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两岁半最近总似俯卧撑的标准姿势姿势全身崩紧用力的蹬是怎么回事

孩子两岁半最近总似俯卧撑姿势全身崩紧用力的蹬是怎么回事-邦库信息网
& 孩子两岁半最近总似俯卧撑姿势全身崩紧用力的蹬是怎么回事
用户提出的问题
孩子两岁半最近总似俯卧撑姿势全身崩紧用力的蹬是怎么回事-邦库信息网
提问者网站:
正常生理需要呗回答时间:[4-08 03:42]正常生理需要呗回答时间:[4-08 03:42]您好!宝宝近期排便是否正常呢?放屁是否有臭味?精神状态、饮食是否良好?是否腹部有收到过外力撞击呢?回答时间:[4-08 13:53]不懂的这个问题。回答时间:[4-08 03:54]1、一是击中了,就可以趁对手受击分神的机会迅速跟进后手重拳击打面部。那么左右直拳连击就是适合这种情况的战术组合。
  二是没击中,由于第一拳的关系,对手的防守重点在面部,如果你再补个后手直拳去攻击对手面部就未必会有好的效果。这时就应该趁对手注意力集中在面部的机会用腿或者膝攻击对手的中下盘。那么前手直拳接低中侧踹就是适合这种情况的战术组合。
2、为了方便练习体会,先把腿蹬地的环节去掉,先着重体会腰胯转动发力的过程。
  第一步:自然站立,两脚与肩同宽,两手自然放松下垂,胯部转动,带动上身转动。刚开始动作大一点,慢一点,注意体会转胯时腰部肌肉对上身的牵拉感觉,这个感觉很重要。要体会到胯先转,上身要有被腰部拖动着转出去的感觉,两个手不要用任何力量,随着转动自然甩起。找到感觉后可以逐渐减小幅度,加快速度,由转向抖转变。
第二步:拳法练习式站立,两手放松不握拳,按第一步中所说的感觉腰胯带动上身转动,然后以身体转动的力量把手向前直线抖出去,记住是抖出去,不是手臂用力打出去。手臂是完全放松的,力量完全来源于身体,手臂就象用毛巾向外抽打一样抖出去。
  动作正确时,手臂抖出去应该肩肘部有向外拉扯的感觉,手臂抖直后不用刻意收拳手臂就会自动弹回,可以以这两点为自我检验标准。
  以上两步都练习熟练了,可以开始加入腿部的蹬伸发力配合,体会力量从脚下传导到手上的过程,并加入最后瞬间的紧张发力,收此逐步掌握正确的拳法发力技巧。
3、一般说到步法速度,练习者想到的就是小腿力量,这是片面的,步法移动是由膝关节和踝关节的屈伸共同发力完成的,如果你只把训练局限于小腿(踝关节)力量,虽然也有一定作用,但还是达不到最佳效果。步法速度想要快速提高,最好是把素质与技术相结合进行练习,下面介绍一种方法:
  按你平时习惯的格斗式站好,重心下降,两腿弯曲角度大一点,然后抬起脚跟,轻轻上下跳动,跳动中大腿只小幅度屈伸,配合踝关节用力,跳得不要太高,以向下时脚跟不挨地,向上时前脚掌刚刚离地为准。
  先原地跳3分钟试试,不如你想象中轻松吧,坚持不下来没关系,休息一下,休息的时候不要坐下来,慢慢的散步,同时活动膝关节。
  下面继续,原地跳好后,你的身体应该热了,也活动开了,下面开始结合步法,这里说的步法和真正的步法不太一样,你可以随意的跳,只要保持上身不动,每次力争跳起的高度相当,前后左右、或快或慢,随便你了!这样跳到你累了,休息!然后继续,每天这样锻炼三个回合,一个星期后,试试用原来的搏斗姿势,也就是你没练之前的姿势,你移动一下,什么感觉?体会到了吧!你会轻飘得有一种想马上找人试试手的冲动。
  注意练的时候身边最好不要有杂物,保持地面平坦,有条件的可以在沙地上练习,对踝关节的强化作用更强。
  当你跳上三个回合感觉很轻松时,就可以负重了,最好是沙背心,不影响你上肢动作,不然手里拎两个哑铃也行,还捎带着把手的握力练了,前臂肌肉也得到了强化。坚持下去,每天坚持,阿里的蝴蝶舞步就不再神奇
4、身如强力弹射架,拳如链子流星锤
  这两句话曾经让我几乎是顿悟式地掌握的拳法的发力要领,现与各位武友分享。几个要点解释一下。
  弹射:弹射的特点是什么?就是短促,我们在讲拳法时反复说过身体拧转是近乎于剧烈一抖,把拳发出去,就是这种感觉。
  链子流星锤:流星锤的特点是什么?就是锤头重而链子软,锤是我们的拳头,链子则是手臂,手臂必须如链子一般完全放松,弹射的力量才能完全贯注到拳头上,才能达到最快的速度。也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锤头的威力。
5、皮条一组20拳到30& 5组皮条(皮条一组20拳到30&
5组拉完皮条你就打沙袋就打当的后手拳不要快&
把力量全部打出来就好,小哑铃空击结合步伐 全力 打空击是组合 单击 都可以
1、我们在讲解拳法发力时多次讲到抛射式发力,有网友交流时表示不好理解,下面专门讲一下身体的发力。这套发力技术练习熟练后,不仅是拳法,对贴身时的肘法,身体冲撞和摔法都很有好处。因为中间有些细节不是图片和视频能表达的,有兴趣的朋友请仔细阅读文字,对照体会中间的一些感觉。
  拳法的抛射式发力中,身体和脚法是力量的来源,而手臂和拳头就象一个流星锤,以身体抖动的力量把拳直线或弧线抛射出去,身体发力掌握到位用,只要把双臂放松,就很容易体会到拳头被抛射出去的感觉了。
  第一步:原地练习  1,放松自然站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肩放松,两手自然下垂。
  2,胯部左右放松转动,体会胯部转动带动上身转动的感觉。
  由于上身放松状态下,胯转动时,上身由于惯性会略微停滞后再被腰部肌肉带动,这中间腰部肌肉会有牵扯的感觉,重点体会这种感觉,这是发力中一个很关键的感觉。
  3,刚开始原地练习时可以动作慢一点,幅度大一点,仔细体会由胯向上身的力量传导过程。
  熟练后开始两腿微屈,加上腿蹬地推动胯旋转的力量,形成腿——胯——腰——上身的力量通道,这就是传统武术所谓的力从脚下起。
  4,以上动作练到可以很顺畅地体会到力量传输之后,逐渐加快发力的速度,减小动作的幅度,到最后的感觉就是身体一抖能把两条手臂给甩起来。单次发力可以过渡到连续两次,连续三次和多次。
  第二步:步法配合练习  身体发力和步法配合到位才能在实战中有效地运用,因为对手不会不动,所以你就必须动。
  拳步法配合不管拳法怎么变化,其实就是两种类型:单边与交叉。单边就是哪只脚前进就打哪个手,交叉就是左脚前进打右手,右手前进打左手。身体发力不涉及到拳法变化的问题,所以与步法配合也就是这两种。
  前滑步单边发力:  以左手左腿在前为例(下同),格斗式站好,然后两手放松下垂。
  右腿蹬地,推动身体重心前移,以胯部向右旋转的力量配合后腿蹬地力量带动上身向右旋转,同时带动左脚向前迈步。
  说着复杂,其实在实战中就是左腿向前迈进同时左拳出击,只是左手出拳和左脚向前滑动的力量都来自于后腿的推动和胯部的拧转。
  前脚到位后可以胯部带动身体快速向左旋转,同时带动后脚跟上,这就是一步两拳的发力模式。
  前滑步交叉发力:  格斗式站好,两手放松下垂。
  右腿蹬地推动前脚向前滑动,上身角度不变,在前脚即将落地的一瞬间以胯带动上身向左旋转。这是前滑步后手拳的发力模式。
  上步单边发力:  格斗式站好,两手放松下垂。
  胯向左旋转带动右脚向前快速跨步,在脚快落地的一瞬间腰部发力带动上身向左旋转。这是上步后手拳的发力模式。
  注意,在上步时中胯已经向左旋转,腰和上身处于滞后状态,这个过程中要体会腰部拉扯上身的力量。上步落地瞬间腰部主动发力带动上身加速向前旋转。这是上步前手拳的发力模式
  上步交叉发力:  格斗式站好,两手放松下垂。
  右脚快速向前上步,上步同时胯向右转动,带动上身向右转动发力,在上步结束前完成发力过程。这是上步后手拳的发力模式。
