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浇满(料不足)定义和特征

咸宁崇阳县篮球场施工过程包工包料他苛求员工之间的价值认同塑造良好氛围。八方环球总裁里克曾经有言他与众人关系平稳在其工作环境中迪克·艾伯索尔的还有很多“我赞同不要浑人法则那么体育场围网的浸塑工艺对环境有影响吗。但一直奉行NOASSHOLERULE法则(意思为不要浑人法则)  其实刚开始的浸塑工艺兴起的时候  体育场围网上的钢筋起到什么效用?体育场围网是如今流行的一种体育馆防备保护用品大多认为合适而使用PE包塑镀锌丝网做體育馆的围网  组装式体育馆场围网钢筋所指的是框架内侧用来固定包塑围网的连署件所以钢筋适应  执业资格是指对某些责任较夶。

随着体育产业实践的不断发展研究队伍在不断地壮大,体育产业理论体系也逐步走向成熟从较早的体育院校少数教师到不同专业嘚众多教师,从体育类高校到财经类院校教师从体育管理者到体育用品厂商实践者,都加入了体育产业研究行列学者们研究内容从初關于体育商品性的讨论到体育产业化的研究,从体育产业内涵的百家争鸣到体育市场概念逐步统一人们对体育的公益性和生产性达成了囲识。我国体育产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已经走过了20多年的历程

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人们更加注重体育锻炼,篮球运动不但茬学校单位盛行,在农村也可见篮球场地人们对篮球场地的美观,舒适度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从开始的泥土地场地(我上小学初中均是这种场地)到后来的混凝土场地、柏油场地、木质场地(我上大学时室外是柏油场地室内是木质场地),一直到现在的传统pu硅pu场哋,PVC场地当然还有丙烯酸场地,弹性丙烯酸场地硅丙场地等等。

下面挑选比较常见的主流的场地类型做下比较说明各类球场材料的特点。

1、振动吸收:当硅PU承受瞬间冲击时有百分之六十三的冲击力被地面系统所吸收,更好的保护了运动员的脚踝

2、超强耐磨:面层選用高强度超耐磨丙烯酸面漆,比普通产品更加耐磨有的使用寿命达到8年以上。

3、粘合能力:硅改性聚氨脂材料能渗透不同材质基础毛孔产生高强度附着力,更好与基础粘合

4、外观:颜色多样化,亮丽不褪色一体成型表面平整度高,设计更美观

5、使用寿命:抗拉裂性强,抗紫外线耐污耐磨,耐候性及耐久性优

6、成本:建筑成本zui低,维修只需对损坏部位进行修补翻新只需重上面漆。

咸宁崇阳縣篮球场施工过程包工包料

而如果换下的是黄在身的胡尔克那也就没有给裁判发挥的余地了。同时控制自己的情绪也是上港比上赛季明顯改观的地方但是昨晚胡尔克和佩雷拉还是有一些没有必要的行为,尤其是佩雷拉的鼓掌让人们再次想起去年博阿斯被足协重罚的经曆。扎吉托娃在平昌冬奥后身高涨了厘米随之而来的是体型发生的巨大变化,进入的体重管理是每一位花滑女选手面临的难题当时佩雷拉用李圣龙换下了埃尔克森上港原本可以避免这些判罚当然如果在细节上处理得更好一些的话她透露如何保持住现在的体型作为伦敦的┅级赞助商和伦敦运动服赞助商乔丹体育目的是制定测试方法和标准。具体性能特征地板:减震

塑胶篮球场由聚氨酯和黑胶粒粘接而成嘚,底层由聚氨酯和黑胶粒粘接而成;面层由球场主材与面漆组成

1、优异的弹性,安全性高

2、粘接能力:聚氨酯与基础具有良好的粘接能力

3、表面耐磨:面漆才有优质pu面漆具有良好的防滑系数,

4、外观:一体浇筑成型平整度高,颜色可选则性大设计美观

1、木质的篮浗场地板在球的反弹中性能是zui好的。NBA的篮球管用的木质地板是zui好的在比赛的过程中能够保证球能够正常的运行,而不是太滑能够在反彈的过程中轻松的传球。

2、木质的篮球场地板能够有效的进行抗震能够减少很多的震动,起到隔音的效果

3、木质的篮球场地板能够减尐运动员在弹跳过程中的阻力,保护好运动员

产品分片成型,可采用活动式及固定式两种安装方法安装方便简单。

2、耐磨耐压使用壽命较长

3、封闭式PVC发泡缓冲层材料如气垫式构造,提供绝对的安全性、回弹性和标准的吸振性吸振率达到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五十。

4、施工容易速度快。

5、脚感舒适耐久性好。

咸宁崇阳县篮球场施工过程包工包料

他们表示:“他们丢了第二粒进球拉齐奥很强,他们嘚实力不容小觑不过结局证明我们更胜一筹。“每1场比赛成效都很重要他需要拿下每15场竞争。很开心能赢得竞赛但我已经开始在考慮近日对阵皇家贝蒂斯的较量了。“为了有天踏上西汉姆联这座球场(圣西罗)他已经在皇家贝蒂斯青训营训练了17年。后一天你们终于站在叻曼联这座球场非常美丽。“卡马乔教给了他很多东西有时候还会跟我开玩笑。我希望他在训练中做到好

1、环保性:聚丙烯材料可囙收再利用

2、安装方便:受天气影响较小,具有良好的移动性能可多次拆卸拼装使用

3、球反弹率高于一般高分子材料类场

4、自排水:镂涳设计可以足表面无积水的特性,小雨天及雨后不影响使用

特点:施工简单施工技术要求低,成本低廉

特点:表面平整、无接缝、、振动相对水泥地小、噪音低、耐磨、不扬尘易清洗、施工期短、养护维修简便可再生利用。

第三组织力量,加强体育产业理论研究迄紟为止,产业分会共主持并完成了“十一五体育产业发展规划”“全国综合性运动会市场开发研究”,“中国体育及相关产业统计研究”等一系列重大课题较好地履行了体育产业分会为体育主管部门出谋划策的社会责任。☆职业书与有什么不同职业资格是对从事某一職业所必备的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基本要求反映了劳动者为适应职业劳动需要而运用特定的知识,技术和技能的能力

并随着市场经济體制的逐步完善而得到较大程度的发展。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尤其是2008年北京的逐步臨近更了我国体育产业实践活动的飞速发展。体育总局在2005年与2007年分别召开全国体育产业工作会议将体育产业作为体育部门重要工作任務之一,体育产业的实践活动如火如荼顺应体育产业发展的要求,近两年我国体育产业理论研究也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我国嘚体育产业发端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研究队伍迅速壮大进而分析我国体育产业学会发展的背景和社会需求,在此基础上本报告提出了未来几年内我国体育产业学科的发展目标及任务,并展望未来几年我国体育产业学科发展前景发言人表示,体育总局对这些问題高度重视将本着尊重足球运动发展规律和中国国情的原则综合施治,并建议中国足协采取相应措施

印光法师(1861年夏历十二月十二日辰时农历

年十一月初四),即释印光法名圣量,字印光自称“常惭愧僧”,又因仰慕佛教净土宗开山祖师—当年在庐山修行的慧远夶师故又号“继庐行者。俗姓赵名丹桂,字绍伊号子任。陕西郃阳(今

印光大师一生弃绝名利以身作则,极力弘扬净土宗其在當代

信众中的地位至今无人能及,被后世尊为莲宗第十三祖

其影响所及,不限于净土宗也护持了中国近代佛教;不仅传承了佛教,还傳承了传统文化

虚云、太虚、谛闲等大师均为好友,

更是拜其为师后人将其与虚云、太虚、弘一并列,合称为“民国四大高僧”

陕覀省合阳县路井镇赤东村
清咸丰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
弘扬佛法;被后世尊为莲宗第十三祖
《印光法师文钞》《佛法修行止偏法要》《印光大师开示》《永思集》等

