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庄寨镇卖杨树手机的耕地合大方吗

山东省曹县庄寨镇土地被占引村民投诉_山东曹县庄寨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8贴子:
山东省曹县庄寨镇土地被占引村民投诉
自己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土地一夜之间换姓易主未得分文赔偿,自己的住房遭强拆后至今数年在外漂泊……这样的怪事发生在山东省曹县庄寨镇,近日该镇的庄寨村、丁寨村数百户村民联名投诉,称该镇、村两级基层组织存在大肆征地搞商业开发、镇政府个别领导在村委会以打借条的形式“借”走大量资金且去向不明、村委会随意进行土地交易等违法违纪行为。当地群众至今也弄不明白,“民告官”何以那么难?  偷梁换柱——疯狂进行土地交易  据了解,庄寨镇号称鲁西南第一镇、四县中心,220国道和350省道从镇中心穿越而过,面积67平方公里,总人口8.5万(外来户三万人),共有35个行政村。而现今位于220国道和金鑫路旁正在建设的一百多幢世纪文苑商品房以每平米九百元的价格正在出售,该地以庄寨村占用最多还有郭小胡村和王庄村共计120亩,而这120亩土地只是一期工程,剩余的229亩至今已撂荒两年多。早在2007年8月份,庄寨镇政府在没有任何征地手续的情况下强行征占基本农田349亩,120亩农田属一期工程,剩余由山东汇银置业有限公司投资兴建“庄寨林产品大市场”,租期50年而且承诺每亩每年给村民补助800元,可时至今日村民不但未见分文赔偿,林产品大市场也变身成了商品房,林产品大市场财富中心也成了售楼部。日也就是大年初三,售楼部因失火成了废墟。  除了林产品大市场现象,在庄寨镇个别领导人的支持下,庄寨村连续大肆进行土地交易:一、日,庄寨村委会打着为村民建设新居的名义,征用村北基本农田190亩以一百六十万的价格卖给内蒙呼伦贝尔市华联房地产开发公司(以下简称“华联公司”)建设“永强花园”,在庄寨村委会和华联公司签订的协议书上第二条有段很有意思的文字“此土地性质是庄寨镇政府规划的建设用地,土地采用租赁形式,即由建筑商按照建设进度,以每亩年产1500斤小麦为标准,再按当年小麦价格一次性收取50年的租赁费”;二、日,庄寨镇政府为甲方、庄寨村为乙方、山东佛雷诺置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佛雷诺公司”)签订了《开发九龙大厦、九龙商贸城建设土地租赁合作合同》,《合同》上明确显示“占地面积34.29亩,租期50年(自日起至日止),租赁费按每亩每年1500斤小麦,每斤小麦按0.7元市场价计算,共计租金180万……”。有趣的是附在《合同》下面的补充意见:在工地使用和建设经营期间,因上级各部门查处所发生的一切问题,乙方(庄寨村)不承担法律和经济责任;三、日,庄寨村委会将该村南边的12.26亩三角形基本农田仍然以50年的租期租给了曹县食品公司,租金按18390斤小麦的标准收取,每年缴纳一次。令庄寨村民不解的是,耕地眼看是越来越少,可应得的补偿分文未见,大量的资金究竟进了谁的口袋?我们不得而知!  出现这类现象的并非仅仅出现在庄寨村,2007年12月,丁寨村委会未经广大村民同意,以新农村改造的名义将全村520余亩村民正在居住的宅基地强行征用,卖给上海天洛置业有限公司和海南元硕实业公司建设丁香世纪花园。村委会领导丁怀朝和丁联合向村民承诺,只要村民搬迁就可每户分得三室两厅两卫的120平方米的单元楼一套,建成后村集体不但每平有90万元的收入,还给村民每人分发30斤面粉、2斤食用油、每人每月解决10元的煤气煤料费用。一边做着承诺,一边安排社会人员驱逐村民进行强制拆迁。3月4日记者在丁寨村看到,整个丁寨村几乎成了废墟,数十处民宅孤零零的矗立着似乎向人们诉说着无奈。在两处民宅的后墙上,黑色的“保卫家园,坚决不拆”的大字清晰可见。在2008年10月就投入建设的丁香世纪花园施工现场,九幢六层高的楼房到如今还在建设中,从2007年12月就被迫迁出的两千多丁寨村村民现在无一例外的成了“漂泊户”。在庄寨镇从教的老师丁具祥,家中十余口人原来住在宽敞的房子里,为了拆迁工作的顺利进行,庄寨镇相关领导以停止工作、停发工资等手段迫使丁具祥全家搬出,十多口人至今仍挤在三间自己搭建的临时住房内。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一十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违反土地管理法规,滥用职权,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或者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或者集体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暗箱操作——镇村两级干部生财有道?  “我们庄寨村在2007年底和2008年两次举行换届选举的,当时村民都是在派出所民警的‘保护下’进行的”一位庄寨村村民气愤的讲道:“我们镇原来的党委书记郭峰是黑白两道通吃,谁也惹不起,只要靠上他他让谁干谁就能干,永强花园、九龙商贸城、林产品大市场、丁香世纪花园等等都是他一手操作的,就这样的干部现在居然跑到建设局当领导去了。”  据群众介绍,庄寨村主任潘魁岭自己把村委会的房子以每年三万五千元的租金租下来,转手以年租金九万的价格转租给别人从中获利,另外就是不管是本村的还是外乡的,不管是否符合政策要求,只要交钱潘魁岭主任就能批下宅基地卖给对方。72岁的庄中山在新疆工作了50年,在庄寨村委会的邀请下想回乡安度晚年,2008年7月庄寨镇政府并为其特例批准14米×14米宅基地一处,由于没向村主任潘魁岭“表达心意”,一次庄中山在建房过程中被被村主任潘魁岭没收全部建房材料和工具并遭到殴打,报警后至今未得到处理仍在别人家寄宿。  作为拥有两千多口人11个生产队的庄寨村,财务管理问题也是颇多原村委会支部书记潘金箱在任六年现金会计则是潘支书的亲戚潘爱珍,村委会收支情况仅凭稿纸记录。记者通过一本登记在村委会写下欠条的名单发现许多令人不解的问题,在欠账人中韩冰(庄寨镇副书记)欠条56358元、许胜华(庄寨镇组织委员)欠条37000元、张同香(庄寨镇人大主任)欠条74000元,除此之外还有庄寨镇欠修路款456851元,记者统计了一下发现在庄寨村委会写下欠条的欠款人员共有68人之多,欠款数额为元,在这三百多万的欠款中,除了庄寨镇欠修路款456851元外,其余款项均未注明去处,而且镇政府拿走修路款后修的哪条路及修路时间,村民是一问三不知。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公民享有“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同时并要求“让权力在阳光下运动”,庄寨镇相关领导人的做法是否经得起人民的监督?是否经得起社会的监督?很是值得令人深思!  举步维艰——失地农民路在何方?  在庄寨村,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土地被征用且未得分文赔偿,村民生活可以说是举步维艰,“你说我们是城里人吧可我们是农村户口,你要说我们是农民吧我们有没有土地”一位村民自嘲道。丁寨村民宅遭强拆后有的住到外村亲戚家、有的住到企业厂子的废旧厂房里、还有的家庭临时突击盖几间小房子住,水电暖都不具备,距今为止已经两年多了,始终无人过问。两个村庄的村民多方奔走呼吁,庄寨镇政府及村委会始终未对存在问题进行实质性处理。  土地作为农民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土地问题成为影响农村乃至社会不稳定的突出问题。温家宝总理日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加强土地管理,是改革和发展进程中必须始终把握好的一个关键环节,这既关系到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的稳定,又关系到工业化、城镇化的可持续推进。  2003年以来,党中央十分重视农业问题,提出要更加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要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目的就是维护农民利益。年,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六年锁定“三农”问题,更是体现了党对农村稳定的重视和对农民的关怀。  深化征地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好涉及人民群众切实利益的实际问题,既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又体现着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履行科学发展观、建立和谐社会的要求。  庄寨村和丁寨村的村民们仍然在四处奔走呼吁,他们坚信违法者必将受到惩罚,自身的权益终将得到维护。在曹县我们呼吁不要再出现类似情况,在山东乃别再出现第二个庄寨镇现象,在全国别再出现“失地户”和“漂泊户”现象。  庄寨村和丁寨村的问题何时能得以解决,庄寨镇两村村民们在等待,我们在等待,全社会在等待!  对于曹县庄寨镇为什么会出现“失地户”和“漂泊户”?又有谁为土地的违法撑起保护伞?地方相关部门如何做好监管工作?本报将继续予以关注!
挂机一个月得百万,你还蓝瘦香菇么?
