐美术安排在高一、高二两个学年。这样的集中与分散安排,主要是考虑师资的调配,学生学习内容和学习情绪的调整。
4、选修二中的校本内容主要进行心理教育,组织学习《曹甸高级中学学生一日常规》,《曹甸高级中学学生行为规范》,《曹甸高级中学学生学习规范》,同时利用学校艺术节,德育基地等活动中进行。
5、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都集中安排在高一、高二和高三上学期完成,有利于高三集中精力复习迎考。
6、必修各模块的教学顺序,选修一模块的选用,应在各教研组充分研究的基础上,以各教研组的意见为准。
第三部分 文化学习课程实施的组织与管理
一、教学组织与管理
(一)& 教务处负责教学的组织与管理,各年级处负责实施。
1. 年级处管理人员配备
年级组管理人员设立分管校长、分管教学工作主任、分管教育工作主任。
2. 年级处管理人员基本分工
分管校长:年级工作第一责任人。负责全年级的全面工作,搞好年级组建设、班主任队伍和教师队伍的管理,对年级教育教学做出全面规划并负责具体实施。负责学校与年级在管理上的沟通与协调,主持全年级新课程的教学实施。
分管教学主任:负责全年级的教学管理工作,重点抓好全年级教学工作,负责全年级的教学规划和备课组的管理,抓好年级的常规教学,负责全年级的教学调研和教学督促检查,重点抓好年级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活动、社区服务工作,负责年级学分认定工作。
分管教育主任:负责全年级的教育管理工作。重点抓好班主任队伍建设并做好年级组管理的日常工作;全面负责对学生分会的管理和指导;协助下年级行政搞好全年级新课程的实施。
(二) 班级建设和管理
&&& 新课程的实施,管理是重点,而班级的建设与管理又是学校管理的重点。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要确保班级建设的“相对稳定,活而有序”,因此高中三年,主要实行行政班级管理,而在实施选修二时,部分采用行政班级管理,部分采用年级整体组织与教学班级管理形式。
实行“班主任制”,强化班主任的职责。
(1)高一年级必修课以行政班为单位组织教学,学生的自习课、班会等全在行政班进行。
(2)因倾向于理或文的学生学科选择有所不同,进入高二时,行政班要按学生的选科倾向重新组建。
(3)行政班的管理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学生日常行为管理、教育、开展班团活动,加强集体主义教育。
(4)班主任具体负责本班全体学生选课工作的指导、选择和汇总,为每个学生建立并保存选课档案,负责全班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领导工作,及时登记并收齐各项证明,学期结束时,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评定综合实践活动学分并上报。负责全班学生的社区服务材料的收集与登记,学期结束时,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评定社区服务学分并上报。
(5)建立班级新课程实施工作小组。小组由班主任、任课老师、家长代表学生代表组成,及时沟通各方面的信息,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及时向学生了解情况,争取学生的积极配合,不断改进教学;及时发现新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办法并做出教学调整。
(6)对学生的教育评价,实现学生学业评价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在内容上注重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道德、身心健康以及创新精神等方面,充分体现学生对传统美德的继承、价值判断的取向、人生规则的遵守情况;在方式上更加注重个性化奖励。
二、选课指导与管理
学生选课是新课程实验的一大亮点。新的课程标准开设门类众多的选修课,其目的在于满足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适应学生不同潜能和发展的需要,因此,在共同必修的基础上,各科课程标准分类别、分层次设置若干选修模块,供学生选择。为了开好选修课,学校必须加强对学生选修课的选课指导和管理。
1. 成立选课指导小组
学校成立选课指导委员会,在委员会指导下按年级成立选课指导小组对选课负责指导。
主& 任:王庆福
副主任:陆芳喜&& 蔡忠义
成& 员:张文俊&& 徐乃国&& 朱永平&& 各教研组长&& 各年级工作委员会
职责:为学生形成符合个人特点的、合理的课程选修计划提供指导和帮助;负责对学生家长的宣传,引导家长正确对待和帮助学生选课;负责对学生选课的指导工作,并将指导学生选课与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人生观教育、责任感教育、未来职业选择教育等有机结合起来。
2. 开发并建立选修课程库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试验)》选修一模块
从下表可以看出,课程方案提供的可选课程多达95门。《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试验)》的“学分分配指导表”要求学生修满22个学分以上,大约修完11个模块即可。因此,选课指导小组要在充分调研的情况下,根据师资状况和学生需要兼顾的情况下,遴选出我校可以开设的选修课,并分年级编排好。
