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高中生物光合呼吸大题题,关于呼吸作用的

呼吸作用强化训练生物试题
04:18:37 点击:755
   姓名_______班次_______学号__________
1.水稻育秧期间,如长期水淹,会导致烂种烂秧,其原因是( )
  A.细胞吸水过多, B.细胞缺氧,呼吸停止
C.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中毒D.细胞无氧呼吸产生酒精中毒
2.浸在水中的种子进行呼吸时,都能产生的物质是( )
  A.磷酸  B.酒精  C.丙酮酸 D.乳酸
3.有氧呼吸产生大量ATP是在( )
  A.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时 B.产生CO2时
C.氢与氧结合生成H2O时 D.丙酮酸大量脱[H]时
4.人体内代谢终产物CO2产生的场所是( )
A.肺泡 B.血液 C.线粒体 D.细胞质基质
5.有氧呼吸过程中,氧参加反应是在( )
  A.第一阶段 B.第二阶段 C.第三阶段 D.第四阶段
6.下列细胞结构中不能形成ATP的是( )
  A.细胞质基质   B.叶绿体质基质
  C.叶绿体基粒片层结构 D.线粒体
7.下列哪项是光合作用,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共有的现象( )
A.产生丙酮酸 B.分解葡萄糖 C.产生ATP D.在植物体内随时进行
8.叶肉细胞中ATP产生于( )
A.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
C.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和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9.下列对无氧呼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对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不彻底 B.比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
C.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D.不要酶参加
10绿色植物新陈代谢活动中,不需要酶参与的是( )
A.无氧呼吸 B.光合作用的光反应 C.蒸腾作用 D.ATP的水解
11.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有氧呼吸放出的CO2是由丙酮酸分解出来的
B.生物呼吸作用的基本原理都相同 C.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产生大量ATP
D.乳酸菌的发酵过程中和玉米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都产生丙酮酸
12.光合作用产生的[H]与呼吸作用产生的[H],分别用于( )
A.都用于还原CO2 B.都用于还原O2
C.前者还原氧O2,后者还原CO2 D.前者还原CO2,后者还原O2
13.将酵母菌研磨离心后,把得到的上清液(含细胞质基质),沉淀物(含细胞器)和离心的匀浆分别放入甲,乙,丙三个试管中,向试管内滴加等 量的葡萄糖,最终产物是CO2和H2O的试管是( )
A.甲 B.乙 C.丙 D.乙和丙
14.一摩尔葡萄糖在人体内彻底氧化可放出2870千焦能量.某人吸入12摩尔的氧气,彻底分解葡萄糖,可以形成 ATP的分子数是( )
   A.38 B.76 C.152 
15.一摩尔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可放了出2870千焦能量,某人吸入12摩尔的氧气全部用于氧化葡萄糖,则以热能的形式散失的能量约有( )
  A.19380千焦 B.5740千焦 C.3230千焦 D.2510千焦
16.植物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过程中,产生同样数量的ATP 所消耗糖的摩尔数是( )
  A.前者比后者多9倍 B.后者比前者约多9保
C.前者比后者约多19倍 D.后者约前者多19倍
17.让一只小白鼠吸入有放射性的O-18的氧气,该小白鼠体内, 最先出现含O-18的化合物是( )
  A.CO2 B.水 C.丙酮酸 D.乳酸
18.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A摩尔的CO2,人在正常情况下消耗同样量的葡萄糖,可形成CO2  ( )
  A.7/3摩尔 B.1/12摩尔 C.6A摩尔 D.3A摩尔
19.贮藏在地窖内的大量马铃薯处于相对缺氧状态下,可以通过无氧呼吸获得少量能量, 这时葡萄糖被分解为( )
A.乳酸和二氧化碳 B.乳酸 C.酒精和CO2 D.酒精
20.玉米的胚进行无氧呼吸时,其最终产物是 9 )
  A&水和CO2 B.丙酮酸和能量 C.乳酸和能量 D.酒精和CO2
21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和酒精发酵都分解葡萄糖, 如果两种呼吸作用都产生等量的CO2,则两种呼吸作用消耗葡萄糖之比是( )
A.1:6  B.1:2
C.1:4 D.1:3
22.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中只适用于有氧呼吸的是 (
A.产生ATP B.产生丙酮酸 C.产生H2O D.产生CO2
23.下列生理活动中,不产生 ATP是
  A.光反应 B.有氧呼吸 C.暗反应 D.无氧呼吸
24.为延长水果的仓贮时间,向贮仓中加入N2和CO2的目的是( )
A.抑制无氧呼吸 B.促进无氧呼吸 C.抑制有氧呼吸 D.促进有氧呼吸
25.下列生理活动中不产生 ATP的过程和需要ATP的过程分别是 ( )
  A.暗反应和暗反应 B.发酵和暗反应
  C.光反应和协助扩散 D.光反应和蛋白质的合成
26.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相同之点是( )
  ①都在线粒体中进行 ②都需要酶 ③都需要氧
  ④都产生ATP ⑤都产生丙酮酸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②④⑤
27.下列细胞中没有线粒体的是( )
  A.神经细胞 B.枯草杆菌细胞 C.蓝藻细胞 D.成熟的植物细胞
1.在A,B两玻璃管内盛有稀葡萄糖液20ml,在A 管内加入一定数量的某种单细胞真核生物,在B管内加入数量相同的另一种单细胞真核生物, 再向两玻管内充入空气后,迅速将玻管密封,,放在光照明亮处,实验员每隔一定时间从两玻管内分别取出少量溶液,测定内含O2和CO2的浓度,历经3小时,其数值变化如下图所示.然后撤去光照,再重复上述测定工作,又历经3小时.问:(1)A管内液体呈何种颜色?
_______说明判断根据_________.
(2)在最初3小时内两玻管内葡萄糖浓
度是否都下降了?_______.试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撤去光照3小时内,A,B两管液体中
O2和CO2的浓度将如何变化________.解释变化原因,并把变化的情况画在上述两图的右半部分 .
2.如右图所示,试管盛有10%葡萄糖水溶液和酵母菌. 当试
管外容器中的水温达到30度时,有大量气泡从试管中逸出.
这气泡是_________,但不久气泡渐少,最后,几乎不再产生,
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 这时测定试管中溶液的成分,应
该是______,这一反应称为____________.
3.下图表示大气中氧的浓度对植物组织内CO2的影响.请据图回答
(1)A点表示植物组织释放的CO2较多,
这些CO2是_______的产物.
(2)由A点到B点,CO2的释放量急剧减少,
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B点到C点,CO2的释放量又不断上
升,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有利于贮藏蔬菜或水果, 贮藏室内的氧气应调节到图中哪一点所对应的浓度?___________.采取这一措施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图是未完成的实验的装置,请利用A,B,C支试管(试管内均含有与D试管相同的等量指示剂)新鲜叶片和必要的辅助材料,设计一个证明光合作用吸收CO2和呼吸作用释放CO2的实验结果.
(1)当A管用于证明光合作用吸收CO2 实验时, 需要________, 指示剂呈_________色. (2)当B管用于证明光合作用释放CO2实验时,需______,
指示剂呈_____色.(3)C管在实验中起______作用,指示剂呈____色.
(4)用几层纱布包上照光的D管,实验结果表明指示剂颜色没有变化,试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图在光照条件下,植物叶肉细胞中发生的生理过程,请回答:
(1)写出图中有关字母所代表的物质:a.___________,b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
(2)上图所示的生理过程,在细胞中具体进行部位是_________.
(3)若有12摩尔水参加光反应所产生的[H],经暗反应生成的[H], 经暗反应生成的b完全氧化分解,则有_______千焦的能量,被储存ATP中.
