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这本《短暂的春秋全文阅读》

小说《短暂的春秋》完结没?哪里可以在线阅读?
小说《短暂的春秋》完结没?哪里可以在线阅读?
09-08-06 &[转载]连载:《短暂的春秋》30
连载:《短暂的春秋》30
小平发言支持批凡是
&冷西养病决不改初衷
  罗瑞卿和韦国清听完邓小平介绍的情况后,都气得拍打桌子,一致要求他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作一次讲话,公开对两篇文章的支持。其实,在这次会议上,他俩都已经把那两篇文章发给了与会者,要求他们认真学习,回去以后照此表态。
  罗瑞卿猛一使劲,那条断裂的病腿疼得他冷汗直冒.他咬牙挺了一会,说:“唉,要不是我这条腿拖着,我就探入到部队基层去打招呼,组织好这次真理标准的讨论。”
  邓小平关切地说:“我看也该下决心了,到国外治疗去。不行,要彻底作手术。”
  “唉,那要花多少钱呢?”
 “为了你的健康,花再多的钱也值得。”
  罗瑞卿感动地点点头:“小平同志,那我就听你的,等开完这次会后我就到国外治腿去,反正就这一次了,最后的一次。”
  总参谋长和总政治部主任、中央军委秘书长的碰头会延续了半个多小时。他们很快取得了一致,即利用这次全军政治工作会议给华国锋施加压力,让他收回成命并支持这次真理标准的讨论,进而彻底摧毁他那坚持“两个凡是”的荒谬主张,为平反所有的“冤”、“假”、“错”案铺平道路。他们认为,这是一场只可进,不能退.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战略决策,必须竭尽全力加以部署。
  已经开了三十六天的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今天又一次进入高潮。
  邓小平身穿军裴,目光炯炯,板着严肃的面孔走进会议室。
  当韦国清宣布请邓小平讲话时,与会者们按惯例鼓掌,他们猜不透为什么拖至今日.这位身兼军委副主席的重要人物才来发表讲话,莫非会议即将结束了?当然,也不乏有人认为.这位两次打倒、两次复出的总参谋长,肯定会和华国锋有什么默契,或者说,他便是党中央主席的得力助手。
  “同志们!”邓小平含着某种愤怒和激动,用冷得渗人的语言说:“这次全军政治工作会议,是继军委会议之后军队召开的又一次重要的历史性会议。我首先讲讲实事求是的问题。
  陈锡联听着听着不对了。邓小平的讲话怎么与五月二十九日华国锋的讲话那么不合辙?前者强调党和军队在任何情况都不能离开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轨道,而这位总参谋长.开口便是“实事求是”,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放在压倒一切的高度。邓小平是有意唱对台戏吧?他的脸拉下来,用怀疑的目光凝视着邓小平。
  邓小平显然已经离开了他的讲稿:“大家都看了报上登的那篇评论检验真理标准的文章了吧?那是多么好的文章啊,阐明了马列主义根本原则。但是,我们也有一些同志天天讲毛泽东思想,却往往忘记、抛弃甚至反对毛泽东同志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这样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根本方法。不但如此,有的人还认为谁要是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谁就是犯了弥天大罪。他们的观点,实质上是主张只要照抄马克思、列宁、毛泽东同志的原话.照抄照转照搬就行了。要不然,就说是违反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违反了中央精神。他们提出的这个问题不是小问题.而是涉及到对待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大问题。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荒谬!荒谬!”陈锡联摇头,对身边一位大军区的政治部主任说:“他完全偷换了概念,否曲了毛泽东思想关于实事求是的本来含义。”
  “实际上,他对毛主席关于文化大革命的每一个指示都恨得咬牙切齿,都要反对。按照他的那套实践,毛主席批他的那些指示都是错误的,没有一句对。”
  “他很狂妄,凡是提到毛主席的时候,都说‘毛泽东同志’,好像只有他能和毛主席平起平坐似的。”
  “你们当初怎么把他给搞出来了,让他一上台又翻案。”
  “唉,没上台前可不是这个样子啊!”
