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回答法律逻辑学概念中三段论的基本概念

大学法律逻辑学问题…:一个正确三段论的大前提是否定的,中项在大前提中不周延,试问该三段论是第几格?_百度知道
大学法律逻辑学问题…:一个正确三段论的大前提是否定的,中项在大前提中不周延,试问该三段论是第几格?
写出推导过程,中项在大前提中不周延:一个正确三段论的大前提是否定的?什么式,试问该三段论是第几格大学法律逻辑学问题…
而不能真正运用于实践这无疑是在做几何题,三段论只是对大脑的训练,几何题做得好不一定在法律上有兴趣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不周延的相关知识
其他1条回答
额!上学期刚刚考的,我都给忘记啦!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请回答法律逻辑学中三段论的基本概念_百度知道
请回答法律逻辑学中三段论的基本概念
包含小项的前提叫做小前提、结论、小前提:已知的两个命题叫做前提;6:结论的谓项叫作大项三段论的基本概念主要有以下几个:1;4;5、大项、小项:推出的一个新命题叫做结论、前提:在前提中出现而在结论中不出现的项叫做中项、大前提;2;3:结论的主项叫做小项、中项;7:包含大项的前提叫做大前提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法律逻辑学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法理学中的法律逻辑学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1 一、填空题 1,在&有的犯罪不是故意的&这一性质判断中的逻辑常项是(有的……不是……),逻辑变项是 (犯罪,故意). 2,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只有当前件(真)而后件(假)_时,它才是假的;在其它情况下,它都是 真的. 3,普通逻辑基本规律有(同一律),( 不矛盾律)和(排中排). 4,在&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qu
这一定义中,被定义项是(刑法),种差是(规定犯罪和刑 罚) ,邻近属概念是(法律). 二,单项选择题 1,&犯罪不是合法的行为&这一定义的逻辑错误是(3 ) (1)定义过宽 (2)定义过窄 (3)定义用否定联项 (4)以比喻代定义 2,下列判断形式中,主,谓项都周延的是(2 ) (1)所有的 S 是 P (2)所有 S 不是 P (3)有 S 是 P (4)有 S 不是 P 3,&p→q&负判断是( 4) (1) p∧g (2) p∨q (3) p∨g (4) _p 真且 q 假______ p→g 4,与&不必然 P&等值的判断是(1 ) (1)可能非 P (2)可能 P (3)必然非 P (4)不可能非 P 5,&现在不是强调法治吗 就是说,强调让法院的人来治理社会治安.&这段议论(1 ) (1)违反同一律的要求 (2)违反不矛盾律的要求 (3)违反排中律的要求 (4)不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 6,&所有的公民都享有选举权&与&有的公民没有选举权&这两个性质判断具有(2 ) (1)反对关系 (2)矛盾关系 (3)差等关系 (4)下反对关系 7,&凡贪污罪都是故意犯;这个行为是故意犯罪,所以,这个行为是贪污罪.&这个三段论所犯的 逻辑错误是(3 ) (1)大项不当周延 (2)不项不当周延 (3)中项不周延 (4)两否定推结论 _______ 8,&p∨g&的等值判断(3 ) _______ ______ (1) p→g (2) p∨g ____ (3) p∧g (4) p→g 9,当:&所有 S 是 P&与&有的 S 是 P&均是假时,则 S 与 P 在外延上的关系是(2 ) (1)反对关系 (2)差等关系 (3)矛盾关系 (4)下反对关系 10,当 p 假 q 假时,下列判断形式为真的是(3 ) (1)p∧q (2) p∨q (3) p→q (4) p∧q 三,问答题 1,同一律内容和要求是什么? 答: 同一律的基本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都与其自身保持同一. 普通逻辑所说的&同一思维过程&,是指同一时间,同一关系,同一思维对象三个方面的&三同一& 的思维过程。 同一律的公式:A 是 A. &A&表示任何一个思想,它可以是概念,也可以是判断. 同一律的要求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 A 必须保持自我的同一性和确定性。 2,推理与论证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答:论证与推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论证与推理是紧密联系的.论题大体相当于推理的结论,论据大体相当于推理的前提,论证方 式大体相当于推理的前提,论证方式大体相当于推理的形式。 论证和推理的区别主要是: 第一,思维的程序不同; 第二,要求的重点不同; 第三,逻辑结构的繁简不同。 3,如何提高类比推理结论的可靠性程度? 答: 第一,相类比的两个(或两类)对象的相同属性愈多,则结论的可靠程度就愈大; 第二,相类比的两个(或两类)对象的相同属性是本质的,则结论的可靠程度就愈高; 第三,相类比的两个(或两类)对象共有属性与推出属性之间的联系愈紧密,则结论的可靠程度 就愈高; 第四,被推论的对象,如果存在与推出的属性相矛盾的情况,则推出的结论就不能成立. 在理行类比推理时,要注意避免犯&机械类比&的逻辑的错误.所谓&机械类比&就是指仅仅依据 两个(或两类)对象表面相似或偶然相似的情况进行类比,从而导致荒谬的结论. 四、下列语句作为定义是否正确 如果不正确,请指出其违反什么规则,犯什么逻辑错误 1,共同犯罪就是几个人共同犯罪。 定义不正确.违反&被定义项不得直接或间接出现在定义项中&的规则,犯&同语反复&的逻辑错 误。 2,犯罪不是合法的行为。 定义不正确.违反&定义联项不能是否定的&规则,犯&定义用否定联项&的逻辑错误。 3,商品就是通过货币进行交换的劳动产品。 定义不正确.违反&定义项外延与被定义项外延之间必须是全同关系&的规则,犯&定义过窄&的 逻辑错误。 五,指出下列推理的种类和逻辑结构,说明其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指出其违反的逻辑规则和 所犯的逻辑错误是什么 1、所有的律师都是知识分子,所有的教师都是知识分子,所以有的教师是律师。 是三段论。 不正确.因违反&中项在前题中必须至少周延一次&的规则,犯&中项不周延&的逻辑错 误。(或答:违反第二格三段论关于&两个前提中必有一个是否定判断&的规则。) 2,凡贪污罪都是故意犯罪,凡放火罪都不是贪污罪,所以,凡放火罪都不是故意犯罪。 是三段论。不正确.因为违反&前提中不周延的大项或小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的规则,犯& 大项不当周延&的逻辑错误。 (或答:违反第一格三段论关于&小前提必须是肯定判断&的规则。 ) 3,凡盗窃罪都是侵犯财产罪,凡盗窃罪都是故意犯罪,所以,凡故意犯罪都是侵犯财产罪。 是三段论。 不正确.因违反&前提中不周延的大项或小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的规则,犯&小项 不当周延&的逻辑错误。