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农业大学宿舍学报初审多长时间啊,我都显示初审时间24天了,现在还是初审!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杂志社
CN:36-1028/S ISSN: 主办单位:江西农业大学
综合性农业科技刊物。主要发表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及综述等。内容涉及农学与园艺、植保科学、食品与畜牧兽医、生物技术、基础科学等,读者对象主要是农业科技工作者及大专院校师生。
注意:请已经通过电子信箱()投稿的作者,勿再使用本投稿系统,以免重复投稿,另请在投稿后1-2周内注意查看您的电子信箱回复,若未收到回复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感谢您的支持,欢迎您继续投稿荐稿!
投稿刊物: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杂志社
文章标题:
作者姓名:
联系电话:
通讯地址:
电子邮箱:
文章附件:
备注信息:
注:请如实填写以下信息,信息不全或者不实将无法录用,作者姓名栏目请填写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的姓名。
&获奖情况:国家期刊奖;国家“双百”期刊;2002年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国外数据库收录:&&&&&显示本刊MARC数据显示本刊DC数据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
&无投稿须知 无(F0003)作物科学不同产量潜力杂交早稻品种、的群体自动调节力差异及其生理机制研究 陈小荣 孙嘉 肖自京 钟蕾 朱昌兰 彭小松 贺晓鹏 傅军如 欧阳林娟 贺浩华(851)不同种植方式对陆两优996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曾勇军 潘晓华 石庆华 胡启锋 尹冬 李木英 吴建富 吴自明 黄山(859)不同种植方式对五丰优T025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曾勇军 潘晓华 石庆华 胡启锋 尹冬 李木英 吴建富 吴自明 黄山(866)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培矮64S空间诱变株系的柱头活力特性 李永辉 柳武革 王丰 刘振荣 蔡耀辉 刘宜柏 颜龙安(872)双季早稻淦鑫203乳熟初期高温处理后叶片某些生理特性的动态变化 杨军 刘向蕊 陈小荣 朱昌兰 彭小松 贺晓鹏 傅军如 边建民 胡丽芳 欧阳林娟 贺浩华(878)一组水稻种质资源的遗传相似性及群体结构分析 肖宇龙 雷建国 余传元 QuirinoD.DelaCruz JonalynM.Cstillo DindoA.Tabanao(886)干旱对云烟87和K326的农艺性状影响研究 丁雪丹 肖玉 周紫燕 肖金香(893)园艺科学镁缺乏对黄瓜苗期生长及矿质营养吸收的影响 徐雷 梁林洲 董晓英 沈仁芳(899)茶花凤仙瓶苗开花诱导机理研究 黄志明 刘登凡(904)不同药剂处理对青蒿种子萌发的影响 梁洪 李隆云 白志川 伍晓丽(909)植保科学双重RT-PCR法同时快速检测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和水稻黑条矮缩病毒 孙晓棠 崔汝强 贺浩华 欧阳林娟 胡丽芳 彭小松 陈小荣 朱昌兰(914)水稻黑条矮缩病毒与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的检测及其在江西省的区域分布 杨迎青 李湘民 兰波 钟玲 孟凡 张洁(918)球孢白僵菌对浙江双栉蝠蛾幼虫的致病力研究 童应华(922)南非刺桐叶片上刺桐姬小蜂虫瘿分布特征 林龙 吴淑灵 梁光红(928)一种适于南方山地丘陵区马尾松毛虫虫害信息提取的方法 许章华 余坤勇 刘健 谢舒菁 李秀平 陈福海 亓兴兰 陈国荣 李增禄(933)食品中农药残留检测前处理技术进展 熊琳 杨博辉 牛春娥 郭婷婷(940)基于中草药数据库细菌群体感应抑制剂的虚拟筛选 张燎原 陈立志 闫潞锋 胡开辉(948)林业科学高油脂乌桕优良单株选择及苗期试验 黄勇(954)板栗授粉受精与结果枝叶片营养的关系 吕文君 郭素娟 李广会 熊欢(960)基于可拓数据挖掘的天然异龄林起测直径研究 林进添 