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小学英语阅读理解题题

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做好英语阅读理解的方法和技巧
&&&&&&&&&&&&&&&&&&&
考生如何更好的驾驭阅读理解的复习
&&&&&&&&&&&&&&&&&&&&&&&&&&&&&&&&&&&&&&&&&&&&&&&&&&&&&&
&&&&&&&&&&&&&&&&&&&&&&&&&&&&&&&&&&&&&&&&&&&&&&&&&&&&&&&&&&
&以及2009年命题趋势
&高考阅读理解题型的分值一般都是40分,在所有的题型中占有比列最大的分值,所以学生能否在阅读理解上取得高分,直接决定英语成绩能否取得高分。纵观这几年的命题要求,阅读理解部分主要测试考生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1.掌握阅读材料的主旨和大意;
2.理解用以阐述主旨的事实和细节;
3.根据上下文判断大纲附表以外的某些词汇和短语的意义;
4.通过理解个别句子的意义,也理解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
5.根据所阅读的材料进行一定的判断、推理和引申;
6.正确领会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一、阅读理解题的题型:
阅读理解的选题在最近几年已经彻底变化,选材广泛、内容丰富,往往涉及到日常生活、人物传记、国内外风土人情、故事传说、社会文化、政治经济、历史、地理和科技、新闻报道、自然现象、体育活动、广告说明等方面。文体也一般涵盖:叙述、描写、说明、议论以及应用文等形式。
在阅读理解中短文的考题类型有:
&&&&&1.回答wh-引导的疑问句,这类题目一般可以直接在文中找到答案。
2.转换理解,就是把短文中的某些词汇或者短语用正确的英语表述替换。
3.概括总结答案。提出问题让考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答案。
4.推理判断。让考生在理解全篇短文后,对某一些问题进行推理并作出判断。
大家在做阅读理解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问题问什么?常常会有一些学生不要阅读理解会出现翻译问题了,就连题干问的什么都注意不清楚,这样在考试中很危险的。所以大家一定要先注意提问的细节是什么?
如: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ure?有人就容易把“not"忽略掉。
例如下面的几个问很重要:
From the passage we can
conclude/infer that...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implied in the
passage?向上面的问题好像与下面几个问题问法相同,那么这样认为就错了。
From the passage we can learn/konw
其实只要问题中出现如conclude/infer
/implied等单词的时候,往往原文原句是不能选的,一般要经过推断后才可以确定答案的。而向那些含有learn/know/get等单词的时候,则可以用原文原句表达。所以命题这在每年高考的时候常用这些来设置陷阱,今年也一样。
二、阅读理解题的答题技巧:
在快速浏览全篇文章,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抓住文章的句首
文章中的第一句话往往是短文中的关键一句,是文章的主题句,是引领全文内容的窗口,了解句首的关键句在做阅读理解题时很重要的。
2.仔细观察段首段尾
每段的首句和尾句一般是表达文章中的主题和中心思想的,各段的段落大意往往概括在一个主题句中,其它的句子只是对主题句子的补充、说明、解释或者引申。所以说应该仔细阅读好段落的开头和结尾。
3.进行合理的推理
对文章有了详细、全面的了解以后,就要按照文章的要求、上下文的逻辑关系,作出合理的推理和判断。阅读理解涉及词汇、句型、段落结构、语法、文化背景等各方面的因素。答题时候应该领会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特别是相邻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这样有利于理解全文。表示逻辑关系的标志性的连接词有副词、代词、介词、关系词、插入语等,所以在通读的时候应该特别注意如:if,because,though,as,which,it,and,but,however,therefore,so,for,example,I'm
afraid,so that,so...that......
因为他们在文中往往起着条件、原因、让步、指代、递进、对比、列举、结果、目的、承上启下等作用,分布在文章中的各个位置,正确理解并掌握这些词汇的作用,对阅读文章有很大的帮助。
如下面的这篇文章:去年北京高考题,
&&&&&&&&&&&&&&&&&&
The Diet Zone: A Dangerous Place
Coke, diet Pepsi, diet pills, no-fat diet, vegetable diet… We are
surrounded by the word “diet” everywhere we look and listen. We
have so easily been attracted by the promise and potential of diet
products that we have stopped thinking about what diet products are
doing to us. We are paying for products that harm us
psychologically and physically(身体上).
products significantly weaken us psychologically. On one level, we
are not allowing our brain to admit that our weight problems lie
not in actually losing the weight, but in controlling the
consumption of fatty, high-calorie, unhealthy foods. Diet products
allow us to jump over the thinking stage and go straight for the
scale(秤)instead. All we have to do is to swallow or recognize the
word “diet” in food labels.
another level, diet products have greater psychological effects.
Every time we have a zero-calorie drink, we are telling ourselves
without our awareness that we don’t have to work to get results.
Diet products make people believe that gain comes without
pain, and that life can be without resistance and
danger of diet products lies not only in the psychological effects
they have on us, but also in the physical harm that they cause.
