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怎么在百度上提问题不上啊

  这个问题困扰我很久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叫爸妈叫不出口,每次和爸妈说话都没有称呼,直接说。自己也意识到不对劲,可是好几年没叫了,很多次想叫,在嘴边却叫不出口。我爸妈对我很好,我也对爸妈不错,经常给他们买东西什么的,就是正常父女,母女那样。但是因为工作后好几年都没在家,平时打电话,逢年过节才见面。每次打电话我妈都先开口,导致后来我就没有先叫妈,就那么直接开始说话。回家后也是这样了。后来一两年,我爸妈来和我住,可是我却开始叫不出口爸妈了,我自己很难受,似乎总是个心理障碍,越是觉得不对,越叫不出来。我爸妈也似乎没有在意,每次说话都是那样直接就开口,一天天也过来了。到底该怎么办呢?谁能帮帮我。我也很爱他们,一直尽量孝顺他们,可是怎么突破这个心理障碍呢。
楼主发言:9次 发图:0张
  都没人看  
  从小我就不是和父母无话不说的孩子,也不知道怎么会逐渐变成这样,反正习惯了很多事不和父母说,怕他们担心。  
  我也是。。。不知道为什么  
  不是心理问题是家教素质问题!  早上起床遇到父母就该跟父母问好,晚上睡觉也应该跟父母道晚安。  不是早上好和晚安,是爸爸妈妈早上好、爸爸妈妈晚安。然后吃饭的时候也应该夸奖并且表示妈妈辛苦你了之类的话语。  最基本最基本的礼貌为什么做不到?  
  看题目我还以为叫对象的爸妈叫不出口??
  自己爸妈叫不出口到底是什么逻辑??  
  @马甲好萌 4楼
08:34  不是心理问题是家教素质问题!  早上起床遇到父母就该跟父母问好,晚上睡觉也应该跟父母道晚安。  不是早上好和晚安,是爸爸妈妈早上好、爸爸妈妈晚安。然后吃饭的时候也应该夸奖并且表示妈妈辛苦你了之类的话语。  最基本最基本的礼貌为什么做不到?  [来自UC浏览器]  -----------------------------  ......有礼貌的孩子.我估计我这样.我妈第一反映是又没钱了  
  我也一样,差不多从高中开始吧,我现在30多岁,有2个孩子了,一直想不明白这个事
  @你好啊温柔大猫 5楼
08:35  看题目我还以为叫对象的爸妈叫不出口??  -----------------------------  同  
  @马甲好萌 4楼
08:34  不是心理问题是家教素质问题!  早上起床遇到父母就该跟父母问好,晚上睡觉也应该跟父母道晚安。  不是早上好和晚安,是爸爸妈妈早上好、爸爸妈妈晚安。然后吃饭的时候也应该夸奖并且表示妈妈辛苦你了之类的话语。  最基本最基本的礼貌为什么做不到?  [来自UC浏览器]  -----------------------------  好恼火。  
  @马甲好萌
08:34:20.0  不是心理问题是家教素质问题!   早上起床遇到父母就该跟父母问好,晚上睡觉也应该跟父母道晚安。   不是早上好和晚安,是爸爸妈妈早上好、爸爸妈妈晚安。然后吃饭的时候也应该夸奖并且表示妈妈辛苦你了之类的话语。   最基本最基本的礼貌为什么做不到?   —————————————  这个有点。。。  
  我也有点。。。我们家就这样吧,爸妈互相直呼名字,我以前还叫爸爸妈妈,现在也是觉得有点叫不出口  像ls说的什么早晚问安之类的,不觉得有点双标吗,如果从小不是在这种环境里长大,哪会有这种习惯,孩子是这样的态度,父母不也应该是相应的态度吗  
  我男朋友也不叫他爸妈。都是直接说话-。-但是他会叫我爸妈
  我说实话,我也有点。  我觉得是心理问题。因为只针对我妈。  而我妈也发现了,还经常批斗我,骂我,说我不叫她。但是对我爸没有这个问题。  LZ小时候成长怎么样?  我从小到大都非常怕我妈。