(或答:违反第三格三段论关于&结论必须是特称判断&的规则。) 4,如果某甲是强奸犯,则某甲应受法律制裁;现已知某甲不是强奸犯,所以,某甲不应受到法律 制裁。 是充分条件假言直言推理,不正确。因违反&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的规则,犯&由否定前件 到否定后件&的逻辑错误。 5,吸毒者吸毒或有客观原因,或有主观原因;某吸毒者承认自己确实存在主观原因,所以,该吸 毒者没有客观原因。 是相容选言推理,不正确。因违反&肯定一部分选言肢,则不能否定另一部分选言肢&的规则, 犯&由肯定一部分选言肢到否定另一部分选言肢&的逻辑错误。 试题 2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0 分) 1.属概念与种概念内涵和外延之间的反变关系,是对概念进行( )和( )的逻辑 根据。 2.“法是阶级意志的表现”这一定义犯了( )错误。 3.一个性质判断的谓项不周延,则这个判断的质是( );一个性质判断的主项周延, 则这个判断的量是( )。 4. 根据模态判断对当关系, 由“某甲必然是杀人犯”真, 可推出“某甲可能是杀人犯”为 ( ) , “某甲必然不是杀人犯“为( )。 5.在下列三段论形式中填入恰当的符号,使之成为一个有效的三段论形式: P A M ( )O( ) S( )P 得分 评卷人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性质判断各判断形式的逻辑性质是由( )决定的。 A.变项 B.量项 C.质 D.量项和质 2.“思维形式”这一概念属于是( )。 A.集合概念、正概念、单独概念 B.单独概念、负概念、非集合概念 C.普遍概念、正概念、集合概念 D.非集合概念、正概念、普遍概念 3.若“A 可以分为 B,C,D”是一个正确的划分,则 B 和 C 的外延一定是( )。 A.矛盾关系 B. 反对关系 C.交叉关系 D.属种关系 4.“没有一个成功的人不是经过一番奋斗的”,这一判断的逻辑形式为( )。 A.SAP B.SEP C.SIP D.SOP 5.“某甲有作案时间”和“某甲没有作案时间”两个判断具有( )。 A.矛盾关系 B、反对关系 C、下反对关系 D、差等关系 6.下列性质判断变形直接推理中,错误的是( )。 A.SAP→PIS B.SEP→PES C.SIP→PIS D.SOP→POS 7.与“并非被告既收受贿赂,又玩忽职守”有等值关系的判断有( )。 A.被告既没有收受贿赂,也没有玩忽职守 B.被告或者收受贿赂或者玩忽职守 C.被告或者没有收受贿赂或者没有玩忽职守 D.如果被告没有收受贿赂,那他就是玩忽职守了 8.既断定 SAP 假,又断定 SEP 假,则( )。 A.违反同一律 B.违反不矛盾律 C.违反排中律 D.不违反逻辑基本规律 9.在航天科学研究发展,人未正式乘坐航天器遨游天空之前,先用其它一些动物做实验, 通过考察鼠、狗、兔等动物的身体在太空中能经受长时间失重的考验,于是得出结论:“一 切动物的身体在太空中都能经受长时间的失重考验。”这是属于( )推理。 A.必然性 B.假言 C.完全归纳 D.简单枚举归纳 10.运用反证法进行论证时,其反论题“非 P”与原论题“P”是( )。 A.等值关系 B.矛盾关系 C.反对关系 D.交叉关系 得分 评卷人 三、图示题(每小题 8 分,共 16 分) 1.请用欧拉图表示下列概念外延之间的关系。 A.强制措施 B.逮捕 C.取保候审 2.设 S 真包含于 P,M 与 P 交叉,M 真包含 S,用欧拉图表示 S、M 和 P 之间的三种外 延关系。 得分 评卷人 四、分析题:(每小题 9 分,共 54 分) 1.运用对当关系或判断变形直接推理,从“所有盗窃罪都是故意犯罪”能否推出以下结论? 为什么? A.并非有的盗窃罪不是故意犯罪。 B.所有故意犯罪是盗窃罪。 C.所有非故意犯罪不是盗窃罪。 2.“受贿罪是渎职罪,贪污罪不是受贿罪;所以贪污罪不是渎职罪。”这一推理属于何种推 理?是否正确?为什么? 3.某企业财会科大量现金被盗,经侦查后发现只有两人具备作案的条件,或者是李某所为, 或者是赵某所为; 现已有材料证实李某盗窃该企业财会科的现金, 所以不可能是赵某所为。 ” 这个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否正确?为什么? 4.“只有从死者尸体内检出砷的残余物,死者才是服砷中毒而死亡的;今死者尸体内检出了 砷的残余物,所以,死者是服砷中毒而死亡的。”这一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否正确?为什 么? 5. 同时断定“p 并且 q”与“非 p 或者非 q”两个判断为真或为假, 是否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 若违反,则违反什么规律?为什么? 6.分析下列案例中的论证是否正确?如不正确,指出其违反的逻辑规则和所犯的逻辑错误 是什么。 某村发生一起枪杀案,被害人的妻子说:“凶手一定是李某,因为我丈夫被害的那天晚上, 张三很晚才回家; 而且他当过兵, 枪打得很准; 加上我丈夫过去当村长时批评过他, 有旧仇, 所以,一定是李某报复害死我丈夫的。 参考答案 一. 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0 分) 1.概括 限制 2.定义过宽; 3.肯定 全称; 4.真、假; 5. P A M ( S )O( M ) S( O )P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D ; 2.D ; 3.B; 4.A ; 5.A 6.D ; 7.C ; 8.D ; 9.D ; 10.B 三.图示题(每小题 8 分,共 16 分) 1. A B C 2. M S P四、分析题(每小题 9 分,共 54 分) 1.设已知判断为 SAP,则 ABC 三个判断分别为 、PAS、 ES。其中: SAP 与 SOP 相矛盾,运用对当关系推理,能推出 A 判断,SAP→ ; SAP 不能推出 PAS,否则违反换位规则“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 根据换质位交替法,能由 SAP 推出 C 判断,SAP→SE → ES。 2.这个推理属于三段论推理,推理错误。违反了“前提中不周延的大项或小项,在结论中也 不得周延。”的规则,犯了“大项不当周延”的逻辑错误。 (或答:违反三段论第一格的规则“小前提必须是肯定判断。”) 3.这个推理属于相容选言推理,推理错误。违反了“肯定一部分选言肢,不能否定另一部分 选言肢。”的规则,犯了“由肯定到否定”的逻辑错误。 4.这个推理属于必要条件假言三段论推理,推理错误。违反了“肯定前件不能肯定后件”的 规则,犯了“从肯定推否定”的逻辑错误。 5.“p 并且 q”与“非 p 或者非 q”是矛盾关系,同时断定为真,违反不矛盾律;同时断定为假, 违反排中律。 6.这个论证不正确。违反了“论据与论题之间要有内在的必然的逻辑联系”的规则,犯了“推 不出”的逻辑错误。因为被害人的妻子所列的论据还不足以断定李某是该案的凶手。 试题 3 一、填空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在“有的犯罪不是故意的”这一性质判断中的逻辑常项是__________,逻辑变项是 _________。 2、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只有当前件_________而后件_________时,它才是假的;在其 它情况下,它都是真的。 