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道题怎么用100道20以内的加减法法解?

数学二元一次方程解用加减法怎么算 多出几道题解出来让我了解一下_百度知道
数学二元一次方程解用加减法怎么算 多出几道题解出来让我了解一下
提问者采纳
X+Y=22X-Y=4 求x,y注订互斥就俪脚筹协船茅意到两式 Y的系数和为0,一二两式左右分别相加3X=6
可以解出主要就是找到两式某个变量前面系数的最小公倍数,然后相加或想减消去这个变量,先求出另一个变量的值,再代入可得
我倒是知道怎么去找最小公倍数 就是不知道加减的时候怎么去弄
找到最小公倍数之后,如果一正一负就 等号两边
分别相加 比如我给的例子如果同正或同负 就 左边-左边=右边-右边
同正同负是怎么 具体点吧 我数学不是很好 没听懂
sorry才看到~~再举个例子:3X-5Y=2
②如果消Y:②*5得
(10X-5Y ) -(3X-5Y) =20-2
Y就消掉了~~解出了X 再代入①②③里任意一个就能得到Y如果消X:①*2-②*3
提问者评价
真是太谢谢你咯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一次方程的相关知识
其他1条回答
(1) 66x+17y=3967
25x+y=1200
答案:x=48 y=47
(2) 18x+23y=2303
74x-y=1998
答案:x=27 y=79
(3) 44x+90y=7796
44x+y=3476
答案:x=79 y=48
(4) 76x-66y=4082
30x-y=2940
答案:x=98 y=51
(5) 67x+54y=8546
71x-y=5680
答案:x=80 y=59
(6) 42x-95y=-1410
21x-y=1575
答案:x=75 y=48
(7) 47x-40y=853
34x-y=2006
答案:x=59 y=48
(8) 19x-32y=-1786
75x+y=4950
答案:x=66 y=95
(9) 97x+24y=7202
58x-y=2900
答案:x=50 y=98
(10) 42x+85y=6362
63x-y=1638
答案:x=26 y=62
(11) 85x-92y=-2518
答案:x=18 y=44
(12) 79x+40y=2419
56x-y=1176
答案:x=21 y=19
(13) 80x-87y=2156
答案:x=40 y=12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运用加法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_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
& 运用加法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运用加法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课题课型新授第& 周第 课时知识、能力教学目标&:&&& 1、通过熟悉的场景,使学生从中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2、学会运用加法和减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3、使学生感受对于一个实际问题也可以有不同的解答方法。4、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思想教育要点:养成勤于动脑的习惯。教学重点:学会运用加法和减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使学生感受对于一个实际问题也可以有不同的解答方法。教法选择:引导法、讲解法、发现法教、学具准备:情景图、口算卡片教学过程&设计:一、&&&& 课前准备、激情导入&&。1、&&&&&&&&& 老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读题说得数。32+13&&&&&& 45 - 6&&&
2 -716+23&&&&&& 54 - 7&&&&& 49 -228 +43&&&&&& 64- 20&& 2、谈话:同学们,元旦快到了,你们高兴吗?(高兴)为了迎接新年的到来,我们学校举行了一次游园活动。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参加?(想)好!老师就带小朋友们一起去参加游园活动,我们唱着歌出发好吗?(唱新年快乐歌)请同学们打开数学书的第2、3页,说一说图上有谁他们都在干什么?还有想去做什么的?分别有多少人?数一数。二、主动探索,协作交流,领悟解法。&&&& 1、谈话:我们来到了游园点,你们看小朋友们在做什么?(在看木偶戏)提问:你从这幅图上看懂了什么?获得了什么信息?学生回答:原来有22人在看戏;又来了13人;走了6人。&&&&& 2、同学们,你们看得真仔细,通过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1)原来有22人在看戏,又来了13人。一共有多少人在看戏?(2)原来有22人在看戏,走了6人。还剩多少人?对于这两个问题,让学生提出后很快就解答。(3)原来有22人在看戏,走了6人,又来了13人。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4)原来有22人在看戏,又来了13人,又走了6人。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对说出(3)(4)两题的学生给予表扬。2.解决问题提问:你们会解决“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这个问题吗?(1)独立思考谈话:在四人小组中说说你的想法,你是怎样算的?(2)让学生在四人小组中充分地交流,说自己的想法,老师参与学生的讨论之中了解情况。(3)汇报:并说想法3.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1)22+13=35(人)
(2)22-6=16(人)35-6=29(人)
16+13=29(人)(3)22+13-6=29(人)
