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调箫箫g调和f调的区别箫的音色谁更低沉

笛子和箫有什么不同?_百度知道
笛子和箫有什么不同?
我暂时能提供这些资料,不知LZ满意是否?
萧,音色优柔低沉;笛,音色高亢嘹亮,它们分别代表了截然不同的两种性格,并非简单的横竖演奏关系。
萧适合性格内敛,沉稳含蓄的人;笛适合性格开朗,活泼热烈的人;
在乐器上的区别也比较大,萧无膜,笛有膜。笛长度一般不超过2尺,萧则多在2尺之上。笛的吹孔与音孔在一个平面,萧则分在三面,萧更贴近于埙,是古埙的近亲,历史也远悠久于笛。
在演奏上,萧更能引人入胜,表达情思,往往古代诗赋大家都能奏得一手高超的萧艺,在今天,萧配以古琴(筝、埙)的演奏,更能显示中华的悠久文化底蕴。笛子横吹有膜孔,箫竖吹且没有膜孔,但有后音孔。箫亦称&篴&,&箎&,&龠&等等。有的音乐词曲是这样说明的:古代乐器,竹子制作,上有音孔象笛子。没有说明是横吹还是竖吹。现在也有短的竖笛,不贴膜,音色在笛箫之间,更接近笛子。那么,在远古时代,不贴膜的横吹乐器与竖吹乐器各方面区别不大,音色更接近箫。关于箫与笛的起源,说法不一,据&&周礼&&记载,周代的雅乐中已用到&篴&。与笛同音同义。但篴为竖吹,并非横吹之笛。另相传此种乐器原出于羌中,汉代称&篴&。最初为四个指孔。西汉京房加1孔,成为5孔,晋代的篴已有6个指孔,与现代的箫相似。随着考古专家的发掘,湖北随州出土两支春秋战国时期的横吹。开6孔,形制与竹笛极为类似,只是一端封闭。魏晋时,已做为乐队中的主奏乐器。唐时,出现了前6孔,旁1孔加竹膜的笛子,称七星笛(&&乐书&&)。到了元代的龙笛,已与今天的6孔竹笛完全一致。至此。笛与箫的概念已基本澄清:横吹为笛,竖吹为箫。
那么,究竟哪种乐器最先为人们所创造并使用呢?从人体身体结构来看,竖吹更符合人体正常的动作状态,而横吹则需要一支胳膊向旁边,而另一支胳膊则需要超过前胸到身体另一侧。所以应该竖吹在前,横吹在后。但由于横吹音量大。传得远,加上膜以后音色清脆,明亮,表现力强,吹笛子的人逐渐多了起来。箫的音量较小,音色柔和,甘美而幽雅,适于独奏和重奏。吹奏音量小是由于箫本身结构所致。箫的吹孔很小,并且依管壁厚度向内倾斜,这样吹奏时气流一大反而吹不响了。箫适于演奏低沉委婉的曲调,寄托宁静悠远的遐思,表现细腻丰富的情感。幽静典雅,回味无穷,知音难遇,陶醉其中。对我们当今快节奏的现代都市生活来说,它无疑能使诸君领略到质朴的美,返璞归真,松弛崩紧的神经,追求情绪中的安宁,使思维意识随之升华,得到美的享受。
笛子的选择
选择笛子,应从笛子的质量和类别上来考虑。笛子的质量,除取决于笛管本身的质材好坏外,还取决于制作水平的高低。选择、购买时,应进行检验:
1、检验笛子的竹质。笛管要求竹质坚实(竹纹老)。竹纹细密。管身直而圆。笛身一般头部比尾部略粗,但相差别不宜过大。笛管厚薄适中。笛管内壁平整光滑。全身无虫蛀、裂痕等现象。造型美观大方。这些要求,凭视觉便可以鉴定。
2、检验笛子的音准。方法是按照校音仪器标准音笛或定音乐器(手风琴、电子琴等)对照试吹。主音确定后,再按音程关系,对笛子的全部发音的准确性进行检验。还可以吹吹各个泛音,看是否容易出音、干净。检验泛音也是检验实音音准的好方法。
