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安特xtc800车架尺寸200乘70乘6.5-800

被70-200mm的魅力所倾倒_摄影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136,285贴子:
被70-200mm的魅力所倾倒收藏
大受欢迎的高性能远摄变焦镜头
在EF变焦镜头中最受欢迎的镜头可以说是具有很高知名度的“白头”70-200mm了。这个焦段的镜头不光拥有赏心悦目的白色镜身,高性能更是值得夸耀,是具有代表性的EF镜头。下面我们将对不同规格的白头进行测试,来了解它们各自的魅力。以最近对焦距离进行拍摄时的成像效果 验证焦距差异对成像效果的影响
EF 70-200mmf/2.8L USM
(F4.5,1/800秒)
EF 70-200mmf/2.8L IS USM
(F3.5,1/4秒)
为了从正面拍摄驶来的蒸汽机车,在铁轨转弯处的外侧架好相机进行了拍摄。随着蒸汽机车的运动,旋转变焦环。当我与两位乘务员视线相交时,白色的蒸汽变成了黑烟,于是我按下了快门按钮。拍摄者与被摄者之间能够交流这点,使我感觉到了取景器以及明亮镜头的优势。(拍摄地:成田梦牧场内牧场线·日本)
石头铺成的街道衬托出非常漂亮的危地马拉之夜。在使用三脚架拍摄时,面前人物的背影形成一幅如同电影场景般的画面极具魅力,我看准时机按下了快门按钮。在拍摄这种昏暗的场景时,除了可以感觉到这种光圈大而明亮的大口径远摄变焦镜头的威力,所能应对的拍摄领域也同时变得更加广阔了。(拍摄地:安堤瓜岛·危地马拉)
EF 70-200mm L系列虽然焦距相同,但却有4款不同规格的镜头。而在那之中最具表现力的就要数EF 70-200mm f/2.8L USM了。所说如此,但适用镜头也会随拍摄场景及设置的不同而变化。在探索镜头性能的同时,逐渐摸清镜头的成像特性,这个过程也是不失为一种乐趣。(拍摄:广田泉)
此远摄变焦镜头的焦距覆盖了我使用频度很高的焦段。F2.8的明亮大光圈、防水滴防尘结构、快速的自动对焦、图像稳定器、很高的成像性以及良好的操作性能等,这一切保证了镜头能够在任何状况下轻松应对,这正是此款镜头的魅力所在。(拍摄:福田健太郎)
EF 70-200mm f/4L USM(F8,1/640秒)
EF 70-200mm f/4L系列非常适合与轻便的EOS 40D搭配使用。正在用程序自动曝光模式随意抓拍时,眼前出现了一只色彩斑斓的蜥蜴。这款镜头对色彩及细节的优秀成像能力勘比EF 70-200mm f/2.8L系列。(拍摄地:月之影度假村·马来西亚)
EF 70-200mm f/4L USM虽然是70-200mm系列中的小兄弟,但其自身表现力却毫不逊于其他镜头。轻便是它的最大特征,其重量还不到配备防抖机构的EF 70-200mm f/2.8L IS USM的一半。因此可以轻松地放入相机包中,是一款便于携带的镜头。此外,EF 70-200mm f/4L USM还是70-200mm系列中最为便宜的一款镜头。并且适用性很广,能够满足从抓拍到旅行拍照的各种需求。(拍摄:高桥良辅)
EF 70-200mm f/4L IS USM(F5.6,1/250秒)
由于抓拍需要徒步行走,这款便携的镜头使用起来会非常方便。对我来说,远摄镜头经常用于将自己认为有意思的部分截取下来,而这次我采用了低角度,拍摄到了映在摩托车引擎上的便道,曲面的引擎使便道看上去好像荡起了波纹。(拍摄地:横滨·日本)
70-200mm焦距镜头从胶片时代起就是我常用的远摄变焦镜头,在风光摄影中,它可以方便地截取其中的一部分景色。F2.8系列的明亮大光圈虽然很具吸引力,但从1.2米的最近对焦距离(带IS机构、最大光圈F2.8的为1.4米)以及重量引起的携带方便性等综合因素考虑,还是这款镜头使用方便性更好。在与数码单反相机搭配使用时,其成像也非常好。(拍摄:佐佐木启太)
每个用户对70-200mm的性能要求都不同,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要求镜头有良好的虚化效果。下面的测试是在相同条件下,分别用镜头的广角端和远摄端进行拍摄,以验证4款镜头在光圈全开条件下的成像特性。