(4)用CO2-18作原料进行光合作用,一段时间后, 检验该植物呼吸作用的产物中含有O-18的是_________________.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C) 2012 - 2014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如有意见、反馈或投诉等情况,请联系QQ
我们将会在48小时内给与处理!(网站版权所有: ()) 闽ICP备号-17
来源互联网文章,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删除。求助 一道高中生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题目 谢谢!_百度知道2012届高考生物考点生物的呼吸作用过关测试题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2012届高考生物考点生物的呼吸作用过关测试题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网络 点击数: &&&
2012届高考生物考点生物的呼吸作用过关测试题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
文 章来源莲山 课件 w w w.5Y
《高考生物总复习:考点过关和高考预测》第十三讲 生物的呼吸作用I.必记知识全览&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一、必记概念&&& 1.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 的参与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糖类等有机物&&&&&& ,产生出&&&&&& ,同时释放大量能量的过程。有氧呼吸是高等动物和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形式,因此通常所说的呼吸作用就是指有氧呼吸。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 。2.无氧呼吸一般是指细胞在无氧的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成为&&&&&& 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发生的场所全部在&&&&&&& 中。高等植物和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的反应式一般是&&&&&&&& 而高等动物和人在剧烈运动时.包括少量的高等植物器官如马铃薯的块茎、甜菜的块根等无氧呼吸的反应式为&&&&&&& 。1mol的葡萄糖在分解成乳酸以后.共放出&&&&&&&& 的能量,其中有&&&&&&&& 的能量储存在ATP中.其余的能量都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一、1.氧气;彻底氧化分解;二氧化碳和水;线粒体2.不彻底氧化分解;细胞质基质; 量;& ;196.65kJ;61.08kJ二、必记规律&&& 3.&&&&&&& 是细胞有氧呼吸时最常利用的物质.在有氧呼吸过程中,第一阶段是发生在&&&&&& 中.是把&&&&& 分解成&&&&& 同时产生少量的&&&&& 和少量的&&&&& ;第二阶段则是&&&&& 与&&&&& 参与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大量的&&&&& 和少量的&&&&&&& ;第三阶段足前两阶段生成的&&&&& 与参加反应的&&&&&& 结合生成水,同时释放大量能量。后两阶段都发生在&&&&&& 中。写出有氧呼吸的反应方程式&&&&& 。tmol葡萄糖所储存的能量是&&&&&& kJ.彻底分解后,有&&&&&& kJ的能量储存在ATP中,其余的能量都以&&&&& 的形式散失了。&&& 4.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绝大部分随血液进入&&&&&& 在&&&&&& 中转变成&&&&&& 。&&&&&& 可以氧化分解释放能量.也可以形成新的&&&&& 或&&&&& 。还有极少量的乳酸可通过血液循环到达&&&&& ,随尿排出体外。5.呼吸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理意义:第一&&&&&& ;第二&&&&&&&& 。二& 葡萄糖;细胞质基质;葡萄糖;丙酮酸;能量.[H];丙酮酸;水[H];能量;[H];O2;线粒体;&& 能量;;热量4.肝脏;肝脏;肝糖元;乳酸;糖元;脂质;肾脏5.为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其中间产物是某些化学反应的原料
Ⅱ.考点过关和高考预测& 过关斩将& 一马平川考点详解 精剖细解 入三分一、基本考点考点1有氧呼吸的概念 、场所过程及意义&&& 1.细胞呼吸的概念:细胞呼吸是指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CO!或其他产物.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在理解细胞呼吸的定义时要注意以下问题:①生物体的呼吸作用过程是把有机物氧化分解的过程;②该过程发生在机体的组织细胞内.而不是组织间隙;③细胞呼吸的产物为CO!或其他产物。具体视细胞呼吸的类型而异;④细胞呼吸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释放。&&& 2.细胞呼吸的特点:生物氧化与有机物在空气中的燃烧有相似之处.即都是消耗氧使有机物氧化.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两种氧化作用所释放出来的总能量也是相同的。有机物在体外燃烧时.其中的碳和氢直接与氧化合.并骤然释放大量的能量,形成光和热.致使温度迅速上升。而生物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是有机物经一系列复杂的变化形成的。由于有酶的催化作用.生物氧化能在比较温和的条件(如温度为常温、体液近似中性)下.和有水环境中进行.而且其能量也是逐步释放出来的.这样就不会使温度迅速上升而损害机体.同时使释放的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3.有氧呼吸的定义: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气的参与下.通过酶的作用.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的过程。有氧呼吸可用以下反应式表示: 从以E可以看出有氧呼吸有如下特点:①有氧呼吸需要氧气。氧气是氧化剂,将有机物氧化分解;②有氧呼吸能将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所谓的彻底氧化分解.是指把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③释放大量的能量。由于有机物被分解成无机物.有机物分子化学键中贮存的能量全部释放出来.所以释放大量的能量。&&& 4.有氧呼吸的过程:有氧呼吸的全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一分子葡萄糖分解为两分子的丙酮酸(C:,HIO:,).同时产生少量的氢和少量的能量,这些能量能产生两分子ATP。这个过程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 4[H]+能量;第二阶段:丙酮酸经过一系列的反应.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氢,同时释放出少量的能量.这些能量能产生两分子ATP。这个阶段是在线粒体中进行的。& ;第三阶段:前两个阶段产生的氢,经过一系列反应.与氧结合成水.同时释放大量的能量,这些能量能产生34分子ATP。这个过程也是在线粒体中进行的。&& 综合上述。每氧化1摩尔葡萄糖.生成6摩尔的二氧化碳和12摩尔的水,同时生成38摩尔ATP。每氧化I摩尔葡萄糖释放出来的总能量是2870kJ.其中只有1161kJ转移至ATP的高能磷酸键上,能量转变效率只有40%左右.其余部分(1709kJ)的能量就以热能形式散失掉了。案例剖析& 旁征博引 举一反三考题1-1 关于葡萄糖在细胞质内分解成丙酮酸的过程正确的叙述是(&&& )& A.必定在有氧条件下进行& B.反应速度不受温度的影响& C.该过程不产生CO2& D.在细胞质的线粒体内进行考题1-2 根对矿物质元素的吸收过程与呼吸作用有着密切的关系,请根据下面所提供的材料用具.设计一个实验来定性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材料用具有烧杯、试管、移液管(含吸球)、微型增氧泵、新鲜豆芽根、植物油、浓度为100mg/L的(NH4)2SO4培养液、蒸馏水、奈氏试剂(该试剂遇NH4+变色,随着NH4+的浓度增加而颜色加深)。(1)实验设计:(2)结果与分析:考题1-1点拨:如图3 13一l所示。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过程是呼吸作用的第一阶段,其发生场所是在细胞质基质中,并且在有氧和无氧的情况下都可进行,产生丙铜酸、[H]、并形成少量ATP。此过程中必须有酶的参与,温度可影响酶的活性,进而影响这一过程的进行。答案:C。考题1-2点拨;呼吸作用的主要意义在于为生物体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如果供能不足会使相应生命活动受阻。0浓度可影响呼吸作用,从而影响植物根埘矿质元素的吸收量,如果植物体吸收NH4+快,则在溶液中的NH4+就会大量减少,而使奈氏试剂的颜色较浅。并且实验设计时应遵循-定的原则,如对照原则、,单因子变量原则,可操作可重复性原则。答案:(1)第一个对比实验:①取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标号A、B,分别放入等量的(NH4)2SO4培养液和相同鲜重的豆芽根尖;②在A烧杯中用微型增氧泵增氧,B烧杯中滴入几滴植物油,使之在培养液表面形成一薄层,以隔绝空气。第二个对比实验:一段时间后,取三支试管分别用三支移液管移取等量的A、B两烧杯中的(NH4)2SO4培养液及(NH4)2SO4原液,依次编号为a、b、c,再各加入等量蒸馏水稀释,最后分别加入相同滴数(3~4滴)的奈氏试剂。& (2)a试管颜色较浅,b、c试管颜色基本相同,较深。这是由于A烧杯氧气充足,根呼吸旺盛,吸收了培养液中较多的NH4+使溶液中NH4+浓度降低,所以a试管颜色较浅;B烧杯中缺少氧气,呼吸作用受到抑制,根吸收NH4+受阻,培养液中NH4+浓度几乎不变。所以b试管中的颜色较深,与取自培养液原液的c管基本相同。整个实验说明根吸收矿质元素离子与呼吸作用相关。&考点2呼吸作用的类型和相互关系及意义&&& 1.