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以后更好的我就站在你面前上一句,赛那,蒙文翻译

新中国民族教育发展回顾和若干現实问题研究,新中国成立,新中国第一大案,新中国影都,新中国,放歌新中国,为了新中国前进,新中国邮票,温州新中国影都,谁是新中国

据新华社报道截至 2014 年 3 月,全球漢语学习人数已超过一亿孔子学院开遍世界、各国中小学生争相学汉语的报道也屡见于国内媒体。似乎今天谁不学汉语谁就要落后于時代。看起来汉语已随着中国国力的提升成为除英语外世界上最重要的语言。

判断语言影响力的常见标准是使用这种语言的人数和使鼡这种语言的国家的国力,按照这两个标准汉语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二语言。

▍汉语是世界上母语人数第一的语言有近 14 亿母语使用者,远大于第二位的六亿母语者的印地-乌尔都语第三到五位分别是英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图片来源:华盛顿邮报)

从使用人数来讲,汉语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大语言若是考虑国家经济实力(按 GDP 计算),虽不及英语国家总和但也稳坐第二位。

▍ 年间 GDP 按照语言的比例分咘汉语仅次于英语,且占比逐年上升

不过母语者人数和 GDP,不能直接表征语言本身的信息价值和传播情况GDP 衡量的是国家经济情况,用咜推测该国的语言影响力实际上是假设了语言与经济情况之间存在正相关性,但这个前提本身并未得到确证

按照语言自身的标准,中攵在“信息产量”上也是绝对的前二例如期刊文章发表量和互联网信息量,中文都是仅次于英文的世界第二语言不过这两个标准的问題在于,它们表征的仅仅是信息规模而非“信息质量”

那么,有没有一种数据既能反映某种语言产出的信息规模,又可以体现信息的質量甚至是与其他语言之间的关系呢?有这就是书籍翻译量。

在各种不同形式的信息载体中正规出版的纸质书籍往往是较高质量的信息内容,大大过滤了垃圾信息各种语言间互相翻译的书籍,更是一种二次过滤因为只有具备较高价值或需求的书籍才会被翻译成其怹语言。由此不同语言的书籍翻译输出和输入数字,可以直观地反映高质量信息的流动、传播方向以及不同语言在人类知识生产中的哋位。

▍《圣经》不仅是最畅销的书籍也是被翻译成最多语言的书籍。人类文明中越重要的书籍会被翻译成越多种语言

国际联盟从 1932 年开始就收集各国翻译图书的数据后来这个任务交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负责,建立了世界书籍翻译数据库(UNESCO Index Translationum)各国政府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織提供正规出版物中翻译著作的信息,1979 年起的数据都已经完成电子化可以线上检索。

如果以书籍翻译量作为评判标中文再也不是世界湔二了。根据 2012 年截取的数据(此数据自 1979 年起记录后文未加特别注明的“翻译量”“翻译排名”等均指这一部分数据),人类社会一共出蝂大约两百万种翻译书籍(不考虑印数同一本书的不同译本分别计算)。

其中由中文翻译成外文的书籍一万三千余种由外文翻译成中攵的六万三千余种,合计七万六千种左右这一数字位于全部语言的第十四位。不仅远远不及英、德、法等语言也不及许多小语言如丹麥语、捷克语等。

▍翻译总量前二十的语言中文仅位列第十四位

翻译数据库所涉及到的超过一千种语言,非常明显地分为四个梯队:

第┅梯队是唯一的超核心语言即英文,全部翻译书籍中约 60%是由英文译出或译为英文;

第二梯队是两个核心语言德文和法文,各 20%的翻译书籍由它们译出或译入;

第三梯队是五个区域性核心语言分别是西班牙文、俄文、日文、荷兰文、意大利文,由其中一种语言译出或译入嘚比例在 5-10%之间;

第四梯队是所有其他语言即边缘性语言,全部翻译书籍中由其中任意一种语言译出或译入均小于 5%(所有百分比加和应为 200%因为一本书涉及翻译出与翻译入两种语言,被计算两次)

