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底谁在斯姆哈纳送最后一轮太阳能电动四轮车了

斯姆哈纳:渴望最后一缕阳光成为名片_时政频道_新华网
斯姆哈纳:渴望最后一缕阳光成为名片
 来源: 新华网
【字号 】【】【】【】
变化似乎悄无声息。在这个地处西极的村庄边,不时有一辆辆满载货物的大型汽车驶向口岸。边检站站长段建军介绍,截至目前,今年的通关过货量已超过了50万吨,出入境人员超过2.9万人次——1997年开关时,全年过货仅为7000吨。
近在咫尺的牧民们已经开始意识到其中蕴含的机遇。铁米尔说,除了5户人家已在口岸开商店外,其他的村民也在向他咨询做生意的方法。
机遇无处不在。连通口岸和内地的公路正在全面拓宽。150公里外的乌恰县县城中,牧民定居工程已推行到了第二年——在去年搬迁96户的基础上,今年准备建成852户。
“已经有1980户游牧民报名定居。”乌恰县富民安居办公室主任曾成舟说,牧民们花4万元,就可以在县城拥有一套面积超过80平方米的楼房,“国家和县里每套补贴8万元。”
从进城定居到外出打工,从高原养殖到发展旅游……乌恰县的富民兴边计划,同样为上万户与斯姆哈纳村牧民一样世代在高原深处游牧的柯尔克孜族牧民们,打开了一个个机会之门。
在县委书记范宝军眼中,斯姆哈纳村拥有全县最有潜力的发展项目:这里是中国最晚迎来朝阳和最晚送走夕阳之地。“这最后一缕夕阳,是名片,是无价之宝。”
沐浴在夕阳中的哈斯姆、铁米尔和其他村民们,似乎还不能更深理解眼前正在消失的这缕夕阳,以及夕阳下的村庄、哨所、口岸为什么是“无价之宝”。
但,这一天显然已为期不远。“我女儿就懂。”哈斯姆不无骄傲地引用上大学的女儿在电话中常跟他说的一句话,“把这最后一缕阳光涂成我们的名片。”
分享到: 分享
请点击进入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斯姆哈纳:渴望最后一缕阳光成为名片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乌鲁木齐9月18日电(记者贾永、徐壮志、贾启龙)梦幻般的夕阳越过皑皑雪山,把中国最西的边关哨卡、边境口岸和边陲村庄,染成了一幅金黄色的图案。  东经73°56′、北纬39°43′,这是中国最后告别阳光的地方。哨所和村庄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斯姆哈纳。  最后一抺阳光下,边防连连长穆小虎率领前哨班10名士兵肃立国门,庄重地降下国旗。与此同时,近在咫尺的伊尔克什坦口岸边防检查站,站长段建军走上检查岗,提醒检查员开始当日最后一次 “国门之声广播”,为过往的车辆提供天气、路况等资讯服务。在当地人的习惯中,这座连通中国和吉尔吉斯斯坦的口岸也被称作斯姆哈纳口岸。  国门内,43岁的牧民铁米尔开着自家的皮卡车迎着夕阳来到口岸前的商业街,帮妻子肉孜布丝盘点那个小小的日用商铺。  铁米尔的家就在斯姆哈纳村。自从去年妻子在口岸开了商店后,他用家里的积蓄买了这辆汽车,专门跑到280公里外的喀什进货。家里的100多只羊,则以每只3元的价格,包给了村里的乡亲代牧。  记者搭铁木尔的车回到他在山下的家。这是一座典型的柯尔克孜民居,红色的房顶和碣黄色的墙壁在夕阳下格外耀眼。  “全村都是这样的房子。”铁米尔告诉记者,政府给村里52户人家每家都盖起了“抗震安居房”。
(0)(0)(0)(0)相关搜索:.斯姆哈纳:中国西陲第一哨_军事频道_新华网
          
您的位置:
斯姆哈纳:中国西陲第一哨
日 08:59:41
 来源:新华网
】 【】 【】 【】&
改革开放30年:斯姆哈纳:中国西陲第一哨