选修一模块
语语言与文学
《史记》选读 唐诗宋词选读& 现代散文选读 语言规范与创新 语言文字应用 小说与戏剧 新闻与传记文化论著研读
系列一,提高系列(英语6-8,提高系列,达八级目标)
(英语9-11,可创造条件开,达九级目标)
系列二,拓展系列(语言知识与技能类,语言应用类、欣赏类)
系列一(文科基础) 系列二(理科基础)
系列三(文化系列) 系列四(应用系列)
人人文与社会
科学社会主义常识 学常识 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
科学思维常识 生活中的法律常识 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近代民主思想和实践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探索历史的奥秘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宇宙与地球 海洋地理 旅游地理 城乡规划 自然灾害与防治 环境保护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系列一(侧重于物理学与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融合)
系列二(侧重于物理学的应用和实践)
系列三(侧重于物理学的研究思想与方法)
化学与生活 化学与技术 物质结构与性质 化学反应原理 有机化学基础 &&实验化学
生物技术实践 生物科学与社会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算法与程序设计 多媒体技术应用 网络技术应用 数据管理技术
人工智能初步
电子控制技术 简易机器人制作 现代农业技术 家政与生活技术
汽车驾驶与保养 建筑及其设计 服务及其设计
艺术与生活系列(生活中的音乐、身边的设计、身体表达的艺术、戏剧创编入门)
艺术与情感系列(音乐的情感表现、视觉语言表达、舞蹈即兴表演、戏剧表演基础)
艺术与文化系列(民族民间音乐、图形的奥秘、舞蹈与服饰、中外戏剧欣赏)
艺术与科学系列(音乐与科学、材料与造型艺术、乐舞与身心健康、影视特技)
音乐鉴赏、歌唱、演奏、创作、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表演
美术鉴赏、绘画与雕塑、设计与工艺、书法与篆刻、现代媒体艺术
体体育与健康
田径运动 球类运动 体操类运动 民间民族体育
水上或冰雪运动新兴运动 健康教育专题
& 3. 选修课的教学组织
(1) 建立相同选修模块教学教师的集体备课制。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问题上达成相对确定。
(2) 开展教学研究。每位任课教师都要上研究课,不断积累优秀课例,为后来开课者提供有效范例。
(3) 合理调配教学设施设备。要优化组合,提高教学设施设备的利用率。
(4)科学安排课表。课表安排要充分考虑课程、师资和设施三方面。
(5)强化评价意识。选修模块的评价要充分贯彻行课程理念,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学分的认定要科学规范。
三、& 文化学习课程学分认定与管理
改革评价与考试方式,建立发展性评价制度。学生根据目标多元化、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综合运用观察、交流、测验、实际操作、作品展示、自评与互评等多种方式,为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成长记录,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改变仅仅用考试成绩评价学生的方式,推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即采用平时学习表现与考试、考核成绩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突出过程性评价。
1. 设立“学习课时”、“学习过程”、“模块考核”项目,实行综合考核。
(1)学习课时(占20%)。该项目主要体现学生学习的参与程度。通过听课记录检查,按模块学习课时全程参加学习者记满分,低于90%者记零分,其余情况据实情给分。若在模块学习前提出免于参加课时学习的申请,经学校批准可以免于参加授课学习,该项计满分。
(2)学习的情感与态度(占20%)。主要包括指向学习模块的积极体验和学习过程中态度。学习认真,参与积极者记满分;听讲不专心、有破坏纪律行为者记零分;其余情况则据实给分。本项由教师根据课堂教学观察和平时学习观察给定。
(3)完成书面作业(占30%)。在模块学习的过程中,能按时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书面作业、质量符合要求者记满分。缺交作业占作业总次数的20%且作业马虎潦草敷衍者记零分。本项由任课教师根据实际情况予以确认。
(4)实验操作与实践活动(占30%)。实验操作包括动手制作和使用工具仪器、保管和维护工具仪器,实施精确测量与实验设计等技能和方法。实践活动,指模块学习过程中,开展的系列实践活动,既要考虑活动的参与性,又要考虑活动过程中的体验与收获,由学生自己提供报告,进行自评,最后由老师给予确定。
