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让人头疼的14岁孩子头疼是怎么回事的教育问题

用户等级:小学四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2 小时
等级:小学四年级
<em id="authorposton12-4-5 16:48
查看: 1486&
本帖最后由 海绵宝宝ing 于
17:35 编辑
& &这段时间,孩子说,学校有开生理课,讲些两性知识。我问他同学们都什么反应,他说,同学都觉得很正常,多少也会了解一些。
& &我从未真正意义上的跟孩子见过有关性的话题,但是孩子被动的接受,不如直接跟他说!
& &所以说,青少年性教育,其实本质上最大的障碍来自父母!
& &看看下面关于青少年性教育问题的几篇文章吧,或许下一次,还在再跟你提起这个话题的时候,你就能够直言不讳了!
& &本文索引:
& &青少年性教育-感悟第一篇——
& &青少年性教育-感悟第二篇——
& &青少年性教育-感悟第二篇——
& &青少年性教育-感悟第四篇——
& &青少年性教育-感悟第五篇——
& &据估计,中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已经达到了100万,其中以15-19岁的青少年为主。专家表明,这是由于中国中小学生缺乏青少年性教育知识造成的!
& &所以,这是一件刻不容缓,必须去做的事!
用户等级:小学四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2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2-4-5 16:48
本帖最后由 海绵宝宝ing 于
16:49 编辑
青少年性教育-感悟第一篇-性教育,作为父母,你必须首先克服心理障碍(上)
“儿子看的书,我都要翻一遍,瞧瞧有没有‘不健康’的内容……”张先生有些尴尬地说着自己的秘密。其实,像张先生这样的担心并不是没有原因。毕竟,在很多人眼里,“性”是一个让人又羞涩又向往的话题。尤其是青少年,对异性的渴望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浓;自己摸索,处理不当,导致性病、堕胎的例子也在不断增多,难怪很多父母暗自着急。可担心于事无补。“您会和孩子讨论性问题吗?随机询问几位家长,很多人表示从来没有考虑过,也有的表示“很想对孩子说,但怎么开口还真难”。一名高中男生则直接告诉记者:“我的性知识大都是从网络和杂书中得到的,平时即使有疑问也不敢问家长,最多和同学讨论一下。如果家长和老师能系统、科学地讲解性知识,就能避免我们走很多弯路。”一方想说不好说,一方想问不敢问,“性”真那么难以启齿吗?
情色信息铺天盖地 孩子沉默父母着急!克服你心中的青少年性教育障碍!
现在,孩子成长的环境和以前比变化很大,网络、广播电视、报刊杂志、朋友、学校等,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记者采访了10位家长,无论孩子上幼儿园、中小学还是大学,90%的父母都提到了性教育问题。林女士的女儿上幼儿园了,有一次孩子在外面玩耍回来突然问:“为什么哥哥站着嘘嘘,为什么我没有‘小鸡鸡’。”更让林女士头疼的是,影视作品里有生孩子的情节,好奇的女儿看到后总追问“我是从哪儿生出来的”、“怎么进到了妈妈的肚子里”,一连串问题像炮弹一样把没有心理准备的父母打得晕头转向。
年纪小的孩子容易好奇,也憋不住问题,喜欢发问。青春期的孩子,则深沉了,不问了,但好奇的眼神更让父母闹心。专家认为,正是这个懵懵懂懂的时期最重要。方先生在国外工作过,思想比较开放,但当他在孩子抽屉里发现避孕套时,还是惊出了一身汗。“我不知道该怎么办,孩子上高中了,那方面的事我不知道他了解多少。”遇到性事口难开,方先生和爱人仿佛挨了一记闷棍,关于少女堕胎的消息更像针一样扎在他们心上。
在各种信息渠道中,网络等电子媒体最值得关注。在大城市,几乎所有孩子都会上网,城镇乡村也有不少网吧。记者在网上点击“书库、游戏”等关键词时发现,50%多的条目链接了广告信息,而图片暴露、言语大胆的广告更是层出不穷,比如“曲线诱人、缠绵夜话”等。在影视作品和畅销小说中,含有情色内容的片段也不少,接吻、床戏越来越多,这些都可能被孩子模仿。林女士说,女儿有一次突然跑来要和她亲嘴,说是和电视里学的,让她哭笑不得。张先生则担心,孩子血气方刚,容易冲动,哪天自己去尝试,就麻烦了。他曾就少女堕胎的消息旁敲侧击地和孩子谈过性行为过早的问题,哪料儿子竟说:“处男?这年头还有这个词?”在记者采访的重点学校学生中,几乎所有人都是通过两个渠道获得性知识的:色情电影和朋友的经验。
