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议遵守规则的事例口号

政协委员提案 
查阅 1571 次
提案人:  
事 由:  关于规范我市智能建筑(社区)市场的建议
  在信息化社会中,政府、企(事)业单位、居民是三个主要的行为主体,这三个主体在数字世界的映射,构成了“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和“电子社区”三个信息化领域。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正在形成一个发展热潮,向着一个更实用、更完善的阶段发展。可以预言,电子社区将成为全球信息化的下一个热点。“电子社区”是随着全球信息化而产生的新事物。各国政府的信息化产生了“电子政务”,除政府之外的企(事)业单位信息化产生了“电子商务”,二者的发展推动了居民社区的信息化,催生出“电子社区”这一新事物。正因为是新生事物,在叫法上还没有完全统一:智能建筑、智能小区、智能社区、电子社区、数字社区等,这些叫法虽然在概念上稍有不同,但在内涵上基本一样,为叙述方便,本建议统称为“智能建筑(社区)”。  
一、智能建筑(社区)的建设  
智能建筑(社区)是一种新型的社区服务理念,是一种便民、利民、以民为本的信息化平台。在我国,“社区”主要指街道(镇)一级行政建制区域,更小的社区可以达到居委会(村)的区域,这是我国居民聚居的最小的基层社会。构成一个社区的要素包括:一定数量的社区人口;一定范围的地域空间;一定类型的社区活动;一定规模的社区设施;一定特色的社区文化。社区是群众聚居与工作的地方,居民们分享着政府和企业提供的服务,开展教育、娱乐、交流、行政、宗教等互动活动。社区给政府行政提供基础信息,给企业经营提供市场和资源,可以说,社区是政府和企业的根之所在。  
我国把智能建筑(社区)界定为街道(镇)一级行政区域的信息化,有些信息化程度高的城市已把智能建筑(社区)延伸到大型居民小区、居委会和村庄。北京、上海、广东、天津、杭州、宁波、成都、深圳是建设智能建筑(社区)较早的城市,在这些城市已建成了一批试点示范的智能建筑(社区)。例如,汕头市的同益街道办事处建立的“同益信息化社区”经专家鉴定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这个智能建筑(社区)最大特色是用信息化手段为下岗人员再就业牵线搭桥,帮助社区内600多下岗人员实现了再就业。深圳已有多个社区实现了网上办公、就医、就学、购物、银行业务、证券交易等家庭服务,小区信息化投入已达每平米75元~100元,新小区光纤覆盖率达100%。全市数字图书馆、健康服务中心、卫生防疫、妇幼保健、家政服务中心、商场超市、银行证券等部门的信息已为智能建筑(社区)居民共享。梅林一村是深圳在全国率先建设起来的信息化和智能化示范小区,小区傍依梅林水库,建筑设计新颖,布局错落有致,园庭树木繁茂,鸟语花香,生态气息盎然,景色十分秀丽。小区建起了宽带到户的局域网和先进的监控系统,让小区内1万多住户(约3万人)享受着现代信息技术带来的福祉,小区呈现出一派祥和温馨的气象,堪称为一个和谐社会的缩影。上海市开通了“市民邮箱”,给100多万个家庭提供10兆实名制免费E-mail信箱,通过电邮、声讯和短信为市民提供服务。2004年又推出“付费通”,为市民解决了缴付水、电、气、电话、保险等费用的困难。北京市的“电子信息亭”向市民免费提供政策法规咨询、外语教学、交通查询、商品信息、市民信箱等服务。天津市民政局设立的“社区服务信息亭”别具一格,已选出100个800户以上的的居民小区试点示范,为市民提供市场商品、出行指南、民政政策等信息;为市民定购商品,2005年春节前,试点小区居民足不出户就能采购到价廉物美的年货。信息亭安置了一批特困户和残疾人就业,为小区居民提供了个性化的服务,被小区居民誉为“阳光小屋”。  
山东省建设厅为了推进我省智能建筑(社区)的健康有序发展,先后下发了《山东省智能建筑工程管理暂行规定》、《山东省建委关于加强智能建筑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强全省智能建筑工程质量监测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  
我市的智能建筑(社区)建设是近两年才开始的,从开始的宽带、电话、电视的接入、简单的闭路电视监控,到现在的全方位安防、内外网逻辑隔离、丰富的一卡通管理功能、物业管理自动化、丰富多彩的小区信息发布系统等,从规划的系统功能上丝毫不逊色于其他中心城市。  