  邓小平环视了一下会场的气氛,发现人们都关注着他的讲话,这说明他的话显然已经抓住了与会者的心。他在讲了一大通党的历史上毛泽东如何反对教条主义,反对资本主义的斗争后,话锋一转又回到了现实:
  “韦国清同志五月二日所作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政治优良传统,提高部队战斗力》的报告好,好就好在研究了新的历史条件下新的问题,和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的办法。这就是我们在实际行动中坚决拥护毛泽东思想,实际上也只这样才不是违反毛泽东思想。我们一定要肃清林彪、‘四人帮’的流毒.拨乱反正,打破精神枷锁,使我们的思想来个大解放,这确实是一个十分严肃的任务……”
  这时,会场里不少人相互撇嘴.使眼色、吐舌头,有的人甚至悄悄耳语,诉发着不满情绪:“瞧,小个子倒厚颜无耻地提起捍卫毛泽东思想来了,好像他倒成了真正的卫道士!”
  “这简直把黑白都颠倒了!”
  “真不知人间还有羞耻二字!”
  “强盗堂皇说仁义,一点都不假!”
  “我担心,将来华主席肯定要吃他的亏,这个家伙是赫鲁晓夫式的人物,太危险了。”
  邓小平谈完了第二个问题,即新的历史条件后,又开始讲破和立。他一边抽着香烟,一边弹着桌子说:“揭批‘四人帮’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项工作的纲.抓不好这个纲是非就不明,阵线就不清,班子就配不好,作风就不能改变,团结就没有良好的基础,工作也搞不上去。总而言之,不破掉这些坏东西,就不能立新东西。要把‘四人帮’揭深批透.非联系揭批林彪不可。林彪、‘四人帮’早就勾结在一起,阴谋篡党夺权。林彪对军队毒害很大,过去没有怎么批,被‘四人帮’包下来了。他们不批林、假批孔,把矛头指向周恩来同志,叶剑英同志,揭批‘四人帮’联系批林彪,更是顺理成章的事,不存在什么‘纠缠历史旧账’的问题……”
  底下又有人议论:
  “听到了吧,又要剪除异已了。看来,不论他怎么整人,都能找到借口。”
  “唉,一朝天子一朝臣,这朝不用那朝人。看来,封建流毒很难消除掉。”
  “当初他站出来时,还把他当人,看来还是我们眼睛不亮。”
  “亮也没用。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他现在是肆无忌障地提拔、重用他的老部下、老同事,我们这些人根本没放在他的眼里。”
  “完了,这个党没什么指望了。”
  “走一步看一步吧。如果华主席都采取不了措施,我们便没什么好办法。”
  邓小平发表完讲话后,韦国清立即布置组织讨论,会上,公开反对的腔调一个人也没有,都是争先恐后地叫好声。连那个在陈锡联耳边喊着要把邓小平拉下马的人,也一本正经地说:“小平同志的讲话非常重要,给我们指明了全军政治工作的航程。的确,我们再也不能按照过去的老皇历办事了,如果再不根据新的情况新的历史提出新的任务,我们军队的方向非走偏不可。”
  于是,会议接二连三地发出《简报》,高度评价《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用实事求是的观点,重新检验一切文件和讲话,凡是错误的东西,统统推翻!会议还没结束。罗瑞卿就沉不住了,急忙给胡耀邦打去电话,说:“好啊,让你在关键时刻立了一大功,把全国都轰动了。怎么样,这回让《解放军报》打一次头了吧?”
  “好啊!”胡耀邦的声音非常豪爽:“针对一些人对那篇文章的责难,我正和党校动态组的同志进行研究,再写文章呢。如果你没什么意见的话,这篇文章写好后就以军报特约评论员的文章发表,你同意吗?”
  “太好了!”罗瑞卿说:“那我们就一言说定了。这篇文章我可要亲自参与修改,一定推动这场真理标准的讨论,使它发挥特殊的作用。”
  “这篇文章要着重批林彪、‘四人帮’的盲目崇拜沦。清除所谓把革命领们偶像化,把革命理论教条化,相信要相信到迷信的程度,服从要服从到盲从的地步的流毒。”
  “是啊,正如小平同志批评的那样,在一些人看来,凡是本本上写的,一句也不能动,凡是本本上没有的,一句也不能说。只要是革命领袖说的.写的、圈的、批的,他们认为都是对的。不管客观实际发生什么变化.也不管经过实践检验那怕是不正确的,他们认为仍然要一味地相信和服从。这是蒙昧主义的复活,与马克思主义没有什么共同之处。”
  “不错,看来我们的观点完全一致。这篇文章的题目暂定为《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则》,怎么样?”
  “好,好,这就说那些口口声声拥护毛主席的人.其实连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常识识都不懂啊!”