(5)模块总测试成绩。模块学习结束。举行的全面、系统的知识与理解的总测试,是学生学习模块的全面、系统的学习水平考核。教师在复习的基础上,认真命好测试题,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
& (6)前4项采用100分制,总分达90分(含)以上为A,75-89分为B,60-74分为C,59分及以下为D;第5项根据模块测试总分划定,若100分,则达90分(含)以上为A,75-89分为B,60-74分为C,59分及以下为D,若120分,则达108分(含)以上为A,90-107分为B,72-89分为C,71分及以下为D,若160分,则达144分(含)以上为A,120-143分为B,96-119分为C,95分及以下为D。前4项和第5项均需达C以上可获得2学分。
2. 补考与重修
(1) 补考
& 学生修完某一模块,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与学分认定,如果学生该模块的评价总分不合格,学生可以自愿申请补考。补考成绩=原过程性评价成绩+补考测试成绩 50%,再转换为相应学分。
A.补考命题:命题要求与学段考试完全相同,即题型一致,考查范围、难度相近;
B. 补考实践:安排在考完一周后进行;
C. 补考组织:由教务处组织;
(2)& 重修
学生修完某一模块,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与学分认定,如果学生该模块的评价总分不合格,学生可以自愿申请重修该模块。模块的重修只能随同下一年级进行。如果是选修模块,则可以申请用其他模块学习的学分转换代替。
其基本程序则是:学生自愿提出申请-班主任登记-年级组批准-教务处备案-学生重修-学分转入。
第四部分 综合实践课程实施的组织与管理
一、研究性学习的开设与管理
1. 课程目标
(1) 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和情感;
(2)培养学生自主发现和提出问题,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以及解决问题等多方面的探究能力;
(3) 使学生学会交流与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及成果,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技能;
(4) 培养严谨求实、不断追求、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和对自然、社会与人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 开设原则
(1)研究性学习的开设应在充分巩固既有成果的基础上,按新课程要求进一步规范开设过程;
(2)研究性学习的开设应依托研究性学习网络平台,实现网上选题、网上管理、网上结题、网上评价;
(3)研究性学习的开设应充分挖掘周边社区资源,课题内容的选择应于学科教学、各种课外活动如科技创新、社团活动等相互联系、互为补充。
3. 课程内容建议
(1)&&&&&&&&& 高一年级(以社会生活调查研究为主要内容)
自然环境类
环境保护、能源利用、农作物改良
天文研究等
可怕的酸雨、家居环境设计、走近无公害蔬菜、探究爬山虎的奥秘、血吸虫病防治措施研究等、曹甸化工厂对环境的危害
社会生活类
学校规章制度研究、社会关系研究、企业研究
社区管理、社团活动、人群心理、人口研究
城市规划、交通建设、法制建设、政治制度、
社会发展、宗教研究、贸易与市场研究
走进公共机构、入世对中国企业的影响
宝应县公交线路的现状与思考、网络对中学生学习的影响,现代通信对生活的影响
曹甸镇自来水厂水质情况调查
历史文化类
乡土文化研究、民俗文化研究、良渚文化与古
代文明、历史遗迹研究、名人思想与文化研究、
校园文化研究、传统道德研究、传统文化与现
代文明研究、东西方文化比较研究、民间文学、
艺术研究、影视文化研究、时尚研究等
曹甸革命老区文化特点研究、美高中教育异同、韩剧对青少年的影响
个人发展类
学生社团研究、学生群体研究、学生消费研究、
学校制度与学生成长、班级制度与文化、流行
音乐、时尚文化、行为方式研究、同学关系
中学生课外阅读调查、中学生日常消费、关于中学生与保健品问题的调查、欧美流行音乐在青少年中受欢迎程度调查
(2)&&&& 高二、高三年级(与学科相关)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英语 生物 政治 历史
地理 计算机技术 通用技术
《红楼梦》女性地位探微、数学与博彩、碳家族探秘等
跨学科研究类
遗传与化学 纳米技术 计算机与多媒体技术
基因工程与克隆技术 产权 组织行为等
纳米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等
4. 组织管理
研究性学习实施小组:负责研究性学习的开设,负责研究性学习网络平台的维护与管理,“研究方法”培训教材开发、教室指导活动的管理。
&年级组:负责班主任、指导老师及课题组的管理指导。
&班主任:负责班级学生的组织,班级课题小组的管理。
&指导老师:负责课题组学生的管理和课题具体指导。
5. 课时安排与学分分配
(1)& 课时安排:研究性学习的开设实行固定课时与弹性课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高一年级、高二年级及高三上学期都保证每周有3课时,在具体研究过程中,学校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研究。