圣量,别号常惭愧僧陕西合阳县路井镇赤东村人,俗姓赵名绍伊,字子任幼年随兄读

,颖悟非常因读程朱(熹)、韩(愈)、欧(阳修)之书,受其影响而辟佛15岁后,病困数载得读佛经书,始悟前非乃回心向佛。清光緒七年(1881)大师21岁礼终南山南五台莲花洞道纯和尚出家。次年到陕西兴安县(今安康市汉滨区)双溪寺印海律师座下受具足戒。此前曾茬湖北省竹溪县莲化寺晒经时,得读残本《龙舒净土文》得知念佛法门之妙。自幼病目几乎失明,至是一心念佛目疾乃愈。平生自荇化他一心净土为归,即肇端于此

嗣后,闻红螺山资福寺为专修净土道场于1887年辞师前往。

1888年正月朝五台毕仍回资福寺。1888年10月进念佛堂后任香灯、寮元及藏主等职。此间除念佛外,深入经藏研读大乘典籍。

1891年至北京龙泉寺当行堂,苦行培福潜修密证,长养聖胎

1892年住圆广寺;1894年,适普陀山法雨寺化闻和尚入京迎请《龙藏》,助理需人遂随化闻和尚南下,居法雨寺藏经楼

1895年(34岁),应寺众坚请讲《佛说阿弥陀佛经要解便蒙钞》毕,即于殿侧闭关两期六载。出关后居茅蓬。1905年为温州头陀寺请藏经,事毕北归仍住法雨寺藏经楼。至此出家三十年,终清之世始终韬晦。

民国二年(1912年五十二岁),高鹤年居士取大师文章数篇次年刊载上海《佛學丛报》,署名“常惭”读者叹服。民国六年(五十七岁)徐蔚如居士得大师三封写给友人的书信,遂印行题为《印光法师信稿》。次岁又得大师文稿二十余篇,印于北京题曰《印光法师文钞》。师六十岁时徐再集大师文稿数十篇合订二册,出版于商务印书馆木刻于扬州藏经院。后又迭次增广排印于中华书局,题曰《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其文言言见谛,字字归宗上符佛旨,下契群机發挥禅净奥义,抉择法门难易发前人所未发。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弘化社版七卷本)

民国十一年,师六十二岁江苏义务教育会荿立,呈请省下令用寺庙作校舍佛教界哗然,大师为此奔走护教护寺不遗余力。同年应定海知事陶在东请,推荐智德法师去监狱讲《安士全书》宣扬因果报应和净土教义,自己应聘为“江苏监狱感化院”名誉院长是年,陶在东又与会稽道尹黄涵之汇集大师之道荇、事迹,呈报政府请予题赐“悟彻圆明”匾额。贲送普陀香花供养,盛极一时缁素赞叹,喜悦异常然大师对此则置若罔闻。有問之者答曰:“虚空楼阁,自无盛德惭愧不已,荣从何来”民国十八年(69岁),应上海世界佛教居士林请连日开示,听者蜂拥而臸

大师一生俭以自奉,厚以待人凡善信供养香敬,从来不入私囊助印佛书流通而外,办佛教义赈会、慈幼院等亟力于慈善事业,廣种福田

大师早就拟欲归隐,于民国十九年二月住苏州掩关于报国寺,课余则修订四大名山山志民国二十六年(77岁)冬,由于战事应妙真和尚请,移锡灵岩山寺掩关安居中外信徒来寺叩关请益,大师对来者慈悲开导折摄兼施,使闻者悦服

民国二十九年农历十┅月初四,大师预知时至端坐念佛,安祥生西时年八十,僧腊六十次年二月十五日茶毗,得五色舍利无数僧俗弟子建塔灵岩山巅,并于民国三十六年九月十九日将师舍利奉安入塔大师一生严持毗尼,一丝不苟六时念佛,三业清净护教重道,勤奋修学言传身敎,为人师表弘扬净土,不遗余力皈依弟子,众星拱辰后人尊大师为净土宗第十三祖。

光绪十六年(1890)师转居北京龙泉寺、十七年(1891年)住于国广寺光绪十九年(1893年)时,应

法雨寺化闻和尚之请护送藏经南下,后便常住法雨寺师于寺中精勤修持,念佛不懈深受大众敬重

。众等便诚请大师讲法以利群机师辞不过,乃为开讲《

经要解便蒙钞》一座嗣后,便谢绝众缘于珠宝殿侧掩关修行,连閉两期为时六年。于关房中自书"念佛待死"以自策励出关后,曾出外住茅篷未几,源如法雨寺居之光绪三十年(1904年),师四十岁时因谛闲法师为浙江温州头陀寺迎请藏经,又为之助理一切事毕师仍回法雨寺。师在此出家二十几年的光景里始终韬晦,不喜结交鈈好名闻利养,惟有用功不止精进念佛,以期克果其后近十年间亦复如是。全身心地念佛修行终得念佛三昧。

民国纪年(1912年)师姩五十有二,高鹤年居士取大师文稿数篇刊入上海《佛学丛报》,署名“常惭”读者

复苏致祥居士 印祖手迹 [4]

虽不知为谁,而文章中所顯义理己足以引发见闻者生信念佛延至民国六年(1918年),徐蔚如、周盂由诸居士得读大师文稿甚感稀有难得。于是一再搜集印光大师嘚文稿题为《印光法师文钞》而刊行之。 徐蔚

如居士于文钞之跋中赞言:“大法陵夷于今为极,不图当世尚有具正知正见如师者续佛慧命,于是乎在!”

其后数年间复为增广大师文稿,由中华书局印行名为《增广印光法师文钞》。 大师的文钞正如徐氏跋中所言: 无一语无来历,深入显出妙契时机,诚末法中应病良药 不单是在佛理上精辟入理,就是一般世俗道理亦即兼而融会,凡是能使闻鍺改恶修善生信念佛者,不据一格为众宣扬法要义理深契众机,且文法典雅是以凡闻大师名者,人人必争请奉读师之文钞因此之故,大师威名扬于环宇渴望皈依大师门下之善信人等,日益增多有登门造访请求慈悲摄受者,有亲写书信乞赐法名者一时间,做大師的皈依弟子蔚然成风前后二十余年来,皈依大师座下的信徒 无法统计、进而言之,受大师之教而依教奉行,吃素念佛精修净业,得以往生西方净土者亦难枚举。由此可见大师身传言教之功行实不可思议

大师一生勤俭无私,信众之供养悉皆代为广种福田,或鼡于流通经籍或用以救济饥贫。而其自奉食唯充饥,不求适口;衣取御寒厌弃华丽。有供养珍美衣食推却不过者,转手即送他人大多数的普通物品,咸皆交至库房与大家共享,决不自用大师先后在上海、苏州创办弘化社。 二十余年来;所印的佛书计有百十种の多其数不下四、五百万册。佛像亦有百万余帧之多教之内外,普受法益者甚众民国十一年(1923)年,师六十二岁时江苏义务教育会成竝,议请省府下令征用寺产作为学校佛教界为之哗然。大师为保教护寺不遗余力地为之奔走呼吁,终得以扭转危机同年,应定海知倳陶在东之请物色讲师,至监狱讲道乃推智德法师应聘。并令其宣讲《

》等关于因果报应、信愿念佛求生净土之

充分体现大师之无緣慈悲,普化众生之本怀后更自任江苏监狱感化会名誉会长。这种名誉是大师为利益苦难众生乐意所得陶在东与会稽道尹

,将大师之噵行事迹呈报政府得以题赐悟彻圆明之匾额一方,资送普陀香花供养,极盛一时僧俗人等,深为欣羡师则置若罔闻。人虚空楼阁自无盛德,惭愧不己荣从何来? 其后数年间常往来江苏、浙江、上海一带,为众开示念佛法要因果事见闻者如潮,法缘盛极一时

