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云为什么不能分享百度音乐,分享不了自己的作品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俄文:Пётр Ильич Чайковский,英文:Peter Lynch Tchaikovsky)又译为(日-日),伟大的俄罗斯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被誉为伟大的俄罗斯。柴可夫斯基日生于矿山工程师兼官办冶金工厂厂长家庭。1859年毕业于彼得堡法律学校,在司法部任职。1861年入俄罗斯音乐协会音乐学习班(次年改建为彼得堡音乐学院)。1863年辞去司法部职务,献身音乐事业。1865年毕业后,在任教,同时积极创作,第一批作品问世。受富孀梅克夫人资助,1877年辞去教学工作专事创作。年间曾多次去西欧各国及美国旅行、演出。1893年6月荣获英国名誉博士学位。同年10月底在指挥《6号》(即6号交响曲)首次演出后不久即去世[1]。他的作品反映了专制统治下的俄国广大知识阶层的苦闷心理和对幸福美满生活的深切渴望;着力揭示人们的内心矛盾,充满强烈的戏剧冲突和炽热的感情色彩。代表作品有:第四、第五、第六(悲怆)交响曲,歌剧《》、《》,舞剧《》、《》、《》,第一钢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罗科主题变奏曲》、第一弦乐四重奏、钢琴三重奏《纪念伟大的艺术家》、交响序曲《》、幻想序曲《》、交响幻想曲《》、、以及大量声乐浪漫曲。外文名Пётр Ильич Чайковский别&&&&名Peter·Ilyich·Tchaikovsky国&&&&籍民&&&&族出生地维亚特卡省卡姆斯克-沃特金斯克出生日期5月7日逝世日期11月6日毕业院校信&&&&仰主要成就时期重要人物世界最重要的之一代表作品悲怆、四部、芭蕾舞《》《》星&&&&座性&&&&别男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柴可夫斯基(油画作品)[2](英文:Pyotr Ilich Tchaikovsky 或 Peter Ilyich Tchaikovsky),中国乐迷亲切称之为“老柴”,俄罗斯浪漫乐派作曲家,也是俄罗斯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以及世界最伟大的古典音乐作曲家之一。值得一提的是柴可夫斯基的优秀作品与其一生的情感经历密不可分。他的曲子织体饱满,旋律优美,情感更富。
日,柴科夫斯基出生在卡姆斯克沃特金斯克附近的村庄。父亲是一位矿业工程师,1848年迁家至。1850年,柴科夫斯基入圣彼得堡法律学校学习,并选修音乐课。师从Т.И.菲利波夫学习钢琴。1859年从法律学校毕业,进入司法部任职,同时钻研音乐。
1861年入俄罗斯音乐协会的音乐班学习。1862年在音乐学习班的基础上成立了俄国第1所高等音乐学校──(列宁格勒音乐学院),柴科夫斯基成为该校第1批学生,在Н.И.扎连芭指导下学习和声与复调,在А.Г.的指导下学习配器和作曲。由于司法部的职务与学习音乐之间的矛盾,柴科夫斯基几经考虑,于1863年毅然辞去司法部的工作而完全献身于音乐事业。
1865年,柴科夫斯基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圣彼得堡音乐学院,毕业作品为《欢乐颂》(J.C.F.席勒诗),获得银牌奖。同年应Н.Г.鲁宾斯坦之邀,柴科夫斯基来到莫斯科,任教于新成立的莫斯科音乐学院,并开始了紧张的创作活动。约10年时间,柴科夫斯基写下了许多早期名作,其中包括3部交响曲钢琴协奏曲、歌剧、舞剧、管弦乐序曲、室内重奏等。由于教学任务繁重,柴科夫斯基为自己不能以全部精力投入创作而苦恼。但为了经济来源,他又不得不继续担任教学工作。
1877年7月柴科夫斯基和А.И.米柳科娃结婚。这是一个不幸的婚姻(米柳科娃以自杀威胁),柴科夫斯基为此极为痛苦,想自杀跳河却未能成功,不久即离异。创作与教学工作的矛盾和婚姻带来的不幸,使柴科夫斯基精神负担沉重。
1876年,梅克夫人柴科夫斯基与梅克(Nadezhda von Meck)夫人建立了通讯友谊,这给柴科夫斯基以极大的精神安慰。是一位颇有文化教养的富孀,非常喜爱柴科夫斯基的作品。两人在频繁的通信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梅克夫人从1877年开始,每年给予柴科夫斯基以优厚的经济资助,使柴科夫斯基有可能辞去音乐学院的教职,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创作。
从1877年到他去世的10多年间,是柴科夫斯基在创作上获得辉煌成就的时期。他的第4、第5、第6交响曲以及标题交响曲《》,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玛捷帕》、《》、《伊奥兰特》,舞剧《睡美人》、《胡桃夹子》、《》以及《小提琴协奏曲》、《意大利随想曲》、《》以及许多浪漫曲等,都是这一时期的名作。
柴科夫斯基一生中曾多次去西欧旅行,并于1891年赴美国指挥演奏自己的作品。1893年5月,柴科夫斯基接受了英国剑桥大学授予的名誉博士学位,10月28日在圣彼得堡亲自指挥其《第六交响曲》的首次演出,11月6日由于症逝世(另一说是被逼服用自杀而死)。或许是因为其同性恋的身份不被当局接受。
柴科夫斯基生活的年代正处于专制制度腐朽没落的时期。他热爱祖国,关心俄国人民的命运,但他又看不到俄国社会的出路。他从生活中深深感受到俄国政治的黑暗与腐败,但他的政治态度却又是保守的王朝拥护者。这种无法克服的矛盾不断促使柴科夫斯基对祖国的前途、社会的出路、人生的意义进行深刻的思考,并把这种生活感受融化到他的创作中去。这可以说是柴科夫斯基创作上的柴可夫斯基与妻子合影基本思想倾向。
柴科夫斯基虽不直接选取现实的政治生活、社会冲突等作为自己创作的题材,但却通过自己对于时代悲剧性的感受,深刻揭示了对光明理想的追求、对生活意义的理解。
柴可夫斯基的旋律纯属俄罗斯风格,凄绝美艳,虽然难免与人以窠臼的感觉,但是却带著一抹悲伤的感情,就好像寡妇夜半的哀哀啼泣。
从创作基本面貌上看,柴科夫斯基的前期创作倾向于表现对光明欢乐的追求和信心,后期则更倾向于表现深入的悲剧性。[3]