陈平留(965)橄榄竹化学成分、纤维形态及组织比量的分析 连华萍(971)井冈山自然保护区16种树叶的抗火性排序 邹璐 陶远胜 甘继权 贾博 肖金香(976)披碱草不同无土基质对比试验研究 杨浩 王百田 武晶 王婷 岳征文(983)计划烧除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研究 张立存 郑育桃 熊建平 甘继权 贾博 肖金香(988)动物科学母猪猪痘的诊断及病毒分离 邓舜洲 蒋新华 冷闯 余根莲 段俊 张文波(993)福建省商业猪种MUC13、IGF2和RYR1基区主效位点的遗传变异分析 阮国荣 肖石军 徐盼 刘亚轩 陈金雄 江宵兵(997)江西几种奶牛常用饲料的多体系营养价值评定 张吉鹍 李龙瑞 邹庆华(1003)虎杖提取物对CC14致建鲤肝损伤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杜金梁 贾睿 曹丽萍 殷国俊(1008)Hg2+对草鱼鱼种肾、鳃Na+/K+-ATPase及其组织结构的影响 温茹淑 郑清梅 徐鸿飞 方展强(1014)生物技术与工程辣椒小G蛋白CaRab11基因全长cDNA的分离及序列分析 赖燕 林金辉 陈成聪 官德义 牟少亮 邱爱连 何水林(1021)近红外光谱结合特征变量筛选方法测定茶汤中的氨基酸含量 吴彦红 艾施荣 严霖元 杨红飞 胡琪(1026)橡实淀粉生料酒精发酵与传统酒精发酵的能耗和成分组成比较 李安平 田玉峰 谢碧霞 林亲录(1032)药用真菌桑黄的液体发酵培养基的配方优化筛选研究 傅海庆 周阳 傅华英(1039)大豆富硒灵芝菌固体发酵产氨基酸工艺的优化研究 杜亚楠 涂晓嵘 胡志斌 李庆蒙 魏赛金(1043)蜂蜡中二十八烷醇的制备工艺研究 杨浩 李利龙 吴信 向洋(1049)酶法辅助提取迷迭香中三萜酸的工艺研究 李开泉 陶华蕾(1055)基于积温变化的水稻叶形态伸展过程可视化模拟 孙爱珍 何火娇 杨红云 唐建军 罗威(1058)ArcGISDesktop9.3在现代烟草农业上的应用初探——以云南省腾冲县为例 范幸龙 周冀衡 李颖之 黄浩 邵维雄 杨立强 沈晗(1064)
快速发表论文请通过页面中国期刊采编联盟快速论文发表网络平台编辑部或者通过编辑部在线投稿论文快速发表邮箱在线投稿
1、点击中国期刊采编联盟快速论文发表网络平台编辑部按钮或直接发送到编辑部在线投稿论文快速发表邮箱发送邮件以快速发表论文。2、请认真填写各项投稿信息,确保论文快速投稿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标记部分为必填项目,请您认真填写,填写完毕以后请点击提交稿件,如输入信息有误,请点击重置信息重新提交。提交完毕我们会受到您的论文投稿稿件。3.通过编辑部在线投稿论文快速发表邮箱投稿必须写明如下项目:文章标题、作者姓名(只写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姓名,正文内容不限)、联系电话(只要求填写通讯作者电话)、通讯地址(准确的通讯地址将帮助您能及时收到我们寄出的期刊)、电子信箱(如您的论文的到录用,我们将第一时间以电子邮件的方式通知您。4、收到期刊杂志社的论文投稿录用通知(盖具杂志社公章)后,向您及时转达。并请您及时交付社方版面费用。5、出版后向作者(或作者指定的收件人)邮发期刊样刊。6、通过中国期刊采编联盟快速论文发表网络平台审核初步审核通过的投稿论文稿件会在收到稿件一个星期之内投递到推荐杂志社,杂志社一般在一个星期左右通过审核并发稿件录用通知。论文发表周期一般为一个月以内。7.如果仍然不清楚如何发表论文或如何快速发表论文请发发邮件到编辑部在线投稿邮箱咨询。注:①见刊时间通常为投稿论文录用通知书发出后1-3个月。如加急发表论文,另加50%加急快速发表论文费用;如快速论文发表不成功,全额退费;②快速发表论文网络平台的成员单位均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同时具有CN刊号和ISSN刊号公开出版的期刊,我们会将您的文稿推荐给最合适的期刊以满足您论文快速发表的的要求,是理想的论文发表网站、是您学术投稿的最佳选择。