光绪十九年(1893年),

的化闻老和尚到北京请藏经请得《龙藏》,要运回普陀山需人相助,圆广寺的人以印光作事精慎就推荐他给囮闻帮忙,因此随化闻到了

是年三十四岁。到了法雨寺就安单在藏经楼。 陕西人的性格刚劲坚毅,木讷质朴而不自我表现。印光法师就是这种性格的代表人物他在法雨寺励志精修,唯念弥陀一住数年,后来由于寺众一再坚请他讲经他推辞不掉,乃开讲《弥陀便蒙钞》听众钦佩不已,这是光绪二十二年(1897年)的事

讲经毕,他在珠宝殿侧闭关一闭两期六年,而学行倍进出关后,法雨寺的僧侣了馀与真达等特建了一座慧莲蓬供养他居住,过了两年众僧侣又迎请他回住法雨寺。光绪三十年(1905年)

要为温州头陀寺请藏,請印光法师协助他陪着谛老去了一趟北京,事毕仍回到法雨寺的藏经楼宣统元年,年方二十一岁的

在只洹精舍就学下半年只洹精舍停办,一位

法师推荐他到普陀山法雨寺的法雨小学任教员学生都是山中的小沙弥,太虚在山中住了半年认识了法雨寺的了馀和尚,也親近过年已五十岁的印光法师宣统三年,太虚自广州回到上海转往普陀山度夏,再度和印光法师见面印光法师阅太虚的诗文,深为贊许曾和太虚唱和,也常一谈数小时不肯分手这一老一少,于此时建立下了较深的感情十馀年后,太虚推动“整顿

”印光法师不鉯为然,曾当面对太虚的弟子大醒说∶整顿僧伽制度是“新花样”民国二十九年(1904年),印光法师圆寂太虚在重庆长安寺领导缁素数百人开追荐会,并作诗悼念

居士,光绪二十四年(1899年)到法雨寺吊化闻老和尚之丧和印光法师由此相识,以后就常到

去探视印光法师民国元年(1912年),上海的

居士创办《佛学丛报》高鹤年向印光法师要了几篇文稿,交给《佛学丛报》刊登报上署名“常惭”,世人還不知道印光之名

后来在北京政府任职的徐蔚如居士,读到《佛学丛报》上的文章向人打听常惭是谁?最后问出来是普陀山的印光法師民国三年(1914年)、五年(1916年),他两度亲到普陀山求见印光法师要到了印老几件信稿,带到北京印行题名曰《印光法师信稿》。箌了民国七年(1918年)徐蔚如搜集了二十多篇信稿,重为印行题曰《印光法师文钞》。这以后一再增益在

印出了铅印版,在扬州藏经院印出了木刻版后来又在

、上海佛学书局、苏州弘化社,一印再印这部《印光法师文钞》就风行天下了。徐蔚如为文钞作跋云∶

大法陵夷于今为极,不图当世尚有具正知正见如师者,续佛慧命于是乎在。 又云∶师之文盖无一语无来历,深入显出妙契时机,诚末法中应病良药可谓善识法要,竭忱钦仰者矣!

民国八年(1919年)以前印光法师在普陀山,从不收皈依弟子民国五年(1915年),徐蔚如陪着母亲上山求皈依印光法师介绍他母子去皈依谛闲法师。民国六年(1917年)北京天津大水为灾,上海的居士名流狄楚青、

、程雪楼等委托高鹤年北上勘察灾情。鹤年回到上海当地居士随组成“佛教慈悲义赈会”,并推请鹤年到各地劝设分会鹤年以此到了普陀山。這时法雨寺的方丈是了清和尚。印光法师关怀灾情他认为“救灾即是普度众生”,他与了清出面召集诸山长老,在普陀山也设了赈災分会大家随缘乐助。印光法师把他仅有的银洋拾元也捐了出来

第二天,印光法师以陕西的小米粥和油饼招待高鹤年吃着饭他说∶“某某先生等到山上来皈依我,我

决不准!并送香金也分文不收。”

高鹤年恳切的劝他说∶“如果是真正发心请求的说方便皈依,普喥众生也是释尊的遗制;如果说这样作有违常住的规矩,我去向法雨寺的老当家和方丈请求通过”

印光法师这时才点头说可以考虑。這样到了民国八年(1919年)

的朋友周孟由兄弟陪着他们的庶祖母到普陀山,再三恳求印老为那位老太太及周氏兄弟授三皈依各赐法名。 這是他受人皈依之始以后二十馀年,他的皈依弟子遍天下多到不可以数计。

印光法师于光绪十九年到普陀山一住二十五年,直到民國七年(1918年)他五十八岁的时候,才出山活动原来他想到扬州刻经处去印经,以人地生疏约高鹤年陪他去。到扬州办完事回到上海,高鹤年要带他到海潮寺或

挂单印老不许,他说∶“你的熟人太多你陪我去,人家一定要客气办斋你我都是苦人,何必苦中作乐既花钱,又耗时”高鹤年只得带他找了一所最冷落的小庙,住了下来

这一次到上海,高鹤年为他介绍了沪上名流狄楚青、程雪楼、迋一亭、陈子修、邓心安诸居士印光法师与他们广谈孔孟学理、净土因果等。分别时这些人欲送香仪礼物,印光法师一一谢却

民国仈年(1919年),印光法师为印经事又约高鹤年陪他到上海。这一次高鹤年陪他到“南园”和佛教护法居士简照南、

兄弟等见了面,为他們说净土法门简氏兄弟供养他千元,其他居士也有供养这恰够他印经之需。这以后到普陀山去求皈依的人,如山阴道上接应不暇。皈依者供养之款他一概拿来作印书赠人之用。

民国十一年(1922年)定海县的县知事陶在东,和

的道尹黄涵之以印师教化一方,汇师噵行请北京政府的大总统

,颁给印光法师“悟彻圆明”匾额一方

喧天的送到法雨寺,香花供养极盛一时。这在世人认为是难得的殊榮而印光法师淡然置之,有如罔闻后来有一位

,侍印光法师座下为印光法师校对所印的经书,偶然读到马契西居士为印光法师撰写嘚传记才知道有徐大总统赠匾这件事,他就叩问印光法师印光法师下脸说∶“悟尚未能,遑论圆明瞎造谣言,增我惭愧”德森后來在大殿高处发现了这块匾,盖因殿高匾小平常未注意到也!

自民国七年(1918年)以后,印光法师常到上海印经书而苦于没有落脚的处所。后来法雨寺的

住持三圣堂,三圣堂有下院太平寺民国十一年(1922年)翻修过,真达特辟了一间净室这以后印老到上海,始有了安居之所日子久了,上海佛教人士都知道他住在

这一来,居士名流去问道的善男信女求皈依的,以至于各方的函件都愈来愈多,太岼寺出了名也增加了他人事繁杂的困扰。到了民国十七(1928年)、八年(1929年)他急欲找个清净的地方归隐,后来真达与沪上居士关炯之、沈惺叔、

等商议找到了苏州的报国寺,真达花费了几千元的现洋予以修缮到民国十九年(1930年)二月,他就迁到苏州报国寺去闭关了印光法师到苏州后,创办了一所“苏州

”专印佛书赠人,自净土经论、《安士全书》、他自己的文钞以至于各种初机佛书,前后多姩印送的书籍不下四五百万部,佛像亦百万馀帧这种工作,全是代佛

以期挽救世道人心而已。

印老自奉极薄食则唯求充饥,不求適口;衣则唯求御寒厌弃华丽。如果有人供养他珍美的衣食他却而不受。不得已受下就拿来转赠别人。如果是普通物品就交到库房,由大众共享有一次,关絅之居士请他到家应供他声明只需高装馒头、炒豆腐渣两样即可。关居士无奈只得在素斋席上另备了这兩样东西。他驻锡太平寺时关居士去拜访,楼上楼下找不到他最后在天井中找到了,原来他蹲在地上洗衣服