他在交响曲、歌剧、芭蕾舞剧、协奏曲、音乐会序曲、室内乐以及声乐浪漫曲等方面都留下了大量名作。柴可夫斯基生于1840年,在距离莫斯科1000公里的votkinsk小镇度过童年,在他年幼的时候,有一次他弹完钢琴后一直在哭泣,然后大声嚷道:有音乐,有音乐!但周围根本没有音乐响起,他指着自己的头说:远离我!远离我!在这里。后来的事实证明,音乐并没有远离柴可夫斯基,甚至他自己后来放弃公务员的职位,进行音乐的创作,之所以喜欢柴可夫斯基,是因为第一柴式悲剧的张力十分吸引人,第二点是因为柴式的音乐是一直基础的美,即使不懂复调和声照样可以欣赏柴式的作品。
柴可夫斯基10岁的时候进入圣彼得堡的法学院就读,他学习了9年,这里有严格的纪律和同性恋。他在学生时代就已经开始写音乐,在这里还不懂音乐理论的他,留下了一首我的天才,我的天使,我的朋友的浪漫曲。
1874年,他完成了第一钢琴协奏曲,柴可夫斯基来看望尼古拉鲁宾斯坦的时候,他弹奏了这首协奏曲,并希望得到他的建议。柴式回忆道:“我弹奏了第一乐章,没有一个字,没有一点评论。那是多么的愚蠢和不能容忍,一个人为他的朋友准备了食物,他的朋友吃了,但没有说一句话,说点什么吧!看在上帝的份上,即使不表扬,请发表点意见。  我增强自己的耐心,一直弹奏到最后。沉默了许久之后,他终于开口评价整个协奏曲,他觉得这首协奏曲完全没有价值,提出很多修改的意见,柴可夫斯基说我不会修改任何一个音符,然后义愤填膺的走人。  之后柴可夫斯基把这首协奏曲献给了汉斯冯比洛,比洛去美国的时候,带上了这首协奏曲,日,在波士顿首演,之后的一个月又在俄国上演,尼古拉鲁宾斯坦最终改变了自己的看法,这首协奏曲成为音乐会上的热门曲目。基辛说他自己经常用柴一钢协来试钢琴,因为开头的和弦太棒了!
第一张要上的资源是卡拉扬和里赫特合作的柴一钢协,如果记得资源出处,我都会提出来,如果年代久远并不记得,请原创资源者见谅!
这张烂大街的CD相信很多吧友应该都有,之所以还要上,原因有两个,第一点是因为这是一张非常经典的柴一录音,不论你是否讨厌卡大厨。第二点是因为今天是卡拉扬的生日!所以多费些笔墨评价。  比较版本是卡拉扬和维森伯格及基辛的柴一录音,贝尔曼的版本人没有,所以不参与比较。  这一版很好的中庸调和上述两版的特性,维森伯格的录音气势恢宏,基辛的录音则稍显羞涩稚嫩,所以主要的对比对象还是维森伯格的版本。  柴一钢协的第一乐章的绚丽多彩大家都烂熟于耳,毋庸多赘述,听罢,感觉不分高下,维森伯格庄严势不可挡,而里赫特则更加行云流水一些。到了第二乐章,个人感觉维森伯格的版本更加好一些,两人诠释的逻辑区别非常明显,维森伯格带你去感受和讲解一道菜,里赫特则做好一道菜,让你自己去领悟。第三乐章,里赫特处理的更棒,维森伯格是典型的大开大合十分壮丽,里赫特整体的节奏和推进进度更佳。  综上所述更加推崇里赫特的版本。  C D名称 :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  英文名称:Tschaikowsky Piano Concerto No. 1  钢琴独奏:里赫特Sviatoslav Richter  演奏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Wiener Philharmoniker  乐团指挥:卡拉扬  唱片公司:DG  C D编号:138 822  唱片制作:Engineer – Günther Hermanns,Photography – Siegfried Lauterwasser,Recorded By – Otto Ernst Wohlert  录音时间:-26日,Vienna, Musikvereinssaal,立体声  发行时间:1963
C D名称 :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穆索尔斯基:图画展览会  英文名称:Tschaikowsky Piano Concerto No. 1& Mussorgsky: Pictures at an Exhibition  钢琴独奏:弗拉基米尔·霍洛维茨 Vladimir Horowitz  演奏乐团:NBC交响乐团 NBC Symphony Orchestra  乐团指挥:托斯卡尼尼 Arturo Toscanini  唱片公司:RCA,SONY  C D编号:  唱片制作:Executive-Producer – Allan Steckler  录音时间:1951年  发行时间:2012
C D名称 :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舒曼A小调钢琴协奏曲
英文名称:Tschaikowsky Piano Concerto No. 1& Schumann: Piano Concerto In A Minor  钢琴独奏:丹尼尔巴伦博伊姆 Daniel Barenboim  演奏乐团:木有你黑爱乐乐团 Munich Philharmonic Orchestra  乐团指挥:塞尔急不得 切莉比达克 Sergiu Celibidache  唱片公司:EMI  C D编号:  唱片制作:  录音时间:1991年  发行时间:2003
阿格里奇和迪图瓦的柴一不用多做介绍,阿姐触键铿锵有力,同时又具有女性的柔美,乐队和阿姐的演奏毫无缝隙感,非常好的一版柴一录音!  阿格里奇年轻的时候,也算是阿根廷一枝花!迪图瓦真是有眼光,但可惜后来俩人因故离异,但关系一直不错,这一版的阿格里奇没有快,反而慢了下来,多了一丝甜蜜。  米尔斯坦和阿巴多合作的柴小协还可以,阿巴多指挥的乐队,比奥胖柴小协那张康维茨舒尼指挥的乐队要好很多。  C D名称 :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英文名称:Tchaikovsky: Piano Concerto No.1 & Violin Concerto  独 奏:马尔塔 阿格里奇Martha Argerich /纳什·米尔斯坦 Nathan Milstein  演奏乐团: Royal Philharmonic Orchestra/ Vienna Philharmonic Orchestra  乐团指挥:迪图瓦Charles Dutoit/阿巴多Claudio Abbado  唱片公司:DG  C D编号:  唱片制作:  录音时间:1971年  发行时间:1994上一张阿姐的柴一不是很快,飞利浦的这一版烂大街的碟要比上一版快一些,柴一和拉三弹奏的都非常好,堪称典范,和夏依合作的拉三首选盘实至名归。