二、我市智能建筑(社区)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电子社区涵盖了政府、居民、企业三种主要的行为主体,根据行为主体间的相互关系与作用,电子社区的功能基本上可以概括为管理功能、服务功能、商务功能、结算功能、资讯功能。根据这5种功能,硬件供应商、软件供应商、系统集成商、网络运营商等将为电子社区的实现提供不同服务,从而形成了整个电子社区的价值链。  
智能建筑(社区)领域里的产业链由智能化设备生产和研发商、系统集成商、网络运营商、房地产开发商、物业公司和住户组成。智能建筑(社区)产业能否健康地发展,和产业链中的各个环节有关,要想找出问题的所在,必须对整个产业链进行分析。  
作为智能化设备生产和研发商必须服务好系统集成商、网络运营商、房地产开发商、物业公司和住户。作为系统集成商要求提供价廉物美、容易安装调试的产品;作为网络运营商要求产品能在网络上运行,成为网上的服务和增值项目;作为房地产商要求在满足功能的情况下,价格尽量地低;作为物业公司要求产品的性能稳定,好维护和管理;作为住户希望产品具有人性化的特点,真正成为住户的好帮手,而且产品应该能跟上科技的进步。  
1、生产和研发商  
基于产业链的考虑,设备研发和供应商应研发具有人性化、具有远程维护功能、性能稳定、能在网络上运行、价格低廉、外型美观、具有时代科技气息的智能化产品,这也是产品研发的一个方向。要求设备生产和研发商,要有一定的研发和生产能力,所生产的产品能满足基本的需求;但在功能和产品的稳定性上还要多下功夫。《中国首届智能化楼盘调查报告》显示室内安防和抄表系统的投诉率最高,几乎高达26%,其它系统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投诉。我市和全国的形式是一样的,大量的国产品牌在工程上使用,并呈逐年上升趋势,但是,因为各方面原因,出现了大量问题,较轻的系统功能下降,严重的系统不能正常使用。  
别是楼宇自控、闭路电视监控、电子巡更以及相关的软件产品,由于看重了中国大陆巨大的市场空间,许多国外知名品牌在国内纷纷设厂圈地,大有大干一场的架势。近两年来,国内厂家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不可否认的是,由于我国起步较晚,在产品的稳定性、服务的规范性等方面和国际知名品牌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特别是在流通渠道上各厂家之间的恶性竞争,是造成行业问题的主要原因。另外,分析我市市场上出现的鱼龙混杂的现象不难发现,威海是一个不设防的城市,外地产品进入我市不需办理任何手续,可以来无踪去无影,一切后果由用户负责,这就给不良商家以可乘之机。政府监管不力也是形成市场混乱的一个主要原因。  
2、系统集成商  
在系统集成行业,现在还处于“百家争鸣”的阶段。在我市,系统集成商登记注册的有二十几家,水平参差不齐。智能化系统集成商大概有4类:  
第一类是以前做安防监控的专业公司,现在转型做智能化,但是在人员配备上又没有做相应的补充,特别是计算机网络人才奇缺,由它们做出的系统难免有欠缺之处;  
第二类公司以前是销售计算机和做计算机网络的,现在转型做智能化,它们在其它系统的认识上存在一定的缺陷,特别是在做小区时,沿用它们在大厦里面的做法,肯定要碰壁;  
第三类公司认为做智能化系统集成很容易,跟土建工程差不多,随便找几个工程技术人员就“揭竿而起”了,由它们做出的东西其水平可想而知;  
第四类公司有一批技术全面和施工经验丰富的人员把关,各类技术人员齐全、配备合理,资金雄厚,各种仪器、设备和工具齐全、配置完备,由它们做出的系统更趋于合理。  
在我市,第四类公司目前很少,以前三类公司居多,特别是第一类由安防监控转型的公司最多,真正能称为系统集成商的(第四类)公司不多。有的所谓智能化系统集成商,实际上仅仅是某一个子系统的集成商,甚至只是产品销售商,他们对建筑,对现场安装,对施工组织了解不多,甚至毫无了解。主要存在下列问题:  
(1)系统集成商为争取项目,迎合业主低投资的企图,拼命压低报价。项目到手,为了利润,不顾质量,降低规格。  
(2)在系统建设中,各集成商各自为政,选用的设备也是五花八门,各种设备之间常常是无法兼收并蓄,在没有总体集成概念和系统发展考虑的情况下,在接口上互相扯皮,贻误工程。  
(3)施工单位的技术力量不强,对国外产品不熟悉。如接线错误,特别是因电源线与信号线接错,或地线接错引起设备损坏的现象时有发生,给现场调试及系统投运造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4)智能建筑队伍的设计水平不高,智能化系统设计与建筑设计严重脱节。“集成”设计较弱。面对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设计部门对智能化产品和智能设计方法还不很熟悉,尤其在集成方面更弱些。目前对智能建筑设计的注重点大多集中在智能化系统上,而在建筑平台方面注意不够。以致建筑结构的灵活性、适应性稍欠佳,对智能化系统设备的安装空间、管线、路由等考虑不周。  