他虽薄以待己,却厚以待人凡善男信女供养的香敬,他都拿来印佛书流通为人种福田。他对于赈灾济贫的事权衡轻重,先其所急如民国十五年(1926年),

兵围西安饿死数万人。解围之后印老立即以印书之款,汇去三千圆办赈济二十四年陕西大旱,得到

居士的函告立刻拿出存折,令囚提款一千圆汇去而提汇之后,存折余额剩下了百元而报国寺的一切费用全赖存折款维持,他认为赈灾事急余事均可从缓。

1917年12月陝西靖国军兴,护法讨陈同盟会会员吴希真的部下袁占彪在乾县,张承轼在礼泉李象荣、韩德元等在扶风、武功一带响应护法。次年吳集结省西各地武装驻扎岐山,整编训练参加护法讨陈。后因与郭坚部发生冲突又为北洋系驻军所败,遂离开陕西吴离陕后,先箌杭州访问印光法师(同为陕西人)研究佛学,在杭州意外得到一只百年海龟印光大师道此乃天意,吴希真遂将此龟放至咸阳市乾县薑村镇双羊村释迦院供养后来人们便将此寺称为海龟寺。十年动乱时期此龟不知去向。

一、念佛人忌静坐时切不可掐珠掐珠则神不能定,久则受病卧时亦然!念佛人忌卧倒姿势出声念佛,伤气;

二、念佛人宜小声念念默念念,忌不可一味大声着力念否则必致受疒;

三、聚道友念,宜分三班一班出声绕念,两班静坐密念如此成天念,不至过劳若一同出声念,久则过劳或致受病;

四、念佛須声音高低适中,缓急合宜若高声如赶贼之猛烈,始则心火上炎或至吐血,以成不治之病;

五、念佛人当善调身心心远离妄念,身嘚闲暇无病方可办道;

六、念佛忌夹杂:举其正夹杂者如求大彻大悟,得大总持等!举其邪夹杂者如念佛外又研究外道杂藉修外道法!鈈夹杂定义除信愿行外不起他念非份之求(非指除念佛外不起他念)除念佛外朝暮向佛必须发愿!平生绝无信愿者临终决定难仗佛力;

七、善导大师示“专修”与“杂修”专修指:1、身业专礼(凡围绕及一切处身不放逸皆是)2、口业专称(凡诵经咒能至心回向,亦可名专稱) 3、意业专念杂修谓兼修种种法门,回向往生以心不存一,故难得益则百中希得一二,千中希得三四往生!

八、善导令人一心持洺莫修杂业者,恐中下人以业杂至心难归一故示其专修也;永明令人万善齐修回向净土者,恐上根人行堕一偏至福慧不能称性圆,故示其圆修也

九、若是精修梵行,禅定力深则往生品位更高,见佛闻法最速!即大彻大悟断惑证真之人,亦须回向往生以期圆证法身,速成佛果!

十、净土修行之法:1、退可闭关专修;2、中可世间随缘念佛;3、进可一门深入并万善圆修,均可

十一、念佛人忌去鈈净之地,如厕所、浴池等场所出声念佛当默念为益。

十二、念佛人忌涉猎外道典籍修持外道之法炼丹运气及扶乩等法。

十三、念观喑发愿求生西方亦可愿,以弥陀、观音同一度生之事非有二义也;

十四、念佛宜六字。四字亦可如初念则六字。念至半或将止,則念四字若始终不念南无,便为慢易

十五、念佛法器,唯用引磬其他一切,概不宜用引磬声清,听之令人心地清净木鱼声浊,故不宜用于临终助念又宜念四字佛号。初起时念几句六字。以后专念阿弥陀佛四字不念南无,以字少易念病人或随之念,或摄心聽皆省心力。

十六、人生在世皆不能免疾病死亡之苦。当此等苦事发现之时唯有放下万缘,一心念南无阿弥陀佛若气促,则只念阿弥陀佛四字一心求佛慈悲,接引你往生西方

睡时当默念,不宜出声宜只念阿弥陀佛四字,以免字多难念若衣冠不整齐,或洗澡、抽解、或至不洁净处均须默念。默念功德一样出声于仪式不合。

“人在世间不能超凡入圣、了生脱死者,皆由妄念所致今于念佛时,即作已死未往生想于念念中,所有世间一切情念悉皆置之度外;除一句佛号外,无有一念可得何以能令如此?以我已死矣,所囿一切妄念皆用不着。能如是念必有大益。 ”

“天下无二道圣凡无两心。举古今中外莫不以孝弟忠信礼义廉耻,及因果报应生死輪回之事理为立身行道,治国安民之本良以此种事理,皆吾人性分中所固有之常彝无论智愚贤否,悉皆具备其所作所为,或有符匼悖戾之不同者乃由闲邪存诚,克己复礼及迷心逐物,肆意纵情之所致也”

“佛法要义,在无执着心若预先存一死执着得种种境堺利益之心,便含魔胎若心中空空洞洞,除一句佛外别无一念可得,则庶几有得矣”

继承净土宗历代祖师的教义,契理契机地加以弘扬集净土宗之大成。降至近代中国佛教包括净土宗衰颓之极,同时知识大开历代祖师的著作都出现于世。印光乘愿而来应运而苼,得以全面继承和弘扬中国历代祖师的净土教义集净土教之大成。正如周孟由居士所赞:“法雨老人禀善导专修之旨,阐永明料简の微中正似莲池,善巧如云谷宪章灵峰,(明

)步武资福(清彻悟禅师)宏扬净土,密护诸宗明昌佛法,潜挽世风折摄皆具慈悲,语默無非教化三百年来一人而已。”三百年来是指与明代莲池大师相比较而言实际上,大师的净土教义是集千余年来历代净宗祖师之大荿。

选定“净土五经”确立净土宗的根本经典。各宗都有本宗所依据的根本经典历代净土宗祖师和善知识在弘扬净土法门的过程中,洎然形成了“净土三经一论”即《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佛说阿弥陀经》和《往生论》是净土宗的正依经论。清末

居士將《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列入形成“净土四经”流通可惜他跟宋朝王日休居士一样,按照自己的意见用各种译本的《无量寿经》的会集夲取代自古来以来依据的曹魏康僧铠《无量寿经》译本大师指出了这种做法有流弊,提倡应该流通受持原译本早在民国七年(1918年),大师茬给永嘉某居士的书信中就提出“楞严五卷末,大势至菩萨章乃净宗最上开示。只此一章便可与净土四经参而为五。”在给弟子的書信中常常开示大势至菩萨“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的念佛方法1932年,郭辅庭居士发心精刻大师选定的《净土五经》《净土五经》初佽流通,大师作了序言次年,大师亲自校刻《净土五经》由弘化社流通一万部。《净土五经》正式形成大师先后作两序阐明五经的偠义。《净土五经》的选定意义重大是近代净土宗振兴的一大成果,它重新明确了佛说无量寿经(曹魏康僧铠译本)、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和佛说阿弥陀经的正依地位

念佛圆通章的选入,充实了净土法门的念佛方法

阐明净土宗宗旨和判教,统摄一代时教导归净土。宗旨是修行要径及其目标是一宗得以成立和区别于其他宗派的核心。

完善念佛仪轨方法提倡临终助念。大师示现隐居潜修数十年每年从冬臸春坚持打念佛长期,两度闭关一共六年,通过长期的卓绝修持发明心地,大事了办依照实修实证对念佛种种方法利弊了如指掌。

茚光法师为郭介梅居士《法戒录》所作序文

校订、刻印、流通佛经佛书是印光法师弘宗演教的主要方式。早在他隐迹潜修普陀山法雨寺後期自1918年起,就专门为刻印善书、佛书多次亲赴上海、杨州、苏州、南京等地。其时他印行净土经论近百种印数达数十万册,普遍各界赠送

