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手机怎么安装软件改号软件怎么安装

> 正文   
网上惊现改号软件 熟人来电也要小心被骗(图)
  手机显示是好友来电,不过这串熟悉的号码可能并非真是好友打来。通过改号软件任何号码都可以被随意更改,因此被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其侵害消费者权益及实施诈骗行为,近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要求各地严厉打击利用互联网销售“改号软件”的行为。记者昨日调查发现,在一些应用平台上仍能找到这种改号软件,因其操作简便、无法查找原号码等特点,具有极强的欺骗性。
  网上仍有“改号软件”
  由于“改号软件”所具有的任意更改显示号码、无法查找呼叫原号码、隐蔽性强的特点,利用其侵害消费者权益以及实施诈骗的案例频出,因此7月15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要求各地严厉查处利用互联网销售 “改号软件”等国家明令禁止销售的商品或服务的违法行为。昨日,记者搜索一些手机应用平台时看到仍有诸如 “改号王X”、“改号XX通”等手机改号软件,且软件发布方仍在提供免费下载服务。
  电话号码说改就改
  点开其中的一款改号软件,记者发现这些软件虽然都提供免费下载服务,但想要实际使用还需要充值注册。按照图片上的说明显示在充值成功后根据页面操作提示,输入想要显示的手机号码,在呼叫对方时,对方来电显示便可变成你想要显示的号码。几经辗转记者与一家改号软件的销售商取得联系,交谈之后店主表示如果对软件的效果有疑问可以先进行一次试用,按照店主提示记者将手机号码发给店主,3分钟后记者同事的手机响起,显示的手机号码正是记者之前给店主的号码,而此时记者的手机并没有拨打任何电话。诸如110、120一类的公共应急电话是否也可以通过改号软件进行修改?对此店主并没有否认。
  违法使用或担刑责
  记者随后将此事反映到青岛市工商部门,工作人员表示会就此事进行调查。大成律师事务所王文涛律师认为,在工商部门已经明令禁止的情况下,软件销售商依然将软件违规挂在平台上供用户下载以谋利,这本身就是不合法的。如果任由用户随意下载,被其中一些不法分子用于违法犯罪行为,对公众信息和财产安全构成危害的,不光是软件用户,软件销售商开发商也要承担连带责任,如果违法犯罪的情节特别严重可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07-11·
05-22·
04-13·
03-07·
11-08·
10-22·
10-22·
10-21·
10-08·
08-16·
07-13·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您所在的位置:
电话“改号软件”网上疯卖 成诈骗工具(图)
日15:14  
通讯技术日新月异,附生出不法分子可钻的漏洞 陈海平 罗频洋 摄分明身在广州,可偏偏敢在电话中向对方声称自己正在北京开会;明明是在撒谎欺骗,却能让对方深信不疑。这是为什么?因为“改号器”———一种“可任意设置去电号码”的“改号软件”,眼下在一些购物网、手机论坛里一路泛滥开来,一些“高科技公司”还为此专门开设了推广网站。
? | ?推广 |
“改号软件”最初来自港台,后来内地一些公司也陆续开发。2005年起,这种软件开始现身网络,但并未引起人们太大注意;到了2006年,软件经过不断改进,陆续在网上发展壮大起来;2007年、2008年,全国各地媒体不断报道不法之徒利用此类软件进行电话欺诈;2009年渐成泛滥之势,涉案金额也迅速提高。不少行外人士深感不解:“改号软件”为何生生不息?改号软件让众多市民深受其害,仅今年4月,广州市公安部门接到的“改号软件”投诉就达到13宗,涉骗总金额超过350万元,其中最大的一笔高达248万元。广州市中心城区是案发集中地,4月22日一天,越秀区就发生两宗同类诈骗案,单宗涉案金额都在20万元以上;而荔湾、海珠、白云等区,零星案件也时有发生。三种主要手法屡施诈骗今年以来,本报接到的被“改号软件”蒙蔽的电话诈骗层出不穷。昨天,记者就接到广州市民刘小姐的投诉,称前天接到一个“爸爸”手机号打来的电话,说“爸爸”在深圳出差时开车撞伤了人,要刘小姐汇钱过去。“我爸是去出差了,但不是深圳而是东莞。不过很奇怪,那个电话确实是我爸的手机号。”刘小姐觉得奇怪,马上回拨爸爸。老爸在电话中说,他在东莞,一切很好。