  上面的四种身体发力模式几乎包括所有前进中出拳的发力,练习时应该先放慢速度,拉长各环节带动的幅度,不要一味求快,关键是体会把移动中步法的力量传导到上身转动中,这样出拳时才能协调全身力量打出有力的一击。
  到动作完全熟练,身体各环节间都能感觉到比较强烈的牵扯感觉时,再开始逐渐加快速度,减小幅度,进度以不影响各环节间牵扯感觉为准。到最后发力从外表看就是剧烈一抖,但那时无论拳肘击打还是用肩冲撞,力量都会有大幅度的提高。&
2、抗击能力的训练,不外乎口叼哑铃强化颈大肌和头缠橡皮筋做拉伸运动的刺激性训练。训练方式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比赛和模拟训练时运用能力:
  1、坚持练习在受击打瞬间勒紧颈部肌肉的动作,就象练习在击中目标瞬间握紧拳头的动作一样。要使头部、颈部和身体形成一个整体,去承受对方的重拳。尽量避免强烈晃动头部或下颚偏移。&
  2、可以用稍稍后仰的动作,使击来的重拳得以缓冲,从而泄掉大部分力量。&
  3、在无法防守的情况下,不妨提肩、收颌,忍受重击。切记不可手忙脚乱,不能盲目移动上身,否则更容易受伤。&
  以上是拳击手的两种基本功,也是参加拳赛的本钱。这两种基本技术必须长期磨练,不可稍有松懈。最朴实的,其实也就是最高深最实用的。
····基本技术成形进入实战训练以后,应该大量观看比赛视频,涉及面要广,不要我练散打就只看散打,拳击、泰拳各种比赛都看,多学习一下高手们在比赛中是怎么运用技术,怎么创造和抓住各种时机杀伤对手。看的时候不要一扫而过,看完感想就是“某某真牛B”,但他倒底牛在哪里?哪方面特别出色?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哪些地方表现得还不足值得你引以为戒?包括他的对手为什么会输?输在哪里?都应该动脑子去想想,去总结一下。
  看的时候不要怕麻烦,最好下载下来看,反复看,有些有特点的技术用慢动作看,看进去,看出门道来,你看比赛的时间就算没有白费。
  此外这个队伍可以看一些国外的教学视频,因为这时你的基本动作已经成形,了解了发力原理的根本,即使听不懂讲解,但看动作也能看出门道了,可以由此学习一些其他流派的技术,丰富自己的格斗手段。
  下面说说训练视频,训练视频是值得看的,由此知道格斗家们那超人的武技是怎么练出来的,可以从中吸取不少营养,但注意一点,不要照搬他们的训练方法,我看有不少武友骄傲地宣称过,我现在练的方法是某某用的。但别人的训练方法不一定适合你。一是水平不一样,二是个人特点不一样,可以从中学习一些手段和训练原则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但原样照搬则是不明智的。
·····马步冲拳可能是没练过武的人都知道的一种练功方法,中国武术、空手道、跆拳道都有马步冲拳的练法,马步冲拳能被如此多的流派保留为基本练法,自然有其合理之处。练习者不要因为方法简单就忽视它,功夫就出在这些最基本的东西里面,下面给大家推荐百度本能格斗吧“猥塔斯”朋友你一篇文章,很全面地分析了马步冲拳的要领和训练效果,如果你总苦于没有场地没有器械这些问题,不妨在这个简单的动作上多下点功夫。
  马步冲拳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军训时练的军体拳,就少不了这一项,但是大部分人还是只是把它当做一个训练任务来看待,敷衍了事的过去了,但是实际上,马步冲拳是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在里面的。
  大家可能会说,谁会站那里让你摆好架势打啊?实际上,这是对传统武术的一个曲解,谁告诉你马步冲拳就一定是用来打人的呢??很多传统武术把训练分成两个基本的大的环节,一个是“练”,另一个是“打”,“打”法和“练”法在某些时候是分开进行的,这在李仲轩老先生的《逝去的武林》中特别提到过,而马步冲拳,就是一种最基本的练法。
  那么先说一下,它能练到那些部位:
  一,手臂的强度,虽说你只是在空击,但是正确的马步冲拳是要求每拳发力的,所以你打五十拳可能比做五十个弯举还累,而且击打过程中会有很大的力量穿过手臂,因此手腕、肘关节的强度会得到很好的锻炼,这样你在全力出拳时就不会伤到自己的关节。但是前提是训练要循序渐进,不能急于发力导致关节损伤。
  二,就是击打的稳定性,马步冲拳练久了,可以很好的提高出拳的稳定性,打出去的拳会定在一个点上,再收回,这样对击打的命中率有很大的帮助,便于你对自己拳法的使用。
  三,体会发力,正确的马步冲拳是要求力从地起,脚先蹬地,腰转动,催肩,带肘,出拳,这个过程是要慢慢体会的,所以一开始你不要快速的击打,要一个步骤一个步骤的放慢,每组100拳,每天3组,一周就会有新的体会,这个时候再提速,还有在呼吸上,每拳要吐气,养成好的呼吸习惯。经过一个多月的训练,出拳的穿透力就会得到很大的提升,养成了良好的动力定型以后,在实战搏击中,即使是出拳击的直拳,这种法力的效果也会体现出来。
  四,锻炼下盘的稳定性,扎着马步冲拳大腿其实比站桩还容易疲劳,因为你是一直保持用力的基础上还要发力,有的人说,这个用什么用?其实像现在MMA的比赛,很多选手进行压低身体的下潜抱摔的时候,如果你的腿部稳定性不够的话,你抱住对方也摔不了别人,或者在实战中被人一个低扫,就打的步伐错乱,失去平衡,因此足够的稳定性和绝对力量,对于摔法和防摔都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后面简单说一下打法,为什么简单说呢?因为打法大家都会,大多数格斗术都是在教打法,可能会有人问,我会打了就成了呗!怎么说呢,对于打架,那确实,但是对于提高自己来说,那还是很不够的。打法就简单说个前手的直拳拳吧,一般前手直拳在发力上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刺拳,就是先动手,再跟肩膀,用来干扰的,一般没什么威力,另一种是前手直拳,就是要靠肩部带动了。刺拳一般用在起手攻击上,这个时候你要是在用肩膀催,别人早跑了,所以,刺拳更多的是一种打法,当你的左右拳击打结束以后,这个时候一般后手拳是打出的,出第三拳的时候,之前的前手就在一个比较靠后的位置,而且比较隐蔽,就可以使用之前训练过的发力方式来打,威力会高得多。
  个人觉得空手道在“打练”结合方面做得很好,像极真的选手,抱着拳击的拳架,但是打出来的拳跟拳击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结合了传统的练法,才使得他们可以一拳打在胸廓上,也可以把人打晕,这种穿透力是沙包练不出来的。
········空击是格斗技术训练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提高动作的熟练程度和打空时身体的控制能力。在视频网站上也能看到很多武友上传的空击视频,但处于不同训练阶段的武友空击应该有不同的打法,训练重点有所不同。
  初级阶段:
  指刚接触格斗的练习者,基本动作尚未定型。
  这个阶段空击应该练单个技术动作。最好对着镜子练,身体放松,动作不要太快,把每个动作做到位,保证动作路线正确,发力要领到位。刚接触格斗技术动作时由于不习惯肯定会有一些别扭,但一定耐住性子按标准动作磨炼自己的技术,切不可由着自己习惯或者盲目模仿格斗家的动作乱打,此时的一分耐心会在格斗路途上给你十分回报,切记!