3、检验笛子的音量。一般来说,音量大者为好。音量大的笛子,共鸣大,振动力强。吹奏时手指上有时有一种发麻的感觉。
4、检验笛子的音色。对音色的一般要求是松、厚、圆、亮,这一方面取决于笛子本身的质量,另一方面与贴膜技术、演奏技巧也有密切的关系。
5、检验笛子的灵敏度。一般来讲,以气到音出、发音不迟钝为好,反应越快越好。
6、初学者应选调性。同样一款竹笛有各种不同调性。怎么选择?一般来说,初学者以选用中音笛类,E 调或 F 调笛子较为合适。因为这类笛子音高适中较易吹奏,演奏也常用到。如果有条件,想多选几支笛子,那么,除E 调和 F 调中笛外,还可再选一支 D 调曲笛和一支 G 调梆笛,这两个调子的笛子也常用到。
其他类似问题
59人觉得有用
为您推荐:
提问者采纳
  我暂时能提供这些资料,不知LZ满意是否?  萧,音色优柔低沉;笛,音色高亢嘹亮,它们分别代表了截然不同的两种性格,并非简单的横竖演奏关系。  萧适合性格内敛,沉稳含蓄的人;笛适合性格开朗,活泼热烈的人;  在乐器上的区别也比较大,萧无膜,笛有膜。笛长度一般不超过2尺,萧则多在2尺之上。笛的吹孔与音孔在一个平面,萧则分在三面,萧更贴近于埙,是古埙的近亲,历史也远悠久于笛。  在演奏上,萧更能引人入胜,表达情思,往往古代诗赋大家都能奏得一手高超的萧艺,在今天,萧配以古琴(筝、埙)的演奏,更能显示中华的悠久文化底蕴。  笛子横吹有膜孔,箫竖吹且没有膜孔,但有后音孔。箫亦称&篴&,&箎&,&龠&等等。有的音乐词曲是这样说明的:古代乐器,竹子制作,上有音孔象笛子。没有说明是横吹还是竖吹。现在也有短的竖笛,不贴膜,音色在笛箫之间,更接近笛子。那么,在远古时代,不贴膜的横吹乐器与竖吹乐器各方面区别不大,音色更接近箫。关于箫与笛的起源,说法不一,据&&周礼&&记载,周代的雅乐中已用到&篴&。与笛同音同义。但篴为竖吹,并非横吹之笛。另相传此种乐器原出于羌中,汉代称&篴&。最初为四个指孔。西汉京房加1孔,成为5孔,晋代的篴已有6个指孔,与现代的箫相似。随着考古专家的发掘,湖北随州出土两支春秋战国时期的横吹。开6孔,形制与竹笛极为类似,只是一端封闭。魏晋时,已做为乐队中的主奏乐器。唐时,出现了前6孔,旁1孔加竹膜的笛子,称七星笛(&&乐书&&)。到了元代的龙笛,已与今天的6孔竹笛完全一致。至此。笛与箫的概念已基本澄清:横吹为笛,竖吹为箫。  那么,究竟哪种乐器最先为人们所创造并使用呢?从人体身体结构来看,竖吹更符合人体正常的动作状态,而横吹则需要一支胳膊向旁边,而另一支胳膊则需要超过前胸到身体另一侧。所以应该竖吹在前,横吹在后。但由于横吹音量大。传得远,加上膜以后音色清脆,明亮,表现力强,吹笛子的人逐渐多了起来。箫的音量较小,音色柔和,甘美而幽雅,适于独奏和重奏。吹奏音量小是由于箫本身结构所致。箫的吹孔很小,并且依管壁厚度向内倾斜,这样吹奏时气流一大反而吹不响了。箫适于演奏低沉委婉的曲调,寄托宁静悠远的遐思,表现细腻丰富的情感。幽静典雅,回味无穷,知音难遇,陶醉其中。对我们当今快节奏的现代都市生活来说,它无疑能使诸君领略到质朴的美,返璞归真,松弛崩紧的神经,追求情绪中的安宁,使思维意识随之升华,得到美的享受。  笛子的选择  选择笛子,应从笛子的质量和类别上来考虑。笛子的质量,除取决于笛管本身的质材好坏外,还取决于制作水平的高低。