  @就是爱摩卡
08:44:00  我也一样,差不多从高中开始吧,我现在30多岁,有2个孩子了,一直想不明白这个事  —————————————————  我前两年还能,不知道哪天开始就不习惯叫了。  
  @俺是一个较真的银
10:22:00  我说实话,我也有点。   我觉得是心理问题。因为只针对我妈。   而我妈也发现了,还经常批斗我,骂我,说我不叫她。但是对我爸没有这个问题。   LZ小时候成长怎么样?   我从小到大都非常怕我妈。  —————————————————  我妈没说国,但也许她也介意,可是我真的叫不出来。平时也聊天说话,也想着叫妈,可是每次都没叫,就直接聊天了。  
  @俺是一个较真的银
10:22:00  我说实话,我也有点。   我觉得是心理问题。因为只针对我妈。   而我妈也发现了,还经常批斗我,骂我,说我不叫她。但是对我爸没有这个问题。   LZ小时候成长怎么样?   我从小到大都非常怕我妈。  —————————————————  我小时候也怕我妈,我妈比较严厉,但是关系也不错,只是不像别的母女那么亲密,无话不谈。  
  @马甲好萌
08:34:00  不是心理问题是家教素质问题!   早上起床遇到父母就该跟父母问好,晚上睡觉也应该跟父母道晚安。   不是早上好和晚安,是爸爸妈妈早上好、爸爸妈妈晚安。然后吃饭的时候也应该夸奖并且表示妈妈辛苦你了之类的话语。   最基本最基本的礼貌为什么做不到?  —————————————————  我家从来不这样,我从没对我爸妈说过什么晚安,我爱你之类,我爸妈也没和我说过。  
  现在就去叫一声,很多事只是第一次不习惯
  爸妈还没叫不出来过的经历。  但是我叫不出舅妈。。。  从我七八岁开始,完全叫不出,  至今……
  高中有一段中二时间是这样,不过随着时间过去自然而然就好了  
  我中二期那会流行馆自己父母叫老爸老妈,然后到现在还是这样,估计改不了了。直呼其名是不会的  
  一大批患者又出来了,总把自己设立的特立独行,世间少有的女子。
  想起来了,我高中时候叫我爸“老爸”,可能港台片看多了,然后被我爸很严厉的批评了  可能从那个时候开始就突然觉得不知道怎么叫爸妈了  感觉跟我妈更严重些,我觉得叫我婆都没那么严重,但是就是叫亲爸妈叫不出口  然后以前我朋友的爸爸想收我做干女儿,我也是叫不出口  感觉好像是亲密缺乏症,就是太亲密的话说不出口  但是现在对儿子女儿什么亲密的话都可以说,希望能改善
  @u_5-08-28 11:36:07  @俺是一个较真的银
10:22:00  我说实话,我也有点。  我觉得是心理问题。因为只针对我妈。  而我妈也发现了,还经常批斗我,骂我,说我不叫她。但是对我爸没有这个问题。  LZ小时候成长怎么样?  我从小到大都非常怕我妈。  —————————————————  我小时候也怕我妈,我妈比较严厉,但是关系也不错,只是不像别的母女那么亲密,无话不谈。  -----------------------------  我一直也有困惑,算是找到组织了。  我家也是挺健康正常的家庭,只是母亲自小比较严厉而已。  另外其他的家人,我是很有礼貌的,爷爷奶奶叔叔舅舅的,见面都叫人,而且还不是聊天带出来那种,都是一进门先直接叫一圈:三舅,六舅,大姨。。。。我家还很重视这个,小时候不叫人,我妈就会揍我,是真的揍。  但现在唯独对她叫不出口,特别别扭。我也30多岁有孩子的人了。  我也很想知道为什么。
  尝试叫一次 两次 三次 然后就会慢慢习惯 加油  
  0.0还有人这样的,我在家都叫我妈美女,亲爱的,叫我爸老X(姓)...囧。早上起来我是真的会打开房门跟他们打个招呼或者大喊一声:我起来啦!否则我爸妈都不知道我起床了,有好几次我在马桶上听见我妈一边冲进我房间一边喊:都几点了你怎么还不起来!...