  中级阶段:
  基本技术已成型,有一定的实战经验。
  这个阶段空击的主要内容是各种固定组合技术,可以自己设计好动作进行反复练习,也可以练习一些战术性攻防组合。一为了培养实战中的连续攻击意识,二为了培养任意动作之间的连接能力。做到在实战中该用哪个动作你能做得出来,别因为身体重心等问题导致想出动作出不来而耽误战机。
  高级阶段:  实战经验丰富,技术成型,已有自己的实战风格。
  这个阶段的空击训练可以称作“击影”了,最重要的就是心中要存在一个假想敌,这时的空击是与一个虚拟的对手在进行实战,而不是单人的动作练习,要如同实战般集中注意力,每一个动作都应有其战术目的,动作要快,气势要足,攻防要全面,并有意识地进行一些战术组合练习。此外还应该假想不同身体不同风格的对手,灵活多变地练习各种针对性战术,让自己的技术适应性更强。
····在你作实物击打时,包括打靶、打沙袋、打墙袋甚至平时随手捶墙练功。直线动作就想象你的肢体象刀一样刺入击打面,横扫型动作就想象你的肢体象刀一样切断击打面。练习时一下一下地打,频率不要太快,意念集中一点,每天集中练习二十分钟左右,过一两个月你再让同伴给你拿靶试试。
····· 一,出拳抬肘:
  这是初学拳法者最容易出现的毛病,感觉抬肘出拳有力,其实这样肩部肌肉处于用力状态,会影响出拳的速度力量,而且容易疲劳。
  解决方法:出拳手臂一侧贴墙站立,以肩离墙1—2厘米为宜,然后顺墙的方向出拳,如果还抬肘,倒肘就会碰到墙,以墙的阻碍作用迫使练习者肘部下垂直线向前出拳。
  二,出腿不提膝:
  尤其是边腿,很多初学者没有提膝大小腿折叠动作,腿几乎是直线向前扫出,不但没有边腿应有的鞭击力,而且耗费体力。
  解决方法:横向拉一根绳,高度在膝盖下10厘米左右,格斗式站好,前腿离绳5—10厘米,然后进行边腿练习,如果不提膝,出腿时脚就会被绳子绊住,无法完成动作,以绳子的阻碍作用迫使练习者完成大小腿折叠动作。
  三,侧踹不展胯:  这也是初学者容易犯的错误,侧踹踢出猫腰撅臀,不但攻击距离不够,发力也不顺畅。
  解决方法:以侧踹完成一半的姿势脚蹬墙,大小腿夹角120度左右,然后利用腰部拧转展胯的动作发力将自己反向推出,专门体会最后展胯的发力要领。训练实践证明,一般进行三到五天练习学生即可纠正侧踹不展跨的毛病。
如果家里有沙袋,在沙袋上不规则地画上些白点,大小为直径5厘米左右,围绕沙袋一圈都画上,可以随意画,高低位置都有,这样不管沙袋怎么转或者你处于沙袋的任何方向都会面对一些白点,这些白点就是你的攻击目标。刚开始可以全速不全力地击打,避免因反应仓促动作不准确导致受伤,适应后再加力击打,既练习准确性又练习击打力量。这种打法很接近实战,因为对手的空档也是可能出现在各个方向各个位置的。
··········练格斗硬度训练是不可缺少的,包括四肢攻击武器的硬度和身体抗打硬度两个方面。
  硬度训练中必然要对身体和四肢进行反复击打和碰撞,一定要讲科学,不然短期硬度提高,付出的代价可能是大半辈子的行动不便。这绝非危言耸听,笔者有一位朋友,年轻时苦练硬功,真的是随手开砖破石,但刚过40岁就开始出现肢体颤抖麻木的症状,发作时连吃饭端碗都困难,可谓前车之鉴。
  硬度训练其实包括三个方面:
  一,神经的适应能力:
  疼痛是由神经产生的,首先让神经适应疼痛,有人说的什么把神经拍死是不科学的说法,人大脑发布控制肌肉动作的命令就是由神经传导的,要是神经都死了,那结局只有一个,就是瘫痪。
  反复的击打训练或排打之后,皮下神经、肌肉神经和骨膜神经都会会逐渐适应这种刺激,由敏感到麻木。但这并不能减轻身体受到的伤害,只是不会感觉那么疼痛而已。
  二,皮肤肌肉的坚韧性:
  据科学研究,人体皮肤肌肉经过排打训练后,组织会更致密,强度会更高,对更好地对抗外来冲击力,而且皮下毛细血管也会逐渐由须状变成泡状,可以给肌肉提供更多的养料,所以说进行排打训练不但可以提高抗击力,对人的抗疲劳能力和恢复能力也很有好处。
  三,骨骼本身的硬度:
  根据19世纪外科医师朱利叶斯·沃夫的重大发现。若骨骼反复受损,在人体自动修复受损组织的过程中会增加钙质构造,骨骼会变得比以前更密、更硬,耐受性也更高,能抵抗更强的外来冲击力。
  骨骼天生的硬度因人而异,因为骨骼硬度是由骨骼里面的钙的含量决定的,所以说你骨骼里面的钙越多就越坚硬。如果你想骨骼变得坚硬除了排打之外还可以适当的补钙。最新研究表明:蔬菜和水果中的钾和镁也对增加骨骼的硬度很有帮助。其实骨骼除了有硬度外还有韧度,这也是很重要的,不然我们的骨骼虽然硬但会变脆,很容易拉伤和压伤了,韧度和骨骼里面的胶原纤维有关,补充足够的蛋白质是很有用的。
  总之硬度训练其实和其他素质训练一样,都遵循“用进废退”的原则,你要不断地刺激,身体为了适应这种刺激才会不断增加强度。
  但硬度训练不象体能训练那样会让人感觉疲劳,所以很多人认为为了迅速提高练得越多越好,认为只要忍得住痛就可以继续练。这是很错误而且很危险的。到忍不下去时可能身体已经受到了伤害。
  硬度训练一定要循序渐进,人体总归是有极限的,总是超过极限不但提高不了,反而会造成伤害,影响训练。下面对硬度训练提几条建议:
  一,才开始拍打物不要太硬:  建议用厚布缝制成直径5厘米左右的长条型布袋,长度60厘米左右,内装绿豆,装到七成满即可,有一些软度。
  练排打时用这个布袋由轻到重抽打全身,因为布袋有一定软度,所以抽打里有一种鞭劲,和拳脚击打的感觉非常相似,而且有一定渗透力。最关键的时由于布袋的软度,打到身体发生变形,是一个面与身体各部位接触,不会象木棍木板一样,在拍打到某些坚硬部位里出现点接触现象导致受伤。
  拳脚击打的东西也不要太硬,尤其是拳面脚面等骨骼暴露的位置不要直接击打墙壁、石柱等硬物。包裹一两公分厚的软垫再进行练习,不但安全地提高硬度还有利于渗透力的提高。
  二,正确感觉不是疼而是热(是说在一次练功过程中):  很多人在拍打时总觉得不疼没有效果,这不完全对,刚开始拍打时肯定要疼一阵,但适应后应该是感觉身上拍打部位发红发热。排打时用力要匀,不能适应了就加力,疼痛说明没有适应,如果总追求疼痛,那可能击打力量已经超出了你的承受能力,超出一定程度就可能导致受伤。