  “此外我还组织我们的人撰写《一切主观世界的东西都要经受实践检验》、《打开理论工作的广阔天地》等文章,以使这场具有历史意义的真理标准讨论能够冲破阻力开展下去。”
  “耀邦同志.我真佩服你的才华和朝气,如此有魄力而又有水平。看来,小平同志看得准啊!他让我们向你学习。今后你还得多帮助我呢。”
  “我们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吧。”
  经过几次修改,胡耀邦又和罗瑞卿用电话联系七、八次,这篇以本报特约评论员署名的文章终于在一九七八年六月一十日的《解放军报》上发表了。《人民日报》也于当天转载。
  这如同又爆炸了一颗精神原子弹,把当时的政治思想界,弄得更加扑朔迷离,人们感到无所适从了。
  华国锋,汪东兴,立即发现自己失控。他们慌了于脚,匆匆忙忙地准备寻找新的措施应付即将到来的风暴。这点,他们都感觉到了。
  就在这个时候,吴冷西病了。
  他躺在医院的病床上,一句一句地看完了新发表的解放军报特约评论员的文章,轻轻地叹了口。其实,他完全蒙在了鼓里,根本不了解这两篇文章发表的前后背景。书生气十足的他.就文字扣文字。完全按照传统的眼光来看待这件事。
  胡绩伟来看他来了。
  吴冷西发现他的脸上挂满微笑,那种微笑说不清是幸灾乐祸,还是胜利的的得意忘形,反正他看了不那么舒服,甚至打了个个哆嗦。
  “听说你病了,来看看你。”
  “谢谢您的关心,我还好,死不了。”
  “《解放军报》特约评论员的文章你看了吗?”
  “看了。刚才还又看了一遍。”
  “怎么样?你还是原来的观点吗?”
  吴冷西说:“我看了《解放军报》特约评论员这篇文章后,更认为我那天晚上向你提出的意见是正确的。不过,你向人们传达时.把我的许多话都传达错了。有些不是我的原话。”
  胡绩伟马上说:“你的话在当时的电话里讲得很清楚,我也听得很清楚。我不会速记,记录中当然不少不完全是原话。但你主要的话,主要的意思,我没记错。”
  吴冷西从床上坐起来,态度很不冷静了:“虽然你们的文章口口声说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但这并不能掩盖文章的倾向是要修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文章提出这样一系列的观点,只会引起思想混乱。你们究竟是要举旗还是砍旗?”
  “照你看来,毛主席就没有错误了?”
  “不!我不是说毛主席没有任何缺点和错误。他的某些话,某些指示以至于个别结论,如果已经实践证明是错误的,或者已经不适合于新情况的,当然应该修改。但这样做也要非常慎重,时机要适当,方式方法要适当。”吴冷西恳切地说:“毛泽东思想是要发展的,它要随着三大革命运动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但是,作为一个理论体系的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团结的基础。我们对待毛泽东思想的态度,应该按照党的十一大确定的那样,就是高举和捍卫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完整准确地领会和掌握毛泽东思想体系。如果不是这样,像你们在报上号召修改毛泽东思想.只会把干部群众引到去争论毛泽东思想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哪些要修改,那么我们党还能团结一致吗?所以你们这么搞,只会使党的形象,越搞越坏。”
  “冷西同志,既然你把我们的文章说得这么坏.你可以写文章来进行答辩和批判嘛!”
  吴冷西笑了:“我认为这是一个政治问题,根本不应该提出这个问题,根本不应该讨论这个问题。”
  谈话当然是不欢而散的。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第三十一回: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转载]连载:《短暂的春秋》56
连载:《短暂的春秋》56
群情激愤深揭猛批&
英明领袖名誉扫地
江青理了理头发,整了整衣服,从容不迫地走出监房,跟着身穿警服的女看守来到接见室,同前来担任辩护的两名律师见面。
她坐到对面的椅子里后,并没有像往常那样先发制人地提问,而是端坐不语,尽量把自己的神志搞得自然些。
“你接到起诉书有什么看法?你要不要聘请我们给你当律师?”