炼出一滴金色汁液,而这些阳鱼这么小,竟比得上一头莽牛与银狮,让人震惊。
曹县庄寨纸坊村土地官商串通骗地
农民请重视自己的土地,不要再盲目了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曹县庄寨镇80%的财政收入、85%的农民收入来自于林业产业。郓城县黄安镇75%的财政收入、63%的农民收入也来自于林产业。 摘自《新华网》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第二十期内容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是谁将曹县庄寨镇郭小湖村53.28亩土地改嫁为“国有”?_菏泽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90,132贴子:
是谁将曹县庄寨镇郭小湖村53.28亩土地改嫁为“国有”?收藏
一九八七年土地管理法实施前、后的土地确权不一样,才引起特权者的谋略高招,竟然利用合同的签订日期一九八八年六月九日,在后八字头上添加一点一横,变为一九八六年六月九日,避开了一九八七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达到了特权者使53.28亩土地转为国有土地的真相,这难道不是在规避法律玩合同穿越? 一、“八”字头上添加一点一横变为“六”字,躲避“七”字的背后 话从1988年开始,这一年曹县和全国一样,政府号召大种棉花,当时为了解决棉农卖棉难的问题,在庄寨镇镇政府的主导下,郭小湖村村委会于一九八八年六月九日与本镇供销社签订了39.97亩耕种的土地合同七份,合同附件一份,该土地做为供销社棉花收购,加工站专用。由于棉花收购量增大,于1991年11月5日该社又征用了郭小湖村13.28亩耕种地,并签订了协议,两次共计征用郭小湖村耕种土地53.28亩。直至2005年供销社依法宣布破产,但是这块被征用土地的农业税、公粮、郭小湖村一直上缴到2003年国家不再征收为止。 正是因为由于国土资源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社关于加快供销社土地确权登记工作的通知,(既2009年12月7日颁发的《国土资发[号》文件中第一条第一款中明确指出,供销社土地确权,适用《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1995]国土[籍]字第26号)》和《国土资源部关于供销合作社使用土地权属问题的复函》。
挂机一个月得百万,你还蓝瘦香菇么?
因上述规定中明确指出一九八七年土地管理法实施前、后的土地确权不一样,才引起特权者的谋略高招,竟然利用合同的签订日期一九八八年六月九日,在后八字头上添加一点一横,变为一九八六年六月九日,避开了一九八七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达到了特权者使53.28亩土地转为国有土地的真相,这难道不是在规避法律玩合同穿越? 二、伪装的再像也逃不出老百姓的火眼真睛,真正的英雄是群众 2011年3月,突如奇来的一家开发商在该土地上拆除附着物并要施工建设,郭小湖村广大群众才知道该土地的侵权行为早已开始。郭小湖村村委会、党支部在2011年3月17日下午召开了24个生产组长和40多名党员的联席会议,推选群众代表,以书面形式告知开发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条规定在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权未解决前,任何一方不得改变土地现状”,并要求开发商停止施工,等待人政府的确权。等待的过程正值农村换届选举村干部的时机,可党委政府却无故拖延选举时间,让郭小湖村处于上届村委会成员不干,新届无人干的状态。致使开发商在此期间肆意妄为,非但没有停止施工,反而变本加厉,群众代表多次协商未果,还导致家中被恶意纵火,出现车祸事件,群众代表倒下了!郭小湖村的群众瞪眼了!周边的村庄的老百姓看见了! 三、群众代表的倒下不代表正义火焰的熄灭 郭小湖村民眼睁睁的看着开发商在当地“黑手”的保护下,加班加点的开挖建设,心中的怒火早已雄雄燃烧,胆大的开发商为何恁大胆?究竟是谁在做他们的保护伞?这两年国家整治了不少县市和村镇大搞土地财政GDP的腐败典型,难道国家不向老百姓征收土地税是为了让他们倒卖土地搞政绩升官发财吗?在此全体村民渴望借助法律,媒体寻找正义,让这团正义之火不在无谓的流血事件中熄灭。恳请有关领导在百忙之中过问此事,以求事实真相。 山东菏泽市曹县庄寨镇郭小湖村全体村民
国家是最黑的
郭小湖....
感觉快到我们那了...
我一定会成为强者的。”在他的记忆中,但是自己却只能够袖手旁观,
泰国,面积没有东三省 大,人口没有东三省多,其中 1/4的男人当兵,1/4的男人出 家,1/4的男人当人妖…剩下的 老弱病残凑个足球队,还能踢 中国个5:1?!!神吐国足威武!国足现状:年 龄基本虚构,长相基本丑陋, 脑子基本上锈,进攻基本靠 走,传球基本靠瞅,停球基本 靠手,过人基本靠吼,防守基 本靠搂,射门基本没有,门将 基本无手,输球基本不愁。
小白识海壁障也顽强的挡住了一波波冲击。