选择、购买时,应进行检验:  1、检验笛子的竹质。笛管要求竹质坚实(竹纹老)。竹纹细密。管身直而圆。笛身一般头部比尾部略粗,但相差别不宜过大。笛管厚薄适中。笛管内壁平整光滑。全身无虫蛀、裂痕等现象。造型美观大方。这些要求,凭视觉便可以鉴定。  2、检验笛子的音准。方法是按照校音仪器标准音笛或定音乐器(手风琴、电子琴等)对照试吹。主音确定后,再按音程关系,对笛子的全部发音的准确性进行检验。还可以吹吹各个泛音,看是否容易出音、干净。检验泛音也是检验实音音准的好方法。  3、检验笛子的音量。一般来说,音量大者为好。音量大的笛子,共鸣大,振动力强。吹奏时手指上有时有一种发麻的感觉。  4、检验笛子的音色。对音色的一般要求是松、厚、圆、亮,这一方面取决于笛子本身的质量,另一方面与贴膜技术、演奏技巧也有密切的关系。  5、检验笛子的灵敏度。一般来讲,以气到音出、发音不迟钝为好,反应越快越好。  6、初学者应选调性。同样一款竹笛有各种不同调性。怎么选择?一般来说,初学者以选用中音笛类,E 调或 F 调笛子较为合适。因为这类笛子音高适中较易吹奏,演奏也常用到。如果有条件,想多选几支笛子,那么,除E 调和 F 调中笛外,还可再选一支 D 调曲笛和一支 G 调梆笛,这两个调子的笛子也常用到。
其他1条回答
呵呵,不同太多,虽然都是非常古老的吹奏乐器,一般都是由竹子做的。但是箫有六孔箫和八孔箫,笛子一般只有六孔。笛子横吹,箫竖着吹。并且箫还有排箫和洞箫分别。在声音上有不同,个人感觉笛子比较丰富,能高能低。时而激烈时而舒缓。箫感觉比较沧桑,如果吹奏古曲有意境,特别是有心事的人听,特别渲染气氛。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笛子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39学箫问答-第4页
上亿文档资料,等你来发现
39学箫问答-4
笛用支撑架.以利放松.(苏文宗老师就这么用,他也;箫友:箫的共鸣?;奇怪!这两天我一直在研究箫的弱奏问题,好象我的邹;文松答:就目前所提的共鸣是概略的提出单一条件:;第一组谐波超越主声波,这样的重迭感,还有主声波到;这些都是在箫音色上的重要关键.制箫者若没将物理现;箫友:请教文松兄:;近日多听了箫友的录音(包括自己的),发觉普遍都有;但听文松兄对箫的控制,却
笛用支撑架.以利放松.(苏文宗老师就这么用,他也曾送我支架,我偶而也用),以指尖指腹按孔,若音孔位置调整到合乎人体工学,也是可以,但灵活度,相较还是差些,而且超长箫,例如AD或GC箫,那就不用想吹了,指尖是不可能按满音孔,除非是巨人. : ) 箫友:箫的共鸣?奇怪!这两天我一直在研究箫的弱奏问题,好象我的邹叙生的F调箫还不如天津的F调箫(100元的)共鸣更容易出现,头疼! 文松答:就目前所提的共鸣是概略的提出单一条件:第一组谐波超越主声波,这样的重迭感,还有主声波到底可以多大,关系声音的厚度,还有更多谐波组的平衡度,就是泛音列的平衡度,这些都是在箫音色上的重要关键.制箫者若没将物理现象搞清楚,只能掌握因准问题.音色的结果都归咎于竹才材质,或运气.若条件刚好具备,别小看一把便宜的箫呢! 