(5)施工队伍素质不高,施工人员大多没有经过正式培训,更谈不上有施工经验,造成施工安装效率低且质量不高;现在许多系统集成商接下工程后,就找一些农民施工队进行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又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监理,导致出现施工质量问题,当然房地产商也应该给集成商一个好的施工条件,现在做小区,大多要配合业主装修,这本身也给施工带来了难度。这些因素综合到了一起就出现了有64.20%的房地产商认为系统集成商应提高施工质量。  
(6)对施工的全面质量管理重视不够。有的没有制定明确的质管标准或规定的:施工前的设备品质检查,施工中每个阶段的控制指标和质量控制停止点的设立,测试报告的内容和格式的规定,竣工验收的条件和相关文件。  
3、网络运营商  
在我市宽带入户正以出乎预料的速度推进。由于宽带接入一开始就打破了垄断,出现了“百家争网”的局面,运营商的服务质量和收费标准也千差万别。宽带接入的方式大概有如下几种:a.新建住宅小区一般由开发商雇请运营商预装;b.现有住宅小区由物业管理公司与运营商签订装配合同;c.老城区则由政府街道办事处或居民委员会作主签约;d.有的企业只是铺设线路,打算将来整个线网卖给运营商。总之,选择权都不在真正的用户――居民手里。  
由于运营商之间的恶性竞争,我市网络运营商基本上处于“跑马圈地”阶段,而许多小运营商则完全是只圈地不种地,而没有放在为用户服务上,普遍存在服务质量低下的问题。  
我市已建成了宽带城域网和一些社区宽带网,网络带宽大量闲置,但是上网速度还是很慢,其中的原因在它们之间没有很好的互通互联,没有让整个宽带真正地互动起来。  
4、房地产开发商、物业公司和住户  
房地产公司上智能化项目,主要考虑3个方面的因素:业主的需求(43%),楼盘的增值(34%)和物业管理的增值(23%)。要想使业主满意,必须建好家庭信息化平台,要想使楼盘和物业管理得到增值必须建好社区信息化平台,用电子商务全面提升社区的物业管理水平。考虑业主的需求,要求重视人与居住环境的协调,能够方便地控制室内居住环境,同时家里的智能系统要有自调节和自适应功能。要想使智能系统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在重视硬件建设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建设好软件系统,这一点往往被大家所忽视。  
要想使智能化系统给楼盘和物业管理增值,首先房地产公司和住户都要改变观念,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想得到优质服务就必须付费,这也是急需挑明的一件事。系统安装好了以后,应该制定一个明确的智能化服务包括维修、维护和管理的费用标准,按照一定的比例,系统集成商和物业公司分成。目前甲方和系统集成商就售后服务问题,一般都含糊其词;物业公司就智能化的管理费用问题和业主之间也含糊不清。这样出了问题后,很难找到相应的单位来处理,大家都说没有收费,我可以不负责,长期下去,就象门户网站一样,因为收不到费用,而产生恶性循环,最后会毁了整个智能化行业。  
物业公司不敢收费,主要是对责、权、利的考虑,觉得收了费用,用户家又发生了失窃事件,怎么办?大家要明白一个道理,智能化系统可以提高房子和社区的安全度,并不能包办一切。可以对这套系统投保,发生失窃事件,由保险公司来负责处理。物业公司制定相应的警情处理措施和方法,最大限度地保障社区的安全,可以名正言顺地收取服务费用。这样,物业管理增值了,可以服务得更好,社区管好了,楼盘也随着升值,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现在主要问题是:  
(1)在“智能建筑”热面前,贪多求全,期望太高,提出“世界一流”、“十五年不落后”等口号,提出大大超过建筑功能与规模的智能化要求。  
(2)没有总体集成的概念和系统发展的考虑,以致边招标、边设计、边施工、边修改,返工浪费严重。  
(3)缺乏掌握智能化系统技术的人才,以致在设计、施工、竣工等建设的各个环节上不能很好把关,及时纠正质量问题。  
(4)智能化系统建成后,对日常管理和持续维护重视不够。特别是对在建设时就必须予以重视的有此问题放任自流。  
5、政府监管  
政府监管不力也是造成市场混乱的另一个原因。对于智能建筑(社区)产业链条出现的问题,上级政府是清楚的,但是由于要管理这个市场需要专门的机构和人才,在要求政府减员的社会压力下,无人来管;另外,在标准化和行政管理方面,多头管理。我国从中央到地方,与智能建筑相关的管理部门有建设、信息、邮电、广电、公安、技监等多个部门,由谁来管;智能建筑(社区)涉及多个学科、门类,事情千头万绪,如何来管。这些都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现有的法规或标准不够齐全,有的也已经落后了。管理部门管理力度不够,或管理依据不够,这也与以上几点密切相关。  