  在一个时期内你应该是用同样的力量进行排打,完全适应后再适当增加力量。另一个鉴定标准是如果排打部位出现了瘀血就说明用力过度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功力靠的是积累而不是突击。
  三,排打后的恢复:
  排打时肌肉会保持紧张来提高抵抗力,所以排打完应该轻拍全身肌肉,打打空拳,充分放松全身肌肉,促进血液循环,但暂时不宜洗热水澡,因为排打后肌肉本身会处于轻微充血状态,如果洗热水澡会使充血更加严重,对恢复不利。
  有条件的朋友可以用红花油、正骨水等舒筋活血的药物对排打部位进行按摩,会有更好的恢复效果。
  以上是硬度训练的原理和注意事项,供各位武友在练习时参考,科学地进行训练,提高武技同时也应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没有好的身体又怎么能练出好的功夫呢?不要急功近利,想一口力个胖子,最后练功不成反伤身。
···········首先说明一下,视觉不是视力,只要你不是近视到撞到电线杆还道歉,那么进行系统的视觉训练照样可以让你在格斗中不吃亏。所以不用再问近视眼能不能练武的问题,有良好的视力当然更好,如果近视的话,就多在视觉训练上下点功夫法。
  视觉是指物体的影像刺激眼睛所产生的感觉,一般分为注视和泛视,而在格斗中这两种视觉各司其职又相互配合,各有其用武之地。
  注视的视觉关注是一个点,一般在格斗中的注视范围是对手头部和两肩组成的三角区,这是容易暴露进攻意图的地方,有任何动作都会在肩上体现出来,有经验的拳手可以通过对手的肩大体判断对手的意图。
  泛视的视觉关注则是一个面,这在格斗中非常重要,起码你的视觉是笼罩对手整个身体,对手任何地方的一举一动都无法逃过你的视线,你能及时捕捉对手身体的每个细微动向,会让你在格斗中处处抢得先机。
  格斗中整体的视觉分布就是注视头肩三角区泛视全身。除了在对抗训练中有意识地强化以外,还可以随时做一些练习进行强化。这些练习可以穿插在生活中,不但锻炼视觉,也可以作为学习工作间歇的一种调节,缓解用眼疲劳,预防近视。
  先说说正统的训练方法:
  让训练伙伴离练习者两米左右,左手食指向前伸出,与练习者面部同高,右手变换不同位置虚空画出各种字母图形,练习者在把视线集中在伙伴左手食指上的同时,以余光观察伙伴的右手运动图线,分辨其所画的字母图形,随着视觉越来越敏锐,右手运动速度加快,增加训练难度。
  日常训练方法:  首先抓住训练原则,就是注视一点的同时以泛视观察大面积内的动态情况,并对动态及时作出反应。明白这个原则那就随时随地可练了。
  比如公交车上,把你的视线集中在任何一个人身上或者车体的某个位置上,然后以余光观察视线集中点周围人的一举一动,只要任何一个人有动作,就迅速在心里发声,不用喊出来。这个发声练的是你的反应,因为观察了还要迅速作出反应才是格斗的目的。
  方法就这么简单,但确实很有效,平时坐车走路随时可以进行练习,通过随时随地的强化让自己拥有一双鹰眼,在格斗中把握先机。
  此外拥有良好的泛视能力也有助于你在复杂环境下及时发现歹徒的不良企图,并提前作好防备,破坏其作恶的计划,保护自身安全。
···········后手直拳是格斗中的重武器,常在比赛中起到一锤定音的效果,但后手直拳相对动作较大,运动路线长,如果动作不到位,不但打不出有力的一击,反而可能给对手创造机会。下面分析一下初学者后直拳容易出现的问题,供大家参考:
  一,后拉:
  很多人一听某个动作是重击动作,意识里马上就有了“重”的意识,为了“重”常常动作就产生了变形。后拉就成了最普遍的毛病之一。后拉也许能增加一点击打力量,但减慢了出拳速度,增大的出拳预兆,直接后果就是让对手有所防范而打不到人,如果打不到,你拳头再重又有什么意义呢?就算是把枪,也得首先保证打准了才谈得上杀伤力嘛。
  纠正方法:从格斗式开始,手上不要用任何力量,体会完全以身体拧转抖动把拳发出去的感觉。手上不用力,回拉动作也自然没有了,慢慢在养成正确动作习惯。
  二,抬肘:  抬肘的原因也是因为感觉这样打出去更重,其实错了,后拉多少还有点增加力量的作用,但抬肘完全起的是反作用。“有力”只是因为抬肘时肌肉紧张产生的错觉。肘一抬平,肩部肌肉就处于紧张用力状态,对出拳的速度和力量都有很大影响,而且出拳时坠肘另一个目的是保护自己的肋部,如果一出拳就抬肘,则同侧肋部就提前暴露在对手的拳脚下,给对方的迎击创造了更好的机会。
  纠正方法:身体右侧贴墙站好格斗式,右手臂与墙之间间隔一两厘米,保证拳能出去就行。然后顺着墙的方向出拳。如果再抬肘就会碰到墙,以墙的阻碍作用形成正确的动作定型。
  三,格斗式两脚在一条直线:  有的武友喜欢模仿动作明星的格斗式,但只得其形却没注意细节,常见的毛病就是两脚前后在一条直线上正对前方。这样站会产生一系列问题,出拳时后脚无法充分拧转(转到一定程度就被前腿别住了),然后合胯不到位,然后是上身拧转角度不足,最后导致出拳距离不够长,打不到对手。
  纠正方法:不要模仿动作明星,那是拍电影,动作的第一选择标准是好看,你是练格斗,第一标准应该是实用。正确格斗式两脚左右分开一个脚掌左右的距离,两脚连线与前方成30—45度角,这样你出拳出腿都方便。
  四,上身过于前倾:  出拳时因为距离不够,所以上身过于前倾,但这样勉强触及对手也没有力量,在实战中一次毫无杀伤力的攻击和自己送上去让人打没什么区别。
  纠正方法:
  1,首先要明确一点,实战是动着打不是站着打,有效的攻击首先是用步法调整到合适的距离,而不是单纯放长拳脚去够对手。所以多在步法移动和拳步法配合上下点功夫。
  2,产生这个问题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后脚拧转不到位,出拳时在腰的带动下后脚应配合向内拧转,转到脚跟斜向外的位置,这样才能保证合胯到位,合胯到位上身起码能多向前拧转45度左右,也就是说以一米七左右身高的人为例,在上身不前倾的同等条件下,合胯到位的出拳攻击距离比不到位要长出30厘米左右,实战中这30厘米意味着什么?