3、普通逻辑基本规律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4、 “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 在 这一定义中, 被定义项是_______, 种差是_______ ,邻近属概念是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 “犯罪不是合法的行为”这一定义的逻辑错误是( ) (1)定义过宽 (2)定义过窄 (3)定义用否定联项 (4)以比喻代定义 2、下列判断形式中,主、谓项都周延的是( ) (1)所有的 S 是 P (2)所有 S 不是 P (3)有 S 是 P (4)有 S 不是 P 3、 “p→q”负判断是( ) (1) p∧g (2) p∨q (4) _______ p→g 4、与“不必然 P”等值的判断是( ) (1)可能非 P (2)可能 P (3)必然非 P (4)不可能非 P 5、 “现在不是强调法治吗?就是说,强调让法院的人来治理社会治安。 ”这段 ) (1)违反同一律的要求 (2)违反不矛盾律的要求 (3)违反排中律的要求 (4)不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要 (3) p∨g议论(求 6、 “所有的公民都享有选举权”与“有的公民没有选举权”这两个性质判断 ) (1)反对关系 (2)矛盾关系 (3)差等关系 (4)下反对关系 7、 “凡贪污罪都是故意犯; 这个行为是故意犯罪, 所以, 这个行为是贪污罪。 ” 这个三段论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 (1)大项不当周延 (2)不项不当周延 (3)中项不周延 (4)两否定推结论 _______ 8、 “p∨g”的等值判断( ) (1) p→g (2) p∨g _ _ _ _ (3) p∧g (4) p→g 9、 “所有 S 是 P” “有的 S 是 P” 当: 与 均是假时, S 与 P 在外延上的关系是 则 ( ) (1)反对关系 (2)差等关系 具有( (3)矛盾关系 (4)下反对关系 10、当 p 假 q 假时,下列判断形式为真的是( ) (1)p∧q (2) p∨q (3) p→q (4) p∧q 三、问答题(每小题 10 分,共 30 分) 1、同一律内容和要求是什么? 2、推理与论证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3、如何提高类比推理结论的可靠性程度? 四、 下列语句作为定义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 请指出其违反什么规则, 犯什么逻辑错误 (每 小题 5 分,共 15) 1、共同犯罪就是几个人共同犯罪。 2、犯罪不是合法的行为。 3、商品就是通过货币进行交换的劳动产品。 五、指出下列推理的种类和逻辑结构,说明其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指出其违反的逻辑规 则和所犯的逻辑错误是什么(每小题 5 分,共 25 分) 1、所有的律师都是知识分子,所有的教师都是知识分子,所以,有的教师是律师。 2、凡贪污罪都是故意犯罪,凡放火罪都不是贪污罪,所以,凡放火罪都不是故意犯罪。 3、凡盗窃罪都是侵犯财产罪,凡盗窃罪都是故意犯罪,所以,凡故意犯罪都是侵犯财产罪。 4、如果某甲是强奸犯,则某甲应受法律制裁;现已知某甲不是强奸犯,所以,某甲不应受 到法律制裁。 5、吸毒者吸毒或有客观原因,或有主观原因;某吸毒者承认自己确实存在主观原因,所以, 该吸毒者没有客观原因。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有的……不是……,犯罪、故意 2、真、假 3、同一律,不矛盾律,排中排 4、刑法,规定犯罪和刑罚,法律 二、 (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 (3) 2、 (2) 3、 (1) 4、 (1) 5(1) 6、 (2) 7、 (3) 8、 (3) 9、 (20 10(3) 三、 (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1、同一律的基本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都与其自身保持同一。 普通逻辑所说的“同一思维过程” ,是指同一时间、同一关系、同一思维对象三个方面的 “三同一”的思维过程。 同一律的公式:A 是 A。 “A”表示任何一个思想,它可以是概念,也可以是判断。 同一律的要求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 A 必须保持自我的同一性和确定性。 2、论证与推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论证与推理是紧密联系的。论题大体相当于推理的结论,论据大体相当于推理的前提,论证 方式大体相当于推理的前提,论证方式大体相当于推理的形式。 论证和推理的区别主要是: 第一,思维的程序不同; 第二,要求的重点不同; 第三,逻辑结构的繁简不同。 3、第一,相类比的两个(或两类)对象的相同属性愈多,则结论的可靠程度就愈大; 第二,相类比的两个(或两类)对象的相同属性是本质的,则结论的可靠程度就愈高; 第三,相类比的两个(或两类)对象共有属性与推出属性之间的联系愈紧密,则结论的可靠 程度就愈高; 第四,被推论的对象,如果存在与推出的属性相矛盾的情况,则推出的结论就不能成立。 在理行类比推理时,要注意避免犯“机械类比”的逻辑的错误。所谓“机械类比”就是指仅 仅依据两个(或两类)对象表面相似或偶然相似的情况进行类比,从而导致荒谬的结论。 四、 (每小题 5 分,共 15 分) 1、定义不正确。违反“被定义项不得直接或间接出现在定义项中”的规则,犯“同语反复” 的逻辑错误。 2、定义不正确。违反“定义联项不能是否定的”规则,犯“定义用否定联项”的逻辑错误。 3、定义不正确。违反“定义项外延与被定义项外延之间必须是全同关系”的规则,犯“定 义过窄”的逻辑错误。 五、 (每小题 5 分,共 25 分) 1、是三段论。不正确。因违反“中项在前题中必须至少周延一次”的规则,犯“中项不 周延”的逻辑错误(或答:违反第二格三段论关于“两个前提中必有一个是否定判断”的规 则。 ) 2、是三段论。不正确。因为违反“前提中不周延的大项或小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 的规则,犯“大项不当周延”的逻辑错误。 (或答:违反第一格三段论关于“小前提必须是 肯定判断”的规则。 ) 3、是三段论。不正确。因违反“前提中不周延的大项或小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的 规则,犯“小项不当周延”的逻辑错误。 (或答:违反第三格三段论关于“结论必须是特称 判断”的规则。 ) 4、 是充分条件假言直言推理。 不正确。 因违反 “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 的规则, “由 犯 否定前件到否定后件”的逻辑错误。 5、 是相容选言推理。不正确。 因违反“肯定一部分选言肢,则不能否定另一部分选言肢” 的规则,犯“由肯定一部分选言肢到否定另一部分选言肢”的逻辑错误。 试题 4卷号:6122《法律逻辑学》试题(B 卷)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0 分) 1、主项与谓项均周延的性质判断的逻辑形式是 、 主项与谓项均不周延 的性质判断的逻辑形式是 。 