“好在我多了个心眼。”刘小姐说。但是,却有少数市民一时不明就里,上了骗子的当。今年2月,东莞的黎先生、深圳的刘先生各被“熟人电话”骗走10万元;同月,佛山市民王小姐被“省政法机关的电话”骗走84万元,东莞市民李先生被某“镇领导电话”骗走34万元;4月份,在广州做生意的褚女士被人以电话欠费为由骗去近248万元。记者发现,这种电话诈骗都离不开那几套戏码:一是犯罪嫌疑人将使用的手机号“篡改”为公安、检察等机关向社会公布的办公电话号码,然后冒充公安干警、检察干部,以各种理由诱骗受害人汇款到指定账户;二是将手机号改为受害者亲属号码,给受害人打电话谎称“亲戚”出事,需要汇款;三是把手机修改为工商、银行、电信等办公电话行骗。灰色地带揾钱网上疯卖记者调查发现,“改号软件”充斥网络。在网上输入“手机改号软件下载”几个关键字,即可搜索到将近几千条查询结果。销售这种所谓“手机任意改号软件”的,大都自称“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科技公司”,有的还自建网络销售平台,提供网上加盟订货一条龙服务。此外,在某些博客、空间都可以看到改号软件的身影。记者在一个号称“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的网站首页看到,“战略伙伴: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网通、中国铁通、中国卫通”,其宣传语为:“想要什么样的号码就可以设置想要的号码!赶快给你朋友惊喜一下吧!保证让他/她目瞪口呆……”记者拨通了其中一个网站的联络电话,对方说他们出售的改号软件分为两类,价格分别为300元和400元。普通的那种要用电脑通过与手机联网事先设置号码,软件改号功能才可以在手机终端发生作用;比较高级一点的,直接就可以在手机上操作,无须上网。对方还表示,改号功能开通后,拨打电话不用扣除本机电话费,但是话费会以2角/分钟在出售方那边计算:“就好像打200或201电话卡一样,话费没有了,可以叫我们帮你充值。”记者表示想当面交易,对方马上说:“你都知道这种东西是违法的,我们只是网上代售。你看到的那家店确实是广州一家有牌的实体店,但是不做这种,这种东西都只在网上做。我可以卖给你,但是被查到很麻烦的……”在一家公司的网购站评论栏,记者还看到一条可能的客户与网络店长的对话:匿名:“请问你们是正规公司吗?怎么没有联系人啊?”网络店长:“灰色地带产品无所谓正规非正规,产品能用就可以,所谓盗亦有道,我们也是如此!” 记者详查,发现被捆绑的IP网址基本都在南方,如广州、福州、杭州等地,就连北京一些公司也在这些地方设有IP网址。一家手机改号软件销售李姓经理表示:“手机改号软件一般不卖给本地人,全部在网上交易,就是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行家解密改号软件如何“改号”一位通讯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改号软件”分电脑版和手机版两种,电脑版是在电脑上安装了改号软件后,通过耳麦与对方手机、固话、小灵通进行网络通话,经过软件修改可以在对方电话上显示任意号码;手机版则在电脑后台绑定相关手机号码并设定一个让对方显示的任意号码,就可以通过绑定的手机修改来电显示。这位业内人士还说,国内外号码均可任意显示。这些所谓的“手机改号”软件本质上属于典型的IP软件,当某个人的手机SIM卡开通了改号软件服务后,通话和短信不但要经过手机SIM卡的移动运营商网络,还要经过软件的IP破解通话网络,即手机拨打对方电话肯定会进入一个服务器,通过“改号”软件设置的非法网关,把模拟号码传送给对方,对方就可以用这个设好的“电话号码”打电话。■泛滥根源卖家行走在罪与非罪的边缘改号软件并不违法,技术提供者在合法经营的前提下也不承担法律责任“改号软件”在国内市场活跃已久,政府也多次严打。广东省公安厅与各通信管理部门建立了联合打击和治理电话诈骗犯罪的工作机制,通信管理部门也表示,一旦发现提供改号的非法运营平台,将一律关停。但是,“改号软件”依然屡禁不止,原因何在?一位法律界人士说,根据《国家电信条例》,除因国家安全或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可由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或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电信内容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检查电信内容,电信业务经营者及其工作人员也不得擅自向他人提供电信用户使用电信网络所传输信息的内容。