(4)22-6+13=29(人)让学生明确(1)、(3)的解题思路是一样的,是同一种方法;(2)、(4)的解题思路是一样的,是同一种方法。4.比较(1)、(3)和(2)、(4)两种方法的联系。明确两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求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略有不同。5.谈话:小朋友们看木偶戏看得多高兴呀!你们看这边发生了什么事情?(出示练习一的第1题)提问:从这幅图上你看懂了什么?你能把图意说完整吗?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独立列式解答,再让几名学生说解问题的方法。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1、电脑专卖店原来有18台电脑,运来36台,卖出15台,还剩多少台?(本节课学习的知识来解答?)2、交流,自编题目,互相解答。四、小结:1.请同学们说一说,这节课有哪些收获?2.谈话:请同学们做一名有心人,用本课学习的知识去解决我们身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板书设计&:作业&完成情况及存在问题:课后回顾及反馈:教案检查、批阅记录:&&&&&&阅者签字:& &年&& 月 &日课题课型新授第 周第 课时知识、能力教学目标&:1.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2.培养学生初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思想教育要点: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法选择:观察发现法、讲解法、合作探究法教、学具准备:情景图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谈话;同学们,休息日的时候,你们最喜欢做什么?&&&&&& 2、同学们,你们玩得高兴吗?不知不觉到了中午,我们肚子有点饿了。走,老师带你们到面包房买面包去。&&& 出示情境图(买面包)我们看看画面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提问:你从这幅图上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还剩多少个?)谁能把这个问题说完整?2、&&&&&&&&& 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二、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老师有意识、有目的地板书&&&& 1、(原来面包房里有54个面包,先卖了22个,又卖了8个,现在还剩多少个?)提问:谁会列式解答。板书:(1)54 - 22 = 32(个)&& 32 - 8 =24(个)(2)54 -8 = 46(个)&
46 - 22& =24(个)(3)54 -2 2-8& =24(个)(4)还可以先算一、二组一共买几个面包?22 + 8 = 30(个)再用做的面包总数54去掉买的总数30,就是剩下的面包数了。师板书:22 + 8& =30(个)&& 54 - 30 = 24(个)师提问:你会把22+8=30和54-30=24写成一个算式吗?你们遇到了什么困难?《强调:54& -22 +8 =30(个)不对,因为应该剩24,不是30》有办法来解决这个困难吗?四人小组讨论,汇报。师讲解:要想先算22 + 8,就要把22+ 8用小括号括起来,有小括号的,就要先算小括号里的。板书:54 -(22& +8)= 30(个)2、选择方法,把想的过程说出来。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1.谈话:游园活动快要结束了,你们看小朋友在干什么?(出示练习一的第2题)[他们在收集拉罐筒。]他们真是环保小卫士。提问:你会把这幅图的图意说完整吗?让学生自己解答,再说想法。2.果园里一共有90棵果树,38棵桃树,40棵苹果数,有梨树多少棵?3.谈话:请小朋友们说一说,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问题可以用本节课学习的知识来解答?同桌交流,自编题目,互相解答。四、小结。&&& &同学们通过看图,能提出问题,并基本掌握了运用加法和减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并且,同学们还能从不同的角度去解同一个问题。在今后的练习、作业&中,你喜欢用那种就用那种。&&&&板书设计&:作业&完成情况及存在问题:课后回顾及反馈:教案检查、批阅记录:&&&&&&阅者签字:& &年&& 月 &日&课题解决问题(练习一)课型练习第& 周第 课时知识、能力教学目标&:1、&&&&&&&&& 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景中发现问题,巩固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解决同一个问题。2、&&&&&&&&& 进一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 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思想教育要点: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巩固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解决同一个问题。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教法选择:自主探究法、活动练习法教、学具准备:幻灯片、口算卡片教学过程&设计:(一)准备练习1、&&&&&&&&& 口算: 老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读题说得数。2、&&&&&&&&& 强答:老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强答。3、&&&&&&&&& 听算:老师说算式,学生回答。(二)基本练习1、&&&&&&&&& 练习一第3题本题是配合例2设计的。教学时先让学生说明图意,然后思考要解决的问题。着重练习如何正确使用小括号,同时对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2、&&&&&&&&& 练习一第4题选取了中国国家足球队参加2002年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十强赛的内容,通过计算总分,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教师不必强求学生必须利用多种反方法,只要解决问题就可以了。解答后让学生互相交流,在交流汇总互相启发,加深理解。