关系(见表3-13-1):&&& 表3-13-1呼吸方式&&&&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不同点&场所&先在细胞质基质中,后在线粒体中(主要在线粒体中)&在细胞质基质中&条件&氧气、多种酶&无氧参加,需多种酶&物质变化(产物)&葡萄糖彻底分解,产生CO2和H2O&葡萄糖分解不彻底,形成乳酸或酒精、CO2等&能量变化&释放大量能量,形成大量ATP&释放少量能量,形成少量ATP(还有部分能量储存在简单有机物中)&特点&受O2和温度等因素的影响&有氧存在时,无氧呼吸受抑制&联系&第一阶段的反应完全相同,并且都在细胞质基质内进行&实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形成ATP,供生命活动利用&意义&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呼吸作用的意义:(1)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生物体内的糖类、脂类、蛋白质等有机物都富含能量,但这些能量不能直接供各种生命活动所利用,需要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转化到“能量货币”――ATP中,由ATP直接推动各种生命活动的进行,如细胞的分裂、矿质元素的吸收、有机物之间的转化等;(2)呼吸作用是各种有机物相互转化的枢纽。呼吸作用的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中间产物,这些中间产物是合成另外一些新物质的原料。呼吸作用能把生物体的糖代谢、脂类代谢、蛋白质代谢等连成一个整体,成为体内各种有机物相互转化的枢纽。&&& 3.无氧呼吸的种类:(1)高等植物在水淹情况下,可进行短时间无氧呼吸,把C6H1206分解成C2H5OH和CO2,放出少量的能量,反应式为:&& ;(2)高等动物和人体在剧烈运动时,某些骨骼肌会出现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并释放少量能量。反应式为:& 4.无氧呼吸的过程:无氧呼吸的全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与有氧呼吸的每一个阶段完全相同;第二个阶段是丙酮酸在不同酶的催化下,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者转化成乳酸。考题2-1 生物体细胞的主要呼吸方式是有氧呼吸,但在缺氧的情况下,也进行无氧呼吸。表3-13-2关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表3-13-2器官细胞名称&呼吸类型&产物&有氧呼吸&无氧呼吸&有氧呼吸产物&无氧呼吸产物A&马的肌肉细胞&能&能&C02,H2O&酒精.CO2B&甜菜块根细胞&否&能&&乳酸C&苹果的果肉细胞&能&能&CO2,HeO&酒精,CO2D&酵母菌&能&能&C02,H20&酒精、H2O考题2-2 )图3-13-2表示小麦种子在暗处萌发并生长时释放C02的变化曲线。在此环境中约20d左右幼苗死亡,并且被细菌感染而腐烂。请根据曲线图回答有关问题:&(1)上述种子萌发的幼苗与自然条件下萌发生长的幼苗相比,缺少的生命活动是&&&&&&& 。(2)在种子萌发初期CO2释放量较少的原因是&&&&&&& 。(3)在种子萌发6天内C02释放量逐渐增加的原因是&&&&&&& 。(4)一周后种子萌发释放的C02量逐渐下降的原因是(5)种子开始萌发时消耗的有机物主要来自于&&&&&&& 。最后消耗的有机物是胚中的&&&&&&& 。(6)幼苗死亡后,仍能测到少量C02释放出来,这是由于&&&&&&& 。考题2-1点拨:本题是一考查基础能力的题目,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分析、综合能力要求较高,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产物的区别是无& 氧呼吸不能产生水,故D项错误,动物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甜菜块根细胞可进行有氧呼吸,故A、B错误,而苹果的果肉细胞既能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H20,又能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CO2。答案:C。考题2-2点拨:在暗处萌发的种子幼苗,由于缺少光照不能合成叶绿素,因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所需能量只能来自储存在种子中的现成的有机物;二氧化碳是种子呼吸作用的产物,在种子萌发的初期,一般进行无氧呼吸,进而转为有氧呼吸并渐渐地增强,小麦是单子叶植物,养料储存在胚乳中;在种子的表面生活着大量的微生物,当种子死亡后,微生物分解死亡种子中的有机物释放出二氧化碳,生物体内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都能被分解释放能量,主要的能源物质是糖类,最后被利用的是蛋白质。答案:(1)光合作用& (2)种子萌发初期一般进行无氧呼吸,释放CO2少& (3)萌发种子由无氧呼吸转入有氧呼吸释放C02量急剧上升(或萌发种子进行有氧呼吸且强度逐渐增强)& (4)由于养料逐渐减少,呼吸速率又慢慢降低& (5)胚乳;蛋白质(6)细菌的分解作用总结提示:对关于细胞呼吸类型这一知识点题目的解答应把握住如下几点:水是有氧呼吸特有的产物;无氧呼吸之所以释放的能量& 少,这与其分解产物为不彻底的氧化分解产物有关,因为乳酸、酒精等物质中含有大量的能量;小麦胚,块根、块茎等营养丰富的器官,玉米、动物,乳酸菌等生物进行无氧呼吸可产生乳酸,而水果、植物根进行无氧呼吸可产生酒精。二、拓展与综合应用创新考点考点3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间的关系及相关应用(学科内综合考点)&&& 1.相互关系(见表3―13―3).&2.不同状况下.植物气体代谢特点及代谢相对强度的表示方法:(1)黑暗状况时: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①气体代谢特点(见图3 13―3)。&&&& ②呼吸作用相对强度可用如下三种方式表示:A.用CO2释放量(或实验容器内CO2增加量)表示;B.用O2吸收量(或实验容器内O2减少量)表示;C.用植物重量(有机物的减轻量)表示。&&& (2)较强光照时:植物同时进行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且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 ①气体代谢特点: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用m表示)除用于植物的呼吸作用消耗(用m1表示)之外,其余的氧气释放到周围的环境中(用m2表示)。植物光合作用所利用的CO2 (用N表示)除来自植物自身呼吸作用(用N1表示)外,不足的CO2部分从外界吸收(用N2表示)(图乙所示)。分析图乙可知,图乙中有如下数量关系:m=m1+ m2,N=N1+N2。&&& ②光合作用相对强度的三种表示方法:A.用O2释放量(或实验容器内02增加量)表示; B.用CO2吸收量(或实验容器内CO2减少量)表示;C.用植物重量(有机物的增加量)来表示。考题3-1& )图3―13 4表示生活状态的植物体一天内CO2净吸收量和净释放量。&(1)一天中什么时刻该植物吸收和释放的CO2的量相等?&&&&&&&&&& 。(2)假定该植物白天呼吸作用速率和晚上相同,则该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高速率(用CO2的吸收量表示)是&&&&&&&&&& 。(3)图中B表示&&&&&&&&&& 。(4)如何说明该植物处于旺盛的生长状态&&&&&&&&&& (5)分析正午12:OO前后CO2的吸收情况,说明导致CO2吸收量变化的原因是&&&&&&&&&& 考题3-2 日,我国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发射成功,这标志着我国的航天技术已居世界领先地位。在长期的航天飞行中,比较难解决的问题是宇航员的食物与氧气的供应问题。科学家发现,螺旋藻中蛋白质的含量为其干重的55~70%。螺旋藻经过光合作用,即可释放氧气,也能合成有机物。在太空舱内“饲养”螺旋藻可以很好地解决宇航员的食物与氧气供& 应问题。设在太空中500g螺旋藻(鲜重)经光合作用约可释放氧气224mL/h(标准状况),一名宇航员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平均约需葡萄糖O.05mol/h。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在太空中,每lkg螺旋藻合成葡萄糖的量为&&&&&& g/h。(2)若一名宇航员维持生命活动所需的氧气全部来自螺旋藻的光合作用,则在太空舱内至少要“饲养”螺旋藻&&&&&& kg。(3)若飞船中仅一名宇航员,每天(24h)消耗的葡萄糖全部由“饲养”的300kg螺旋藻提供,要使飞船生态系统长期保持稳定,则飞船中“饲养”的这些螺旋藻至少需光照&&&&&&& h。该生态系统除了宇航员和螺旋藻外,还应有的生物是&&&&&& 。(4)若宇航员用180标记的水来培养螺旋藻,则经过一段时间后,首先出现18O的物质是&&&&&& 。考题3-1点拨,本题重在考查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之间关系的曲线,对于一天中CO2的净变量取决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之间的相互作用强度•通过题干条件我们可知当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强度之时,为绿色植物吸收CO2积累有机物之时,而CO2的量不发生变化时,为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即为6:00和18:OO,图中上部分阴影表示白天积累有机物的量,而横坐标之下阴影为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总量,两者之差为一天中积累有机物的净量。答案t(1)6:00和18:00(2)60mg•h-1•m-2(3)白天有机物的积累& (4)B的面积白天有机物的积累远大于划斜线的面积夜晚有机物的消耗& (5)气温过高,气孔关闭影响CO2吸收考题3-2点拨:(1)由考点4可知进行光合作用时,生成1moI葡萄糖。同时生成6mo102,则根据题意可列出式子为:(180×0.224)/(22.4×0.5×6)=O.6(g);(2)由于宇航员每小时呼吸作用需消耗葡萄糖为0.05mol,则每小时消耗葡萄糖的量为0.05×6=0.3mol,所以根据光合作用化学方程式列出式子,需“饲养”螺旋藻的质量=(0.3×0.5)/(0.224÷22.4)=15(kg);(3)一名宇航员每天至少所需葡萄糖的量为0.05×180×24/10%=2160(g/天),300kg螺旋藻每小时制造葡萄糖300×0.6=180(g),则光照的时间至少为(小时),宇航员排泄的代谢废物则需有分解者分解成CO2和H!O,再提供给螺旋藻;(4)光合作用过程中的H2O先经光反应生成O2。答案:(1)0.6& (2)15& (3)12;分解者& (4)空气中的O2.总结提示: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就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之间的关系,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需适宜的光照、CO2、温度等条件,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需适宜的温度、O2等条件,在一定条件下积累有机物的量=光合作用产生量-呼吸作用消耗量,并且白天如此计算,而夜晚只进行呼吸作用,一般情况下,如不特殊说明时,白天和夜晚进行呼吸作用的强度是相等的。考点4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及相关应用(综合应用考点)&&& 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主要包括温度、氧气和二氧化碳、含水量等。