C D名称 :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  英文名称:Rachmaninoff:Piano Concerto No.3&Tchaikovsky: Piano Concerto No.1  独 奏:马尔塔 阿格里奇Martha Argerich  演奏乐团: 柏林广播交响乐团/ 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  乐团指挥: 夏伊/孔德拉辛  唱片公司:飞利浦  C D编号: 4466732  唱片制作:  录音时间:1982年12月 慕尼黑  发行时间:1995去年范克莱本去世的时候,我便在网上搜寻了他的几张CD,这一张和康德拉辛合作的柴一,与莱纳合作的拉二便是其中一张,咋听起来,很不习惯,印象中柴一第一乐章是用来炫技的,而范克莱本的演绎则显得十分“简朴”,并不把重心放在炫技上,而是直接展现出纯粹的的情绪,处理的十分轻快精致。而拉二则更加内敛,不夸大,控制力很好,这是一张销量超过百万专辑,可见其演绎的精彩程度。
C D名称 :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 &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  英文名称:Tchaikovsky: Piano Concerto No.1& Rachmaninoff:Piano Concerto No.2  独 奏: 范 克莱本 Van Cliburn  演奏乐团: RCA交响乐团/ 芝加哥交响乐团  乐团指挥: 基里尔·康德拉辛/弗里兹·莱纳  唱片公司:RCA  C D编号: -2  唱片制作:John·Pfeiffer  录音时间:1958/62年  发行时间:SACD
以前只听过安达的莫扎特和巴托克,他的柴可夫斯基还没有涉猎过,他被福特文格勒称作为钢琴的游唱诗人,听完他演奏的柴一,感觉福特文给的这个外号再形象不过了,安达拥有精湛的技巧和诗一般的旋律感,第一次觉得柴一钢协竟然这么浪漫....极力推荐。  C D名称 :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 &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  英文名称:Tchaikovsky: Piano Concerto No.1& Rachmaninoff:Piano Concerto No.2  独 奏: 盖扎·安达 Géza Anda  演奏乐团: Philharmonia Orchstra  乐团指挥: 阿尔卡多 阿尔切奥Alceo Galliera  唱片公司: TESTAMENT  C D编号: SBT 1064  唱片制作:  录音时间:1954年  发行时间:1995
日裔德国籍钢琴家Alice Sara Ott录制的柴一和李斯特第一钢协,之所以下载了这张专辑,是因为这个MM长的还是挺不错的,南德意志报所评说,“在柴可夫斯基有如雪崩般的音符之中,奥特以其方式梳理出其中宁静的段落,以其自信为其中的情感留出空间,温柔的掠过琴键奏出梦幻般却截然不同的色彩。但一听便知明显吹牛夸张的成分过重。  C D名称 :柴可夫斯基;李斯特:第一钢琴协奏曲  英文名称:Tchaikovsky: Piano Concerto No.1& Liszt: First Piano Concertos  独 奏: 爱丽丝·纱良·奥特 Alice Sara Ott  演奏乐团: Münchner Philharmoniker  乐团指挥: Thomas Hengelbrock  唱片公司: DG  C D编号:
8779 2  唱片制作:DDD Stereo 48 kHz 24 Bit  录音时间:2009年11月 德国慕尼黑加斯泰格
莫斯科大剧院1875年委托柴可夫斯基创作天鹅湖,故事取材于俄罗斯古老的童话,由别吉切夫和盖里采尔编剧,是柴科夫斯基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由于原编导在创作上的平庸以及乐队指挥缺乏经验,致使日首演失败。 直到1895年,在彼得堡的演出,才获得了惊人的成功。[4]柴可夫斯基 是在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思想高涨时期走上创作道路的,从创作基本面貌上看,柴科夫斯基的前期创作比较倾向于表现对光明欢乐的追求和信心,而后期则更倾向于表现深刻的悲剧性。他在70年代末所写的《第四交响曲》和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则属于他在前后两个时期交界时的作品。
交响曲在柴科夫斯基作品中占突出地位。柴科夫斯基一生共写过6部交响曲和1部标题交响曲。他的第1、第2、第3、交响曲写于70年代中期以前,均属于前期创作。
这3部交响曲体现了柴可夫斯基与М.N.以来俄罗斯交响音乐传统的联系。这3部交响曲都属于生活风俗性和抒情性作品,在主题上往往采用民歌素材。
柴可夫斯基的后3部交响曲以及《曼弗雷德》交响曲。属于后期创作,风格上转向深刻的心理刻划,它们的主题思想都属于表现主人公对幸福的渴望和阻挠幸福的“厄运”之间的矛盾冲突。f小调《第四交响曲》写于年,作者把此曲献给梅克夫人,但在总谱手稿上只写“献给我的挚友”。柴科夫斯基赋予这部交响曲的序奏主题以极重要的意义,让它贯穿整个交响曲的4个乐章,称它为整个作品的核心,是“厄运”的象征。虽然在第1乐章中个人和厄运间发生了悲剧性的激烈冲突,但在末乐章中则体现了力图摆脱苦闷,走向人民,从人民的欢乐中获得对生活的信心的乐观结局。e小调《第五交响曲》写于1888年。在这部交响曲中也有一个代表“厄运”形象的序奏主题贯穿全曲,并且全曲的最后也是在凯旋式的尾声中结束。b小调《第六交响曲》写于1893年,此曲完成后,柴科夫斯基接受其弟莫杰斯特的建议,题名为《悲怆》。此曲是柴科夫斯基悲剧性交响曲创作的高峰。全曲在经过激烈的戏剧性冲突和对生活的美好憧憬之后,达到的是悲剧结局。末乐章一反交响曲的传统布局,用非常近似追思曲气氛的慢板代替了热烈的终曲。
