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1日是今天星期几三,小明3月2日过生日,这一天是今天星期几几?

2016年三年级数学下第六单元备课教案含测试题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2016年三年级数学下第六单元备课教案含测试题
作者:佚名 教案来源:网络 点击数: &&&
2016年三年级数学下第六单元备课教案含测试题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
文 章来源莲山课件 w ww.5 y kj.Co m 第六单元&&& 年、月、日&&&&&&& 第 1课时& 认识年、月、日&&& 62节内容:&&&& 教材第76-78页。目标:1、通过自主探索,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 && 大月和小月。2、在探索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对比、概括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 发展。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学重点: & 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 了解年、月、日之间的关系。教学具准备:课件、年历、表格。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 1、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上课,你们开心吗?就让我们记下这一开心时刻吧。&&&&& 怎么记录呢?(老师板书:8时10分30秒)&& 2、出示2011年年历:&&& (1)、这是2011年的年历,上面标注了哪些特别的日子?&&&& (展示图片:主题图)&&& (2)、你还经历了哪些特别的日子?&&& (3)、圈一圈:你的生日是几月几日?用彩笔在手中的年历上圈出来。&& 3、揭示课题:有时我们在说明一件事的时候,要告诉大家事情发生在哪一& &&&&& 年、哪一月、哪一日。年、月、日和我们学过的时、分、秒一样也是时&&&&& 间单位,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有关年、月、日的知识。二、探索新知:&& 1、关于年、月、日,你知道些什么?& 预设:知道一年有12个月,有大月和小月,一年有四个季节,一年有365&&&&&& 天……&& 2、你还想研究什么?预设:每个月的天数为什么不一样?为什么有大月和小月之分?年、月、&&&&&& 日是怎么形成的?介绍形成:你们知道年、月、日是怎么形成的吗?& 3、尝试自学(教材第77页)& (1)、小组合作探究& 合作要求:认真观察手中的年年历,把你的发现在小组内&&&&& 说一说,然后填写学习记录单。& (2)、汇报交流:你有什么发现?
&&&&&&& 每年都有12个月&&& 每月是31天的月份是:&&& 每月是30天的月份是:&&& 还有什么发现?&&& 2月的天数比较特别。2011年2月有28天,2012年2月有29天,天&&&&& 数不一样。& (3)、起名字:&&& 每月有31天的月份叫大月,那么每月有30天的月份叫什么名字呢?& 二月份呢?&& 小结:通过观察年历,交流研讨,我们知道了有关年、月、日之间的一&& &&&&&&&& 些知识。你能快速地记一记哪几个月是大月或小月吗?& 4、大月、小月的记法。& (1)、想一想。& (2)、交流方法。&& 歌诀记忆法&& 左拳记忆法 & (3)、选取自己喜爱的方法记忆& 5、做游戏:&师说月份,大月男生举手,小月女生举手。&师:3月、6月、……2月&师:2月为什么没人举手?&& & 小结:大家这么快就记住了有关年、月、日的一些知识,想不想检验下&&&&&& 自己掌握的情况如何?三、巩固练习:& 1、填空:& (1)、一年有(&&& )个月,(&& )个大月,(&& )个小月。& (2)、2014年的一、二、三月一共有(&&& )天。& (3)、张华2013年5月份满10岁,他是(&&& )年出生的。& (4)、日的后一天是(&& )年(&& )月(&& )日。这一&&&&&&&&& 天是(&&&& )节。& 2、做一做:(第78页)&& 3、猜一猜(每个人的生日是哪一天?)今天是儿童节,猜一猜,每个人的生日是哪一天?&&& 四、拓展延伸:&&&& 1、比较练习:&& (1)、小红在外婆家连续住了62天,正好是两个月,你知道是哪两个月吗?&& (2)、小红去年在外婆家连续住了62天,正好是两个月,你知道是哪两个&&&&&&&&& 月吗?& 2、小丽在奶奶家连续住了两个月,她在奶奶家可能住了多少天? & 3、二十四节气歌(第78页)&
五、课后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吗?