  @你好啊温柔大猫
08:35:00  看题目我还以为叫对象的爸妈叫不出口??  —————————————————  我也是  
  亲爸亲妈都叫不出口,那真奇了怪了,我一般叫妈妈。有时候叫某小姐,有时候叫我给起的花名哈哈,我姐弟俩都一样  
  @wy54748
11:38:00  现在就去叫一声,很多事只是第一次不习惯  —————————————————  的确是不习惯,太久没叫了。曾经好多次鼓起勇气叫,但是还是没叫。  
  @芳余j
12:24:00  尝试叫一次 两次 三次 然后就会慢慢习惯 加油  —————————————————  谢谢,我也很想叫。有时候在外面听到别人打电话叫妈妈,感觉很好,可是我每次都没叫过。  
  @u_5-08-28 15:34:07  @wy54748
11:38:00  现在就去叫一声,很多事只是第一次不习惯  —————————————————  的确是不习惯,太久没叫了。曾经好多次鼓起勇气叫,但是还是没叫。  -----------------------------  为啥呢,叫一次又不会死。。。  我小时候可以说内向害羞得有点自闭,也从不叫爷爷奶奶,感觉叫人很不好意思,后来我妈一直说我,我叫了一次后也就习惯了。。。
  @马甲好萌
08:34:00  不是心理问题是家教素质问题!   早上起床遇到父母就该跟父母问好,晚上睡觉也应该跟父母道晚安。   不是早上好和晚安,是爸爸妈妈早上好、爸爸妈妈晚安。然后吃饭的时候也应该夸奖并且表示妈妈辛苦你了之类的话语。   最基本最基本的礼貌为什么做不到?  —————————————————  这个我很赞同。我家就是早晚都要和爸妈打招呼的,如果今天没吭声就去睡了,我妈就会认为我今天是不是有什么事不开心?但到我老公家,他们家做什么都是默默的,你很久没回来,到家不喊个爸妈我回来了也没关系,晚上睡觉,就各自默默的去睡了。感觉他家气氛好压抑,一天到晚家庭成员都说不上几句话,吃饭都默默的看着电视  
  自己爸妈有啥叫不出口的,我叫对象爸妈叫不出口  
  难以理解 是不是楼主父母太严厉  
  我也是  
  我也是 很奇怪 叫外人叔叔阿姨叫的出   
  我也是  
  @马甲好萌
08:34:20.0  不是心理问题是家教素质问题!   早上起床遇到父母就该跟父母问好,晚上睡觉也应该跟父母道晚安。   不是早上好和晚安,是爸爸妈妈早上好、爸爸妈妈晚安。然后吃饭的时候也应该夸奖并且表示妈妈辛苦你了之类的话语。   最基本最基本的礼貌为什么做不到?   —————————————  我每次一说,妈你做的饭实在是太好吃了,全天下就你最会做饭了。然后她就会说:少拍马屁了。  
  我也是,我记得是我小时候我爸妈把我放老家就走了一声不吭的就走了,后来我妈回来的时候我就开始不叫了,我妈回来的时候感觉我妈好陌生就没叫。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为什么提问不了,显示的是网络错误??!!为什么呀!!_百度知道
为什么提问不了,显示的是网络错误??!!为什么呀!!
我有更好的答案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股票/基金&
邓聿文:如何解决“政策出不了中南海” 问题
作者:邓聿文
和讯专栏作者
  国务院前不久发出通知,部署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开展全面督查。这是新一届政府成立以来,国务院对所作决策部署和出台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开展的第一次全面督查。这个部署的背后,反映的还是“政策出不了中南海”的问题。
  根据媒体最近报道,李克强总理为政策落实不到位已经“拍了桌子”,多次强调要下力气整治。该报道引述总理的话说,“我在基层调研时注意到,有些地方确实出现了‘为官不为’的现象,一些政府官员抱着‘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甚至‘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的态度,敷衍了事。”“说得难听一点,这不就是尸位素餐吗?”
事实上,这种情况不仅存在地方,中央各部门对国务院的决策也是在“阳奉阴违”。李克强就曾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问部长们,“国务院的各项政策落实到位了没有?你们各自的责任履行了没有?”“各位,你们要‘守土有责’啊!”
  “政策出不了中南海”是中国政治的顽疾。改革开放以来,历任总理都为此拍过桌子,但要解决起来,困难重重。原因何在?这背后又反映了一种什么样的中央与地方政治生态?