·······曾经多位世界著名的格斗家们都说过同一句话:象跳舞一样去格斗!跳舞最重要的是什么?就是节奏。
  在格斗中尤其重要的是拳法的节奏,因为拳法使用是频率最高的,节奏分明的组合拳可以给对手造成很大的威胁,但组合拳并不是一味的以最快速度最大力量把拳头砸出去,除了路线的变化,节奏轻重的变化也是非常重要,不断变化的节奏可以打破对手的防守惯性,取得更好的效果,不知是哪位著名拳手曾经说过:有时慢一点反而能击中对手,就是这个原因。
  下面列举十种拳法中常见的组合拳节奏练习,喜欢拳法的朋友可以对照进行空击或打靶练习。
  第一节奏:  拳法:左右直
  力度:轻—重
  节奏:哒哒—哒哒
  第二节奏:  拳法:左右直+前手直
  力度:轻重—轻
  节奏:哒哒—哒
  第三节奏:  拳法:前手直+左右直
  力度:轻—轻重
  节奏:哒—哒哒
  第四节奏:  拳法:左右平勾拳+前手直
  力度:轻重—重
  节奏:哒哒—哒
  第五节奏:  拳法:前手直+左右直+2组左右直
  力度:轻—轻重—轻轻重重
  节奏:哒—哒哒—哒哒哒—哒
  第六节奏:  拳法:左右上勾+左右平勾+左摆拳
  力度:轻轻轻重—重
  节奏:哒哒哒哒—哒
  第七节奏:  拳法:三个前手打上打下在打上+后直
  力度:轻轻轻重
  节奏:哒哒哒—哒
  第八节奏:  拳法:前手直+左右直+前手摆
  力度:轻—轻重—重
  节奏:哒—哒哒哒
  第九节奏:  拳法:前手直+前手摆+左右直
  力度:轻重—轻重
  节奏:哒哒—哒哒
  第十节奏:  拳法:左右左直+右摆+左上勾
  力度:轻重轻—重—重
  节奏:哒哒哒—哒哒
  以上十种组合拳节奏,可以先进行放松空击练习,把动作打熟练后再注意轻重快慢节奏变化,空击掌握熟练后可以进行打沙袋和打靶练习。再把这种节奏变化用到实战中时,你会发现对手开始头疼你的拳法了。
·········学拳法的朋友可能都有这感觉,原地打空击和打靶打沙袋都很快很有力,录个视频一看,绝对象模象样,颇有泰森也就那么回事的感觉。但是一动起来,拳法的速度力量就大打折扣,尤其打实战更是急人,移动到位再打吧,对手跑远了,边动边打吧,平时的重拳落到对手身上又变成了按摩,实在令人头疼。
  上面的问题关键在于拳步法的协同,只有拳法和步法高度协调,才可能在移动中打出连续的快拳和重拳。中国传统武术虽然注重下盘稳固,不象现在搏击那样蹦跳移动,但也有“拳到步也到,打上如蒿草”的说法,所谓“拳到步也到”就是指的拳步法的高度统一,不但调节距离,更能充分调动身体的重量参与攻击,打出爆发性的一击。
  拳步法协同可分为两大类:单边协同与交叉协同。
  单边协同简单的说就是出哪只手就动哪条腿,交叉协同就是出左手动右腿,手脚相反。
  基础练习:
  1,正向站立,双手屈于胸前成格斗式,原地小步跑,跟着小步跑的节奏连续出拳,一步一拳,要求手脚节奏完全同步,暂时不用管左右。
  2,单边协同:在第一步练习基础上节奏速度不变,有意识地控制手脚,左脚抬起时出左拳,右脚抬起时出右拳。
  3,交叉协同:左脚抬起时出右拳,右脚抬起时出左拳,其余同上。
  刚开始如果速度较快难以配合协调,可以减慢速度或者把小步跑换成高抬腿,熟练后再加快速度,关键点就是四个字:手脚同步。
  一步一拳和两拳练习:  一步一拳或两拳(根据步法确定)是拳击中最基础的拳步法配合技术,但再高级的技术无非也就是基础技术的组合与叠加,把基础打扎实了,所谓的高级技术在你眼里也就不再神秘,稍加练习即可掌握。这一步练习先以空击为主,空击动作完全熟练后可以配合打靶练习。
  1,单边协同:
  前滑步一步两拳单边协同:格斗式开始,用前滑步向前移动,前脚向前滑动时打前手拳,后脚跟进时打后手拳。可以先用左右直拳配合步法进行练习,熟练后可以在此基础上换用其他拳法。
  上步一步一拳单边协同:格斗式开始,连续上步向前移动,上左脚打左拳,上右脚打右拳,先用直拳进行练习,熟练后换用其他拳法练习。  
  2,交叉协同:
  前滑步一步两拳交叉协同:格斗式开始,用前滑步向前移动,前脚向前滑动时打后手拳,后脚跟进时打前手拳。
  上步一步一拳交叉协同:格斗式开始,连续上步向前移动,上左脚打右拳,上右脚打左拳。
  各种基本步法见本站《步法训练》一文,有详细讲解及图示。
  一步一拳和一步两拳叠加组合训练:
  一步一拳和一步两拳是拳步法配合的基础,在实战中也可以用于突然缩短双方的距离对对手进行主动攻击,但如果对手也步法灵活连续移动,仅靠一步两拳就不够用了,你也需要更多次数的拳步法组合来完成跟进打击。
  这一步训练没有什么固定套路,就是把上面的两种拳步法配合四种协同方式任选两种进行组合训练,两种熟练后增加成三种,直到可以任意地自由组合,在拳步法协同的大原则下再变换不同拳法进行练习。
  到那时你可以发现不但步法能跟上对手了,单手的连续攻击甚至连续重拳也在不经意之间就打出来了。你也就可以明白“最高深的往往是最简单的”这句话的含义了。
···········在格斗中除非实力相关极其悬殊,否则不可避免地会挨上对手的拳脚,所以抗击打训练训练是必须进行的。其实抗击打训练练的就是两个方面,一是皮肉的适应能力,二是内脏的抗震荡能力。
  练抗击打能力可以给大家推荐个功法,卧虎功,应该大家在网上也见过,很简单,经过训练实践虽然没有描述的那么神奇,但对于抗击打能力的提高确实有比较明显的效果。
  练法:俯卧撑姿势,两掌十指相对,两臂弯曲120度左右,后背稍拱起成弧形,注意不要翘屁股。就这样一直保持。
  训练安排:先测试一下自己最长能坚持多长时间,然后从极限时间的70%开始,比如你最多坚持一分钟,就从60*0.7=42秒开始,每天增加2至3秒,一天早中晚各做一次练习。因为是静力性训练,所以练完后注意放松身体。
  功理:大家可以去看看大成拳最基础的混元桩的站法(不是市面上流行的放松桩),其实卧虎功是以俯卧姿势强迫练习者严格达到到混元桩的各种要领,所以长功较快。
  配合卧虎功还是要进行体表的排打,内练了一口气,外面的筋骨皮也是需要锻炼的。一般的排打大家都知道,这里就不废话了,说说如何练习活性抗打。
  活性抗打才是适应实战的。抗打需要局部肌肉崩紧,我们在实战中不可能随时崩紧全身肌肉去等对方打,需要培养肌肉的瞬间感知能力。
  第一步训练:局部肌肉控制训练
  平时任何时候都可以进行,可以按照从四肢末端到躯干的顺序有意识地控制你身体的某一部分肌肉崩紧和放松。一开始可能难以做到完全独立地控制某部分肌肉,可以先意念重于动作,直到可以自如地控制任何一块肌肉的松紧。能自如控制后就加快肌肉崩紧的速度。然后让同伴随意踢打你的四肢和躯干部位,打哪里就崩紧哪里的肌肉去抵抗。力量由轻到重。
  第二步训练:肌肉感知反应训练
  这就开始训练你在实战中的抗打反应了。蒙上双眼,让同伴随意踢打,刚开始力量轻一点,凭肌肉感觉在同伴打上的一瞬间崩紧肌肉抵抗。随着反应越来越快,可以逐渐增加击打力量。
  以上训练应该贯穿于整个训练过程,卧虎功应该天天练,反正也花不了多少时间,抗打训练一周至少应该进行两次。因为抗击打能力和其他能力一样,不练也是会退步的,尤其是肌肉的感知和反应能力。只有持续的训练才能保证持续的进步。
  推荐:邵发明先生的《抗打神功》教材确实有独到之处,本文训练理念也是在他的方法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改进,提高训练效率,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找来看看。
···········髂腰肌收缩产生的动作是大腿前抬,而边腿的第一个动作是提膝,正是大腿前抬的动作,只是大小腿折叠,想要出腿快首先是提膝快,所以想要提高边腿的起动速度,应该把髂腰肌的速度力量练习作为一个重点。
  训练方法:既然髂腰肌的作用是让大腿前抬,那么要锻炼刺激髂腰肌就采用大腿前抬的训练动作。
  一,牵引提膝:
  用橡皮筋一头系在脚踝上,另一头固定在地面上,向前调整位置到皮筋适当拉紧,以格斗式站立,系皮筋的腿放在后面,然后原地快速连续做提膝动作,20次一组,做完换腿再完成20次,快速解下皮筋原地高抬腿20次,稍放松后进行下一组,每天可做3—5组。