用户等级:小学四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2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2-4-5 16:48
青少年性教育-感悟第一篇-性教育,作为父母,你必须首先克服心理障碍(下)
青少年性教育刻不容缓!性行为年龄越来越小 性知识贫乏令人吃惊
青少年发生性行为已经不是个别案例。日前,广州、香港、澳门、台北开展了一项名为“青少年网上亲密关系”的调查。调查对象是15岁左右的中学生,有效问卷3000多份。调查显示,青少年普遍认为在网上结识异性很容易,40%多的受访者表示很想触摸对方,约30%的受访者有性幻想。
家长给孩子讲性知识时,不妨按年龄段、有针对性地给予正确指导,如0至3岁、3至7岁、7至12岁、12至17岁。比如,孩子上幼儿园时,鼓励他们多和异性接触,教他们男女生不能共用一个厕所,养成性别意识。上小学后,向女孩讲月经现象,避免她们月经初潮时惊慌失措,甚至对性造成肮脏的印象。上初中后,家长可认真地给孩子讲解,性行为应该是夫妻之间的行为,一般分为3个阶段:边缘性性行为,比如拉拉手;过程性性行为,包括拥抱、接吻、抚摸等;实质性性行为,也叫目的性性行为。在这个过程中,第二阶段最重要,未婚者应该把行为控制在这一步。孩子成人后,除了教育他们从道德层面尽量避免性行为外,还要教他们学会使用安全套等避孕器具。有家长对孩子进行公开性教育,一同参观计划生育图片展览,或通过影视资料直观了解性知识,并与孩子一起讨论,消除他们对异性的神秘感。
用户等级:小学四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2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2-4-5 16:55
青少年性教育-感悟第二篇-系统的性健康教育,应从孩子六岁开始!
& & 自从女儿上了初中,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副教授任宝菊一直很头疼青少年性教育问题,“她们班上不少同学在‘谈恋爱’,总会有表白的事情发生。我很担心,不想让她这么早想这些事情。”任宝菊也和其他家长有过交流,“大家也没什么好办法,只能互相开导。”
& & 孩子一般从什么时候开始有“性”意识?调查中,公众给出的排序依次为:初中(45.9%)、小学(42.5%)、高中(5.5%)、大学(5.3%)。深圳“成长与性”工作室创办人、儿童性教育专家胡萍,曾在全国40多个城市的幼儿园和小学做过调研,发现现在八九岁的孩子会交流喜欢异性的话题,10岁的孩子会交流怎么谈恋爱。她觉得,这种情况应该引起家长的足够重视,孩子应该在6岁开始接受有计划、有明确目标的、适合孩子各个年龄段性青少年性教育。
& & 而调查显示,当问到“孩子系统了解性知识的最佳年龄”时,49.0%的人选择“11~14岁”,其次是“15~16岁”(26.9%),只有12.1%的人选择“10岁以前”。
& & 首都师范大学性教育和研究中心主任张玫玫认为,性教育应该渗透到孩子的养育中。“很多人认为性教育就是告诉孩子和性有关的生理反应和行为,其实这只是很基础的一部分。”性教育应该承担起明晰男女社会角色定位的责任,让孩子们学习做健康、自信、快乐的男人和女人,包含性生理知识、性心理建构、性别教育、异性人际关系教育、性美感教育、性道德教育、性自护教育等。
& & “青少年性教育是循序渐进的。”张玫玫说,如果从小没有很好的教育,到了青春期,青少年对性问题就会特别好奇,会比较忙乱和躁动。甚至现在很多大学生还在补课。所以会看到很多大学生恋爱,很快进入性关系,失败,再恋爱,他们不知道应该和一个什么样的人确立恋爱关系,也掌控不了两人之间的关系,带来很多痛苦。
用户等级:小学四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2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2-4-5 17:05
青少年性教育-感悟第三篇-性教育何时才能扯下“遮羞布”?
