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小孩子读书户口问题上幼儿园读书要求如下

针对幼儿园阅读教学中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_百度宝宝知道幼儿园的读书随笔
当前位置:>> 幼儿园的读书随笔
幼儿园的读书随笔
来源:读书笔记
  只有当他成为自己的主人并遵循一些生活规则时,他才能管住自己的行为,我们才认为他是一个守纪律的人。这样的纪律具有灵活性概念即不易被理解又不易被采用。但它包含一个伟大的教育原则,它不同于旧式教育里那种绝对的,不容辩驳的高压政策下的&不许动&的原则。
  心得:
  这一段话给我的教学路程上点燃了一盏明灯。回顾自己以前的教学过程中也曾想&约束&孩子。当孩子们说话时觉得他们太吵了,希望他们安静。可是这种&约束& 对孩子们没有任何作用。相反孩子们想说的、想做的欲望却更强烈。因为在此时我是&主人&,而孩子们是&服从者&。所以他们的行为不是发自内心的,而是外人强加的,所以孩子们的安静时一时的,只要我一离开,他们便会很快的开始交谈起来。
  当我接触蒙氏教育,开始了解蒙氏时,尤其当我阅读了这段话语之后,我才找到了真正&管理&孩子的方法,想让孩子遵循一些生活规则不是去管理他,而是让他成为教室的主人。
  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忘记那些&不许动&的原则,因为这种&不许动&的背后,隐藏的是孩子们那种强烈的&我要动&的欲望。所以不管用什么活动,我们都应该让孩子去动,在满足孩子需求的前提下提出要求,这时孩子们&安静&了,有秩序了,这是孩子们自己的纪律。在自由之后所获得的纪律。
  所以这让我深深感受到了,不管什么时候,孩子才是他自己的主人,当他成为自己的主人时,老师只需要给予正确的引导,他就能很好的发展。
  最近,我在阅读一本书名字叫《不会说话的孩子 想&说&什么》,其中有一个章节谈到&培养快乐、负责、有能力 孩子的5个诀窍&。
  在这5个诀窍之前,要先了解孩子天生就会使用的9种情绪密码:好奇、开心、惊奇、苦恼、生气、害怕、羞愧、恶心、厌恶。
  诀窍1,允许孩子充分、合理地表达所有的情绪密码(尽可能不让孩子的情绪受到压抑)。表示开心、好奇的情绪密码,都是正面的情绪密码;表示苦恼、生气、害怕、羞愧、恶心、厌恶,这些都是负面的情绪密码。
  诀窍2,尽可能鼓励孩子多多表达好奇和开心的情绪密码(尽可能让正面情绪充分发挥,及至最大)。例如,孩子抓起一本图书 或是杂志,开始动手撕扯。如果这本书不是那么珍贵,你不妨先观察一会儿,看看孩子对撕扯所发出的声音、撕扯时候的感觉、撕扯本身都有什么反应。或者你应该扪心自问,孩子是不是在模仿爸爸撕报纸的动作。然后,要让孩子知道,你认可孩子的兴趣 ,也对此表示欣赏:&这本杂志很棒,对不对?上面的图案也很漂亮,纸张也很棒哟。&如果你不想让孩子撕杂志,那就那另外的纸换下它,同时要跟孩子说:&这本杂志不可以撕,这有一张纸,你可以随便玩。&
  诀窍3,排除引起苦恼的因素(尽可能设法消除因其负面情绪的因由)。有的孩子只要看到戴眼镜的人就会哭,如果我们忽视孩子的这种表现,或者对孩子的哭闹不予理睬,这样做会让孩子误以为你没有明白他发出的情绪密码,这样不仅对孩子没有帮助,反而会让孩子越来越苦恼。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把孩子抱起来,让孩子背对那个人 ,也可以请那个人把眼镜摘下来,或者还可以问那个人是否介意让孩子玩一玩他的眼镜,以便消除孩子的负面情绪。
  诀窍4,用话语帮助孩子表达情绪密码。例如,小孩子因为饥饿哭泣时,不要只是喂他,也要花时间同他说话:&我听到了,孩子,你现在饿了对吧,我们找点东西来吃吧!&若孩子被汽车喇叭声吓到了,你可以跟他说:&那种声音真可怕,把你吓坏了。&孩子开心地荡着秋千,你可以用话语增强这种经历给孩子带来的正面感受 ,可以发出夸张的声音,比如&哇&&&的一声,或者说:&你玩的很开心,对不对?&这些语言描述不仅对孩子的感觉予以认可,同时也能把孩子身体的感觉用语言描述出来。