  练习要点:提膝要连续,速度要快,脚点地即起,越快越好,每一次提膝动作要到位,提起时大腿至少高于水平面。
  二,仰卧剪腿:
  平躺在床上或垫子上,双手垫在屁股下面,两腿伸直稍微离开地面,然后两腿交替快速上抬。根据个人情况50—100次一组,每组做完全快速起身原地高抬腿20次,每天做3—5组。
  练习要点:两腿始终伸直,腿上抬到与地面60度左右即可下放,不要抬到垂直角度,让髂腰肌始终处于受力状态,向下到底时腿不要挨地,在接近地面时突然发力抬起,这一瞬间的发力很重要,最大限度地强化了髂腰肌的力量。
  三,悬垂举腿:
  双手悬挂于单杠或门框上,双脚离地,然后双腿伸直用爆发力快速上举,举致极限后控制性下放,到恢复悬挂姿势后再次上举,每组15—20次,做完后快速完成10次原地收腹跳。每天做3—5组。
  练习要点:举腿尽量快,完全以腹胯部力量带动举腿,不要借摆荡的力量完成动作,下放时适当用力控制住下放速度,动作连贯,腿恢复到原位后立即再次举起,不要有停顿。
··········打沙袋是练习实战搏击不可少的练功方法。进行打沙袋练习,可以全面检验自己的攻击威力,用所有的技法狂轰滥炸而沙袋却不会受损伤,故中外技击术中基本都有打沙袋的练习内容。
  打沙袋看起来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用一个袋子装上沙,挂起来打就是了,有不少习武者,打了多年沙袋,纵然两手老茧满布,却不能提高自己的实战水平,不明打沙袋的要领。  分析起来,可见下列常见弊病:
  1,击打没有实战意识。因沙袋没有手脚,不会还手,所以练习者往往精神放松,只打不防,浑身空档。猛打一气,可以看到在练习中威风十足,拳脚如雨,可一投入实战,就手脚僵硬,精神紧张,不能发挥平素练习的功力。这就是练习中没有把沙袋设想为一个人之故。没有将攻防、步法结合起来,有实战意识地击打。
  2,步法僵硬,距离不当。有些人将沙袋装上硬沙或石子,扎上马步,抱拳于腰,狠命击打,把拳面打得伤痕累累还咬牙蛮打,自认为吃苦方可练就“铁拳”,实际上这是吃无意义之苦,自伤其身。
  上面的拳与下面的步法配合不一致,也不可能产生多大的威力。你什么时候看见世界拳王扎马步打沙袋?人是活的,打固定物功力强大,不见得在闪电般运动实战中能用得上。  电影中一名空手道高手向李小龙表演击碎木板的硬功以示威,李小龙淡淡一笑说:“木板是不会还手的。”在实战中李小龙成功地战胜了对手,靠得是整体搏击技术的精纯。如果以固定、僵死的练习方式打沙袋,追求所谓硬功,就很容易在实战中被无硬功、却能在运动中流畅打出爆发力来的对手击倒。
  3,滥用体力,不讲节奏。打沙袋应在3分钟之内作节奏变化。多数人只会一上来就拼命狠打,不到30秒,就累得气喘吁吁,却认为是耐力不足。不会呼吸,攻击没有目的、不懂变化,就会极大地消耗体力,而效果却低劣。还有一些问题不一一列出,下面详介打沙袋的要领,习者学习领悟透彻,就会消除蛮打乱击的状态。
  一、沙袋配置与安装:
  沙袋有重长型与小球型之分。重长型高100—150厘米间、直径在35—40厘米间、重量在35—50公斤间,用粗帆布做外套(可找补鞋的缝制),内置一圆柱形小沙袋,中间填充木屑或海绵等软物。为防止中间沙芯下垂,在悬挂时,应以中小芯为主要受力部位悬挂,再把外套附上。小型沙袋可练习密集拳法,比篮球稍大,内装沙或木屑,要求以球形为佳,不宜用圆柱形。在城里住楼房者,可在能受力之墙侧用角钢、膨胀螺丝固定一90度支架,用于悬挂沙袋,要求沙袋周围有1.5米以上的活动余地。设置一滑轮或钢活卡,用时拉上,不用时放下。悬挂的高度,重长型沙袋以沙包底部略高于练习者的脐部为宜,球型小沙袋以与自己头高为宜。
  二、打击方法:
  1、固定式打法:可让人扶住沙袋,练习者准确地击打。此为初级阶段,以此可使习者体会拳脚发力。踢击不明要领,发力错误者,在此阶段常易被反作用力顶倒;出拳不明发力者,容易发现自己推击弊病或击打无力,站在上前一步击中沙袋的距离上步击打,借以体会距离,全身整体用力,穿透力、鞭击力、震荡发力等。如能完成具有明显功力的击打,则上升为打活动沙袋。
  2、打活沙袋:活沙袋子比固定的难打,沙袋在晃动,你可能一时打中,一时击空,很有威力的一拳却发不出威力。故应体会拳法与步法的配合:追击打、退步打、迎击打、连续击打、前手点打等等,打得丰富多变,方悟击打之妙。同样,在踢击中,应在运动中踢击,轻重真假结合,不必每一次都是重击。
  三、单击与组合击打:
  进行重复的单项击打,可牢固地掌握一拳一脚的发力,此是打沙袋初级阶段应予重视的。不要一开始就乱打一气。一下一下地打,看自己是否打出整体威力?进行组合击打,可先打左右两拳连击,逐步过渡到多次击打,在击打中,要有轻重缓急变化。尤其是手脚连击密度,不宜能手是手、脚是脚。连环打击,手收脚出、脚收手出、紧密连贯,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四、击打要领:  1、搏斗意识:你必须设想面前站立着一位凶恶的敌人一步一步向你压过来,你必须全力以赴地防范、反击、重击!彻底重创他!不能掉以轻心,马马虎虎、大大咧咧!一旦击空了,立即变化应对方式,始终把沙袋想象成一个人,声东击西,引上击下,晃左击右、防御反击、闪躲还击、想象丰富地打击沙袋、实战时你自会感到此练习带来的益处。
  2、协调放松:放松、放松,每天不停地强调,它使你速度更快、击打更有力,精力更充沛,击打时如暴风骤雨,脱离时立即放松,调整呼吸,在击打之一刹那紧张,打出爆发力,紧张在击打中是十分之一,放松是十分之九。打完三分钟一组,立即放松肩关节、手臂,踢击完一组,也做一些按摩放松动作。
  3、发力要领。通过看打沙袋,可以看出拳手的水平状态。蛮力推击只能将沙袋击远,而振荡发力、贯穿沙袋,沙袋只是高频地小幅度震动而不是荡远,这才是拳出击爆发穿透击之力。都可在沙袋上看出来。
  五、击打安排:  是否要天天打沙袋?没有必要,可每周打两三次即可。击打强度,可三分钟一组,如果是为了比赛,可打6&3或9&3个回合,借以锻炼充沛的体力耐力。打沙袋可与空击、跳绳结合起来。在一天的练习中,可将打沙袋安排在最后,将速度练习安排在前。打沙袋是提高、检验功力的重要手段,掌握正确的方法,就会使你如虎添翼。
·········1,杠铃/哑铃平推:将杠铃或哑铃托在胸前与肩齐高(重量以自己无法进行前平举为准),然后快速向体前推出,手臂伸直后主动用力快速拉回,如此连续完成动作。这个练习可以有效提高手臂和胸背部肌肉的爆发力,对出拳的速度和力量有很大好处。
  2,连续蛙跳:动作大家都知道就不多说了,关键点在于落地时完全蹲下,落下后起跳速度要快,做到连续两个字,空中充分展开身体,尽量往高往远跳,然后收腹团身落地,也可以穿上沙背心等负重增加强度。这个练习可以快速提高腿部和腰腹部的爆发力。
  3,高翻:就是举重运动员在完成挺举时完成的从提起杠铃到翻腕托到胸前的这个运动过程,翻起后快速放下,在杠铃还没落地时再次提起,如此反复进行。这个动作可以提高手臂和整个身体背部肌肉的爆发力,尤其对腰部的爆发力效果明显。
  4,击掌俯卧撑:俯卧撑大家都不陌生,只是在撑起时快速用力让身体腾空,在落地之前完成击掌动作,可以从击一次掌到两次三次,不断提高难度。我们曾见一摔跤高手可以从俯卧撑姿势直接推起到笔直站立,其爆发力之强由此可见。
  5,俯卧撑跳:这个动作不是用手臂的力量而是腹肌的力量,方法为:俯卧撑姿势,腰部放松塌下,然后腹肌用力收缩,腰臀部向上拱,以此力量带动全身弹起,落地仍成俯卧撑姿势,如此反复练习。这个练习对腹胯部爆发力提高极有好处。
·········训练时毛巾是不是只被你用来擦汗?太浪费了,充分利用毛巾可以使你的握力和前臂肌肉得到最大的强化,方法很简单,效果却很明显:
  1,在你用哑铃、杠铃、握力器、拉力器等一系列器械练习时,用毛巾在握把上厚厚包一层,这样你在练器械时不管做什么动作,都不得不用更大的力量去抓握器械,让你的握力和前臂肌肉得到强化。但注意用很大重量进行练习时不要包,避免器械脱手造成受伤。
  2,毛巾引体向上:朋友们是不是传统引体向上已经做得想打盹了呢?试试看,挂两块毛巾在单杠的左右两边,紧紧握住毛巾, 开始引体向上!