Diet foods can indirectly harm our bodies because consuming them
instead of healthy foods means we are preventing our bodies from
having basic nutrients(营养成分). Diet foods and diet pills contain
zero calorie only because the diet industry has created chemicals
to produce these wonder products. Diet products may not be
nutritional, and the chemical that go into diet products are
potentially dangerous.
that we are aware of the effects that diet products have on us, it
is time to seriously think about buying them. Losing weight lies in
the power of minds, not in the power of chemicals. Once we realize
this, we will be much better able to resist diet products, and
therefore prevent the psychological harm that comes from using
&From Paragraph
1, we learn that ________.
A. diet products fail to bring out
people’s potential
B. people have difficulty in
choosing diet products
C. diet products are misleading
D. people are fed up with diet
psychological effect of diet products is that people tend to
A. try out a variety of diet
foods&&&&&&&&&&
B. hesitate before they enjoy diet foods
C. pay attention to their own
eating habits& D. watch their weight rather
than their diet
&In Paragraph 3,
“gain comes without pain” probably means
A. losing weight is
effortless&&&&&&&&&&&&&
&B. it costs a lot to lose
C. diet products bring no
pain&&&&&&&&&&&&&
&D. diet products are free from
Diet products indirectly harm
people physically because such products ______.
over-consumed&&&&&&&&&&&&&&&&&
&B. lack basic
C. are short of
chemicals&&&&&&&&&&&&&&&&&&
&D. provide too much
&&从问题的第一题就可以看出,此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归纳的能力,We
have so easily been attracted by the promise and potential of diet
products that we have stopped thinking about what diet products are
doing to us. 这一句的so...that......很关键,还有第四句中的for
products that harm us
,从这两句中可以总结出“减肥产品在误导人们”。我相信这里面有一些学生看不懂选项的意思,因为觉得里面有一些新的单词,如:misleading其实在阅读中应该学会两中方法解决单词的意思,就是学会拆词和猜词,例如mis-leading可以拆分成两个部分,后面的意思很明朗“导向”而加上前面的前缀,一般情况下,前面的前缀mis起相反的意思,那么就是误导了。
第二题,第二段起关键作用,第二段的意思为:我们在心理上,饮食产品的显著削弱。在一个层面上,我们并不容许我们的大脑承认,我们的体重有问题不在于在实际上失去了重量,但在控制消费脂肪,高热量,不健康的食品。饮食产品,让我们跳下去超过思想的阶段,直行为规模(秤),而不是。所有我们要做的,是吞下或承认“饮食”在食物标签。
&&&&所以大家应该注意一些关键的句子,很显然原因就是D“注意体重而不是饮食”。这个题目属于中等难度题,北京考生正确率为52%,所以说往往这些题目容易拉开考生之间的距离。
下面的一些习题讲解我不做一一介绍了。题海无边,但是只要总结好方法,就能驾驭题海。
从上面的一些问题设计来看:阅读理解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陷阱,
(1),无中生有,在做这类题的时候往往会遇到一些被命题者优异捏造的信息组成干扰项。
对策:仔细阅读文章,看看选项中提及的在文章中有否依据,按照依据答题,千万不要主观臆断。此外,一定要注意题干中有无向:In
the author's opinion或According to the passage等限定词语。
(2),偷梁换柱,就是不经意间命题者采用大部分与文章中语句结构相似的句子出现在选项中,而这些句子只有几个词语甚至一个词语与文章中的词语不同。所以大家应该仔细答题,看清问题的细节部分。
(3),张冠李戴,命题者常在设计问题的时候,把文中一些人的观点变成作者的观点,把一些事物的特征说成另一个事物的特征。所以大家在做题的时候一定分清楚它们之间的关系,哪些是作者的意图?那些是文章的正观点,哪些是文章中的反面观点和否定的观点。
&&&&&(4),以偏概全,鱼目混珠,在做阅读的时候往往有一些学生平时做题目慢,在考试的时候时间不够用,常常会在做阅读理解的时候压力比较大,因为作文还在后面等着自己写呢,可是时间不多了,因此在做一些问题的时候往往不细看,。命题者恰好利用这些把一些选项设计成陷阱,用一些不具体的、片面的内容概括一件事情,往往看上去似乎是对的,可是从整体上看是不对的,有一些选项也是局部有误。所以大家做题一定要仔细阅读到底。
&&&&&(5),命题者刻意的去扩缩范围。有时候命题者刻意加上诸如:almost,all,nearly,more
than,absolutely等词语对文章的意思加以限制,所以大家在阅读的时候注意题干和文章中的这一类词语。
&&&&&(6),望文生义,命题者最近几年很热衷于让考生对文章中的一些词汇、句子加以解释说明,所以在平时的复习过程中应该注重单词的积累,和学会拆词和猜词。
三、还有100天就要高考了,这段时间如何去复习阅读理解呢?