  诀窍5,理解孩子的愿望,他想要变得和大人一样。1岁大的索尼娅走到电视机后面,想要看看那些奇妙的电线和插头,这时爸爸平静地说:&索尼娅,若果插头在插座里,电线就会有电,你碰它会受伤,到我这来,我给你看看这段没有电的电线,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要不来玩这个好玩的球吧!&然后索尼娅走到爸爸面前,听爸爸简单描述了一下电线和电流的用途,就开心地玩球去了。这时爸爸不妨说一句:&索尼娅,谢谢你不去玩那些电线,我爱你。&在这件事情上,首先,爸爸以平静的语气和孩子说话,并干预了她的危险举动,尽管孩子不能完全听懂爸爸的意思,但她明白说话的含义和语调。其次,他还给索尼娅提供了一种非常好玩的东西&&球。最后,&谢谢你,我爱你!&他用这样正面的语言对孩子的做法予以肯定,引导索尼娅在行为上做出改变并给予奖励。这位爸爸所有的举动和反应,都是在给索尼娅师范一些宝贵的经验,还会有助于她将来长成一个心地仁慈、态度冷静以及情感和谐的大人。
下页更精彩:1
幼儿园的读书随笔相关推荐幼儿园读书报告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幼儿园读书报告
上传于||文档简介
&&幼​儿​园​读​书​报​告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5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8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孩子不愿意上幼儿园怎么办
其实孩子不愿意去幼儿园这个现象还是比较普 遍存在的。因为宝宝从小就在家里由爸妈照看,习惯了全天侯爸妈的陪伴,这也就产生了一种依赖的心理。另外一方面就是宝宝对一个新的陌生的环境,很不熟悉, 这样就从心理上产生了一定的排斥感,很难一下子适应,所以爸妈也要体谅宝宝,不要责骂他,让他能够顺利过渡这段时间。慢慢的,他交到朋友后,就会爱上幼儿 园啦!
1、哄法:对于第一次送宝宝去幼儿园的话,我们可以买一些宝宝喜欢的东西来哄他,就说等宝宝去幼儿园了就给他~或者是买可爱的啦~漂亮的本子、铅笔啦 等等这些东西我们都可以用来哄宝宝去上幼儿园。2、结伴同行法:如果小区比较大的话,家长可以给宝宝联系小区里面的其他邻居家的宝宝让他们结伴去幼儿园。孩子们都有一种合群的效应,看到有别的孩子也去的话,会很好的引起宝宝的兴趣。3、美好憧憬法:我们还可以告诉宝宝幼儿园里有很多的,还有很多小朋友陪宝宝一块做游戏,还可以学到好玩的知识,还有幼儿园的阿姨很漂亮,很和蔼可亲的~~总之我们一定要鼓励孩子去上学。4、态度坚决:绝大多数的孩子在刚上幼儿圆时都会表现出不愿意去,这是一个过程,爸妈在这时就要表现得坚决一点,一定要送他去,最重要的是坚持,和鼓励 孩子,让他多和小朋友接触,并和老师配合,对他在幼儿圆的表现给予表扬,过一段时间后他就会愿意去的。孩子在幼儿园的早教肯定比我们的家庭早教要系统的 多,也规范的多,我们一定不要因为孩子的不愿意去就让宝宝在家里,这样就得不偿失了。小孩不愿意上幼儿园爸妈注意事项1、态度不要太强硬,以免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要以引导为主。2、这是一个长期的工作,不要急于一时,当宝宝进入幼儿园接触更多的朋友的时候,慢慢就会好的。
相关知识点
相关专家解答
了解孩子为什么哭闹的原因,孩子是否还没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你好,不知孩子是否是第一次上幼儿园,刚开始孩子都是这样的,有一个适应期;若已经上很久了突然说不想上建议多和他沟通,问其原因,若是害怕某个老师,建议和老师沟通下解决。
哭闹原因一:环境陌生。如果一个成年人被绑匪带到一个没有去过的地方,周围也没有认识的人,谅你是彪形大汉心里也会发虚。孩子被送到幼儿园的心情也正是如此。没有去过的地方,没有认识的人,刚刚拉着自己小手的爸爸妈妈忽然撒手离开。恐惧感和不安全感让他忍不住“哇”的一声大哭起来。