各类表具(自来水、直饮水、电、燃气等)远程超收计量系统,是一个方便用户、计量准确、查询简单的实用系统。但目前水、电、气供给的管理部门尚未达成共识:煤气公司愿意独立自成抄表系统,供电公司对此系统不提倡,使该子系统的功能尚未充分发挥作用,甚至造成建设单位在建设规划时无所适从。  
因此建议:  
(1)由建委牵头,会同各行业,将有关各方面专家组织起来,成立了“市智能建筑试点工程领导小组”和“山东省智能建筑技术专家委员会”,汲取上海等地的一些成功经验,代表政府主管部门执行有关职能。这两个机构主要作用是:  
a对信息化产品的评审。收集用户对产品以及厂家服务的评价;对用户投诉的判定,从而对产品厂家给予客观公正权威的评价。作为给业主选择厂家的依据。  
b对设计的评审。包括:设计的依据;对需求的满足性;技术的成熟性、可操作性和先进性;设计院的经济性和可扩性等的评审。  
c对智能化系统的评审。包括:智能化系统实施过程中的各种文档,原始记录,竣工文件的书写标准化与完整性;对智能建筑级别的评审,从结构、系统、管理和服务等要素,结合规范和标准以及业主需求的满足程度进行。  
d咨询。为业主提供智能化系统整个生命周期任一阶段内的有关问题的咨询,以帮助业主决策。  
e管理。智能建筑的行业管理,对系统集成商、施工安装公司、监理公司等的资质认可。制定相应的管理条例以使管理有章可循。  
(2)加强培训。建筑智能化工程涉及到多个专业和系统,技术难度和复杂程度相对较高。开发、设计、系统集成、施工、监理、顾问咨询、检测、物业管理等各有关单位必须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积极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参加省建设厅或市建委统一举办的智能建筑培训,对从业人员的专业资格培训,使他们确实具备专业上岗水平。  
加速培训智能建筑的专门管理人才。由于智能建筑的科技含量很高,因此,智能建筑的系统设计应有专门管理人员介入。然而,我国目前智能建筑系统设计专门管理人才十分缺乏,为此,亟需采取各种培训手段,使智能建筑物业管理人员尽快掌握智能建筑的基础知识,即计算机技术、现代控制技术、通讯技术及机电设备的运行知识等。此外,即使施工人员也应掌握先进设备的性能,以便于熟练掌握各类设备的安装、调试等技术,提高施工质量。  
(3)提高智能建筑队伍的设计水平。目前,我市把智能化系统设计委托给国外设计单位或系统集成商。我市应把自动控制、通讯、信息、计算机、建筑设备等专业有效地结合起来,建立起自己的智能建筑设计队伍。对于独立于建筑设计单位的系统集成商,其设计成果还应纳入建筑设计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  
(4)加强政府监管力度。目前,我国建筑智能化市场的标准、技术规范和行业法规还不健全,市场上所采用的技术标准也多种多样,因此,必须从行政上和技术上对智能建筑市场和质量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要做到这一点,首选应加强对系统集成商的资格审查,重点审查其规模和人才构成,考核其从业技术水平。对于建筑设计单位,则应将智能建筑设计与施工纳入质量监督体系,对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系统运行管理阶段均应实施监督。工程完成后还应按有关的质量评定标准和验收标准进行评定和验收。  
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a对从事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系统集成、施工、监理、顾问咨询、检测的相关单位实行资质管理,必须取得有关部门资质证书后,方可承接相应任务。对外地来威单位,必须办理有关备案手续;  
b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系统集成、施工、监理必须按国家有关工程招投标的规定进行招投标。  
c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应完善智能化系统工程咨询、监理机制,开工前必须经过需求分析、系统设计、施工深化设计等环节,并应编制智能化建设方案。并对方案进行论证。  
d在新建、已建的建筑物或建筑群中设置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建设单位应向市建委申请办理工程质量监督手续。未办理质监手续的工程项目,不能开工建设。  
