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高级外观设置在高级设置里应该怎么设置设置

查看: 20012|回复: 3
win7网卡的高级选项如何优化设置?
新手上路, 积分 60, 距离下一级还需 240 积分
我是WIN7旗舰32位,网卡realtek pcie gbe family controller属性下高级选项如何优化设置,就是说哪些需要开,哪些需要关。如何设置才能让网卡发挥最佳性能。请问谁有具体的操作方法。
INTEL网卡优化设置感谢网络蜘蛛提供以下技术资料
网卡优化设置
INTEL网卡优化设置感谢网络蜘蛛提供以下技术资料
经过测试后发现,INTEL千兆网卡经过以下设置优化后,在无盘的启动速度方面有很大的提升,启动时不转圈或者不到一圈进桌面。
网卡的高级属性设置:
QoS数据包标签 建议设置:已禁用
本地管理的地址建议设置:不存在
传输描述符建议设置:256
等待连接建议设置:开
分载传输IP效验和建议设置:开
分载传输TCP效验和 建议设置:关
分载接收IP效验和建议设置:开
分载接收TCP效验和 建议设置:关
唤醒链接设置建议设置:已禁用
唤醒设置建议设置:已禁用
纪录链接状态设置建议设置:已禁用
接收描述符建议设置:256
巨帧建议设置:已禁用
链接速度和双工建议设置:1000 Mbps 自动协商
流程控制建议设置:关
启用 PME建议设置:控制操作系统
适应性帧间距调整建议设置:已启用
中断节流率建议设置:关
经过前期的测试发现,INTEL网卡驱动使用11.2以后的版本比较好,11.2以后的版本驱动在传输相同数据,相同传输速率时,对工作站的CPU利用率比较低。
其他各种网卡做无盘的高级设置NF网卡高级设置
Checksum Offload 数据包校验 建议关闭
Flow Control 流量控制 一定要关闭
IEEE802.1P Support IEEE802.1P支持 建议关闭
Jumbo Frame Payload Size 默认是1500 这个是千兆网络一个新的设置,在下文详细叙述。
Low Power State Link Speed 网卡节能 建议关闭
Network Address MAC的修改 默认为不存在 一般不必改动
Optimize For CPU/Throughput 为CPU占用优化或为吞吐量进行优化,设置为CPU的话,网卡的速度被限制,但CPU占用会很低,假如改为Throughput的话,网卡的性能才能完全发挥,但CPU的占用也会上升不少。
Segmentation Offload 建议关闭
Speed/Duplex Settings Full Autonegotiation(全自适应,一般不用修改)
VLAN Id 默认是1 不用改
VLAN Support VLAN支持 一般关闭
Wake on Magic packet 魔术数据包唤醒 建议关闭
Wake on pattern 建议关闭
WakeOnLAN From PowerOff 建议关闭
c网卡高级设置
在网卡高级选项里
JUMBO FRAME 改成无
802.1Q/1P VLAN Tagging 改成关闭
Flow Control改成关闭
Jumbo Frame改成关闭
Offload Checksum改成关闭
Offload TCP_LargeSemnd改成关闭
网卡高级设置
820.1Q/1p VLAN Tagging=Disable
Flow Control=Disable
Junbo Frame=Disable
Offload Checksum=Disable
Offload TCP_LargeSend=Disable
Marvell Yukon网卡高级设置
流控制-》禁用(或者Flow Control-&Disable)
传送缓冲区-》512(或者MaxTransmits-&200)
接收缓冲区-》512(或者MaxReceives-&500)
唤醒功能-》Link Change唤醒模式(或者WakeUpModeCap_A-&28)
卸载 TCP/UDP 校验和 (IPv4)-》禁用(或者*TCPUDPChecksumOffloadIPv4-&0)
在内网的IPX协议里手工添加一个帖类型802.2,网络号为:345678 这样启动速度会快一点
修改XP默认TCP连接数
Intel Pro 1000网卡高级设置
QoS数据包标签 建议设置:已禁用
本地管理的地址建议设置:不存在
传输描述符建议设置:256
等待连接建议设置:开
分载传输IP效验和建议设置:开
分载传输TCP效验和 建议设置:关
分载接收IP效验和建议设置:开
分载接收TCP效验和 建议设置:关
唤醒链接设置建议设置:已禁用
唤醒设置建议设置:已禁用
纪录链接状态设置建议设置:已禁用
接收描述符建议设置:256
巨帧建议设置:已禁用
链接速度和双工建议设置:1000 Mbps 自动协商
流程控制建议设置:关
启用 PME建议设置:控制操作系统
适应性帧间距调整建议设置:已启用
中断节流率建议设置:关
