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低年级写字观察与方法教学开题报告

下载费用:20 元 &
书法课题开题报告 1 / 29 书法课题开题报告 《书法本科教育特色比较研究》 开题报告 学生 姚登魁 指导老师 周德聪 三峡大学 艺术学院 1.课题来源 由三峡大学艺术学院周德聪老师和学生共同商讨后拟定。 2.研究目的和意义 2. 1 研究目的 书法本科教育在改革开放之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综合型大学,师范院校,纯艺术院校相继开设了书法本科教育。他们在培养目标,课程开设,人才规格上各具特色。针对他们在课程设置、培养目标、 师资力量以及学生就业等方面进行对比比较研究,从而能够全面了解本科书法教育的得与失,并能够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相互交流,以探求一条真正适合各类院校未来发展的道路。 2. 2 研究意义 2. 2. 1 回顾历史,进一步准确把握书法教育的规律,认识到以往教育中的缺陷和不足。书法本科教育在过去近 50 年的时间里得到了显著的发展。由浙江美术学院发轫2 / 29 向全国各大院校横向扩散,高等书法教育的学科体系也由本、专科到硕士、博士到首 都师大博士后流动站的纵向上升而逐步完善,显现出蓬勃的发展势头。 2. 2. 2 而当代的书法本科教育 也伴随着传统文化的弘扬而持续升温。 随着本科院校的招生规模的扩大,纯艺术院校、师范院校、综合类大学抑或理工科大学都有开设书法专业或者方向,而在目前专业培养模式以及方案、课程设置培养下的书法人才因专业的不对口让他们无法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这不得不让我们思考出现问题的原因。 2. 2. 3 另外,如果把书法本科教育置身于中国教育大背景之下,我们更应该尊重招收学习能力突出学生 —— 合理保质培养 —— 服务中小学基础教育的良性循环规律。这一方面有利于书法学习者整体素 质的提高,另一方面又有利于解决专业不对口,就业形势严峻的问题,真所谓两全其美。 最后,书法专业学生文化素质的普遍偏低直接阻碍了书法专业的向前发展,也很难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书法家,加之对教育规律的把握又不到位,而又很难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过上述几类学校的课程设置与培养方式的对比比较,分别探求符合各类高等院校书法教育发展的道路和方案才是当务之急。 3 / 29 3.阅读的主要文献,国内外学术动态及本课题的主攻方向 3. 1 阅读的主要文献及文献综述 《书法学》陈振濂 江苏教 育出版社 《书法教育学》 陈振濂西泠印社出版社 《大学书法专业教学法》陈振濂 辽宁教育出版社 《书法学概论》 陈振濂 天津古籍出版社 《二十世纪中国高等书法教育史》张韬 辽宁教育出版社 《高等书法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 《新世纪 —— 高等书法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文联出版社 《文字书写与书法学科刍议》周德聪《中华书画家》总第 12 期 86— 87 页 《湖北美术学院本科书法专业方向创立前后》 叶军《学院美术》 2016 第一期总第 48 期 56— 57 页 《 2016 杭州国际高等书法教育论坛论文集》 祝遂之 《中国书法》杂志 2000 年 —— 2016 年 中国书法杂志社 《书法》杂志 XX—— 2016 上海书画出版社 《美术观察》 XX—— 2016 美术观察杂志社 4 / 29 《艺术教育》 XX—— 2016 艺术教育杂志社 文献综述 《书法学》提出了书法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应具备哪些内容,应该如何用学科立场去进行思考。尤其是针对书法教育层次的不完善, 书法界在社会上的辐射面较小,高等书法教育的水准太低,对一 个大学本科书法学生和教师的知识结构以及专业素质缺乏相对标准等一系列问题,谈到了建立书法学科的意义 《书法教育学》阐述了上世纪 90 年代初期,书法教育存在缺乏体系与要求系统化,缺乏教学法与要求科学教学,没有教材与迫切需要教材许多现实矛盾,这就决定了书法更加应该确立为一门真正的学科。 有《书法学》与《书法教育学》等书法教育理论专著在书法界和社会产生的广泛影响,书法教育也逐步走向规范,高等书法教育也已渐具规模。而《大学书法专 业教学法》横跨创作与理论两大领域,又兼顾临摹与创作,还囊括了教学内容与教学法,这既丰富了理论知识部分,又为技法的掌握铸造了一个学习平台与相对标准,更为教学的展开提供了一套相对严谨的方法论。 周德聪先生在《文字书写与书法学科刍议》中指出,各个高校在学术背景的不同,师资力量的差异,目标设置的有别的基础上开办的“书法专业”放在美术学学科之下具有5 / 29 一定的合理性,与其去争取在教育部的专业地位,还不如把美术学科下的“书法方向”办好。 3. 2 国内外学术动态 随着高等书法教育的风行,一系 列问题也纷纷而来,如“重技轻道”,学科归属不明确,学科地位不独立,学生文化素养普遍偏低,专业不对口,就业形势异常严峻等等。