e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使用的设备、产品、材料必须经过法定检测机构的性能与质量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工程使用。  
f从业人员要取得省建设厅或市建委统一颁发的岗位培训证书后,方可从事相关工作;  
g规范智能化系统的售后服务及收费问题;  
h建立智能化监理制度;  
i要认真执行建设部《关于严肃建设法纪、确保工程质量的通知》等有关工程建设管理规定,切实抓好智能建筑的工程设计、工程咨询、施工许可、资质管理、招标投标、材料准用、建设监理、政府监管、竣工验收、系统评估、物业管理等各个环节,建立健全工程建设质量责任制,促进我市智能建筑工程建设和管理工作的全面发展。智能化工程施工有待于规范  
总之,我市智能建筑(社区)的建设还刚刚起步,未来发展的空间十分广阔,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力量共同努力。将坚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加速政府、企业和社区信息化,改善政府的服务和管理,提高经济运行效率,促进社会发展,实现“五个统筹”,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繁荣威海、平安威海、文明威海,首先要建设好和谐社区。和谐社区离不开信息化,只有用信息技术来装备城乡社区,才能整合社区资源,创新管理和服务模式,激发社区居民的参与热情,共创智能建筑(社区),在威海构建一个繁荣、平安、文明的和谐社会。
信息产业局 
对市政协十届三次会议  
第026号提案的答复  
中国民主建国会威海支部:  
您提出的关于“规范我市智能建筑(社区)市场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根据提案的要求,市信息产业局结合自身职能,重点就社区信息化建设进行了调研,想办法在短期内把我市的社区信息化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一、我市智能建筑的基本情况  
在威海市已建和在建的楼宇中,带有“智能建筑”色彩的为数不多,这些工程在智能化设备上的费用一般占总投资的4-8%。从智能建筑物用户分布的行业来看,目前主要用于金融业、行政机构、商业、公共建筑、高级住宅、交通枢纽等。由此可见,尽管智能建筑的数量不是很多,但是范围是非常广泛的。相信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快速更新,城市的不断发展,智能建筑将离威海市民越来越近。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智能建筑建设标准与规范不齐全,管理制度尚未建立,因而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我市重要工程项目的智能化设备因种种原因不能正常工作,不少项目无法竣工,导致工期延误,投资浪费;有的建筑物虽然已投入使用,但智能化设备名存实亡,不能正常工作;居民社区由于网络管理不完善,经常出现乱凿、乱挖、乱拉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城市的美观,给居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与“人居城市”极不协调。  
三、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是设计质量低。威海市许多建设单位对智能建筑的期望过高,通常都号称要“世界一流”,过分听从设备供应商的导向,提出大大超过建筑物功能与规模实际的智能化要求。国内有些设计人员因不熟悉智能化设备的技术与智能建筑设计的方法,而不能完备地完成智能建筑的设计。于是有些业主转而请国内大城市的设计单位承担设计,希望完成得好一些。但是出了高价,多数也未取得满意效果,因为有不少设计单位也并非真是智能建筑设计的行家,图纸与设计文件水平也不高,结果是期望与现实相差甚大。  
二是施工规范、验收标准不全。智能建筑中的BA系统、车库管理系统、安保系统、OA系统等都与计算机、通信等新技术有关,由于这些技术的发展很快,有关的设备与系统的规范与标准在国内外都尚不齐全,不少工程的智能化设备是在无测试、无规范、无标准的情况下验收的,再加上人情与关系的影响,一些工程“竣工”后智能化设备不能正常工作,便是十分自然的事情。  
