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冰雹的天气符号天气回出现v型缺口

?天气分析预报 ?
巢湖“5.21”降雹的成因和特点
(巢湖市气象台
要&&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和合肥多普勒雷达回波,分析了日巢湖市降雹的环流背景、回波发展演变过程;研究探讨这次降雹过程的成因和降雹特点。结果表明, 炀至巢湖市沿湖一线短时间内连续两次遭受冰雹袭击与湖陆交界的特点有关,是巢湖春末夏初夜间定常存在的湖陆风与天气系统叠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 冰雹
成因和特点
&&& 日时至24时,受冷空气影响,巢湖市所属的居巢区、含山、和县和无为4县(区)27个乡(镇)遭受了冰雹袭击(冰雹落区见图1)。使已收割但未收仓的油菜遭受了严重的损失,平均减产4~5成。雷雨大风毁坏房屋308间,直接经济损失超过亿元。冰雹直径一般为2cm,最大直径达6cm。冰雹之密集,强度之大,实属罕见。图2为大的雹块落入秧田中所留下的坑。由于这次降雹具有突发性和局地性,预报难度大,各台站均没有预报出来,在社会上造成了一些不良影响。降雹在较短时间内造成如此大的灾害,其发生、发展演变情况值得分析研究。
影响系统分析
&&& 5月21日08时(图略),高空东北冷涡逐渐东移南压,华北的冷空气得以加强南下,高空500百帕降温明显,20日20时~21日20时,24小时南京站降温3℃。850百帕有低槽移入形成的低涡相配合,形成风场中局地强辐合区,21日08时~20时,12小时阜阳站增温1℃。地面处于暖低压中。高空降温、低空增温辐合导致大气层结不稳定,易于形成局地强对流天气。
&&&&&&&&&&&&&&&&&&&&&&&&&&&&&&&&&&&&&
l日巢湖市冰雹落区
5月2l日和县西埠冰雹灾情
降雹成因和降雹特点
&&& 这次降雹过程是由局地对流回波产生的,其特点是降雹局地性强,炯炀至巢湖市沿湖一线短时间内连续两次遭受了冰雹袭击,根据其回波发生源地和降雹时段可划分为两段降雹过程。
第一阶段冰雹回波分析
2.1.1 雹云回波的演变特征
&&& 21日19时58分开始,在合肥以东约20km处有对流回波初生,12分钟后迅速发展加强成为强对流回波,开缓慢东移南下。图3是用间隔6分钟的雷达资料跟踪雹云回波的演变过程(图中的白色区为≥35dBZ的强回波,黑色区为≥55dBZ的强回波核),可以看到,20时53分形成的雹云回波分裂为南北两块,北边的一块快速东移,所经之地电闪雷鸣,在出现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后东移减弱消散。南边的一块随高空引导气流南移至巢湖岸边炯炀一带,移速减慢,强烈发展,最大回波强度达7ldBZ。20时59分~2l时17分,炯炀―庙集―中埠―巢湖市沿湖一线自北向南遭受了冰雹袭击。随后冰雹回波沿着高空引导气流向东南方快速移动,沿途在运漕镇等地降雹。越过长江后成为雷雨回波减弱消散。
2.1.2 径向速度图上的多普勒特征
&&&&&&&&&&&&&&&&&&&&
第一阶段冰雹回波演变图&&&&&&&&&&&&&&
第二阶段冰雹回波演变图
&&& 从2l时5分的径向速度图(图略)可以看出,巢湖的西南面有大片负速度区,-13m?s-1的区域相当大;东北面有大片5m?s-1的正速度区,表明巢湖地区低层盛行西南气流(暖平流),高层为冷平流。这种低层暖平流,高层冷平流的叠置是巢湖地区强风暴环境场的基本特征之一。零速度线呈西北一东南走向,较长时间维持在炯炀至巢湖市沿湖一线,表明此处低层风向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产生了风向切变,具有明显的风向风速辐合特征。这也是炯炀至巢湖市沿湖一线第一次遭受冰雹袭击的原因。