针对诸多问题,首都师范大学,太原师范学院和中国美术学院先后三次举办或承办了高等书法教育 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国内外学者都陷入了对高等书法教育的未来思考。 3. 1. 1XX 年 9 月 25 日至 27 日“高等书法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国际研讨会”在首都师范大学举行,一是总结了40 年高等书法教育成功的经验与不足的教训;二是思考高等书法教育在当代教育体制中的学科定位、建设与发展前景;三是探 讨高等书法教育与现代文化建设、发展的关系;四是寻求建立更广泛的国内国际高等书法教育交流、互补与融合的机制。 3. 1. 2 XX 年 9 月 12 日《新世纪 —— 高等书法教育学术研讨会》在太原师范学院举行,有高等书法教育的现状和未来思考,有本科书法教育模式的研究,也有海峡两岸大学书法教育之比较以及整个书法学科建设的一系列问题的探讨。 6 / 29 3. 1. 3 “ 2016 杭州国际高等书法教育论坛” 2016年 12 月在杭州中国美术学院举行,进一步谈到了高等书法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和应对策略;也涉及到了国学与高等书法教育 的重要关系;也深入到了高等书法教育的若干教学问题以及海外高等书法教育,如韩国、日本等;最后也回归到了高等书法教育与人才培养本身。 本课题主攻方向 本课题着眼于本科书法教育的“特色”二字,这就要求寻找代表性的院校,针对其人才培养目标以及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以找到各自在未来学科建设与专业发展的可行方案。 《中小学写字与书法教学研究》开题报告文章作者 :万晓晔 发布时间:
1:42:51 阅读次数: 244 盐城市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课 题 中小学写字与书法教学研究开 题 报 告 盐城市潘黄实验学校课题名称:中小学写字与书法教学研究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汉字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的载体,具有很强的社会性,也是传播文明信息的工 具,而书法艺术是我国的国粹,蕴含着丰厚的民族文化和深刻的民族精神,感染 着一代又一代人。热爱文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具备熟练的写字技能,并有初 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是现代中国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 无论是在世界的认同中,7 / 29 还是在国人的民族情结里,书法一直是最能够代表 中国的文化符号。在中国众多艺术门类中,没有比书法能够更直接 、更全面地表 现中国文化本质和精髓的了。热爱书法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具备熟练的写字技 能,并有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是现代中国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 国务院颁发的《面向 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指出:“各级各类学校, 特别是中小学,要继续把写好规范字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现行《九年制 义务教育全日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对写字教学作出了明确要求:“用硬笔写字, 写得正确、端正、整洁,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写字教学作为义务教育的 基本任务之一。 韩盼山教授在《书法基本教育》书中说:“书法艺术教育重要在教 育,书法 艺术本质则是一种媒介或手段,意在通过它使受教育者得到审美享受,提高审美 境界,陶冶性惰,净化心灵”。 书法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还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的同时也陪养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完善人格品质,提 升文化素养。 问题的提出 然而,长期以来,无论是课程专门设置的写字课,还是其它涉及到的写字教 学环节,都像“鸡肋”一样,食之无味,却欲罢不能。写字教学并没有真正发挥 应有的育人和实用功效。教师不愿上写字课,总觉的教不得法不成体系;学生也 不愿意学,枯 燥乏味没有新意。写字教学总是虎头蛇8 / 29 尾,雁过无声,没能起到应 有的实效。很多学生从小学到大学,写了十多年的汉字,他们的书写能力并未达 到较高的水平。 是我们的老师教的不用心、学生学得的不上心吗 ?