2、如果一个归纳推理的前提是假的,则其结论一定是 的。 3、根据不矛盾律,可以由一个判断真,推出与其具有 关系或 关 系的判断假。 4、 “如果某甲犯了杀人罪,则其应受法律制裁”这一判断的逻辑形式是 , 其 中逻辑常项是 ,逻辑变项是 。 5、选言判断可分为 和 两种。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在“杭州人是讲卫生的”这一判断中, “杭州人”是( ) A、集合概念 B、非集合概念 C、负概念 D、单独概念 2、如果 A、B 两个判断不同真,可同假,则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 A、差等关系 B、矛盾关系 C、反对关系 D、下反对关系 3、正确进行充分条件假言直言推理,应当( ) A、否定前件就是否定后件 B、否定后件不能否定前件 C、肯定前件就要肯定后件 D、肯定后件就能肯定前件 4、 “所有的 S 是 P”与“没有 S 是 P”之间具有( ) A、反对关系 B、矛盾关系 C、差等关系 D、下反对关系 5、同时否定 SAP 与 SOP 则( ) A、违反同一律的要求 B、违反不矛盾律的要求 C、违反排中律的要求 D、不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 6、全称否定判断的负判断的等值判断是( ) A、SAP B、SIP C、SOP D、SEP 7、当 P 假 q 假时,下列判断为真的是( ) A、p 并且 q B、p 或 q C、如果 p 那么 q D、p 要么 q 8、 “历史上先后产生的国家有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产阶级国家、无产阶级国家,无 论何种类型的国家都是阶级专政的工具。 ”这几个判断对“国家”这个概念是从( )来说明的。 A、仅从内涵方面 B、仅从外延方面 C、先从内涵,再从外延方面 D、先从外延,再从内涵方面 9、以 SAP 为前提进行换位法推理,推出正确结论的是( ) A、PAS B、PIS C、PES D、POS 10、完全归纳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前提和结论的联系是( )。 A、都是必然的 B、都是或然的 C、前者是必然的,后者是或然的 D、前者是或然的,后者是必然的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1、如果所有的 a 是 b,那么 a 与 b 的外延关系可能是 ( ) (1)全同关系 (2)真包含关系 (3)真包含于关系 (4)交叉关系 (5)全异关系 2、当 p 假 q 假时,下列复合判断为假的有( ) (1)p∧q (2)p∨q (3)p 要么 q (4)p→q (5)p←q 3、以“如果受贿,那么犯法”为前提进行假言直言推理,其小前提可以是( ) 。 (1)受贿 (2)末犯法 (3)末受贿 (4)犯法 (5)并非没有犯法 4、不矛盾律的适用范围是( ) (1)具有矛盾关系的判断 (2)具有反对关系的判断 (3)具有差等关系的判断 (4)具有下反对关系的判断 (5)具有可同真但不可以同假的关系的判断 5、下列判断作为推理结论,可用完全归纳推理推出的是( ) (1) 所有的原子都是可变的 (2) 全村所有的人家都有电视机 (3) 全班所有的学生都会使用计算机 (4) 我厂的工程师全都是高校毕业的 (5) 天下乌鸦一般黑 四、分析下面丙的议论违反哪些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的要求?犯什么逻辑错误?(共 9 分) 甲说: “语句都表达判断” 。 乙说: “有的语句不表达判断” 。 丙说: “甲和乙的观点都不正确,我认为唯有纯疑问句不表达判断” 五、下列定义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违反什么规则?犯什么逻辑错误?(每小题 1 分,共 3 分) 1、 法律就是法律 2、 律师就是靠打官司吃饭的人 3、 法官不是检察官 六、用欧拉图图示下列概念外延之间的关系(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1、A、中国人 B、政治家 C、周恩来 2、A、推理 3、A、法律 B、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B、律师 C、必要条件假言直言推理 C、人民检察院七、指出下列复合判断的种类,并写出它们的逻辑形式(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1、非自然死亡,要么是不幸事件导致,要么是他杀,要么自杀。 2、严厉打击刑事犯罪分子既符合法律规定,又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 3、如果语言能够产生物质财富的话,那么夸夸其谈的人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了。 八、指出下列推理的种类,说明其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违反什么规则?犯什么逻辑错误? (每小题 5 分,共 25 分) 1、 凡是犯罪行为都是违法行为,所以违法行为都是犯罪行为。 2、 有些司法干部是党员,有些司法干部是先进工作者,所以,有些先进工作者是党员。 3、 某甲或者犯收受贿赂罪,或者犯玩忽职守罪;某甲犯收受贿赂罪,所以,某甲没犯玩忽 职守罪。 4、 凡盗窃罪都是侵犯财产罪, 凡盗窃罪都是故意犯罪, 所以, 凡故意犯罪都是侵犯财产罪。 5、 只有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才是犯罪行为;李某的行为不是犯罪行为,所以,李某的 行为不具有社会危害性。 九、请用真值表的方法判定下列两个判断是否等值?(5 分) A、 并非该被告既守法,又遵守本单位的规章制度。 B、 该被告既不守法,又不遵本单位的规章制度。6122《法律逻辑学》试题(B 卷)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0 分) 1、SEP、SIP 2、假 3、矛盾关系、反对关系 4、如果 P 那么 q 或 p→q、如果,那 么、p、q 5、相容选言判断、不相容选言判断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A 2、C 3、C 4、A 5、C 6、B 7、C 8、D 9、B 10、C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1、 (3) 2、 (2) (1) (1) (3) 3、 (2) 4、 (2) (1) (1) (4) 5、 (3) (2) (4) 四、分析下面丙的议论违反哪些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的要求?犯什么逻辑错误?(共 9 分) 丙和乙违反了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排中律,因为甲、乙的观点为具有矛盾关系的判断, 根据排中律,二个互相矛盾的判断不能同假,必有一真。故丙的议论犯了“模棱两不可”的 逻辑错误。 五、下列定义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违反什么规则?