&&& (1)温度:温度之所以能影响呼吸速率主要是影响呼吸酶的活性。在最低点与最适点之间,呼吸速率总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超过最适点.呼吸速率则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如图3-13-5所示。&&& (2)氧气:在一定范围内有氧呼吸的温度随氧气浓度的升高而增大,氧气对无氧呼吸有抑制作用,如图3-13-6所示。&&& 短时期的无氧呼吸和局部的无氧呼吸(如透气不良的果实内部)对生物的伤害还不大.但无氧呼吸时间过长,生物体就会受到伤害。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①植物的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使细胞质的蛋白质变性.从而引起酒精中毒。动物体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过多.则会引起血液中pH的变化;②因为无氧呼吸对能量的利用率很低,只相当于有氧呼吸的百分之几,生物要维持正常的生理需要.就要消耗过多的有机物,这样,生物体内的养料就&&& 耗损过多;③没有丙酮酸氧化过程,许多由这个过程中间产物形成的物质就无法继续完成。如作物受水涝灾害死亡.主要原因就在于此。&&& (3)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对有氧呼吸有抑制作用。可利用这个原理贮藏水果和蔬菜。&&& (4)含水量:在一定范围内细胞呼吸强度随含水量的增加而加强,随含水量的减少而减弱。&&& 在生产实践中,根据需要常采取一定措施促进或抑制细胞呼吸。例如:①作物栽培中,采取中耕松土、防止土壤板结等措施,都是为了保证根的正常细胞呼吸;②粮油种子的贮藏,必须降低含水量,使种子呈风干状态,使细胞呼吸降至最低,以减少有机物消耗。如果种子含水量过高,呼吸加强,使贮藏的种子堆中温度上升.反过来又进一步促进种子的呼吸,使种子品质变坏;③在果实和蔬菜的保鲜中.常通过控制细胞呼吸以降低它们的代谢强度,达到保鲜的目的。例如。某些果实和蔬菜可放在低温下或降低空气中的氧含量及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减弱细胞呼吸,使整个器官代谢水平降低,延缓老化;④在农业生产中,为了使有机物向着人们需要的器官积累,常把下部变黄的、已无光合能力、仍然消耗养分的枝叶去掉,使光合作用的产物更多地转运到有经济价值的器官中去。考题4-1 )植物的种子都有一定的寿命.在低温、低湿、低氧的环境下可适当延长种子的贮藏时间。种子要安全贮藏,首先应晒干。问题是:种子贮藏时,种子的含水量是否越低越好呢?现以贮藏期一年为标准.设计实验证明之:& (一)材料用品:含水量分别为l%、5%、9%、13%、17%的水稻种子各100颗,恒温箱五个、培养皿、纱布若干。& (二)实验步骤:①将五份种子分别置于五个恒温箱中(20℃)保藏一年,期间应注意&&&&&&& ;②保存期满后.在相同的条件下测定五份种子的发芽率,应提供的条件有&&&&&& 。& (三)实验结果分析:表3 13-4是一组实验结果。&&& 表3-13-4含水量&1%&5%&9%&13%&17%发芽率&0&30%&95%&88%&0①含水量为1%的水稻种子发芽率为零,原因是&&&&&&&& ;含水量为17%的水稻种子发芽率为零,原因是&&&&&&&& 。②该实验的结论是&&&&&&&& 。考题4-2 为研究果实贮藏效率与O2浓度的关系,将质量相同的苹果果肉放在O2浓度不同的密闭容器中,一小时后测定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结果如表3-13-5,据表回答以下问题:&&&& 表3-13-5氧气相对量(%)&O&1&2&3&5&7&10&15&20&25O2吸收量(mo1)&O&0.1&0.2&0.3&0.1&0.5&0.6&0.7&0.8&1.OCO2释放量(mo1)&1.O&0.8&0.6&0.5&0.4&0.5&0.6&0.7&0.8&1.O(1)根据上表数据,在图3-13―7中正确描点并绘出O2吸收量与CO2释放量的关系曲线。(2)在氧浓度为3%时,每小时葡萄糖有氧分解量为&&&&&&&&&& mol,在氧浓度为5%时,每小时葡萄糖无氧分解量为&&&&&&&&&& mol。(3)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分析,仓库中贮藏苹果时,O2相对浓度在&&&&&&&&& 时较好,理由是&&&&&&&&& 。贮藏时还可采取&&&&&&&&& 措施。(4)将成熟的苹果榨成汁,取少量注入试管中,然后加入新制的Cu(OH)2悬浊液,加热煮沸,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考题4-1点拨:本题是一考查实验设计、信息、分析、综合、应用能力的题目,在解答本题时,解答题目的关键是明确实验目的、实验类型、实验方式,并能据此表达自己的解题方法、过程。答案:(二)①密闭适时通风;②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充足的空气(或氧& 气)(三)①含水量过低,胚细胞缺水死亡,种子失去生活力;含水量过高,种子呼吸较旺,易霉变失去生活力;②种子的含水量是必须保持在一定范围内才利于贮藏,过高或过低都会使种子失去生活力&&& 考题4-2点拨:(1)考查同学们的绘图能力,绘图时应注意要正确描点,正确绘出曲线;(2)氧浓度为3%时,因为有氧呼吸需吸收O2,并且O2吸收量:葡萄糖消耗量=6:1,所以此时葡萄糖有氧呼吸量=O.3/6-O.05mol。在O2浓度为5%时,O!吸收量与CO2释放量相等,所以此时只进行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的葡萄糖量为0 mo1;(3)在O2浓度为5%时,C02释放的总量最少,可见此时消耗有机物最少,是保存水果的最佳浓度;(4)苹果汁中含有大量还原性糖,还原性糖可与Cu(OH)2发生生成砖红色沉淀Cu2O。答案:(1)如图3~13―8所示。(2)0.05;0 (3)分解葡萄糖的量最少;呼吸损耗最低;低温& (4)产生砖红色沉淀&总结提示:对此知识点的复习应将抽象的知识转移到现实生活中去,用现实生活的具体实例巩固加深对本知识点的理解。考点5与呼吸作用相关的题型及命题方式(综合应用考点)&&& 由于呼吸作用是生物体获得能量的主要方式,是一切知识的枢纽.故命题方式也多种多样,如,、曲线信息分析题、实验设计、说明题,其中、曲线信息分析题常与光合作用知识点相联系.实验设计分析、说明题常考查呼吸作用的过程及类型这一知识点。考题5-1 酵母菌在氧气充足时,也进行有氧呼吸,但一般来说,乙醇的发酵作用是衡量它的一个标准,酵母菌在含有葡萄糖的培养液中进行培养,做了测定单位时间内的吸氧量(气体体积)、二氧化碳发生量(气体体积)的实验。请回答有关问题。 (1)在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时,比较吸氧量和CO2的发生量哪一个大?&&&&&&& 。(2)酵母菌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乙醇发酵,假如等量的葡萄糖在有氧呼吸和乙醇发酵过程中被消耗掉,则吸氧量和二氧化碳发生量之比是&&&&&& 。(3)酵母菌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乙醇发酵.根据有氧呼吸和乙醇发酵所生成的CO2量相等,这时吸氧量和二氧化碳发生量之比又为&&&&&& 。(4)如果酵母菌进行乙醇发酵消耗了360mg的葡萄糖.这时生成了&&&&&& mol的乙醇。考题5-2 图3-13 9表示某农田中一昼夜温度变化(I)、光照强度变化(Ⅱ)、植物吸收CO2的变化(Ⅲ)的数量关系.下列错误的叙述是(&&& )& A.Ⅲ与时间轴的交点c、e表示光合作用吸收的CO2等于呼吸作用释放的CO2 B.a点的数值变化主要与夜间低温有关 C.从c点开始合成有机物.至e点有机物合成停止 D.增大曲线Ⅲ与时间轴围成的正面积的措施包括适当提高光照强度,适当提高CO2浓度,保证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水分供应等&考题5-1点拨;涉及呼吸作用的计算,关键要正确识记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总反应式。呼吸作用过程中,有机物氧化的中间反卮过程较为复杂,但根据物质和能量守恒原则,总反应式能够表示反应物和终产物之间的变化关系。(1)从&& ,两者相等。(2)在有氧呼吸中,吸收6CO2放出6C02,在乙醇发酵中放出 &,所以,吸O2量和CO2发生量之比为6:8。(3)吸O2量和CO2发生量之比为2:4=1:2。(4)180g:92g=360mg:xmg,x=184mg(生成的酒精量)。因此,1mol酒精为46g,0.184/46=O.004mol。答案:(1)相等(2)3:4 (3)1:2& (4)4×10-3考题5-2点拨:本题考查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相结合的知识点。绿色植物在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而晚上只进行呼吸作用,由于夜问气温降低,故在黎明前夕,呼吸作用强度下降,释放CO2的量下降。如有日光,则开始进行光合作用,开始制造有机物,但由于光线较弱,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绿色植物仍表现出消耗有机物,直至光照强度较强时,由于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时,植物开始积累有机物。夏季中午,由于蒸腾作用过于旺盛,气孔关闭,CO2的吸收量下降,光合作用强度由于受CO2浓度的限制而有所下降。答案:C。总结提示:对于涉及到呼吸作用的题目,在做该题时应首先审清题目中涉到的知识点,以及呼吸作用与该知识点的联系,并能运用生物学科观点去解释这些联系,并能运用这些联系去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具体事实或工艺流程。其次,应对各知识点进行综合、分析这些知识点对解释知识载体有何用处,最后,对题目进行正确解答,可见在做本类试题时,明确呼吸作用的相关问题是解决本类试题的重中之重。Ⅲ.典型例题精讲精析& 蓦然回首 灯火阑珊一、回顾1测试考点4、5& )蔬菜和水果长时间储藏、保鲜所需要的条件应为(&&& )& A.低温、干燥、低氧&&& B.低温、湿度适中、低氧& C.高温、干燥、高氧&&& D.高温、湿度适中、高氧1.B点拨:本题涉及植物水分代谢和呼吸作用方面的知识,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一般在储藏植物时要尽可能降低植物的呼吸作用.以减少有机物消耗,而植物的呼吸作用主要与温度及氧气浓度有关.因此在低温和低氧的情况下有利于降低植物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对于一般的种子,如小麦、玉米等可以在干燥的条件下储藏,尽量降低水分含量,以降低种子的呼吸作用。但对于蔬菜和水果则不同,它们本身就含有很多水分,如果在干燥条件下储藏,水分散失过多,细胞会失水而死亡。因此要有适中的湿度才能保鲜,答案为B。常见错误是选A,这是与一般的干种子储藏条件相混淆造成的。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应用课本知识,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如果只是凭经验,很可能会由于思维定势而造成错误。