此外,技术提供者在合法经营的前提下不承担法律责任。法律专业人士表示,对于这种被非法使用的技术本身,目前国家还没有相关规定明确其是否违法,而现有的法律法规中也并未禁止利用网络电话“改号”通话,“这种软件钻的就是法律和运营网络技术之间的漏洞”。通讯行业内部人士表示,这种技术并不能通过点对点式直拨电话(即直接由一个号码拨到另一个号码)来实现,正因如此,运营商的网络系统根本无法识别这种“特殊来电”,因此也就无法对其进行屏蔽或相应处理,“就好比主叫方打到了一个固网电话上,然后该固网电话再打给被叫方,这个过程本身并不违法”。这位人士同时表示,如果公安部门锁定了某个号码,运营商就能根据现有技术实施封堵,将该号码设为“黑户”,“只要不让这类号码进入平台,改号就无法实施,即可掐断作案链条。但运营商本身没有权力将哪个号码设为‘黑户’,只能在取得公安部门的授权后才能设定”。(羊城晚报)
更多关于“”的新闻
( 13:08:06)
( 04:03:00)
( 04:12:00)
( 02:28:00)
( 01:26:00)
( 09:00:10)
( 22:04:44)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
Copyright & 1998 - 2016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陌生电话号码前带“+”号? 多为骗子通过改号软件来电
来源: 作者:王吕斌 
广州警方提醒,冒充“执法机关”和“熟人”的电话诈骗警情有所回升,市民接听须谨慎
■新快报记者 王吕斌 通讯员 梁铭焯 岑柏瀚
广州市公安局昨日通报,据其反电信诈骗中心统计,今年1-2月份,广州市公安局接报涉诈骗警情环比整体下降,但其中冒充执法机关和熟人的、涉案金额较大的电话诈骗警情有所回升,损失金额占电信诈骗案件总损失金额的64.3%,仅1月份,就有多名事主被骗,总金额达320余万元。广州警方提醒,陌生电话号码前带“+”号,多为骗子通过改号软件来电,须谨慎接听。
“保险”、“公安”连环蒙晕事主
被骗金额:240余万元
事主老王是某医院职工,1月30日,其在上班期间接到一个自称“新×保险公司”工作人员的电话,该工作人员询问其是否办理了保险理赔。由于老王没有购买过新×保险的产品,理所当然回复不知情。该“工作人员”又称,有人以老王的名义购买了保险并涉嫌骗保,怀疑其身份信息已被盗用了,为“安全起见”,马上“帮助”老王向“上海松江公安局”打电话报警,让其不要挂线。
随后,一名自称“公安局刑警队长”的人接听了电话,该人称查询到老王在上海开通的银行账户涉嫌洗黑钱及贩毒案,要求对其进行“资金核查”。老王在对方恐吓和诱骗下,没有与亲友商量,而是按对方要求先到附近酒店开了一个房间,随后又在房间电脑登录网上银行,插入U盾后向对方银行账户进行多次转账,损失合计240余万元。
“老板”微信来指令要求转账
被骗金额:40万元
事主张大姐是一间公司财务主管,1月28日其在上班时发现手机微信上有一个自称其公司老板“李明”(化名)的人要求添加好友,因事主公司老板也叫李明,即信以为真,便添加了该微信好友。
不久,“李明”通过微信发信息给事主,声称因业务需要,指令其尽快汇款80万元到深圳市某科技公司的账户。张大姐未经与老板核实,直接在办公室按“微信老板”指令登录公司的网上银行账户,分两笔向对方指定的银行账户汇款。当完成了首笔40万元转账后,其老板李明立即打电话给张大姐,询问其为何汇款时,张大姐才发现被骗了。
“孙子被抓”要巨额“保释金”
被骗金额:40万元
事主陈老太今年89岁,已离休多年。1月9日,她在家中接到一个男子打来的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其孙子,并告知其刚刚更换了手机号码,需重新登记。第二天,陈老太接到“孙子”来电,对方称昨晚酒后驾车被警察抓走了,需要交10万元罚款才能释放,让其尽快汇钱到同学李某的银行账号。
陈老太信以为真,心急如焚地赶到银行通过柜台向“孙子”所说的账户转入10万元。不久,“孙子”再次来电,称还要缴纳30万元的保证金,让其转账至另一个同学赵某的银行账号上。陈老太在对方诱骗下,再次到银行柜台转账了30万元。之后,陈老太向家人询问孙子情况时,才发现被骗。
遇到骗子的这些招数,请提高警惕!