&&&&新华网乌鲁木齐12月9日电(记者黎云)新疆以天山为界,天山以北为北疆,天山以南为南疆。从乌鲁木齐搭乘飞机往南飞行40分钟,就来到南疆重镇喀什。
&&&&与北疆相比,南疆的维吾尔、柯尔克孜、塔吉
克等少数民族比例超过了半数,这些民族信仰伊斯兰教,因此在南疆随处能见到漂亮的清真寺,具有浓郁的西域风情。也因为少数民族相对集中,在南疆的部队中有很多少数民族军官,其中还有少将。
&&&&记者要去的是中国最西陲的一个连队――斯姆哈纳边防连。斯姆哈纳,柯尔克孜语是“送走最后一缕阳光的地方”。南疆军区介绍说,这是南疆海拔最低、条件最好的一个连队。
&&&&尽管是最好的连队,3000米的海拔还是让汽车气喘如牛。当记者到达斯姆哈纳边防连。连队小得像大海中的一叶小舢板,被完全包围在一毛不长的丘陵中。这一带在远古时期是一望无际的大海,沧桑巨变以后,这里就留下了盐碱地和数不清的贝壳化石。
&&&&连长说,当年连队进驻时,带着三峰骆驼走了一个星期,在这里见到唯一的一棵树,于是把连队建在了这里。战士们把这棵树取名为“扎根树”。连队也和这棵树一样,数十年如一日守卫了祖国西陲边疆,是兰州军区命名的“西陲戍边模范连”。
&&&&如今,连队引来了雪山上的水源,在这里种活了一片小白杨,修了仿古的小凉亭,并用山上的贝壳化石铺起一条曲折的小路,一个漂亮的“哨卡公园”靠战士们的双手矗立在戈壁深处,让人顿生敬佩。
&&&&记者特意了解了部队的伙食。团参谋长说,部队的好伙食能顶上半个指导员。现在一线连队战士的伙食标准每天18元以上,是内地的2.5倍。连队自己用车拉土种菜,加上边防部队实行“阳光采购”,由团给养中心统一配送生活物资,价格相对便宜,所以伙食很好。战士们每顿都是三荤三素一个汤,基本上能让大家按照营养搭配吃好。团里的冷藏车每周都要开到连队,送来各种生活用品,官兵们吃霉干菜和罐头食品的日子早已结束。
&&&&在连队的前哨班的哨楼上,镶嵌着“西陲第一哨”五个红色大字,战士们还在山坡上用石头拼出了祖国的版图和国旗,写下“祖国在我心中”几个大字。一队中国边防巡逻队正在骑马巡逻,由于高原交通不便,军马仍然是交通工具之一。巡逻队里有些头发金黄的柯尔克孜族军人。由于懂汉语和柯尔克孜族语言,而且熟悉当地风土人情,这些少数民族军人在边防军队中很“风光”。
&&&&山的对面,就是吉尔吉斯斯坦。两个国家仅隔着一条不到两米的小水沟,一步就可以跨出国境。按照边防界碑设立“同号双立”的原则,两个国家都在同一地点立了两块界碑。中国的界碑是灰色大理石底料,厚重雄浑,吉尔吉斯斯坦的界碑具有典型的俄罗斯风格,像哥特式的塔楼,并涂成了鲜艳的橘红色。
&&&&由于没有很宽的界河,站在边境线上,就可以很清楚地看见吉尔吉斯斯坦界碑上的文字和哨楼上的哨兵。
&&&&离前哨不远的地方,是中国与吉国仅有的两个口岸,一个是伊尔克什坦,一个是吐尔尕特。因为南疆地区经济相对欠发达,且对方没有相应的城市,所以这里的边贸比较冷清。边防部队介绍说,对方主要出口的是废旧钢铁,而中国还是以轻工业品为主要出口商品。
&&&&记者想在国境的最西陲送走最后一缕阳光,但却被告知,在这个季节,如果想看到太阳落山需要等到晚上12时。为了不耽误行程,记者只得带着遗憾离去。
【】 【】 【】 【】
(责任编辑:
请您发表感言,注意文明用语并遵守。中国“西极”―走进乌恰斯姆哈纳村
天山、昆仑山山脉在帕米尔高原上交汇,此交汇处地理特征明显。在这里,可以眼望两山,脚踏两地欣赏世界级山系独特风貌,感受&万山博物园&。
  坐落于乌恰县吉根乡的斯姆哈纳村,是我国国土上最晚迎来日出也是最晚送走落日的地方。
祖国大陆的最后一缕阳光
  到达乌恰县,已近晚上9点钟。从北京到这里花费近8个小时,颇感疲惫,一下车,便直奔房间稍事休息。突然发觉有点&不对劲&:不用开灯,房间里明亮如昼!