2.1.3 “V”型缺口回波特征
&&& 由图3可见,20时29分前后是雹云发展的旺盛阶段,强回波核出现了较明显的“V”型缺口特征。与缺口部位相对应,栏杆乡成为降雹区(见图1)。这是由于云中冰雹对雷达波的强衰减作用,雷达探测时电磁波不能穿透冰雹区,以至于在冰雹区的后半部形成“V”型缺口。
第二阶段冰雹回波分析
回波发生源地与炯炀至巢湖市沿湖一线第二次遭受冰雹袭击过程
&&& 从22时47分起,炯炀至巢湖市沿湖一线再一次遭受了冰雹袭击。受偏北湖陆风与地面盛行偏东气流共同影响,22时5分沿巢湖北岸激发生成新的对流回波带。由图4可以看到巢湖北岸不断有新的对流单体生成,类似一个回波发生源地。分析22时5分~23时18分的回波演变图可以发现,这一阶段降雹过程的一大特点是西边新生对流单体发展增强后东移,且不断并入东边的强回波中,连续的并入使其面积明显增大,回波带的东段逐渐发展成为块状雹云回波,缓慢西移南压靠近湖岸,稳定在炯炀至巢湖市沿湖一线并迅速发展,最大回波强度达70dBZ。导致炯炀至巢湖市沿湖一线第二次遭受冰雹袭击。23时28分巢湖市本站出现降雹,冰雹直径为1.3cm。这说明作为湿热源的午夜巢湖水体对雹云有明显的影响,它往往会吸引对流风暴西移靠近自己,以获得更多的能量,而不是随高空引导气流东移。
雹云回波的移动和发展
&&& 在巢湖市本站降雹前后,随着对流回波源地消失,对流回波带发展成为块状雹云回波,接着分裂成为南北两块。南边的一块随高空引导气流沿裕溪河以每小时50km的速度向东南方移动。一路上雷电交加,含山和无为交界处的好几个乡镇遭受了雷雨大风和冰雹袭击。22日0时13分,雹云越过长江后成为雷雨回波逐渐减弱消散。而北边的一块却向偏东方向快速移动,23时24分强回波核出现明显的指状特征,与雹云指状部位相对应,含山站附近成为冰雹落区。雹云回波移入和县境内仍保持明显的指状特征,并迅速发展,最大回波强度高达73dBZ。和县以西乡镇遭受了冰雹大风的袭击,冰雹最大直径达6cm(灾情见图2),造成重大经济损失。22日0时13分,冰雹云越过长江明显减弱,范围减小,强中心逐渐消失。
2.2.3 逆风区
&&& 图5为21日21时17分的径向速度图,可以看山,在1个多小时后,导致和县以西乡镇短时间内强烈降雹的雹云回波不仅伴有速度最大值,而且还山现了“逆风区”,即在大片正速度为19m/s的区域中,出现了一块封闭的负速度为19m/s的区域,水平尺度10~30km,最大径向速度超过38m/s。逆风区的出现表明此处的风向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产生了强烈的风向切变,具有明显的辐合和辐散特征。逆风区的位置刚好和灾害性天气发生区对应。当雹云回波进入逆风区时,发展更加强盛,不仅造成了雷雨大风,还产生了短时集中强烈降雹。因此逆风区的出现可以作为短时强对流天气预报的一种指标。
&&&&&&&&&&&&&&&&&&&&&&&&&&&&&&&&&&&&&&&
图五 21日21:17径向速度图(逆风区)
3 巢湖水体对降雹的影响及单站气象要素分析
&&& 观察资料表明,整个江淮大地地面盛行偏东气流,而春末夏初夜间的巢湖水体是一个热源,在巢湖北岸形成的偏北湖陆风(湖陆风系统本身具有充沛的水汽条件)与盛行偏东气流之间在北岸形成较强的风向风速辐合区,流场的辐合上升导致对流回波迅速发展。同时巢湖水体更是一个湿源,对流回波可以从水体中得到水汽补充而进一步加强。这一点可由垂直积分液态含水量(VIL)有明显跃增得到证明。20时53分~2l时23分,位于巢湖沿岸的雹云VIL值平均跃增了13kg?m2,最大值达到71kg.m2。雹云随高空引导气流离开巢湖岸边时,雹云VIL减少恢复到原来值。其跃增值反映雹云得到了巢湖水体中的水汽和能量。分析巢湖市单站气象要素资料可以看到(见图6),本站气压的日变化特征被打破,18时以后气压和水汽压出现跃升。本站21时出现雷暴、23时28分降雹与气压和水汽压跃升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只不过水汽压对降雹过程反映更为明显,19时-24时水汽压两次跃升与本站两次遭受强对流天气影响对应的非常一致。根据本站气压和水汽压变化实况,结合雷达回波可以推断有两次强对流天气过境。何况本站早在16时~18时就存在―个明显的气压和水汽压低值区。地面的低气压一方面诱导冰雹回波移向该地,另一方面低压区的辐合上升导致对流回波不断发展加强。