(2)& 学分分配:学生三年应该完成每学期完成1个课题,三学期共获15学分。
6. 学分认定
(1)& 课题研究培训的学分,由负责培训的教师评定,报教科室确认。
(2) 研究课题的学分,由课题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在课题研究中的表现和所承担的任务并结合研究小组的结题报告评定学分,由教科室确认。
二、社区服务、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与管理
&&&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
&&&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基本目标是:拓展知识、增长经验,增进学生的社会适应与创新能力;融入生活、获得感受,形成学生健康、进取的生活态度;主动参与社会实践,增强学生公民意识和责任感,使学生自觉服务社会,对他人、对社会富有爱心,让学生亲近、关爱自然,懂得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学生自我了解,肯定自我价值,发展兴趣与专长。
&&&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要围绕以下五个主题组织进行:一是服务社区,二是走进社会,三是珍惜环境,四是关爱他人,五是善待自己。
&&& 为保证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能坚持进行且卓有成效,学校要建立能保证学生完成课程的活动基地,因为基地的建设直接关系到活动内容的设置、活动的开展、活动的效果。
&&& 基地的建设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一是将校园社区化,把学生在校园内为学校、老师、同学所做的服务性工作看作是社区服务活动;二是加强与附近社区联系,适当安排学生参与社区的文化建设、环境美化、助残助困活动,实现学校与社区共建;三是建立一批长期的合作基地,譬如市民公共设施的秩序维护与环境保护,敬老院的生活服务,共建学校的手拉手活动,革命烈士陵园的祭扫,革命老区的教育文化建设,农村基地的生活体验等。
为期一周的军训
2.暑期社会实践
夏令营活动 工厂实(见)习活动
农村手拉手与生活体验
3.管理实践
校园环境保护志愿者 食堂秩序维护志愿者
校门口交通维护志愿者 图书阅览管理志愿者
4.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花草树木的领养与保护
校园文化专栏的建设与维护
5.社区文明共建
社区文化建设活动 社区环境建设活动
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 社区敬老院生活服务活动
6.社会考察
春(秋)游 参观科普(文物)展览
祭扫革命烈士陵园 参观高新技术区
&班主任、年级组要为每个学生建设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档案袋。学生完成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后,应及时将资料上交班主任并存入档案袋。
&学生参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应填好活动记录登记表(包括活动内容和体验感悟),附有相关证明和活动照片,活动结束后交班主任存档。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学分认定主体为班主任和年级组,认定时间为学期结束前。主要通过对学生活动记录表的审定,活动文字及图片记录的检查,学生自身活动过程体验报告,小组成员、老师、实践活动基地接待人员对实践活动的评价与鉴定来认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分。
&&&&&&&& 第五部分 校本课程(选修Ⅱ)资源开发
&&& 校本课程是以国家制定的课程纲要的基本精神为指导,在实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前提下,在明晰了学校自己的办学宗旨、教育哲学理念的前提下,根据本学校本地区实际情况,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并充分利用学校、当地社区和家长等课程资源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以教师小组为开发主体,校长、课程专家、学生以及家长和社会人士共同参与的开发活动,是一个持续和动态的课程改革过程。
一、校本课程开发目标定位
& 校本课程的开发目标定位是关系到校本课程能否开发好的重要前提,我校校本课程开发定位为:突出主体、重视基础、着眼发展、关注全面。
突出主体:(1)课程编制以学校为主体,充分体现本校特色。
(2)课程编制充分尊重教师意见,重视教师的主动精神。
(3)课程的编制以学生的实际需要为主导。
重视基础:课程编制以全面发展学生能力、促进学科知识的运用与综合为目的,为每个学生打好基础服务。