性教育似乎是一个令人们说起来、听起来都会感到羞答答的词汇。然而,这又是一个关系到每个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的问题。
“我们的性知识都来自于网络”旻宁是一个12岁的男生,他说上网时经常会有意无意的搜索到或者碰到色情网站。而对于这些网站的的态度他一点都不反感,这是他得到性知识的最主要途径,他甚至会搜索一些内容然后去和同学互通有无。
比旻宁大两岁女孩的依珊,她说她也曾不小心就进入到一些色情网站,最开始由于女孩子的矜持,很快的关掉,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大生理上的变化,对于性的懵懂和好奇,让她也曾偷偷在网上看过一些与性有关的信息。像旻宁、依珊这样的孩子可以说,绝对是目前中国大陆大部分少年儿童的代表,他们对于性的认知更多的来自于色情影片和一些网络上插科打诨的文字。
更有人四年级的时候就和同学一起偷偷看过色情电影,而因此成了他们班的“性学大师”教导别人。和以前的环境不同,如今八成的孩子9岁前开始接触互联网。当家长们看着孩子们熟练的操作着计算机时,是否想过他们正在从一个又一个网站中浏览着怎样的信息呢。&&详细
教育者谈“性”色变,常识缺乏危及青少年健康!青少年性教育何时破冰?
深圳皇岗中学一位14岁的初二女生郑晓玲,在两名同学的帮助下,花了近一年时间,对深圳市7所学校、40多个家庭和750名初中学生进行性教育状况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性问题态度是封闭、回避的,他们视与孩子谈性为禁区,存在“谈性色变”的观念。有71.6%的家长从不会主动给孩子讲授性知识,当孩子向父母询问性知识时,14.5%的家长会加以斥责,27.7%的家长会进行欺骗,只有18.6%的家长耐心回答。在看电视出现亲热镜头时,有48.6%的家长会换台。
而青少年性教育知识的缺乏直接导致了青少年对性的无知与好奇,从而也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据估计,中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已经达到了100万,其中以15-19岁的青少年为主。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特别强调在青少年中开展青春期和性健康知识,艾滋病性病知识,以及禁毒知识的普及教育。南京市一项调查显示,每年来南京市妇幼保健医院做人流手术的对象中,未婚女青年已经远远超过已婚妇女,两次或两次以上流产的女性占这些未婚女性的40%以上。接受调查的人当中,年龄最小的只有13岁。可见青少年性教育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用户等级:小学四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2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2-4-5 17:28
青少年性教育-感悟第四篇-日本性教育背后的纠结
在亚洲,日本被认为是性文化较为开放的国家,对青少年性教育也很重视。日本亚马逊网站的相关搜索结果显示,针对青少年性教育科普书、教材多达2500多种。然而不少日本教育界人士却认为,日本在青少年性教育方面依然是一个相对保守的国家。性教育教科书,作为青少年性教育的主要载体,日本人对其态度显得暧昧而复杂:一方面无法否认青少年性教育教科书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却对不少教材内容严防死守,甚至将其视为“洪水猛兽”。
  青少年性教育教科书备受争议
  在青少年性教育方面,日本一直不乏经验与成果。日本专家武川行男编写的性教科书《五分钟性教育》被誉为日本年轻夫妇的必备之书。武川行男把性教育视为“与心灵关系密切的教育”,认为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儿童人格的完善。武川行男和其他一些性教育专家多年来一直强调,合格的性教育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上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教育界人士对日本性犯罪低龄化趋势忧心忡忡,一再呼吁政府和社会在性教育方面改变保守姿态,重视性教育教材的编写。然而,在许多日本中小学里,性教育依然是一个“敏感地带”。