这项锻炼对小臂和手上的肌肉锻炼极大,因为你要死命抓住毛巾不掉下去,这可比坚固的铁棒难抓多了!
  想练出结实的前臂和一双把对手掐得想哭的熊爪,就靠这小小毛巾了!
········邵发明先生的“于氏秘密”一文已经在格斗界广为流传,于氏秘密其实是黑道上训练打斗的方法,说透了很简单,就是打,先是训练的人互相打(一对三),然后是出去打(挑衅生事然后打)。在这个过程中你必须学会忘记受伤,忘记疼痛,忘记疲劳,面对多名水平相近的对手的攻击,而且几乎是全力的攻击,你只能是用自己全部的精神和身体力量去与对手拼搏,首先培养的一种斗心和斗志,然后才是打法的问题。在这种训练下,综合能力会得到飞速的提升。其训练原则确有可借鉴之处。
  首先经过这种训练后,不会再把实战当成一种多么了不得的高级训练,因为这种训练本身就是实战,在实战中去学习和调整实战的技术,训练过程中已经把与人交手当成了一种极其平常的事,随时能投入打斗,而且胜负也不放在心上,这样反而能抛开一切负担发挥出最大实力。这也就是真正练出了平常心。
  一般人在练格斗时就是怕挨打,在一般业余训练中,如果挨上一下重的,对手就会非常过意不去,也小心翼翼怕再打伤别人,这样练得再久还是怕挨打,经过这种全力对搏训练后,挨上几下根本不会放在心上,练格斗嘛,哪有不挨打的,也就是一个适应过程,永远不真打就永远不可能适应。怕挨打克服了,对实战的恐惧也就克服了。
  一个人与三个人的对决,而且是三个实力和自己基本一样的人,已经不是单纯的技术能解决的了,在这种不打便被围攻的情景下,被打者只能奋起反击,以腾腾杀气强攻对手,首先在气势上压倒对手!这是极其主要的一点!没有超强的斗志和杀气,根本不能参加这种实战,参加了唯一的结果就是挨打!
  在打法上,只能使用简单的攻击性强杀伤力大的技术,那些技巧性很高的或者得分打点的武术招式,一律不采用,也没有机会用出来,你用转身后摆腿踢一个人,但可能在你转身的时候已经被另外两个人伺机放倒了,别忘了你是在同时对付三个实力与你相当的人,如果不能迅速逼退对手或者让对手暂时失去战斗力,被围攻的后果可想而知。&
  一对一得分式的“游戏战”在这种训练中完全不可能,只能是快节奏高频率的“强冲击型游击战”为主,注重以攻为守,以进为退,不固定位置,不与人缠斗,始终要高度灵活,把握主动,以一个人来带动三个人,而不是让三个人来围攻你一个人。
  我在跆拳道训练中也借鉴过这种方法,挑选实力相近的学生进行一对二到一对三的实战训练,只要求人多一方在对头部打击的高杀伤性动作上略微收力不要产生大的伤害,其他均全力以赴。经训练实践证明,独自一人应付三人的学生的步法速度、腿法速度均能发挥到极限,而且平时一对一实战中被对手得分后的犹豫和被动也一扫而光(稍一犹豫可能就会多挨几脚),挨打后只能以更凶猛的攻势反攻对手,争取扼制对手攻势,出动作毫不犹豫,动作简洁,能够主动加快步法移动牵制对手,平时相对较弱的格挡也充分发挥(因为很多时候确实来不及躲闪),力争以一人之力控制三人,取得了很好的训练效果。
  正因为黑道中人随时面临真实的打杀,每一次斗殴稍不留神就会有受伤甚至丧命的可能,他们的训练必然是在最短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提升实际搏斗的能力,没有时间入门先站三年桩,也没有时间去进行大量的模拟训练慢慢适应,采用的技术也是最简单最具杀伤力的,三五年才能练就的“高级绝招”和不痛不痒的“得分技术”很自然地被抛弃不用。虽然作为武术练习者不能照搬他们的训练手段,更不能去挑衅打架,但是其中“以战练战”的训练理念还是很正确,很值得吸取的。
··········力量训练是每个习武者都要经历也必须经历的,但可能有不少朋友都感觉过,自己练习得很卖力,吃了苦流了汗,但想提高的却没有提高,很是苦恼。这时你需要自我反省一下,力量训练有没有练对。
  力量训练有没有练对,包含两个方面:一,你选择的练习动作是不是真正针对你想练习的肌肉,如果你选择的动作根本就不对,那目标肌肉力量肯定不会提高,因为练的根本就不是那里;二,你的动作是否规范,动作不规范会使你的训练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导致受伤。
  下面将格斗训练中常用的力量训练动作锻炼的部位和动作要领逐一讲解,有这方面疑问的朋友可以自我对照一下看看问题出在哪里。
  1,负重深蹲:
  深蹲被称为力量训练之王,因为深蹲不但提高腿部力量,还对全身肌肉都有较强的刺激,可以迅速提高全身整体力量。
  动作要领: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膝向前,两肩后张扛住杠铃,动作过程中注意,腰背挺直,上身正直,保证直起直落,千万不要弯腰弓背,不然在大重量训练时很容易拉伤腰部。除非腰部有伤,最好不要系护腰皮带或配戴弹性护腰,可以在脚后跟处垫两个小杠铃片,避免蹲到底时给跟腱造成过大压力导致受伤。下蹲时吸气,起立时呼气。如无杠铃可让训练伙伴骑在自己肩上,面对墙壁双手扶墙保持平衡,按上述要领进行练习。
也可扛杠铃进行连续半蹲跳和提蹱等练习,全面强化大小腿力量。
  2,直腿硬拉:
  可强化整个身体后部的肌肉力量,尤其对下背部肌肉的刺激非常大,对全身整体力量的强化也有很大好处。
  动作要领:上身前倾,双手抓住杠铃,手臂自然下垂,双膝挺直,挺胸塌腰,以腰背力量提起杠铃,上拉过程中手臂不要用力向外甩借力,保证杠铃贴着双腿直上直下。因为硬拉用的重量一般较大,常会出现大肌肉还没有疲劳双手就酸软无力抓不住杠铃的现象,可以使用助力带帮助抓握杠铃,保证训练效果。上提时呼气,放下时吸气。
  3,卧推/俯卧撑:
  可分为宽距和窄距两种,宽距一般双手间距为两倍肩宽,主要锻炼手臂肱三头肌和胸肌外侧靠肩关节一端,窄距双手间距与肩同宽,比较集中锻炼肱三头肌和胸肌中部和内侧,可以比较有效地增加胸肌的厚度,一般这两种方法可以交替进行练习。
  动作要领:躺在卧推架上,保持挺胸,不要弓背,这样才能把力量集中在胸肌上,拿起杠铃后下放至胸部,两肩后张,使胸肌尽量展开,然后用力收缩胸肌配合手背用力上推,如此反复。下放时吸气,上推时呼气。
  俯卧撑练习时注意:下放和撑起时全身崩劲,成一条直线,不可腰部下塌或上拱。具备一定力量水平后可在背部加重物增加强度。