箫友:请教文松兄:近日多听了箫友的录音(包括自己的),发觉普遍都有一个基本功不足的问题,气息的调节、音色的控制和变化等都很不到位,往往对曲子空有很多设想,但一到箫上就发挥不出来,想到做不到!但听文松兄对箫的控制,却是游刃有余,变化多端而又轻松自如得很。想必是日子有功,基础功夫到家的原因。是不是南箫有一套独特的练功的方法?或者是文松兄集各家所长自有一套办法呢?很希望文松兄能把自己日常练功的经验和箫友分享一下,以便大家参考着下点苦功,祈望可以在短期内能有较多的进步。先谢您啦! 文松答:如何练功南箫没有特别练功法,就是曲子长,吹久了功力自然增长.老师也不会教你口风,技巧,顶多是念给你跟着唱,吟诵曲子的&大韵&,弹琵琶练箫而已.若当作练功,可能不会觉得轻松,我是没有很刻意练苦功,因为喜爱所以经常吹是真的.功力进步的原因主要还是多吹,有空就吹,吹长时间比较会进步,我是说一次都吹2-3小时,这样唇功才有体会到,每天若只吹半小时,进步就少.还没暖机,唇还没适应好就罢手了,就没累进.我若几些日子没吹,肯定是有半小时还在琢磨口风,就是不够精密.我大部分吹箫的时间,都约两小时左右,会吹着欲罢不能的感觉,就是很顺畅的程度.约在三四年前,为配合表演需要,经常练长曲子,都清晨一大早上山吹,每天约一个半小时,晚上经常参与馆阁活动,也是吹箫,那一阵子长功不少,录音,演奏会,排练...好累!因为演出团体其它人是职业,只有我是兼任,我还得白天上班,两头忙,这样的过程也会进步很多.录音也是进步的好方法,可以发现自己的缺点,自己吹箫与进录音室又有很大不同,如何让箫音色更美,这有很多细腻需要着手的地方,如何控制强弱与情境,处理的功夫会更讲究,若配上好对手,合奏的水平高,更会互相切磋进步.雅集也是个进步的好地方,交流互补,我觉得这里办得很成功,很多人热心交流,我希望大家更热诚点,有不少人都是冷眼旁观,其实加入讨论可以让自己更投入,&闻道有先后&,不须不好意思,不须较量高低,让自己在交流中吸收,学习,不只箫艺.箫是我们的喜爱,也许是人生中的靠港,摆脱名利的困扰,忘机箫友比任何利益更珍贵,箫艺的内涵需要散发自内心的涵养,一个人吹箫再怎么厉害,技巧只是工具而已呢!给大家参考!我认为把吹长曲子,慢曲子当作练功是好方法.吹箫不是为了出名,也不是为了增加收入,就是因为喜爱,所以不须&苦&练.慢曲子,长音的处理过程,深入体会,长功于陶醉中不是更好?! 例如:起音,一个1的音要开始吹,怎么吹?吐音吹出?加一装饰音? 加什么装饰音?吹出后平稳?波动?波动深度?速度?音量变化?怎么收?渐弱?赠音收?(学自散步兄)例如箫音,如何强弱变化,如何音色变化?原理都容易了解,派上用场就需要实际操作的熟练度.将熟悉的曲子吹慢,体会这些细节,双唇尝试变化与体会,甚至都没吹什么曲子,几个音符,长音,短音,停顿,配起来,好似写书法,听来就有妙处!另有一点很重要是换气的地方,要注意一下乐句的段落,南管箫法中有很重要的&连枝带叶&,不在中间扯断;也有&藕断丝连&,其它乐器休止了,箫需要连过下个音符.音乐情境的表现手法见仁见智,可以明确的是操控的熟练度,还有细节够不够完美,这些是需要我们随时都在注意与掌握之中.才会进步的.吹好箫是抒情,先感动自己,而箫声传递到聆听者心中,手指其实也按动每一颗听者的心。与大家共勉! 箫友:每天工作都很忙,有时在家也要工作到深夜,每天能静下来吹上几十分钟已是难得,真羡慕能吹上几个小时。