  “130万本书,刚印好,一个月后就成了绝版。”日本母子卫生研究会的一位工作人员至今仍对2002年出版发行的一本性教育教科书印象深刻。
  日本母子卫生研究会隶属于厚生劳动省,在青少年性教育研究方面具有权威性。针对日本青少年性犯罪率上升的社会状况,该会曾在2002年编写出版了针对中小学学生的性教育教科书《思春期的爱与身体之书》,共印刷130万本,于当月发放给各个学校。由于详细讲述了避开性侵犯和性虐待的方法,《思春期的爱与身体之书》在发放一个月后即遭数名众议院女议员的抗议,引起国会激烈讨论,最终被认为传播“过激的性教育”而成为绝版。
  日,据《读卖新闻》报道,时任首相小泉纯一郎在参议院预算委员会会议上公开批判了当时的小学三年级性教育教科书,认为其过于赤裸裸地展现了男女的性行为,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一些国会议员更进一步认为教科书不应用图解的方式讲述性知识。除了教材内容遭到批判,在教科书的使用对象和教授方法上也一直是争议不断。不少日本家长对性教育及其教材仍然持有保守观点。日本家庭在孩子幼时大多有亲子共浴的传统习惯。不少日本家长因此认为,比起课堂上生硬的讲述,家庭中潜移默化的性教育更能为孩子接受,尤其反对在小学期间过早地开始学校的性教育。针对小学三年级学生的教科书配套音像教材就曾一度遭受东京都教育委员会的否定。
  2003年,位于东京都的七生养护学校更因采用人偶和修改儿歌的方式向学生讲述性教科书而受到《产经新闻》的激烈批判,被批评是一种“猥亵”的教育方法。此事引发了自民党和民主党不少保守议员的联合抗议,最终这种教育方法被勒令禁止,七生养护学校的一百余名相关教职人员也受到处分。期间,东京都立妇人福祉中心的山田越之教授等教育人士大力呼吁增加正面的性教育内容,日本政府却因担心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而始终态度消极。
  青少年性教育“纯洁教育”显现隐讳心态
  在日本,性教育被称为“纯洁教育”,显示了日本人对性教育问题的隐讳心态。二战后,受美国影响,日本社会掀起了对西方文化的崇尚潮流,西方的性自由和性解放价值观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日本社会所接受。日本法律允许色情行业的存在,无处不见的成人广告、成人漫画等逐渐引发公众对青少年成长环境的忧虑。从1947年起,日本引进了基督教会的禁欲主义性教育观,将性教育称为“纯洁教育”,态度较为保守,形式十分隐讳。1949年,日本文部科学省设立“纯洁教育委员会”并发布《纯洁教育基本要项》,指导学校在整体教育过程中穿插进行青少年性教育。1955年,日本建立“纯洁教育分科审议会”,制定了《纯洁教育试行方法》,开始将性教育引入学校课堂。日本式的“纯洁教育”以讲授基本生理卫生知识为主,日本的各类学校根据文部科学省制定的《学习指导要领》,在一定的课程中,有计划地进行性教育。此外,在特设的“道德”课程等学校教育活动中,也穿插部分性知识、性道德方面的教学。
  日本真正开始重视性教育则要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伴随着艾滋病患者的大量出现,日本政府意识到对青少年进行有效的性教育迫在眉睫。日本政府进一步推动了针对青少年的性教育,除了大量编写性教育教材,散发保健宣传手册之外,还在学校教学中加大了性教育课程的设置安排,同时摸索更有效的教学方式。日本文部科学省发布的《关于学生指导中的性指导》手册,指明了日本政府对中小学性教育的四项目标:使学生清楚认识自我的性特征;培养学生尊重人性和男女平等的精神,构筑和谐的男女人际关系;培养学生作为家庭和社会一员的基本意识,适应身心发展;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活方式。