着眼发展:课程编制应弥补国家课程的不足,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发展需要,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关注全面:课程编制以全面的、互补的课程设置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校本课程开发原则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项创新性工作,它的开放性和复杂性,我们要有充分的认识,为确保课程开发的顺利进行,我们必须坚持以下四项原则:
可行性原则:从本校教师实际特点和学校资源现状出发,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制定校本课程。
互补性原则:校本课程是对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通过校本课程的设计,使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能相互协调地发挥整体的育人功能。
针对性原则:从学校实际和办学特色出发,从学生兴趣、爱好和特长出发,从学校教师的特点出发。课程设置利于形成学校特色,发展学生特长和发挥教学的特点。
多样性原则:课程设置从社会多样化需要出发,培养多样化人才,提供多样化的课程门类供学生选择。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程序
校本课程开发由校本课程开发中心负责。校本课程开发中心由教科室、教务处负责管理,各教研组组长负责开发指导,课程开发者负责开发。
课程开发后,由学校新课程审查专业委员会审查通过后,课程即添加进学校新课程管理系统中的课程库,供教师和学生选择。
校本课程开发主要有定题、申报、论证、开题、原性评价、课程实验、课程评价等程序。
(1)定题――校本课程的开发首先要明确主题、范围与领域;主题的确定要考虑以下因素:学生的内在需要,校本课程开发必须有相应的资料、信息做支撑,校本课程开发应以模块或专题为主。
(2)申报――申请开发校本课程的教师必须写一份简要的《课程纲要》,同时要附有课程介绍,交给学校课程开发委员会评审。
(3)审定――由新课程审查专业委员会负责,符合以上要求的,可同意开发,基本符合尚有不足的提出修改意见,对不符合的,指出研究方向,重新考虑课程的相关内容。经初审通过后,编入《校本课程目录》,提供给学生选择,实施后进行小结再修订。
(4)开题――开题即编制课程。课程的构成要素通常包括课程标准、教科书、教师用书、练习册和教辅资料。在上述各要素中,最关键的是课程标准的确定和编制出能体现学科特色、贯彻先进教育理念的教学用讲义(或教科书)。
(5)原型评价――校本课程的原型评价通常安排在课程实验前进行,由学校新课程审查专业委员会和学科专家负责实施。原型评价的范围包括:课程目标、教学目标、课程的构成要素、课程的呈现形式、课程内容组织、课时安排等诸多要素,目的是评定校本课程的质量,并及时发现和确定需要补充和修订的东西。
(6)课程实验――课程实验由学生担任被试,由学校新课程审查专业委员会及学科专家担任评估者,试验工作在小范围(一个教学班)内进行。评估者利用各种手段收集有关信息,如课堂观察、检查学生作业、座谈、提问、问卷调查等方式。
(7)课程评价――校本课程的评价包括两个方面:对课程开发者的评价和对学生的评价。校本课程对学生的评价主要采用学分制。
&第六部分& 综合素质评价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指导思想
&&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南,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的有关精神,客观、公正、全面的评价每一位学生。积极引导学生重视各方面素质的培养,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促进教师和家长的与人观念的转变,从而进一步提高我校整体办学水平。
2、基本原则
(1).发展性原则。坚持过程性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功能。注意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适当收录反映学生成长过程和发展水平的描述与实证材料。正确发挥评价的激励、发展功能,突出评价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客观反映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个性特长。
(2).多元化原则。既要重视学生的文化成绩的评估,更要注重学生的品德以及多方面潜能的发展,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意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评价,注意学生的合作能力、团队意识的培养与提高。注重学生情感的培养和价值观念的审视。
(3).公平性原则。加强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制度建设,提前公布评价的内容、标准、方法、程序、人员和有关规章制度,并广泛征求师生和家长的意见。保障评价工作公平、公正、公开的进行,对学生全面、客观、科学的评价。
(4).可操作性原则。评价的操作方法要为学校各部门,高等学校和社会各界理解并接受,要使教学组织、考试考查组织、高校录取等方面的操作简便、直观。方案的指标体系制定要合理,要较强的可评性,评价要有多元主体的参与,评价操作要实现信息化。