“首先我要控诉公安部!他们对我的所作所为,完全是法西斯绑架!”江青脸一沉,厉声说道:“至于起诉书,那更是颠倒是非,混淆黑白。林彪和我怎么搞到—起来呢?林彪是要杀我的,对我恨之入骨。现在,特别检察厅把杀人者同我这个被杀者混淆在一起,这哪里还有什么公理可讲?不过,我是想请个律师替我说话。”
“你要决定聘请我们给你当律师,我们可以就这些案情来商讨问题。如果你不决定下来,我们无法就案情进一步谈话。”那个年纪大一些的律师说。
江青的眼神在他俩身上转了又转,反问道:“你们敢给我辩护吗?我这个案子可是太复杂了,牵扯到我们党内的许多大事。许多事情,不是我决定的,是以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决定的,我不过是坚决地、不折不扣地执行了党中央和毛主席为代表的基本路线罢了。所以,要想给我辩护,你们得学习一九六六年的五一六通知,学习十六条,也就是那个《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不学习这些,理解不了我的许多活动。当然,我现在被他们开除党籍了,那是他们决定的,我不承认!”
那两个律师等得有点不耐烦了,年纪大一写的人说:“我们作为律师,要学什么文件,我们自己知道,不用你来指点。我们只想弄清楚,你到底想不想请我们当律师?”
江青皱着眉头捂住了耳朵:“你不要大声说话好不好?我害过病,受不了刺激,你们这样大声说活只能使我身体受不了。”
“你不是说你耳朵聋,要我们大声说话吗?”
“你们离得这么近,我能听见。”江青慢慢地放下两手,骨碌着眼珠子又问:“我是想请律师替我说话的。按照刑诉法的规定,我请人大常委会委员史良和我的女儿李纳给我当辩护人,这完全合法呀!为什么特别法庭不允许,不答应呢?”
年轻一些的律师说:“这我们就不知道了。特别法庭的回答,那是他们自己的事,我们管不了那么许多。不过,据我们所知,史良自己年事已高,而且她多年来又不再继续当律师,所以特别法庭不允许也是可能的。”
江青冷笑道:“请你们给我当辩护人,你们自己能取了证吗?比如—九六六年七月八日,毛主席给我有一封信就在我的保密柜,你们能取出来吗?还有,有些证人,比如华国锋,他是重要的当事人。毛主席给我的许多指示,他是知道的。关于在文化大革命中对刘少奇的定性和取证,他也完全清楚。有些事就是他干的嘛。起诉书不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提到天安门事件吗?我也可以告诉你们,那也是华国锋干的。材料是他报的,政治局会议是他主持的,会议决定的事是他执行的,现在把事情一古脑儿都推到我们身上,这合理吗?”
“你是反革命集团的首犯嘛,现在我们只说你的事,而不管其他人。”
“所以你们就很难弄清楚真相。”江青说:“起诉书完全对我实行的是诬陷!我一点也不在乎。把什么事情推在我身上,我不怕,我感到很光荣。问题是像华国锋、汪东兴这样的小人,他们自己干的事不敢承认。这太无耻、太卑鄙了!”
&接见室里只听见江青—个人的声音,未免是对聘请律师的一种讽刺,看来,这件事情只能就此作罢了。
&新加坡总理李光耀从前天开始,就对中国进行访问。他对这个美丽而幅员辽阔的大国,始终充满了神秘感。他在钓鱼台国宾馆说:“我相信,作为一个献身于世界和平而坚持不懈进行探索的中国,将始终不渝地忠实于自己的传统,并牢记它对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所再三重申的义务……”
&在和赵紫阳会谈时,他几次看到这位新总理经常走神,表现出心不在焉的那种神态。两国的陪同人员都在场,会谈是令人愉快的,但又是拘谨的。当赵紫阳夸夸其谈的介绍结束时,李光耀站起身来,慎重其事地对他的发言表示了感谢,他已代表新加坡极为小心弈弈而又全神贯注地听取了他的言论。
“我愿意告诉赵总理,全世界都关注着贵国审判江青、张春桥及其他政治犯的事件。”
“我们始终认为,这是我国自己的内部事务,外国的任何机构和组织都不应对我们的活动进行干涉。”
“我们从来不想干涉贵国的事务。”李光耀说:“我只是想提醒阁下,许多国际组织呼吁要援救江青,国际上曾有惯例,即对妇女一般不采取死刑。我们希望贵国政府在审判活动中考虑到这一点。”
赵紫阳笑了笑,很平静地说:“我们国家的审判是独立审判。我们已经有了自己的刑法和刑事诉讼法。对罪大恶极的江青反革命集团,我们将严格按照中国的法律来进行。”