&第2课时&&&& 平年和闰年&&& 63节教学内容:&&&& 教材第79页及相关习题。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探索,认识平年和闰年,初步学会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2、在探索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对比、概括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 发展。3、通过亲身参与探索实践活动,获得情感体验。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教学重点:& 理解平年、闰年含义,掌握判断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平年、闰年含义,掌握判断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年历、表格。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 1、小明在2008年的某一天出生,但是到了2011年,他连一次生日也没过。&&&&&&&& 这是为什么呢?&& 2、揭示课题:平年和闰年&&& 师:2月份是个非常特殊的月份,它的天数是有变化的。我们将2月有&&&&&&& 28天的年份称为平年,将2月有29天的年份称为闰年。二、平年、闰年的认识:&& 1、学生质疑:&&& (1)、为什么二月有时是28天有时是29天? &&& (2)、为什么会有平年、闰年?&& 2、解决疑问:&&& (1)、二月短的资料&&& (2)、平年、闰年的形成&&& (3)、平年全年有多少天?你们知道是怎样计算出来的吗?&&&&& 师:闰年全年有多少天? 3、判定平年、闰年:&& 师:根据对平年和闰年的规定,要想知道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应该看&&&&&&& 哪个月的天数? (1)、观察,填表,你发现了什么?&&&& (展示图片:1997年---2008年二月份的月历)&&&&&&&&&&&&&&&&&&&&&&&&&& 表&&& 格年份&99&02&05&08二月&&&&&&&&&&&&闰年&&&&&&&&&&&&&&& (2)、发现规律:&&&&&& 每4年有一个闰年。&&& (3)、进一步探究规律:&&&&&& 看来闰年和4有密切的关系,任选一个年份除以4,看一看你有什&&&&&& 么发现?你知道怎样判断平年、闰年吗?&&&&&& 用年份除以4,有余数就是平年,没有余数就是闰年。&& 小结方法:只要用年份的后两位数除以4,看看有没有余数就可以了。&&&&&&& 学生任选一个年份用这个方法进行验证。&& (4)、练习:判断是不是闰年。& 1994年&&&& 2000年&&& 1998年&&&& 2007年&&&& 1900年&&&&& 学生进行判断,说一说怎么想的?&&&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1900年的2月份有多少天?&&& 问:它除以4没有余数,为什么不是闰年呢? && (5)、总结方法:&&&&&&& 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但公历年份是100的倍数 &&&& 时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方法:普通年份除以4,根据4的倍数特点,看年份的末两位是不是4&&&&&&& 的倍数。整百年份除以400,根据商不变的规律,看年份的前两位&&&&&&& 是不是4的倍数。有余数就是平年,没有余数就是闰年。&& (6)、练习:&& 师:我们来看看动画中的这几个整百年份,它们是平年还是闰年?&&& 1600年、2000年、2100年。&& 师:下一个整百年是闰年的是哪一年?三、巩固练习:& 1、填空:(1)、日出生的小明,下次过生日是(&&&&& )年(2)、今年是(&& )年,上一个闰年是(&& )年,下一个闰年是(&& )&&&&&& 年。(3)、每个闰年有(&&& )天,是(&&& )个星期零(&&& )天。平年有&&&&&&&&& (&&& )个星期零(&&& )天。(4)、日是星期三,小平3月2日过生日,这一天是星期&&&&&&&&& (&&& )。& 2、圈出闰年:&&& 1994&& 2020&& 2200&& 2010&3、下面哪些事发生在闰年?&日&&&&&&&&&&& &日&日&&&&&&& &日&4、想一想:小强满12岁的时候,只过了3个生日。这是为什么?&&&&&&&&&& 小红12岁的时候,只过了2个生日。你觉得可能吗?&&&& 答:可能。比如小红是日出生的。四、课外延伸:&&&&&&& 扑克牌中的历法知识五、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 第3课时&& 年、月、日复习&&&&& 64节教学内容:教材第80-81页的练习十七。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年、月、日的相关知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2、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巩固年、月、日的相关知识。