回顾2测试考点4、5& )香蕉成熟过程中,随着贮藏物质强烈水解并转化为还原糖,香蕉逐渐变甜,其呼吸速率变化如图3-13-10中曲线a所示。图中符合香蕉内还原糖含量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 A.曲线1&&& B.曲线2& C.曲线3&&& D.曲线4&2.C点拨:果实成熟到一定程度时。呼吸速率首先降低,然后突然增高,最后下降,即发生呼吸骤变,此时香蕉中的淀粉迅速水解为可溶性还原糖,但不可能无限上升;曲线3变化与a曲线有相随性,所以正确选项为C。回顾3测试考点3& 0.6分)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包括一系列& B.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必须在有水的条件下进行& C.光合作用的全部反应是呼吸作用全部反应的逆转&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是能量转化过程&&& 3.C点拨: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光合作用是贮存能量,而呼吸作用则是释放能量的过程,并且过程中都涉及02的生成或O2的消耗,故A、D项的说法是正确。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在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都有水的参与,故B项的说法正确。虽然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在物质上是可逆的。但反应场所,反应条件,反应过程中的酶等不是相同的,故不能说是可逆反应。回顾4 测试考点4、5,6分)根据生物知识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植物体内积累的元素一定是植物的必需元素& B.人体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时,既能释放二氧化碳,又能产生大量能量& C.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既有水的分解,又有二氧化碳的固定& D.高等植物细胞壁主要由果胶和蛋白质构成4.C点拨:本题考查植物元素组成、光合作用、人体呼吸作用等知识点。在植物体内至今一共发现了60多种元素,但植物体必需的元素却只有16种,故A项说法错误。人体进行无氧呼吸时,产生乳酸,不能产生CO2,高等植物的细胞壁由果胶和纤维素构成,不含有蛋白质。回顾5 测试考点1、2分)有机体在一定时间内,呼吸作用产生的CO2摩尔数与消耗的O2摩尔数的比值,常被用来判断呼吸分解有机物的种类。根据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反应式计算,此比值应是(&&& )& A.0.5&&& B.1.O&&& C.1.5&&& D.2.O5.B点拨:葡萄糖被彻底氧化分解时,说明其进行有氧呼吸,据有氧呼吸的化学方程式可知,消耗6分子01产生6分子的CO2。故此比值为1.O。回顾6 测试考点1、2分)在无氧条件下,高等植物利用葡萄糖进行呼吸作用最后形成(多选)(&&& )& A.CO2和H2O&&& BC02和酒精&&&&& C.乳酸&&& D.丙酮酸和CO26.B、A点拨:绝大多数高等植物进行无氧呼吸形成的代谢产物为CO2和酒精,极少数产生乳酸。回顾7测试考点3& )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总是同时进行& B.光合作用形成的糖类能在呼吸作用中被利用& C.光合作用产生的ATP主要用于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分别在叶肉细胞和根细胞中进行7.B点拨:在暗处,能进行呼吸作用,却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产生的ATP主要被暗反应过程利用;叶肉细胞中即可进行光合作用,又可进行呼吸作用。回顾8测试考点1、2、5& 分)图3 13一ll为一学生在15分钟内相继进行四次俯卧撑。表示每次俯卧撑数,对这一结果最合理的解释是(&&& )&& A.肝脏贮藏的糖元不足& B.糖类转化为酒精& C.供氧不足,乳酸积累&&& D.肌肉组织中C02过剩8.C点拨:由题干可知,连续做俯卧撑时,每次的次数逐渐下降,这与人体的疲劳有关。人体疲劳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人体内积累了大量乳酸,并且体内葡萄糖的含量下降所致,与酒精和CO2无关。回顾9测试考点5& 分)图3-13-12中正确表示水稻呼吸强度与K+吸收量关系的是(&&& )&9.C& 点拨:本题考查呼吸作用与矿质吸收相关知识的综合,当呼吸强度为O时,由于缺少能量的供应,水稻不能进行主动运输吸收K+,随后,随着呼吸作用强度的上升,获的能量增多,所以吸收K+的量上升,但到运输K+的载体达到饱和时,植物吸收K+的速度也将维持不变。回顾10 测试考点1、2& 分)在自然条件下,有关植物呼吸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有氧呼吸过程中,中间产物丙酮酸必须进入线粒体& B.高等植物只能进行有氧呼吸,不能进行无氧呼吸& C.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无氧呼吸不产生二氧化碳& D.有氧呼吸的强度晚上比白天强10.A点拨:本题考查与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有关的知识点,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既可进行有氧呼吸,又可进行无氧呼吸,其产物分别为CO2和H2O,C02和酒精。在有氧呼吸过程中,第一阶段产生的丙酮酸必须进入线粒体才可进行第二、三阶段。植物的呼吸作用受温度 和02浓度的影响,故不能绝对地说哪一时间段呼吸强度更高。回顾11 测试考点3& ,3分)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光合作用在白天进行,呼吸作用在夜间进行& B.光合作用为植物提供所需全部物质& C.光反应在白天进行,暗反应在夜间进行& D.光合作用受Mg、N、P等矿物质元素的影响1I.D点拨: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关问题。绿色植物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晚上只进行呼吸作用;白天进行光反应和暗反应,晚上,随着光反应的停止,暗反应也随之停止;光合作用提供给植物的是各种有机物,绿色植物所需的营养物质是矿质元素、CO2和H20;光合作用的过程由于受酶及叶绿素等的影响,也就受N、P、Mg等矿质元素的影响。回顾12& 测试考点1、2、56分)取适量干重相等的4份种子进行不同处理:(甲)风干,(乙)消毒后浸水萌发,(丙)浸水后萌发,(丁)浸水萌发后煮熟冷却,消毒。然后分别放入4个保温瓶中。一段时间后,种子堆内温度最高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12.C& 点拨:种子堆中温度上升的原因是其有热量的释放,热量的来源有两个:一是种子,二是种子表面的微生物。种子在潮湿时呼吸作用强度大、释放热量多。甲种子为干种子,呼吸作用弱;乙消毒后杀死了部分微生物,减少了热量的来源;丙为浸水的种子,呼吸作用强;丁为煮沸后的种子,不进行呼吸作用,故温度最高的应是丙种子。回顾13 测试考点1、2刚进入x藏的上海援藏干部。对高原缺氧环境所产生的生理性反应是(&&& )& ①造血功能增强,红细胞数增多②呼吸频率加快③细胞大多以无氧呼吸获得能量④心率加快&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④13.D点拨:题干中描述的高原生理性反应。又称为高原反应,这是由于高原地区缺少O2,而此时刚进入高原地区的人由于红细胞少,运输氧气的能力弱,故出现呼吸频率加快,心率加快等反应。但一段时间后,由于红细胞增多,运输O2的能力上升,高原反应也随之消失。回顾14 测试考点3& ,3分)晚上在密闭的居室内放置大型绿色植物,可能影响人体健康,主要原因是其(&&& )& A.光合作用吸收02,放出C02& B.光合作用吸收CO2,放出02& C.呼吸作用吸收02,放出CO2& D.呼吸作用吸收CO2,放出O214.C点拨:晚上绿色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吸收02,放出CO2,从而降低室内O2浓度,使CO2浓度上升,这对人体健康是不& 利的。二、简答题回顾15 测试考点1、4、5,22分)将等量萌发的种子和煮沸自然冷却后的种子分别放入甲、乙两试管中。如图3 13-13所示(本实验中石蜡油短期内不影响生物的生长)。两试管中均无空气存在。据图分析回答:(1)甲试管放置几个小时后,管内顶部出现气泡,其中的气体成分主要是&&&&&&&&& ;将该气体引入&&&&&&&&& 溶液中,可使该溶液变浑浊。(2)甲试管中产生气泡的现象是种子进行&&&&&&&&&& 造成的,写出表示这一过程的反应式&&&&&&&&& 。&(3)乙试管在与甲试管同样的时间内,试管内顶部未出现气泡,原因是&&&&&&& 。(4)乙试管继续放置几天,一些微生物开始繁殖.导致试管内顶部也出现少量气体。这是这些微生物从试管中的获得了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进行新陈代谢的结果。一般来说,微生物所需的营养要素可归纳成&&&&&&& 、&&&&&&& 、&&&&&&& 、&&&&&&& 和&&&&&&& 五大类。(5)这些微生物可能的来源是(答出两个来源即可)、&&&&&&& 。15.(1)CO2;Ca(OH)2& (2)无氧呼吸; 精)+2CO2+能量& (3)被煮沸过的种子已经死亡,不能进行呼吸作用(4)死亡种子中;碳源;氮源;生长因子;无机盐;水(5)未灭菌的试管内壁的菌类,操作过程中带人的菌类,石蜡油中的菌类,铁丝网上的菌类,种子表面耐高温的没有杀死的菌类点拨:试管中无空气时,甲试管顶部的气体是种子进行无氧呼吸产生的CO2,C02能使Ca(OH)2溶液变混浊。被煮沸过的种子已死亡,新陈代谢已停止,不能进行呼吸作用。微生物需要的营养物质有五类。分别为碳源、氮源、水、无机盐、生长因子。乙试管中的种子虽经高温处理,但也可能混入少量微生物,其来源也是多种多样的。本题以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也考查了考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回顾16 啊测试考点1、2、4、5& ,9分)& 图3-13-14表示生物体内葡萄糖分解代谢过程。根据图回答:&(1)反应①②③④中,可在人体细胞中进行的是&&&&&&&& 。(2)粮食贮藏过程中,有时会发生粮堆湿度增大现象,这是因为&&&&&&&&&&&&&&&&& 。(3)在反应①②③④中,必须在有氧条件下进行的是&&&&&&&& 。16.(1)①②④& (2)呼吸作用产生水& (3)②&&& 点拨:本题考查人体内呼吸作用与植物体内呼吸作用的区别,在人体内呼吸作用不能产生酒精。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时,由于在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可产生水,所以会使种子堆的湿度变大。葡萄糖被分解为丙酮酸,可发生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但要被彻底分解为CO2和&&& H20,则必须有O2的参与。