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笔记 编辑器怎么对第二张图进行编辑呢?

我是这样用印象笔记的
下载简书移动应用
写了65066字,被65人关注,获得了511个喜欢
我是这样用印象笔记的
转自@四吉老师处想知道别人是如何使用印象笔记的么?今天开始,我们推出印象笔记用户故事系列,第一期故事的主人来自于武汉,是一家互联网创业公司的CEO(新浪微博@四吉),也欢迎各位象亲分享你的使用心得,更有机会获得骨灰级资深粉丝的称号——印象使者,期待你成为下一期故事的主人!一、个人对记笔记(记录)的认知1. 大脑是作处理而记录用电脑做比方,大脑好比CPU,是用来处理信息的,而存储信息,我们有硬盘。我们大脑中所记下的东西,是最基本的。比如乘法口诀,这就好比是CPU的指令集。我们通过这些简单的方式,来做复杂的运算。我们只会一口气知道9X8是多少,但我们无法知道98X89是多少。另外一个例子:我们随口能说出自己亲人,好友的电话号码,但我们无法记住所有联系人的号码。这就是说,脑子里记录的,都是最常用的。而那些记忆好的人,无非比我们多记一些电话号码,多记一些历史人物,多记一些圆周率小数点后的数字……但任何人脑都记录不了全部,所以我们需要第二大脑帮我们记忆。小时候上课时老师说过,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就是这个道理。2. 科技的进步改变生活方式没有电脑的时候,我们把信息记录在纸上。所以学生有课堂笔记,上班了有工作笔记,家庭主妇有小账本,座机旁边有号码薄。有电脑的时候,我们把信息输入到电脑里,所以有了无纸化办公,电脑里也有了财务软件,手机里也能够存号码了。网络时代(云时代),我们把信息放互联网上。本子丢了,电脑坏了,但只要有网络,我们的信息就还在。3. 记录是行动的第一步或者说,具体化一件事情,第一步就是把这件事情记录下来。有了第一步,才会有第接着的第二步。任何事情不把它变成文字,就会永远停留在口头。4. 量变引起质变通过简单的记录,积累到一定数量时归纳,整理(结构化、重新分类、加标签等),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二、 记录对自己的改变1. 通过记录,提高工作效率,因为已经开始第一步,所以不会拖延,会继续做下去。(对应上面的第3条。)2. 通过记录,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在这些知识(信息)需要调用时,可以马上变成新知。(温故知新,对应上面第4条)。例如:每月做好工作计划和总结,写年终总结时就不会头痛。再比如,从自己记录的信息中可以总结一些规律。为今后的决策所用。三、如何使用印象笔记收集资料1. 印象笔记不能代替纸质笔记本不能有了电子的,就忘记纸质本。不然印象笔记也不会与Moleskine合作推出智能笔记本了。纸和笔还是最快捷的记录方式,这个快不是指输入,而是指从“意识到记录”到“开始记录”的过程。试想:上床了睡不着突然有灵感,拿起手边的笔和纸记录要好过起床打开电脑。也许你说可以使用手边的移动电话,但你要知道灵感是来也快去也快的。解锁手机&找到应用程序&打开&新建…而对于中国人来说,电子产品最要命的,是输入法。它是灵感从无形变成有形过程中的一道墙。(大象观点:可以打开手机录音嘛)有时候手机会没电,有时候使用别人的电脑输入法不方便,有时候在中学课堂上不允许出现数码产品。这个时候,纸和笔还是最好的选择。甚至在工作中或商务会谈中,使用钢笔和笔记本显得对对方、对领导的尊重。2. 纸质笔记本不是最终形态虽然我们在纸上记录了,但是我们的纸质笔记本上无法Ctrl+F。