&&&&&&&&&&&&&&&&&&&&&&
本站21日气象要素时间演变图实线为本站气压,虚线是水汽压
&&& 通过对这次降雹过程的环流背景,天气雷达资料的强度场、速度场及其它产品的分析,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 (1)这次降雹过程主要是冷空气在华北加强南下,850百帕有低涡配合,地面处于暖低压中,有强对流发展造成的。高层冷平流利低层暖平流的叠置是巢湖地区强风暴环境场的基本特征之一。
&&& (2)炯炀至巢湖市沿湖一线短时间内连续两次遭受冰雹袭击与其地面业已存在的低压系统、巢湖春末夏初夜间定常存在的湖陆风触发抬升、以及作为湿热源的巢湖水体向雹云提供足够的水汽和能量有关。
&&& (3)本次过程出现了“逆风区”,当雹云回波进入逆风区,发展会更加旺盛,使降雹持续并增强。逆风区的出现可以作为短时强对流大气预报的一种指标。
&&& (4)雹云旺盛阶段可出现“V”型缺口和指状回波特征,其相对应的地面会出现冰雹、雷雨大风大气。
1. 张培吕等. 雷达气象学. 北京:气象出版社,2000.
2. 朱屹根等. 天气学原理和方法. 北京:气象出生社,1992.
2004.5&&&&&&&&&&&&&&&&&&&&&&&&&&&&&&&&&&&&&&&&
&&&&&&&&&&
&&&&&&&&&&&&&&&&&&&&&&&&&&&&&&&&冰雹为什么发生在夏季?冬季怎么没有夏季的气温能让冰融化,怎么还会出现冰雹呢?_百度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冰雹为什么发生在夏季?冬季怎么没有夏季的气温能让冰融化,怎么还会出现冰雹呢?
冰雹为什么发生在夏季?冬季怎么没有夏季的气温能让冰融化,怎么还会出现冰雹呢?
冰雹俗称雹子,夏季或春夏之交最为常见,它是一些小如绿豆、黄豆,大似栗子、鸡蛋的冰粒,特大的冰雹比柚子还大.我国除广东、湖南、湖北、福建、江西等省冰雹较少外,各地每年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雹灾.尤其是北方的山区及丘陵地区,地形复杂,天气多变,冰雹多,受害重,对农业危害很大,猛烈的冰雹打毁庄稼,损坏房屋,人被砸伤、牲畜被打死的情况也常常发生.因此,冰雹是我国严重灾害之一.冰雹是怎样形成的呢?它的结构是怎么样的?我们如何才能预防雹灾.冰雹的简单介绍冰雹是一种从强烈发展的积雨云(这种云也叫冰雹云)中降落下来的冰块或冰疙瘩,人们通常称它为“雹子”.从冰雹云中降落到地面的冰雹根据它的大小,软硬程度和结构等等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四种:冰雹:直径在5毫米以上的冰块,比较硬,落地会反跳;每个雹块都由一个不透明的核心和核心外面层层透明和不透明交替出现的冰层组成.这是一种危害性最大的冰雹.软雹:结构松散,重量轻,着地容易破碎,这类冰雹叫软雹.这种冰雹造成的危害较小.软雹一般在较高纬度或者在高原上出现.有人认为,云中的冰雹由于受高空爆炸作用的影响有时会变成软雹.冰丸:直径5毫米以下的固体小冰球或小冰块,结构坚硬,落到地面会反跳,所以有人也叫它为小冰雹.其危害较冰雹轻.只有夏季才会形成强烈的上升气流,这是产生冰雹的不可缺少的气象条件.