广州市公安局反电信诈骗中心从近期接报的大额诈骗警情中抽取30起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研判,通过寻找涉案规律,破解骗子常用手段并向市民发布相关提醒。
骗子手段1 来电号码带有“+”号
广州警方发现,冒充国家机关诈骗中,犯罪分子多数采用手机或改号电话,如“+8621”、“+38”等开头带有“+”号的电话号码,进行人工的点对点直呼,这种诈骗方式针对性更强,隐蔽性和迷惑性更高,群众的上当概率也更高。而“+”号开头的号码除了国际长途来电外,多为诈骗分子用改号软件篡改、编造、假冒,市民请谨慎接听此类来电,无海外关系的最好拒接。
骗子手段2 冒充执法人员
诈骗方式上,仍以冒充“保险、电信、邮局以及公安局、检察院”人员,以事主身份信息泄露、涉嫌犯罪、邮包涉毒等借口要求进行“资产清查”或向“国家安全账户”转账。在转账方式上,通常要求事主到银行开通网银、密码器或U盾,归集名下账户资金,诱骗其操作网银转账,部分更诱骗事主到酒店开房后,通过远程操作事主网银进行转账。
骗子手段3 冒充熟人诈骗
在冒充熟人诈骗中,嫌疑人同样采用了手机人工点对点的方式,冒充亲友、领导等,以出事故、借钱等理由诱骗事主转账汇款。值得注意的是,近期由于高校开学,不少在校学生接到陌生来电自称“论文导师”,要求事主进行转账诈骗,此类警情上升较为明显。此外,嫌疑人也会通过盗取QQ、微信,冒充公司老板诱骗财务人员进行转账。
■数说受骗对象
受害人中不乏高学历人群
在近期30起大额电信诈骗警情中,近70%的受骗对象为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受骗事主年龄最大的89岁,最小的29岁。其中,男性10人,女性20人。分析发现,大额电信诈骗警情主要分布在越秀、荔湾、海珠、白云等人口密集的传统老城区(四区合计22起)。受骗事主的职业和身份背景集中在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公司财务人员,单位离、退休人员,医护人员,高校师生和家庭妇女。
警方分析,该类诈骗受害人员有很多是高学历和具有专业知识的人群,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和生活积累,一旦上当受骗,损失金额相对更高。
此外,由于诈骗分子进行了心理攻势和恐吓诱骗,事主受骗转账汇款后往往不敢告知亲友,也不敢报警求助,而是事隔数日甚至一两周后方才醒悟被骗。市民群众如遇诈骗,请及时拨打110电话报警。
牢记以下八种诈骗手法
广州警方提醒市民,牢记以下八种诈骗手法,接陌生来电不慌张、不轻信、不转账,有任何疑问随时拨打110热线咨询。
一、凡是自称公检法要求汇款的
二、凡是要求汇款到“安全账户”的
三、凡是要求开通网银接受检查的
四、凡是要求独自去宾馆开房进行调查的
五、凡是要求登录网站查看通缉令的
六、凡是通知“家属”出事先要汇款的
七、凡是陌生电话自称领导和老板要求汇款的
八、凡是陌生电话和网站索要个人和银行卡信息的编辑:李禹
对《陌生电话号码前带“+”号? 多为骗子通过改号软件来电》表态
对《陌生电话号码前带“+”号? 多为骗子通过改号软件来电》发表评论
·····
·&&·&&· &&··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接到多年不见老朋友的电话,接到远方亲人热情的问候,不能别高兴地太早,这也许只是一种改号软件开的玩笑。目前,一种可以任意改变来电显示号码的软件在网上悄然流行,您只需花几百块钱,除了110等特殊号码外,想要对方的手机或座机显示什么号码就是什么号码。不少消费者被这种能改号软件弄昏了头脑,这种软件是否合法,消费者怎样防范改号软件可能带来的诈骗行为呢?