也就是说,这些字迹不能被查找(不能被使用),也不能被分享(复印是一种很低能的分享)。所以我会把这些内容电子化。纸上记的灵感,我会把它保存在印象笔记对应的文件夹里,纸上记录的会议记录,我会重新提炼整理成电脑上的文字,使其可编辑。要知道,这并不是重复劳动,而是在归纳,在整理,甚至是在纠错。这样进入自己知识主库的内容,是经过"消毒的",每一条高质量的笔记,才能构成高质量的个人知识库。3. 印象笔记大有可为如果本身我们就在电脑(其它电子设备)前,信息的来源也是电子化的,我们就没有必要在纸质笔记本里抄一遍再转移到印象笔记。但是这些信息。也不要直接放入我们的知识库。在印象笔记里,我们需要有个收件箱(inbox),任何电子化的信息,都同步到收件箱里,再每天(或一个周期内)花一点时间统一对收件箱里的信息进行分类,纠结,加标签,简化格式等操作。然后把这些"消毒"过滤后的信息放处自己的知识库。这当然不是全部,明天我们将继续推出“我是这样使用印象笔记的(二)”,一起来看看他是如何整理笔记的。先放一个笔记本截图,也期待大家的分享哦~我是这样使用印象笔记的(二)今天,我们来看看@四吉的笔记本是如何分类的,对其中的使用方法有疑问可直接回复消息获得真人在线解答哦!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不同的工作性质、使用习惯自己设计。我的笔记本从[00]到[07]共8个笔记本组,今天说说前4个。一、笔记本命名原则1. 我会把笔记本名字前面加上序号,一来便于自定义排序,二来方便查找,比如我要找公司资料,我只记住4-1就OK,如果没有编号,我得在一堆中文中扫一遍。2. 顶级永远留给Inbox收件箱,任何第三方程序同步来的信息,任何自己新建的笔记,都放在收件箱里,集中整理,加标签后再放到对应的文件夹里。二、笔记本解读1. 个人资料1-1 个人资料这是印象笔记一个很方便的用途。把自己的身份证,邮箱、银行卡信息放到笔记里,随用随取。甚至包括那些银行卡的密码,比如下图这样(大象提示:可以选中文本,右键选择“加密所选文本”保证数据安全)同时,把自己登记照、身份证、执照、通行证的高清扫描件放印象笔记里,万一需要直接从网上下载输出。去国外护照万一丢了,得从国内传资料,而这些资料如果保存在印象笔记里,就方便多了。当然,我还会把我经常用到的论坛、微博头像放到笔记里,以备新注册时添加头像之需。1-2备忘文件这里可以放一些备忘信息,比如我家里网络IP分布,甚至路由器的备份文件也作为附件放了上去,一旦网络不好,我可以从本地直接恢复。我的火车收藏电子表格里,使用附件形式保存XLSX文件,而且印象笔记很好的支持XLSX等办公软件的文件直接预览。(大象提示:高级帐户还能搜索Office文档里的文字呢!)1-3旅程记录这里有我每次出行的时间、目的地,见了哪些人,遇了哪些事。这样老了写回忆录就比较方便吧。1-4重要邮件我放在我邮箱一份,另外通过印象笔记的同步邮件地址CC到印象笔记中,这个邮件地址除了备份邮件,还可以用它来中转一些无法直接同步到印象笔记里的应用。(比如一些照相APP不能和印象笔记同步,但支持邮件,可以发送到这个地址来同步到笔记中)1-5历史文件记录着自己大学时的自我签定书,毕业论文,工作后表彰文件,还有辞职报告书…反正一切值得珍藏的文档,都放在这里面了。2. 阅读写作2-1每日笔记这是我坚持每天写的日记,其实每天我都是用Day One来写,然后定期粘贴到印象笔记中,我就等着Day One有天能直接和印象笔记同步。2-2每日一图是我拍摄的或者同步Instagram里的照片。也许有人问,这些不是本来都已经在网络上了吗,为什么还要同步到印象笔记里?