冰雹是从积雨云中降落下来的一种固态降水。 冰雹,人们常称为雹。冰雹是在对流云中形成,当水汽随气流上升遇冷会凝结成小水滴,若随著高度增加温度继续降低,达到摄氏零度以下时,水滴就凝结成冰粒,在它上升运动过程中,并会吸附其周围小冰粒或水滴而长大,直到其重量无法为上升气流所承载时即往下降,当其降落至较高温度区时,其表面会融解成水,同时亦会吸附周围之小水滴,此时若又遇强大之上升气流再被抬升,其表面则又凝结成...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1多普勒天气雷达原理与应用
下载积分:1500
内容提示:1多普勒天气雷达原理与应用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30|
上传日期: 08:21:14|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1多普勒天气雷达原理与应用.DOC
官方公共微信天气该有多顽皮 烈日狂风雷雨冰雹 一天之内都来齐了
导读:最近几天,正值春季的重庆却炎热入夏,气温不断刷新历史同期最高值。尤其是前天,白天烈日当空,可是到了夜间,老天却迅速变脸,狂风雷雨冰雹现身,到了昨天白天,烈日又回归,这天气让人看不懂。
被冰雹打破的瓦屋顶。奉节县平安乡人民政府供图
冰雹袭击奉节县平安乡。
消防官兵正在锯树。通讯员 武天鸽 摄
重庆晨报记者 闻青 报道
最近几天,正值春季的重庆却炎热入夏,气温也不断刷新历史同期最高值。尤其是前天,白天烈日当空炎热无比,可是到了夜间,老天却迅速变脸,狂风、雷雨、冰雹齐齐现身,并一直持续到昨天凌晨。
市气象台预计:今明两天,我市多地有雨水出现,但气温降幅并不大。清明节当天,随着雨水袭来,各地气温将有所下降,全市最高温将下降至27℃,主城区最高温将降至24℃。
高温:主城36.5℃,创历史新高
前天白天,我市大部地区最高气温均已突破了32℃,其中主城及璧山、长寿、江津、綦江都超过了35℃,主城达到了36.5℃,江津则高达37.2℃。
据重庆市气候中心统计,主城今年出现高温的时间为自1951年来最早,之前的最早高温纪录出现在日,主城气温达35.4℃。晴热高温下,主城街头的市民已身着夏装,不少网友直呼“热的遭不住”。
狂风:家中被吹起厚厚一层灰
昨天凌晨3点过,主城区突然刮起大风。渝北区冉家坝的王国华被一阵阵“呼呼”声吵醒。“睡前没有关窗子,醒后看到窗帘吹得飘起好高,我起来把窗子关好倒头又睡了。”王国华说,他昨天清晨醒来,发现晾晒在阳台上的衣物被吹得七零八落地躺在地上,还有两件衣物不翼而飞。阳台的地面还有厚厚一层灰。
昨天凌晨,除了主城外,合川、潼南等多个区县都出现了7级以上的大风。
雷电:半夜雷鸣闪电吓醒小娃娃
昨天凌晨4点左右,几道闪电过后伴着雷鸣。“哇!”直港大道珠江花园,不到一岁的妞妞被雷声惊醒,大哭不止。妈妈何女士只能抱起孩子,在屋里走来走去。“哪个想得到,白天天气那么好,晚上却电闪雷鸣。”何女士就这么抱着孩子在屋里来回走了一个多小时。
市防雷中心数据显示:从前天夜间9点到昨天上午8点,全市共闪电7557次。其中,巴南闪电21次、大渡口闪电12次、北碚闪电45次、江北闪电9次、九龙坡闪电80次、南岸闪电1次、沙坪坝闪电57次、渝北闪电51次、渝中闪电5次。
雨水和冰雹:夜袭重庆大部分地区
昨天夜间,除主城、万盛、綦江外,其余各地均出现了降雨,部分地区还出现了强对流天气。截至昨日16点,我市共有31个地区出现了降雨,普遍小到中雨,局地大雨,降雨量位列前三位的是:巫山28.6毫米(大雨)、巫溪22.1毫米(中雨)、潼南19.6毫米(中雨)。
此外,巫溪县的塘坊镇、田坝镇还遭到冰雹袭击,冰雹狂砸10余分钟,颗粒大如汤圆。
空气强对流 演变成极端天气
今年高温为何来得如此早?市气象台专家解释,高温提前是因为前期连晴,积温比较高导致的。他说,今年出现高温的时间历史上极为罕见,不过随着雨水驾临,高温天气将会被暂时扼制。
为何白天高温夜间突然变天?“白天高温,地面热低压发展强。夜间高空有较强冷平流,大气层上冷下热,就容易产生强对流天气,并最后演变成大风、雷电、冰雹等极端天气。”专家说。
清明节有雨,日均气温降7-9℃
明天,清明节三天小长假即将开启。市气象局昨天发布天气信息:清明节期间,降温降雨明显,日平均气温将下降7-9℃。