那么北冥家族则是这个大陆上面消息最为灵通的家族了,
直奔龙翔而来。
不过,他的对手,
先前那个领头的少年,不管怎样,
“健康随e保”可保障儿童41种重大疾病。150元起/年,给孩子45万高额保障。
之前众人就有些疑惑,在宴会大厅里面并没有发现龙翔的身影(
但是连接骸骨之间的那些肌肉却早已经不存在了。
这孩子至情至性,居然因为上官康的去世差点把自己的性命给丢了。
日本是世界上唯一让黑社存在的国家。而我们的国家是依靠黑社会和恶霸贪官奸商来维持。真正的共产党在哪里?正府在哪里?百姓何时才能逃出火坑。
你们郭小湖真是够闹腾的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您的位置:首页 &
& 庄寨镇地图
人民生活建国前生活:庄寨75%的人民群众过着半年糠菜半年粮的生活,人年均粮食70公斤,经济收入不足30元。建国后,进行了土地改革,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农民生活得到改善。1956年人均粮食193.5公斤。此后,由于受大跃进和自然灾害的影响,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到1966年,人均粮食102.5公斤,人均收入23元,人均分配现金0.3元。到1971年,人均粮食上升到154.5公斤,人均分配现金29.8元。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经济发生重大变化,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温饱问题基本解决。80年代,人民群众一年四季“一块白面”,住上了砖木结构的新瓦房,缝纫机、收音机、钟表、自行车已普及,电视机、电风扇亦不罕见。1990年以后,农村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在食品消费中,主食比重逐渐下降,肉、蛋、奶食品比重成倍增加。穿着方面,服装样式新颖,逐步向高档化发展,毛皮、毛呢服装大量增加,时装更新越来越快。生活用品中,中、高档消费品的比重增长较快,照相机、彩电、家庭影院、洗衣机、摩托车、三轮车拥有量显著增加。2000年,全镇85%的行政村达到小康村标准,其中丁寨、庄寨两个村是全市明星小康村,别墅式居民楼布局合理,设计新颖,设施配套,功能齐全。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田纪云、省委书记吴官正、全国政协副主席孙孚凌先后到这里参观视察。全镇电话装机总量8000余部,移动电话1800余部,有线电视普及率70%,机动车辆8000余辆,摩托车已基本普及,一部分家庭拥有私人轿车。1996年,全镇实现了“三通”(户户通电、村村通柏油路、村村通程控电话),60%的家庭用上了自来水。200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000元,人均年末存款1000余元。村镇建设:1993年,该镇聘请省建委和省城建学校的设计人员高标准制定了《庄寨镇镇域规划》《庄寨镇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和《小区建设详细规划》,镇区规划面积9.6平方公里,规划区内实行严格的功能分区,划分出了居民区、商业区、工业区、行政区、金融区等;并对全镇道路、通讯、电力、排供水等进行了详细规划。此规划通过了省有关专家的论证,并经县政府批准实施。该镇从1996年起,开始在镇区内建起丁寨、庄寨别墅式新村等居民区;建起了外向型经济工业区,个体私营工业区等工业小区;建起了木材、农机、百货、粮食、蔬菜、服装等八大市场;建起了建筑面积为10万平方米的鲁西南商城。几年来,该镇多渠道筹集资金3亿多元,建起各式楼房358幢,建筑面积50多万平方米;规划建设了六纵八横十四条大街,均为40至60米宽高标准的柏油路,并配有绿化带、下水道、人行道及路灯500余盏,建设了3.5万伏变电站和自来水厂各一处,开通了1.5万门程控电话交换机,建成了移动通讯塔,辅修镇、村柏油路125公里,成为全市村村通电、村村通柏油路、村村通程控电话第一镇。另外,该镇于1996年投资兴建了占地3.5万平方米的人民广场和建筑面积6800平方米的金鲁宾馆。目前,全镇的道路、通讯、电力、供水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的农民城已初具规模。1999年,该镇被国家建设部命名为“全国村镇建设先进镇”。人物简介陈:(?~公元前195年)秦末冤句(今曹县庄寨)人。秦末农民战争随刘邦入关,为游击将军。汉初,以战功封阳夏侯,任代相,将赵、代边兵防御匈奴。因门客众多,遭疑忌。汉高祖十年(公元前197年)举兵叛汉,自立为代王。后被汉将周勃击杀。黄巢:(?~公元884年)曹州冤句(今曹县庄寨)人,唐末农民起义领袖。唐僖宗乾符二年(公元875年)响应王仙芝起义,转战山东、河南。次年王仙芝欲受招安,他与之决裂。王战死后,黄收其余部被推为王,号冲天大将军,年号王霸,遂引兵渡江南下。至六年(公元879年),攻占广州,因士兵疾疫回师。广明元年(公元880年)七月,自采石北上,十一月攻克洛阳,十二月占领唐都长安即帝位,国号大齐,年号金统。