&&&&&& 谈话:我们走出了游园活动点,看,我们被一张统计表给吸引住了,这个表没有填完,你会填吗?学生独立完成,再汇报想法&&&&& 教师结合具体内容,适当渗透思想教育。&&&& 3、让学生互相交流,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问题可以用本课的知识来解答。学生自编题目,互相解答。(三)思维训练1、练习一第5题,是一个有关过生日的实际问题,设计这一 问题的目的,一方面巩固所学知识,另一方面增强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练习时先让学生仔细看图,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并且找到是问题得到解决的办法。&&&& 2、一枝钢笔8元,一枝圆珠笔5元,小红有20元钱,她买一枝钢笔和一枝圆珠笔,还剩多少钱?(你能用两种方法解答吗?)3、&&&&&&&&& 幻灯片看图编一道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再解答出来。玩具汽车52元 玩具摩托车20元 玩具自行车18(四)小结1、&&&&&&&&& 请同学们说一说,这节课有哪些收获?2、&&&&&&&&& 教师强调:请同学们尝试用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去解决我们生活中的问题。&&&&&&&&&板书设计&:作业&完成情况及存在问题:课后回顾及反馈:教案检查、批阅记录:&&&&&&阅者签字:& &年&& 月 &日课题运用乘法和加法(或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课型新授第& 周第 课时知识、能力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分析、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2、&&&&&&&&& 学会用乘法和加法(或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3、&&&&&&&&& 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自主解决问题。4、&&&&&&&&&&&&& 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学生喜欢用哪种方法就用哪种方法。思想教育要点:养成认真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教学重点:学会用乘法和加法(或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教学难点&:自主思考,自主解决问题,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教法选择:自主、合作探究,自主发现法教、学具准备:投影、口算卡片教学过程&设计:&&&& (一)学前准备&&&&& 口算卡片:老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读题说得数。(二)探究新知1、投影出示情景图(1)请同学们看图说图意。(有3组小朋友正在玩跷跷板,每组有4人,又来了 7人)&&&&& 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知道一点说一点&&&& (2)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列式计算(分组讨论)&&&& 有3组小朋友正在玩跷跷板,每组有4人,4 ×3 =12(人)&&&& 又来了 7人,12 + 7=19(人)&&&&& 列综合算式:4 ×3 +7 =19(人) (3)还可以怎么计算?生1:左边有6人,右边也有6人,再加上后来的7人,一共有19人。列式为:6 × 2 + 7 =19(人)生2:4 × 4 + 3 =19(人)2、做一做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你能解答吗?生;树上原来有10只小鸟,飞走了4只,又飞来了3只,树上现在有多少只小鸟?列式10-4 +3 =9(只)或10+3-4=9(只)生:中间有2盆花,左边有5盆花,右边有4盆花 ,一共有多少盆花?列式:2+5+4=11(盆)生:前面有4只蜜蜂,右边有4只蜜蜂,左边有3只蜜蜂,一共有多少只蜜蜂?列式:4+4+3=11(只) 或4×2+3=11(只)&&&&& (三)思维训练&&&&& 帽子9元&&&& 袜子6元1、&&&&&&&&& 如果买3顶帽子和一双袜子应付多少钱?2、&&&&&&&&& 如果买3双袜子和1顶帽子应付多少元?3、&&&&&&&&& 小红有30元钱,她能买什么?能买多少?应找回多少钱?(四)小结同学们,你学会了什么?我们要学会从多方面分析问题,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板书设计&:作业&完成情况及存在问题:课后回顾及反馈:教案检查、批阅记录:&&&&&&阅者签字:& &年&& 月 &日课题运用乘法和加法(或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练习二)课型练习第& 周第 课时知识、能力教学目标&:1、学生从具体的实际生活情境出发,思考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巩固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2、通过讨论,使学生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喜欢用那种方法就用那种方法。3、通过具体问题的解决,培养了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 数学的 良好情感。思想教育要点: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巩固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发现、提出、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解决同一个问题。教法选择:合作探究法、讨论法教、学具准备:投影、口算卡片、小黑板教学过程&设计:&& (一)准备练习1、口算卡片(1):老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读题说得数。 (2)强答:老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强答。(3)听算;老师说口算卡片,学生回答。2、解决问题(小黑板)(1)一个笔记本8元,一枝钢笔13元,小力买了9个笔记本和一枝钢笔,他一共花了多少钱?&&& (2)一个篮球7元,一个羽毛球4元,小明买了一个篮球和7个羽毛球,他一共花了多少钱?&&& (3)一个足球元,小军拿了100元,买了7个足球,请你算一算,应找回多少钱?(二)基本练习1、第1题和第2题,分别设计了低年级学生喜爱的童话情境。可以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同时对学生进行尊老爱幼的教育。2、第3题,设计的是小明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动物园购买门票的情境。通过解决问题,既巩固了用乘法和加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又能够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增强学生的数感。3、第4题,仍然选取了中国国家足球队参加2002年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十强赛的内容。通过计算各队总分,学会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相关信息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三)思维训练(投影)&1、玲玲去商店买东西,她给售货员20元钱,应找回多少钱?(1)瓜子每袋4元,如果买3袋,应找回几元?(2)花生每袋8元,如果买2袋,应找回几元?&& &&2、第5题,是一道思考题,可以用多种方法。算式是:3×3×3-2=25(个);3×3×2+7=25(个);3×3+3×3+7=25(个)……&&&& (四)小结:&&&&& 通过仔细观察,同学们基本能发现、提出问题,并能够用解决问题的 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希望大家最好还能从不同的角度来解决同一个问题,希望大家继续努力。&&&&&&&&&&& &板书设计&:作业&完成情况及存在问题:课后回顾及反馈:教案检查、批阅记录:&&&&&&阅者签字:& &年&& 月 &日课题解决问题(综合练习)课型练习第& 周第 课时知识、能力教学目标&:&&1、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2、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 3、继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思想教育要点: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教学难点&: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教法选择:引导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法教、学具准备:口算卡片、投影教学过程&设计:(一)准备练习&1、出示口算卡片&&& &&击鼓传花练习口算&&& &2、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出题口算(2道)&&&& 3、小组派一名代表参加比赛&&&&&&& 争夺智慧奖牌&& &(二)基本练习1、出示投影(解决问题)有70名游客来北京旅游,有5辆面包车,每辆面包车上坐8人,其余的游客坐大客车,请问,坐大客车的有多少人?(让学生理解题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独立列式解答,再让几名学生说解问题的方法。)2、有两个小组,每小组有5人,第一个小组每个人折7只纸鹤,二小组折了30只,两个小组一共折了几只纸鹤?看大家这么聪明这道题就由你们独立完成,好吗?再汇报想法。)3、&&&&&&&&& 提问:怎样计算有小括号的两步试题?(三)思维训练1、&&&&&&&&& 笔记本每个7元,钢笔每枝12元,如果买一个笔记本和一枝钢笔应找回几元?(让学生分组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教师巡视指导,并让学生汇报解决的思路)&&& 2、买4个玩具娃娃和一个魔方共用35元,每个玩具娃娃8元,那一个魔方多少元?(汇报不同的算法,并说说自己小组的想法,并强调列出综合算式)(四)小结同学们,我们要学会认真审题,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并大胆尝试用综合算式解答问题。&&&&&&&&&&&&&&&板书设计&:作业&完成情况及存在问题:课后回顾及反馈:教案检查、批阅记录:&&&&&&阅者签字:& &年&& 月 &日&&&&&&&&&&&&&&&&&&&
运用加法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相关文章:查看更多>>查看: 30162|回复: 1
大班数学《看图编加法应用题》公开课教案和教学反思
活动名称:数学——《看图编加法应用题》
活动目标:
& & 1.引导幼儿初步体验编一道加法应用题必须要有一件事情,两个已知数(条件)及一个问题。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自编加法应用题。
2.发展幼儿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想象力,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
活动准备:
教具:1.能反映花园里有一只蝴蝶的背景图及能反映花园里有四只蝴蝶的背景图各一张;2.能反映天空中有两只小鸟的背景图及能反映天空中有三只小鸟的背景图各一张(树上有2只小鸟,飞来了3只小鸟。)贴绒算式两张(1+4=?,4+1=?。);3.两个大问号。
学具:学具盒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复习5的组成。
1.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复习5的组成。
教师:“小朋友我问你,5可以分成1和几?”(谢老师我告诉你,5可以分成1和4.)……
“嘿嘿,我的1球碰几球?”(嘿嘿,你的1球碰4球。)……
教师:通过刚才的游戏,你们知道5有几种组成吗?(4种)对了,5有4种组成, 5有哪4种组成?