要是有深夜吹箫的环境就好了,可以加班吹 :)尽管吹得不好,我已很受用了,哈,自得其乐! 文松答:夜深在公园或空旷处吹箫无妨,夜里室外的箫声不吵人,若在公寓式家中,就需要练弱奏.我昨夜也到近郊山上吹了两小时不时还有山客前来赞美,夜里我最常到大公园中的湖边,吹个小时感觉也很棒!从小生长在乡下,我都习惯在小山岗吹箫,乡里没人不熟悉我的箫声,有个堂姊远嫁后最思念的就是我的箫声.乡里有人叫我金箫客,因为当时戏剧中有此箫客.现在我居住城市,到近郊山上,或在附近公园吹箫,邻近的人,都习惯了我的箫声呢!甚至有听众. : )
有没人赞美不重要,大家不排斥我们吹,而我们可以自得其乐更重要.吹久了就会越有成就感,越喜欢,不让人赞美都难! : ) 箫友:怎样录音好? 文松答:音质关键在于声音卡与MIC(麦克风)声音卡在录音时设定取样频率(44.1k)与位元素(16bit)若资料量设太低会降低音质,mic一般是电容式,灵敏度高,音质差异很大,有很便宜的,也有录音室用高级的,若有内含电路放大与补偿的,水平就不差了.也有动圈式麦克风(唱歌,手握式那种多半是),它的感应范围在一米内较佳,可以抗外来杂音,响应频率接近人声,对箫声也适合.录音地点若有空间感(这叫残响特性),对箫声共鸣有利,若太大(长度超过23m以上),会造成回音,听起来会很复杂声波,反而不好.以音乐厅为例,古典乐需要残响2秒,却严禁回音.箫友:我原先用主板集成声卡,后来屏蔽掉了,换了一个创通vibra PCI 的,一百多块,算是不上不下把,比原来的好,和高档的比算玩具;MIC也卖了个不上不下的,280元的秋叶原,音质、保真度倒是比原来的耳麦强得多了,可惜拾音的信号弱,通过录音软件放大到正常音量时噪音也跟着上来了 :) 正好就这个问题请教一下文松先生,不知道我给MIC加一个前置放大器是不是能解决这个问题? 文松答:有个问题要确认一下,噪音的出现有两种: 一是机器的放大电路噪音,这可以经过外部放大器或外部MD,DAT等含mic放大器的小机器再将信号输入计算机,记住计算机的声音卡要接入LINE端子,这样信号才不会太大而失真.另一是环境中的噪音,那就没法用外部机器改善了,得请邻居安静点听箫,不然还有个办法,就是换支动圈式mic,就是唱卡拉ok那种,远一点的声音,小一点的通通不会录到,就没噪音了.我是找时间关在房间,或浴室,机器在外头,启动再进去吹,事后剪断多录的,还可以,但要看时段.顺便建议一下,录音地方与计算机隔远一点,避免计算机的风扇声,这噪音难听,只要延长一下线路就改善很多了,或与计算机隔个遮蔽或转角也会改善, 箫友:嗯,散步最头痛的还是前一种噪音,因为这种噪音是始终和乐音溶合在一起的,所以即使通过噪声采样来降噪,因为噪音过强,所以大幅度的降噪总是同时导致箫音的失真――现在每次录了曲子都不敢彻底降噪了,总得留少许噪音在里面:) 文松答:若是电路噪音可以这么测,用外加CD PLAYER 输入计算机声音卡LINE IN,看看CD音质如何,若没问题,那就好办了,加一台随身听录音机aiwa立体声的,或sony MD做前置放大就可以改善,若还是噪音,那就只好换声音卡了,我建议用半专业的,可录到96k音质的,价格约在台币4000元左右就有,我用过,声音有专业水平.只是两轨就是. 