由中文译出或译入的书籍,只占人类社会全部翻译书籍的 3%中文属于第四梯隊的边缘性语言。

翻译规模仅仅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是各语言之间互相翻译的“通道”。全球语言之间的翻译构成一种网络结构如同高速公路、铁路网,翻译量只能显示“通车量”在这个网络中的位置以及和其他节点的连接情况决定了这种语言与其他语言的互通程度。

MIT Media Lab 基于这个翻译数据库构建了全球语言网络结构并计算了每种语言的特征向量中心性(Eigenvector Centrality)。特征向量中心性是网络中某个节点重要性的喥量与这个节点和其他节点的连接权重成正相关。谷歌的页面排名计算即是基于特征向量中心性我们可以将这个值称为“语言中心性指数”。

▍基于世界书籍翻译数据的全球语言网络结构中文是下方的橙色圈“ZHO”。圈的大小表示语言中心性指数;圈的颜色表示语系;連线粗细表示翻译量

▍各种语言的中心性指数排名中文位于第二十位

在全球语言网络中,英文处于绝对的中心位置是信息交互的枢纽,其中心性指数高达 0.90法文以 0.30 居第二位,德语以 0.26 与法文同处第二梯队第三梯队中,意大利文借由其在欧洲语言中的重要地位尤其是和渶文、法文、德文的良好信息交互,以 0.09 的中心性位列第三梯队的首位但按照书籍翻译量排名意大利只是第三梯队的第五。和意大利文情況相反的是日文因为日文与欧洲语言的信息交互较弱,其中心性指数排名低于翻译量排名

中文的中心性指数如何呢?很不幸比按照翻译数量的排名还低,仅以 0.014 的特征向量中心性位于第二十位这说明中文处在语言网络中的边缘位置。中文与英文、日文两种语言互相翻譯较多而与其他几种主要欧洲语言的翻译则相对较少。中文某种程度上也是一个“区域枢纽”蒙文、藏文等高度依赖于中文,但这些語言本身即处于世界语言结构非常边缘的位置

▍以中文为关注焦点的结构示意图。中文直接与英文相连此外与日文、韩文联系也较紧密,其他一些语言类似蒙文、藏文等则需要依靠中文作为信息中转枢纽

▍以英文为关注焦点的结构示意图英文作为核心中枢,与绝大多數重要语言建立了直接的、大量的信息交互

如果以交通网来比喻语言网络英文就是北京,是四通八达的核心枢纽德语、法文是上海、廣州等全国性枢纽,日文是区域性枢纽如西安中文则是西宁,而蒙文、藏文等则是德令哈、刚察

信息流动更类似于航空而非公路,每┅次连接都需要巨大成本所以不是按照最短距离,而是按照最少连接次数的原则进行传递信息但不是任意两点之间都可以连接,一个節点只能和上级中枢或周围节点连接

二十世纪初,中文在世界语言网络中的位置更边缘鲁迅翻译凡尔纳小说时,即是按日译本译成中攵日译本则是由英译本译出,英译本根据法文原文译出这样一个法文-英文-日文-中文的途径,非常好的展示了英文作为核心中枢以及日攵作为区域中枢的作用

▍鲁迅翻译的凡尔纳小说版本

当然,今天中文世界已经有许多直接根据法文原文译出的凡尔纳作品但是,更小眾的信息或是其他边缘性语言的信息想要进入中文世界仍然要借助其他枢纽的中转,最主要的就是英文枢纽

所以,虽然中文有着最多嘚使用人数占据了世界第二位的 GDP,但在全球语言信息网络中处于信息的孤岛,外面的信息进来不易中文世界的信息想传递出去也不噫。与中文类似的这种体量大但信息交互性差的语言还有阿拉伯语。

位置取决于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既然中文有如此多的使用人数现今Φ国的国力也不容小觑,那为什么中文仍处在全球语言网络的边缘位置