  4,引体向上/下拉:
  同样分为宽握与窄握两种方式,宽握一般双手间距为两倍肩宽,主要锻炼双臂肱二头肌、前臂屈肌群和背阔肌上部,可以有效增加背部的宽度,使上身呈现倒三角形,窄握双手与肩同宽,主要锻炼双臂肱二头肌、前臂屈肌群和背阔肌下部以及斜方肌、大圆肌(肩胛骨部位)。另外对胸肌下沿也有一定锻炼作用。
  动作要领:以引体向上为例,在单杠上自然悬垂后,体会背部肌肉收缩,配合手臂力量将身体向上拉,拉的过程中挺胸,两肩后张,使背部肌肉尽力收缩,有挺胸去触碰单杠的感觉,上拉到下巴超过单杠后放松肌肉下放,如此反复。上拉时吸气,下放时呼气。练到一定水平可在身上加挂重物增加强度。注意尽量在静止悬垂的情况下凭臂力和背肌力量上拉,不要借摆动的力量向上荡,那样会把训练效果大大减弱。
  5,仰卧飞鸟/夹胸:
  集中锻炼胸肌外侧和肩关节的力量,对肱二头肌也有一定锻炼作用,经常练习对摆拳和平勾拳和力量有很大帮助。
  动作要领:躺在比肩略窄的凳子上,双手握哑铃在胸前正上方并拢,然后控制性地向两侧展开,挺胸两肩后张,尽量展开胸肌,然后双臂配合胸肌用力,将哑铃在胸前合拢,如此反复。展开时吸气,合拢时呼气。
  6,仰卧团身:
  腹肌在搏击中起到的作用是很重要的,但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传统的仰卧起坐其实对腹肌的作用并不大,仰卧起坐更多的力量是分散在胯部和腿上,正确把力量集中在腹肌上的动作应该是仰卧团身。多年前有一种风靡欧美的“美腹轮”,可以让人短时间内练出漂亮的腹肌,其实它的作用就是诱导你做出正确的仰卧团身动作而已。
  动作要领:自然平躺,双手交叉抱于胸前或成格斗式放于面前(不要抱头),保持腰部贴紧地面,上身的上半部用力抬起,将腹肌挤紧,具体感觉就象尽力用前额去接触自己的小腹,挤紧腹肌后可停顿一秒钟,然后放松平躺。这个动作对腹肌的刺激很大,我们的朋友中有的是训练有素之人,三四百个仰卧起坐对他们不在话下,但做仰卧团身动作普遍不到50个就开始感觉腹肌酸痛难以承受,可见其强度。练习到一定程度可将双腿逐渐弯起增加强度。
  此外悬垂举腿也是一个练腹肌的好动作,还可以同步增强胯部和大腿正面股四头肌的力量,可以多多练习。
  以上6个动作基本包含了全身的肌肉,武术训练不比健美训练,不用象健美训练那样把每一块肌肉单独分离出来进行练习,以整体力量为为主,所以一般都是组合型的训练动作。以上六个动作可以将深蹲、卧推、仰卧飞鸟三个动作为一组(这三个动作主要锻炼身体正面肌肉),硬拉、引体向上、仰卧团身三个动作为一组(除仰卧团身外主要锻炼身体背面肌肉),隔天练习一次,长期坚持就会有好的效果。
举一个我在执教中的实例,供大家参考。
  那次比赛是我带队参加的第二次比赛,而且头一年比赛因为普遍都是初次参赛所以输得比较惨,所以在赛前全队上下都有一种明显的紧张气氛。我考虑到这样不是办法,如果再发挥不好再输,可能队员就会陷入一个心理死局,状况越来越差。于是赛前开会时我很神秘地告诉队员放心,我会找关系弄到特殊药物(兴奋剂),能让他们兴奋起来,超水平发挥。
  临赛前头一天,我招集所有参赛队员,展示了一个小药瓶,告诉他们药弄到了,很严肃地叮嘱他们第一场比赛上场前20分钟一定记住到我这里来领一片药吃,还告诉他们吃了药会身上发热,会有打斗的欲望,一定控制住不要让人看出来,明显看得出队员们都很兴奋。
  第二天比赛,队员们按时来领药服下后,边活动我边问:身上热了吧!看你脸都红了,千万控制好情绪,别兴奋过头了。队员们一个个都激情十足地投入了比赛。那次比赛成绩很不错,拿下四个冠军,而且基本上是头一年输给谁,这次就从谁身上赢回来了,全队士气激昂。
  比赛后总结会,我先客观总结了队员的表现,给予了表扬,然后揭开谜底:我给你们吃的只不过是普通的维生素片,根本不是什么兴奋剂,队员们都目瞪口呆。我接着说:其实你们有战胜对手的能力,只不过被紧张压制了,我只是通过这样一个小骗局让你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实力,也让你们真正认清自己的实力。队员们都若有所悟。
  从那以后,队员们比赛发挥都比较稳定,没有再出现过怯场之类的现象。
  整个过程中,我先针对队员紧张的心理,故作神秘地提到药物,人在紧张害怕时都有一种想寻找一种依靠的心理,尤其我是以教练身份提出来,所以他们会很迅速地把希望寄托到这上面。赛前我则是很严肃地反复叮嘱,让他们从好奇不自觉地跟着紧张起来,强化药在他们心中的重要性,也就是说真正建立起对其作用的信任,这是达到效果的关键。而我那时提到服药后可能会产生的反应是为第二天比赛时的心理诱导作铺垫,事实上,第二天队员服药后我进一步进行心理诱导时,队员无一例外都说身上确实热了有劲了,有想打的欲望,其实这是两次诱导逐级强化让他们产生的心理作用。而赛后的揭密则让被他们寄予以希望而且确实在比赛中似乎起到关键作用的法宝在瞬间崩溃,意外之后又产生“原来完全靠我自己能力就能做到”的惊喜,从而彻底扭转对自己能力的怀疑,真正在内心里树立起对自己的自信,能够充满信心地去面对后面的比赛。
^^^^^^^^^有很多人在实战时想运用侧闪,但又由于害怕被拳打到,在侧闪同时又后仰,这就完全失去侧闪的意义。侧闪是非常适合打迎击的技术,因为利用身体侧移避开对手的直线攻击时,双方直线上的距离并没有变化,只要原地就可以迎击或者反击对方,如果你在侧闪同时又后仰,双方距离拉长了,就不容易迅速反击,而且身体又向后仰又向一边歪,重心严重偏移,也给反击增加了阻力。
  侧闪在身体侧移的同时要有向前顶,钻进去的感觉,避开对手直线进攻同时取得合适的距离,利用对手进攻时或者进攻后的空档进行迎击或者反击,利用对手直线攻击前冲的力量增加自己的反击力度,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此外侧闪要向对手攻击手臂外侧闪,而且从对手手臂外侧进行反击。如果向攻击手臂内侧闪,避开了第一拳却把自己送到了第二拳的枪口上。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跪地俯卧撑 正确姿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