1、出版时间1.1 一般情况下,两个星期内即可通知作者投稿论文是否被录用。评审通过的稿件1-2个月内(自稿件收到之日算起)刊出,通过本站快速发表论文网站平台一般不会超过一个月。 2 学术论文投稿要求2.1 学术论文投稿应具先进性、新颖性和科学性,要求资料真实、数据可靠、论点明确、结构 严谨,文字通顺、精炼,标点符号准确。2.2 述评、综述、进展、论著(包括摘要、图表及参考文献)一般不超过4000字。2.3 作者单位应对稿件内容的真实性和保密性负责,确认无署名纠纷、无一稿两投或多投。获得基金资助的论文需注明基金中英文名称及编号。2.4 投稿学术论文应隔行打印,一式两份并注意大小写、正斜体及上下角标注等。2.5 接到回执后1个月未收到任何处理意见,说明投稿论文仍在审理当中;欲将投稿论文另投他刊请务必与本部联系,切忌一稿两投。2.6 根据著作权法,发表论文一律文责自负,本刊对投稿论文有删改权,凡涉及原意的修改将征得作者同意。修改稿逾3个月不返回本部者视自动退稿。 2.7投稿学术论文决定刊用后根据所占版面收取版面费,刊出后酌致稿酬,来稿请自留底稿,不拟刊用的学术论文稿件将退还作者。2.8 学术论文投稿接受后,所有作者须签署“著作权专有许可使用授权书”。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翻译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及许可文献检索系统或数据库收录权。
3、 作品内容3.1发表论文作品必须出自原创,并且在中国期刊采编联盟快速论文发表网络平台首发,不得作假,一经发现,将取消作者的投稿资格,情节严重者,将在首页进行公布。3.2投稿者所投稿的学术论文若有抄袭、模仿他人作品等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或者投稿学术论文内容侵犯他人名誉权、隐私权、人格权的,由学术论文的投稿者承担相应法律责任,中国期刊采编联盟快速发表论文网络平台概不负责。3.3作品发表要求:中国期刊采编联盟快速论文发表网络平台保留审稿、退稿和修改稿件的一切权力。其他情况,将根据收录原则进行处理,不一一列举。
4 撰稿要求4.1 题名(篇名) 题名应选用恰当、简洁的短语反映论文的中心内容,除公知公用者外,尽量不用外文缩略语。中文题名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字,英文题名不宜超过10个实词。中、英文题名含义应一致。尽量不设副题名。 4.2 署名 署名作者只限于参与研究课题设计、直接参加全部或主要部分研究工作、做出主要贡献、参加论文撰写并能对内容负责,同时对论文具有答辩能力的人员。如有外籍作者,应附其本人同意发表的书面材料。注明通信作者(用#标注),并在篇首页脚注注明其电话号码、传真号码及E-mail地址。外单位作者应标明其工作单位全称及科室名称及城市名。第一作者单位包括工作单位全称及科室名称、城市名及邮政编码。英文摘要中的作者单位著录项目应与中文一致,并应在邮政编码后加注国名“China”。 4.3 摘要 论著、述评及综述应附中英文摘要。论著采用结构式摘要,即按照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结论(Conclusions)4部分撰写。内容应具独立性和自明性,具有与正文同等量的主要信息。结果部分要求有具体数据、统计学显著性检验的确切值,可信区间等实质内容。中文摘要不超过300个汉字,英文摘要可详细些。述评和综述采用报道性摘要。英文摘要置于中文摘要下方。 4.4 关键词 根据论文所讨论的重点内容标出3~8个关键词, 中、英文关键词应一致。4.5 中图号 按照《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标引论文分类号。作者可根据论文所涉及的学科范畴标引1~3个分类号。 4.6 脚注 在篇首页用短横线与正文分开,说明:4.6.1 论文所受资助的课题基金来源(中英文)及编号;4.6.2 合作者的单位、城市名与邮政编码(英文);4.6.3 通信作者及其电话、传真号码和E-mail地址(英文)。
5.版权要求5.1、所有论文投稿无论是否发表,作者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享有著作权。5.2、所有学术论文投稿作品中国期刊采编联盟快速论文发表网络平台及其相关合作机构(包括网站、出版物、移动网络等),享有有使用权。
6.稿件推荐
6.1、中国期刊采编联盟快速论文发表网络平台可将各位作者投交的学术论文稿件及联络方式放在作者学术论文投稿库,供众多合作刊及杂志社选择,如刊社编辑看中某位作者的学术论文稿件将直接联络该作者;作者根据情况自行决定是否让该刊社使用,使用条件由作者和刊社商议后自行决定。本站不负任何责任,也不会向作者收取任何费用,也不会代刊社或者作者转款。6.2、作者如想经过本站将所投的学术论文稿件推荐给各个刊社,请提供首发作品并注明作者联系方式。
7.中国期刊采编联盟快速论文发表网络平台用稿本站有权在本站及合作的网络平台免费使用作者投交的学术论文稿件而不需事先通知作者。如作者对本站使用学术论文稿件有限制条件请在学术论文投稿时注明。