3日夜间到4日白天:长江沿线及以北地区阵雨或分散阵雨,其余地区阴天间多云,气温14-30℃。
4日夜间到5日白天:东北部中雨到大雨,其余地区阴天有阵雨,局部中雨,气温10-27℃。
5日夜间到6日白天:西部阴天有间断小雨,中东部中雨,局部大雨,气温6-17℃;主城区阴有间断小雨,14-17℃。
奉节县平安乡五组
核桃大冰雹落下,房上瓦片砸得粉碎
重庆晨报讯 记者 张旭 1日晚8点开始,奉节偏北部地区普降大雨,局部地区还下冰雹,最大的冰雹有核桃大。奉节县平安乡五组的66岁贺选银是这场冰雹的亲历者。
她说,那天天刚刚黑,先是听到噼里啪啦的降雨声,随后又听到了乒乒乓乓的硬物撞击声。“雪米子!”一听到这声音,她心叫不好,赶紧喊大门口的老伴进屋。接下来的一个小时,冰雹撞击瓦片的力度越来越大,瓦片碎裂的声音此起彼伏。
碎瓦片伴着悉悉索索的雨水,掉到楼板上,发出叮叮咚咚的声响。“这些冰雹有大有小,大的如核桃般大小,让人看得头皮发麻。”贺选银说,随后,屋里开始漏起水来,她和老伴连忙躲到了门框下。
“这点是最安全的!”她说,他们还是担心堆积的冰雹会压垮楼板。所幸的是,一个多小时以后,冰雹停了下来,他们平安脱险。
沙坪坝区井口镇月湖村
狂风吹倒大树,压住民房和电线
重庆晨报讯 王梓涵 通讯员 伍天鸽 昨日凌晨,主城区突然狂风大作,不少人都从梦中惊醒。沙坪坝区井口镇月湖村,一棵大树突然倒下压住了民房和电线,造成了交通严重堵塞、电力中断,群众纷纷报警求助。
接到报警后,沙坪坝区井口消防中队的官兵立即赶往现场。报警人陈师傅介绍,昨日凌晨突然刮起阵阵强风,附近一户居民屋外的一棵大树被吹倒,砸在了屋顶上,但好在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早上起来,我们把掉落的树干移开了,但搬不动大树。”
消防官兵查看发现,这棵树长约18米,直径约27厘米。大树的树干特别多,把道路都阻拦住了,大树的一些树干发生了断裂,树干落下砸坏了附近一家居民屋顶的顶棚。此外,部分树干压在了电缆上,如果不及时锯掉树干,一旦掉下来,会威胁到过往行人的安全。
消防官兵立即疏散周围居民,并通知电力公司进行断电,然后让一名战士戴好头盔和护目镜对大树进行切割。半个小时后,断裂的树干被成功锯断,消防官兵对现场进行了清理,被阻断道路恢复畅通。
渝中区警方接到7起报警与风有关 武隆消防河流中救出8名露营游客
消防官兵协助被困者蹚过齐腰深的河水到岸边。通讯员 杨建华 摄
前晚主城的大风,造成好多突发情况:树枝被吹断、指路牌被吹坏、护栏被吹倒,城市环境受到影响。这场大风还让好多市民一夜无眠,他们有的吓得睡不着,向警察求助,还有的出行受影响,警察不得不连夜出动恢复秩序。而在区县,降雨造成河水猛涨,露营游客被困……这一夜,好多市民被吓坏了,我们的警察也累坏了。
啥子在怪叫 单身女哭着报警
重庆晨报记者 谭遥 报道
小琴家在江北某小区的25楼,这几天父母正好外出旅游,只有小琴独自在家。
前天一整天天气都闷热,小琴回家后,特意将窗户开得很大。前天深夜11点过,小琴要入睡时,外面已经刮起了微风,小琴又把窗户稍微关小了一点。
睡着睡着,也不知什么时候,小琴只听到卧室里的窗户被“啪”的一声吹开了,接着,整间卧室里响起“呜呜”的怪响。
“那种声音不像人的声音,倒像是狼或者狗的哀嚎声,而且一直不停!”小琴吓得不行,裹紧了被子。因为最初她以为声音是从外面传进屋的,可过了大约两分钟,随着大风从窗户灌进房间,声音越来越响。
小琴的手机正好放在床头充电,她拿起手机哭着报了警,此时正好是凌晨3点45分。
报警后,小琴壮着胆子打开了灯,推开门往客厅里跑。当她拉开了卧室和书房之间的玻璃门时,那种声音顿时就消失了,她站在门口,只感觉到从窗外灌入屋内的强风。当她顺手关上玻璃门时,怪声又响了起来。
“把我吓了一大跳,不过这才发现,这鬼哭狼嚎的声音,和玻璃门有关……”在查明怪声的出处后,民警并没有赶到现场。小琴也打开了玻璃门安然入睡。
小琴后来咨询了几个朋友,判断可能是风太大,玻璃门关上后,仍然有缝隙,书房和卧室之间的空气流动,导致了怪声的产生。“以前从来没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可能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大风吧!”