犯什么逻辑错误?(每小题 1 分,共 3 分) 1、 不正确,违反了下定义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的规则,犯了同语反复的逻辑错 误。 2、 不正确,违反了定义项的外延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是合同关系的规则,犯了“定义过 窄”的错误错误。 3、 不正确,违反了下定义不能用否定联项的规则,犯了“定义用否定联项”的逻辑错误。 六、用欧拉图图示下列概念外延之间的关系(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1、 2、 A A C BB CABC3 七、指出下列复合判断的种类,并写出它们的逻辑形式(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1、 不相容选言判断,逻辑形式:要么 p 要么 q 要么 r。 2、 联言判断,逻辑形式:p 并且 q。 3、 充分条件假言判断,逻辑形式:如果 p,那么 q。 八、指出下列推理的种类,说明其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违反什么规则?犯什么逻辑错误? (每小题 5 分,共 25 分) 1、 性质判断直接推理中的换位法推理。不正确,违反了换位法推理规则:前提中不周延的 项,在结论中也不能周延。 2、 性质判断间接推理中的三段论推理,不正确,违反了三段论的推理规则:中项在前提中 至少要周延一次,犯了“中项不周延的”的逻辑错误。 3、 相容选取言推理,不正确性,违反了相容选言推理的规则:前提中肯定一部分选言肢, 结论不能否定其余的选言肢。 4、 性质判断间接推理中的三段论推理,不正确,违反了三段论的推理规则:前提中不周延 的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犯了“小项扩大”的逻辑错误。 5、 必要条件假言直言推理或假言三段论推理,不正确,违反了必要条件假言直言的推理规 则:否定后件不能否定前件。 九、请用真值表的方法判定下列两个判断是否等值?(5 分) A 判断的逻辑形式:并非(p 并且 q) B 判断的逻辑形式: :非 p 并且非 q p Q 非p 非q 并非(p 并且 q) P 并且 q 非 p 并且非 q 真 真 假 假 假 真 假 真 假 假 真 真 假 假 假 真 真 假 真 假 假 假 假 真 真 真 假 真 由此可见,这两个判断不等值。 试题 5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0 分) 1.划分的母项与子项在外延上具有( )关系;各子项在外延上具有( )关系。 2.性质判断 AEIO 中,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的是( ) ,主项谓项都周延的是( ) 。 3.如果 SEP 取值为真,则同素材的 SIP 取值为( ) 、SOP 取值为( ) 、SAP 取值为( ) 。 4.&并非必然 P&与&并非必然非 P&之间具有( )关系。 5.在下列三段论形式中填入恰当的符号,使之成为一个有效的三段论形式: P( )M MIS S( ) P 二、单项选择题(请选出唯一正确的答案。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只有 q,才 p&与&如果 q,则 p&这两个判断形式,它们含有( ) 。 A.相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逻辑变项 B.不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逻辑变项 C.相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逻辑变项 D.不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逻辑变项 2.若 SIP 和 SOP 同真,则 S 和 P 在外延上具有( ) 。 A.全同关系 B.真包含于关系 C.交叉关系 D.全异关系 3.&没有人袒护你的错误&这一判断的逻辑形式为( ) 。 A.SAP B.SEP C.SIP D.SOP 4.&假言判断&可以概括为( ) 。 A.假言推理 B.复合判断 C.选言判断 D.负判断 5.若( ) ,则 SOP 真,SIP 真。 A.S 与 P 全同 B.S 真包含 P C.S 真包含于 P D.S 与 P 全异 6.下列各组的两个判断之间具有&不能同假,可以同真&关系的是( ) 。 A.&所有的城市都有市花&、 &有的城市没有市花& B.&有的科研成果是论文&、 &有的科研成果不是论文& C.&教师都是知识分子&、 &有的教师不是知识分子& D.&凡金属都有延展性&、 &凡金属都没有延展性& 7.&有的 P 是 M,所有 S 是 M,所以有的 S 是 P&这个三段论的逻辑错误是( ) 。 A.大项不当周延 B.小项不当周延 C.中项不周延 D.两个否定前提 8.&并非如果工作出色,就受表扬&这一判断等值于( ) 。 A.工作出色但未受表扬 B.工作不出色也未受表扬 C.工作不出色而受表扬 D.如果工作不出色就不受表扬 9.当 P 假 q 假时,下列判断形式为假的是( ) 。 A.p∧q B.p←q C.p→q D.p←→q 10.在反证法中,当论证反论题假时,通常需要借助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 ) 。 A.否定前件式 B.肯定前件式 C.否定后前式 D.肯定后件式 三、多项选择题(选出全部 2~4 个正确答案。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1.已知 SOP 假,则 S 与 P 的外延关系为( ) 。 A.全同关系 B.真包含关系 C.真包含于关系 D.全异关系 2.下列关系中同时具有对称性和传递性的是( ) 。 A.概念间的全同关系 B.判断间的等值关系 C.概念间的真包含关系 D.判断间的矛盾关系 3.根据性质判断的对当关系,从&所有菊花都是在秋天开花&可以推出( ) 。 A.并非所有菊花不是在秋天开花 B.所有菊花不是在秋天开花 C.有的菊花是在秋天开花 D.有的菊花不是在秋天开花 4.由&如果这是一部好电影,那么它的艺术性强&这个前提出发,增补下列前提( ) 构成 有效的演绎推理。 A.这是一部好电影 B.这不是一部好电影 C.这部电影的艺术性强 D.这部电影的艺术性不强 5.排中律的适用范围是( ) 。 A.反对关系 B.矛盾关系 C.差等关系 D.下反对关系 四、图示题(每小题 6 分,共 12 分) 1.请用欧拉图表示下列概念外延之间的关系: A.司法干部 B.审判员 C.法院 2.设 A 与 B 交叉,B 真包含 C,A 与 C 全异,请用欧拉图表示 A、B、C 三个概念外延之 间的关系。 五、分析题(每小题 7 分,共 42 分) 1.&只有能打开这只密码手提箱的人,才是该密码手提箱的所有者;被告不能打开这只密码 手提箱, 所以, 该密码手提箱不是被告的。 &这一个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否正确?为什么? 2.运用对当关系或判断变形直接推理,从&所有金属不是绝缘体&能否推出以下结论?为什 么? A.并非有的金属是绝缘体 B.绝缘体都是非金属 C.有的非绝缘体不是金属 3.&凡审判员都不是律师,老李不是审判员;所以,老李是律师。& 这一个推理属于何种推 理?是否正确?