僖宗借沙陀国李克用军,与各路唐军合围,其大将朱温叛变投敌,起义军乃陷入困境。中和三年(公元883年),他率众撤出长安,入河南,围陈州300日。唐军抓住时机,集中兵力进行围攻,起义军屡战不利,士兵败之殆尽。四年(公元884年)于泰山狼虎谷被迫及之,黄巢遂自刎。郭心斋:()庄寨镇郭小湖村人。1935年7月参加革命,历任曹县三区义合乡抗日自卫大队大队长,冀鲁豫支队第五大队副队长,八路军334旅688团参谋长,鲁西南独立团副团长兼政治部主任,东垣县、菏泽县、考城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冀鲁豫第五专署副专员。1949年8月后,相继任菏泽专署副专员,中共菏泽地委统战部长,山东省人委机关事务管理局副局长、党委副书记,山东省人委交际处处长,山东省委青岛疗养院院长、党总支书记,青岛市政协常务委员。1983年离休。日在青岛病逝,享年82岁。王子平:1914年出生,曾用名王治国。庄寨镇大马王村人。1938年6月参加革命。193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曹县抗日县政府财政科长,鲁西南专署财政科长,东明抗日县政府县长,鲁西南专署战勤指挥部副司令员,平原省黄河河务局秘书处处长。建国后,先后任国家水利部黄河委员会财务处长、测验处长;水利部(水电部)水文局副局长、局长。1983年12月离休,现住北京。唐彦卿:1922年出生,曹县韩集镇曹楼村人。1942年参加革命,1943年入党。先后任区保卫队队长,区公安助理员,看守所所长,庄寨派出所所长,政治指导员等。1981年离休后,在庄寨镇当起了编外“老公安”。1988年被国家公安部记一等功,1989年获全国“老有所为精英奖”。张东贤:1958年11月出生,山东省曹县韩集镇大楼村人。1977年参己加工作,1985年入党,1989年到庄寨镇工作。1992年至2006年任镇党委书记、镇长。在任期间庄寨镇从一个边缘化普通乡镇发展到菏泽市经济实力最强镇。造福一方百姓。曾获荣誉1993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山东省计划生育先进工作者”称号,1994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尊师重教先进个人”称号,1995年被省政府授予“山东省棉花工作先进个人”称号,1996年被国家建设部授予“全国村镇建设优秀乡镇长”称号,1997年被省政府记三等功,2000年被国家扶贫基金会评为“全国十大扶贫状元”之一。组织建设中共地方组织建设:1936年秋,中共党员于子元受直鲁豫特委派遣,到曹县西北以卖卷烟、作山水画、当教师为掩护,在农民、知识分子中进行革命活动。是年底,在郭小湖村建立地下交通站。1937年12月,中共曹县三区委员会在挑源建立。此后,庄寨各村亦相继建立了党组织。到1943年,庄寨共建有党支部、党小组16个,约有党员40余人。1949年,有党支部11个,党员120余人。1958年建庄寨人民公社委员会,约有党支部40个,党员600余名。2000底,全镇有党支部53个,党员总数达到1605人。1994年、1997年,庄寨镇党委两次被山东省评为“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1994年8月,被山东省综治委评为“安全文明镇”。2000年7月,庄寨镇被山东省委、省政府评为“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基层政权建设:1940年8月,曹县七区抗日区公所成立。1943年9月,全镇建立基层抗日联合村16个。1958年3月成立庄寨乡人民政府,12月,实行政社合一,建立了庄寨人民公社。1968年3月,建立庄寨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1981年12月,建立庄寨公社管理委员会。1984年1月,设立庄寨区公所,1989年12月撤;与此同时,庄寨公社管理委员会改建为庄寨镇人民政府至今。中共领导下的群众组织1938年秋,建立鲁西南抗日救国会,1940年4月,改称为冀鲁豫边区抗日救国总会第三分会。1940年8月,建立各界联合会。农民团体在土地革命时期称农民协会,抗战时期称农民抗日救国会,简称农会。1965年1月,成立庄寨公社贫农、下中农协会,简称贫协。妇女团体在抗战时期建立妇女抗日救国会,简称妇救会;建国后,改称为妇女联合会。1958年3月成立庄寨乡妇女联合会,12月成立庄寨公社妇女联合会;1972年1月,改称为庄寨公社妇女委员会,1979年5月,建立庄寨妇女联合会至今。青年团体在抗战时期建立青年救国会,简称青救会;1949年9月,建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8年12月成立共青团庄寨公社委员会;1984年1月,设立共青团庄寨镇委员会。1985年12月,建立庄寨镇自然科学技术协会。1992年,成立了庄寨镇计划生育协会。现任镇党委书记、镇长:张东贤大事记秦王政二十七年(公元前220年),置冤句县(今庄寨镇),属东郡管辖。汉建平元年(公元前6年),光武帝生于济阳(今庄寨西南)。