标题交响曲《曼弗雷德》写于1885年,这是根据G.G.拜伦的同名诗剧而写的交响曲,抑郁寡欢的主人公的最后命运是充满悲剧性的。柴科夫斯基交响曲中所蕴含的感情十分丰富,复杂,深刻,感人。正是因为他在创作过程中内心不断涌动的情感使他经常打破传统交响曲的模式,将自己的感情完全表达出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柴科夫斯基的交响曲是最感人至深的。
歌剧是 柴科夫斯基创作中另一重要领域。柴可夫斯基一生共写过11部歌剧,其中最卓越的作品是他的《叶甫盖尼·奥涅金》和《黑桃皇后》。这两部歌剧的脚本都是根据A.C.普希金的同名作品改编的。《叶甫盖尼·奥涅金》写于年。歌剧表现了塔吉雅娜、奥涅金、连斯基等几个贵族青年由于厌倦了本阶级的生活方式,在朦胧地追求理想的生活道路上所经历的悲剧,表现了历史的趋向。音乐以悠长、抒情的旋律,细致表现人物心理为特征。《黑桃皇后》写于1890年,所表现的主题思想也是幸福的理想被残酷的现实所粉碎的悲剧。音乐在刻划人物性格、表达戏剧冲突上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柴可夫斯基在舞剧音乐创作上也取得了具有世界意义的成就。他一生写了3部舞剧音乐:《天鹅湖》()、《睡美人》()和《胡桃夹子》(),都已成为世界舞剧艺术中影响巨大的作品,广泛流传在各国的芭蕾舞台上。柴可夫斯基对舞剧音乐进行了许多革新,他克服了过去舞剧音乐的公式化弊病,赋予舞剧音乐以交响性的发展,使之更富于戏剧性,大大提高了舞剧音乐的表现力。
在器乐协奏曲方面柴科夫斯基比较突出的作品是他的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和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1878)。前者是一部明朗乐观的作品,第1乐章热情洋溢,第2乐章优美抒情,末乐章粗犷豪迈,并在壮丽的凯歌般的音乐中结束了全曲。后者也是一部充满欢乐情绪的作品,主题音调和俄罗斯民间音乐有着内在的联系,整个作品在质朴的风格中富于青春的朝气和亲切的抒情,并以热烈的具有民间歌舞特点的终乐章结束全曲。[5]Op. 1 Two Pieces for piano (1867): Scherzo à la russe & Impromptu乐曲二首:
1.俄罗斯风格谐谑曲,降B大调
2. 即兴曲,降E小调
Op. 2 Souvenir de Hapsal,3 pieces for piano (1867)回忆哈普萨尔:
1.城堡的废墟,e小调
2.谐谑曲,F大调
3.无言歌,F大调
Op. 3 The Voyevoda,opera (1868)歌剧《总督》
Op. 4 Valse-caprice in D major,for piano (1868) D大调随想圆舞曲
Op. 5 Romance in F minor,for piano (1868)f小调浪漫曲
Op. 6 6 Romances (1869)六首浪漫曲与歌曲:
1Do Not Believe,My Friend 别相信,我的朋友
2.Not a Word,o My Friend 一个字也别说,我的朋友
3.Bitterly and Sweetly 既痛苦,又甜蜜
4.A Tear Trembles 泪珠跳动
5.Why? 为什么
6.None But the Lonely Heart 不,只有他知道
Op. 7 Valse-scherzo in A,for piano (1870)A大调谐谑圆舞曲
Op. 8 Capriccio in G-flat,for piano (1870)降G大调随想曲
Op. 9 3 Morceaux,for piano (1870)钢琴小品三首:
1. Rêverie
2. Polka de salon
3. Mazurka de salon
Op. 10 2 Morceaux,for piano (1871)钢琴小品二首
1. Nocturne 夜曲,F大调
2. Humoresque 幽默曲,e小调
Op. 11 String Quartet No. 1 in D (1871) D大调第一弦乐四重奏
Op. 12 The Snow Maiden (Snegurochka),incidental music (1873)戏剧音乐《雪姑娘》配乐
Op. 13 Symphony No. 1 in G minor Winter Daydreams (1866)g小调第一交响曲《冬日梦幻》
Op. 14 Vakula the Smith,(revised as Cherevichki),opera (1874)歌剧《铁匠瓦库拉》(修改本《女靴》)
Op. 15 Festival Overture in D on the Danish National Anthem,for orchestra (1866)丹麦国歌主题庄严序曲,D大调
Op. 16 6 Songs (1872)歌曲六首:
1. Cradle Song 摇篮曲
2. Wait! 等一等
3. Accept Just Once 哪怕谅解一次吧
4. O,Sing That Song 啊,唱唱那支歌吧
5. So What? 你的容貌多艳丽
6. Modern Greek Song: On the Theme &Dies Irae& 新希腊之歌(在黑暗的地狱中)
Op. 17 Symphony No. 2 in C minor Little Russian (1872)c小调第二交响曲(小俄罗斯)
Op. 18 The Tempest,symphonic fantasia in F minor,after Shakespeare (1873)幻想曲《暴风雨》,f小调
Op. 19 6 Pieces,for piano (1873)乐曲六首:
1. Rêverie du soir 夜之暇想,G小调
2. Scherzo humoristique (D major) 幽默谐谑曲,D大调
3. Feuillet d'album (D major) 纪念册之一页,D大调
4. Nocturne (C-sharp minor) 夜曲,升C小调