为什么? 4.&如果贪污,那么应受法律制裁;老李没贪污,所以,老李不应受法律制裁。& 这一个推 理属于何种推理?是否正确?为什么? 5. 同时断定&p 并且 q&与&非 p 或者非 q&两个判断为真或为假, 是否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 若违反,则违反了什么规律?为什么? 6.&这起交通事故的出事现场的当事人只有甲和乙两人,或者是甲违反了交通规则造成的事 故,或者是乙违反了交通规则造成的事故;现在甲已经承认违反交通规则了,所以,乙当然 没有违反交通规则。& 这一个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否正确?为什么? 六、真值表方法判定题(共 6 分) 用真值表方法判定 A 与 B 两判断是否等值。 A. 并非只有他是仓库保管员,才有仓库大门的钥匙。 B. 他是仓库保管员但没有仓库大门的钥匙。 模拟卷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0 分) 1.属种 ; 2.A、E ; 3.假、真、假; 5. P(E)M 4.下反对; MIS S(O)P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B ; 2.C ; 3.B ; 4.B ; 5.B ; 6.B; 7.C ; 8.A ; 9.A ; 10.C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1.A、C ; 2.A、B ; 3.A、C ; 4.A、D ; 5.B、D 四、图示题(每题 6 分,共 12 分) 1.2. 五、简答题(每小题 7 分,共 42 分) 1.这个推理属于必要条件假言三段论推理,推理正确,因为它符合必要条件假言三段论推 理规则&否定前件必然否定后件&。 2.设已知判断为 SEP,则 A、B、C 三个判断分别为 、PA 、 OS。已知判断与 SIP 有矛盾 关系,用对当关系推理,推出 A 判断,SEP→ ;用换位换质交替推理可推出 B 判断,SEP →PES→PA ;由已知判断推不出 C 判断。 3.这个推理属于三段论推理,推理错误,违反了&两个否定的前提不能得结论&的规则,犯 了&两否定推结论&的逻辑错误。 (或答:违反三段论第一格的规则&小前提必须是肯定判断&。 ) 4.这个推理属于充分条件假言三段论推理,推理错误,违反推理规则:否定前件不能否定 后件。犯了&从否定前件到否定后件&的逻辑错误。 5.&p 并且 q&与&非 p 或者非 q&是矛盾关系,同时断定为真,违反不矛盾律;同时断定为假, 违反排中律。 6.这个推理属于相容选言推理,推理错误,违反推理规则&肯定一部分选言肢,不能否定另 一部分选言肢&,犯了&由肯定一部分选言肢进而否定另一部分选言肢&的逻辑错误。 六、真值表方法判定题(共 6 分) 答:以 P 代&他是仓库保管员&;以 q 代&他有仓库大门的钥匙&, 则:A 的逻辑形式为:并非(只有 P,才 q) B 的逻辑形式为:P 并且非 q 代入真值表检验: P q 非 q 并非(只有 P,才 q) P 并且非 q 真真假假 真假真假 假真假真 假(真)假(真)真(假)假(真) 假真假假 真值表情况表明,A、B 两判断不是等值判断。 、《法律逻辑学》考试试题 6
15:44:21 阅读数:2973 一、填空 (每空 1 分,共 20 分) 1、思维的基本形式是 、 和推理。 2、概念的内涵,就是概念对思维对象 的反映。 3、“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这个定义的逻辑形式是 。 4、判断是语句所表达的 ,语句是判断的 和 。 5、任何一个三段论都包含着三个不同的判断,即: 、 和 。 6、关系判断由 、 、 和 四部分组成。 7、选言判断由 和 两部分组成,选言判断中所包含的肢判断,叫 ,它是选言判 断中的逻辑 项。 8、根据论证所运用推理形式的不同,论证可分为 和 二种。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 3 分,共 18 分) 1、思维: 2、划分: 3、推理: 4、假言易位推理: 5、负判断: 6、回溯推理: 三、 简答题(每小题 10 分,共 30 分) 1、如何正确理解推理的正确性和逻辑性? 2、三段论有哪些一般规则?若违反了这些规则会犯什么样的逻辑错误? 3、科学归纳推理与简单枚举归纳推理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 四、 综合题(每小题 8 分,共 32 分 1、分析下列三段论:(1)指出其小项、大项和中项;(2)指出其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 某甲的行为不是贪污犯罪。因为,某甲的行为不是故意犯罪,而贪污犯罪是故意犯罪。 2、下面推理属何种形式的假言选言推理,请写出其推理的逻辑形式。 如果是流氓罪,则具有流氓罪特征;如果是伤害罪,则应有显著的危害结果;被告的行为或 不具有流氓罪特征,或未造成显著的危害结果,所以,被告的行为或不构成流氓罪,或不构 成伤害罪。 3、分析下面论证的结构,指出它们的论题、论据和论证方式。 许多国家的刑事诉讼法典都有被告人负担诉讼费用的规定。如蒙古、阿尔巴尼亚、朝鲜、保 加利亚等国的刑事诉讼法典都规定:“法院在认定受审人有罪时,应当在作出判决的同时, 判令受审人负担诉讼费用”。联邦德国刑事诉讼法典第 45 条也规定:“被判刑人有负担诉 讼费用的义务。” 4、下面论证有何逻辑错误? 名人未出于名门者,为数甚多。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越是查看一些名人的经历,就越是发现 他们开始时都是无名的,甚至是受人鄙视的。因此,我们可说,所有的名人都是从无名小辈 中过来的,从来没有生下来就是名人的先例。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填空(每空 1 分,共 20 分) 1、概念 判断 2、本质属性 3、Ds 就是 Dp 4、思想内容、物质外壳、语言表达形式。 5、大前提、小前提、结论 6、关系者项、关系项、量项、联项 7、选 言肢、选 言联结项、选 言肢、变 8、演绎论证、归纳论证 二、名词解释(每词 3 分,共 18 分) 1、是人脑借助于语言对客观事物的间接、抽象和概括的反映。 2、是根据某一标准将一个属概念分为若干个同级的种概念的逻辑方法。 3、是从一个或几个已知判断推出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形式。 4、是只改变假言判断前、后件的位置,而不改变它们的真值的假言直接推理。 5、是否定某个判断而构成的复合判断。 6、是从结果推测原因或者从推断推论理由的推理。 三、简答题(每小题 10 分,共 30 分) 1、一个推理是否正确,取决于它是否同时具备了两个条件,即:第一,推理的前提真实: 第二,推理的形式有效。推理的逻辑性是指,推理形式是否符合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和推理 规则。符合,则推理形式有效,推理有逻辑性;否则,推理形式非有效,推理没有逻辑性。 即:一个推理是否有逻辑性,只涉及到推理的逻辑是否有效,而与其前提内容的真假无关。 2、三段论的一般规则主要有四条: (1)中项在前提中必须至少周延一次。 违反了这条规则,就会犯“中项不周延”的逻辑错误。 (2)前提中不周延的大项或小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 违反了这条规则,就会犯“大项不当周延”或“小项不当周延”的逻辑错误。 (3)两个否定前提不能必然地推出结论。 违反了这条规则,就会犯“两否定推结论“的逻辑错误。 (4)前提中有一个是否定的,则结论只能是否定的;结论是否定的,则前提中必有一个是 否定的。 违反了这条规则,就会犯“由否定推肯定“的逻辑错误。 3、二者的联系在于: 第一,二者同属于不完全归纳推理; 第二,二者的前提均只考察了某类的部分对象。 第三,二者的结论所断定的范围均超出了其前提断定范围。 二者的区别在于: 第一,二者的推理根据不同; 第二,二者对前提数量的要求不同; 第三,二者结论的可靠程度不同。 四、综合题(每小题 8 分,共 32 分) 1、小项是“某甲的行为”;大项是“贪污犯罪”;中项是“故意犯罪”。 大前提:贪污犯罪是故意犯罪。 小前提:某甲的行为不是故意犯罪。 结论:某甲的行为不是贪污犯罪。 2、这是假言选言推理的复杂破坏式。 其逻辑形式是:如果 p,那么 r; 如果 q,那么 s; 非 r,或非 s; 所以,非 p 或非 q。 3、论题:许多国家的刑事诉讼法典都有被告人负担诉讼的规定。 论据:(1)蒙古、阿尔巴尼亚、……都规定……判令受审人负担诉讼费用; (2)联邦德国……规定……被判邢人有负担诉讼费用的义务。 论证方式:直接论证、归纳论证(简单枚举归纳推理) 4、这里的原论题是:“名人未出名门者,为数其多。”论证后得出的结论是:“所有名人 都是从无名小辈中过来的,从来没有生下来就是名人的先例。”这样,在同一论证过程中任 意变换论题,违反了“论题必须同一”的规则,犯了“转换论题”的逻辑错误。 试题一及法律逻辑学答案 7 一、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20 分) 1,在&有的犯罪不是故意的&这一性质判断中的逻辑常项是 有的……不是…… ,逻辑变项是 犯罪,故意 . 2,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只有当前件 真 而后件 假_时,它才是假的;在其它情况下,它都 是真的. 3,普通逻辑基本规律有 同一律 , 不矛盾律 和 排中排 . 4,在&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这一定义中,被定义项是 刑法 ,种差是 罪和刑罚 ,邻近属概念是 法律 .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概念外延间的交叉关系属于( )关系。 A.即对称又传递 B. 对称但非传递 C.非对称但传递 D. 即非对称又非传递 2.在性质判断中,决定判断形式的是( ) 。 A.主项和谓项 B. 主项和量项 C. 谓项 和联项 D. 量项和联项 3.“正当防卫不是犯罪行为”这个判断的主、谓周延情况是( ) 。 A. 主、谓项都周延 B. 主、谓项都不周延 C. 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 D.主项不周延,谓项周延 4.运用换质法和换位法推理,由 SEP 可以推出( ) 。 A. AS B. E C. E D. IS 5.与“并非有些贪污罪不是故意犯罪”等值的判断是( ) 。 A.所有贪污罪都是故意犯罪 B. 所有贪污罪都不是故意犯罪 C. 有些贪污罪是故意犯罪 D. 有些贪污罪不是故意犯罪 6.“并非某甲或某乙有罪”等值的判断是( ) 。 A. 某甲和某乙都有罪 B. 某甲和某乙都无罪 C. 某甲或某乙有罪 D. 某甲或某乙无罪 7.若“某甲必然不是凶手”为真,则( )为真。 A. 某甲必然是凶手 B. 某甲可能是凶手 C. 某甲可能不是凶手 D. 某甲不必然不是凶手 8.类比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的相同点是( ) 。 规定犯 A. 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 B. 从个别到个别的推理 C. 从一般到一般的推理 D. 或然性推理 9.“ 调查中发现,凡是普法教育搞得好的地区,刑事案件发案率都较低,凡是普法教育搞 得不好的地区,刑事案件发案率都较高,由此可见,搞好普法教育是刑事案件发案率较低的 原因。”这是求因果联系的( ) 。 A.求同法 B.求异法 C. 求同求异并用法 D.共变法 10.在论证过程中,如果违反“论据的真实性不应依赖论题的真实性来论证”的规则,就会 犯( )的逻辑错误。 A.虚假论据 B.预期理由 C.循环论证 D.推不出 三、分析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 1. 运用对当关系或判断变形直接推理, 从“所有盗窃罪都是故意犯罪”能否推出以下结论? 为什么? A.并非有的盗窃罪不是故意犯罪。 B.所有故意犯罪是盗窃罪。 C.所有非故意犯罪不是盗窃罪。 2.“受贿罪是渎职罪,贪污罪不是受贿罪;所以贪污罪不是渎职罪。”这一推理属于何种 推理?是否正确?为什么? 四、表解题(20 分) 运用真值表判定 A 判断和 B 判断是否具有等值关系。 A:甲有罪或者乙有罪。 B:如果甲有罪则乙有罪。 设“甲有罪”为 p; 设“乙有罪”为 q; A 判断的逻辑形式为: 。 B 判断的逻辑形式为: 。 代入真值表判定 A 判断和 B 判断是否具有等值关系: P q以上真值表的情况表明 A 和 B 两个判断。五、论述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 1.“犯罪分子是应受法律制裁的,这个被告应受法律制裁,所以,这个被告是犯罪分子。” 这一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否正确?为什么? 2. “凡盗窃罪都是侵犯财产罪,凡盗窃罪都是故意犯罪,所以,凡故意犯罪都是侵犯财产 罪。” 这一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否正确?为什么?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在&有的犯罪不是故意的&这一性质判断中的逻辑常项是 有的……不是…… ,逻辑变项是 犯罪,故意 . 2,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只有当前件 真 而后件 假_时,它才是假的;在其它情况下,它都 是真的. 3,普通逻辑基本规律有 同一律 , 不矛盾律 和 排中排 . 4,在&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这一定义中,被定义项是 刑法 ,种差是 罪和刑罚 ,邻近属概念是 法律 .规定犯二、单项选择题 D B A D A B C D C C 三、分析题 1.设已知判断为 SAP,则 ABC 三个判断分别为 、PAS、 ES。其中: SAP 与 SOP 相矛盾,运用对当关系推理,能推出 A 判断,SAP→ ; SAP 不能推出 PAS,否则违反换位规则“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 根据换质位交替法,能由 SAP 推出 C 判断,SAP→SE → ES。 2.这个推理属于三段论推理,推理错误。违反了“前提中不周延的大项或小项,在结论中 也不得周延。”的规则,犯了“大项不当周延”的逻辑错误。 (或答:违反三段论第一格的规则“小前提必须是肯定判断。”) 四、表解题 运用真值表判定 A 判断和 B 判断是否具有等值关系。 A:甲有罪或者乙有罪。 B:如果甲有罪则乙有罪。 