解决办法:提前训练。在入园之前就应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比如和邻居、亲戚的同龄人一起玩耍,慢慢地孩子就懂得怎样和别人打招呼、怎样借到别人好玩的玩具、怎样和别人相处别人才会搭理自己等等。潜移默化中,当他到了幼儿园,看到这么多和自己差不多的小朋友,想亲近还来不及,又怎么会大哭大闹急着逃离呢。哭闹原因二:自理能力差。在幼儿园,孩子衣服要自己穿,饭菜要自己吃,上厕所要自己脱裤子擦屁屁,玩具要自己整理……对于在家中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小公主而言,去一个什么都要自己动手的幼儿园,跟下地狱没有什么分别。
解决办法:提前训练。不要以为孩子还小,等他长大了自然就学会。在幼儿园,一个老师要看管几十个这样的小朋友,没有办法给每个小朋友穿衣服,也没有办法帮每个小朋友整理玩具。在家先养成好习惯,到了幼儿园就不会有太大的落差,孩子心里也感觉舒服一些。宁可他在家学吃饭撒了满地的饭菜,也比等到他在幼儿园没来得及被老师喂饭而饿哭强得多。哭闹原因三:家长溺爱。在幼儿园门口,每天都上演着多场生离死别式的哭戏。其实只有生离,没有死别。但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声和大人依依不舍的深情,总感觉这生离比死别还要凄惨。
解决办法:意志坚定。先告诉孩子:你要上幼儿园,就像爸爸妈妈要去上班一样,都是必须的。爸爸妈妈上了班才能赚钱,我们家才能生活;宝贝上幼儿园学习知识,才能快高长大。等爸爸妈妈下班后,就会来接宝贝回家的。——首先给孩子一个承诺,下班后来接他,减轻他的分离焦虑。有些孩子还太小不懂事,以为爸爸妈妈走掉就是消失了、不见了、再也不会回来了。所以要安孩子的心。到了幼儿园门口说声“再见”马上就走,不要停顿,更不要回头。如果不放心,可以躲在孩子看不见的不远处悄悄观察,会发现孩子一开始哭得稀里哗啦,等过一阵子哭累了,老师拉他去上课,其他小朋友拿了玩具叫他玩,他不知不觉就止住了哭声。如果孩子一哭大人就停住脚步,孩子就会明白:哦,原来我一哭爸爸妈妈就不走了。这样的纵容,只会让孩子的哭闹变本加厉。
你好!这个有可能是由于孩子在学校接触的人群多,而且不注意勤洗手,并且常揉眼睛导致感染了细菌而引起的,考虑到可能会导致眼角膜炎,建议带孩子去检查一下眼科,祝你孩子健康!
你好,你有没有观察孩子有异常的情况吗?孩子上幼儿园可能不是太过的适应,造成一时间不正常情况出现。如果孩子不是因为不适应幼儿园的话可能是有小儿多动症,建议去看一下医生,或者你可以先观察一段时间再做决定。
相关网友问答
相关词条712
联系编辑:吴佳子
联系邮箱: .cn (#改为@)
联系电话:020-8热门推荐: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文/尹建莉
  在谈如何选择幼儿园时,先说几句题外话,它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后面的择园建议。
  现在很多人把孩子上幼儿园称作“上学”,词语上的不经意可能反映了意识的偏差。幼儿园在本质上不是教育场所,是儿童托管所,最重要的功能是帮家长看孩子,保障孩子身体上的健康、安全。所以家长不要把早期教育任务太多地寄托给幼儿园。降低期待,会让选择变得更客观、理性。
  但由于幼儿园是孩子由家庭迈向社会的第一个链接点,幼儿园的每一个老师、每一种生活又深刻影响着幼儿智商和情商的发展,所以客观上它又肩负着教育的功能,就其教育影响力来说,重要性甚至超过大学。所以,教育功能虽然是幼儿园的附加值,却是考量一所幼儿园水平优劣的最重要参考依据。从这个层面来说,如何选择幼儿园的问题,其实是一个学前教育观的问题,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鉴别这个“附加值”的高低或优劣。
  第一,好幼儿园是一个“玩耍”的场所,而不是“上学”的场所。
  当下,这一条必须作为重点首先去考虑,因为有太多的幼儿园搞得貌似富于教育要素,实则变态畸形。
  我经常收到来自家长的这样的问题:孩子在幼儿园不好好听老师讲课,上课时乱动该怎么办,并且不爱回家写作业怎么办――这样的问题我没有答案,因为问题本身就是问题。