当然不是,查阅各类报刊杂 志不难看出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致力于提高写字教学的研究,如范钦华老师的读写、 范写、摹写、默写“四部曲”,相辅相成,虚实相济 ,缺一不可。在写字教学中 根据教学实际,巧妙组合,使学生在课堂上眼、耳、口、手、脑并用,极大的提 高了学生写字兴趣,培养了良好的写字习惯。 本课题侧重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通 过教师的教学方法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两方面,探讨通过书法艺术促进小学语文写字教学策略的研究,提高老师的教学 艺术水平,提升学生的书写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对我国书法艺术的热 爱,弘扬民族文化。 概念的界定 书法当属艺术范畴 ,含有艺术价值及丰厚的美学底蕴 ,是书法爱好者、书法家 们所涉猎的。写字则不然 ,是一般人所为 ,是人们生活、学习、工作中必备的一种 技能 ,是大众化的。要想写好字,必须懂得书法艺术。“书”有写字的意思;“法” 就是方法、技法、法则,也就是汉字的书写艺术。按新课程标准,小学一二年级 写铅笔 字,三年级以上写钢笔或圆珠笔。写字要有法 ,这个法就是借鉴“书法”中 的法。依法求型 ,依法造型 ,字就能写得美观 ,具有观赏性。只有让学生掌握写字的 技法,写的得法,才能写出9 / 29 一手规范的,具有美感的字体。所以书法艺术对小学 语文写字教学起决定性作用。 二、相关课题研究与现状 我国古代历来重视书法教育。古人倾向于把“书法”看成是一门综合的学问 而不是较为纯粹的“艺术”,与书写相关的内容几乎都在“书学”之列。其中的 识字与习字呈平行关系,并具有极强的辅助功能和工具作用。古代书法教育起源 很早,至少从商代起,书法就已成为 教育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据《礼记》 记载,西周时期的教育内容为“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书”即识 字与习字。古人通过“以书为教”的方式,把识字与写字教育结合在一起。 《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书写要认真、工整、规范、美观”。可 见书法是语文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之一。书法教育通过识字、写字等一系列的教 育教学活动中,将祖国的传统文化渗透。书写不但有利于扎实地学好汉字,也有 助于弘扬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 从目前书法教育的现状看,整个社会对书法教育的重要性还没有充分认识, 还没有形 成一个全民学习普及书法的教育气氛。特别是作为书法教学主阵地的学 校,书法教学薄弱。甚至应当纳入课堂教学的写字教学环节,也很难真正落实发 挥效应。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又会出现书法课与写字教学各不相干“两张皮” 的现象,无论是从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上,都很难兼容,各自10 / 29 为政。因而造成 书法课没有系统,写字教学又不得法等现象。甚至有很多专家的评论,可谓百花 争鸣。如四川省南充市第十中学提出的“圆米格”、“灯笼格”,根据“汉字形 方意圆”理论和传统的习字格中“米字形”对汉字结构定位参照作用而设制的。 它能充分体现汉字 结体“形方意圆”之精髓,能使汉字笔画收放适度,并向中心 凝聚,获得国家专利。又如全国小语会副秘书长李春旺指导的《加强与提高中小 学生汉字书写规范的实验研究》中,在保证小学生汉字书写水平的大面积提高上 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强调必须在课程设置,师资培训、汉字书写教材 等方面都同步到位。阶段性成果中的《小学生阴文字帖》采用标准楷体,学生在 练习了这样的范字之后,能保证大面积的学生汉字书写工整,易认、明朗、美观, 也为部分对“书法”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在此基础上再取法前人,进一步研习,形 成有书法审美意义的书写风格作了铺 垫。这些书法元素的运用有效地提高了写字 教学的效率。 尽管这样,当下我国书法教育纵向地与传统教育比较,横向地与汉字文化圈 国家的教育比较,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所受的重视和普及程度,仍存在着滞后的状 态。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书法教育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客观的来看: 1、对小 学书法教育的目的与要求存在着模糊认识。在课时的安排、内容的设置、教学方 法的运用等方面出现了偏差,写字教学只能通过语文课落实。 