时县境有嘉禾生,一茎九穗,因而名光武,曰“秀”。旧《曹县志》有“汉舍嘉禾”,为曹县“八景”之一。唐乾符元年(874年),王仙芝率众在长垣起义。翌年,冤句人黄巢起兵响应,率数千农民武装挺进曹州与王仙芝会合。宋元?元年(1086年),改冤句县为冤亭,属兴仁府(曹州)济阴郡。金天会六年(1128年),宋汴京留守杜充扒开黄河大堤以水阻挡金兵南下,此后十数年,河无正道,济阴郡冤亭尽为水域。金大定八年(1168年),冤亭城圮于河,省入济阴,至此不再设冤句县。元至正四年(1344年)五月,黄河在济阴白茅堤决口,平地水深二丈余。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工部尚书贾鲁率兵民19万自仪封县东北黄陵岗向东疏浚旧河280余里,堵塞决口170处。十一月,白茅堤合拢成功。从白茅向北称之为贾鲁故道,向东叫贾鲁河。明洪武四年(1371年),今庄寨境分属于曹县夏侯都,东明县东明都,祥符县辛安都。日,奉军刘志陆部与冯玉祥军刘镇华部,在今庄寨镇蔡口展开激战。29日,奉军退去。1936年秋,中共党员于子元、王石钧等与当时任国民党曹县三区义合乡乡长郭心斋,在郭小湖村建立了地下交通站,由郭心斋具体负责。1938年5月,由中共曹县县委领导的第一支抗日武装--义合乡抗日自卫队,在郭小湖村建立,郭心斋任大队长,有枪40余支。是年10月,由中共曹县县委领导的第一个县级政权--考城抗日县政府,在郭小湖村建立,于子元任县长,杨履谦任秘书。与此同时,组建了60余人的基干大队,张耀汉任大队长。次年3月,根据中共中央指示,从有利于统一战线考虑,该县政府撤销。日,八路军二纵新三旅在庄寨镇卢庄,围攻由鲁道口出发的日伪军数百人。经过1小时激战,毙伤敌80余人。八路军余克勤团长负伤。1943年9月中旬,日伪军80余人到曹县西北扫荡,郭小湖村民兵20多人,在村西北寨角大摆地雷阵,炸死日伪军21人,残部逃窜。是年9月,抗日根据地普遍建立联合村基层政权,到12月,庄寨相继建立16个联合村。日,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野战军进驻庄寨、桃源一带。3日,击溃向白茅集进犯的国民党整编第三师五十九团,歼敌100余人。日,鲁西南军分区游击大队和齐滨县基干大队,在庄寨围歼国民党六十八师两个团各一部,计700余人,并缴获其全部武器。1958年3月,曹县共划分为36个乡(镇),庄寨从桃源分出,设立庄寨乡。9月,与桃源乡合并,设宇宙人民公社,10月,称桃源集人民公社。1960年2月,以现驻地更名为庄寨人民公社。时辖36个生产大队,103个村庄。是年4月1日,曹县兴建太行堤水库,庄寨公社白茅为第一库。同时建纸坊放水闸一座。1963年,开挖赵王河。该河西起东明县的后黄集、阎潭,在庄寨公社蔡口入境,流经段集、纸坊、白茅入东鱼河南支。1979年初,将东部的常岗庙等50个村庄划出,成立桃源人民公社;同时将南部的4个村(即界牌、张堤圈、徐堤圈、大杨口)划归大寨人民公社。1982年秋,沿赵王河开挖了引黄送水干线。日凌晨5时9分,菏泽马岭岗发生5.9级地震,波及曹县31处乡(镇),庄寨受灾严重。1984年1月,庄寨设立在寨区公所,辖1镇3乡,即庄寨镇、桃源乡(现为;桃源集镇)、白茅乡(现为;庄寨镇)、大寨乡(现为:桃源集镇)。建镇时,又将南部的段集、陈小营等12个村庄划归白茅乡。是年,庄寨镇第一家农民股份合作制桐木加工企业成立。1988年12月,撤销庄寨区公所,同时将划归白茅乡的12个村庄又复属庄寨镇。1992年,庄寨镇原兴鲁木器厂与香港宝华资源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镇最大的桐木加工企业--菏泽金鲁木制品有限公司。日,山东省省长赵志浩到庄寨察看了小城镇建设、市场建设、乡镇企业及小麦、棉花生产情况。1996年,镇提出十大兴镇建设工程,即鲁西南商城、金鲁宾馆、镇政府办公大楼、卫生院门诊、镇中学改造工程、丁寨新村、外向型经济工业区、人民路改造、人民广场、两省六县九乡镇联谊塔。与此同时,镇出资25万元,聘请上海同济大学的专家规划设计了一期工程。当年即完成了镇政府办公大楼、金鲁宾馆和镇中学改造工程。到1999年十大工程全部竣工。是年夏,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丁石荪、费孝通到庄寨镇视察。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山东省委书记吴官正在曹县县委书记朱效明陪同下,到庄寨镇视察小城镇建设、小康村建设和乡镇企业发展情况。是年10月,山东省黄巢故里研讨会在庄寨镇召开,参加会议的有60多名专家、教授、学者。研讨会围绕冤句故城、属地以及黄巢故里和生平进行了深入考证探讨,多数专家认为唐代冤句城在今山东曹县庄寨镇一带。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田纪云在地委书记李明先陪同下,到庄寨镇视察小城镇建设和乡镇企业。是年4月,镇辟黄巢公园一处,塑黄巢青铜雕像一座。经济发展第一产业:1933年粮食平均亩产仅26.7公斤。1946年,实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土地,分给没地、少地的农民,使粮食生产有了提高。