三是系统集成商的技术水平良莠不齐。智能建筑中的智能化系统,目前主要还是采用进口设备。应该说大部分进口设备的技术与质量的水平是高的,在国外运行的业绩也是良好的。但是,同样的设备安装到国内却不能正常工作。例如:一流的设备安装成了三流的系统有不少,如综合布线系统的五类线施工安装后的数据传输速率只能达到三类线的标准。  
四、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加大网络运营商管理,建设一流的硬件基础设施  
1、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网络是发展信息化的基础和骨干,是发展智能建筑的基础条件。“十五”期间,全市通信业保持了高速发展的势头,网络规模不断扩大。到2005年底,全市光缆总长度已达6000皮长公里,有线电视网已实现市至各县(市、区)、各县(市、区)至各乡镇两级入网率100%,各项指标均列全省前茅。“十一五”期间,我们将继续加大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新建社区全部实现了光纤接入,旧社区光纤改造工程正在实施,一期工程已基本完成,初步完成本地固网智能化改造,预计到2007年底,将完成全部小区的改造任务。此项工作的完成,将为智能社区建设打下坚实的网络基础。  
2、规范社区网络建设。根据我们的了解,威海市的新建社区大多已经与某家通信运营商签订了协议,由运营商投资建设户线,并为住户提供通信服务。当然,在这些协议里,都会订有排他性的条款,保证该运营商在这一社区收回投资并获利,限制第二家通信运营商进场提供服务。鉴于以上的原因,除当初签订协议的通信公司外,其他的通信公司要想进驻社区,就不能够利用社区原来的管线,于是就出现了乱砸、乱钻的问题,很大一部分的住宅楼都存在凿穿楼板、拉明线的现象。  
为解决这一问题,市信息产业局已于2005年召开专题会议同建委、各通信公司等相关部门达成一致意见:用户驻地网必须由房地产开发商进行开发,坚决维护消费者自主选择权利,不允许任何单位和个人以任何方式剥夺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住户不能自主选择运营商的社区也应全面开放,以满足消费者装电话和宽带的需求,从而在根本上杜绝了乱挖乱凿的现象。  
(二)大力推进社区信息化,全面提升信息服务水平  
1、推进建立社区网站。鼓励各社区积极设立网站,将社区服务、保障、综治、计生、卫生、文体等情况予以发布,方便居民查询相关政策,主动接受居民监督;利用网站大力推介辖区企业招商引资以及发展楼宇经济等情况,提高企业知名度,加大招商力度。  
2、推进远程教育活动。依托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系统,各社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收看活动,如组织群众收看致富技术、科技信息;组织育龄妇女收看计生节目,学习计生条例;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学习党的方针、政策;为居民讲解信息化知识,提高居民的信息化水平,为普及智能化系统的使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3、推进社区治安信息化。威海市各社区基本上都已安装电子监控系统,通过该系统可以对辖区楼宇、主要道路、停车场、车库等处的电子布控,不出警务室大门,便可全面了解辖区内情况,提高了警务人员的办事效率和应对突发性事件的能力,对犯罪分子也起到了极大的震慑作用,极大地保障了辖区的治安稳定。  
4、推进镇级网上审批。2002年9月,市政府成立了市行政审批中心,各市区和两个开发区也先后建立了各自的行政审批中心。这是行政管理机制的重大改革,对提高政府工作效率,转变机关作风,加强廉政建设,树立政府全新形象起到了重要作用。今后,我们要积极探索建立镇级便民服务中心,把计划生育、宅基地、农林水等与群众关系密切的事项统一纳入便民中心集中办理,推进镇级政务公开和镇级网上审批,方便群众办事。  
5、推进社区医疗信息化。传统的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已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建设“威海市农村医药集中配送系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年底以前,我们准备在乳山市选一试点镇进行运行,待时机成熟后在全市农村进行推广;2010年以前,分阶段逐步完成威海市农村医药配送系统建设,建立起适合市情的新兴农村医药管理体系、配送体系、信息与资源共享体系,实现农村医疗卫生的信息化、网络化、现代化。  