我是希望把自己的这些信息,都统一到惟一的知识信息库中,让自己的信息最大化,让这些跨应用平台的作息在印象笔记里整合起来。同时,有些应用不能保证一直能访问,为了以防万一,同步到印象笔记里,也是双保险。2-3想法点子,2-4读书笔记,2-5阅读计划,2-6写作计划,都对应着相应的内容。印象笔记的一百种使用方法是我正在写的书。3. 个人文章是我自己网站文章的备份,3-2MSN博客是当年在MSN SPACES里写的五年的博客。有时候我很想把自己3-3SINA微博都保存下来,无奈现在微博还没有这个功能,但我还是把这个文件夹留着。3-4论坛发布是我在各个论坛里发的贴子,前些天数字尾巴丢失了一些数据,但对于我来说一点也不担心,这些文章我都备份在自己的印象笔记里。3-5媒体报告是满足自己虚荣心的文件夹。如果你是学生,做好自己课余生活的记录,做好社会实践的记录,做好自己写过的文章,读过的书的读书笔记。只要把这些截图放在应聘书里,还怕找不到好工作?4. 工作资料4-1公司资料有自己公司各个时期各个版本的公司介绍,还有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等高清复印件,随用随取。不然就得墙上取下来复印。4-2项目资料里和公司对应部门的同事共享这个笔记本,笔记本共享协同办公也是印象笔记的用处之一,而且它还有很好的版本控制功能。其实,有很多团队、公司都在用印象笔记来协同办公。4-3公司运营里是一些报表数据。可以点击右上角的“...”,通过“查看公众帐号-&查看历史消息”查看昨天的用户故事。剩下的5—7,先把图放上来,明天我们再详细说~~我是这样使用印象笔记的(三)除了继续解读@四吉的笔记本之外,今天我们还会看到如何使用标签、印象笔记不是什么以及他的使用心得。一、笔记本解读(续)5. 专业资料对于一个收集控来说,收集一些专业资料和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把这些都放入印象笔记中,是个很好的选择。在专业资料中,我收集了关于5-1生产工具,5-2知识管理,5-3时间管理,5-4社交网络,5-5程序开发,5-6摄影设计,5-7知识百科以及杂类的5-8网页剪辑资料。这些资料一般是通过印象笔记的剪藏功能直接在浏览器中抓取。?剪藏功能可以很智能地识别文章区域,过滤其它内容。如果觉得还不够完美,可以导入后使用印象笔记的"格式简单化"甚至"成为纯文本"功能去掉CSS。节省同步流量,同时提高同步时的下载速度及跨平台的阅读体验。6. 收集资料?在以上第五大类专业资料中,笔记的形式大多是文本或网页的,而第六类资料收集中的形式,是以PDF或JPG形式出现的,所以我把它们分开存放。6-1信息图中,是我从网站,微博里收集的一些相关信息图;而6-2思维导图里存放着自己和别人做的思维导图;6-3代码库里是觉得有用的代码片段;6-4地图里收集的并不是Google地图里的那种地图,而是各种手绘地图,好吃好喝的地图等。6-5说明书需要着重说明一下,这是一件非常LifeStyle的事情,平时我们买了家电或者数码产品,基本不看说明书,但万一有哪里不懂,在家里还得翻箱倒柜去找,在外面的话就难了。但通常数码产品自带光盘或网站上都有说明书的PDF文件,把这些PDF直接拖到印象笔记里就方便了,而且印象笔记是支持PDF直接预览的,不需以附件的形式用第三方软件查看。6-6钢琴谱、6-7吉它谱,我常常在MAC上找一些琴谱。然后用iPad打开放在琴架上,有时走到外面需要露一手,只要带着iPhone或iPad,就不会因为没有自己熟悉的曲子而尴尬了。6-8魔方资料里是我收集的魔方套路公式等。?7. 文档扫描之前说了,印象笔记要和纸质笔记本结合使用。我使用的是Moleskine Weekly周记本作为我的手写笔记本。?Moleskine 周记本的布局是左页为一周日历,右页为线条。