2、11 / 29 没有特定的写字 课本和教本,没有科学的考核标准,没有系统的教学计划,所以在教学内容的设 置上出现了许多遗漏,如:注 重笔画的练习而缺少欣赏和理论课;对硬笔书法和 毛笔书法之间的区别及其关系很少对比。主观的来看: 1、教师在教育学过程中不 能认识书法在语文学习中的意义,只讲解有关书写方面的简单知识,没有将书法 教育渗透到学生的素质教育中去。 2、教师自身对书法缺少了解,书写技能明显有 问题。可见书法还没有被国人重视,写字教学更没有形成体系,广大教师更是教 不得法,无从下手。 三、理论依据 罗杰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由马斯洛、罗杰斯等人于 20 一世纪 50 年代末和 60 年代初在美国创 立。强调的是人的本性、 潜能、经验、价值、生命意义、创造力和自我实现,高 度重视人的本性和价值,在教育改革和实践中具有重大意义。提出以学生为中心 的学习观,提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的观点。写字教育正是要努力唤起学生 积极的需要,并创造各种既能满足学生心理需要,又能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的机会, 发挥教师的指导促进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提高写字能力。 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 自我效能概念是艾伯特 ?班杜拉于 20 世纪 70 年代末提出的,即“对现实特定 目标所需要的组织和执行行为的能力的信念”。当人确定自己有能力进行某一活 动 时,他就会产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12 / 29 并会去进行那项活动。如学生认识到 认真写字可以获得表扬,并且感到自己能写好时,才会认真写字。该理论把人的 认知、情感、需要结合起来研究动机,是对学生写字动机研究的理论依据。 技能形成发展的阶段理论 学校培养的学生不仅要善于“动脑”还应该善于“动手”,以适应现代社会 的需要。因此青少年不仅应具有丰富的知识、高度发展的智慧技能,而且要掌握 熟练的动作技能。动作技能的学习要经历习得、保持和迁移的过程,动作技能的 形成是指通过练习从而逐渐掌握某种外部动作方式并使之系统化的过程。如儿童 初学写字,首先必须仔细观察范字,通过观察,了解每一笔如 何起笔、收笔,知道笔顺,还要知道字的框架结构,各笔画之间的距离和倾斜度, 每一笔画的粗细、长短,用笔的力度等。 美育原理 美育亦称审美教育,是一种按照美的标准培养人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它以 特定时代、特定阶级的审美观念为标准,以形象为手段,以情感为核心,以实现 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通过美育,可以使人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 《书法本科教育特色比较研究》开题报告 学生 姚登魁 指导老师 周德聪 三峡大学 艺术学院 由三峡大学艺术学院周德聪老师和学生共同商讨后13 / 29 拟定。 2.研究目的和意义 2. 1 研究目的 书法本科教育在改革开放之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综合型大学,师范院校,纯艺 术院校相继开设了书法本科教育。他们在培养目标,课程开设,人才规格上各具特色。针对 他们在课程设置、培养目标、师资力量以及学生就业等方面进行对比比较研究,从而能够全 面了解本科书法教育的得与失,并能够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相互交流,以探求一条 真正适 合各类院校未来发展的道路。 2. 2 研究意义 2. 2. 2 而当代的书法本科教育 也伴随着传统文化的弘扬而持续升温。 随着本科院校的招生规模的扩大,纯艺术院校、师范院校、综合类大学抑或理工科大学 都有开设书法专业或者方向,而在目前专业培养模式以及方案、课程设置培养下的书法人才 因专业的不对口让他们无法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这不得不让我们思考出现问题的原因。 2. 2. 3 另外,如果把书法本科教育置身于中国教育大背景之下,我们更应该尊重招 收 14 / 29 学习能力突出学生 —— 合理保质培养 —— 服务中小学基础教育的良性循环规律。这一方面有 利于书法学习者整体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又有利于解决专业不对口,就业形势严峻的问题, 真所谓两全其美。 最后,书法专业学生文化素质的普遍偏低直接阻碍了书法专业的向前发展,也很难培养 出真正意义上的书法家,加之对教育规律的把握又不到位,而又很难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 作者。通过上述几类学校的课程设置与培养方式的对比比较,分别探求符合各类高等院校书 法教育发展的道路和方案才是当务之急。 3.阅读的主要文献,国内外学术动态及本课题的主攻方向 3. 