箫友:请问箫的手指技巧箫的手指技巧是箫艺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有颤音、震(指震)音、迭音、打音、赠音、滑音、历音等等,请各位箫友谈谈自己是如何练习的,感觉最难练的是那一种技巧,有何体会文松答:关于颤音南管(音)中,箫颤音用得很多,引腔或润饰音中常用到,南管箫的颤音,特别是后孔大拇指的颤音,是以手臂抖动式颤音,可以很绵密的颤抖音,张维良曾经到泉州学习南洞箫技法约三个月,因此他吸收了南洞箫的技法.我在南曲的吹奏中,应用这样的颤音手法不只背孔的拇指,延伸到食指与无名指(上手),都可以很绵密的颤抖音,手指离音孔很近的手腕抖动式颤音,特别是八骏马的开头马声(颤食指),便是这样的效果,这样的应用是我延伸的颤音,还没见过别人使用,其实不难练!提供大家参考! 箫友:疑难杂症,诚请专家会诊病家: 学制的&焦尾&箫年龄: 5月26天零7时58分零2秒病因: 5音吹不出纯正之声病史: 刚做好时, 5之发音不畅, 因是刚采下不久之竹,急烤干燥, 为新箫故,有说,久之, 音自通也.症状: 今日取出试吹, 7以上各音, 音色较初时不知动听多少倍,随生爱怜之心.欲常伴之.然走至6音,音色略暗, 至5音,任如何努力, 都不肯出声矣. 吹口是打通的, 选材为虫蛀毛竹,用胶水胶过,透光视管内, 未见漏隙(音孔除外).做工粗糙,羞言.诚请名医专家,乃至江湖郎中替&焦尾箫&会诊,妙手回春为盼也! 文松答:看来是内径太小,或内径比例错误. 箫友:文松老师!有道理!!!!我查看过了, 这支箫和另外一支同类箫的外观差不多大小, 从箫的底端看过去,这支箫的内径是小了整一圈多.按孔的管壁厚了1mm的样子. 还有, 按孔壁,上位的薄, 下位的厚. 请教老师,这支箫是否还有救? 我可不可以将内壁再打薄些, 打匀称些? 文松答:音孔位置与内径需要配合,若你比对此音孔与正常箫音孔位置一样的话,那这支箫的内径也要相当内径.否则不只低音难吹,连相对音程都会有问题.内径小的箫适合制作高音调箫,弱内径差太多,我想你很难磨到希望的宽度与顺畅度,除非有适当的工具.不然比做一把新的还困难. 箫友:气息的问题 有时吸了好多气,全身都鼓起来了,吹较长音时,感觉气一下子就用完了。这是什么原因?如何克服? 文松答:肺活量+腹腔吸气量是胸腹呼吸的总量只要方法正确后,需要时间慢慢练而增长。比较重要一点,而大家容易忽略的是:输出的量--口风的控制能力,对于长音的掌握,会觉得不够气的原因主要在气息的控制不够妥当,浪费太多在箫声以外的气声,掌握好&口风的准确度&与&气束的焦点&是很重要的,确定口风可以轻轻吹出高音,纤细的高音,共鸣清澈无杂音.而不是使劲的吹,唇缝缩小,气流自然提高,气出量没增多.厚实的低音需要的气流量较宽大,但一样可大可小,随自己气能量掌握.开源与节流一样重要,开源除了方法检视正确外,随着吹奏时间慢慢增长。节流除了掌握好箫声最佳共鸣外,对气力的节省与发挥是当下最迫切的学习.把气花在箫声共鸣上而不浪费,这是普遍觉得用气不够的解决之道。我再强调一点,再怎么气力不够的人,只要口风掌握得宜,可以一样吹出够长的音,只是张力变化上比较不足而已,不影响多数曲子的优美表现.例如将纸片贴在吹口下方,检验一下,气流出于外有多少,体验一下如何以最轻力下吹出不含气声的纯箫声。 