3、培养学生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构建年、月、日知识网络图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年、月、日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回顾旧知。1、猜谜语:有个宝宝真稀奇,身穿三百多件衣。每天都要脱一件,最后剩下一张皮。2、连连看:元旦、&& 妇女节、& 植树节、 劳动节、 教师节、 儿童节。5月1日& 3月8日& 1月1日& 3月12日& 9月10日 6月1日学生开火车回答题目。3、说说你学过的时间单位有哪些?学生回答:年、月、日、时、分、秒。4、说一说年月日的来历: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约是一年。月亮绕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约是一月。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同时也在自转。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23小时56分4秒,大约是1日。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1、复习“年、月、日”的有关知识:(1)、呈现“年月日歌诀记忆法”。这个歌诀让你回忆起哪些有关年、月、日的知识?(2)、二月份为什么是特殊月?(3)、你能算出大月有几个星期零几天,小月有几个星期零几天?特殊月呢?(4)、一年有多少天?(5)、怎么判断闰年和平年?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但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2、知识拓展:(1)季度:一年有4个季度,每3个月是1个季度。(2)半年:一二季度为上半年,三四季度是下半年。(3)世纪:一个世纪是一百年,通常是指连续的一百年。世纪通常从可以被100整除的年代或此后一年开始,例如第一世纪从公元1年到公元100年,而20世纪则从公元1901年到公元2000年。我们现在生活在21世纪。3、构建网络图:师:结合我们刚刚复习的内容,你能把这些知识绘制出一张图吗?师:看着网络图,回答一些问题。如:下半年有多少天?哪个季度是92天?三、实战演练、巩固提高。1、明察秋毫:(1)、一年有7个大月和5个小月。&&&&&&&&&&&&&&&& (& )(2)、今天是5月30日,明天就是六一儿童节。&&&&& (& )(3)、平年和闰年下半年的天数是一样多的。&&&&&&&& (& )(4)、劳动节在第二季度,教师节在第四季度。&&&&&& (& )师:说一说,你是怎样判断的?2、经过的天数:(完成教材第80页“练习十七”第1题)&师: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1)、数的方法:从14数到20&&&&&&& 计算的方法:20-14 + 1 = 7天答:从星期日开始,到星期六结束。一共展出了7天。(2)、数的方法:从4月24日数到5月5日&&&&&&& 计算的方法:(4月份有30天)30-24 + 1=7& 7 + 5 = 12天答:星期日,共出差12天。 3、解决问题:(完成教材第80页“练习十七”第2、3题)
&师:你是怎么想的?这盒牛奶最晚哪天喝?(1)、先全班读题,分析题意,找出题中解决问题的关键。(2)、让学生进行小组交流,明确思路,并完成问题。4、数学日记:今天我来到了姑妈家找妹妹玩。姑妈去外地开会了,11月31日才能回来。妹妹名字叫月月,是日出生的,她很可爱,我也很喜欢和她玩,今年7、8月份我俩整整在一起住了62天呢!今天是10月30日,明天就是11月1日了,明天是我的生日呢!我可以和妹妹好好庆祝一下了!5、完成教材第81页“练习十七”第4、5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6、提前制定暑假计划:&&& (完成教材第81页“练习十七”第6题)(1)、先鼓励学生认真读题,发现信息,理解题意。&(2)、让学生动手设计月历和制订暑假计划。7、一个科学考察队乘船去考察,5月30日出发,7月12日返回,这次考察用了多长时间?(1)、学生先读题,说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2)、小组讨论交流、汇报。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4课时&&& 24时计时法&&& 65节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24时计时法,知道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关系,会进行两种计时法之间的转换。&&& 2、经历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感受24时计时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生活能力。