教师板书:说得真好,我们一起来读一遍。
二、引导幼儿看图编5以内的加法应用题。
1.教师出示第一幅图。(花园里有一只蝴蝶在飞。)
a、教师:小朋友,我们来看看花园里有什么?谁能用简单的话说一说?(花园里有一只蝴蝶在飞)
教师:说的真好,我们一起来说:花园里有一只蝴蝶在飞。
b、教师出示第二幅图。(又飞来了四只蝴蝶。)
教师:看看怎么了? (又飞来了四只蝴蝶。)
教师:现在花园里共有几只蝴蝶呢?你是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幼儿尝试讲述计算方法。)
教师:他是用加法算的……,一起来看看这个加法算式怎样列?
c、教师出示算式1+4=?。
教师:1+4=?你是怎么知道1+4=5呢?(引导幼儿说1和4合起来就是5)他说1和4合起来就是5,所以1+4=5。说得真好,回答问题的声音又好听、很响亮。
教师:我们一起说说这个加法算式中的各个部分分别表示什么?(1表示花园里有1只蝴蝶在飞;4表示又飞来了4只蝴蝶;5表示花园里一共有5只蝴蝶;加号表示一部分和另一部分合起来就是加法。1+4=5。)
2.a、教师:谁愿意用简单的话把这件事讲给大家听。
教师出示?:这是什么?疑问号是叫我们不把答案告诉别人,而是提一个问题让别人回答。大家想一想,这个问题怎么提呢?(多位幼儿尝试提问)
教师:请举手的小朋友告诉我吧!
教师结合幼儿的小结:小朋友都很爱动脑筋,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花园里一共有几只蝴蝶?
b、教师:现在老师用数字1和4以及你们提出的问题编一道加法应用题,你们要仔细听哦。(教师边指图边讲)“花园里有1只蝴蝶在飞,过了一会儿又飞来了4只蝴蝶,花园里一共有几只蝴蝶?”
教师分析:(结合图)这道题叫应用题,在这道应用题中,必须讲一件事情,这件事情就是:花园里有蝴蝶;还要有两个已经知道的条件,这两个条件是:花园里的1只蝴蝶是已经知道的和又飞来的4只蝴蝶也是已经知道的,也就是1和4是已经知道的条件。最后还要提出一个问题(指着?)花园里一共有几只蝴蝶?
教师:小朋友我们一起来讲讲这道应用题吧。这道应用题用什么方法算的,(加法)你怎么知道是用加法呢?(引导幼儿说:花园里的蝴蝶是增多了还是减少了。因为花园里的蝴蝶比原来又增多了。)所以用加法。用加法算的应用题叫加法应用题。叫什么应用题?
3.出示小鸟图两张,引导幼儿完整地看图编应用题。
a、教师:小朋友我们再来看看黑板,这两幅图说了一件什么事?谁能用简单的话告诉大家?(天空中有小鸟)哪两个是已经知道的条件?(我们一起来学:天空中有2只小鸟,又飞来了3只小鸟是已经知道的两个条件)。天空中的小鸟比原来怎么样?(天空中的小鸟比原来又更多了)大家想一想,这个问题怎么提呢?(出示?)
教师:谁能完整看图编出一道加法应用题。要想清楚哦,天空中的小鸟是比原来更多了,该怎么提问?