  当“教育”二字浅薄到只是某求考试成绩时,“学前教育”自然就变成了“前小学教育”,所谓的“幼小衔接”(幼儿园和小学接轨),不是学习智力和学习情感上的准备,仅仅是简单的课堂内容的承接。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现在太多的幼儿园在做小学才该做的事:上课,写作业、考试……孩子们以学习了多少英语单词、认了多少个字、能计算几位数的加减法等等来论优劣,这导致很多家长甚至不敢让上幼儿园的孩子请假,生怕耽误了“学习”。
  同时,当下有些小学老师,当他们发现一些刚入学的一年级孩子表现出学业困难时,并不去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也不打算想办法从启蒙的角度来帮助这些学生,却是给家长建议,让孩子退回到幼儿园再学习一年,多学习一些拼音、数学或多认一些字,认为这样就可以“幼小衔接”了。这种有课堂约束没有启蒙教育,有学习活动没有智力成长的学前教育,是教育中典型的短见行为,也许能让孩子学会一些简单的知识,却会早早地伤害孩子的学习兴趣,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和学习情感。
  幼儿教育和其它年龄段教育有本质区别,它们不是由浅到深、由少到多的“先后关系”,而是由播种到耕耘,由量变到质变的“因果关系”。幼儿教育的任务是启蒙,不是灌注散碎的简单知识。启蒙教育必须是自由的、快乐的,儿童体内的智力能量才能被激发出来;如果是压抑的、束缚的,令孩子不快乐,则会走到启蒙教育的反面,变成给儿童成长使绊子。原本现在小学的学业太重,已经对孩子们造成伤害。如果再把这样一种教学模式往前挪,放到幼儿园,不但无助于“启蒙”,还会“致愚”。
  真正的“幼小衔接”,应该是心理和智力上的适应力,这种适应力不是在课堂上完成,而是在玩耍中完成。那种认为习惯了在幼儿园上课、写作业,上小学就会更习惯上课和写作业的想法是完全错误的。事实恰恰相反,正如一个人坐监狱时间再长也不会习惯坐监狱,只会生长出更多逃离监牢的念头,在幼儿园被管束过度的孩子,上小学后会表现出更严重的注意力涣散,在幼儿园被作业奴役过的孩子,从上小学一年级就会出现厌学的症状。
  就当下的“上课”概念来说,在幼儿园,不上课才是学习。较之传统的“上课”,做手工、做游戏、唱歌、画画、表演、阅读等等,能给孩子带来快乐,提供真正的智力生活。“当儿童有机会从事各种调动他们的自然冲动的身体活动时,上学便是一件乐事,儿童管理不再是一种负担,而学习也比较容易了。”学龄前儿童只有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心智才能正常发育,进入小学后才能更好地适应学校的各种生活情境。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判断,一所幼儿园不要求孩子们乖乖坐着听课,不需要孩子回家写书面作业,孩子没有被“学习”奴役,只有快乐的玩耍,那它至少是一所正常幼儿园。如果幼儿园能做到不仅让孩子充分而快乐地玩耍,而且在玩耍中注入了智力因素和情感因素,很好地启迪孩子的智慧,它就是一所好幼儿园。至于如何“注入智力因素和情感因素”,这在其它文章中有提及,此处不赘述。
  第二,好幼儿园一定有好作派,好作派是从招生开始让人感觉到的。
  我们对一所幼儿园的感觉往往是从它的招生工作开始。幼儿园的人文素养如何,招生方式往往能窥见端倪。这个特殊的片段,是展现办园者教育素养的特别窗口。正如企业家的素养就是企业文化一样,幼儿园管理者的素养,也正是幼儿园文化层次的反映。
  有些所谓的“重点幼儿园”,牌匾挂得多,人们趋之若鹜,就拿捏得厉害。这种拿捏,从孩子们报名入园就开始了。先要家长排一宿队,却只是发个排队号,接下来要用考试来筛选孩子,弄得孩子紧张万分,然后还要考家长,家长考试不达标,就别想让孩子进来……这样折腾人有意义吗?如果一所幼儿园真办得好,本来打算招三百人,结果有三千人报名,那么为什么不可以通过合理合情的条件让孩子们入园,或用抽签摇号、排队的办法解决资源不足的问题?如果幼儿园在孩子入园的初始环节上就表现得低端庸俗,奢望它以后能给孩子优雅的影响,怎么可能?