记者在网上搜索了一下发现,关于"改号软件"的广告已经是铺天盖地了。在一些公司的网站上,显目位置刊登着推荐产品,除了"电话任意显示号码平台"外,还有"手机改号软件"。对于正在销售的产品情况,吉林省某科技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的业务人员接受记者的电话采访时,非常警惕。
业务人员:现在在电话里不跟任何人介绍这些东西,因为现在查的比较严,现在他们录音的特别厉害,你上QQ联系吧,好吧?
记者随后根据网站上公布的电话联系了多家公司。最终,广东省某网络公司业务人员在向记者推销产品的时候,详细介绍了"改号软件"的实际用途。
【责任编辑:实习编辑 常春惠】
集成阅读:改号软件“藏身论坛”涉嫌违法
 来源:石家庄日报 
来源:石家庄日报作者:责任编辑:yfs001
■本报记者任立欣侯毅为什么朋友没有来电话,来电手机号码却显示是自己的朋友?明明接听的是自己熟悉的电话号码,为何声音却是陌生人?更为严重的是,我们收到的银行客服电话、110等公益电话可能都是假的。目前,一种可以随意改变来电显示的软件正在互联网和手机应用下载平台上悄然出现。此种软件成为一些不法分子进行诈骗的“绝佳”工具,给市民的个人信息安全带来威胁的同时也严重扰乱了正常通信秩序。案例“公安局”来电?改号软件作怪“我一看来电显示有110,就放松警惕了,哪能想到现在骗子这么精明,还能冒充公安局。”说起前不久遭遇诈骗的经历刘女士依旧心有余悸。原来,诈骗团伙利用改号软件,使相关诈骗电话号码来电显示变为“区号+110”,诱使被害人将其款项转移至诈骗团伙提供的“安全账户”,利用此种方式进行网络诈骗。记者在网上搜索改号软件造成的诈骗发现,近日全国各地此类案件都时有发生。“手机号改成火车站客服号,用了改号软件诈骗旅客数十万元”、“朋友接绑架电话急汇万元,原是改号软件‘惹的祸’”、“‘12333’找你要个人信息,系骗子用专业改号软件诈骗”……如此诈骗让广大市民防不胜防,大呼“伤不起”。调查网上改号软件乱象丛生涉嫌违法记者发现不法分子多是通过改号软件来实施诈骗、骚扰等行为。在浏览器里搜索,有很多不同款型的同类软件,pc版、android版、苹果版层出不穷。下载后,很多软件安装完毕并不能立刻使用,或是需要付费,或是需要购买序列号。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此种改号软件,通过转换器实现“改号”,将涉案电话号码改成公安局电话、银行客服电话等之后,显示在受害人手机上。据了解,去年7月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下发了关于“要求各地严厉查处利用互联网销售‘改号软件’等国家明令禁止销售的商品或服务违法行为,涉及刑事犯罪的将移送公安机关”的通知。目前,在淘宝网上已经搜集不到“改号软件”此类的关键词,但是一些软件下载中心或论坛随处可见它们的身影,亟待相关部门解决。提醒保护好个人隐私切忌给陌生人汇款某通信业安全技术管理人员张金峰告诉记者,此类软件属于网络电话,它是模拟呼叫转移来进行的,运营商网络系统是无法识别的。同时由于三大运营商系统各自独立,运营商如果发现网内用户更改来电号码可以进行拦截、停机。但如果是网外用户更改来电号码,运营商也没有办法处罚外网用户。最简便的破解方法就是市民在接到不明来电之后,可以直接回拨过去,如果是利用了此种技术,对方是无法接听到的。面对此类情况警方提醒广大市民,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手机短信,在涉及到与钱财有关的电话时要提高警惕,不要随意提供个人信息尤其是银行账户信息,遇到问题可选择报警。
[责任编辑:yfs001]
一周图片排行榜
光明网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苹果电脑如何安装软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