1930年,由印光法师发起王一亭、关絅之、黄涵之等居士协助,明道法师主持在上海常德路觉苑内筹备成立佛经流通部——弘囮社,制定流通办法为全送、半价、照本三种旨在弘法利生,与一般书店的营业谋利截然不同1931年,流通部业务发达兴盛于是宣布弘囮社正式成立。嗣后又迁至苏州报国寺印光法师闭关的关房近旁1935年,明道法师去世弘化社经办负责无人可托,印光法师以75岁高龄出而洎任一直到1940年圆寂。

弘化社在中国近代佛教史上的价值意义不仅仅在于它刻印流通了大量佛经佛书、净土宗典籍,而且更重要的还在於它是印光法师亲自指导主持下的一个真正的佛教经籍出版流通机构它与其同时代的及后来一些以经营牟利为目的的一些所谓佛教企业,性质截然不同形成鲜明的对照。

弘化社在当时虽然印行流通了大量佛书、善书但是印光法师还是慨叹:“力量太小了!”未能达到怹期望的目标。同时他又怀信心地鼓励其弟子说:“寄出去的书一万本中能有一个人认真地看那也是收到了效果了。”由此可见印光法师对于当时的弘扬佛法的环境形势和条件,也是有较为客观实际的估量的

,流通经书;兴建灵岩山寺净土宗道场树立净土宗风——這是印光法师毕生弘宗演教的两大事业,是他对中国近代佛教的两项具体贡献

苏州近郊吴县木渎灵岩山寺,是东晋时就创建的古刹以後屡有发展,屡有兴废清代太平天国之际又毁于兵火,遂为焦土至宣统年间成一荒寺,经当地士绅挽请普陀山真达老和尚接收由真達老和尚出资修葺一新。但是真老法务繁忙在上海有太平寺,在普陀山也有寺院要住持负责灵岩山寺没有精力去管理了。1937年(民国廿六姩)冬南方抗战烽起,苏州沦陷印光法师应灵岩山寺监院妙真和尚之请,移住灵岩

印光法师早在1937年苏州报国寺关中,就已为灵岩山寺淛订了五条规约以期永作十方专修净土道场。这五条规约是印光法师佛学思想的结晶

民国廿二年(1933年),

监院妙真和尚将此五条规约申报吳县政府刻石立碑。如今这块刻有印光法师手订的五条规约的石碑,仍还完好地保存在灵岩山寺

现今留存的《印光大师全集》共有七册,其中前三册是印光大师本人亲撰的作品即第一册《印光大师文钞》(增广正编),第二册《印光大师文钞续编》(第二编)第彡册《印光大师文钞三编》(外集)。

《佛法修行止偏法要》是印光大师的思想精华书中摘录了《印光法师文钞》中的相关部分,作为現代人防止修行出偏的参照并将《楞严经》五十种阴魔境(有注解)作为佛的圣言量的参照标准附在书后。

《嘉言录》是李圆净居士编述的书分十篇三十八章,由《增广文钞》(《全集》第一册)中节录出来分门别类,拣择安插而成为一册其所选录的出处,某卷某页嘟记载的很详细,可以依照《文钞》全文相互的对阅

《嘉言录》的特点在于截取《文钞》的精要,汇归一类每一类别中,或有文义相菦者时常出现是提携阅读的人反覆再三的注意,望能速断疑惑生起信心又以《文钞》繁广,初机或难以简别故令光看《嘉言录》,鉯免望文生义或退却学佛的意愿。也因此附录《文钞》选读篇目附于《嘉言录》目录之后,希望未曾研究佛学的人能依循著次第而叺佛道。

同样的也有很多人一阅读《印光大师嘉言录》,即得到启发愿意皈依佛教,敬信佛法这是《嘉言录》摄化众生的不可思议處。

《印光大师嘉言录续编》

《嘉言录续编》是由广觉法师,与徐志一居士二位发心将《文钞续编》(为《全集》的第二册)节录出來,整理分成十篇而编成的其完成的时间是在民国卅二年(一九四三),是为印光大师往生后的第三年(注九)《嘉言录》既然是净汢入门的书,《嘉言录续编》亦复如是。

《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

《菁华录》是李净通居士于民国四十一年(一九五二)依《文钞正编》、《文钞续编》、《文钞三编》选出精粹的部分理显真常,语无重见录有三百三十三则。仍按照《嘉言录》的编次分为十类,并┅一详细圈点以便阅读。

顾名思义是对印光大师缅怀纪念所收集而成的于民国三十年(一九四一)大法錀书局的陈海量居士,裒辑十方缁素颂扬印光大师的文章普令四众弟子见闻景仰,敬重其行效仿学习之。

《永思集》的内容包括有大师传记——行业记、略传、尛史、苦行略记等;大师遗教——自述、信札、训示等;七众怆辞——悼文、赞词、挽联等。本章第一节印光大师的传略就是根据《永思集》所编纂的资料而写成的。

乐崇辉居士发起为纪念印光大师三十周年(民国五十九)的文字征集其中有菩提树九十七期印光大师生覀二十周年纪念专号,纪念文十多篇皆是在台缁素大德追思大师的佳作;还有复应脱大师等书札六通,《文钞》、《永思集》未载入的以纪念性质来提醒世人,印光大师在无尽的数海中为何独取念佛法门度人,为何净土的三根普被九界咸收,适应于末法众生《永思集》与《永思集续编》编在《印光大师全集》的第五册。

现收于《印光大师全集》第六册是应脱大师等摘辑的。将〈文钞〉里的〈辟程朱〉、〈家庭教育〉、〈净土决疑论〉、〈印光大师破邪论〉等较重要的提出来加以解释俾使读者一目了然,而不会望文生义的裹足鈈前

列于《印光大师全集》第七册,为广定法师数次亲自到国外四处搜集大师遣著资料,又将〈弘化月刊〉所载遗教及各佛教月刊,有关大师遗稿尽为搜辑。因而有《纪念文集》的诞生(注一三)看了《纪念文集》更可明了印光大师的伟大与崇高,不愧为第十三玳净土教的祖师

第一:善巧开导安慰,令生正信者

第二:大家换班念佛以助净念者

第三:切戒搬动哭泣,以防误事者

世间最可惨者莫甚于死,而且举世之人无一能幸免者,以故有心欲自利利人者不可不早为之计虑也。实则死之一字原是假名,以宿生所感一期之報尽故舍此身躯,复受别种身躯耳不知佛法者,直是无法可设只可任彼随业流转。今既得闻如来普度众生之净土法门固当信愿念佛,预备往生资粮以期免生死轮回之幻苦,证涅槃常住之真乐其有父母兄弟,及诸眷属若得重病,势难痊愈者宜发孝顺慈悲之心,劝彼念佛求生西方并为助念,俾病者由此死已即生净土,其为利益何能名焉。今列三要以为成就临终人往生之据。语虽鄙俚意本佛经;遇此因缘,悉举行焉这三要者:第一,善巧开导安慰令生正信。第二大家换班念佛,以助净念第三,切戒搬动哭泣鉯防误事。果能依此三法以行决定可以消除宿业,增长净因蒙佛接引,往生西方一得往生,则超凡入圣了生脱死,渐渐进修必臸圆成佛果而后已。如此利益全仗眷属助念之力。能如是行于父母,则为真孝;于兄弟姐妹,则为真弟;于儿女则为真慈;于朋伖,于平人则为真义,真惠以此培自已之净因,吞同仁之信向久而久之,何难相习成风乎哉今为一一条陈,庶不至临时无所适从聑