&对此,李光耀也是报之于淡淡的一笑。
华国锋的精神防线此刻也完全垮了,两眼由于熬夜,出现了红丝,脸部的肌肉松驰下来,走起路来没精打彩,闷闷不乐,再没有当初那副毛泽东转世的神气了。
&会议室的桌子重新作了布置,整个会场排列成一个长方形的大会议桌的形式,这样与会者可以将文件包放在桌上,尽情地记录和准备发言稿。
&华国锋斜视着那位身材短、瘦骨嶙峋的胡耀邦,并感到他的手掌中握着什么了不起的材料,也正和邓小平交换着意见。这样看来,今天的会议上还有好戏看了。
&当参加会议的二十九个人都在那张宽阔无比的会议桌旁就座后,胡耀邦又开始讲话:“今天我们继续讨论和批评华国锋同志的错误。我们之所以开这个会,目的还是治病救人,是为了帮助华国锋同志,而不是为了整人。这一点,我相信与会者能够很好地感觉到。”
&陈云点点头。他那凝视的目光不断游移到华国锋和那几个始终没有发言的人身上。别的人都在兴致勃勃地望着他;其中几个人仔细察看邓小平的每一个表情。
“我来讲几句!”满头白发,看上去骨瘦如柴其实身体非常强硬的王震伸出一双手来,不停地比划着说:“华国锋同志的思想越来越跟不上形势的发展,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我们想一想华国锋在‘十—大’前后提出的一系列口号,什么‘抓纲治国’啦,什么‘继承毛主席的遗志,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啦,什么‘以阶级斗争为纲’,‘高举大庆、大寨两面红旗’啦等等,基本上还是文化大革命中的那些口号。当然,这并不说没有一定的历史背景,但你有着不可推诿的责任。”
&彭真说:“口号不能乱提,所有的口号都是代表中央在一个时期的前进方向的。口号提错了,一切皆错。华国锋同志至今还认为文化大革命有点好处,还想四六开或者对半开,是不是?我愿说句老实话,文化大革命对全国人民来说,没有—点点的好处。除了给党和人民造成一场大灾难外,再没有任何进步意义。直到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过程中,他还讲了许多‘左’的意见,继续守着毛泽东错误不放。”
&“如果说毛主席都错了,那我也就承认错误罢,这样评价历史,我没意见。”华国锋忍不住说。
“这样的态度是极不严肃的!”邓小平关键时刻开了口:“你不能认为毛泽东同志的错误你就可以犯。毛泽东同志即使犯点错误,全党全国可以原谅,你华国锋就不能原谅。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立下了不朽的丰功伟绩,你华国锋有多大的功?你动不动就想和毛泽东同志攀比,简直是不知天高地厚!你们可以看看,华国锋自己的像和毛泽东同志的像并挂,对他种种出格的歌颂,我越看越觉得不顺眼,越听越觉得不顺耳,我都替他感到脸烧,但他却觉得心安理得。这种情况,甚至在今年不久以前还在继续。这说明华国锋同志多么没有自知之明,多么荒唐!他完全把个人同党和人民的关系摆错了位置,是严重的思想问题和党性问题。”
“我同意小平的意见,”赵紫阳紧接着说:“毛泽东同志在党内历史上有着不可比拟的功劳。他缔造了党、军队的国家,正像平时经常讲的,如果没有毛主席,也许我们至今还在黑暗中徘徊。就这,毛泽东同志的错误我们还是要批的。你华国锋可好了,你刚上台,就享起毛泽东革命半世纪才享有的待遇。报纸上你的报道,和毛主席的报道、版面安排一模一样。甚至住房、生活条件等等,你都要和毛主席比,你华国锋真是太不自量力了!连老百姓都有口头谚语:‘口出狂言不知羞,黄豆也想比地球!’指的就是你啊“!”
&胡耀邦“噌”地站起来,指着华国锋的鼻子说:“听了吹捧你的那些话,我都肉麻!什么‘英明领袖华主席’,你也不想想,你英明在何处?何方?就是在抗战时期领导几个人的游击队打打游击,也算最高统帅?哈哈,不是我吹,你打的那些仗,比不上我的百分之一。当然,你也就更不能和我们的许多老将军、老元帅相比了!看来,你是很热心于制造和接受新的个人迷信的。你是个题词迷,到处要留下你的墨迹,对什么事情你都要写几个字。你题了大量的、而不是小部分的,你写许多不应该写的,而不是必要的题词题字。你那些玩艺儿四年的总和,超过了毛主席四十年的总和还要多。你看你英明不英明!”