设“甲有罪”为 p; 设“乙有罪”为 q; A 判断的逻辑形式为: p 或者 q B 判断的逻辑形式为: 如果 p 那么 q 代入真值表判定 A 判断和 B 判断是否具有等值关系: P q p 或者 q 如果 p 那么 q 真 真 真 真 真 假 真 假 假 真 真 假 假 假 假 假 以上真值表的情况表明 A 和 B 两个判断不等值。 五、论述题 1.三段论,推理错误。违反“中项在前提中必须至少周延一次”的规则(或答:违反第一格 规则:“小前提必须是肯定判断”),犯“中项不周延”的逻辑错误。 2. 答: 三段论, 推理错误。 违反“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的规则, 犯“小 项不当周延” 的逻辑错误。《法律逻辑学》模拟卷及参考答案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得分 评卷人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0 分) 1.属概念与种概念内涵和外延之间的反变关系,是对概念进行( )和 ( )的逻辑根据。 2.“法是阶级意志的表现”这一定义犯了( )错误。 3.一个性质判断的谓项不周延,则这个判断的质是( );一个性质判断 的主项周延,则这个判断的量是( )。 4.根据模态判断对当关系,由“某甲必然是杀人犯”真,可推出“某甲可能是杀人 犯”为( ),“某甲必然不是杀人犯“为( )。 5.在下列三段论形式中填入恰当的符号,使之成为一个有效的三段论形式: P A M ( )O( ) S( )P 得分 评卷人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性质判断各判断形式的逻辑性质是由( )决定的。 A.变项 B.量项 C.质 D.量项和质 2.“思维形式”这一概念属于是( )。 A.集合概念、正概念、单独概念 B.单独概念、负概念、非集合概念 C.普遍概念、正概念、集合概念 D.非集合概念、正概念、普遍概念 3. 若“A 可以分为 B,C,D”是一个正确的划分,则 B 和 C 的外延一定是 ( ) 。 A.矛盾关系 B. 反对关系 C.交叉关系 D.属种关系 4. “没有一个成功的人不是经过一番奋斗的”, 这一判断的逻辑形式为 ( ) 。 A.SAP B.SEP C.SIP D.SOP 5.“某甲有作案时间”和“某甲没有作案时间”两个判断具有( )。 A.矛盾关系 B、反对关系 C、下反对关系 D、差等关系 6.下列性质判断变形直接推理中,错误的是( )。 A.SAP→PIS B.SEP→PES C.SIP→PIS D.SOP→POS 7.与“并非被告既收受贿赂,又玩忽职守”有等值关系的判断有( )。 A.被告既没有收受贿赂,也没有玩忽职守 B.被告或者收受贿赂或者玩忽职守 C.被告或者没有收受贿赂或者没有玩忽职守 D.如果被告没有收受贿赂,那他就是玩忽职守了 8.既断定 SAP 假,又断定 SEP 假,则( )。 A.违反同一律 B.违反不矛盾律 C.违反排中律 D.不违反逻辑 基本规律 9.在航天科学研究发展,人未正式乘坐航天器遨游天空之前,先用其它一些动 物做实验, 通过考察鼠、 兔等动物的身体在太空中能经受长时间失重的考验, 狗、 于是得出结论:“一切动物的身体在太空中都能经受长时间的失重考验。”这是属 于( )推理。 A.必然性 B.假言 C.完全归纳 D.简单枚举归纳 10.运用反证法进行论证时,其反论题“非 P”与原论题“P”是( )。 A.等值关系 B.矛盾关系 C.反对关系 D.交叉关系 得分 评卷人 三、图示题(每小题 8 分,共 16 分) 1.请用欧拉图表示下列概念外延之间的关系。 A.强制措施 B.逮捕 C.取保候审 2.设 S 真包含于 P,M 与 P 交叉,M 真包含 S,用欧拉图表示 S、M 和 P 之间 的三种外延关系。得分 评卷人 四、分析题:(每小题 9 分,共 54 分) 1.运用对当关系或判断变形直接推理,从“所有盗窃罪都是故意犯罪”能否推出 以下结论?为什么? A.并非有的盗窃罪不是故意犯罪。 B.所有故意犯罪是盗窃罪。 C.所有非故意犯罪不是盗窃罪。2.“受贿罪是渎职罪,贪污罪不是受贿罪;所以贪污罪不是渎职罪。”这一推理 属于何种推理?是否正确?为什么?3.某企业财会科大量现金被盗,经侦查后发现只有两人具备作案的条件,或者 是李某所为,或者是赵某所为;现已有材料证实李某盗窃该企业财会科的现金, 所以不可能是赵某所为。”这个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否正确?为什么?4.“只有从死者尸体内检出砷的残余物,死者才是服砷中毒而死亡的;今死者尸 体内检出了砷的残余物,所以,死者是服砷中毒而死亡的。”这一推理属于何种 推理?是否正确?为什么?5.同时断定“p 并且 q”与“非 p 或者非 q”两个判断为真或为假,是否违反普通逻 辑基本规律?若违反,则违反什么规律?为什么? 6.分析下列案例中的论证是否正确?如不正确,指出其违反的逻辑规则和所犯 的逻辑错误是什么。 某村发生一起枪杀案,被害人的妻子说:“凶手一定是李某,因为我丈夫被害的 那天晚上,张三很晚才回家;而且他当过兵,枪打得很准;加上我丈夫过去当村 长时批评过他,有旧仇,所以,一定是李某报复害死我丈夫的。参考答案 一. 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0 分) 1.概括 限制 2.定义过宽; 3.肯定 全称; 5. P A M ( S )O( M ) S( O )P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D ; 2.D ; 3.B; 4.A ; 5.A 6.D ; 7.C ; 8.D ; 三.图示题(每小题 8 分,共 16 分) 1. A B C 2. M S P4.真、假;9.D ; 10.B四、分析题(每小题 9 分,共 54 分) 1.设已知判断为 SAP,则 ABC 三个判断分别为 、PAS、 ES。其中: SAP 与 SOP 相矛盾,运用对当关系推理,能推出 A 判断,SAP→ ; SAP 不能推出 PAS,否则违反换位规则“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也不得 周延”; 根据换质位交替法,能由 SAP 推出 C 判断,SAP→SE → ES。 2.这个推理属于三段论推理,推理错误。违反了“前提中不周延的大项或小项, 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的规则,犯了“大项不当周延”的逻辑错误。 (或答:违反三段论第一格的规则“小前提必须是肯定判断。”) 3.这个推理属于相容选言推理,推理错误。违反了“肯定一部分选言肢,不能否 定另一部分选言肢。”的规则,犯了“由肯定到否定”的逻辑错误。 4.这个推理属于必要条件假言三段论推理,推理错误。违反了“肯定前件不能肯 定后件”的规则,犯了“从肯定推否定”的逻辑错误。 5.“p 并且 q”与“非 p 或者非 q”是矛盾关系,同时断定为真,违反不矛盾律;同 时断定为假,违反排中律。 6.这个论证不正确。违反了“论据与论题之间要有内在的必然的逻辑联系”的规 则,犯了“推不出”的逻辑错误。因为被害人的妻子所列的论据还不足以断定李某 是该案的凶手。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经典)―汇集和整理大量word文档,专业文献,应用文书,考试资料,教学教材,办公文档,教程攻略,文档搜索下载下载,拥有海量中文文档库,关注高价值的实用信息,我们一直在努力,争取提供更多下载资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