箫友:请教憋气的问题可能是习惯了吹南箫一类管径较粗的乐器,再吹一些小管径的如小紫竹箫、葫芦丝之类只需要很少气量的乐器时,就会有憋气的感觉,十分难受,甚至有时要一句乐句吹完了,气还没用完,要立刻把气呼尽,才再吸气吹下一句。不然会有窒息的感觉。箫兄的蔽气感觉我也有,我也不知道该如何解决,散步兄的方法很好!不过我还没能按排好每句乐句的吸气和呼气。。。以前我的解决办法是在吹低音时,鼻子同时出气,将废气排掉,但这样会形响音色和有少许呼气声。。。另一个大问题是关于喉咙异响,在吹箫时我的喉咙会不自觉的发出一些响声,另外听深衣的“梅花三弄”好像也有。文松老师文章说这主要是不够放松和呼气用力支点引起的,我试着去做,自已觉得已经非常放松了,(或者自已觉得完全放松其实就是没有放松吧)用气支点却无法捉摸。不过现在已经少很多了,但没法完全解决。 文松答:关于憋气的问题气息的需要量需要做点调节,我的经验是:一般情形下,气息的交换不刻意吸入大气量,除非有特别的长音与长乐句.轻松的吹箫是很重要的,放松而自然,不须在身体或心里任何地方紧绷;换气的地方其实可以很自在,顺其自然,留有余力而换气,我有储备一个循环换气的技巧,用于不时之需,不管要多长的乐句要连,或憋太多气,可以自由调节,但口风需要在很顺畅控制下,浑厚的低音处比较难不着痕迹。例如纤细的高音处,那是谁也不知道你何时换了气.我先建议大家练习一下纤细,省力的口风,音准不降低情形下,吹最小声的,同一首曲子练最小声的音量,特别是高音,如何吹最小声而平稳,音纯;例如吹长音,看看撑多久,至少要半分钟不断才通过考验.(吹第二八度的g或a),再来是练低音的厚度,这需要气量大的,练一练吐纳功夫.下回再谈! 文松:微笑与否若吹U形吹口需要点微笑的嘴唇,若是v形吹口,上嘴唇有点收缩并略向下抿;也没有绝对的标准,每个人的嘴唇都有所差异,主要让箫声先结实,音量大小可控制自如为原则;音准的掌握也可以维持,不能音音量而变化.两片唇的功夫式吹箫的最关键,它是不断开发的领域,就唇上功夫可以说个好久!基本上吹箫(U形)与吹笛的口风是雷同,箫更重气息的控制,尤其长音;有一点注意一下,了解一下你习惯口风是平吹,仰吹或俯吹,测量你的习惯口风,能上升多少音高,与下降多少音高,这上下幅度范围可看出你的口风在高处或低处?我认为最好在中点;日尺八多半在高处(仰吹),我用的唐箫以平吹为标准. 喉咙声响吹箫时容易在努力吹奏时,出现喉声,是在口风与气息上多出了不必要的力气,尤其在练习新技巧时容易出现,控制上的紧张(或说用力),造成喉拢部分也跟着使力,不由自主地就出现喉音. 可以试试让喉拢深度略为扩张,口中含一点气在其口中,这也可以增加低音共鸣,另一方面反复练习容易出现的部分,让技巧纯熟,便能放轻松的驾驭,紧张之处减少.喉音就会减少.箫友:箫的高音弱奏问题这一段时间一直在练习口风、风门、嘴劲,发现一个难题――高音上的强弱变化不太好控制,尤其是高音的弱奏,在高音上由强渐弱或由弱渐强时总不如在中低音上那么随心所欲。可是高音弱奏很能体现一些意境,比如《春江花月夜》开头的箫的领奏。不知各位对高音上强弱变化的练习有何高见? 文松答:轻吹的弱高音,轻吹的高音又分纯与不纯,细气束与吹口成顺角度,稍松弱,可以是纯箫音,细气束与吹口锐角稍微差角,可以出现有谐波的透明感.拿捏在丝毫之间..箫友:我想,每个人心目中的&纯箫音&是不尽相同的,如何理解真正的&纯箫音&和&有谐波的透明感&?