  在当代日本,国民的性意识日益开放,价值观也更加多元,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各种大众传媒性报道的“狂轰滥炸”下,日本青少年的性生理和性心理的发展趋向早熟,性犯罪低龄化趋势明显。2005年,日本性教育协会实施的“第六次青少年性行动调查”结果表明,日本青少年的性知识获取渠道及影响其性意识、性行为的主要因素有朋友、大众传媒和学校等,而通过教科书来获得性知识的青少年人群比例在不断下降。
  日本性教育协会认为,倘若学校的性教育逐渐被边缘化,青少年获取性知识的其他渠道又得不到相应规范,这将对日本年轻一代的身心健康造成重要影响。分析人士认为,比起对性教育教科书的内容和形式争论不休,如何规范非学校渠道的性知识传播才是真正需要关注的问题。
用户等级:小学四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2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2-4-5 17:33
青少年性教育-感悟第五篇-小学生宾馆开房引热议 性教育缺失令人担忧
《东方八所一对小学男女生开房被父母抓现行》报道了某晚晚,家长在东方市八所镇二环南路x宾楼宾馆,将一对前来开房的小学男女生从房间内揪了出来,双方家长痛心疾首险些发生冲突。此事引起了东方市民的热议。东方市民张先生打来热线称,看到这则新闻,他感到非常震惊,孩子出现了这样的问题真让人痛心和忧心。张先生的孩子在读初中,看到这则报道,他决定找机会和儿子谈一谈,但是不知道怎么开口,毕竟之前没有谈过这个问题,相信这也是许多学生家长的困惑。
& & 青少年性教育缺失!早尝禁果对孩子危害大
& & 撇开两个开房的孩子是否有性经历不说,过早的性行为对孩子的身体和心理都带来危害是毋庸质疑的。据了解,海南省少女意外妊娠中心曾经给一位20岁的女孩进行人流手术,当时已经是她第13次做人流,属于手术高危人群,据了解,其未成年时便有了性经验。据他们调查,到医院进行人流手术3—4次的未成年人和年轻女孩所占比例也不少。这种现象不得不引起社会的重视。据南国早报报道,南宁市一所中学年仅14岁的小美,去年8月,在母亲的陪同下做人流手术。母亲发现小美怀孕纯属偶然。那天,母亲因有事提前下班回家,推开门,看到小美与一男同学依偎在一起看影碟。一看屏幕,母亲几乎要晕过去。一番审查后才得知,他们早就有了“那事”,小美还因此怀了孕。
& & 青少年性教育缺失!早恋问题让家长老师烦恼
& & 不知道怎么开口和孩子谈早恋和性的问题,这是许多学生家长和老师都遇到的问题。
& & 三亚市民刘先生说,自己孩子上初二,近来经常寻找一些与性有关的书籍来看,显然对此非常好奇,而且他和班里一个女同学关系比较亲密。“曾经和孩子谈过一次,但是失败了。”刘先生说,一和孩子谈到性,孩子就神情紧张跑开了,很长一段时间感觉他和父母疏远了许多。此后,他就不敢和孩子谈类似的问题。冯女士是一所学校的班主任,她说,早恋问题确实比较棘手,令人苦恼。
& & 心理专家:要疏而不能堵!正面青少年性教育问题
& & 记者采访了中科院心理研究所EAP高级咨询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师咸卿先生,他表示,13、14岁正是孩子在情感和性方面有所萌发的时候,现实中他也碰到过不少类似的案例。前不久,三亚一位初二的女中学生和同班的男生早恋,被父母察觉,其母亲要求其转学,女孩不愿意,甚至离家出走。此家长采用了“堵”的办法,但是适得其反。面对这个问题要善于疏导,而不是一味地堵。家长包括许多老师,面对孩子早恋,常常采取极端的措施来解决问题,而忽略了性生理教育、性心理教育是一门科学。他建议,学生家长和老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的同时,应当注重引导的方法。
用户等级:初中一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38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2-4-6 09:30
性教育,不可忽视的话题
用户等级:小学三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50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2-4-13 15:39
希望教育工作者重视孩子的性教育!