&&& 3、在探索活动中,发展空间想象力,培养探索精神,逐步养成遵守作息制度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 1、会用24时记时法表示时刻。&&& 2、掌握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互化方法。教学难点:掌握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相互转化。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 师:让我们走进小红的一天,看看她都在做什么?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4时计时法。二、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1、认识0时:师:0时是什么意思?小结:半夜12时也叫0时。零时既是一天的结束,也是新的一天的开始。2、出示表盘,介绍指针:&(1)、拿出钟表拨一拨,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发现:从0时到中午12时,经过了12个小时,时针转了一圈,分针转了12圈。从中午12时再到夜里0时,又经过了12个小时,时针又转了一圈,分针又转了12圈。从0时开始,再到下一个0时结束,一天有24小时,时针转了两圈,分针转了24圈。(2)、再次感知:(出示钟表)认识时针走两圈是一日。一天结束,时针走了几圈(时针经过表盘的各点几次)?一共经过多少小时?3、介绍两种计时法:&&&&&&&& 这个钟面外圈的数表示什么?它和内圈的数有什么关系?如果把钟面上时针走过的一天的时间展开,观察,你能找到上下两行数有什么关系吗?&(1)、普通计时法师:在说明时间时,需要加“午夜、上午、下午、晚上”等前缀词的表达方式,通常叫做普通计时法。(2)、24时计时法师:在说明时间时,经常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 4、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转化(1)、观察区别,怎样把普通计时法转换成24时计时法?& (2)、生活中的应用&&&&& 师:举例说说生活中这两种计时法的应用?&&&&&&&& 师:(展示图片)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如果把它转换成另一种计时法,能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吗?(3)、练习:师:这是一些节目的播出时间,如果想用24时计时法表示应该怎么办呢?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金色童年& 上午8时&&&&&&&&&&&&&&&&&& 儿童英语& 上午9时&&&&&&&&&&&&&&&&&& 六一英语& 下午2时&&&&&&&&&&&&&&&&&&& 美术星空& 下午4时&&&&&&&&&&&&&&&&&&& 大风车&&& 下午6时&&&&&&&&&&&&&&&&&&& 新闻联播& 下午7时&&&&&&&&&&&&&&&&&&& (4)、你更喜欢哪种计时法?为什么?小结:24时计时法的简洁、不易出错的特点使它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它是国际通用的一种计时法。5、用24时计时法写出主题图中的各个时间。&& 6、知识窗:
&师:你读懂了什么?三、求经过时间:出示例题3:(教材第84页)&1、独立思考。2、交流想法:怎样解决求经过的时间呢?方法:数一数&&&&& 分段数&&& 转化数3、怎样知道你解答的对不对呢?四、巩固练习:1、照样子填一填。2、算一算经过的时间。&3、教材第83页“做一做”。五、全课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第5课时&&&& 24时计时法练习&&&& 66节教学目标:1、运用表格整理时间单位,构建时间单位网络图。2、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学会灵活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与时间有关的实际问题。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数学文化,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教学重点:&&&&& 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教学难点:&&&&& 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会计算经过时间。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解决问题:这节课我们上一节练习课。1、基本练习:(完成教材第87页“练习十八”第8题)(1)、时针与分针是一对好兄弟,二人总是在不停地运动着。胖胖的时针跑一圈,瘦长的分针就要跑12圈。