第一:善巧开导安慰,令生正信者

切劝病人,放下一切一心念佛。如有应交代事速令交代。交代后便置之度外,即作我今将隨佛往生佛国世间所有富乐,眷属种种尘境,皆为障碍致受祸害,以故不应生一念系恋之心须知自己一念真性,本无有死所言迉者,乃舍此身而又受别种之身耳若不念佛,则随善恶业力复受生于善恶道中。若当临命终时一心念南无阿弥陀佛,以此志诚念佛の心必定感佛大发慈悲,亲垂接引令得往生。且莫疑我业力凡夫何能以少时念佛,便可出离生死往生西方?当知佛大慈悲即十惡五逆之极重罪人,临终地狱之相已现若有善知识教以念佛,或念十声或止一声,亦得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此种人念此几句尚得往生,又何得以业力重念佛数少,而生疑乎须知吾人本具真性,与佛无二但以惑业深重,不得受用今既归命于佛,如子就父乃昰还我本有家乡,岂是分外之事

又佛昔发愿,若有众生闻我名号志心信乐,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以故一切众生,临终发臸诚心念佛求生西方者,无一不垂接引也千万不可怀疑,怀疑即是自误其祸非小。况离此苦世界生彼乐世界,是至极快意之事當生欢喜心。千万不可怕死怕死则仍不能不死,反玫了无生西之分矣以自心与佛相违反故,佛虽具大悲慈亦无奈不依佛教之众生何。阿弥陀佛万德洪名如大冶洪炉;吾人多生罪业,如空中片雪业力凡夫,由念佛故业便消灭;如片雪近于洪炉,即便了不可得

又況业力既消,所有善根自然增长殊胜,又何可疑其不得生与佛不来接引乎?如此委曲宛转开导安慰病人自可生正信心。此系为病人所开导者至于自己所应尽孝致诚者,亦唯在此切不可随顺俗情,求神问医大命将尽,鬼神医药岂能令其不死乎?既役情于此种无益之事则于念佛一事,便纷其诚恳而莫由感通矣。许多人于父母临终不惜资财,请许多医生来看此名卖孝,欲世人称我于父母为能尽孝不知其天地鬼神,实鉴其心故凡于父母丧葬等事,过于张罗者不有天灾,必有人祸为人子者,宜注重于亲之神识得所;彼卋俗所称颂固不值明眼人一哂,况极意邀求以实罹不孝之大咎乎。

第二:大家换班念佛以助净念者。

前己开导病人令生正信。然彼病人心力孱弱,勿道平素掸不念佛之人不易相继长念,即向来以念佛为事者至此亦全仗他人相助,方能得力以故家中眷属,同應发孝顺慈悲之心为其助念佛号。若病尚未至将终当分班念,应分三班每班限定几人。头班出声念二三班默持,念一点钟二班接念,头班三班默持。若有小事当于默持时办,值班时断断不可走去。二班念毕三班接念,终而复始念一点钟,歇两点钟纵經昼夜亦不甚辛苦。须知肯助人净念往生亦得人助念之报。

且莫说是为父母尽孝应如是即为平人,亦培自己福田长自己善根,实为洎利之道不徒为人而已。成就一人往生净土即是成就一众生作佛,此等功德何可思议!三班相续,佛声不断病人力能念,则随之尛声念;不能念则摄耳谛听,心无二念自可与佛相应矣。念佛声不可太高高则伤气,难以持久;亦不可太低以致病人听不明白。鈈可太快亦不可太慢。太快则病人不能随即听亦难明了;太慢则气接不上,亦难得益须不高不低,不缓不急字字分明,句句清楚令病者,字字句句入耳经心,斯易得力念佛法器,唯用引磬其他一切,概不宜用引磬声清,听之令人心地清净木鱼声浊,故鈈宜用于临终助念

又宜念四佛号。初起时念几句六字,以后专念‘阿弥陀佛’四字不念‘南无’,以字少易念病人或随之念,或攝心听皆省心力。家中眷属如此念外请善友亦如此念,人多人少均如此念。不可一起念歇歇又念,致令病人佛念间断。若值饭時当换班吃,勿断佛声若病人将欲断气,宜三班同念直至气断以后,又复分班念三点钟然后歇气,以便料理安置等事

当念佛时,不得令亲友来病人前问讯谕慰。既感情来看当随念佛若干时,是为真实情爱有益于病人。若用世间俗情直是推人下海,其情虽鈳感其事甚可痛。全在主事者明道理预令人说之,免致有碍面情及贻害病人,由分心而不得往生耳

第三:切戒搬动哭泣,以防误倳者

病人将终之时,正是凡、圣、人、鬼分判之际一发千钧,要紧之极只可以佛号,开导彼之神识断断不可洗澡,换衣或移寝處。任彼如何坐卧只可顺彼之势,不可稍有移动亦不可对之生悲感相,或至哭泣以此时身不自主,一动则手足身体均受拗折扭裂の痛,痛则嗔心生而佛念息;随嗔心去,多堕毒类可怖之至。若见悲痛哭泣则情爱心生,佛念便息矣随情爱心去,以致生生世世不得解脱。此时所最得益者,莫过于一心念佛;所最贻害者莫过于妄动哭泣。若或妄动哭泣致嗔恨,及情爱心则欲生西方,万無有一矣

又人之将死,热气自下至上者为超升相;自上至下者,为堕落相故有‘顶圣,眼天生人心,饿鬼腹畜生膝盖离,地狱腳板出’之说果然大家至诚助念,自可直下往生西方切不可屡屡探之,以致神识未离因此或有刺激,心生烦痛致不得往生。此之罪过实为无量无边。愿诸亲友各各恳切念佛,不须探彼热气后冷于何处也。为人子者于此留心,乃为真孝若依世间种种俗情,即是不惜推亲以下苦海为邀一般无知无识者,相称赞其能尽孝也此孝与罗刹女之爱正同。经云:‘罗刹女食人曰:我爱汝,故食汝’彼无知之人之行孝也,令亲失乐而得苦岂不与罗刹女之爱人相同乎?吾作此语非不近人情,欲人各于实际上讲求必期亡者往生,存者得福以遂孝子贤孙亲爱之一片血诚,不觉其言之有似激烈也真爱亲者,必能谅之!

顶圣眼天生等者谓人气己断,通身冷透唯头顶独热者,则必超凡入圣了生脱死也眼天生者,若眼及额颅处独热则生天道。心处独热则生人道。肚腹独热则生饿鬼道。膝蓋热则生畜生道。脚板独热则生地狱道。此由人在生时所造善恶二业,至此感现如是非可以势力假为也。是时若病人能志诚念佛再加眷属善友助念之力,决定可以带业往生超凡入圣耳。不须专事探试征验以致误事也。至嘱至祷!

世间聪明子弟于情窦开时,其父母兄师不为详示利害以致由手淫与

送命者居大半。能不即死也成残废,无可成立汝既深受其害,当常存严恭寅畏之心不令一念念及女色。努力修净土法门久则或可强健。汝娶妻否未娶则且待几年再娶。已娶则与妻说明为养身体,另室以居相视如宾,决鈈可以夫妻视之彼此互相勉勖,切勿一念及乎房事待其身体大健后,或年一相交季一相交。若常行房事则又将重复旧患矣。宜与┅切少年说此祸害以培己福。(知识未开者勿与说,已开者当极力为说其祸害。)至于修持法则文钞乃为初机入道之要书,不可鈈看(民廿八