8.投稿方式目前中国期刊采编联盟快速论文发表网络平台仅开设网上编辑部在线投稿论文快速发表邮箱投稿以及编辑部以帮助您顺利的快速发表论文。邮件投稿请参照以下格式:主 题:请注明投稿和题目,如:投稿-《市场经济形成的核心条件分析》正 文:请以word文档作为附件投稿。附属信息:作者希望投稿的杂志社。如:中外医疗、中国卫生产业、中国科技博览、经济师杂志。另请附上个人简介9、中国期刊采编联盟快速论文发表网络平台开通互动论坛,您有相关问题如关于中国期刊采编联盟快速论文发表网络平台、学术期刊投稿、编辑部在线投稿、职称论文发表、快速发表论文、论文快速发表、论文发表网、如何发表论文、论文投稿、学术投稿、期刊投稿、在线投稿等任何问题不明确,均可以通过论坛在线咨询,我们将热忱的回复您如何发表论文、论文投稿方式以及快速发表论文的难题。
本须知解释权属中国期刊采编联盟快速论文发表网络平台所有。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法律法规有抵触之处,以法律法规为准。本须知如有修改,中国期刊采编联盟快速论文发表网络平台将在《投稿须知》的醒目位置发布告示,恕难一一通知。
&&& 快速发表论文网络平台(ChinaEditor union,缩写CNEU)共有包括平面与网络期刊出版单位、期刊团体以及有关期刊专业教学、科学研究、行政管理单位等会员单位7200余家,拥有中国各类期刊编辑会员9200余名,下设医药卫生期刊分会、文化综合类期刊分会、教育期刊、科技期刊、冶金期刊分会等67个二级分会,并主办中国期刊采编联盟网是最权威最快速的论文发表网。&&& 快速发表论文网络平台联合国内CN期刊/省级/国家级/核心期刊杂志编辑,是国内最大的期刊采编组织.拥有国内最强大的编辑联盟内部期刊资源,国内最专业的审稿/编辑团队,集合国内最优秀的期刊资源,是快速发表职称论文的网络平台,也是是国内最大的期刊采编组织。论文快速发表的最佳选择。
&& 快速发表论文网络平台的宗旨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为指导,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行规行约;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团结全国期刊工作者,努力繁荣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期刊事业;发挥党和政府与刊社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强与期刊社及社会各界、国内外广大读者、论文发表者的联系;促进会员单位的职业道德建设和行业自律;促进学术期刊水平提高,扩大国际交流;在出版行政管理部门的领导下,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 快速发表论文网络平台的主要任务是:宣传贯彻党和政府有关期刊出版工作的方针政策,向有关方面反映本行业的情况、问题和要求;推动期刊界坚持正确办刊方针,开展期刊理论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按照党和政府部门关于出版改革的思路和方针,为期刊业深化改革,开发期刊产业做好支持、服务工作;促进期刊不断提高质量;协助期刊行政管理部门进行行业规划、协调工作,维护期刊出版的正常秩序,促进会员单位之间及本会有关行业之间的联系和合作,维护会员单位的合法权益;培养和训练期刊工作队伍,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开展期刊编辑内部交流,提高期刊采编质量,维护学术期刊的科学与严肃性;开展论文交流,提高学术论文水平,高标准严要求发表论文;开展国际及港澳台地区的友好合作和业务交流,促进中国期刊走向国际市场。
&& 快速发表论文网络平台成立以来,团结业界同仁,始终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在开展调查研究,传递政策信息,增进相互沟通,促进行业自律,维护行业利益,开展对外交流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行业的改革发展做了不懈的努力,作出积极的贡献。
&主管单位:江西农业大学主办单位:江西农业大学主  编:石庆华地  址:南昌市志敏大道1101号江西农业大学校内邮政编码:330045电  话:6 电子邮件:国际标准刊号:国内统一刊号:36-1028/S邮发代号:44-102单 价:8.00定  价:48.00
编辑部在线投稿信箱:
编辑部在线投稿地址:500 Internal Server Error