醉汉躲大风 跑到银行睡了一晚
昨天早晨7点过,渝中区渝州路的农业银行门前,银行保安进入自助银行大厅里查看。刚一进门,就吓了一跳。
“110吗?我们银行里睡了一个人,怎么摇都摇不醒……”报警的银行保安介绍,这名30岁左右的白衣男子,就睡在自助银行进门处的左侧。保安上前查看,男子却一直沉睡未醒,而且身上有很重的酒味。
石油路派出所民警来到现场,摇了摇男子,可对方依旧没有任何反应。民警摸了摸男子的衣服和裤兜,想找到他的手机,通知其家人,可哪知男子身上除了一包香烟外,别无他物。
无奈,民警只好将男子扶正,而就在这个时候,一直沉睡的男子苏醒了过来。
面对民警的询问,男子有些支吾,他只是说晚上和朋友喝了酒后回家,因为风太大,就打算到银行里去“休息”一下,谁知醒来的时候民警在面前了。
车顶砸个洞 一早起来就郁闷
昨天上午10点,菜园坝派出所的民警来到塑料市场里,见年轻的私家车车主小郑正在挠头,不知道该如何处理此事。
小郑说,他上午开着自己的白色现代轿车,来到菜园坝塑料市场进货。进完货后准备离开时,听到车窗上有什么细碎的东西落下来,仔细一查看,原来是玻璃碴。那么这些玻璃碴从何而来呢?
“我踮起脚一看,发现车顶上有一个大窟窿!”小郑说,他当时便判断,是有高空坠物,砸坏了他的车子,于是他便拨打110报警。
民警在现场勘查了许久,也没发现现场有高空坠物的痕迹。询问周边的群众,大家也表示,没有听到任何响动。
小郑后来告诉记者,他在车顶的凹陷处,发现一些瓷砖的碎片,而这让他联想到凌晨的那场大风。小郑说,他家旁边有一栋老式的居民楼,前晚把车停在楼下,可能是凌晨大风将楼上的瓷砖刮落,砸到了他的爱车。小郑说,修车的费用可能要2000元,“那场大风真是太讨厌了!”