5. Capriccioso (B-flat major) 随想曲,降B大调
6. Thème original et variations (F major) 原创主题变奏曲,F大调
Op. 20 Swan Lake,ballet (1876) 芭蕾舞剧《天鹅湖》
Op. 20a Swan Lake (suite) 天鹅湖组曲
Op. 21 6 Pieces on a Single Theme,for piano (1873)同主题小品六首:
1. Prelude 前奏曲,B大调
2. Fugue á 4 voix 四声部赋格曲,升g小调
3. Impromptu 即兴曲,升c小调
4. Marche funèbre 葬礼进行曲,降a小调
5. Mazurque 玛祖卡舞曲,降a小调
6. Scherzo 谐谑曲,降A大调
Op. 22 String Quartet No. 2 in F (1874)F大调第二弦乐四重奏
Op. 23 Piano Concerto No. 1 in B-flat minor (1875)降b小调第一
Op. 24 Eugene Onegin,opera (1878)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
Op. 25 6 Songs (1874)歌曲六首:
1. Reconciliation 和解
2. As Over the Burning Ashes 炽热的灰烬上
3. Mignon's Song 迷娘的歌
4. The Canary 金丝雀
5. I Never Spoke to Her 我从没跟她讲过话
6. As They Chanted: &Fool& 又是老一套:笨蛋
Op. 26 Sérénade mélancolique in B minor,for violin and orchestra (1875)忧郁小夜曲,B 小调
Op. 27 6 Songs (1875)歌曲六首:
1. At Bedtime 未来的梦
2. Look,Yonder Cloud 瞧,远处的云彩
3. Do Not Leave Me 不要离开我
4. Evening 黄昏
5. Was it the Mother Who Bore Me? 妈妈痛苦地生下我?
6. My Spoiled Darling 我的调皮姑娘
Op. 28 6 Songs (1875)歌曲六首:
1. No,I Shall Never Tell 不,我永不说出她是谁
2. The Corals 珊瑚项链
3. Why? 为何我要梦见你?
4. He Loved Me So Much 他曾多么爱我
5. No Response,or Word,or Greeting 没有反应,没有话语,没有问好
6. The Terrible Moment 可怕的一刻
Op. 29 Symphony No. 3 in D Polish (1875)D大调第三交响曲(波兰)
Op. 30 String Quartet No. 3 in E-flat minor (1876)降e小调第三弦乐四重奏
Op. 31 Marche slave in B-flat minor,for orchestra (1876)斯拉夫进行曲
Op. 32 Francesca da Rimini,symphonic fantasia in E minor,after Dante Alighieri (1876)e小调交响幻想曲《里米尼的弗兰采斯加》
Op. 33 Variations on a Rococo Theme in A,for cello and orchestra (1876),A大调
Op. 34 Valse-scherzo in C,for violin and orchestra (1877)C大调圆舞曲--谐谑曲
Op. 35 Violin Concerto in D (1878)D大调小提琴和管弦乐协奏曲
Op. 36 Symphony No. 4 in F minor (1877)f小调第四交响曲
Op. 37a Piano Sonata No. 1 in G (1878)G大调钢琴奏鸣曲
Op. 37b The Seasons,12 pieces for piano (1876)《四季》,特色情景十二曲:
1. By the Hearth: January 一月:炉边,A大调
2. The Carnival: February 二月:狂欢节,D大调
3. Song of the Lark: March 三月:云雀之歌,g小调
4. Snowdrop: April 四月:雪莲,降b小调
5. White Nights: May 五月:白夜,G大调
6. Barcarole: June 六月:船歌,g小调
7. Reaper's Song: July 七月:割草人之歌,降E大调
8. The Harvest: August 八月:丰收之歌,b小调
9. The Hunt: September 九月:狩猎之歌,G大调
10. Autumn Song: October 十月:秋之歌,d小调
11. On the Troika: November 十一月:雪橇,E大调
12. Christmas-Tide: December 十二月:圣诞节,降A大调
Op. 38 6 Songs (1878)歌曲六首:
1. Don Juan's Serenade 唐璜的小夜曲
2. It Was in the Early Spring 那是早春时节
3. Amid the Din of the Ball 在喧闹的舞会上
4. O,If Only You Could 啊,倘若你能摆脱一会儿
5. The Love of a Dead Man 一个死人的爱
6. Pimpinella: Florentine Song 乒乒奈拉(歌谣)
Op. 39 Album pour enfants,24 pieces for piano (1878)儿童曲集
1. Morning Prayer 早祷
2. Winter Morning 冬天的早晨
3. Playing Hobby-Horses 骑木马
4. Mama 妈妈
5. March of the Wooden Soldiers 木头兵进行曲
6. The Sick Doll 洋娃娃病了
7. The Doll's Funeral 洋娃娃的葬礼
8. Waltz 圆舞曲