1.大家在平时应该积累一些科普常识:例如生态平衡、环境污染、一些物理理论、水的变化与作用、计算机、人造卫星、诺贝尔新奖项等信息的积累。
2.在平时应该多了解一些社会风土人情、社会交往、一些地方的风俗、一些社会现象如失业、金融危机等。
3.平时多练习,注意质量,不要追求数量,还有同时要对时间进行控制,要不在考试中很容易就会出现时间分配不合理,导致考试不能考出真实的水平。
4.在平时总结出一些方法,例如文章的问题结构,答案的分布规律,阅读的技巧等等。
5.注意单词的积累,这些都很重要。
英语阅读理解其实不难,只要你把一些常见的问题研究透彻发现其中的规律性,不断的总结和积累,那么你一定能在短时间内把英语阅读理解学好,为自己的备战高考增加信心。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如何做好英语阅读理解_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如何做好英语阅读理解
如何做好英语阅读理解
英语阅读理解题的难度在不断增大,考生们也大多知难而进,在英语试卷中,阅读理解在分数上占到大部分,所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阅读理解没有做好,那么就很难在考试中取得高分.既然阅读理解如此重要,如何提高阅读理解的解题速度和解题正确率就成为一个非常现实的话题了,具体从四个步骤来展开:第一步:通读全文,把握文章大意 拿到阅读篇章,第一步就是要求通读全文,力争把握文章体裁和脉络,做到能够回答when(故事发生的时间)、where(故事发生的地点)、who(文章的主人公)和what(文章讲述了什么事情)等问题.第二步:细读题干,查寻转换内容 把握文章大意后,必须把注意力集中到文章题目上来,对于题干内容,必须要提炼出最能够说明问题的词、词组或者句型,然后再在这个基础上从文章中找出同义词、词组或者句型,这一遍带着目的读文章必须是字斟句酌、非常仔细.第三步:扫读语块,搜索有效信息 刚才我们已经在文章中找到了与题干吻合的单词、词组或者句型,在这个吻合单词、词组或者句型周围扫描,力争找到能够说明问题,帮助选择正确答案的信息.第四步:查读题项,定位正确答案 在第三步搜索到有效信息的基础上,进入了最后的攻坚阶段,即临门一脚、找出正确答案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有时会发现问题解决起来就不难了如何做好“阅读理解”题--《中学英语园地(初中版)》2002年12期
如何做好“阅读理解”题
【摘要】: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G634.41【正文快照】:
考生们在做中招英语的“阅读理解”题时,可能采用不同的方法。例如:有的习惯于先认真阅读文章,再回答问题;有的习惯于带着问题阅读文章,边读边回答问题等。其实,方法好与不好,主要取决于它是否有利于在规定的时间内准确无误地做完题目。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杜胜安;朱爱琼;;[J];高中生学习(高三版);2011年06期
;[J];高中生学习(高三版);2011年06期
覃凤驱;;[J];中学教学参考;2011年19期
;[J];金色少年;2004年05期
刘本龙;;[J];英语知识;2011年07期
蒋娟姣;;[J];第二课堂(高中);2011年06期
杜胜安;;[J];高中生学习(高三版);2011年06期
景艳娥;;[J];考试周刊;2011年49期
;[J];英语文摘;2011年08期
王逢鑫;;[J];英语文摘;2011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毅;;[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冯翠钦;;[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2年会论文集[C];2002年
林彦;;[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王宏伟;;[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董立达;姚茹;;[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张必隐;Joseph H.D;[A];全国第六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7年
王爱平;金灿灿;朱小姝;初晓勇;;[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赵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龚少英;徐先彩;韩亚平;叶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朱俊爽;;[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英语专辑)[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李超慧 朔城区四中;[N];朔州日报;2011年
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稻庄镇大营学校
王洪欣;[N];学知报;2011年
漳县一中 包小芳;[N];定西日报;2009年
上海大学文学院中文系教授 李白坚;[N];中国教育报;2009年
扬中市青少年活动中心 田启云 扬中市联合中心小学 许菊芳;[N];江苏教育报;2009年
姜堰市溱潼第二中学
蒋存芹;[N];学知报;2010年
王华芳;[N];贵州政协报;2009年
记者 赵秋丽 通讯员 付永;[N];光明日报;2006年
肥城市实验中学
李海滨;[N];学知报;2011年
肥城市泰西中学
刘红星;[N];学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林慧;[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张茂林;[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杜永萍;[D];复旦大学;2005年
张志昌;[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朱仁敬;[D];浙江大学;2010年
蒋波;[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汪顺玉;[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侯艳萍;[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何静;[D];复旦大学;2008年
王汉卫;[D];暨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唐艳鸣;[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谭蔚;[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沈小兰;[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沈菊芬;[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赵艳妮;[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赵璐;[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艾琳;[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赵秀红;[D];山西大学;2006年
王丹;[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贺创新;[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做好英语阅读理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