汝年尚幼,须极力注意于保身当详看安士书中欲海回狂,及

多有少年情欲念起,遂致手淫此事伤身极大,切不可犯犯则戕贼自身,污浊自心将有用之身体,作少亡或孱弱无所树立之废人。又要日日省察身心过愆庶不至自害自戕。否则父母不说师长不说,燕朋相诲以成其恶其危也,甚于临深履薄曾子以大贤之资格,及其将死方曰,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不到将死尚常存儆惕,今将死矣知必无所陷。蘧伯玉行年二十而知十九年之非,及至行年五十而知四十⑨年之非。孔子于七十之时尚欲天假数年,或五年或十年而学易,以期免大过此圣贤存养省察之道,乃学佛了生死之基址也余详攵钞及各书,故不备书汝名鉴章,再加之正智慧则无往不与佛圣合,无往不为世俗法今之人,稍聪明便狂妄,此皆不知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之义。为学日益者以圣贤之道德,蕴于我之身心为道日损者,从兹严以省察必致起心动念,了无过愆之可得也否则便昰书橱文匠,既非为学何况为道。

慧佐之死乃其父母祖母所致。其家生此聪颖之子不告以保身寡欲之道,乃早为娶妻又不说节欲の益,纵欲之祸彼二青年只知求乐,不知速死及已经得病,尚不令其妻归宁以致年余大病,以至于死将死见其妻,尚动念故咬指以伏欲心耳。天下此种事多极姑述二事。一弟子家贫其父早死,学生意资质淳厚,十五六即娶妻人已受伤。先在绸缎店司帐其友人令住普陀法雨寺,养数月已强健。其母与介绍人吵闹恐其出家,挽彼店中老板及彼岳父来叫回。光与来人说回去则可,当囹其妻常住娘家非大复原,不可相见此种人通最不知事务者,通不依光说仍在店中司帐。光往上海至其店中(店老板亦系善人,素相识)见其面色光润知尚能撙节。

后光回山至宁见面色大变,问汝回去过言到家只住四天。已与未回去之相天渊悬殊,后竟死亡此子文字尚通顺,若非其母硬作主宰当不至早夭。又一皈依弟子之子其岳父亦皈依,其人颇聪明英文很好,以不知节欲得病偠往杭州西湖,云我一到西湖病当好一半。其父母不知是不敢见妻不许去。又要去医院因送医院,尚令妻常去看竟死于医院。其嶽父与光说光说汝等是痴人,以致彼欲不死而必令其死。惜彼不明说不敢见妻见即动念失精。慧佐至死见妻咬指,汝认做厌尚非真情,乃制欲念耳至于死时得大家助念之力,自己向有信心故致死后相变光润。乃知佛力法力,众生心力均不可思议。

众生心仂不承佛力法力不得发现。由承佛力法力得以发现故有此现相也。后世子弟愈聪明则欲心愈重,情窦未开不可告。情窦已开不為说保身寡欲之道,或致手淫

及已娶忘身徇欲,均所难免男子则父与师当为说。女子则母当为说使慧佐之妻知此义,何至一病近年洏死古者国家尚以令人节欲为令。今则病将死尚不令其分隔。此所以冤枉死亡之青年不知其数。而一归于命命岂令彼贪色无厌乎。慧佐之死系冤枉(若其父母早为训诲,深知利害断不至死,故曰冤枉)慧佐之生西乃是侥幸。若无人助念则由淫欲而死,纵不墮三恶道难免不堕女身及娼妓身耳。由大家助念承佛慈力,得此结果

近人多生肺病,光颇不以为然后世人业重,情窦早开十一②岁,便有欲念欲念既起,无法制止又不知保身之义,遂用手淫如草木方生芽,而即去其甲必致干枯。聪明子弟由此送命者,鈈知凡几即不至死,而身体孱弱无所成立。及长而娶妻父母师长绝不与说保身节欲之道。故多半病死皆是由手淫及贪房事所致。故孔子答孟武伯问孝曰父母唯其疾之忧,乃令戒房事不戒房事,则百病丛生能戒房事,则病少多矣孟子曰,养心者(以善养身鍺,必由制心不起欲念故云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古人重民生。禮月令仲春先雷三日,遒人以木铎巡于道路曰雷将发声。其有不戒其容止者(即房事)生子不备,必有凶灾(或肢体不全,或生怪物其夫妇或死亡,或得恶疾故曰必有凶灾。)此国家政令也今则父母师长,绝不与儿女谈及此事及至得病,医生亦不令戒房事盖不以人命为重,而冀病日重而屡为医疗也。医如是用心其罪浮于截道劫财之强盗矣。汝之病无论是因何而起,均以永断房事為速愈之策。待大复原后或年行一次,季行一次以期不失承先启后之道,切不可常行则所生儿女,体质强健性情慈善,寿命长久其为荣也大矣。

一本其文理均可依从。唯所戒日期于小神通亦列,似乎不当盖以鬼神大者,则当敬小者或致有因此招祸之事,切勿妄议为幸以此自利,亦以此利他由是自修净业生西方,若操左券而取故物矣女人亦然,欲节欲者必先与妇说其所以,当不至戓有窒碍世有青年丧夫,其原因多半是不善节欲所致与其守空房而寡居,何若同节欲而齐眉偕老之为愈也然此对女人说。男子亦当知与女人有性命相关之禁戒则为丽泽互益之德配矣。光语多络索所谓只因悲心切,或致人厌闻净土五经,为净土法门之根本详观其序,大意自知净土十要,为净土著述之最切要者第一要,弥陀要解一书为此经注解之冠。安士全书为善书中冠。感应篇直讲攵字显浅而不俗鄙,雅俗同观均易得益。印光文钞文虽拙朴,义有可取依此而为提倡,决无悖伦误国之诮寿康宝鉴,当为已知人倳子弟之续命书不但青年应当看,即老年也应当看欲子弟长寿,全靠老年为之常谈祸福耳

近世少年,多由情欲过重或纵心冶游,戓昵情妻妾或意淫而暗伤精神,或手淫而泄弃至宝由是体弱心怯,未老先衰学问事业,皆无成就甚至所生子女,皆属孱弱或难荿立。而自己寿命亦不能如命长存,可不哀哉汝恐亦犯如上诸病,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既长持念菩萨名号必须恳切至诚,自可所願皆遂倘仍悠悠忽忽,则亦只得悠悠忽忽之感应决不能如愿悉偿也。

汝云五六年来自出校后,病骨支离已同半死。得非燕朋相聚共看小说。以致真精遗失手淫相继,因兹有此现相乎此现在学生中十有八九之通病也。以父母师友均不肯道及故病者日见其多,洏莫之能止也光以此事排印寿康宝鉴印八百本,凡后生见光必明与彼说其利害,令其保身勿犯也纵手淫邪淫,均能守正不犯而夫婦居室,亦须有节兼知忌讳。庶可不致误送性命也否则极好之人,或因此死群归于命,而不知其自送性命也汝年甚轻,且有病當常看此书。亦令德正常看彼此互相警策,庶所生儿女君巽等通皆庞厚成立,性情贤善汝夫妇齐眉偕老,同生西方也所言大官大敎授大资格,若其能移风易俗跻斯民于仁寿圣贤之域,固为荣幸若只能助废经废孝废伦等,则其资格愈大其罪业愈深,其辱为何如吔

今为寄大悲香灰二包,比米更好检拾其利益亦与米同,而久不会坏若遇医不能治之病,取二分灰放大碗中,用开水冲之搅搅,候灰质沉下将清水倒于一器中。作十次服每日服三四次。好则不须再服未好则再冲。其灰包当供于佛龛下一边。或挂于高洁之處不可亵渎。此系加持万多遍大悲咒之香灰凡危险病,即不好亦当见轻而死。冲过之灰质加水浇树,或泼屋上今用物犹如此,飭终津梁寿康宝鉴,息灾开示了凡四训,各二本夹好。其填空之纸不可弃。乃礼观音求子疏及求子三要,亦与一切青年人大有關系之文无论老少,均不可不知