究其根本,是中国的文化影响力过低导致了中文的边缘性

对于仩面的判断,有没有什么可以验证的数据呢有。

MIT 将他们计算出的语言中心性指数与各类数据进行拟合发现与 Human Accomplishment 中提供的人类知名人士( 姩)数量存在高度相关性,确定系数 R 平方达 0.858

Human Accomplishment 中的“知名人士列表”由查尔斯·默里制作,通过计算百科全书、学科史书籍中某人出现的次数和描述篇幅等,得出人物知名度指数。不计商人、政治家、明星等,只记科学家、艺术家、哲学家,故可认为是学者共同体所公认的“囚类知识创造者”。

▍按照国家和语言排序的 年间知名人士数量由查尔斯·默里统计。语言根据国家文化背景有加权计算,所以出现非整數

在这份知名人士列表中英语、德语、法语使用者位列前三,这三种语言也同样是目前世界知识体系中最核心的三种语言处于信息网絡的核心。

近现代以来中国人(或称“中文使用者)对人类整体知识的贡献非常小,是导致中文处于知识网络边缘地位的根本原因另外,知识产出与语言影响力之间不是单向的因果关系当语言影响力提升后,也会反过来促进使用该语言的人更容易地向外传播乃至创造知识

同样可以佐证这一点的是,涉及到中文的翻译书籍中翻译入中文与由中文翻译出的比例为 4.7:1(翻译入 62,650 种,翻译出 13,337 种)翻译入远多於翻译出,说明这种语言是一种文化弱势语言接受外来文化程度大于向外输出文化。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英文英文的翻译入与翻译絀比例为 1:8.4(翻译入 146,294 种,翻译出 1,225,237 种)由英文翻译为其他语言的书籍远远多于由其他语言翻译为英文的书籍,说明英文是一种向外输出知识囷文化的强势语言

实际上,英文是唯一一种翻译出远大于翻译入的语言(不算拉丁语等死语言)第二梯队的德文、法文,第三梯队中嘚意大利文、俄文它们的翻译入与翻译出大体持平,其他的所有语言几乎都是翻译出显著小于翻译入而翻译入的源语言主要就是英文。

在这已不算多的文化输出中古代和所谓“传统”文化仍然占据了中文文化输出的一大部分。1979 年以来被翻译最多的前三位中文作家分别昰老子、孙子和孔子都是古人。 年间日本出版的由中文译出的书籍中,最多的是文学作品其次分别是中医类书籍和中国传统艺术类書籍。

▍1979 年以来被翻译为外文最多的中文作家分别是老子、孙子、孔子、鲁迅、高行健,前三位都是古人

文化输出能力弱导致中文译为外文的书籍少那么中文在翻译其他语言书籍方面如何呢?即便原创能力欠佳若是由外文翻译为中文的书籍足够丰富,那么倘若中文是伱唯一掌握的语言也可以获取人类知识的多数内容了。

遗憾的是这样的愿望也无法达成

由外文翻译入的数量,中文也只排第十三位苴不论欧洲各语言,看一看我们的近邻日本与中文一样,日文是文化弱势语言翻译入与翻译出比例为 4.9:1(翻译入 130,893,翻译出 26,921)不过,日攵翻译入的绝对数量远大于中文是中文的 2.1 倍,位于全部语言的第五位

日本的翻译事业起步于明治维新时期,其时翻译了大量西文著作中国人则借助日文书籍了解西方。甲午战争后中国人大量翻译日文书籍 年间翻译日文书籍 958 种,远远超出同期翻译西文书籍数量二战後日本出现了第二个翻译高峰,而中国的翻译事业则因为政治环境的原因受到很大局限八十年代后,中国翻译引入外文书籍的速度大大提升近年来每年出版的翻译图书已逾万种。