  向窗外看去,斜阳将将落山,西边霞光灿烂,宾馆周围地势开阔,远山一黛,一条笔直的柏油马路在戈壁中向远方延伸,戈壁中的几棵胡杨清晰可见。我看了一眼手表,北京时间10点差15分,此时的北京已经是万家灯火、星光满天了。
  乌恰县,北纬39&24&至40&,东经73&40&至75&45&,是中国最西边的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以下简称克州),帕米尔高原北部,塔里木盆地西端,天山南麓与昆仑山两大山系接合部。东靠阿图什市,东南部与疏附县相邻,西南以阿克陶县为邻,西北部则与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接壤。中国最西端的乌兹别里山口就属于乌恰县。
老人们在演唱《玛纳斯》,着盛装的孩子们在倾听。
  与北京相差近3个时区的乌恰县,晚上阳光走得比祖国其他地方迟,早上来得也迟。还在上小学的古丽娅告诉我,她暑假每天早上8点起床做功课,那时天还没亮呢。我们此次参加的克州第四届玛纳斯国际文化旅游节的开幕式,安排在北京时间11点钟开始,其实就是当地的9点钟。
  天边一抹残红在旷野尽头的远山间徘徊,一点点变淡。而黑影开始从我们脚下漫延,漫上了山脚,漫上了山腰,漫上了山巅&&因为这里的山是水蚀地貌,千沟万壑,所以山间的暗影和光影交相纵横、色彩斑斓。随后这斑斓渐渐消失,而山巅那最后一线阳光也倏忽不见。这是祖国大陆上这一天的最后一缕光线,我们所有的人都被这瑰丽的景象惊呆了。
  如今,&祖国的最后一缕阳光&已经成为乌恰县发展旅游业的一张名片。据乌恰县县委书记范宝军介绍,把乌恰县的地域劣势变为旅游优势,是乌恰县近年来的一条发展新思路。&西极&、&旷野&、&最后一缕阳光&都是乌恰旅游资源中与众不同的元素。
惊看万人演唱和跑马飞鹰
  柯尔克孜族的民族风情是乌恰县的另一张旅游名片。
  走进克州第四届玛纳斯国际文化旅游节开幕式的会场,只见当地老百姓都穿上了柯尔克孜族的民族盛装。据克州外宣办主任谢晓红介绍,本次旅游节开幕式及民族运动会的参加者几乎占到全县人口的70%。
  柯尔克孜族服装中最抢眼的就是男士所戴的白色毡帽了。放眼望去,高高低低的白色毡帽在人海里漂浮,让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拜访者感到一种新鲜的异地风情。柯尔克孜族人所居住的毡房的形状与这种毡帽极为相似。毡房为长圆形,顶部突起,以白毡做成,与蒙古包类似,但又不尽相同。房内设有火塘和炉灶。毡房可以在短时间内搭拆,搬迁很方便,适合早期柯尔克孜族的游牧生活。每到夜幕降临,柯尔克孜族的男女老幼便在毡房前弹琴唱歌、翩翩起舞。
  他们的音乐以柯尔克孜歌曲和库姆孜弹唱为主,内容极为丰富,从各方面反映了柯尔克孜族人民的生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其中《玛纳斯》的演唱最为经典。《玛纳斯》是柯尔克孜族的英雄史诗,与藏族的《格萨尔王传》、蒙古族的《江格尔》并称为中国少数民族三大史诗。
  我们有幸在开幕式上目睹了万人《玛纳斯》演唱,领唱的动人姿态、孩子们的认真弹奏、妇女们的整齐哨音让我们忘记了烈日当空酷热难当。每一次万人齐呼&玛纳斯&的时候,我都仿佛与那美妙的声音一同升入浮着洁白云朵的湛蓝的天空。
  如今柯尔克孜族的歌曲演唱也融入了流行的元素,开幕式上一位当地歌唱演员演唱的节奏明显具备了流行的特点,而且中间还夹杂了蓝调以及R&B的风格。他的演唱别有风味,引起年轻人一阵阵欢呼。
  柯尔克孜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也是跑马飞鹰的民族。柯尔克孜族自古过着游牧的生活,所以马是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如今,跑马已经从生产生活的需要变成一项体育项目了。烟尘起处,一匹匹骏马风驰电掣而去,领先的骑手竟是一位孩子。&柯尔克孜族人从小就在马背上长大,马和鹰是他们最好的朋友。&
惊看万人演唱和跑马飞鹰
  柯尔克孜族的民族风情是乌恰县的另一张旅游名片。
  走进克州第四届玛纳斯国际文化旅游节开幕式的会场,只见当地老百姓都穿上了柯尔克孜族的民族盛装。据克州外宣办主任谢晓红介绍,本次旅游节开幕式及民族运动会的参加者几乎占到全县人口的70%。