回顾17 测试考点2、3、4、5分)在科学研究中常用呼吸商&& 表示生物用于有氧呼吸的能源物质不同。测定发芽种子呼吸商的装置如图3-13-15所示,关闭活塞,在25℃下经20分钟读出刻度管中着色液移动距离。设装置1和装置2的着色液分别向左移动x和y(mm)。x和y值反映了容器内气体体积的减少。请回答:&(1)装置1的小瓶中加人NaOH溶液的目的是&&&&&& (2)x代表&&&&&&&&& 值.y代表&&&&&&&&& 值。(3)若测得xmm),则该发芽种子的呼吸商是&&&&&&& 。(4)若要测定已长出一片真叶幼苗的RQ值,则应将该装置放于何种条件下进行,为什么?(5)为使测得的x和y值更精确.还应再设置一对照装置。对照装置的容器和小瓶中应分别放入&&&&& 。设对照的目的是&&&&&& 。&&& 17.(1)吸收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 (2)消耗氧的体积;消耗氧和释放二氧化碳的体积之差& (3)0.85& (4)黑暗。避免因幼苗进行光合作用,干扰呼吸作用的气体量的变化。& (5)死的发芽种子和蒸馏水;用于校正装置1和2内因物理因素(或非生物因素)引起的容积变化点拨:(1)装置1中有NaOH,其目的是吸收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2)装置l中有NaOH,故着色液向左移动的体积代表吸收的消& 耗氧的体积;装置2试管中为蒸馏水,其气体体积的减小代表消耗氧和释放二氧化碳的体积之差。(3)消耗氧的体积占刻度管的长度:x碳的体积占刻度管的长度=x―y),RQ=170照实验装置要遵循变量原则.要用死的发芽种子和蒸馏水,从而校正装置1和2内物理因素(或非生物因素)引起的容积变化。回顾18 测试考点4、5-4分)某学生为了证明植物呼吸时放出二氧化碳,设计了图3 13-1 6实验装置,其中绿色植物生长旺盛。将装置在黑暗中放置了24小时后观察结果。试分析:(1)该装置放在黑暗中的作用是&&&&& ;该实验除需在黑暗中完成外,还应注意&&&&& 。(2)在实验中,有同学提出,需要同时进行另一组其他条件相同但不放植物的实验。你认为有没有意义? 简述原因。&18.解:(1)让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烧杯口及植物茎周围,两块夹板之间要用凡士林密封& (2)有意义,因为该实验需要设立对照实验,即放有植物的烧杯内的石灰水因吸收植物放出的CO2而变浑浊,对照实验中的石灰水不变浑浊。&& 点拨: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CO2,释放出O2,而植物的呼吸作用是吸收氧气,放出CO2。光合作用必须在光下进行,而呼吸作用则每时每刻都进行.当装置放在暗处后,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放出C02,从而使石灰水变浑浊;该实验应设立对照实验,即不放植物,其他条件都完全相同,从而使实验结果更具说明力。回顾19 测试考点4、5)某实验小鼠适宜生活在25 ℃左右的环境中.为探究低于适宜温度的环境(如10 ℃)对小鼠能量代谢的影响(能量代谢的强弱用单位时间的耗氧量表示),请依据所给的实验装置(图3-13-17)、实验材料和用品,在给出的实验方法和步骤的基础上,继续完成探究实验,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和结论,并回答问题。实验室温度:25℃左右。材料和用品:小鼠、冰袋、秒表等。&方法和步骤:步骤1:将小鼠放入广口瓶的笼子内,加塞密闭。打开夹子(A)、(B)、(C).片刻后关闭夹子(B),用注射器抽取10毫升氧气备用。关闭夹子(C),打开夹子(B),使水检压计液面左右平齐;步骤2:&&&&&&&&&&&& ;步骤3:&&&&&&&&&&&& 结果预测和结论:①&&&&&&&&&& ;②&&&&&&&&&& ;③&&&&&&&&&& 。该实验最可能的结果和结论应是原因是&&&&&&&&&&&&&&&&&&&&& 。19.步骤2:待小鼠安静后.关闭夹子(A),记下时间,将注射器向前推进5毫升(推进数量合理即可).水检压计液面左侧升高,关闭夹子(B).待水检压计的液面左右平齐时.记录时间。得到在25℃环境中小鼠消耗5毫升氧气所用的时间;步骤3:改变温度,当温度计示数为10℃时,重复上述操作。得到10℃环境中小鼠消耗5毫升氧气所用的时间结果预测和结论:①消耗5毫升氧气所用的时间10℃时少于’25℃时,说明小鼠的生活环境从25℃降为10℃时,能量代谢会加强;②消耗5毫升氧气所用的时间10℃时多于25℃时,说明小鼠的生活环境从25℃降为10℃,能量代谢会减弱;③消耗5毫升氧气所用的时间10℃时等于25℃时,说明小鼠的生活环境从25℃降为10℃时,能量代谢不受影响最可能的结果和结论是:消耗5毫升氧气所用的时间1℃时少于25℃时,说明小鼠的生活环境从25℃降为10℃时,能量代谢会加强;小鼠是恒温动物,在10℃下比25℃下维持体温所消耗的能量多& 点拨:此题的设计思路并不复杂。利用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单位时间内小鼠消耗的O2的量来比较不同温度环境对小鼠代谢的影响。& 设计时要注意可操作性。本题的缺陷是已知哺乳动物小鼠的代谢,肯定是在10℃下比25℃下维持体温所消耗的能量多,因为它是恒温动物,实际上是一个验证性实验,并非探究性实验.有的同学可能会认为结果预测这三种情况是多此一举,的确如此。但题中①、②、③ 已留出还是应该讨论一下。同时这种题还要求论证的科学性和严密性,如夹子关闭的顺序,小鼠的状态等。Ⅳ.高考题预测& 高瞻远瞩& 占尽先机考情预测预测1:呼吸作用的过程及类型& 预测根据:呼吸作用是生物获得ATP的主要途径,但不同的生物或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同一生物,呼吸作用方式不同,而呼吸作用方式不同决定该生物的异化作用类型,并且由于提供ATP的量不同,产物也多种多样,又会联系到微生物代谢产物的获得,即发酵工程.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为线粒体(真核)、细胞膜附近(原核)从而将高中生物的基础知识又推向一新境界,所以此知识是出创新题、实验题的知识载体将成为高考的命题重点。& 命题角度预测:对本知识点的考查,多以新信息题、实验题为主,在解答本类试题时应注意题目万变不离其宗,其知识的载体还是在高中知识体系中,只要审明命题者的意图,然后围绕此知识点回答问题即可。预测2:细胞呼吸与农作物保鲜、保存& 预测根据:人们获取农作物的目的是从中获取有机物,但在保存过程中,有机物会随时间的推移而消耗,而农作物消耗有机物的主要原因是农作物自身的呼吸作用,为降低有机物消耗,就应该降低呼吸作用强度,故可从影响呼吸作用强度的因素角度考虑农作物产品的保鲜保存,这正符合社会的发展进步.这也是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题目。& 命题角度预测:本知识点是一实际应用类的知识点,故在命题时多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实例,要求讲明原因找出规律,并提供合理建议,枝的保鲜问题。考点预测题 A卷& 基础经典预测题 (100分60分钟) (322)一、(每题4分,共48分)备考1测试考点3、5图3 13-18表示在正常的光照温度下,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受温度影响的曲线图,据图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是一致的 B.提高温度能不断促进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进行&C.植物净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减去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的最适温度就是植物体内酶的最适温度 D.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提高温度能提高酶的活性,加快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进行1.D& 点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综合,识图分析:①温度通过影响酶的活性影响生物的生命活动;②温度对酶的影响具有一定范围。备考2 测试考点1、2、5现有一瓶葡萄糖溶液,内含适量的酵母菌,经测定,瓶中放出的CO2的体积与吸收O2的体积之比为5:3.这是因为酵母菌所利用的葡萄糖中(&&& )A.1/4的葡萄糖用作有氧呼吸,其余为无氧呼吸 B.1/3的葡萄糖用作有氧呼吸,其余为无氧呼吸 C.1/2的葡萄糖用作有氧呼吸,其余为无氧呼吸 D.2/3的葡萄糖用作有氧呼吸.其余为无氧呼吸2.C& 点拨:关于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简单计算。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由题意(2y+6x)/6x=5/3,得x/y=l/2。备考3测试考点1、3、4& 在严寒的冬天,利用温室进行蔬菜种植,可以提高经济效益.但需要调节温室的光照、湿度、气体和温度,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品质.下列措施及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适当增加光照,以补充冬季阳光的不足 B.维持一定的空气湿度,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 C.定期增加温室内二氧化碳气体浓度.增强光合作用 D.尽量维持室内昼夜温度的恒定,增加有机物积累3.D& 点拨:本题考查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间的关系.增大昼夜温差.可使晚上消耗的有机物减少,从而有利于农作物增强有机物的积累。备考4测试考点3、5农技员为准确把握蔬菜大棚内CO2的浓度变化情况.在大棚内安装了CO2测量器.假定6时、13时分别为日出、日落时间.请你预期一天内大棚中CO2变化的最可能情况是图3-13-1 9中哪条曲线所示(&&& )&4.A& 点拨:植物在白天既能进行光合作用.也能进行呼吸作用,但在夜间只进行呼吸作用。由于大棚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在夜晚,呼吸作用使CO2浓度逐渐升高;在白天,由于光合作用的强度一般远大于呼吸作用,大棚内的CO2浓度便会逐渐降低。备考5测试考点1、2、3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要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图3-13-20所示有关曲线表示正确的是(&&& )&5.B点拨:在O℃时小麦也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A选项错。C选项错在光照强度为零时.小麦幼苗的呼吸作用强度不为零。D选项错在CO2为零时,植物是不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B选项一开始,有氧的条件下,无氧呼吸受抑制,有氧呼吸又较弱,所以CO2释放量减少,后来有氧呼吸逐渐增强,CO2-释放量逐渐增加。备考6 测试考点1、2、5& 把甲、乙两瓶(甲瓶中装有萌发的种子.乙瓶中装有等量未萌发的种子),放在温暖的地方,24小时后,将燃烧的蜡烛放进甲瓶里,火焰立刻熄灭,若放进乙瓶里,火焰不熄灭,这个实验直接说明了(&&& ) A萌发的种子进行着呼吸作用& B萌发的种子进行着有氧呼吸 C.