每一周过完后,我会把左面边的每天做的事情记录到iCloud日历中,右边书写的内容整理后同步到印象笔记里。而每个月过完后,我会用iOS上的工具"全能扫描王",拍摄这一个月的四页文件,以PDF格式放到印象笔记中,这样笔记中既有可编辑的文字,也有原笔迹便于收藏和回忆。印象笔记现在正在做中文手写的识别工作,以后这些PDF上的手写文字,也能被识别到就更方便了。看手写的笔记,能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更重要的是,我可以回忆三年前、五年前的笔记,看当时自己写的字,看当时某人在本子上写的字……而且他们的重量是0,只需要一部安装了印象笔记的移动设备。这也是我前面提到的,纸质笔记不是最终状态,最终形成所有信息的数字化。二、 用标签来管理笔记?文件夹关系,是WINDOWS下的概念,要用好印象笔记,一定要开始使用标签。在笔记本分类中,我按笔记的类型归档,但有些笔记其实还分属其它的类别。如果是一个强迫症,就会纠结我应该把这个笔记放入A文件夹还是B文件夹呢,一个笔记只能对应一个笔记本,但一个笔记可以使用多个标签,使用标签就不会太纠结了。笔记本的名字基本不用改动,也不会反复命名,所以我是用的中文来做笔记本名字。但标签是需要重复标注的,所以我用英文简称来命名标签。标签也是可以分类的,我把标签分为工作标签和生活标签两类。另外,这些信息的集合还能为我们再次使用。比如我要写一篇关于iOS的文章,直接搜索iOS标签,关于iOS的信息图、思维导图、新闻、代码片断什么的都出来,甚至在Google里搜索iOS,也能在自己的印象笔记里找到对应内容。三、印象笔记不是什么?虽然只要你想,印象笔记能完成很多事情,但凡事有所为有所不为。1. 印象笔记不是网盘虽然什么文件都可以往里拖,但不要把它当作网盘存交换数据。就好比我们可以拿纸质笔记本夹收据发票,但没有人拿它来夹牛排,虽然它确实可以夹。2. 印象笔记不是编辑工具如果要输出成为正式的文档,还是需要将印象笔记中的文本拷贝到专门的编辑工具中编辑。3. 印象笔记不是垃圾站如果信息不处理、不加工、不分类、不归档、不加标签、没有文件夹层次,什么内容都放在根目录下,即使这些信息再有用,也会成为垃圾。因此,信息一定要过滤后才放入自己的知识库,在这之前,可以放在Inbox收件箱里。这就像进入手术室前,会有一间小屋子换衣戴帽洗手消毒。四、使用心得我们把一切信息放到印象笔记里,不是追求笔记数的多少,因为这不是存折上的数字。甚至有时候,我会把过时信息,不需要的信息做删除处理。当我们的信息积累到一定的量,就会产生质的变化。比如以我现在收集的信息图的量,完全可以做一个信息图的分享网站(如果不考虑版权的话)。对个人而言,每天的工作计划,对写周报有帮助,周报对月报有帮助,月报对年终总结有帮助。所以平时点滴的积累,在关键时刻就会省很多时间,年前很多人在为年终总结焦头烂额的时候,是我最轻松的时候。通过整理月报,年报半小时就出来了。而且不是网上下载千篇一律的。有事实,有数据。哪个领导看了都说好。这只是其中一个例子。如果你是学生,做好课堂笔记以后复习总结起来就不累。你要找工作,做好之前的收集工作,写的简历就好看。我现在招人看简历,点滴积累是会有大收获的,只有行动了才能感受这一点。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
被以下专题收入,发现更多相似内容:
年轻的你,在这里遇见更好的她/他和自己
· 19022人关注
交流印象笔记Evernote使用方法和技巧,最新活动、粉丝故事、问题汇总、大象周边介绍等等。
交流讨论和问题解决社群,http://...