1 阅读的主要文献及文献综述《书法学》陈振濂 江苏教育出版社《书法教育学》 陈振濂西泠印社出版社 《大学书法专业教学法》陈振濂 辽宁教育出版社 《书法学概论》 陈 振濂 天津古籍出版社《二十世纪中国高等书法教育史》张韬 辽宁教育出版社 《高等书法教育学科建 设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新世纪 —— 高等书法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文联出版社 15 / 29 《文 字书写与书法学科刍议》周德聪《中华书画家》总第 12期 86— 87 页 《湖北美术学院本科书法专业方向创立前后》 叶军《学院美术》 2016 第一期总第 48 期 56— 57 页《 2016杭州国际高等书法教育论坛论文集》 祝遂之 《中国书法》杂志 2000 年 —— 2016 年 中国书法杂志社 《书法》杂志 XX—— 2016 上海书画出版社《美术观察》 XX—— 2016 美术观察杂志社 《艺术教育》 XX—— 2016 艺术教育杂志社 文献综述 《书法学》提出了书法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应具备哪些内容,应该如何用学科立场 去进行思考。尤其是针对书法教育层次的不完善,书法界在社会上的辐射面较小,高等书法 教育的水准太低,对一个大学本科书法学生和教师的知识结构以及专业素质缺乏相对标准等一系列问题,谈到 了建立书法学科的意义 《书法教育学》阐述了上世纪 90 年代初期,书法教育存在缺乏体系与要求系统化,缺乏 教学法与要求科学教学,没有教材与迫切需要教材许多现实矛盾,这就决定了书法更加应该 确立为一门真正的学科。 有《书法学》与《书法教育学》等书法教育理论 专著在书法界和社会产生的广泛影响, 16 / 29 书法教育也逐步走向规范,高等书法教育也已渐具规模。而《大学书法专业教学法》横跨创 作与理论两大领域,又兼顾临摹与创作,还囊括了教学内容与教学法,这既丰富了理论知识 部分,又为技法的掌握铸造了一个学习平台与相对标准,更为教学的展开提供了一套相对严 谨的方法论。 周德聪先生在《文字书写与书法学科刍议》中指出,各个高校在学术背景的不同,师资 力量的差异,目标设置的有别的基础上开办的“书法专业”放在美术学学科 之下具有一定的 合理性,与其去争取在教育部的专业地位,还不如把美术学科下的“书法方向”办好。 3. 2 国内外学术动态随着高等书法教育的风行,一系列问题也纷纷而来,如“重技轻道”,学科归属不明确, 学科地位不独立,学生文化素养普遍偏低,专业不对口,就业形势异常严峻等等。针对诸多 问题,首都师范大学,太原师范学院和中国美术学院先后三次举办或承办了高等书法教育 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国内外学者都陷入了对高等书法教育的未来思考。 3. 1. 1XX 年 9 月 25 日至 27 日“高等书法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国际研讨会”在首 17 / 29 都师范大学举行,一是总结了 40 年高等书法教育成功的经验与不足的教训;二是思考高等书 法教育在当代教育体制中的学科定位、建设与发展前景;三是探讨高等书法教育与现代文化 建设、发展的关系;四是寻求建立更广泛的国内国际高等书法教育交流、互补与融合的机制。 3. 1. 2 XX 年 9 月 12 日《新世纪 —— 高等书法教育学术研讨会》在太原师范学院举 行,有高等书法教育的现状和未来思考,有本科书法教育模式的研究,也有 海峡两岸大学书 法教育之比较以及整个书法学科建设的一系列问题的探讨。 3. 1. 3 “ 2016 杭州国际高等书法教育论坛” 2016年 12 月在杭州中国美术学院举行, 进一步谈到了高等书法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和应对策略;也涉及到了国学与高等书法教育的重 要关系;也深入到了高等书法教育的若干教学问题以及海外高等书法教育,如韩国、日本等; 最后也回归到了高等书法教育与人才培养本身。 本课题主攻方向 本课题着眼于本科书法教育的“特色”二字, 这就要求寻找代表性的院校,针对其人才 18 / 29 培养目标以及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以找到各自在未来学科建设与专业发展的可行 方案。篇二:颜真卿行书研究开题报告 毕 业 论 文 开 题 报 告 毕 业 论 文 开 题 报 告 毕 业 论 文 开 题 报 告 篇三:书法教育开题报告 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书学生姓名 导师姓名 专 业 培养单位 开题日期 沈阳师范大学研究生处制 - 1 - - 2 - - 3 - - 4 - 篇四:中小 学写字与书法教学研究开题报告《中小学写字与书法教学研究》开题报告文章作者 :万晓晔 发布时间:
1:42:51 阅读次数: 244 盐城市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课 题 中小学写字与书法 教学研究开 题 报 告 盐城市潘黄实验学校课题名称:中小学写字与书法教学研究 一.课题提出的 背景 汉字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的载体,具有很强的社会性,也是传播文明信息的工 具,而书 法艺术是我国的国粹,蕴含着丰厚的民族文化和深刻的民族精神,感染 着一代又一代 人。热 爱文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具备熟练的写字技能,19 / 29 并有初 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是现代中国 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 无论是在世界的认同中,还是在国人的民族情结里,书法一直是最能 够代表 中国的文化符号。在中国众多艺术门类中,没有比书法能够更直接、更全面地表 现 中国文化本质和精髓的了。热爱书法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具备熟练的写字技 能,并有初步 的书法欣赏能力,是现代中国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 国务院颁发的《面向 21 世纪教育振兴 行动计划 》中指出:“各级各类学校, 特别是中小学,要继续把写好规范字作为素质教育的 重要内容。”现行《九年制 义务教育全日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对写字教学作出了明确要求: “用硬笔写字, 写得正确、端正、整洁,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写字教学作为义务教 育的 基本任务之一。 韩盼山教授在《书法基本教育》书中说:“书法艺术教育重要在教育, 书法 艺术本质则是一种媒介或手段,意在通过它使受教育者得到审美享受,提高审美 境界, 陶冶性惰,净化心灵”。 书法教育不 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还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创 造能力。 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的同时也陪养20 / 29 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完善人格品质,提 升 文化素养。 问题的提出 然而,长期以来,无论是课程专门设置的写字课,还是其它 涉及到的写字教 学环节,都像“鸡肋”一样,食之无味,却欲罢不能。写字教学并没有真正 发挥 应有的育人和实用功效。教师不愿上写字课,总觉的教不得法不成体系;学生也 不愿意学,枯燥乏味没有新意。写字教学总是虎头蛇尾,雁过无声,没能起到应 有的实 效。很多学生从小学到大学,写了十多年的汉字,他们的书写能力并未达 到较高的水平。 是 我们的老师教的不用心、学生学得的不上心吗 ?当然不是,查阅各类报刊杂 志不难看出有相 当一部分教师致力于提高写字教学的研究,如范钦华老师的读写、 范写、摹写、默写“四部 曲”,相辅相成,虚实相济,缺一不可。在写字教学中 根据教学实际,巧妙组合,使学生在 课堂上眼、耳、口、手、脑并用,极大的提 高了学生写字兴趣,培养了良好的写字习惯。 本 课题侧重从学生的角度出 发,通过教师的教学方法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两方面,探讨通过 书法艺术促进小学语文写字教学策略的研究,提高21 / 29 老师的教学 艺术水平,提升学生的书写兴 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对我国书法艺术的热 爱,弘扬民族文化。 概念的界定 书 法当属艺术范畴 ,含有艺术价值及丰厚的美学底蕴 ,是书法爱好者、书法家 们所涉猎的。写字 则不然 ,是一般人所为 ,是人们生活、学习、工作中必备的一种 技能 ,是大众化的。要想写好 字,必须懂得书法艺术。“书”有写字的意思;“法” 就 是方法、技法、法则,也就是汉字的 书写艺术。按新课程标准,小学一二年级 写铅笔字,三年级以上写钢笔或圆珠笔。写字要有 法 ,这个法就是借鉴“书法”中 的法。依法求型 ,依法造型 ,字就能写得美观 ,具有观赏性。只 有让学生掌握写字的 技法,写的得法,才能写出一手规范的,具有美感的字体。所以书法艺 术对小学 语文写字教学起决定性作用。 二、相关课题研究与现状 我国古代历来重视书法教 育。古人倾向于把“书法”看成是一门综合的学问 而不是较为纯粹的“艺术”,与书写 相关 的内容几乎都在“书学”之列。其中的 识字与习字呈平行关系,并具有极强的辅助功能和工 具作用。古代书法教育起源 很早,至少从商代起,22 / 29 书法就已成为教育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 部分。据《礼记》 记载,西周时期的教育内容为“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书” 即识 字与习字。古人通过“以书为教”的方式,把识字与写字教育结合在一起。 《中小学 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书写要认真、工整、规范、美观”。可见书法是语文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之一。