9. The New Doll 新的洋娃娃
10. Mazurka 玛祖卡舞曲
11. Russian Song 俄罗斯歌曲
12. The Accordion Player 手风琴手
13. Kamarinskaia 卡玛林斯卡雅舞曲
14. Polka 波尔卡舞曲
15. Italian Song 意大利歌谣
16. Old French Song 古老的法国歌谣
17. German Song 德国歌谣
18. Neapolitan Song拿波里(那不勒斯)歌谣
19. Nanny's Story 20. The Sorcerer 乳娘的故事
20. The Sorcerer 妖婆
21. Sweet Dreams 甜蜜的幻想
22. Lark Song 云雀之歌
23. The Organ-Grinder Sings 手摇风琴手在唱歌
24. In Church 在教堂里
Op. 40 Twelve Pieces,for piano (1878)12首小品
1. Etude 练习曲
2. Chanson triste 悲歌
3. Marche funèbre 葬礼进行曲
4. Mazurka 玛祖卡舞曲
5. Mazurka 玛祖卡舞曲
6. Chant sans paroles 无言歌
7. Au village 在乡村
8. Valse 圆舞曲
9. Valse 圆舞曲
10. Danse russe 俄罗斯舞曲
11. Scherzo 谐谑曲
12. Rêverie interrompue 被打断的遐想
Op. 41 Liturgy ofChrysostom,for unaccompanied chorus (1878)无伴奏合唱《圣约翰兹拉托乌斯特日祷》
Op. 42 Souvenir d'un lieu cher,3 pieces for violin and piano (1878) 回忆一个可爱的地方——沉思,谐谑曲,旋律
Op. 43 Orchestral Suite No. 1 in D (1879)D大调第一管弦乐组曲
Op. 44 Piano Concerto No. 2 in G (1880) G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
Op. 45 Capriccio Italien in A,for orchestra (1880)意大利随想曲,A大调
Op. 46 6 Vocal duets,with piano (1880) 二重唱六首:
1. Evening 黄昏(女高音和女中音)
2. Scottish Ballad: Edward 苏格兰叙事曲《爱德华》(女高音和男中音)
3. Tears 泪(女高音和女中音)
4. In the Garden,By the Ford 园子里,浅滩旁(女高音和女中音)
5. Passion Spent 热情过去了(女高音和男高音)
6. Dawn 黎明(女高音和女中音)
Op. 47 7 Songs (1880)歌曲七首:
1. If Only I Had Known 如果我早知道
2. Softly the Spirit Flew up to Heaven 灵魂安详地飞往天国
3. Dusk Fell on the Earth 暮色降临大地
4. Sleep,Poor Friend 睡吧,我可怜的朋友
5. I Bless You,Forests 祝福你,森林
6. Does the Day Reign? 不论白昼还是夜深人静
7. Was I Not a Little Blade of Grass in the Meadow? 我本不是原野上一根小草吗?
Op. 48 Serenade in C for Strings (1880)C大调弦乐小夜曲
Op. 49 1812 Overture (1880)一八一二序曲
Op. 50 Piano Trio in A minor (1882)a小调
Op. 51 6 Pieces,for piano (1882)6首小品
Op. 52 Vespers,for unaccompanied chorus (1882)无伴奏合唱《晚祷》(十七首祷歌配和声,编为无伴奏合唱或合唱带钢琴伴奏)
Op. 53 Orchestral Suite No. 2 in C (1883)C大调第二管弦乐组曲
Op. 54 16 Children's songs (1883)儿童歌曲十六首:
1. Granny and Grandson 祖母和孙子
2. Little Bird 小鸟
3. Spring: The Grass Grows Green 春天(草儿绿了)
4. My Little Garden 我的小花园
5. Legend 传奇
6. On the Bank 在岸上
7. Winter Evening 冬日黄昏
8. The Cuckoo杜鹃
9. Spring: The Snow is Already Melting 春天(白雪融化了)
10. Lullaby in a Storm 暴风雨中的摇篮曲
11. The Little Flower 小花
12. Winter 冬天
13. Spring Song 春之歌
14. Autumn 秋天
15. The Swallow 燕子
16. Child's Song: My Lizochek 孩子的歌
Op. 55 Orchestral Suite No. 3 in G (1884)G大调第三管弦乐组曲
Op. 56 Concert Fantasia in G,for piano and orchestra (1884)G大调音乐会幻想曲
Op. 57 6 Songs (1884)6首歌曲:
1. Tell Me,What in the Shade of the Branches? 告诉我,树荫下发生的事
2. On the Golden Cornfields 寂静降临黄色庄稼地
3. Do Not Ask 不要问
4. Sleep! 睡吧
5. Death 死
6. Only You Alone 只有你一人
Op. 58 Manfred Symphony in B minor (1885)《曼弗雷德》交响曲,b小调
Op. 59 Dumka in C minor,for piano (1886)杜姆卡
Op. 60 12 Songs (1886)12首歌曲:
1. Last Night 昨夜
2. I'll Tell You Nothing 我跟你无话可说
3. O,If Only You Knew 啊,假如你知道
4. The Nightingale夜莺
5. Simple Words 简单的话
6. Sleepless Nights 疯狂之夜
7. Song of a Gypsy Girl 吉普赛女郎之歌
8. Forgive! 原谅罢!
9. Night 夜
10. Beyond the Window,in the Shadows 他在窗外阴影里闪现
11. Exploit: Monologue for Baritone 功勋
12. The Gentle Stars Shone for Us 温柔的星光照耀我们
Op. 61 Orchestral Suite No. 4 &Mozartiana& (1887)G大调第四管弦乐组曲
Op. 62 Pezzo capriccioso in B minor,for cello and orchestra (or piano) (1887)b小调随想曲
Op. 63 6 Songs (1887)6首歌曲:
1. I Did Not Love You at First 我起初并没有爱你
2. I Opened the Window 我打开窗
3. I Do Not Please You 你不喜欢我
4. The First Meeting 初逢
5. The Fires in the Rooms Were Already Out 间间房灯火都已熄灭
6. Serenade: O Child! Beneath Your Window 小夜曲(啊!孩子,在你的窗下)
Op. 64 Symphony No. 5 in E minor (1888)e小调第五交响曲
Op. 65 6 Songs on French texts (1888)6首法国歌曲:
1. Sérénade: Où vas-tu,souffle d'aurore 小夜曲(你像鸟儿飞往何方)
2. Déception 失望
3. Sérénade: J'aime dans le rayon 小夜曲
4. Qu'importe que l'hiver 冬天快过去
5. Les larmes 泪
6. Rondel 迷人的姑娘
Op. 66 The Sleeping Beauty,ballet (1889)芭蕾舞剧《睡美人》
Op. 66a The Sleeping Beauty suite睡美人组曲
Op. 67 Hamlet,fantasy overture in F minor (1889)《》幻想序曲
Op. 67a Hamlet,incidental music (1891)戏剧音乐《哈姆雷特》
Op. 68 The Queen of Spades,opera (1890)歌剧《黑桃皇后》
Op. 69 Iolanta,opera (1891)歌剧《约兰塔》
Op. 70 String Sextet in D minor Souvenir de Florence (1890)D大调弦乐六重奏《佛罗伦萨回忆》
Op. 71 The Nutcracker,ballet (1892)芭蕾舞剧《胡桃夹子》
Op. 71a The Nutcracker,suite from the ballet (1892)胡桃夹子组曲
Op. 72 18 Pieces,for piano (1893)18首小品:
1. Impromptu 即兴曲
2. Berceuse 摇篮曲
3. Tendres reproches 温柔的责备
4. Danse caractéristique 性格舞曲
5. Méditation 犹豫
6. Mazurque pour danser 为舞蹈的玛祖卡舞曲
7. Polacca de concert 音乐会波罗奈兹舞曲
8. Dialogue 对话
9. Un poco di Schumann 稍似舒曼
10. Scherzo-fantaisie 幻想谐谑曲
11. Valse-bluette 小品圆舞曲
12. L'espiègle 顽童
13. Echo rustique 乡村回声
14. Chant élégiaque 悲歌
15. Un poco di Chopin 稍似萧邦
16. Valse à cinq temps 5/8拍子圆舞曲
17. Passé lontain 久远的往事
18. Scene dansante: Invitation au trépak 邀你共跳特列帕克舞
Op. 73 6 Songs (1893)6首歌曲:
1. We Sat Together 我和你曾坐在一起
2. Night 夜
3. In This Moonlit Night 在这月夜
4. The Sun Has Set 太阳落山了
5. Amid Sombre Days 阴暗的日子
6. Again,As Before,Alone 重又像以前一样孤独一人
Op. 74 Symphony No. 6 in B minor Pathétique (1893)b小调第六交响曲(悲怆)[6]Op. 75 Piano Concerto No. 3 in E-flat (1893)降E大调第三钢琴协奏曲
Op. 76 The Storm,overture in E minor (1864)e小调大雷雨序曲
Op. 77 Fatum,symphonic poem in C minor (1868)交响诗《命运》,c小调
Op. 78 The Voyevoda,symphonic ballad in A minor (1893)a小调交响叙事曲《总督》
Op. 79 Andante in B-flat and Finale in E-flat,for piano and orchestra (1893)为钢琴和管弦乐队所做的降E大调行版和终曲
Op. 80 Piano Sonata No. 2 in C-sharp minor (1865)升c小调钢琴奏鸣曲
以下为未完成以及规划中的作品:
Hyperbola规划中的单幕抒情歌剧
Adagio in G majorG大调慢板未完成
Allegro F minor F小调快板 未完成
The Storm歌剧《暴风雨》规划
The Palm歌剧《棕榈》 未完成
Alexander of Macedon歌剧《马其顿的亚历山大》 规划
Mandragora 单幕歌剧《醉仙桃》规划
Raimond Lully歌剧《雷蒙德吕里》 规划
Cinderella 芭蕾舞剧《灰姑娘》规划中
Symphony B flat major未完成
Ephraim 四幕歌剧《乙法莲》 规划中
Francesca da Rimini歌剧《里米尼的弗兰切斯卡》 规划
Othello 四幕歌剧《》 规划
Undina歌剧《安迪那》规划
Romeo and Juliet歌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未完成
Les caprices de Marianne歌剧《反复无常的玛丽安娜》 规划
Nessun maggior dolore 未完成
Vanka the Steward歌剧《万卡管家》 规划
Op. 20a Swan Lake 天鹅湖组曲 规划中源自同名芭蕾舞剧的组曲,由后人完成筛选编曲
Alesha and the Laundress和洗衣女 未完成
Children's Songs5首儿童歌曲 规划
Imitations of Russian Song 俄国风格歌曲 未完成
The Captain's Daughter歌剧《》 规划
Etude A minor A小调练习曲 未完成
Two Songs 2首歌曲 吴未完成
Undina 芭蕾舞剧《安迪那》 规划
Song of Triumphant Love 未完成
Valse E major E大调圆舞曲 未完成