&师:虽然它们转动的圈数不一样,但是经过的时间是一样的。你们知道它们转动的圈数是多少天吗?(2)找朋友: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是对好朋友,现在好朋友要手拉手去玩,你能快速帮他们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吗?&独立解答,交流问题。师:为什么上午8时30分和晚上8时30分的朋友不一样?为什么早晨7时40分没有找到好朋友?它的朋友应该是谁?19:40的朋友应该是谁?(3)、站牌与车道师:时间在我们生活中应用很广泛。为了缓解北京的交通压力,市政府号召大家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出行。你能读懂下面的这幅图吗?&小结:我们要提醒身边的亲人,开车上路要遵守道路交通规则。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与时间有关的问题。接下来我们进入综合练习板块看看。2、综合练习(1)、想一想:&小结:知道起始时刻和经过时间,就可以直接计算求出终止时刻。(2)、算一算:这是一个新设的邮筒,每天取3次信,早上8时30分是第一次取信,以后每隔4小时取一次信。请标出每次取信的时间。师:你读懂了什么?什么叫“每隔4小时”?独立解答,引导学生交流:说一说你是怎样想 &&&&&&&&&&&&& 的?还有不同的想法吗?小结:我们不仅能标出取信的时间,从中还发现了第二次取信的时间,既是一次事件的终止时间,也是计算下一次取信的起始时间。(3)、填一填:&独立填表,交流:你是怎么想的?①、加法:起始时间+经过时间=终止时间(即下一次的起始时间)②、计算:统一用24时计时法,晚上8:15=20:15& (20-6)÷2+1=8个小结:同样的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思考问题的方法。列表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3、提高练习:(1)、填一填,想一想:
前两道小题独立解答,集体订正。第三小题是开放题,学生可以提出“中午营业了多长时间”“中午和晚上哪一段营业时间长”等等。小结:根据起止时间,我们算出了经过时间,再进行分段累加,解决了营业时间的问题。(2)、走进天文馆 &让我们放松放松,走进北京天文馆看看。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这三个小问题。提问:小丽9:00买的票,如果她要在15:00离开天文馆,能保证把这几个节目都看上一遍吗?(3)、北京一日游:你能用你学到的知识把北京一日游补充完整吗?
提问:你是怎么想到的?二、知识梳理:刚刚我们一起经历了问题解决的过程,到这一单元为止,我们学习了很多时间单位,你能不能用列表的形式把时间单位整理一下呢?请你完成下面表格。&
三、知识拓展:& 1、
3、填一填:&交流:你是怎么想的?四、总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2、老师想送给大家一句话,请你们猜一猜:最长又最短,最多又最少,最慢又最快,最便宜又最宝贵的是什么?&
& 第6课时&&& 整理和复习&&&& 67节教学内容:教材第88页及相关习题。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平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牢固记住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各有多少天。&&&& 2、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进一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进一步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平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牢固记住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各有多少天。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进一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进一步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教学过程:一、复习年、月、日:&&&&&&&& 板书:年、月、日这三个是时间单位,请说出关于它们的知识(一年有12个月,按天数来分,31天的为大月,分别是:1、3、5、7、8、10、12月,7、8月是连续的大月,7月之前的单数月是大月,8月以后的双数月是大月,一年有7个大月。一个月有30天的月为小月,可以对照大月,找它们剩下的月份。除了2月,还有4、6、9、11月。一年有4个小月。剩下的2月最特殊。7个大月+4个小月+特殊的二月=12个月)。&&&&&&&&&& 儿歌小结:一、三、五、七、八、十、腊,31天都不差,平年二月28,闰年二月29,其余30不用查,不用查!