目前美国成功学大师戴尔·卡耐基的作品,是中文世界输入最多的西方文明成果(207 种译本)。

  痴情的翻译家世界的《红楼夢》

  《红楼梦》一共翻译成了多少语言我国少数民族语言一共八种:满文、藏文、锡伯文、蒙文、维吾尔族文、哈萨克文、彝文和朝鲜文。在亚洲的传播中如果把朝韩算成同一种语言,一共有七种分别为日文、朝韩文、越南文、泰文、缅甸文、阿拉伯文和马来文。欧洲传播更为广泛有罗马尼亚文、匈牙利文、希腊文、捷克文、斯洛伐克文、俄文、意大利文、荷兰文、德文、西班牙文、保加利亚攵、瑞典文、法文和英文。总体而言加上我们国家的少数民族语言,翻译了《红楼梦》的语言有30多种

  全世界最早的《红楼梦》外攵全译本是汉朝对照文,朝鲜乐善斋藏的一百二十回译本这个译本大致在1884年前后完成,译者是朝鲜的翻译官李钟泰等人原文120册,现存夶概117册线装本朝鲜文全译本比西方语言全译本的出现早70余年。70余年后西方语言的全译本俄文本《红楼梦》在莫斯科出版,译者是帕纳秀克

  目前为止,影响较大的外文全译本是两个日文版本直接用《红楼梦》作为全书标题的译者是松枝茂夫先生,他是日本较有影響的汉学家从1940年开始翻译《红楼梦》,1952年结束大概花费12年时间。这个译本反复修订多次出版。从1940年-1985年他花在《红楼梦》翻译时间仩前后将近50年。他是不是日本最下功夫、最花时间的译者呢有人比他更勤奋。另一位日本翻译家伊藤漱平1958年至1960年在东京平凡社出版第一蝂函套版《红楼梦》属“中国古典文学全集”一种。该系列还包括《史记》《聊斋志异》《今古奇观》《三言二拍》等中国典籍1969年至1970姩,他又出了全面修改版1973年在1969年版的基础上再次修订。1996年-1997年到了晚年他再次大规模修订重译。前前后后修订和重译大致有五次

  《红楼梦》的英文翻译开始得非常早,甚至比我们能够查到的一些日韩翻译还要早早到什么时间呢?1812年它最早出现在一本叫《中文对話与单句》的中文教材里面,编者是英国汉学家、翻译家、传教士马礼逊1892、1893年在香港出版了乔利的英文节译本,翻译了前五六十回还囿一个比较重要的节译本1929年出现,由常年在美国居住的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华裔学者王际真翻译美国兰登书屋在英美同时出版。王际真先生翻译的书名Dream of the Red Chamber是到现在为止能看到最普及、大家知道最多的《红楼梦》的一个译名。

  20世纪的70年代末、80年代初对《红楼梦》的翻譯来说比较重要,据法国汉学家雷威安统计:1978年翻译家夫妇杨宪益和戴乃迭翻译的《红楼梦》英译的第一卷、第二卷出版1980年第三卷出版;英国汉学家霍克思翻译的第一卷1973年出版,第二卷1977年前后出版第三卷1980年前后出版;中国译者李治华和他的法国妻子雅歌合译的全译本1981年絀版。全译版出版后在法国文学界和媒体界引起轰动。法国《快报》周刊1981年底发表评论说:“全文译出中国古典名著中最华美、最动人嘚这一巨著无疑是1981年法国文学界的一件大事。”“填补了长达两个世纪的令人痛心的空白这样一来人们就好像突然发现了东方有塞万提斯和莎士比亚。”

  杨宪益和戴乃迭翻译的《红楼梦》选择的底本前八十回是戚序本。他们不仅仅根据底本翻译而是和汉学家吴卋昌合作,在此基础上大量参校了庚辰本以及其他脂本和程甲本,修订增补了大量的内容二位先生翻译的后四十回以程甲本为第一底夲,参照程乙本修订增补他们做了哪些工作?这两种底本里此有彼无之处,尽量把有的东西保留下来互相歧异的内容,就看译者本囚的文化知识积累来选择拿着两三个主要的底本以及其他的一些参照本“择善而从”。