  还有些所谓的“特色幼儿园”,其“特色”往往定位于某些具体的技能,比如英语,或绘画、美术等才艺,并以此为卖点,进行高收费。其实绝大多数“特色幼儿园”并没有对应的实力师资,实现“特色”的手段就是让略懂英语或略懂绘画、舞蹈等某种才艺的人给孩子们上课,在形式上搞得有点“特色”。结果进入这些幼儿园的孩子,既学不到多少知识和才艺,也没得到更好的艺术熏陶,反而被大量剥夺玩耍的时间,被强迫学习,反而把外语天赋扼杀了,把绘画或唱歌的爱好消解了,“特色”变成了“特别损坏”。
  办幼儿园不是开餐馆,“特色”只能成为噱头。幼儿园最动人的地方恰在于它的大众、自然和朴素,孩子在一个不做作的、自然的环境中,天性才能自然发育。
  说到这里,不能不说说现在动不动就出现的“天价幼儿园”。在一个价值观普遍和金钱捆绑的年代,很多人误以为花钱就能买到教育,花更多的钱就能买到更好的教育――这样的想法十分幼稚。天价幼儿园往往设施奢华,这也是他们的宣传点,可这对孩子没有意义。孩子需要的并不多,只要两三部滑梯、几架秋千、一个沙坑、一些书、一些玩具,外加能奔跑嬉戏的场地就可以。一碗饭好不好吃,不在于饭勺是黄金的还是黄铜的。择园时,不必被一些幼儿园的豪华设施晃花眼睛。幼儿园的主要价值恰体现在看不见的东西上,因为看不见,所以需要用心去考察。
  第三,在安全的前提下,规则越少、越自由的幼儿园越好。
  现在,不少幼儿园给孩子制定了太多太滥的管制条例,令人吃惊。比如有的幼儿园规定不能在幼儿园的卫生间大便,只能回家拉,甚至撒尿也不能随时撒,要在规定的时间排着队才能上厕所,导致孩子们拉裤子或发生便秘;吃饭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全部吃完,不许剩饭,如果到了规定时间还吃不完,老师就再往碗里多添饭,逼孩子必须都吃下去……孩子们从一进入园门,几乎一切行动都要纳入统一的控制中,甚至玩耍也要按老师的要求来玩,完全没有自由空间――这样的幼儿园,无论金字招牌有多少,无论老师多辛苦多认真,都不是好幼儿园。
  一个理想的幼儿园应该是这样,除了一部分活动和吃饭需要时间统一,其余时间孩子们都有自主选择的余地。他可以选择迟到早退,可以选择不午睡,可以选择某顿饭吃得多些或少些,可以选择随时上卫生间,可以玩积木也可以选择画画。老师领着大家唱歌时,他想唱就唱,不想唱就可以不开口,而不会受到指责。理想幼儿园也很少搞评比和竞赛,却会为孩子们设计出许多好玩的活动,孩子们不需要整天为得了几朵小红花、是否得到表扬、是否得到好成绩而纠结痛苦……孩子们头脑中没有“好孩子”、“差孩子”的概念,没有“表现好”与“表现差”的区别,他们可以轻松愉快地玩耍,而不必担心受到批评和惩罚。
  表面上看,这样的幼儿园太没规矩。事实上,这种“没有规则”,恰是一个人早期成长最需要的“自由的氛围”。在自由的氛围下,儿童内在的心理秩序感才不会被打乱,才能依自然提供的规律有序生长。
  我不赞成在幼儿园以“纪律”来处处要求孩子们。幼儿园有些纪律是必须的,比如不能打人,自己的杯子必须放在固定的位置等。太多了,就不是在培养孩子的规范意识,而是给他上捆绑的绳索了。事实上,某些幼儿园制造出的很多“纪律”没有意义,不过是为了成人自己方便,或是做样子给别人看,像前面提到的规定孩子们统一时间大小便,或是听老师讲故事时必须把手背在身后,一动不动。大多数形式上整齐划一的东西对幼儿来说大多没有意义,幼儿园阶段的孩子还是个“小动物”,他还是一个自然的人,不是一个社会的人。不尊重孩子的心理和生理生长规律,把“纪律”这个属于成人社会的东西早早套到孩子身上,就是给他们早早戴一个精神发育的“紧箍咒”。