  客观地说,政令不通并非始自今日,它和大一统的中国历史一样久远。所以,单单用“官商勾结”以及地方保护主义等来解释是说不清的,与其说这是导致政令不畅的原因,不如讲它本身就是政令不畅的一种表现形式更恰当。
  要深入反思政令不通的原因,必须与当前的转型时期联系起来。也就是说,政令不通反映了当前中央与地方是一种不稳定的、非规范化的关系。因为不稳定、不规范,所以中央与地方才时时处于讨价还价的博弈状态。
  中国是一个集权制国家,理论上说,在集权制国家,地方政府实质上是中央政府的派出机构,因此不存在中央政令不通的问题,至少不会像现在这样严重。但中国的情况就特殊在,改革开放后,中央在很大程度上把发展经济的任务交给了地方,致使地方利益坐大,成为一个有着相对独立利益的主体,加上目前处于转型时期,一切都处在变动和调整当中,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也就不是通过法制来确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而是试图通过政策甚至谈判来确定。所以,在这一过程中,地方必定要讨价还价,特别是当中央因财力问题想卸掉本该自己承担的某些义务时,地方就更会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执行中央的政策。
  具体来说,依靠双边谈判来确定中央和地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存在以下弊病:其一,中央政府要与众多的地方政府进行谈判,这无疑导致了高额谈判成本的浪费。其二,中央与地方的谈判具有示范效应,一旦中央政府在与某个地方政府的谈判中承诺了更高的要价,则其他地方政府在其后的双边谈判中必然会提高自己的要价,其结果是地方政府的要价越来越高,造成对地方政府的过度放权。其三,由于中央和地方的权利义务划分并非依靠一个具有稳定性的制度框架来进行,而是通过双边谈判来进行,这将造成对地方政策的不稳定性,中央政府随时可能收回一些政策权利,因此地方政府一旦谈判成功,就会不遗余力地加以使用,酿成恶果。比如,各地一旦拥有给予企业税收优惠的权利,就纷纷出台各种优惠措施,造成全国的税收优惠政策极其混乱。
  正是由于改革以来这种不规范的放权让利,使得各级地方政府在发展经济中有了与中央公开博弈的资本,一些地方才敢于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相互攀比,重复建设,人为割裂市场,甚至当地性利益受到中央强有力的宏观控制后,还会从暗中抵触、软化发展到公开抗衡。
  这在房地产调控中表现得尤其明显。作为中国经济的第一大产业,面对近几年房价的疯涨及民众打压房价的呼吁,国务院至少出台了不下20个有关稳定房价的文件,然而,鉴于房地产是各级地方政府的首要财政来源,地方政府就是变着法子拒不执行,中央也奈何不得。
  除此外,“政策出不了中南海”,也显示政府的权力正在失控。所谓权力失控,用学者的话说,指的是权力成为不但外部无法约束而且内部也无法约束的力量,而在此之前,尽管外部约束是缺乏的,但内部约束是相对有效的;权威基础削弱,地方性权力、部门性权力已经成为既无上面约束,又无下面监督,同时还缺少左右制衡的力量,这意味着国家权力的碎片化;官员不能负责任地进行工作,为保官升官不惜牺牲体制利益。在权力失控的状态下,政策就不可能得到落实,社会处于“不可治理状态”。
  对于政令不通问题,中央早有觉察,国务院前几年在修订《工作规则》时,把“确保政令畅通”明确写入。但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不单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故要走出“政策出不了中南海”的困境,维护政策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切实推进改革,总理拍桌子和成立督导组是远不够的,督导组只能是应急式的解决办法,根本的是要调整当前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使它们从过去那种完全依靠中央和地方的双边谈判来确定各自权利和义务的模式,向一种稳定的、规范的和法制的状态转变。换言之,要厘清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权限与关系,将两者关系建立在法治框架内,以法治权,分权制衡,加强对权力运行的法治约束。此外,尽快启动政治体制改革切实使权力运行在民主的轨道上。而从政策制定的角度来看,政策制定者在出台政策时,也应尽可能考虑到各地不同的情况,使政策最大程度符合现实,增加政策的适应性;同时,少用行政手段,多用市场方式,提高调控水平。
  如此,方能有效克服长期以来政令不畅的顽疾。
(编辑:柬楠)
暂无专家推荐本文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将自动提交到和讯看点,
请输入您的观点并提交。
请输入您的观点 168字以内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置顶我的观点
评论精品策划
特色产品:
社区精华推荐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和讯”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未经和讯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010-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并添加源链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全部回答(2)
相关已解决
向帮助了您的知道网友说句感谢的话吧!
提问期内,追加悬赏一次,可延长问题的有效期3天。悬赏越高,会吸引到越多的关注。
追加悬赏:&
Powered by
& ,Processed in 0.151935 second(s), 17 queries.
&加载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在百度上提问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