1949年粮食亩产上升到50公斤。1978年粮食亩产又提高到108公斤,总产304.5万公斤。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同时,提倡科学种田。对赵王河、新冲小河及其支流进行多次疏浚,实现旱能浇、涝能排的稳产高产田,占可耕地的90%。1989年粮食亩产391公斤,总产576万公斤。到2000年,粮食亩产突破750公斤,总产达到1629.7万公斤。1990年以来,实行种植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和特色经济。到2000年,初步形成了北部大蒜产区,中部果园、蔬菜、花卉产区,南部水产养殖区。经济作物面积不断扩大,由1990年的2132公顷发展到2000年的3000余公顷;其中蔬菜面积由1990年的83公顷发展到903公顷,总产由292万公斤提高到1354.5万公斤。主要种植大蒜、韭菜、黄瓜、豆角、芹菜、西红柿等10余个品种。2000年,共有果园105公顷,果品产量1665吨。大蒜面积1000公顷,花卉面积70公顷,水产养殖面积330公顷。2000年底,全镇实现农业总产值1.5亿元。该镇重视植树造林,大力发展桐粮间作和四旁植树。到2000年,桐粮间作面积达到700公顷,四旁植树2.5万株。第二产业:建国前,农村家庭手工业主要有土绸、绢、布、砖瓦等业。1949年,全镇工副业生产几乎为零,仅有个别铁木作坊散布乡间。建国后,人民政府对手工业生产实行鼓励政策,家庭手工业生产开始复苏。1953年,该镇相继有织布、铁木作坊、磨坊、轧花等行业约10余家。1958年,遵照上级“县县办工厂,乡乡办工业,自力更生,全面开花”的指示,社队企业一哄而起,有建筑材料、木材加工、纺织、食品、缝纫、农机修造、小土化肥等企业约80余家,从业人员达1000人。1960年,部分社队企业合并,部分转为队办或家庭副业。不久,大部分手工业停办。1963年,一些家庭手工业开始恢复,全社有磨坊、轧花、碾访、粉坊、油坊和铁业、木业、砖瓦窑等60余个。1966年,兴建庄寨公社农机修造厂,年产值5万元。1978年,社队工业有了较大发展,不仅工业门类、行业有所增加,其规模亦不断扩大,初步形成了以建材、木材加工、食品加工为主体的多门类格局。是年,该镇从事第二产业的人员有500余人,产值突破100万元。1980年,庄寨公社工业产值达到423万元,跃居全县社队工业产值之首。1984年,经济体制改革,社队企业改为乡镇企业,形成镇、村、联户等多种形式办企业。是年,该镇第一家农民合股企业--桐木加工厂建立,1992年又与美国皇家实业有限公司合资成立菏泽兰星木制品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各种优质桐木拼板和装饰、装修用板材。同一时期,私营兴鲁木器厂也于1992年与香港宝华资源有限公司合资成立了该镇规模最大的桐木加工企业--菏泽金鲁木制品有限公司。以上两公司是该镇的龙头企业,以此带动了大批私营企业和个体加工户。到2000年,全镇60%以上的农户入股办厂或搞个体加工,从业人员达3万余人,实现产值10亿元,利税2.5亿元。主要工业门类有:木材加工、机械制造、食品加工、化工、建材等,其中桐木加工为主导产业。年产值在100万元以上的木材加工企业有500多家,有中外合资企业13家,有16家企业拥有自营进出口权,有3家企业进入“山东省出口创汇500强”。第三产业:明清时期,镇南部的白茅、东部的桃源得水运之利,商贾辐辏,百货毕集,为曹县西北部货物集散地。后黄河改道北徙,商业萧条。民国初期,境内的庄寨、白茅、娘娘营等几个有集市的大村,均处交通要道,商业、饮食业、服务业、钱庄等摊点、店号比较多。1942年,抗日政府组织了义兴祥、隆泰两个公营商店,组织商人、民众到根据地以外购粮,同时,发动群众熬盐、织土布向外运销。建国后,区政府发动群众入股办起供销合作社,集体商业日益壮大。1955年,对私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私营商业大多纳入合作化轨道。1963年,全社有各类商业网点、批发、收购站点20余个,从业人员100余人。1978年之后,个体私营商业、饮食业、服务业日益繁荣。1980年,有国营网点12处,从业人员30余人,集体商业34处,个体商业70余户;此外,农村尚有小商贩100余户。90年代,个体私营经济步入快车道,国营集体商业服务网点大多实行集体承包或个人承包。1995年以来,镇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优化发展环境,除巩固规范4个较大的农村集贸市场外,又进一步加快了对镇专业市场的开发建设速度。到2000年,相继建成了木材、农机、粮食、百货、蔬菜、服装等八大专业市场。其中桐木专业市场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桐木交易中心和集散地,吸引了来自苏、鲁、豫、皖、晋、冀、陕、甘等八省40多个地区的客商前来交易,年桐木交易量60多万立方米,交易额5亿元。新建的鲁西南商城,建筑面积10多万平方米,是山东省农村最大的楼房式商城。每逢集市,这里都汇集2万余人前来交易。