&会场一阵哄堂大笑,把华国锋臊得坐在那里张口也不是,低头也不是,屁股下好象垫上了针毯。
&“耀邦同志,许多过誉之词也不是我让他们说的。我承认自己不行,最好我把自己的职务让位给你!”华国锋红着脸说:“我的职务也不是自己伸手要或者夺来的,也是大家选来的嘛。”
&“你这是什么态度?怎么一点都听不进去别人的批评?”
“谁说你的职务是夺来的了?你是向谁发火?这么不虚心!”
“耀邦同志讲的话,字字、句句都在理,难道不是这个样子吗?山西到处都唱‘交城山’把那个曲子和‘东方红’一样播放,你知道不知道?到处提‘英明领袖华主席’你知道不?说话呀?”
&“这我当然知道呀!”
“知道为什么不制止?”
&“我,我怕扫了大家的兴!何况有些话是中央最高层的同志的提倡。”
邓小平点着他说:“这说明你不识抬举!别人奉承你两句,是启发你自学,或者给你提个新高度。你却心安理得地接受这些,只问人民要这要那,从不想着对人民奉献点什么,所以你必然要引起人民对你的反感,必然要走到邪路上去!”
“国锋同志,大家这是给你敲警钟哪!”陈云说:“我们在座的这些人,哪个都比你大,哪个都比你资格老,我们谁也没有接受过那么高的荣誉,你的确太过分了!”
&许世友站了起来:“我们已经讲了许多了,听听华主席讲怎么样?”
&“对,让华主席表示一下态度也可以嘛。反正我们提意见是为了帮助一个同志,而不是为了整人。总要让人充分发表意见,也允许被批评的人辩嘛。”空军司令张廷发说。
&“应该听听华主席的表态。”彭冲说:“认识多少讲多少,一时认识不上去也没关系,大家还可再等候嘛。”
耿飚也说:“总还应该看到,华主席在过去的四年中还是作了大量的好的工作嘛。粉碎‘四人帮’,没有华主席亲自坐阵能行吗?我看还是不行吗?我看还是不行的!这些方面,叶帅过去讲得很多,我也不想一一举例。我们都想听听华主席对大家提的这些意见的态度。”
&泪珠已经在华国锋眼眶里滚动了。
&华国锋站起来,声音有些哽咽:“同志们,首先我很感谢大家对我的帮助和批评,这对于我下一步搞好工作,无疑是有好处的。我非常赞成党发扬民主、允许党员发表不同的意见。我同样主张要严格实行不抓辫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的‘三不主义’。不任意夸大一个人的错误,罗织成为罪状……”
&“国锋同志,谁给你罗织罪状了?”胡耀邦马上说:“你刚才讲的是什么意思?”
&赵紫阳也说:“华国锋同志不是自我批评,而是变着法儿给批评他的人扣帽子!”
“你说说,我们批评你的哪一条不是事实?哪一点冤枉你了?”陈云也反问道。
耿飚颇为不满地说:“你们还让不让华主席讲话?怎么人家开口就打断人家话?”
许世友也说:“党内民主嘛。充分体现人人平等嘛。”
彭冲很不高兴地说:“我想听听华主席讲!”
邓小平也火了:“看来这个政治局会议由你们主持是不是?为什么要擅自修改会议方向?政治局会议开会帮助华国锋同志,是常委会决定的,难道你们要推翻常委会的决定是不是?真不像话!”
&许世友脸白了:“小平同志,我不是那个意思,我只是说……”
&“还是会议原议题走!”邓小平爱搭不理地说:“我们会给华国锋同志留下充分讲话的时间的。但不是现在。现在是让大家把华国锋同志的问题充分揭够、揭透、揭彻底。不然,还怎么谈总结历史经验?还谈什么教训?”