French Songs 3首法国歌曲 规划
The Bayadere 三幕歌剧《舞妓》 规划
La Courtisane (Sadia) 三幕歌剧《萨蒂亚》 规划
Suite D minor d小调组曲 未完成
Béla 四幕歌剧《贝拉》 规划
Op. 66a The Sleeping Beauty睡美人组曲 规划中源自同名芭蕾舞剧的组曲,由后人完成筛选编曲
Concerto for Two Pianos 双钢琴协奏曲规划
Cello Sonata G major G大调大提琴奏鸣曲 未完成
Do Not Wake,My Friend A minor 合唱《不要醒来,我的朋友》 未完成
Symphony E flat major 降E大调交响曲 未完成
Nocturne B major B大调夜曲 未完成
Etude E flat major 降E大调练习曲 未完成
Andante and Finale 为钢琴与管弦乐队而作的行板与终曲 未完成
Momento lirico G major G大调抒情纪念曲 未完成
March on Belorussian and Ukrainian folk tunes与乌克兰风格进行曲 规划
The Sad Fortunes of the Reverend Amos Barton歌剧《阿莫斯巴顿牧师的悲惨命运》 规划
Mister Gilfil's Love Story歌剧《吉费尔先生的爱情故事》 规划
Adam Bede歌剧《亚当·贝德》 规划
Flute Concerto C major G大调长笛协奏曲 未完成
Pieces for Violin 为小提琴而作的小品 规划
Cello Concerto B minor 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 未完成
The Complicated Case 疑案 未完成
Eternity in an Instant 瞬间的永恒 未完成
Valse C major C大调圆舞曲 未完成
Fragments 片段 未完成
Piano Piece A minor a小调钢琴片段 未完成《g小调 第一交响曲》(1866年)——第一号交响曲是受到俄罗斯冬季景象启发写成,所以又名「冬之梦」,虽然柴科夫斯基自认有点瑕疵,但它无疑包藏了美好青年时期的梦与情怀。也正是因为如此,他的作品中夹杂着他的心理情感元素。
《c小调第二交响曲》(1872年)
《D大调第三交响曲》(1875年)
《》(1878年)
《》(1888年)
《b小调第六交响曲》(1893年)——这部交响曲又称为《》 ,音乐具有忧郁的抒情性,可以说是作曲家最著名的一部交响曲,完成于他逝世前两个月,并完整的体现了柴科夫斯基的美学观。
《曼弗雷德交响曲》(1885年)
《降e大调第七交响曲》(这部所谓第七交响乐一般叫降E大调交响乐,是柴可夫斯基其中一部未完成的作品。在1891年4月的美国之旅中,柴可夫斯基开始构思一部名为“生命”(Zhizn)的交响乐,并且记下了一些主题。后来他转向创作其他作品,而这部交响乐一直未构思完,可能他已经放弃了这部作品。但“生命”的一些主题被用来创作他的降E大调交响乐,有时又叫第七交响乐。)《》(1876年)
《睡美人》(1889年)
《胡桃夹子》(1892年)(1879年)
(1891年)《》(1869年)
《》(1874年)
《》(1878年)
《》(1880年)
《》(1880年)
《》(1880年)
《幻想序曲》(1888年)
《第三钢琴协奏曲》(1880年)钢琴曲
《》 (1876年)[6]圣彼得堡爱乐乐团
是俄国历史上最悠久、实力最强的管弦乐团。起源可追溯到18世纪的宫廷乐团,1917年,在俄国著名指挥家库塞维斯基担任指挥时,就曾以“国立爱乐管弦乐团”之名开始活动。苏联期间改名为列宁格勒爱乐乐团,穆拉文斯基率该乐团在伦敦录制的《第四,五,六交响曲》至今仍是柴可夫斯基交响曲唱片中的经典,苏联解体后改回现名。满负盛誉的圣彼得堡爱乐乐团曾演奏过柴可夫斯基的《1812序曲》《第四交响曲》等作品。
伦敦交响乐团
伦敦交响乐团建于1904年,与英国广播()及三足鼎立,是代表英国水平的著名演奏团体。应该说这个乐团是英国三大交响乐团中最优秀的,也是世界上水平最高的交响乐团之一。伦敦交响乐团曾多次演奏柴科夫斯基的作品,如《罗密欧与朱丽叶序曲》《第35乐章》及《天鹅湖》选段等。
皇家爱乐乐团
乐团与世界最著名的指挥家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尤其是自1961年任音乐总监以来,乐团建立起了新的艺术风范和组织形式,奠定了世界一流交响乐团的地位。皇家爱乐乐团曾演奏过柴可夫斯基的《胡桃夹子》及《天鹅湖》组曲。
柏林爱乐乐团
柏林爱乐乐团演奏曲目范围广泛,传统风格的作品得心应手,尤其是演奏德、奥作曲家的作品时更是首屈一指。该团录制了大量唱片,其中以卡拉扬指挥的交响乐全集和K.伯姆指挥的交响乐全集最有代表性。而由指挥的柴可夫斯基的多首交响曲也满载盛誉。
布达佩斯节日管弦乐团
布达佩斯节日管弦乐团于1983年由伊万·菲舍尔(Iván Fischer)和佐尔丹·科齐休(Zoltán Kocsis)组建成立,就像伦敦的泰晤士报所评论的那样,“乐团吸引了匈牙利最优秀的年轻音乐家”。这样一个年轻却富于活力的乐团曾多次演奏过柴科夫斯基的作品。
维也纳爱乐乐团
维也纳爱乐乐团是全球最著名的顶尖乐团之一,在国际乐坛享有盛誉。乐团极高的演奏水准和绝妙的“维也纳音色”使全世界音乐爱好者为之倾倒,迷恋其中。乐团高贵的艺术气质和自主管理经营的体制在世界乐坛独树一帜,乐团吸引了一代代的杰出作曲家、指挥家和演奏家与之共创辉煌。在2012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上也首次演奏了柴科夫斯基的《睡美人》选段。柴科夫斯基 的创作深刻地反映了19世纪下半叶处在腐朽的沙皇专制制度下,俄国知识分子对光明的向往,对黑暗现实的苦闷压抑的感受。
他善于在矛盾冲突中捕捉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入揭示人物的内心体验。他继承了格林卡以来俄国音乐发展的成就;又注意吸取西欧音乐文化发展的经验,重视向民间音乐学习,他把高度的专业创作技巧和俄罗斯民族音乐传统很好地结合起来,他把清晰而感人的旋律,强烈的戏剧性冲突和浓郁的民族风格富于独创性地有机地融合在他的作品中,为俄国音乐文化和世界音乐文化作出了宝贵的贡献。
前苏联1990年发行的柴可夫斯基纪念币柴科夫斯基是全世界最受欢迎的“古典”作曲家之一。他在作品中流淌出的情感时而热情奔放,时而细腻婉转。他的音乐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充满激情,乐章抒情又华丽,并带有强烈的管弦乐风格。这些都反映了作曲家极端情绪化、忧郁敏感的性格特征——会突然萎靡不振,又会在突然之间充满了乐观精神。
柴科夫斯基对过上“正常”家庭生活的渴望,与他的同性恋天性的矛盾,使他一 生都充满了痛苦的挣扎,这亦反映在他的音乐里,尤其是晚期的交响乐作品中。在柴科夫斯基的大部分音乐里,我们都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民族文化的影响——他将民族文化与西方交响乐传统成功地融合在一起。尽管柴科夫斯基结识了“强力集团”,但是他始终没有加入任何一个民族主义团体。
柴科夫斯基曾写道:“至于我对音乐里俄罗斯元素的关注,是由于我常年生活在异国。在我年幼的时候,俄罗斯民族音乐无法描述的美丽就已经充满了我的生命。”[7]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百度云账号分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