  一所“自由”的幼儿园可能不如那种整齐划一的幼儿园看起来“井井有条”,管理工作表面上看来可能更复杂一些,但从一个较长的时段来看,其实更简单。教师如果眼睛一刻不停地盯着所有的孩子,不停地指点。说实在的,那样不但老师累,孩子们也很累。孩子们其实经常是专注的,并不喜欢自己做一件事时有人监督,更不喜欢被打断。只要安全,老师就应该尽量和孩子做到两不打扰。这样的幼儿园,老师和孩子都不会无端地耗费能量,内心都是平和轻松的。
  我不希望有人把这种“充分的自由”理解成孩子在幼儿园可以无法无天。这种极端的理解很没道理,却很普遍,所以有必要说一下。教育中,“自由”和“不守规则”根本不是一回事,而是一对反义词。在一个有充分自由的幼儿园,孩子们不会变得很难管,恰相反,享受了充分自由的孩子,才更守秩序。如果孩子们在整个上午都没听到一个令他厌烦的指令,到吃饭的音乐响起时,他们会很快地停止玩耍,走向饭桌。管制越少的幼儿园,孩子们越容易学会遵守规则。
  以上几条择园建议,似乎都有和当下现实唱反调的意思,这也许是当下的相关问题太多了,所以本文除了建言,更包含了对当下变态的学前教育的批判。
  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分歧,经常是人道主义教育学和功利主义教育思想的博弈。教育学胜利的地方,就有儿童的欢笑;功利主义行为占上风的地方,总能听到孩子的哭泣。儿童的未来是光明还是灰暗,也由这欢笑还是哭泣涂上了第一层底色。
  所以我也常常这样告诉一些家长们,考察一所幼儿园如何,有一个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孩子们在这里快乐不快乐。比如,可以每天早晨去观察一所幼儿园,看看大多数孩子是高高兴兴走进去,还是吵嚷哭闹着不肯进去。孩子们对幼儿园的情绪状态可以告诉你很多,而且很准确。也可以和一些已入某所幼儿园的孩子的家长打听一下,一定要多打听几位,问问他们对幼儿园的感觉,孩子回家的反映等。
  当然,现实中很少有极端好或极端差的幼儿园,绝大多数幼儿园总是有优点有不足。以上建议,只是给出一个大致的方向,家长们在择园时,要考虑各方面信息,综合分析,平衡取舍。再次强调,幼儿园就是个幼儿托管所,孩子安全快乐就行。
  在安全的底线上,如果一定要为各种选择信息排序,依重要性,大致顺序是这样的:孩子快乐,愿意去幼儿园;老师素质良好,对孩子和蔼耐心;离家近,方便接送;硬件条件好,教具和图书丰富;名气较大,获得荣誉多――这个排序体现的是摒弃虚荣和急功近利、儿童利益最大化的教育价值观。在具体生活中,需家长根据不同情况,综合权衡后做出判断。
请加微信号公众号crystalnlily关注时光沙漏亲子生活馆
周一至周五,每天与大家分享
来自亲子成长、家庭、生活等多方面资讯
时光如沙,岁月静好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这是摩羯妈妈和天蝎妈妈的爱的收藏。借时光的沙漏,留住点点滴...
编辑精选1508/条精选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原301医院总护士长,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护理系…
以亲子阅读为切入点,致力于家庭关系的建造…
精选家庭教育资讯和原创育儿教育文章…
一个全职妈妈6年来育儿经验,自我疗愈的心灵成长体悟…
为妈妈们提供母婴知识、母婴时尚信息、育儿经验等…
暖姐姐为您提供育儿知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孩子读书不好怎么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