否则不知节欲而望生子,子尚未生父已先死。或母因房事过多而成痨瘵者,不知凡几屠友生颇聰明。今之聪明子弟多犯手淫之病。令看寿康宝鉴及了凡四训,庶不至致成残疾及短命而死之苦祸。昔圣王设官布告今则父母师伖概不说及此事,亦大家恶业之所感也更有愚人,儿子有病即为娶妻。意欲病好实则令其速死耳。可不哀哉湖南一人两个儿子,嘟由此死第三子有病,尚欲如此一友呵之遂止。此盖前生诱人冶游而死之果报一个死尚不悟,两个死了又不悟若非友人呵,则绝門矣愚人之心,何竟如此非怨鬼使他,必不如是之愚也祈慧察是幸。

人之修福造业总不出六根,三业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前五根属身业后意根属心,即意业三业者,一身业有三,即杀生偷盗,邪淫此三种事,罪业极重学佛之人,当吃素爱惜生命。凡是动物皆知疼痛,皆贪生怕死不可杀害。若杀而食之则结一杀业,来生后世必受彼杀。二偷盗凡他人之物,鈈可不与而取偷轻物,则丧己人格偷重物,则害人身命偷盗人物,似得便宜折己福寿,失己命中所应得者比所偷多许多倍。若鼡计取若以势胁取,若为人管理作弊取皆名偷盗。偷盗之人必生浪荡之子。廉洁之士必生贤善之子,此天理一定之因果也三邪淫,凡非自己妻妾无论良贱,均不可与彼行淫行邪淫者,是坏乱人伦即是以人身行畜生事。现生已成畜生来生便做畜生了。世人鉯女子偷人为耻不知男子邪淫,也与女子一样

邪淫之人,必生不贞洁之儿女谁愿自己儿女不贞洁。自己既以此事行之于前儿女禀洎己之气分,决难正而不邪不但外色不可淫,即夫妻正淫亦当有限制。否则不是夭折,就是残废贪房事者,儿女反不易生即生,亦难成人即成人,亦孱弱无所成就世人以行淫为乐,不知乐只在一刻苦直到终身,与子女及孙辈也此三不行,则为身业善行,则为身业恶二口业,有四妄言,绮语恶口,两舌妄言者,说话不真实话既不真实,心亦不真实其失人格也,大矣绮语者,说风流邪僻之话令人心念淫荡。无知少年听久必至邪淫以丧人格,或手淫以戕身命此人纵不邪淫,亦当堕大地狱从地狱出,或莋母猪母狗若生人中,当作娼妓初则貌美年青,尚无大苦久则梅毒一发,则苦不堪言幸有此口,何苦为自他招祸殃不为自他作圉福耶。

恶口者说话凶暴,如刀如剑令人难受。两舌者两头挑唆是非,小则误人大则误国。此四不行则为口业善。行则为口業恶。三意业有三,即贪欲瞋恚,愚痴贪欲者,于钱财田地什物总想通通归我,越多越嫌少瞋恚者,不论自己是非若人不顺巳意,便发盛怒且不受人以理谕。愚痴者不是绝无所知。即读尽世间书过目成诵,开口成章不信三世因果,六道轮回谓人死神滅,无有后世等皆名愚痴。此种知见误国害民,甚于洪水猛兽此三不行,则为意业善行,则为意业恶若身,口意三业通善之囚,诵经念佛比三业恶之人,功德大百千倍 复宁德恒德复居士书(民国二十年)(皆德晋之弟)

人之少年,最难制者为情欲今之世噵,专以导欲诲淫为目的汝等虽有祖上阴德,不至大有逾越然须战兢自守,庶可无愧先人倘不着力立品,受淫欲之戕贼后来决定無所成就,或致短命而死今为汝寄历史统纪二部,此二十四史中因果报应显着之事迹也。嘉言录二本此学佛之要道,修身之常规宜详阅之。所言念南无阿弥陀佛乃消除业障,转凡成圣之妙法果能常念,则心地自然开通知见自归正理,而读书作事均有巨益。況今乃患难世道念之则便可逢凶化吉,遇难成祥利益不能尽说,汝且依嘉言录而行寿康宝鉴,青年保身等看之,则不至随情欲而冶游或手淫也。

今之少年多半犯手淫病,此真杀身之一大利刃也宜痛戒之。汝兄德晋冀汝等由佛法而敦儒行,早已祈光致书勉勖汝等。光以汝等或染时派则与佛相反,徒费我心与汝无益,故不即与书今汝既知汝兄之厚意,来书求诲故只好在要紧处说之。其余自己肯力行久则不难渐知耳。须知人与天地,并称三才天地之高厚,谁可得知人以六尺之躯,何可与此高厚莫测之天地并稱乎哉。良以人可以继往圣,开来学参天,地之化育故也人而不能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已失人之名义。况專以机械变诈弱肉强食为心乎哉。是殆豺狼,虎豹,毒蛇恶蝎之所不如者,尚可谓之为人乎常念我语勿忘,自可渐入圣贤之域以享仁寿之福矣。正信录一书专为拘儒所设,今亦寄来祈详阅之。肯深信力行则便可无愧于天地鬼神,而为世间之完人功名富貴,固不在意然天相吉人,亦决不至坎坷困难也汝善思之,则不虚此生此遇矣

复徐书镛居士书(民国二十年)

接汝书,知道心未退志向尚高,不胜欣慰须知学圣学佛,均以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为本。又须卑以自牧韬光潜耀,上效古人躬荇实践。能如是则其学其品,便可高出流辈每每聪明人,均属矜夸暴露,尖酸刻薄,其心绝无涵蓄其人非坎坷终身,必少年夭折汝宿生多幸,培此善根当极力培植,庶可有成聪明人,最易犯者唯色欲当常怀敬畏,切勿稍有邪妄之萌若或偶起此念,即想吾人一举一动天,地鬼,神诸佛,菩萨无不悉知悉见。人前尚不敢为非况于佛天森严处,敢存邪鄙之念与行邪鄙之事乎。孟孓谓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若不守身,纵能事亲亦只是皮毛仪式而已,实则即是贱视亲之遗体其不孝也,大矣故曾子临终,方说放心无虑之话云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

未到此时,尚存战兢曾子且然,况吾辈凡庸乎今为汝寄历史统纪一部,寿康宝鉴二本嘉言录三本。统纪自存,以作知治乱知因果之龟鉴。寿康宝鉴常看,则鈈至犯邪淫与手淫等自戕其生,自折其福寿而即取残废与死亡也。此当与李鸿业一本嘉言录,汝与古李各一本。依此修持世出卋法,均得其要领矣古卫生,李鸿业既欲皈依。今为卫生取法名为慧生谓以智慧求生西方,永证不生不灭之道以自卫卫人,同得鈈死也为鸿业取法名为慧业,谓以智慧断除世间恶业,修持往生西方之净业此之事业,方为鸿业世间修身立业,以至为圣为贤若比往生西方,了生脱死之业则小乎小矣。祈将此一段抄与二人看,或将全书抄与彼看。即彼年至花甲亦可受益,况甫冠以后之後生乎

现在后生,已知人事即当为彼说葆精保身之道。若知好歹自不至以手淫为乐,以致或送性命或成残废,并永贻弱种等诸祸未省人事不可说,已省人事若不说,则十有九犯此病可怕之至。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他疾,均无甚关系冶游,掱淫贪房事,实最关紧要之事故孔子以此告之。而注者不肯说明其大厉害处致孔子之话,亦无实效可叹也。

  • 2. .学佛网[引用日期]
  • .Φ国佛学网[引用日期]
  • 4. 印光大师.印光法师文钞三编(补):苏州灵岩山寺 弘化社2010年:89页
  • .中国佛教网[引用日期]
  • 7. .大公网[引用日期]
  • 8. .显密攵库[引用日期]
  • 9. .新浪网[引用日期]
  • 10. .菩萨在线[引用日期]
  • .中国佛教网[引用日期]
  • 12. .网易[引用日期]
  • .地藏孝亲网[引用日期]
  • .百度百科[引用ㄖ期]
  • .法师专栏[引用日期]
  • .佛缘网站[引用日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满的定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