· 7624人关注
业余爱好评测各类APP\电子产品\软件\游戏\自媒体;
钟情于轻巧、富有设计感又必不可少的APP;
一切源于“电子产品终结者”。
· 3684人关注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选择支付方式:当前位置: >
> 如何使用印象笔记圈点?印象笔记使用图文教程
如何使用印象笔记圈点?印象笔记使用图文教程
  印象笔记圈点是一款最好用的图片标注工具,帮你轻松表情达意。拍照、标注并分享,简单三步,瞬间实现。你可以添加箭头、图章、图形等各种精美标注,最清晰地表达你的想法。快速完成一切交流,从未如此简单。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它是如何快速实现这些功能的。
软件推荐:&&&&&&  1.下载和安装Skitch,然后双击启动它。为了使大家详细了解它的用法,我就从几个最常用的工具用法说起。  2.单击印象笔记.圈点菜单,选择新建---屏幕截图。然后用鼠标在屏幕上拉开截图范围,松开鼠标,一个截图出现在编辑区。  3.第一个工具是箭头,单击它,在图像编辑区沿着一个方向拖曳,就能画出一个箭头。  4.第二个工具是文本工具,单击它在画图区单击一下,就出现输入框,可以输入文字,这样就可以添加标注。  5.如下图所示,输入“印象笔记”的结果如下。第三个工具是几何图形,有矩形、圆角矩形、椭圆和线段等。  6.单击椭圆工具,在画图区域拖曳就可以画出椭圆来。  7.单击印象笔记.圈点选择保存为图片,可以把编辑好的截图保存下来。  通过以上的介绍,是不是觉得很简单,使用印象笔记圈点就可轻松搞定很多修图中遇到的问题,不信也可以自己动手试试。
最新推荐文章【4月14日更新】最详细的用户故事:一位公司的总经理讲述他是如何使用印象笔记,细节决定成败 - 印象笔记的日志,人人网,印象笔记的公共主页
【南北同学打雪仗差异】南方同学打雪仗都是优美的,听到的都是女生的尖叫:啊,好美的雪啊啊啊 .呀呀呀的。再看东北,满耳都是嘶吼:草你妈!哎我你妈逼!小逼崽子偷袭我,你给我等着!唉我,给你能耐完了?干死这逼,把这逼给我埋雪里!东北同学在用生命打雪仗,多么彪悍的人生!
【4月14日更新】最详细的用户故事:一位公司的总经理讲述他是如何使用印象笔记,细节决定成败
袁喆:武汉某互联网公司的总经理
1.个人对记笔记(记录)的认知
2.我是如何用印象笔记-收集
3.我是如何用印象笔记-整理
4.我是如何使用印象笔记-应用【4月14日更新】
5.印象笔记的一些不可为【4月14日更新】
6.如何获取印象笔记的使用技巧【4月14日更新】
7.付费版和非付费版的区别【4月14日更新】
8.关于Moleskine笔记本【4月14日更新】
个人对记笔记(记录)的认知1.大脑是作处理而记录.我用电脑做比方,大脑好比CPU,是用来处理信息的,而存储信息,我们有硬盘.我们大脑中所记下的东西,是最基本的.比如乘法口诀,这就好比是CPU的指令集.我们通过这些简单的方式,来做复杂的运算.我们只会一口气知道9X8是多少,但我们无法知道98X89是多少.另外一个例子:我们随口能说出自己亲人,好友的电话号码,但我们无法记住所有联系人的号码.这就是说,脑子里记录的,都是最常用的.而那些记忆好的人,无非比我们多记一些电话号码,多记一些历史人物,多记一些圆周率小数点后的数字...但,任何人脑都记录不了全部.所以.我们需要第二大脑帮我们记忆.小时候上课时老师说过,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就是这个道理.2.科技的进步改变生活方式没有电脑的时候,我们把信息记录在纸上.所以学生有课堂笔记.上班了有工作笔记.家庭主妇有小账本记流水账.座机旁边有号码薄.有电脑的时候,我们把信息输入到电脑里,所以有了无纸化办公,电脑里也有了财务软件,电话(手机)里也能够存号码了.网络时代,(云时代),我们把信息放互联网上.本子丢了.电脑坏了,但只要有网络,我们的信息就还在.3.记录是行动的第一步或者说,具体化一件事情,第一步就是把这件事情记录下来.有了第一步,才会有第接着的第二步.任何事情不把它变成文字,就会永远停留在口头.(GTD,时间管理)4.量变引起质变通过简单的记录,积累到一定数量时归纳,整理(结构化,重新分类,加标签等),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PKM,个人知识管理.)&