萌发的种子需要氧气&&& D.萌发的种子释放二氧化碳6.C& 点拨:本题通过对照实验装置,考查考生对呼吸作用等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对实验过程中物质变化的分析能力。本题的知识背景:萌发的种子有氧呼吸强度高,消耗氧气多;未萌发的种子有氧呼吸强度弱,消耗的氧气少。所以将燃烧的蜡烛放进甲瓶里,火焰立刻熄灭,谠明瓶中氧气极少;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萌发的种子主要进行有氧碍吸,消耗大量的氧气所致。备考7测试考点3、5经研究发现,很多绿色植物花瓣上的多种颜色与细胞中含有的色素有关,有的植物的花瓣在一天内能显示出不同的颜色.与花瓣细胞液中含有的一种叫花青素的有机物有密切关系。该种物质在酸性环境中显红色,碱性环境中显蓝色,中性环境中显紫色。则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A.清早显红色、中午显紫色B.清早显紫色、中午显红色 C.清早、中午都显紫色&&& D.清早、中午都显红色7.A& 点拨:夜间到清晨,植物叶肉细胞中CO2浓度较高.其pH降低,酸性增强,故清早叶片呈红色;到了中午,光合作用远大于呼吸作用,植物叶肉细胞中CO2浓度较低,其pH升高,碱性增强,故中午叶片呈紫色。备考8测试考点1、2、3图3 13-21表示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过程中物质变化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A.能提供给绿色植物各种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最多的过程是5&B.各种生物体(病毒除外)都能进行的过程是3&C.1、3和4过程产生的[H]都能与氧结合产生水 D.2过程需多种酶参与,且需ATP供能8.C& 点拨:有氧呼吸三个阶段中第三阶段产生的能量最多;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共同点是第一阶段相同;1过程产生的[H]是用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还原C3化合物;而3和4过程中产生的[H]可与氧结合产生水。备考9 测试考点4、5如图3 13 22为在实验条件下,测试某种恒温动物离体细胞的呼吸强度(E)受温度变化的影响,正确结果是(&&& )&9.C点拨:离体的动物细胞进行呼吸作用时,不受机体的调节作用,敬在环境温度上升时,由于酶的活性上升;呼吸强度增强.而超过一定数值后由于酶的活性受抑制,所以呼吸强度也下降。备考10测试考点3、4、5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的总叶面积,叶面积指数越大.叶片交错重叠程度越大。图3-13-23表示叶面积指数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两个生理过程的关系。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A点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B.两条曲线围成的部分代表有机物的积累量 C.叶面积指数大约为5时,对农作物增产最有利 D.叶面积指数超过7时.农作物将减产10.D& 点拨: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共同作用对植物有机物积累的影响,开始由于叶片能够接受到足够的阳光,所以随叶面积指数的上升,积累的有机物越多,对农业生产越有利,如果叶面积指数过大,则由于叶片交错重叠,而使叶片获得不了足够的光照而使单位叶面积的光合作用强度下降,而总呼吸强度却不断上升,而使有机物积累减少,使农作物减产。反映在图上,图中阴影部分为积累有机物的量,并且在叶面积指数为5时,积累有机物的速率达最大,叶面积指数超过9时,农作物减产。备考11测试考点3& 图3-13-24为某高等植物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CO2吸收速率的变化曲线(假设其他条件均不变且都是植物生长的适宜条件)。在此过程中,能正确反映植物呼吸作用强度的变化曲线为图中(&&& )&11.D& 点拨:由题干中曲线图可知,在光强度为O时,只进行呼吸作用,所以总体表现出CO2的释放,但由于受光合作用的影响,随光强度的增强,CO2的释放量逐渐降低,但当达到光饱和点时.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CO2的释放量也不会再降低,故曲线D中表现的趋势满足此变化。备考12测试考点1、2图3-13-25是对植物12小时黑暗处理,随后进行12小时光照处理(温度不变)中氧气释放和吸收速度的曲线图。在24小时的实验时间内.植物呼吸消耗氧的总体积最正确的估计是(&&& ) A.600cm3&&& B.1 000cm3&&& C.1 800cm3&&& 12.C点拨: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变化的曲线分析及计算能力.由于在光照条件和黑暗条件下进行呼吸作用的强度是相同的,并且由题中信息可知呼吸作用的强度为50cmx/h,则一天中共消耗O2 的体积为50×24=(52分)备考13 测试考点1、2、3、5(10分)& 图3-13-26表示北方的一个贮藏白菜地窖,随着氧气的消耗、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的情况。请回答:(1)A~B段O2的消耗量很大,CO2浓度上升也很快,白菜在进行&&&&&&&&&& 呼吸。(2)C~D段O2浓度接近于02而CO2浓度仍在上升,白菜在进行&&&&&&&&&& 呼吸。(3)B~C段O2浓度已很低.CO2浓度几乎不上升,原因是&&&&&&&&&&&&&&&&&&&&& (4)从&&&&&&&&&& 点开始.氧气浓度的高低成为限制有氧呼吸的因素。(5)为了有利于较长时间地贮存大白菜.应把地窖里的氧气控制在&&&&&&&&&& 段范围内。13.(1)有氧(2)无氧(3)氧气浓度很低,有氧呼吸十分微弱,而无氧呼吸仍处于抑制状态& (4)B& (5)B~C& 点拨:解答本题的技巧是根据图中曲线正确分析题中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所造成的O2浓度、CO2浓度的变化。AB段氧气浓度虽然逐渐& 降低,但是已能满足有氧呼吸对氧气的需求,所以随着AB段氧气浓度的降低,有氧呼吸产生的CO2不会减少,因而地窖中CO2的浓度逐渐升高。当氧气含量低到一定程度时,有氧呼吸难以维持,而无氧呼吸仍然处于抑制状态,所以CO2浓度几乎不上升,此时呼吸作用最弱,适于大白菜的贮藏。当02浓度超过最低限度C点时,有氧呼吸停止,无氧呼吸开始,CO2浓度继续上升。备考14测试考点3、5(2 4分)& 某同学利用图3 13-27装置研究 CO2含量以及光照强度对某种绿叶光合作用的综合影响。实验过程用同种、状况相同的若干新鲜叶片在室温25℃下进行.通过缓冲液调节密闭小室空间CO2浓度的相对恒定。对相应装置精确测量的结果如表3-13-6。请分析回答:&&& .&表3-13-6
组别&实验条件&液滴移动&光强(Ix)&CO2(%)&(mL/h)l&800&0.03&右移6.O2&&右移9.O3&&右移11.24&&右移11.25&1 500&0.03&右移9.O(1)第3组装置中液滴右移的生理原因是&&&&&&&& 。第3、4两组的结果相同,限制4装置光合作用的非生命因素主要是&&&&&&&& 。(2)装置虽均置于25℃环境下.但有同学认为液滴移动的量不一定真正代表光合作用释放O2的量,因为光照引起的&&&&&&&& 会导致密闭小室内气体的物理性膨胀。因此,实验方案应相应再完善。(3)某同学认为本实验不能令人信服地说明光照和CO2浓度的相互作用,使光合作用进一步增强。该同学又增设了一组实验,你认为该组的条件组合是&&&&&&&& 。(4)请你利用该装置研究叶片有氧呼吸强度随时间而变化的趋势。& ①方法步骤:&&&&&&&& ②预期结果:&&&&&&&& 14.(1)光合作用产生的02大于呼吸作用消耗的O2;CO2浓度& (2)温度变化(升高)& (3)光强为800Ix.C02浓度为0.05%& (4)①用同&&& 种、状况相同的新鲜叶片和死叶片分别完成题中装置(各三套),置于温度相同的暗室中;每隔一定时间观测毛细刻度管液滴移动的量,取&&& 相同处理结果的平均值;记录结果;②液滴左移,且速率渐慢,直到不再移动备考15& 测试考点4、5(18分)& 图3-13 28中的实验装置用于测量大麦种子的呼吸速率。实验开始时,用夹子夹紧橡皮管并使图中u形管内两侧有色液体均处于“O”标志位。在25℃条件下两套装置都静置1h,实验结果如图3 13~28所示。(1)装置中加入NaOH溶液的目的是&&&&& 。(2)装置A中有色液体的变化量表示&&&&&& 。(3)装置B中对大麦种子进行灭菌处理的目的是&&&&& ;装置B中有色液体的变化可能是&&&&& 造成的,设置B装置的目的是&&&&& (4)计算大麦种子在25℃条件下的呼吸速率(用单位时间内02的吸收速率表示,单位为mm3•g-1•h-1)。&15.(1)吸收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 (2)大麦种子呼吸作用消耗氧的体积(3)灭菌是防止细菌呼吸作用产生或吸收的气体影响实验结果;由于环境温度上升而引起的气体膨胀或外界大气压强降低;对照(排除由物理因素引起的气体热膨胀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4)B内气体体积&&& 增加20mm3.A内气体体积减少60mm3,故A内实际吸收O2为80mm3.O2吸收速率=80mm3/10g-8mm3g-1h-1。&&& 点拨:题干实验设计的目的在于测量大麦种子的呼吸速率,并且设置B组作为对照组.以排除由于气压等外界物理条件改变而引起的实验误差.计算实验结果时应排除此实验于扰因素。B卷 综合应用创新预测题 (60分45分钟) (322)备考1 (学科内综合题)测试考点1、2、5(7分)& 图3 13―29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浓度下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请据图回答:(1)在外界氧浓度为10%以下时.该器官的呼吸作用方式是&&&&&&& (2)说明无氧呼吸强度与O2浓度之间的关系是&&&&&&& 。(3)实线与虚线相交于C点,对于B、C点。以下叙述正确的有(&&& )&A.C点时,植物既进行无氧呼吸,又进行有氧呼吸& B.C点时,植物只进行有氧呼吸,此时无氧呼吸被完全抑制& C.B点时,无氧呼吸强度最弱& D.B点时.植物呼吸作用最弱(4)AB段表示CO2释放量减少,其原因是&&&&&&& 。(5)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代表&&&&&&& 。(6)当外界氧浓度为4%~5%时,该器官CO2的释放量相对值为O.6而O2的吸收量相对值为O.4。此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相对值约相当于有氧呼吸的&&&&&&& 倍。(7)同时可见,保存水果、蔬菜应(&&& )& A.控制空气流通.使氧浓度保持在10%& B.控制空气流通,使氧浓度保持在5%& C.不让空气流通,抑制有氧呼吸&&& & D.保持通风良好,抑制无氧呼吸1.(1)该器官有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呼吸方式& (2)无氧呼吸强度随O2浓度的升高而减弱& (3)B、D& (4)氧气浓度逐渐升高到5%时.