如果气束与吹口的角度不变,只是把风门压扁了,当然也在拿捏之间,音色似乎会显得清脆些,这时与&透明&感差异多远? 文松答:箫声每个人的体会与形容会有所不同,我的叙述以声波原理来看,我说的纯箫声就是接近于物理上的正弦波&纯音&.从声波图形测出来的波是干净而不变形,不带有其它谐波的意思.我说的共鸣谐波,那是从波谱上的分析,它有出现多组谐波,甚至谐波比主波强.若要用感性的体会来说,那就无法论述了,每个人的感觉都不同. 箫友:我替文松老师再简单解释一下“纯音”问题。拿一个音叉和一架钢琴比较。假设这个音叉的固有频率(敲一下它,它自己会振动发音,振动发音的频率)为440赫兹,钢琴上某一个键(音),此键音也为440赫兹,敲击此键发的音频率也是440赫兹,它们音高一样,比如都是低音5,但你听起来感觉这两种(钢琴和音叉)发出的音不一样。通俗地讲,音叉的音单调,钢琴的音好听,音色丰富,原因就在于音叉发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外语学习资料、生活休闲娱乐、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各类资格考试、行业资料、39学箫问答等内容。 
 箫学入门之学箫问答篇 目录 一、箫的概述 二、箫的构造及分类 三、如何选择箫 四、如何吹响箫 五、箫的基本功及指法 六、学箫经常遇到的问题(共 15 个问题...  学箫问答之名词解释篇: 1、什么叫风门? 吹箫时,上下两嘴唇之间,气息经过的空隙处就称作“风门”。“风门”可大可小。它的 大小,是随着音的高低而变化的。吹...  学箫问答之名词解释篇: 1、什么叫风门? 吹箫时,上下两嘴唇之间,气息经过的空隙处就称作“风门”“风门”可大可小。 。 它的大小,是随着音的高低而变化的。吹...  洞箫入门之学.txt∞-一人行,必会发情 二人行,必会激情 三人行,必有奸情 就...学箫问答之名词解释篇: 1、什么叫风门? 吹箫时,上下两嘴唇之间,气息经过的...  箫学入门一 箫的概述 箫,古称“顺吹”或“竖吹”,据传为上古先民为教化...箫学入门之学箫问答篇 暂无评价 9页 免费 广州大学笛箫协会――竹... 37页...  学箫问答之名词解释篇: 1、什么叫风门? 吹箫时, 上下两嘴唇之间, 气息经过的空隙处就称作“风门”。 “风门”可大可小。它的大小,是随着音的高低而变化的。...  学箫的朋友建议先学笛子再转到箫上来,那样 会简单点, 如果你坚持只练箫, 那还是用这个教材, 我把两个一起讲, 就当我说的是箫。 练功忌宜(入门理论篇) ...  学箫的朋友建议先学笛子再转到箫上来, 那样会简单点, 如果你坚持只练箫, 那还是用这个教材, 我把两个一起讲, 就当我说的是箫。 练功忌宜(入门理论篇) ...  二:手指头够不着,尤其是 用指尖按的,还是 6 孔箫,那是刚开始按着不习惯,刚开始学箫的人 都喜欢跟我抱怨说手指头太短了,晕~我又不是妖怪,手指能比你们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箫g调和f调的区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