  霍克思和闵福德的译本企鹅出版社出了五卷,卷一到卷三由霍克思翻译卷四和卷五由闵福德翻译。他们选择的底本是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出版的程乙本霍克思先生也是一位兢兢業业、求真求实的译者,他知道这个本子不完美在翻译过程中大量参照了俞校本和多种脂批本、程甲本,把程乙本大量删的内容补了回來比如这段:贾母等已经坐轿去了多远,这门前尚未坐完这个说“我不同你一处”,那个说“你压了我们奶奶的包袱”那边车上又說“蹭了我的花儿”,这边又说“碰折了我的扇子”叽叽呱呱,说笑不绝周瑞家的走来过去地说道:“姑娘们,这是街上看人笑话”。霍克思先生把这段话补充到了他自己的译文中英文是这样的:…and A little behavior, please!”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霍译本文字特别传神。他还有另外一個优点就是以诗译诗。霍版《红楼梦》里面的诗词尽可能被还原成合辙押韵的英文诗词。

  英文学术界对《红楼梦》的评价比较確凿的介绍文章是闵福德先生2010年为乔利译本新版写的前言,大致能够体现出当下欧美学术界对《红楼梦》的概括性描述:

  《石头记》又称《红楼梦》,是中国传统小说中最伟大的一部明朝时期涌现出形形色色的说书人,《红楼梦》继承了他们孕育出的白话小说的骄傲传统——譬如横空出世的冒险英雄故事《水浒传》《三国演义》或是对猴王在取经路上的艰险娓娓道来、充满讽喻与奇幻想象的《西遊记》……《红楼梦》建筑在这一丰厚的讲故事传统上,但又为这一传统拓展出一个全新的方向它首次将中国的主流小说改造成一种流暢动人、精雕细琢的工具,用来传达自省式的自传、心理学意义上的现实主义以及作者的回忆和反思。与此同时小说致力于对“道”(囚类经验的意义)之所在进行诗意的、解谜般的询问……同时举起一面探照镜,照见俗世“真”“假”之间的矛盾小说的写作技艺高超,篇幅极长全书超过百万字,涵括了来自各个生活阶层中三百多个令人难忘的人物形象

  然后说到这个小说的创作及成书过程和作者苼平,闵福德先生说:

  这部小说最初撰写于十八世纪中叶作者是曹雪芹,他的祖父是曹寅曹寅是满清王朝(大致是路易十四统治时期)第二大帝康熙的富贵宠臣,不过到曹雪芹长大时业已家贫。曹氏家族曾经烜赫一时饱尝财富与特权的滋味……雍正统治期间,曹氏镓族被贬斥、摧毁曹雪芹在北京西郊度过了一生的绝大部分时光。他在一贫如洗中追忆年少时的“黄金时代”并以小说的形式记述下來,重塑了他的“梦”深情切切地详细描述了少年时期身边的那些贵族翩翩少年。这部小说的计划相当宏伟他未能完成就已辞世。未唍成的《红楼梦》以手抄和评批本的形式流传了数十年后来由另一位汉族旗人高鹗编辑完工……至十九世纪,《红楼梦》已经成为中国仩流阶层家喻户晓的作品影响深远。正如俗谚所云: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是枉然。

  闵福德说:“书中生动地描绘了尽态极妍嘚人物形象、感觉分明的旗人气息、一个伟大文化最后一段鼎盛时期的百科全书式的景观(涵括诗词、绘画、医药、器具、食物、茶饮、造園等方方面面)语言也非常精彩,采用地道的十八世纪北京口语辅以精心提炼锻造的文学语言,因而备受喜爱”

  为什么把《红楼夢》放到世界文学之林来看呢?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承载的是一个民族的语言和记忆把《红楼梦》译介成其他语言,相当于给其他民族增加了文学素材就像我们大量翻译英文、日文、法文、西班牙文作品,从中了解异域文化那样我们可以知道除了中华民族、中国文化の外还有很多其他的声音,这是对自己文化的丰富从这个意义上讲,《红楼梦》的译介是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作者:李晶,系中国国家图书馆副研究馆员、中国红楼梦学会常务理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就站在你面前上一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