网卡高级属性设置
1。link down power saving 连接断开时关闭电源节省,建议启用enable。
2。link speed/duplex mode 连接的速度,现在的网卡一般都是10/100M自适应的,选默认的auto negotiation 自动选择即可。
3。network performance 网络设置,不用理它。
4。optimal performance 优化设置,建议启用enable。
5。receive buffer size 接收缓存大小,选最大的64k bytes吧。
6。wakeup on arp/ping
wakeup on link change
wakeup using Apm mode
这些都是网络唤醒功能,不需要的建议关闭disable。
Link Down Power Saving 低速连接时省电模式
Link Speed/Duplex Mode 连接速度双工模式
Network Address 网络地址
Optimal Performance 优化性能
Receive Buffer Size 接收缓冲大小
WakeUp on ARP/PING网络唤醒通过ARP/PING
WakeUp on Link Change 网络唤醒通过连接改变
WakeUp using APM Mode 网络唤醒通过APM模式
下面讲讲关于Jumbo Frame这个选项,这是一个新的技术,传统来说,标准以太网帧就是 1518 字节,除去 14 字节以太网头和 4 字节 CRC 校验是 1500,正好是 MTU 值,这是为以前的网络环境而考虑的设定大小,但在目前的千兆局域网环境中,各种设备已经十分稳定,所以一些厂家为了提高性能,提出Jumbo Frame这个新技术,但因为这个技术并非网络标准所规定的通讯设定,所以各厂家的产品都有差异,未必能够兼容。
用法的考虑因素
只有在整个网络上的设备都支持“巨帧”且配置为使用相同的帧大小时,才启用“巨帧”。在其他网络设备上设置“巨帧”时,应明白不同的网络设备对“巨帧”大小的计算也不相同。有些设备将数据包头的信息包括在帧大小中,有些不包括。英特尔适配器不将数据包头的信息包括在帧大小中。
巨帧仅支持 TCP/IP。
以 10 或 100 Mbps 使用巨帧将导致性能变差或链接丢失。
在交换器上配置巨帧时,对 CRC 将帧大小最多设置 4 个字节,如果使用 VLAN 或 Qos 数据包标记,则再加 4 个字节。
简单来说,当你确定你的交换机支持Jumbo Frame的时候,且服务器和客户机都是NF的网卡,你可以试一下都调节成为9000这个数,看看效果有没有提升。理论上讲,是可以极大的提高Station和存储的IO性能。
PS:帮你找的,希望能帮上你
新手上路, 积分 60, 距离下一级还需 240 积分
引用第1楼chenhao-04-10 14:44发表的:
INTEL网卡优化设置感谢网络蜘蛛提供以下技术资料
网卡优化设置
INTEL网卡优化设置感谢网络蜘蛛提供以下技术资料
非常感谢!能提供那么详细的操作,辛苦了!
UID: 442734
论坛新人,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50 积分
上面回答的很详细 学习了。
Powered by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我家电脑的设置就是默认的,照我的改就可以了。
标题按钮:大小(Z)25
菜单:大小(Z)19 ;大小(E)9;颜色1(L)白;字体:宋体:颜色(R)黑
窗口:颜...
就是对电脑的界面的一些设置,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来设置,我们看到的桌面。如果想可以试试。没什么大的影响
大家还关注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081942',
container: s,
size: '1000,60',
display: 'inlay-fix'现代人每天都离不开电脑。在工作、娱乐、交友、购物,甚至在买卖股票的过程中,电脑都是我们的好帮手。但是,电脑的辐射多对眼睛有一定的伤害,而许多应用软件的背景,尤其是网页的底色通常被默认为白色,看久了,眼睛就会出现疲劳、酸涩,甚至流泪的现象。如果我们把电脑屏幕和网页的底色变为淡淡的苹果绿,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眼睛疲劳的症状。如何设置保护眼睛的背景色:1.在桌面点击鼠标右键,选择“个性化”2.窗口颜色选择“自定义”3.选择“高级外观设置”4.在项目选项选择“窗口”,点击右侧“颜色”5.把色调调成84,饱和度调成91,亮度调成205,然后添加到自定义颜色6.点击确认,完成设置1.显示器的使用电脑显示器是电脑使用者要经常面对的,所以显示器光源的合适与否时至关重要的。因此,可依个人习惯选择一个适合的显示器。