记录对自己的改变1.通过记录,提高工作效率,因为已经开始第一步,所以不无拖延,会继续做下去.(对应上面的第3条.)2.通过记录,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在这些知识(信息)需要调用时,可以马上变成新知.(温故知新,对应上面第4条)例如:每月做好工作计划和总结,写年终于总结时就不会头痛.例如:从自己记录的信息中可以总结一些规律.为今后的决策所用.&
我是如何使用印象笔记-收集
1.印象笔记不能代替纸质笔记本不能有了电子的,就忘记纸质本.不然印象笔记也不会出Moleskin智能笔记本了.纸和笔还是最快捷的记录方式,这个快不是不是指输入,而是指从意识到记录到开始记录的过程.试想:上床了睡不着突然有灵感,拿起手边的笔和纸记录要好过起床打开电脑.也许你说可以使用手边的移动电话,但你要知道灵感是来也快去也快的.解锁手机&找到应用程序&打开&新建&而对于中国人来说,电子产品最要命的,是输入法.它是灵感从无形变成有形过程中的一道墙.有时候.手机会没电.有时候,使用别人的电脑输入法不方便,有时候,在中学课堂上不允许出现数码产品.这个时候,纸和笔还是最好的选择.甚至在工作中或商务会谈中.使用钢笔和笔记本是件显逼格的事情,也显得对对方,对领导的尊重.&
2.纸质笔记本不是最终形态虽然我们在纸上记录了,但是我们的纸质笔记本上无法Control+F.也就是说,这些字迹,不能被查找(不能被使用),也不能被分享(复印是一种很低能的分享).所以.我会把这些内容电子化.纸上记的灵感,我会把他保存在印象笔记对应的文件夹里,纸上记录的会议记录,我会重新提炼整理成电脑上的文字.(可以编辑).要知道,这并不是重复劳动,而是在归纳,在整理,甚至是在纠错.这样进入自己知识主库的内容,是经过"消毒的",每一条高质量的笔记,才能构成高质量的个人知识库.&
3.印象笔记大有可为如果本身我们就在电脑(其它电子设备)前,信息的来源也是电子化的,我们就没有必要在纸质笔记本里抄一遍再转移到印象笔记.但是这些信息.也不要直接放入我们的知识库.在印象笔记里,我们需要有个收件箱(inbox),任何电子化的信息,都同步到收件箱里,再每天(或一个周期内)花一点时间统一对收件箱里的信息进行分类,纠结,加标签,简化格式等操作.然后把这些"消毒"过滤后的信息放处自己的知识库.&
我是如何使用印象笔记-整理
一.用文件夹来处理文件类型.我的文件夹分层
1.我会把文件夹名字前面加上序号,一来便于自定义排序,二来方便查找,比如我要找公司资料,我只记住4-1就OK,如果没有编号,我得在一堆中文中扫一遍.
2.顶级永远留给Inbox收件箱,任何三方程序同步来的信息,任何自己新建的笔记,都放在收件箱里,集中整理,加标签后再放到对应的文件夹里.
3.说说自己的分类.每个人根据自己不同的工作性质,使用习惯自己设计.【以下是所有分类】
1-1 个人资料
这是印象笔记一个很方便的用途.把自己的身份证,邮箱.银行卡信息放到笔记里,随用随取.甚至包括那些银行卡的密码,比如这样&.(试试密码,123456)同时,把自己登记照,身份证,执照,通行证的高清扫描件放印象笔记里,万一需要直接从网上下载输出.去国外护照万了丢了,得从国内传资料,而这些资料如果保存在印象笔记里,就方便多了.当然,我还会把我经常用到的论坛.微博头像放到笔记里,以备新注册时添加头像之需.在1-2备忘文件里,可以放一些备忘信息.比如我家里网络IP分布.甚至路由器的备份文件也作为附件放了上去,一但网络不好,我可以从本地质量恢复.