书法教育通过 识字、写字等一系列的教 育教学 活动中,将祖国的传统文化渗透。书写不但有利于扎实地学好汉字,也有 助于弘扬我国优秀 的文化遗产。 从目前书法教育的现状看,整个社会对书法教育的重要性还没有充分认识, 还 没有形成一个全民学习普及书法的教育气氛。特别是作为书法教学主阵地的学 校,书法教学 薄弱。甚至应当纳入课堂教学的写字教学环节,也很难真正落实发 挥效应。而在实际操作过 程中,又会出现书法课与写字教学各不相干“两张皮” 的现象,无论是从教学内容还是教学 方法上,都很难兼容,各自为政。因而造成 书法课没有系统,写字教学又不得法等现象。甚 至有很多专家的评论,可谓百花 争鸣。如四川省南充市第十中学提出的“圆米格”“灯笼格”、, 23 / 29 根据“汉字形 方意圆”理论和传统的习字格中“米字形”对汉字结构定位参照作用而设制的。 它能充分体现汉字结体“形方意圆”之精髓,能使汉字笔画收放适度,并向中心 凝聚,获得 国家专利。又如全国小语会副秘书长李春旺指导的《加强与提高中小 学生汉字书写规范的实 验研究》中 ,在保证小学生汉字书写水平的大面积提高上 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强调必须在课 程设置,师资培训、汉字书写教材 等方面都同步到位。阶段性成果中的《小学生 阴文字帖》采用标准楷体,学生在 练习了这样的范字之后,能保证大面积的学生汉字书写工 整,易认、明朗、美观, 也为部分对“书法”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在此基础上再取法前人,进 一步研习,形 成有书法审美意义的书写风格作了铺垫。这些书法元素的运用有效地提高了写 字 教学的效率。 尽管这样,当下我国书法教育纵向地与 传统教育比较,横向地与汉字文化 圈 国家的教育比较,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所受的重视和普及程度,仍存在着滞后的状 态。作 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书法教育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客观的来看: 1、对小 学书法教育的目 24 / 29 的与要求存在着模糊认识。在课时的安排、内容的设置、教学方 法的运用等方面出现了偏差, 写字教学只能通过语文课落实。 2、没有特定的写字 课本和教本,没有科学的考核标准,没 有系统的教学计划,所以在教学内容的设 置上出现了许多遗漏,如:注重笔画的练习而缺少 欣赏和理论课;对硬笔书法和 毛笔书法之间的区别及其关系很少对比。主观的来看: 1、教 师在教育学过程中不 能认识书法在语文学习中的意义,只讲解有关书写方面的简单知识,没 有将书法教育渗透到学生的素质教育中去。 2、教师自身对书法缺少了解,书写技能明显有 问题。 可见书法还没有被国人重视,写字教学更没有形成体系,广大教师更是教 不得法,无从下手。 三、理论依据 罗杰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由马斯洛、罗杰斯等人于 20 一世纪 50 年代 末和 60 年代初在美国创 立。强调的是人的本性、潜能、经验、价值、生命意义、 创造力和自我实现,高 度重视人的本性和价值,在教育改革和实践中具有重大意义。提出以 学生为中心 的学习观,提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的观点。写字教育正是要努力唤起学生 25 / 29 积极的需要,并创造各种既能满足学生心理需要,又能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的机会, 发挥教师 的指导促进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提高写字能力。 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 论 自我效能概念是艾伯特 ?班杜拉于 20 世纪 70 年代末提出的,即“对现实特定 目标所需 要的组织和执行行为的能力的信念”。当人确定自己有能力进行某一活 动时,他就会产生高 度的“自我效能感”,并会去进行那项活动。如学生认识到 认真写字可以获得表扬,并且感 到自己能写好时,才会认真写字。该理论把人的 认知、情感、需要结合起来研究动机,是对 学生写字动机研究的理论依据。 技能形成发展的阶段理论 学校培养的学生不仅要善于 “动脑”还应该善于“动手”,以适应现代社会 的需要。因此青少年不仅应 具有丰富的知识、 高度发展的智慧技能,而且要掌握 熟练的动作技能。动作技能的学习要经历习得、保持和迁 移的过程,动作技能的 形成是指通过练习从而逐渐掌握某种外部动作方式并使之系统化的过 程。如儿童 初学写字,首先必须仔细观察范字,通过观察,了解每一笔如 26 / 29 何起笔、收笔,知道笔顺,还要知道字的框架结构,各笔画之间的距离和倾斜度, 每一笔画 的粗细、长短,用笔的力度等。 美育原理 美育亦称审美教育,是一种按照美的标准培 养人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 。