教师:××小朋友是这样编的,(教师边指图边讲)刚才××的应用题是怎样编的?(编得真好,送她一个顶呱呱,不仅爱动脑筋回答问题又很大声又好听。)
b、教师把小鸟图变换一下。
教师:老师把这两幅图变换一下,你们能编出另外一道应用题吗?看谁最爱动脑筋。
教师:天空中有3只小鸟,又飞来了2只小鸟,天空中共有几只小鸟?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朋友编的这道应用题。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有哪两个是已经知道的条件?提了一个什么问题?(说的真好也送她一个顶呱呱。)
三、看加法算式编应用题。
教师:请看黑板上的这道加法算式,刚才小朋友们都学会了看图编加法应用题,那你们能根据加法算式编出相应的应用题吗?和你的伙伴说一说,(2分钟)
教师:谁想好了?(老师重复)××小朋友编的这道应用题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表示算式中的4,××表示算式中的1,问一共有……表示算式中的?(教师边指图边讲)说的真好表扬他。
教师:还有谁想出了不一样的?(请多位幼儿尝试编应用题并检查纠正不正确的。)
教师小结:小朋友们有学会了新本领,会看算式编应用题。知道编一道应用题要有两个已经知道的数字及一个问题。如果少了一个数字或少了一个问题,这道就不好编了,更没办法算了。
四、听口编应用题操作数字卡片摆出相应的加法算式。
教师:老师要考考大家,你们听老师编的应用题,摆出相应的算式。桌面上每人都有一个学具盒,学具盒里有1~10的数字看片及+、-、=。小朋友轻轻拿到学具盒,听老师的应用题摆出相应的算式。(教师报5以内的加法应用题的速度放慢,关注每一位幼儿,表扬很快摆对的幼儿。)
教师:摆对了吗?请摆好了的小朋友举手老师就会过来看看谁摆的又快又准确。(教师评价幼儿操作结果,并对还不能很快摆出的幼儿进行个别指导。)
教师:小朋友把数字卡片及符号轻轻的送回家。下课后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创编加法应用题。
收拾操作材料,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1、看图编应用题在大班数学教学中是一个比较难的教学内容,也是幼儿必须掌握的知识点,更是锻炼幼儿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内容。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努力贯测逻辑思维训练的原则。并要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应用题的基本结构都是已知两件事和一个基本问题组成的。幼儿要解答应用题,必须对题的数量进行分析,了解构成要素的概貌,然后才能解答。这也就是应用题所必须进行的结构训练。当教师出示牛奶瓶图时,很容易激发幼儿的思维兴趣,引起他们的联想。接着把“原来有一只奶瓶,后来又送来四只”这样一个数量关系,寓于结构,融于情境中,幼儿在潜移默化中理解。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分析、综合思维过程,不仅可以使幼儿达到真正理解题意的目的,同时也促进了幼儿初步的分析、综合能力的提高。事实上,幼儿马上就能异口同声地把答案喊出来。。
& &然而,我发现在活动中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在接下来的环节中,我试着让幼儿自己上来创编应用题,细节方面处理的不够经验,幼儿在这个环节花的时间很多,而事实上孩子们创编的应用题前两句基本是一个模型:本来有····后来又来了····。我想针对这个问题,在以后的活动中,可以引导孩子们去丰富。也希望家长多鼓励孩子们在生活中创编应用题,同时还可以锻炼孩子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2、有5个幼儿甚至不会问问题,直接给出答案。最后的看算式编应用题的时候,有的孩子直接独处算式,我稍稍有些许变动,使得幼儿在独立完成列式时遇到了困难,有的观察仔细,有的不能理解题意,我就引导孩子按照刚才的方法进行创编应用题。这可能是老师在我们编好应用题时我没有很好的进行总结,帮助幼儿进行梳理,。这让幼儿在学习的时候没能很好的掌握。在数学教学中要引导幼儿逐步掌握转化的方法和要求。转化训练,一方面是符合幼儿思维的水平和特点,另一方面要让幼儿参与转化的整个过程。从而提高抽象、概括的能力。我坚信,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挖掘每个教育环节所隐含的教育价值,努力引领幼儿真正探索学习。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00道20以内的加减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