路由器备份文件以附件形式存储,需要时直接下载.
我的火车收藏电子表格里,从XLSX文件直接粘贴到印象笔记里,会保留基本的排版,同时使用附件形式保存XLSX文件,而且印象笔记很好的支持XLSX等办公软件的文件直接预览(Quick Look).&
1-3旅程记录里有我每次出行的时间,目地,见了哪些人,遇了哪些事.这样老了写回忆录就比较方便吧.
1-4重要邮件我放在我邮箱一份,另外通过印象笔记的同步邮件地址CC到印象笔记中,这个邮件地址除了备份邮件,还可以用它来中转一些无法直接同步到印象笔记里的应用.(比如一些照相APP不能和印象笔记同步,但支持邮件,可以发送到这个地址来同步到笔记中)
1-5历史文件里,记录着自己大学时的自我签定书,毕业论文,工作后表彰文件,还有辞职报告书&反正一切值得珍藏的文档,都放在这里面了.&
2-1每日笔记里,是我坚持每天写的日记,其实每天我都是用Day One来写,然后定期粘贴到印象笔记中,我就等着Day One有天能直接和印象笔记同步.&
2-2每日一图我是同步我的Instagram里的照片.
也许有人问,Day One,Instagram不是本来都已经在网络上了吗,为什么还要同步到印象笔记里,其实我觉得.我是希望把自己的这些信息,都统一到惟一的知识信息库中,让自己的信息最大化,让这些跨应用平台的作息在印象笔记里整合起来.同时,有些应用不能保证一直能访问,为了以防万一,同步到印象笔记里,也是双保险.&
2-3想法点子,2-4读书笔记,2-5阅读计划,2-6写作计划.都对应着相应的内容.印象笔记的一百种使用方法是我正在写的书.&
是我自己网站文章的备份,3-2MSN博客是当年在MSN SPACES里写的五年的博客.有时候我很想把自己3-3SINA微博都保存下来,无奈现在微博还没有这个功能,但我还是把这个文件夹留着.3-4论坛发布是我在各个论坛里发的贴子,前些天数字尾巴丢失了一些数据,但对于我来说一点也不担心,这些文章我都备份在自己的印象笔记里.3-5媒体报告是满足自己虚心的文件夹&
上图是MSN博客的备份,下图是在论坛发布文章的备份.&
如果你是学生,做好自己课余生活的记录.做好社会实践的记录,做好自己写过的文章,读过的书的读书笔记.只要把这些截图放在应聘书里,还怕找不到好工作?
4-1公司资料有自己公司各个时期各个版本的公司介绍,还有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等高清复印件,随用随取.不然就得墙上取下来复印.4-2项目资料里和公司对应部门的同事共享这个笔记本,笔记本共享协同办公也是印象笔记的用处之一,而且它还有很好的版本控制功能.其实,有很多团队,公司.都在用印象笔记来协同办公.4-3公司运营里是一些报表数据.对于一个收集控来说,收集一些专业资料和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把这些都放入印象笔记中,是个很好的选择.在专业资料中,我收集了关于5-1生产工具,5-2知识管理,5-3,时间管理,5-4,社交网络,5-5,程序开发,5-6摄影设计,5-7知识百科以及杂类的5-8网页剪辑资料.&这些资料一般是通过印象笔记的剪藏功能直接在浏览器中抓取.也有部分是通过Reeder同步到印象笔记中的.
剪藏功能可以很智能地识别文章区域,过滤其它内容.如果觉得还不够完美,可以导入后使用印象笔记的"格式简单化"甚至"成为纯文本"功能去掉CSS.节省同步流量,同时提高同步时的下载速度及跨平台的阅读体验.