它以 特定时代、特定阶级的审美观念为标准,以形象为手段,以 情感为核心,以实现 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通过美育,可以使人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 美的品格、篇五:打造农村中小学书法特色 《“打造农村中小学书法特色”的研究》开题报告南漳县东巩镇东巩完全小学 一、课题确立的意义 柳斌同志特别强调:“中国人从小就要注意写好规范字。小学阶段,除了要打好思想道德 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的基础外,还要打好规范字的基础。”我们中国所特有的方块汉字不仅在 实用上显示出极大的优越性,而且一直以来以其特有的艺术情趣著称于世。正因如此,书法 正日益成为世界性的艺术。“打造农村小学书法特色”是我们瞄准的素质教育,弘扬中国文化 的全新的切入点,也是我校寻求的打造农村小学特色所开辟的溪径和亮点。因此,我校以“端 27 / 29 正写字,方正做人”为校训,很好地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理念有机结合,将艺术内涵 与人品修养结合起来,将书法态度与人格修养结合起来,将个性发展与人格魅力结合起来, 全方位地培养学生身心素养和综合素质, 这正是与时代的要求、社会的需要以及学生身心发 展的需要相符合 ,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相适宜。写字教学则是终 身发展基础这一楼塔中的一块不可缺失的基石,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1、开展写字教育,是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根据我校对学生的握笔、坐姿、写字等方面 科学的调查分析,通过一系列数据的统计整理得到数据。统计结果是只有近 20%的学生,写 字姿势正确,能写出正确、端正的字,有约 60%的学生写字基本功差,姿势不正确 ,没有良 好的写字习惯 ,还有约 10%的学生,写不好字,甚至是不会写字;究其原因是近几年来,大 多数中小学忽视了对学生写字的教学,重视程度很不够,对学生缺乏严格的要求和训练。尤 其是幼儿园的孩子早早就拿笔写字,家长和老师不重视或写字教学方法不当,导致学生在书 28 / 29 写方面问题很多,特别是写字的姿势和执笔的姿势不正确,长期的不注意训练和督导,让生 养成一种定势的不良的书写习惯。一个人如果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那么将很容易把字写得端 正美观 ,有利于呼吸顺畅和精神集 中,能防止脊椎弯曲和眼睛近视。坚持正确的写字姿势,会 促进学生良好品格和意志力的发展。 2、开展写字教育,是社会需求和个人发展的需要。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汉字的历史和文化 的精髓,增强学生继承和发展我国传统文化责任信心。在高度重视 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素质教育中,写字作为一门人文性很强的课程,在培养 学生人文素养、审美情趣、创新能力等方面有着独特优势。通过写字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写字 基本功,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创新意识,对学生的人格成长、情感 陶冶以及智能提高 等具有重要价值。 3、开展写字教育,是形成办学特色的需要。写字教育成为我校的亮点工程应该说已有一 定的基础。我校的老校长聂旭德是毛笔、钢笔书法巨匠,我校有一定实力的书法教师资源, 在办学史上有过书法的光辉历史,我校历史上教师29 / 29 书法作品获得国家级、省级奖励有二十多 人次,学生书法作品参加国家、省市竞赛获奖人次达四十多人次。目前我校将“端正写字, 方正做人”作为校训,并确立了“以字立德,以字启智,以字修身,以字树人”的书法教 育
下载提示(请认真阅读)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文档加载中……请稍候!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 元 &&0人已下载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a href="UserManage/CopyrightAppeal.aspx?bid=2710232" title="版权申诉" class="fLeft works-manage-item works-manage-report" target="_blank"
关&键&词: 书法 课题 开题 报告
&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本文标题:书法课题开题报告 链接地址:
当前资源信息
编号: 22506
类型: 共享资源
格式: DOC
大小: 49.50KB
上传时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低年级写字教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