二.评价的组织领导
&& 成立以政教处、团委、年级处为领导的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小组,负责全校综合素质评价的组织的实施工作。
曹甸高级中学综合素质评价领导小组
组& 长:王桂喜
副组长:谢祝邦& 王庆福
组& 员:郝& 勇& 蔡忠义& 刘名科 &朱永平&
高一年级综合素质评价小组
组长:谢祝邦
组员:蔡忠义&& 朱永平&& 张文俊& 常维明&& 贺君平
高二年级综合素质评价小组
组长:陆芳喜
组员:王秉俊&&& 郝勇&&& 李健&&& 徐乃国&& 黄金龙
高三年级综合素质评价小组
组长:王庆福
组员;刘名科&&& 唐灯年& 黄如中& 张爱珍&& 盛恩江
三.评价的基本模块
根据《江苏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的要求,为了使《评价方案》更具有可操作性,特结合本校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1)、评价内容及基本要求
(一)评价内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
(二)基本要求:
1、道德品质: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维护公德、关心集体、保护环境。
2、公民素养:自信、自尊、自强、自律、勤奋;对个人的行为负责;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具有社会责任感。
3、 学习能力:有学习的愿望与兴趣,能运用各种学习方式来提高学习水平,有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反思的习惯;能够完成规定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实验操作;能够结合所学不同学科的知识,运用已有的经验和技能,独立分析并解决问题;具有初步的研究与创新能力。
4、交流与合作:能与他人一起确立目标并努力去实现目标,尊重并理解他人的观点与处境,能评价和约束自己的行为;能综合地运用各种交流和沟通的方法进行合作。
5、运动与健康:热爱体育运动,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具备锻炼健身的能力、一定的运动技能和强健的体魄,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6、审美与表现;能感受并欣赏生活、自然、艺术和科学中的美,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积极参加艺术活动,用多种方式进行艺术表现。
(2)、评价等第及具体要求
(一)道德品质、公民素养、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评定:
凡符合基本要求者,为合格。
1、有见义勇为等行为得到省市有关部门表彰;在关心集体、爱护国家、集体财产、保护环境、积极参加公益活动等方面有突出表现并得省市有关部门嘉奖的,将具体内容填写在相应评价项目的“突出表现”栏中。
2、凡有突出问题,不符合教育部规定的基本标准,可暂不评等第,但要将突出问题职实记载。
“突出问题”是指学生在本学期中受到学校警告及警告以上处分。
(1)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在道德品质方面不评等第:
①有偷窃、诈骗行为,受学校警告及警告以上处分者;
②有流氓行为,受学校警告及警告以上处分者;
③其他各种触犯法律,构成犯罪行为者。
(2)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在公民素养方面不评等第:
①经常性进入营业性网吧、歌舞厅,受学校警告及警告以上处分者;
②严重破坏公共财物,受学校警告及警告以上处分者;
③参与赌博,受学校警告及警告以上处分者;
④看或传播色情书刊、光盘等,受学校警告及警告以上处公者;
⑤考试舞弊,无故旷课,受学校警告及警告以上处分者;
⑥多次在校园内骑车受学校警告及警告以上处分者。
(3)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在交流与合作方面不评等第:
①参与打架,受学校警告及警告以上处分者;
②违反使用规定,受学校警告及警告以上处分者;
③擅自校外留宿或将校外人员带到学生宿舍就寝,受学校警告及警告以上处分者;
④不听从教师教诲,无理取闹,受学校警告及警告以上处分者。
(二)学习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方面的评定等第分A、B、C、D、四级。
1、学习能力:
①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在学习能力方面得A:
研究性学习显著,得到社会的公认或权威部门的认可;学习主动积极,各科成绩一贯优秀;小创造、小发明经过专业评价机构认证或者在省市组织的相关活动中获奖,在省级以上报刊杂志发表作品;在省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竞赛活动中获奖等级奖,其它。
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在学习能力方面得B:
积极参与研究性学习,完成课程要求的课题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初步掌握研究的一般方法;在校级以上各类学科竞赛、读写竞赛、作文竞赛等活动中获奖;在校级以上刊物以表作品,学习态度认真,主要学科成绩保持良好以上,其它。
③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在学习能力方面得C:
能参与研究性学习,学习态度较认真,能基本完成规定的各项学习任务,完成规定的物理、公演、生物等学科的实验操作;主要学科成绩基本达到合格;其它。
④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在学习能力方面得D;
学习态度极不认真,经常不交可抄袭作业,考试有舞弊行为;主要学科成绩基本不合格。
2、运动与健康
①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在运动与健康方面得A:
国家三级及以上运动员;参加省教育部门组织认可的体育竞赛活动获单项前六名或集体比赛前六名主力队员、市教育部门组织或认可的体育竞赛活动单项前四名或集体比赛前四名主力队员;其它。
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在运动与健康方面得B:
达到体育健康标准规定的五级水平良好以上标准;能参加省教育部门组织或认可的体育竞赛活动;参加市教育部门组织认可的体育竞赛活动;学校组织的体育竞赛活动单项获前八名或集体比赛前八名的主力队员;其它。
③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在运动与健康方面得C:
达到体育与健康标准规定的五级水平及格以上标准;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体育竞赛活动,其它。
④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在运动与健康方面得D:
达不到体育与健康标准规定的五级水平;故意不参加两操一课的;其它。
3、审美与表现
①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在审美与表现方面得A:
在校内外大型文艺活动中有突出表现;参加省教育部门组织或认可的音乐、美术等比赛中获二等奖以上的(含集体项目,合唱除外);参加市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或认可的各项音乐、美术等比赛获一等奖的(含集体项目,合唱除外);其它。
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在审美与表现方面得B:
参加校内外比赛获奖的,艺术课程考核成绩良以上的,其它。
③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在审美与表现方面得C:
能重视并认真上好艺术课程,艺术课程考核达到合格;能积极参加校内外艺术实践活动的;其它。
④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在审美与表现方面得D:
艺术课程考核不合格者,拒不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艺术活动的,其它。
(3)、评价工作的组织实施
综合素质评价充分发扬民主,严格遵循评价程序。
1、学生自评。每个学生在学期末和毕业前根据综合素质评价的各项内容和要求实事求是地给自己打出等第。
2、同伴互评。每个班级以小组为单位。在学生自评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互评,为小组每个成员打出等第。
3、任课教师评价、班主任评价。在学生自主平和互评的基础上,任课老师或班主任老师根据各项评价指标及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表现及能力,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其中,道德品质、公民素养、交流与合作、学习能力等四个方面内容的评定由班主任老师负责,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分别由体育老师和艺术老师负责评定。
4、学校审定及通知或公示结果。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对每位学生六方面的素质评定给予审核,并在学期末和毕业前,以书面形式将评价表通知学生本人及其家长。各评价内容得A等第的学生在校园内公示一周。
5、若学生及其家长对评价结果有异议,应书面形式在公示期间向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提出申诉,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应收到申斥之日起7日内给予书面答复。如学生及其家长对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复议仍有异议,可以通过正常的途径和程序向教育主管部门反映。
6、评价结果由班主任统一记入全县统一格式的“宝应县普通高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书。”每个学生每年一张,毕业时汇高中三年的总表。