500 Internal Server Error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初审多长时间_百度知道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初审多长时间
我有更好的答案
这种c刊,初审时间都是三个月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变更情况:原:
主管单位:江西农业大学主办单位:江西农业大学主  编:石庆华刊  期:双月刊开  本:16开创刊时间:邮发代号:44-102
联系方式:
单  价:8.00定  价:48.00国内统一刊号:36-1028/S国际标准刊号:获奖情况:中国期刊方阵双百期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江西省"名刊建设工程"期刊;江西省优秀期刊一等奖国外数据库收录: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哥白尼索引》《化学文摘(网络版)》《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剑桥科学文摘》剑桥科学文摘社ProQeust数据库《动物学记录》北大2011版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北大2004版核心期刊北大2008版核心期刊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Acta Agriculturae Universitis Jiangxiensis
&核心期刊 |
期刊简介:综合性农业科技刊物。主要发表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及综述等。内容涉及农学与园艺、植保科学、食品与畜牧兽医、生物技术、基础科学等,读者对象主要是农业科技工作者及大专院校师生。
2001年 第06期目录
(1) 李明(5) 黄维柳(8) 聂火云(12) 史剑萍;周艺萍(15) 聂志平;傅琼(19) 廖明(21) 黎敏(24) 刘圣兰;刘文;颜玄洲(27) 李明;贺一松;杨欢;彭小波(31) 宋秉斌[1];谈红[2];张志红[1](33) 刘汉一;周阳;彭小波(36) 刘汉一;罗忆芳;袁玲红(39) 卢诚;贾昌萍(42) 欧阳庆华;颜玄洲(45) 曾卫明;张频;李剑富;戴幼玲(47) 罗展鸿;熊水英;何冰(50) 罗红雁[1];罗先诚[1];赖发英[2](54) 钟学红;黄良辉(56) 黄瑾宏(59) 张一莉(62) 章志平;汪雪梅(65) 刘影春(68) 解沁怡(71) 胡嘉琳(74) 郑布英(77) 黄加文;郭如良(81) 熊龙彪;许祥云;郑志红;王建胜(84) 许祥云;梁钢;苏力华(87) 张诚;周学军;何永峰(89) 方茁;郭文英(93) 周健;罗先诚(96) 杨跃兰[1];罗志坚[2];聂明英[1](98) 郭明宇;李旺(100) 曾明;肖美兰(103) 陈昭玖;陈至发(105) 刘克春;徐梅珍(108) 曹絮(111) 张春美(114) 夏招荣(117) 曹政(119) 苏豫(121) 熊熙宝;胡雪萍(124) 涂起红;赵华春(126) 李练军;刘克春(128) 杜江萍(131) 张小有;吴腊香(133) 尹大军(136) 余中东(138) 蒋晓光(141) 余兴无(144) 高鹏;冯兰芯;聂志平;宋秉斌(147) 李辉婕[1];张志红[1];黄莉萍[2];邵宗健[1](149) 蒋翠珍(152) 陶裕春(155) 陈世伟[1];黎敏[2];周明[2](157) 陈东红(159) 张琳;李安琪(161) 张继钦;杨跃兰;夏虹(164) 邱亲材;王金龙(166) 喻晓飞(168) 张继钦;杨跃兰(172) 孙金明(174) 邹纯平;温小玲(177) 李明(181) 吴金根;张雅燕(184) 康涛[1];徐维维[1];赵晓燕[2](188) 汪雪梅;章志平(191) 肖明(193) 霍光华;郭成志;庞会中(197) 宋秉斌(199) 张旭霞(201) 刘圣兰;曾继军;胡军华(203) 黄维柳;姜木枝(205) 傅江华;廖明福(208) 傅江华;郦国兴(213) 刘震宇[1];张一莉[2];莫红[2](217) 李发根(221) 钟守满;程亚(225) 黄泽火;郑成英(228) 方红(231) 廖秀兰(234) 王菊兰(236) 吴国琍(239) 熊长梅;姜雄鹰(242) 曾晖(244) 邓卫红(246) 李忠民;黄晓华(248) 李箭;刘赣洪(251) 黄文贵;刘文(253) 魏翠兰;付春明(256) 李红(258) 康兰媛;聂清(260) 李晓霞;彭齐东;游秋花(263) 曹茂琴[1];曹翔[2];王小雄[1](265) 田笑含;王相林(267) 周金付;陆小辉(269) 姜和忠[1];徐卫星[1];徐晓东[2](271) 甘诚智;汪绍荣(274) 金一平您现在的位置:&&&&&&