Powered by十天内免登录
从14岁少女产婴掐死
看青少年健康成长教育问题
14岁的少女,本是处在一个花季的年龄,有着自己童话般的梦,心里装着的是一些水晶球、城堡类的事物。然而,近日有新闻曝出,在驻马店西平县,已满14周岁的女孩彭某产下一女婴后,亲手将女婴掐死。如果这件事情不是被媒体报道而出,而是在坊间听到,我们也许只会觉得这是一个笑话,一个骇人听闻的事件。虽然事件当事人彭某最终以涉嫌杀人罪、与其发生关系的刘某以涉嫌强奸罪被捕,但他们所做的错事、所付出的代价却也直接对社会、对教育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该如何让青少年健康的成长?青少年成长的道路上,又存在着哪些问题?回到事件本身,虽然彭某和刘某还均未达到国家法定成年年龄,但是,却也对社会有了整体的认知度。接受过的教育,也应该让他们对事情的是是非非有一个很明确的认识。但是,为何两个才十几岁的孩子,最终却走上了犯罪的道路,究其原因有三: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孩子人格教育,对法律的认知度。1、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在中国有一句古语叫:“人之初,性本善”。虽然也有言论说:“人之初、性本恶”。但无论从哪个观点来看,人的性格是完全可以通过后期的学习而发生变化的。十四五六岁,按照自然人的成长规律来讲,正处于一个青春躁动、好奇心强烈和向成年人过渡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更需要家庭和学校投入更多的精力来教育引导他们。然而,在一些家庭以及学校教育上,都认为,孩子十四五六岁,已经基本成长为一个小的成年人,有自己对事物的判断力,可以放手他们,让他们自己去判断所做事情的是与非。也就是说,鼓励孩子大胆去做他们想要做的事情。但却不知,这个阶段的他们也存在着另外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对事物的好坏没有一个完全主观能动性的认识。也许有时候做一件事情就是出于好奇,或者是出于好玩。同时,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当下的孩子,基本上都有着认知早、早熟、思维活跃、意识活跃等特点,那么,作为家长和老师,在这个时期,就必须时刻的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及时了解孩子所做的事情,和孩子经常的沟通。2、孩子价值观教育在中国还有一句话叫:做事先做人。这里所提到的“做人”,也就是一个人的人格和价值观的培养。很多公司当下选拔人才,也特别重视一位员工的人品和价值观是否良好。你做事不好,通过多锻炼、多学习也许会很快的提升上去,但是,一个人的人品和价值观出现了问题,事情是肯定做不好的。孩子的价值观、人品教育,不仅来源于家庭、学校,还来源于整个社会。家长和学校必须清楚的认识到,国家所需要的人才,是品学兼优的人才。那么,作为孩子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家庭、社会,理应给孩子提供一个健康成长(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的环境。经常给孩子介绍有益于人品培养的书籍,推荐孩子看一些有益于成长的电影,比如说《当幸福来敲门》《肖申克的救赎》《海上钢琴师》《阿甘正传》。3、对法律认知度的教育作为孩子的监护人和学校,我们首先让学生明白的一个问题是,所做的任何事情都必须是在国家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我们在享受国家法律带给我们个人人身安全权益的同时,也应该去履行维护法律权威的义务。16岁的刘某,和才满14岁的彭某发生关系,一定程度上是对我国法律的认知度不够。发生关系后,两个人选择了逃避,甚至于彭某在产下女婴后残忍的亲手扼杀,更是反映出了彭某在法律观念上的空白。作为刘某和彭某,事情发生后,本应是有正确的处理途径可走,但两个人,在胆怯和法律观念的缺失下,最终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应该付出的代价。我们最后再回到事件本身,从彭某和刘某事件而言,完全透露出青少年犯罪具有突发性的特点。突发性之所以成为少年犯罪的特点,由于少年的犯罪动机往往比较简单,其目的单一,随意性强。常常是受到某种因素诱发和刺激,或一时的感情冲动而突然犯罪。这种突发性行为反映了未成年人情感易冲动,不善于控制自己。青少年同时具有强烈的模仿性,然而由于他们年龄幼小,辨别是非能力薄弱,易感性强。&所以,作为青少年监护人的家长、学校,老师,应该时刻关注青少年心理变化,经常和他们进行沟通,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博林)
本文来源:网易
责任编辑:zjyang
关键词阅读: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洛阳民警在处警过程中遭暴力围攻,嫌疑人无视民警鸣枪警告抢夺枪支,民警开枪致1死1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孩子头疼怎么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