(三)学校为每个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成长记录袋中包括每学年的评价报告书,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六个方面突出表现的材料,其他有价值的材料。成长记录袋作为学生档案保存。
(4)、本实施细则的解释权在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
附件一:& &&&&
江苏省普通高中学生学期综合素质评价表(学期表)
XX市XX中学XX班级& 姓名XX& 学籍号XXXXXXX
XX年级第X学期& 修习模块与学分
模块/专题名称
模块/专题名称
艺术或音、美
体育与健康
研究性学习
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
综合素质评价
运动与健康
审美与表现
情况属实。
班主任:&&&&&&&&&&&&&&&&&&&&&&&&&&&& 年&&& 月&&& 日
宝应县曹甸中学综合素质评价表(量化)
&&&&&&&&&& 学校& &&& 年级&&& 班& 学生姓名&&&&&&&& &&&班主任&&&&&&&&& &&&&& &&&&&&&&年&&&&&&&& 月
检&&&&& 测&&&&& 内&&&&& 容
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升旗仪式中态度严肃、认真。
热爱家乡,热爱集体,能为家乡、为集体做有益的事情。
关心时事、政治,有正确的是非观。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热爱生活,积极上进。
有社会责任感,不做有损人格的事情。
爱护公共设施,注意保护环境。
遵守公共秩序,能主动关心他人,为别人提供帮助。
见义勇为,对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能进行劝阻。
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不违章骑车。
不吸烟,不喝酒,不做法律禁止的事。
不进入营业性网吧和中学生不能去的公共娱乐场所。
遵守校纪校规,维护学校良好秩序。
为人诚实,言行一致,守信守时。
衣着整洁,行为端庄;不染发,不化妆,不佩戴首饰。
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废弃物。
举止文明,不说脏话,不骂人,不打架。
谦恭礼让,尊老爱幼,帮助残疾人。
尊重父母和老师的意见和教导,体贴帮助父母长辈。
同学之间互相尊重,团结互助。
待人真诚,注意使用礼貌用语。
积极参加公益活动。
乐于学习,有求知欲。
上课专心听讲,勇于提问,积极答问。
按时、独立完成作业。
遵守考试纪律,考试不作弊。
善于思考,爱好研究探索。
积极参加综合实践活动。
有计划,有目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注重学习方法的改进,不断提高学习效率。
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
善于同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勇于发表见解,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乐于听取别人发表的意见,不随意打断他人的讲话。
同别人交流时,仪态大方,从容自然。
在外出活动时,善于主动、积极地同别人打交道。
运动 与 健康
热爱体育运动,养成锻炼习惯。
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体育活动。
精力充沛,体质良好。
善于调节情绪,积极面对挫折,保持心理健康。
体育与健康测试能达到规定的标准。
对音乐、美术等各种艺术形式有一定的感知能力。
积极参加艺术活动,能选用适当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亲近自然,爱护花草、树木,爱护有益动物。
艺术学科的学习能达到规定的标准。
每项分4个等级打分,权重为5分的分别打5、4、3、2,权重为10分的分别打10、8、6、4,若某项有处分记载(如吸烟、喝酒、去网吧、作弊、打架等违纪事件),该项得0分。各班操作时先分成两大组打分量化,然后对道德品德、公民素养、交流与合作打出合格与不合格等第,对学习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打出A、B、C、D四个等级。各班必须上报1-3名不合格或D等学生给年级处备案。
江苏省普通高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表(总表)&
XX市XX中学XX班级& 姓名XXX& 学籍号XXXXXXX
高一上学分
高一下学分
高二上学分
高二下学分
高三上学分
高三下学分
艺术或音、美
体育与健康
研究性学习
学分合计:
必修共&&&&&&&&& 学分
选修Ⅰ共&&&&& 学分
选修Ⅱ共&&&& 学分
综合素质评价
运动与健康
审美与表现
突出表现记录
情况属实。
校长:&&&&&&&&&&&&&&& 学校公章:&&&&&& &&&&&&&年&&& 月&&& 日
上一条:已经没有了下一条: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曹甸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