  《土壤学报》(ACTA PEDOLOGICA SINICA)(CN 32-1119/P,ISSN ,邮发代号2-560)是由中国土壤学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承办的中文(含英文摘要、图、表和关键词)核心科技学术期刊(双月刊)。  《土壤学报》反映土壤学各分支学科有创新或有新意的、有较高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主要刊登土壤科学及相关领域,如植物营养科学、肥料科学、环境科学、国土资源等领域中具有创造性的研究论文、研究简报、前沿问题评述与进展和问题讨论。该刊主要读者对象为土壤学及相关学科的科技人员、高等院校师生和管理干部。《土壤学报》的前身是《中国土壤学会会志》(Bulletin of the Soil Science Society of China),于1948年12月创刊。1952年更名为《土壤学报》。年定期出版,为半年刊,由科学出版社出版。1957年起由半年刊改为季刊,全国各地邮局发行。1966年下半年"文化大革命"开始,科研工作停顿,《土壤学报》也被迫停刊。1978年8月经中国科学院批准正式复刊。该刊为16开本,每期144页,国内外公开发行。2002年起由季刊改为双月刊。该刊历任主编:1948年主编是宋达泉研究员;年主编是马溶之研究员;年主编是熊毅研究员;年主编是鲁如坤研究员;年主编是季国亮研究员。现任主编是蔡祖聪研究员。该刊编辑部现有编辑人员4人。  《土壤学报》办刊宗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理论联系实际,贯彻"双百"方针,为发展国民经济服务,为科教兴国服务,为农业现代化服务,为土壤学科发展服务。  《土壤学报》创刊以来,一直坚持贯彻正确的办刊宗旨,刊登论文的学术水平和编辑出版质量不断提高,多年来该刊发表的论文直接或间接地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有的为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指出了新途径或提供了理论依据,有的丰富和发展了土壤学科内容,有的提供了大量有益的基础资料。该刊反映了土壤科学研究的发展轨迹和理论水平的提高,并推动了科研出成果、出人才,同时该刊也是中国土壤学界与国际土壤学界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窗口。  《土壤学报》在国际上与英、美、日、德等27个国家153个单位和个人建立了交换联系,发表的论文被国际著名的美国出版的CA、CAB文摘收录。该刊已成为国际同行所重视的学术刊物,在国内已是具有一定权威性的刊物。该刊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科技文献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等的来源期刊和《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系统科技期刊群》的收录期刊。《土壤学报》在选题、组稿上能紧跟土壤学发展前沿,对科研工作起着导向的作用,深受广大读者和作者欢迎。  《土壤学报》曾于1985年荣获中国科学院首届优秀期刊奖;1992年又获中国科学院优秀期刊二等奖,同年荣获中国科协优秀期刊二等奖和国家优秀期刊二等奖;1999年荣获江苏省优秀期刊奖;2000年荣获中国科学院优秀期刊二等奖;2001年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评定为中国期刊方阵"双百期刊"。
 投稿须知
  本刊反映土壤学各分支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刊登本领域具有创造性的学术论文、新方法和新技术的研究报告、研究简报、前沿问题评述以及重大研究项目进展和问题讨论等稿件。本刊向国内外发行。主要读者对象为土壤学及相关学科的科技人员、高等院校师生和管理干部。   
 来稿要求及注意事项