  柯尔克孜族服装中最抢眼的就是男士所戴的白色毡帽了。放眼望去,高高低低的白色毡帽在人海里漂浮,让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拜访者感到一种新鲜的异地风情。柯尔克孜族人所居住的毡房的形状与这种毡帽极为相似。毡房为长圆形,顶部突起,以白毡做成,与蒙古包类似,但又不尽相同。房内设有火塘和炉灶。毡房可以在短时间内搭拆,搬迁很方便,适合早期柯尔克孜族的游牧生活。每到夜幕降临,柯尔克孜族的男女老幼便在毡房前弹琴唱歌、翩翩起舞。
  他们的音乐以柯尔克孜歌曲和库姆孜弹唱为主,内容极为丰富,从各方面反映了柯尔克孜族人民的生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其中《玛纳斯》的演唱最为经典。《玛纳斯》是柯尔克孜族的英雄史诗,与藏族的《格萨尔王传》、蒙古族的《江格尔》并称为中国少数民族三大史诗。
  我们有幸在开幕式上目睹了万人《玛纳斯》演唱,领唱的动人姿态、孩子们的认真弹奏、妇女们的整齐哨音让我们忘记了烈日当空酷热难当。每一次万人齐呼&玛纳斯&的时候,我都仿佛与那美妙的声音一同升入浮着洁白云朵的湛蓝的天空。
  如今柯尔克孜族的歌曲演唱也融入了流行的元素,开幕式上一位当地歌唱演员演唱的节奏明显具备了流行的特点,而且中间还夹杂了蓝调以及R&B的风格。他的演唱别有风味,引起年轻人一阵阵欢呼。
  柯尔克孜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也是跑马飞鹰的民族。柯尔克孜族自古过着游牧的生活,所以马是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如今,跑马已经从生产生活的需要变成一项体育项目了。烟尘起处,一匹匹骏马风驰电掣而去,领先的骑手竟是一位孩子。&柯尔克孜族人从小就在马背上长大,马和鹰是他们最好的朋友。&据范宝军介绍,赛马、叼羊、猎鹰是乌恰民族运动会主要的体育项目
  刚看完赛马,一队柯尔克孜族大叔骑着马、架着鹰走进了会场,只见他们右手一抖,鹰像箭一样飞了出去,扑向猎物。&这样的运动会太特别了。&来自山东的游客赵先生发出感慨。这样的表演他在乌恰的其他景区也曾看到过,游客还可以架着鹰照相,&这样的感觉只有在中国最西边的地方才能找到!&
今日戈壁变&江南&
  古丽娅给我看了她带的午餐,其中有一个大大的西红柿,这是他们自己种的。古丽娅的祖上原来都是绿州草原的牧民,而今在戈壁滩上有了自家的大棚。以前她家的食谱里只有牛羊肉而没有蔬菜,如今却吃上了非常新鲜的西红柿、黄瓜以及戈壁养殖的鸡鸭鱼鹅。
  经过克州州委州政府以及乌恰县县委县政府多年的努力,如今乌恰县实现了从戈壁到&良田&,从无蔬菜到蔬菜外销的巨大转变,很多柯尔克孜族牧民走出了大山,跳下了马背,放下了羊鞭,过上了定居生活,在专家的指导下在戈壁荒漠上建起温室大棚,种植各类蔬菜供应本地以及出口。
  据乌恰县县委宣传部部长汪清云介绍,目前,乌恰县已建起大棚1911座,占地3000亩;养殖品种近20个,年养殖量达40万羽;采用节水滴灌技术种植核桃、秋桃、红枣等为主的特色林果6万亩。如今,荒芜的戈壁滩不但转化为资源产生了效益,而且在温室大棚和果园的作用下变成了一道靓丽的戈壁农业游风景线。
  我们站在山崖上,风呼啸而过,四处旷野如铺,群山光秃,生机索然,当目光转到山间河谷的时候,却一下亮了起来:那里有成片的塑料大棚和果园。果树虽然仍未繁茂,但可以想象出将来绿色如荫的景象。
  走进蔬菜大棚,我们发现这里的西红柿和黄瓜由于光照充足,&体型&要比我们平时看到的大许多,而且颜色鲜艳,水分充足。一位正在采摘的柯尔克孜族大婶儿告诉我们,她家种植的蔬菜不仅能满足自家需要,还能出口吉尔吉斯斯坦呢。
  当采访即将结束的时候,我们的车转过一个小山坡,来到一处养殖园,这里的景象让我们每个人都大吃一惊:波光粼粼的池塘上芦苇依依,成群的鸭子在池塘边结队而行,一位赶鸭的老人悠闲地坐在阳光下闭着眼抽着烟,一条弯弯的小路就从他身边向远处延展。这哪里是戈壁,分明就是&江南&!
(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该文章到:
网友最爱这些测试:
相关推荐:
热门标签:
中国农历网免费在线算命系统推荐:
? ? ? ? ? ? ? ? ? ?
2015星座运势
? ? ? ? ? ? ? ?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太阳能三轮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