几句话,使会场的气氛再依次紧张起来。
这时,叶剑英用红蓝铅笔轻轻地弹桌子,宽阔的肩膀耸了耸,慈祥的面孔上出现一道道饱经风霜的皱纹,放声大笑起来:“好!好!我们这个政治局会议开的确很热烈,很够味,大家把憋在心里的许多话都讲出来了。这样才能有利于团结,有利于解决问题,有利于进一步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正像大家一再提出的,华国锋同志犯的错误,我也是有责任的,当初刚刚粉碎‘四人帮’,我的头脑里也有愚忠愚义的思想,有时明知华国锋同志的意见不对,但都给他提出来后,他—拒绝,我也没有坚持,就这样酿成了这样的局面。所以,这种情况我也有份。今天,我们是继续讨论华国锋同志在粉碎‘四人帮’以来的错误,这也是起草党的若干问题决议的—个重要组织部分。不仅对华国锋同志,而且对我,对我们每一个在座的同志,都是有重要意义的。我看还是按原定的程序开会吧。”
“刚才叶副主席讲的话很好。”华国锋说,“对同志的批评,我希望真正作到知无不言,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我不再作什么解释了,只要大家愿意讲,我什么时候都表示欢迎。”
&当他表态的时候,出现了一会儿的静默。但只是短暂的时间,彭真从桌上的皮包里取出—叠材料。摆在自己面前,呷了一口茶水,开始了他事先准备好的讲话:“同志们都知道,文化大革命造成了数以万计的冤、假、错案。粉碎‘四人帮’以后,全党和全国人民—致要求平反这些案子,给受迫害的同志恢复名誉。对待这件事采取什么态度,就成了衡量一个人究竟是马克思主义者,还是维护‘左’倾、‘四人帮’路线的假马克思主义者的分水岭、试金石。你华国锋究竟是采取的哪—种态度呢?”
&说到这里,彭真的眼圈都红了,平静的脸一下子露出怒不可遏的神色:“你对我们这些受迫害近十年之久的老家伙没有一点阶级感情。除了仅仅与‘四人帮’有关的一些问题以外,你从来没有主动地提出过纠正文化大革命错误的倡议。你对解放党内大批老干部、平反历史上大批冤假错案的态度,是消极的、观望的、能推就推,能拖就拖,不在背后猛击—掌,你就不肯向前走一步!在座的同志们都还记得,你对邓小平是什么态度,你对天安门事件的平反是什么态度?你的那鄙视、恶劣的、至今没有完全转变立场的态度,伤了大家的心,明显地违反了党内大多数同志的愿望。在这种情况下,你不作深刻的、像样的检查能行吗?”
&“这样的检查还不能仅仅是口头的。”邓颖超这时也开口了,她那总是忧虑的脸上泛上红晕,很明显地出于激动之情:“而必须是从实际行动上认识自己的错误。这就要有—个长时间的供同志观察和考验的过程。大家将从华国锋的实际行动中看他是否改正了错误。这将是最重要的。”
&这时候,会议的气氛又热烈了。原来那些不准备发言的人这时也纷纷开口,有严词批评华国锋的,有对他提出殷切希望的,也有劝他尽快作出检查的,还有认为他已经不胜任现在职务,再次提出让辞职的……
华国锋一直以某种不安的心情关注着会议的进程。说老实话,他对检查、认错,以至于作什么样的结论是不在乎的,唯一关心的是他的职务。他不忍已到手的这个金光灿烂的宝座突然间易人,也不甘心就在这样一个会议上白丢权。他相信中央全会上自己还有足够的力量,通过他的解释和努力,自己还有争取到多数的可能。现在,最要紧的是沉着,是镇定,是赢得必要的时间……
&“华国锋同志”,邓小平似乎看透了他的心思,那双略微深陷下去的眼睛闪闪发光,就像一把能探出你秘密的搜索器,—下子钩住你最关心的要害问题,然后再轻轻地拨了出来:“你看当前该怎么办?”
&“我听从党的安排,由会议决定吧。”华国锋尽量使自己的神态自若点。
&邓小平笑了:“你—再要求辞去现任职务,一些同志提出了相同的要求。但是我看这个问题不简单,需要反复考虑,反复研究,不能草率从事。我主张,你还继续担任你自己的职务,继续主持讨论你的错误的政治局会议,这对你也是一个很好的考验。”
“我服从你的安排。”
“那么大家还有什么要讲吗?”
与会者没有人发言。于是,邓小平再次说:”今天的会,我们暂时到此。明天休息一天,后天,也就是十一月十三日,我们继续开会。由于我国正处于新旧交替、除旧更新的历史转折和重大改革时期,党内党外都会存在着错综复杂的思想矛盾和问题,我们首先要通过政治局会议,来把全党最高层的思想和认识统一起来。这样才能率领全党干四化。不然,一切都是假的。我想,这个道理并不难理解。”
应该说,邓小平的话是对的。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第五十七回: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短暂的春秋全文阅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