到2000年底,全镇共有商业、饮食业、服务业等各类服务网点5000户,从业人员2.2万人,年贸易交易额达6亿元。特色产业:镇境内以两大私营企业为龙头,带动了1000多家小型企业和3000多家个体加工户。全镇年加工桐木60多万立方米,出口桐木拼板及各类桐木制品30多万立方米,产品远销日本、韩国、东南亚及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出口量占全国同类产品出口总量的70%以上,年创外汇3000多万元。镇内的一、二、三产业大都是围绕着这些企业而兴起,以服务于该镇的特色产业。社会进步文教科技:民国初期该镇无正规学校,只有数家私塾,学生20余人。1941年齐滨县抗日县政府在今境庄寨、祥符砦、冯寨、虎头王办起小学4处,有学生100余人。1942年鲁西南专署在曹县西北建立齐滨中学,招生两个班,学生100余人;1943年改齐滨中学为冀鲁豫边区第三中学。建国后,小学教育迅速发展。1949年全镇有小学7处,16个班,学生630余人,适龄儿童入学率48.7%。1964年随着国民经济的好转,国家办学与群众办学并举,发展了耕读小学。80年代全镇学校房舍、设备均达到省级标准;教育事业空前发展,幼儿教育、普通教育、成人教育得到全面发展。1985年全镇有扫盲班36个,学员1600人。通过扫盲,多数学员达到初中文化水平。90年代,镇投资500余万元,建起了高标准、高质量的镇中学教学大楼、办公大楼和实验楼,并购置了电教器材和微机。1996年,镇党委、政府为使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不失学,每年拿出2万元,作为“特困生”补助基金。2000年,全镇有幼儿园2处,中小学26处,其中有7处小学达到省级规范化标准。是年,该镇又顺利通过国家教委“普九”验收。全镇在校学生共有6320人;其中中学3处,在校学生2340人;高中2处,在校学生600人。入学率、巩固率及学校设施均达到省级标准,先后为国家输送大中专生2460名,其中大本560名,大专980名。建国初期,该镇的科技事业基础薄弱,专业技术人员很少。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不断增加。其来源:一是国家统一分配的大中专毕业生;二是采取多种形式培养;三是从外地引进。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教育事业与科技工作提到了党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庄寨镇科技队伍有了较大发展。1981年,全镇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增加到68人,到1985年全镇科技人员又增加到156人。2000年,该镇有农业技术服务站1处,有技术人员38名,负责全镇农村科学技术的宣传教育、推广应用等工作。文化艺术活动:庄寨镇文化艺术活动丰富多彩。建国前曾在庄寨镇流行的剧种有山东梆子、二夹弦、大平调、豫剧等,尤以白茅集的山东梆子较为著名,在县内颇有影响。70年代庄寨镇建露天影剧院一个,面积为6000平方米,为全镇大型会议中心和供演戏、放电影用的中心影剧院。80年代,庄寨镇建砖木结构影剧院一个,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建有文化站一处,内设图书室、阅览室、游艺室、业余剧团、曲艺队、民间艺术队和书法美术组、文化艺术组等。同时,镇还建有电教室、农民夜校、青年之家、党员活动中心等场所。建有电视差转台一座,发射塔高120米,收视半径50公里。境内体育活动空前活跃,体育竞赛形成制度。镇、村及镇办企业均有体育活动场地、体育活动室。武术是庄寨镇的传统体育项目,流行的主要拳种有梅花拳、大红拳等。80年代群众性武术活动有了较大发展,庄寨部分村庄武术队多次参加各级武术比赛、表演,并获得荣誉。2000年,全镇有金光、天龙、少林武校3处,在校学生1600多人,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武术人才。1999年,该镇被评为“山东省亿万群众健身活动先进乡镇”。建国前,境内医疗条件较差,只有十几名中医,几个大村庄开有中药铺。1956年,庄寨镇建立药联社。60年代末,各村成立卫生室,配有赤脚医生,实行合作医疗制度。1956年,建卫生院一处,占地9.7亩,医务工作者16名。1996年,庄寨镇卫生院投资200万元,新建门诊大楼一幢,建筑面积3900平方米。购置了B超、CT等先进医疗设备,改善了医疗条件。2000年仅庄寨镇驻地就有镇中心、博爱、金鲁、白马寺4家大型综合医院,都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其中中心医院有床位60张,医护人员117名,年门诊病人9万人次,住院600余人。此外有村级卫生室81处,乡村医生和卫生员135人。
| W3C XHTML 1.0
Copyright & 2016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庄寨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