在Reeder中,可以直接把RSS里的文章导入到印象笔记中.所以,我基本不在Reeder里对文章加星,因为对我有用的文章我已全部存入印象笔记.在以上第五大类专业资料中,笔记的形式大多是文本或网页的,而第六类资料收集中的形式,是以PDF或JPG形式出现的,所以我把他们分开存放.&
6-1信息图中,是我从网站,微博里收集的一些相关信息图,而6-2思维导图里存放着自己和别人做的思维导图,6-3代码库里是觉得有用的代码片段,6-4地图里收集的并不是Google地图里的那种地图,而是各种手绘地图,好吃好喝的地图等...6-5说明书里,都是说明书的PDF,这是一件非常LifeStyle的事情,一定要推荐给听友,平时我们买了家电或者数码产品,基本不看说明书,但万一有哪里不懂,在家里还得翻箱倒柜去找,在外面的话就难了.但通常数码产品自带光盘或网站上都有说明书的PDF文件,把这些PDF直接拖到印象笔记里就方便了,而且印象笔记是支持PDF直接预览的,不需以附件的形式用第三方软件查看.6-6钢琴谱,6-7吉它谱,我常常在MAC上找一些琴谱.然后用iPad打开放在琴架上,有时走到外面需要露一手,只要带着iPhon或iPad,就不会因为没有自己熟悉的曲子而尴尬了.6-8魔方资料里是我收集的魔方套路公式等.
信息图里皆信息.
PDF文件可以直接在印象笔记里浏览.&最后要分享的是第七大类,文档扫描.之前说了,印象笔记要和纸质笔记本结合使用.我使用的是Moleskine Weekly周记本作为我的手写笔记本.
Moleskine 周记本的布局是左页为一周日历,右页为线条.每一周过完后,我会把左面边的每天做的事情记录到iCloud日历中,右边书写的内容整理后同步到印象笔记里.而每个月过完后,我会用iOS上的工具"全能扫描王",拍摄这一个月的四页文件,以PDF格式放到印象笔记中,这样笔记中既有可编辑的文字,也有原笔迹便于收藏和回忆.印象笔记现在正在做中文手写的识别工作,以后这些PDF上的手写文字,也能被识别到就更方便了.(网易云笔记现在有手写输入,但输入后还是以图片形式存储.无法OCR识别手写体.既然无法识别,手写体仅仅是输入上的讨好,而无法被搜索到,无法编辑.我认为印象笔记没有急着上手写功能.就是因为现在中文手写识别还不成熟,如果成熟后他们肯定会上这个功能.)
看手写的笔记,能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更重要的是,我可以回忆三年前,五年前的笔记,看当时自己写的字,看当时某人在本子上写的字...而且他们的重量是0,只需要一部安装了印象笔记的移动设备.这也是我之间提到的.纸质笔记不是最终状态.最终形成所有信息的数字化.&以上说是都是用文件夹来管理文件类型,下面我简单提一下标签:&
二.用标签来管理文件关系
文件夹关系,是WINDOWS下的概念,在MAC平台下,更强调用标签来处理文件关系.要用好印象笔记,一定要开始使用标签.在文件夹分类中,我按笔记的类型归档,但有些笔记其实还分属其它的类别.如果是一个强迫症,就会纠结我应该把这个笔记放入A文件夹还是B文件夹呢,一个笔记只能对应一个文件夹,但一个笔记可以使用多个标签,使用标签就不会太纠结了.&方件夹的名字基本不用改动,也不全反复命名,所以我是用的中文来做文件夹名字.但标签是需要重复标注的,所以我用英文简称来命名标签.标签也是可以分类的,我把标签分为工作标签和生活标签两类.&
我是如何使用印象笔记-应用&我们把一切信息放到印象笔记里,不是追求笔记数的多少,因为这不是存折上的数字.甚至有时候,我会把过时信息,不需要的信息做删除处理.当我们的信息积累到一定的量,就会产生质的变化.比如,以我现在收集的信息图的量,完全可以做一个信息图的分享网站(如果不考虑版权的话.).对个人而言,每天的工作计划,对写周报有帮助,周报对月报有帮助,月报对...
阅读(9590)|
好强大!原来小象还可以这么厉害!
人人移动客户端下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印象笔记 共同编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