无氧呼吸逐渐被抑制,而有氧呼吸还P分微弱& (5)不同O2浓度下的无氧呼吸的强度& (6)1.5& (7)B备考2 (跨学科综合题)测试考点1、2(6分)& 图3―13―30中图1表示测量种子萌发必需条件的实验装置,每个烧杯均放有10粒种子,结果A,D两烧杯的种子在7天以后发芽。据图回答:&(1)每个烧杯放入的种子是10粒而不是1粒,其目的是&&&&&&&&& ,实验中应将c烧杯中的水先烧开.等冷却后再放种子,目的是&&&&&&&&&&&&&&&&& 。(2)根据图A,E得出结论:光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哪一个烧杯可说明此结论是错误的?为什么?(3)请写出有氧呼吸的化学反应式:(4)假若图l中的A为花生种子,图2为其萌发过程中呼吸作用CO2的释放量与O2的吸收量的变化。从图2中可以看出40h后花生种子的单位时间内CO2的释放量与O2的吸收量的比值小于1,其原因很可能是&&&&&&&& 。2.(1)如果数目少,其意外死亡会影响实验结果(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将水烧开,可以排出水中的氧气,冷却可以防止高温杀死种子& (2)D,在暗处萌发。 (4)分解了脂肪点拨:考查种子萌发的条件及呼吸作用的关系,此题关键:首先要知道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水、温度、02。再将之与实验处理相比较进行分析作答。备考3 (实际)测试考点1、2、5(8分)& 现在很多地区的农民利用塑料大棚培植花卉、蔬菜,不但丰富了市场,而且能收到较好的效益。试结合大棚种植中的一些技术环节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在寒冷的冬季,大棚内仍有较高的气温.能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大棚内温度较高的原因是:①&&&&&&&& ;& ②&&&&&&&& ;③&&&&&&&& 。地球“温室效应”中,其作用与大棚塑料薄膜相似的物质主要是&&&&&&&& 。(2)大棚所用的塑料薄膜有多种颜色,如无色、红色、绿色、蓝色等,从促进光合作用的角度分析,何种颜色最好?为什么?(3)夜间适当&&&&&&&& 大棚的温度。有利于提高植物产量,因为(4)大棚内每天要适当通风,否则棚内植物不能生长,这主要是因为&&&&&&&& ,因此称二氧化碳是塑料温室大棚的&&&&&&&& 肥。3.(1)空气流通小,含有大量的CO2;植物呼吸作用产生热量;白天吸收的热量不易散失CO2& (2)无色;因为可以透过所有的光。& (3)降低;降低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消耗,利于白天制造的有机物的积累(4)缺少CO2;气&&& 点拨:大棚种植技术是农业栽培技术中比较广泛的一种栽培技术,它对作物生长所需要的条件具有可控性等优点,有利于作物的反季节栽培。(1)由于大棚栽培技术是利用植物光合作用的原理,在作物栽培过程中充分利用条件,如适当增加CO2浓度,调节好室温等,可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因而植物在白天进行的光合作用强度大于植物进行的呼吸作用。(2)在大棚中白天需要适当提高温度,利用无色薄膜有利于各种光线的进入,或者提高C02的浓度都有利于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提高作物产量。(3)而夜间,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因此要适当降低温度,抑制植物的呼吸作用,从而提高植物产量.(4)大棚内每天通风是促进空气的流通,有利于作物的生长,二氧化碳是大棚种植中的气肥。备考4(实际)测试考点1、4(5分)& 图3 1 3 31表示含水量不同的呼吸速率[CO2mg/(100g种子•h)]。请据图回答:(1)玉米种子的呼吸速率与含水量的关系如何?&(2)为了使种子安全贮藏,种子的含水量应控制在&&&&&&&& 以下。(3)呼吸速率高的种子会出现发潮发热的现象,原因是&&&&&&&& (4)还可以从哪些方面采取措施来降低种子的呼吸速率,确保贮粮安全?试举两例&&&&&&&&&&&&&&&&&&&&&&&&&& 4.(1)含水量增加,呼吸速率加快。& (2)13.5%(或13%)& (3)有氧呼吸将有机物分解而产生水,所释放的能量中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4)适当降低温度;减少空气中的含O2量;增加空气中的CO2量;向装有粮食的密封塑料袋中注入氮气或C02;杀灭病毒和害虫(答出其中两项即可)&&& 点拨:生物的呼吸作用与含水量密切相关,含水量越高,代谢越旺盛,所以贮藏种子应晒干,降低含水量。种子在呼吸过程中,有水的产生,同时有热量散失,使种子堆出现发潮发热。使贮粮安全,降低呼吸作用,可使用降温,充CO2等方法。备考5(实际应用题r测试考点1、2、5(8分)& 某一酒厂以大米为主要原料用酵母菌发酵生产酒精度数不低于12度的米酒,其主要工艺流程如下:糖化一发酵一后加工(勾兑、贮运)。发酵阶段主要在5m3的发酵罐中进行,主要工艺为:原料→接种菌种(酵母菌)→通气培养→密封发酵。据此请回答下列问题:(1)糖化阶段主要包括蒸煮大米及加Jk“糖化酶”等。“糖化酶”应该包括的主要酶类有&&&&&& 和&&&&&& 。(2)接种后通气培养的主要目的是&&&&&& 。此时酵母菌主要以&&&&&&& 方式快速繁殖。通人的空气必须&&&&&& 。(3)密封的目的是&&&&&& 。(4)如图3-13-32曲线中&&&&&&&& 代表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量的变化;曲线&&&&&&&& 代表酵母菌产生的酒精量的变化。&5.(1)淀粉酶;麦芽糖酶& (2)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有利于酵母菌的繁殖;出芽生殖;经过灭菌(3)提供无氧的环境,有利于酵母菌的发酵 (4)AlD&&& 点拨:本题涉及酵母菌酒精发酵的相关问题。“糖化酶”的主要作用是将大米中含有的淀粉分解为能被酵母菌直接利用的葡萄糖。故此过程需淀粉酶和麦芽糖酶的参与。酵母菌新陈代谢类型为兼性厌氧型,在有氧时产生C02和H2O,并释放出大量能量,而在无氧时产生酒精和CO2,所以在酿酒过程中必须先通气后密封,产生产物时,先产生水后产生酒精。&&&& 备考6 (实际应用题)测试考点1、2、4、5(10分)& 图3 13 33 I表示的是小麦种子在黑暗环境萌发过程中的淀粉和葡萄糖含量的变化情况;图Ⅱ表示的是在此期间小麦种子吸收的O2量和放出的CO2量的情况。试分析回答:&(1)B曲线表示的是&&&&&&& 的变化情况。A曲线上升的原因是&&&&&&&&&&&&& (2)在此试验中的种子萌发过程中有机物总量的变化趋势是&&&&&&&&&&&&& (3)在第4d前,萌发的种子放出的CO2比吸收的O2多的原因是&&&&&&&&&&&&& (4)在第4d以后,放出CO2和吸收O2的曲线发生重合,原因是&&&&&&&&&&&&& 6.(1)淀粉;淀粉水解产生葡萄糖& (2)减少& (3)此时种子不完全在进行有氧呼吸,还在进行无氧呼吸(4)此时已经完全在进行有氧呼吸,吸收的氧气量和放出的二氧化碳量相等& 点拨:小麦种子中储存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萌发时首先要将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用于进行呼吸作用。因此图I中B表示的是淀粉的变化情况,A表示的是葡萄糖的变化情况。通过图Ⅱ可知,种子萌发开始时吸收的氧气量和放出的二氧化碳不等,表明既在进行有氧呼吸又在进行无氧呼吸,发生重合表明只进行有氧呼吸。备考7(实验题1测试考点3、 4、5(10分)& 图3-13-34是一种可测定种子呼吸作用的密闭系统装置。U形毛细玻璃管(带刻度)作为检压计。锥形瓶内放入一盛有20%KOH溶液的小烧杯,杯中插人一根滤纸折叠条。瓶底放入一些用蒸馏水浸泡过的滤纸圆片,再将经消毒并充分吸胀的小麦种子若干平铺在滤纸圆片上,加入适量蒸馏水。整个装置密封,并置到20℃恒温环境,打开三通活塞(T),待U形管两侧液柱平衡后关闭T,开始计时。&(1)小烧杯中插入一根滤纸折叠条的作用是&&&&&&&&& 。(2)检压计(u形管)左管口与大气相通,实验时室内气压的微小变化对读数都产生影响,必须进行校正。具体方法是&&&&&&&& (3)若用该装置继续测定单位质量小麦种子呼吸时CO2释放量与O2消耗量的比值.请写出主要的方法步骤。(4)干重相同的油菜和小麦种子相比,萌发时有氧呼吸CO2释放量与O2消耗量的比值,油菜种子&&&&&&&&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小麦种子。7.(1)增大吸收C02的能力& (2)锥形瓶中加入与实验组等量的死种子,其他处理及装置与实验组完全相同,记录相同时间内的读数变化(3)①锥形瓶中不加入KOH溶液,代之以等量清水;②用同质量的小麦种子在相同环境下进行与上述实验相同的操作;⑧测出相同时间内密闭系统的气体体积净变化;④再计算出CO2释放量。& (4)小于& 点拨:本题考查了实验对照组的设计,以及分析实验的能力。本实验设计的目的是证明呼吸作用,测定种子呼吸作用主要是通过消耗02的量的测定计算出来的,此过程就必须吸收种子呼吸作用产生的CO2,为使吸收CO2的速率增大,在小烧杯中插入一根滤纸折叠条以增大KOH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为了更能说明问题,应再设一对照组,用同体积的死种子代替干种子,在相同条件下测定,以排除由于空气湿度,大气压强等物理条件的改变,而引起的测量误差;油菜种子中含有较多的油脂,其内0的不饱和度较大(即C、H的比例高),所以在氧化分解时释放等量的CO2需消耗较多的02。备考8(巧题妙解1测试考点1、2、5(6分)& 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探究细胞内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发生的场所:(1)步骤:①新鲜肝脏用&&&&&&&&&& 处理,分散成为单个细胞;②用含14C标记的C6H12O6及完全营养液培养肝细胞一段时间;③离心得到细胞质基质及线粒体,分装在标号为1、2的两支试管中;④取新配制的澄清石灰水两滴,分别滴入两支试管内。(2)现象:l、2两支试管变浑浊。(3)结论:丙酮酸的分解既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又发生在线粒体中。(4)分析:请指出实验方法的两处错误:①&&&&&&&&&&& ; ②&&&&&&&&&& 。8_(1)①胰蛋白酶& (4)①没有遵循单因子变量原则;②取材没有遵循等量原则及可重复性原则;③鉴定产物C02可以自由通过线粒体双层膜,该实验不具有科学性、严密性,最终得出错误结论(答两点即可)&点拨:本题命题背景为有氧呼吸三个阶段发生的场所,讲究科学探究、创新的意识。从命题形式上看,考查学生探究实验的一般原理及思路。从设问角度上看,属于创新实验中的改错实验及设计实验。解答时要从整体上把握实验对照性原则、单因子变量原则的应用,并遵循实验原则,抓住探究性实验的思维模式进行综合分析。(1)①处理方法是用胰蛋白酶将动物肝脏分散成单个细胞;(4)②从实验的思路看,没有设置标准的对照实验,因此实验方法不具有科学性,实验结果不具有可靠性,取材上也没有遵循可重复性与等量原则。文 章来源莲山 课件 w w w.5Y
上一个试题: 下一个试题:
? ? ? ? ? ? ? ?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中生物细胞呼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