为了减少辐射也可以考虑使用LCD(液晶显示器)。一般来讲显示器的辐射主要来源于显示器背面电子元件辐射,因此不建议办公桌以面对面或者前后顺序摆放,以免显示器背面对人,造成对他人的辐射伤害。2.刷新率的控制显示器刷新率的高低和保护眼睛也有很大的联系。低刷新率会使眼睛很快疲劳,无法长时间工作,一般来说,85Hz以上对人眼的伤害较小。一些名牌显示器,在安装好驱动程序后就可以在“显示属性”的“设置”页中点击“高级”按钮,然后在“适配器”中设置刷新率,如果显示器能够承受,设置得越高越好。但是一些显示器的驱动程序或显示器本身无法支持较高的刷新率,所以一般用户的刷新率设置在75Hz即可。3.软件的时间紧张的工作往往会使人过分投入而忘记了休息,这会使眼睛深度疲劳,还有一些电脑游戏爱好者,痴迷于游戏中而忘记了保护眼睛,视力的下降当然是必然的。所以建议大家不要过长时间沉迷于电脑游戏或观看影视节目等,注意适当休息,选择其他的娱乐方式放松心情。小课堂:我们都知道多看绿色对眼睛有好处,你知道为什么吗?这是因为各种颜色对光线的反射率都不一样,反射率过高过低都会让眼睛不舒服.在所胡的颜色里,绿色和青色的反射率最适中,人体的神经系统,大脑皮层和视网膜组织对绿色最适应,舒适度最高.而且,这种颜色还能吸收一部分对眼睛有害的紫外线呢!人民眼科专家何主任微信号(heyanling2016)随时免费看更新,请点击下方“订阅”,订阅↓↓↓人民医院屈光专家头条号
某专家说过,改颜色只是让眼睛舒服一丁点。可有可无的那种。还有个人喜好问题,心里舒服一点。 事实上对于保护眼睛是无用的。
简单的说,改壁纸,改背景只是让心里舒服一点,对肉体没有改善。想保护眼睛还是少用眼,多休息。 必须常用电脑的买一个防蓝光眼镜吧,带近视镜的买个防蓝光眼镜夹片。
现在还有抗蓝光屏幕膜
护眼宝这个东西真不错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屈光中心 主任医师
传播健康、美好生活、不治已病、治未病
(C) 2016 今日头条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公司名称: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华硕笔记本电脑的BIOS设置图文详解
作者:佚名
字体:[ ] 来源:互联网 时间:03-11 16:19:17
笔记本的Bios设置和台式机在原理上是一样的,但又有不同之处。对于很多初用笔记本电脑的朋友来说还是有点神秘感的,以为那是禁地,轻易不敢设置,再加上是英文看不懂
笔记本的Bios设置和台式机在原理上是一样的,但又有不同之处。对于很多初用笔记本电脑的朋友来说还是有点神秘感的,以为那是禁地,轻易不敢设置,再加上是英文看不懂。这不,昨天又有网友询问华硕笔记本电脑BIOS设置的问题,华硕F83se怎样把硬盘模式从IDE转换为SATA&,马上感觉到有必要写篇关于笔记本电脑图文详解的BIOS设置方面的文章,让新手们不再害怕BIOS的设置,下面就请跟随看看华硕笔记本电脑的BIOS设定方法吧。
BIOS,完整地说应该是ROM-BIOS,是只读存储器基本输入/输出系统的简写,它实际上是被固化到计算机中的一组程序,为计算机提供最低级的、最直接的硬件控制。准确地说,BIOS是硬件与软件程序之间的一个&转换器&或者说是接口(虽然它本身也只是一个程序),负责解决硬件的即时需求,并按软件对硬件的操作要求具体执行。
开机后系统运行,等出现ASUS的标志时按F2进入BIOS的设定(注:有时候按一次F2并不能进入,你可能需要多按几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BIOS设定的基本界面,它分3部分:主菜单、子菜单和操作讲解部分。
1.首先,我们了解一下基本的操作方法:
&&Select Screen 选择主菜单(翻屏);
&& Select Ttem 选择子菜单;
Enter Go To Sub Screen 选择项目;
F1 General Help 普通帮助;
F9 Load Defaults 载入出厂设置;
F10 Save and Exit 保存后退出BIOS;
ESC Exit 后退
BIOS设置中的操作方法
2.其次,我们了解一下主菜单
从左到右依次是:Main(基本设定)、Advanced(高级设定)、Security(安全性能选项)、Power (电源管理设定)、Boot(启动设备设置)、Exit(退出Bios程序设置)。
基本设定菜单
BIOS版本号
OK,现在深入讲解这六大部分的设置。
第一部分:基本设定
这个菜单可对基本的系统配置进行设定,如时间,日期等。也是本本的系统概况(Syetem Overview),我画线的部分分别是系统BIOS版本号、显示器BIOS版本号;接下来是CPU信息、核心速度;再下面是内存信息。用圆圈的部分是电脑的时间和日期,可以设置本本的时间和日期。
设置本本的时间和日期
第二部分:高级设定