  1.论点明确,数据可靠,论据充分,条理清楚,文字精炼。稿件的体例格式请参考近期本刊。  2.来稿请用A4纸隔行单面打印。表格采用三线表,数据纵栏列出。图件、照片清晰准确。图题、图例、图注、表题、表头、表注等同时用中、英文标注,具有自明性。  3.每篇论文应有250字左右的中、英文摘要,并给出中、英文关键词和论文的中图法分类号。  4.计量单位一律按国家统一规定。氮、磷、钾除化肥养分外,一律按元素计量。外文字母和符号均需分清大小写、正斜体。公式中的外文字母、数码和数学符号等的位置高低应区别明显,并用铅笔标注。  5.参考文献不分文种,均按在文中出现的顺序排列。文献作者三名以上者只列前三名,三名以下(含三名)者应全部列出。英文文献作者姓在前、名在后。中文文献应同时列出中、英文(先中文、后英文)。未公开发表资料可作为脚注列出。
   1.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主编. 中国土壤. 北京: 科学出版社, ~580. Institute of Soil Scienc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ed. Soils of China (In Chinese). Beijing: Science Press, ~580   2.文启孝, 张晓华, 杜丽娟,等. 太湖地区主要土壤中的固定态铵及其有效性. 土壤学报, ): 22~30. Wen Q X, Zhang X H, Du L J, et al. Fixed ammonium in soils of Taihu Lake region and its availability (In Chinese). Acta Pedologica Sinica, ): 22~30   3.Hillel D. Fundamentals of Soil Physics. 2nd ed.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4.Ocio J A, Brookes P C, Jenkinson D S. Field incorporation of straw and its effects on soil microbial biomass and soil inorganic N. Soil Biol. Biochem., ): 171~176  & 5.Whitty L D. X-ray diffraction techniques for mineral identification and mineralogical composition. In: Black C A. ed. Method of Soil Analysis. Wisconsin, USA: Am. Soc. Agro., ~698  6.每篇论文(包括图、表、参考文献、中英文摘要等)一般不超过6印刷页,简报不超过3印刷页。  7.各类基金资助的文稿,应加题注。通讯作者的联系地址及作者简介等可作脚注。  8.不得一稿多投。来稿一式两份,若不被录用,本刊将通知作者,但稿件不退,请作者自留底稿。经初审并通知作者修改的稿件,须在(自通知之日起)3个月内返回本编辑部,否则作自动放弃处理。  9.本刊印刷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光盘版由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出版社出版,网络版由中国科技信息所万方数据网络中心发布。来稿一经录用,将由以上三种版式刊载。稿酬在稿件在本刊刊登后一次付清。  10.来稿请直接寄《土壤学报》编辑部收,勿请他人代转。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投稿。
通讯地址:南京市北京东路71号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学报》编辑部邮 编:210008联 系 人:陈德明电 话:+86-025-6881237传 真:+86-025-6881000E-mail:
 & 《土壤学报》编辑委员会名单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编委(按姓氏笔画为序):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南京农业大学
沈阳农业大学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
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南京农业大学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