(三)积极引导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发展,为社区信息化提供物美价廉的产品  
1、抓好电子信息产业园区建设。智能社区建设离不开电子产品制造业的发展。2006年,我们要抓住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胶东半岛加工制造业基地的战略部署和世界产业结构调整、国际制造业转移的契机,将园区建设作为抓好产业工作的重点,按照“建设大园区,促进大发展”的思路,不断把园区建成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有效载体和吸引投资的重要基地。目前,我们申报的威海国家办公自动化及配套设备产业园已经通过信息产业部组织的专家论证,今后必将为我市的电子信息企业争取更多的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以园区为中心,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领域,加强与世界发达国家的交流与合作,高起点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大力培植出口创汇基地,采取租赁、来料加工等多种形式,实现大进大出,加速与国际市场接轨的步伐。  
2、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继续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府引导的产、学、研相结合的新型创新体系建设,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中心,鼓励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再创新,实施知识产权、名牌两大战略,新建5个技术开发中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集成电路设计、软件、新一代网络和通信、数字视听、新型元器件等关键技术方面有所突破,其研发能力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重点抓好威海国际微电子技术研发中心的建设,力争早出成果、多出成果,加快科研成果产业化进程。我市企业大多研发能力不足,应当加强与外部科研机构的联合。要重视研发基地(中心)建设,有条件的企业可以把研发基地放在外地,如北京、上海等科技人才聚集的地区,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提高我们的研发能力。  
3、加快软件产业发展。突出发展软件产业,尽快提高软件业在全行业的比重。一是进一步加强“双软认定”工作,落实好国家的优惠政策,创建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二是协调理顺出口渠道,大力发展外包业务,加快软件出口基地建设。三是做好软件正版化、政府采购等工作,为软件产业发展创造良好氛围。四是加大软件人才培训力度,尤其注重领军人才的培养。五是加大对软件园区的扶持力度,促进信息交流与资源共享,完善服务体系与配套体系,吸引更多企业入园创业发展,促使软件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四)加快信息服务业的发展,为社区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产品  
积极发展数字内容产业,鼓励文化、出版、档案、广播影视等行业加工生产数字化产品,提供网络化服务。培育和扶持一批具有我市特色的信息内容提供商,使其在国内有较大影响力。继续加快发展电信服务业,切实加强广播电视服务业,支持发展宽带增值业务。积极发展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网络游戏、数字电视及网络电视、视频点播等新型信息服务业。引导和鼓励一批相关企业健康地发展起来,初步形成合理的信息服务业架构。召开全市信息服务业工作座谈会,逐步完善各类信息服务中介机构,加强服务,推动信息服务业成为信息产业新的增长点。  
特此函复,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威海市信息产业局  
二○○六年六月二十六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遵守规则的事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