接下来,进入BIOS的高级设定,在设定之前要提醒大家一句: 新手一定要小心的设置,因为其直接关系系统的稳定和硬件的安全,千万不可以盲目乱设。
从上到下分别是:系统基本硬件设置、Easy-Flash功能选项、内置指针设备设定、数码锁定、声音选项、扬声器音量选项。
1.系统基本硬件设置:又分为两个子菜单,是从主IDE装置,他们分别管理例电脑里面各个IDE驱动装置的,如硬盘,光驱等等,这些一般不用用户自己去设置,一般用默认的就可以~
2.Easy-Flash功能选项:是支持Easy-Flash功能的主板才有的选项,可以在开机自检时按F4或通过BIOS&advanced&菜单中的&Start Easy Flash&选项开启此功能~
3.内置指针设备设定:是开启或禁用触摸板的选项,&Disabled&的是禁用,&Enabled&是启用。
4.数码键盘锁:这个项目可以让您选择打开或关闭内置的数字键盘锁。
5.声音选项:这个选项可以让您选择是否启用开机自检音,如果您启用这个选项,您可以在下面的Speaker Volume 中设置该自检音的音量的大小,如果你禁用了自检音,则Speaker Volume选项就不会出现。
6.扬声器音量选项:调节开机自检音的音量大小。&
第三部分: 安全性能选项(略)第四部分:电源管理
这一部分比较简单,只有两个选项,LCD Power Saving(显示器节能模式)、Start Battery Calibration(电池校正程序)。
1.LCD Power Saving(显示器节能模式):可以开启或关闭显示器节能模式,默认是开启,建议默认。
2.Start Battery Calibration(电池校正程序):点此选项可以进入电池校正程序,建议每三个月运行一次,来延长电池使用寿命,不用电池用AC的朋友,可以忽略此步。
LCD Power Saving(显示器节能模式)
第五部分:启动设备设置
从上到下依次是:Boot Settings Configuration(启动选项设定)、Boot Device Priority(启动顺序设置)、Hard Disk Drives(硬盘驱动器顺序)、CD/DVD Drives(光盘驱动器顺序)、onboard lan boot rom(板载网络启动选项)。
1.Boot Settings Configuration(启动选项设定):点此选项进入启动选项设定,又有一个子菜单见到两个选项)(见图11),分别是QuickBoot(快速启动设置)和Quiet Boot(安静启动设置)。
启动选项配置
①QuickBoot(快速启动设置): 本项目可以设置计算机是否在启动时进行自检功能,从而来加速系统启动速度,如果设置成&Disabled&系统将会在每次开机时执行所有自检,但是这样会减慢启动速度!一般设置为&Enabled&,建议开启。
②Quiet Boot(安静启动设置):这是设置开机画面和开机硬件检测等用的。和台式机一样,默认情况下笔记本电脑开机时首先检测处理器和内存、硬盘等,其中还包括开机画面的显示,而这些工作有时没有必要进行,因此把&Quiet Boot&一项设置为&Enabled&,这样就不会显示开机画面及进行硬件检测等步骤了,自然可以大大提高开机启动速度,建议开启。
2.Boot Device Priority(启动顺序设置): 本项目是设置开机时系统启动存储器的顺序,比如大家在安装操作系统时要从光驱启动,就必须把1st Device Priority设置成为你的光驱,图上设置的是硬盘,所以当系统开机时第一个启动的是硬盘,建议大家如果不是要从光驱启动,就把第一启动设置成为硬盘,其他的启动项目设置成为Disable,这样系统启动就会相对快一点,因为系统不用去搜索其他多余的硬件装置啦~本本默认设置是移动储存设备&硬盘&光盘&网络。
3.Hard Disk Drives(硬盘驱动器顺序):设置硬盘的启动顺序,可以看到硬盘型号,因为本本是一个硬盘的,想设都设不了啊!
第一顺序启动的驱动器设置为硬盘
4.CD/DVD Drives(光盘驱动器顺序):和硬盘一样,可以看到光驱型号,也是只有一个,也设不了~
将第一顺序启动的驱动器设置为CD或者DVD光驱
5.onboard lan boot rom(板载网络启动选项):这个选项一般用不到,默认是关闭,建议默认。&&
第六部分:退出BIOS程序设置
终于设置完BIOS了,这么看来本本的设置还是要比台机简单多了~到了要离开的时候,来看看退出选项,要不然设置完没储存岂不白忙活?
从上到下是保存后退出BIOS、不保存后退出BIOS、放弃刚才的设置不退出BIOS、载入刚才的设置、载入出厂时设置。&
由于内容比较多,错漏之处在所难免,还望大家指正批评,希望这篇帖子能给新手带来一定帮助。
大家感兴趣的内容
12345678910
最近更新的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的电脑高级设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