二、复习平年、闰年:&& 通常年份是4的倍数的那年是闰年,但遇到整百的年份就应该是400的倍数。&&&&&&&& 板书:××××年份都是四位数,为了计算的简便,我们只要用后面两位除以4就可以了,但遇到整百的年份,如××00,就要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为了计算的简便,我们可以把前两位除以4来判断,所以说,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这一年一定是闰年,这句话是错误的。三、季度:&&&&&&&& 一年分4个季度,三个月一季度,1、2、3月为第一季度,4、5、6月为第二季度…… 想一想,哪几个季度的天数是不变的?算一算。&&&&&&&& 第二季度:30+31+30=91天&&&&&&&& 第三季度:31+31+30=92天&&&&&&&& 第四季度:31+30+31=92天&&&&&&&& 第一季度由于二月天数的变化,所以有两种情况:平年:31+28+31=90天;闰年:31+29+31=91天四、24小时计时法及简单时间计算:问学生:明天又是周末了,你打算怎样安排周六一天的生活呢?为了让这一天过得充实而有意义,你能设计一个合理的时间表吗?(把时间都用24时计时法写出来)五、课堂作业:& 1、今天是__月__日,这个月是____月(大月还是小月),有___星期余___天,在第___季度,这个季度共有___天,上半年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月、___、___季度。今年上半年和下半年分别有多少天?哪个多?多几天?& 2、在1990年、1920年、1921年、1996年、2000年中,____是平年,____是闰年。& 3、2014年2月有____天,全年共____天,合___个星期零____天。& 4、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日成立的,到今年10月1日是周年。& 5、中国共产党是日成立的,到今年7月1日是____周年。&& 6、小红的妈妈今年40岁,但她只过了10个生日,猜一猜小红的妈妈是___月_____日出生的。&& 7、如果7月9日是星期五,那么8月9日是_____。&& 8、2000年后的第4个闰年是____。&& 9、儿童节的前一天是我的生日。我出生在___月____日。&& 10、教材第89页“练习十九”。六、课堂小结:&&&& 说一说你的收获,你是怎样计算经过时间的?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
&&& 制作活动日历&&&&& 68节教学目标:1、在制作活动日历的数学活动中,巩固年、月、日的知识,掌握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2、经历探索制作活动日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学会与人合作、交流,感受成功的喜悦。3、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创新能力。教学重点:用四个小正方体木块制作活动日历。教学难点:在制作活动日历的过程中,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出现的问题。教学准备: 四个同样大的小正方体木块,一个底座。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欢迎大家光临“年历制作梦工厂”!大家都学习了年、月、日的知识,我想聘请大家为本工厂的设计人员,制作年历,大家有兴趣吗?1、回忆知识师:下面我们做个小小的技能测试。关于年、月、日,你都知道什么?预设:一年有12个月,7个大月,4个小月;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每个星期有7天……2、欣赏年历,提出问题:师:生活中年历的样式有很多,我们来欣赏一下。师:我们“年历制作梦工厂”想进行创新,节约成本。打算用4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木块和一个底座制作一个活动日历,你们有兴趣研究吗?二、合作制作年历:1、观察,明确内容:师:要制作年历,我们必须先研究一下年历上都有哪些必不可少的内容?观察手中的年历,说说哪些是必不可少的的内容?预设:年份,12个月份,星期一至星期日,每月的天数,一些重要的节日等。达成共识:12个月份,星期一至星期日,每月的天数。2、问题思考:师:怎样用4个正方体木块表示出12个月、星期一到星期日和每个月的天数呢?师:先独立观察、思考,然后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也可以把你们小组遇到的困惑记录下来,全班进行交流。3、交流收获与困惑:交流收获:(1)、每个木块都有6个面,有4个正方体木块。要表示出3个项目:12个月、星期一到星期日和每个月的天数。(2)、4个木块表示3个项目,肯定有2个木块表示一个项目。(3)、我们觉得用一个木块表示月份,用一个木块表示星期一到星期日,用两个木块表示每个月的天数。因为天数最多是31天,最少是28天,都是两位数,因此需要用两块。交流困惑:(1)、怎样用一个木块表示出12个月呢?(2)、一个木块只有6个面,怎么表示出星期一到星期日这7天呢?(3)、两个木块怎样写,才能把1――31天都能表示出来呢?4、解决困惑:师:是啊,这是摆在我们面前最大的障碍。如果能把这些问题解决了,就可以制作出活动日历了。下面请大家围绕这三个问题进行讨论。学生讨论,汇报研究结果:生:我们组解决了第一个问题。一个正方体木块有6个面,一年有12个月,因此一个面上表示出两个月。如图: &生:我们组解决了第三个问题。每个月的天数都是由数字0――9组成,在1――31天中,个位与十位数字相同的只有“11”和“22”,这样就需要有两个“1”和两个“2”。这样就正好有12个数字。每个正方体的两个面上先都分别写上“1”和“2”,再将剩下的8个数字分成两组,分别写在每个正方体上剩下的四个面上。如图:
生:我们组知道怎么用六个面表示7天了。周一到周五为工作日,周六和周日为休息日。这样把周一到周五分别放在正方体的五个面上,把周六和周日反向放在同一个面上。如图:&5、动手制作:师:大家抓住面的个数与数的特点,巧妙地解决了问题,现在我们就可以进行制作活动日历了。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对底座的设计,使得活动日历既有创意又能有自己小组的新颖之处。6、展示交流:生:这是我们组制作的活动日历。底座上进行了装饰图案,今天是5月9日星期五。如图:
在这一天,我们亲手制作了一个既简单又实用的日历。师:简单、实用、经济、有创意,真是一个万年历啊!哪一年都可以用。三、总结,布置作业:师:大家的制作真是太精彩了。我们的年历制作梦工厂能请到你们当制作员真是太荣幸了。通过制作活动日历,你有什么收获?师:今天的作业就是运用你们的创意回去每人制作一个活动日历,作为礼物送给你们想送的人。&
检测内容:第六单元过关冲刺。检测目的:通过检测及时掌握学生对本单元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对于存在的问题及时查漏补缺。
&& 第六单元测试题&&& 69、70节一、填空。 1、一年有(&& )个大月,(&& )个小月。5月1日的前一天是(&& )月 (&& )日。8月30日的后一天是(&& )月(&& )日。2000年 3月1日前一天是()月(&& )日。 2、四月份有(&& )个星期零(&& )天。 3、小明在外婆家连住62天,正好是经过两个月份。是(& )月和(&& )&&& 月。 4、一年大月有(&&& )天,小月有(&&& )天(二月除外),平年二月有(&&& )天,闰年二月有(&&& )天。 5、平年全年有(&&& )天,闰年全年有(&& )天。平年时上半年有(& )天,下半年有(& )年。 6、小海是日出生的,到日,他是(&& )周 &&& 岁。7、我们学校从1月23日开始放假,2月11日开学报名,这个假期共有(&&& )天?&&& 8、3年=(&& )月&&&&&&&&& 360分=(&& )时&&&&& &4个星期=(&&& )天&&&& 63日=(&&&& )个星期二、判断。 & 1、2002年是年。&&&&&&&&&&&&&&&&&&&&&&&&&&&&&&&&&&&&&&&& (&& )& 2、十月份最多有5个星期日。&&&&&&&&&&&&&&&&&&&&&&&&&&&& (&& )& 3、小刚的生日正好是2月30日。&&&&&&&&&&&&&&&&&&&&&&&&& (&& ) & 4、夜里12时也是第二天的0时。&&&&&&&&&&&&&&&&&&&&&&&&& (&& )& & 5、晚上8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20:00。&&&&&&&&&&&&&&&& (&& ) 6、每年都是366天。&&&&&&&&&&&&&&&&&&&&&&&&&&&&&&&&&&&& (&& ) 7、除了二月外,四、六、八、九、十一月,每月都是30日。& (&& )8、9时就是晚上21时。&&&&&&&&&&&&&&&&&&&&&&&&&&&&&&&&&& (&& )&& 9、由重庆开往万州的汽车共行6:30分。&&&&&&&&&&&&&&&&&& (&& ) 10、小明出生于日。&&&&&&&&&&&&&&&&&&&&&&& (&& ) 11、每年都有365天。&&&&&&&&&&&&&&&&&&&&&&&&&&&&&&&&&&& (&& ) 12、凡单月都是大月,凡双月都是小月。&&&&&&&&&&&&&&&&&&& (&&& ) 13、小华说:“我爸爸去年2月29日去了一趟北京,今年2月29日又去了一趟北京。”(&&&& ) 14、1900年是闰年。(&&&& )三、解决问题。 1、人民银行营业时间是上午8:30―下午5:00,人民银行一天的营业时间是多少?&
2、火车在8:20从甲地开往乙地,经过2小时50分到达乙地。到达乙地是什么时候? &
3、小明同学参加暑期夏令营活动,从7月15日到8月5日,一共有多少
4、第二季度平均每天烧煤4吨,第二季度一共烧煤多少吨?&&&
5、爷爷过生日那天对孙子说:“我只过了十八个生日。”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爷爷今年应该是多大年纪? 文 章来源莲山课件 w ww.5 y kj.Co m
上一篇教案: 下一篇教案:
? ? ? ? ? ? ? ?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sat是星期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