河水陡涨,困住8个露营的游客
重庆晨报讯 记者 李澜 前日来自重庆、河南等地的8人相约前往武隆黄柏渡露营,不料因露营地点选择不科学,突遇上游水库因降雨后开闸放水,猛涨的河水将8人围困河谷,所幸武隆警方全力营救,游客才相安无事。
外出旅游 这8人在河谷露营
“最近天气还不错,正适合踏春,要不到涪陵、武隆沿线看看风景。”“要得!要得!我去过武隆,风景还不错,那边的朋友也邀请了好多次。”
4月1日早上7点,重庆某健身场馆的章程(化名)和朋友相约自驾游武隆,下午5点左右,在游览了武隆大裂谷、涪陵大木花谷后,他们赶到了武隆黄柏渡景区,本想漂流的他们因缺水和天色已晚,便决定在黄柏渡河谷上搭建帐篷露营。
突遇涨水 他们被困在河中央
“听说河流上游这几天下暴雨,水库可能会放水哦!”晚上八点左右,当大家玩得正开心时,一个武隆的朋友打来电话提醒章程。电话刚挂不久,迅猛的河水便从上游奔袭而下,通往扎营的河谷道路瞬间被河水淹没,一些食材和物品被冲走,大家急忙撤离到河谷一边的悬崖下才避过此险。
“哎,太险了。这河水来得太猛烈了。”手忙脚乱中,大家借着手电筒微弱的光尝试了几次渡河都没成功,便报警向武隆警方求助。
接警后,武隆公安局江南派出所民警和消防大队官兵立即赶往现场。被困的2名男性,6名女性极力向救援人员呼喊,由于夜间温度低,大家也没吃多少东西,部分女性受到惊吓后几乎崩溃。
为了及时将他们救上来,救援人员一边向河对岸喊话,消除他们的紧张情绪,一边迅速商讨救援对策。几经努力将救援绳抛向对岸,消防官兵和民警在两头固定好绳索后,经过一个多小时努力,一一护送被困的8人蹚过齐腰深的河水,安全将他们营救上岸。
“确实太险了,第一次带大家出来露营就遇到了这样的状况。”章程看着一同经历险情的朋友们安全无恙后,发出深深的感叹。“以后我们一定注意做好准备,给你们添麻烦了。”
安全第一 出行前要做好功课
警方提醒,近来随着气温不断高升,选择外出踏青探险的朋友将会逐渐增多。旅游前除了做好充足的预案,备齐防寒服、手电筒、求生口哨、备用电池、指南针等必备的装备外,还务必关注当地的天气预报,找个熟悉的向导,竭尽全力确保旅游出行安全。
大风天出行避开广告牌
重庆晨报讯 记者 谭遥 昨天,重庆晨报记者从渝中区警方了解到,昨天凌晨3点至早晨7点,因突遇大风,渝中区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接到了7起和大风有关的报警。这些报警包括:渝中区北区路弯道一指示路牌被刮倒,魁星桥下口、华村立交、两路口史迪威故居路段树杈被刮倒,虎头岩转盘一广告布被吹掉,朝天门罗汉寺路中间的护栏被吹倒等,渝中区交巡警支队民警及时出警,清除挡路的树枝,并加强巡逻,现除北区路牌正在恢复中外,其余路段均已清除恢复,辖区路面秩序正常,交通不受影响。
警方提醒,大风天气出行要注意安全,刮大风时,行人要注意避开广告牌,大树下也很危险,干枯的树枝很容易被风折断;从修建中的建筑物或楼房下经过时要留神,如果窗户没有关上,要远远避开。此外,由于刮风时经常伴随着沙尘,汽车驾驶员的灵敏度会受到影响,应保持中低速行驶,把车窗摇紧,防止沙尘飞进驾驶室影响呼吸和观察。骑自行车要格外注意遵守交通规则,不要抢行、闯红灯。
狂风吹落树叶 环卫工5个小时才扫完
重庆晨报记者 周杨 报道
昨日上午10点,渝北区松石支路一段林荫大道两侧,阳光透过枝叶照射在路边。风一吹过,有的树叶缓缓飘落。
45岁的环卫工人符云碧一手拿扫帚,一手提撮箕,在街边来回清扫落叶。此时,她已忙碌了5个小时,连早饭都还没有来得及吃。
昨日凌晨狂风大作,大量的树叶飘落在街边小巷。从清晨5点开始,符云碧早早就赶到自己负责的区域,尽管有心理准备,可路上堆积的树叶比符云碧想象的还要多。有的地方黄葛树树叶甚至积了厚厚一层。按照以往的工作量,符云碧在上午7-8点就能把负责的区域清扫完毕。但昨天,因为落叶太多,干到上午10点,符云碧清扫的树叶,整整装满6个手推垃圾车,还剩有小部分落叶没有清运。
昨日,我们在现场看到,这条道路两旁共有60-70棵黄葛树,眼下也正是落叶的季节。除了符云碧外,这些树叶让其他环卫工人也觉得头痛。同事顾大姐打扫的区域与符云碧相邻,昨日清晨5点,她来到街上清扫,发现在沿街的路上走几步,脚下就是几片树叶,最后,顾大姐清扫的落叶装了满满两桶,估计有一百多斤。
据龙溪环卫所龙脊环卫站的站长肖先生介绍,昨日环卫站增派人手和运渣车,对这些落叶进行清理,清扫工作估计要到下午才能结束。
● ● ● ● ● ● ● ● ●
渝ICP备号-1 公安部门备案编号:10 重庆晨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渝)字 00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京天气 冰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