想要更大虚化还需F2.8的镜头
有无IS功能对虚化几乎没有影响
从虚化大小及效果能非常明显地看出,不论在哪个焦距,F2.8的镜头都要比F4的镜头有利。正如之前说过的那样,虚化的形状和效果是由镜头的明亮程度及有效口径决定的。由于两者的最大光圈相差1级,且F2.8镜头的有效口径又比F4镜头大,因此出现这样的结果也是理所当然的。此外,对于镜头防抖机构可能造成的差异我们也进行了测试,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并没有什么太大区别,可以说镜片数量的增加并没有给实际拍摄效果带来多大影响。F2.8镜头在200mm焦距下实际焦点距离略有偏差,但这基本可算在容许范围之内。在镜头的防抖机构不会对画质造成太大影响的前提下,问题就集中到最大光圈上。如追求大面积虚化效果推荐选择F2.8的镜头,但如果并不只是注重虚化效果,则可以考虑F4的镜头。
■ 对焦和镜片移动
对焦时镜片的移动方式可以大致分为5种。分别是①全镜头移动式伸出对焦②前镜片移动式伸出对焦③前镜片旋转式伸出对焦④内部对焦⑤后部对焦。此外还有采用“浮动结构”技术的镜头,它主要是为了补偿在近摄时所产生的像差,与对焦本身没有直接关系。
EF 70-200mm f/2.8L IS USM
广角端70mm,F2.8
远摄端200mm,F2.8
EF 70-200mm f/2.8L USM
广角端70mm,F2.8
远摄端200mm,F2.8
EF 70-200mm f/4L IS USM
广角端70mm,F4
远摄端200mm,F4
EF 70-200mm f/4L USM
广角端70mm,F4
远摄端200mm,F4
什么是“后部对焦”?
为镜头大口径化和远摄化时代量身定制的自动对焦系统
镜头要实现对焦,就必须要移动一部分或整体光学元件(镜片)。正如理论所说,以前的镜头采用的是移动整体光学元件的“整组移动对焦”和只移动镜头前部镜片的“前部对焦”。整组移动对焦在对焦时较少发生由于光学元件移动而引起的像差,主要应用于定焦镜头。而前组对焦方式由于可以简化对焦机构,因此常被应用于变焦镜头。但随着镜头不断的大口径化和远摄化,想要通过这两种对焦方式移动大镜片就变得困难了。因此,以移动镜头后部相对较小镜片的“内部对焦/后部对焦”便应运而生。移动光圈后部镜片的对焦方式被称为“后部对焦”。而通过移动光圈与镜头前部镜片之间的光学元件进行对焦的方式称为“内部对焦”。通过这种方式的采用,不仅能够实现高速的自动对焦,还可以保证对焦时镜头的镜身长度不变。
上图所显示的是通过移动镜头内部位于光圈后部的蓝色镜片进行对焦的后部对焦方式。这是远摄镜头多采用的一种对焦方式,EF 16-35mm f/2.8L II USM和EF 14mm f/2.8L II USM就是此技术的产物,利用了这种对焦的优势。
镜身大小的比较
●EF 70-200mm f/2.8L IS USM
体积:1149立方厘米
尺寸:ø86.2×197毫米
重量:约1470克
●EF 70-200mm f/2.8L USM
体积:1088立方厘米
尺寸:ø84.6×193.6毫米
重量:约1310克
●EF 70-200mm f/4L IS USM
体积:780立方厘米
尺寸:ø76×172毫米
重量:约760克
●EF 70-200mm f/4L USM
体积:780立方厘米
尺寸:ø76×172毫米
重量:约705克
图中左起为:EF 70-200mm f/2.8L USM、EF 70-200mm f/2.8L IS USM、EF 70-200mm f/4L USM、EF 70-200mm f/4L IS USM。从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F2.8镜头与F4镜头大小的差异。
安装在相机上时的大小及重量
※安装于EOS-1D Mark III进行实际测量
推荐购入F4镜头的三脚架接环
在同时使用远摄镜头和三脚架时,三脚架接镜头比三脚架接机身的稳定性强。EF 70-200mm f/4L系列的三脚架接环需另行购入,因此推荐在购入镜头时一同购入。
选择适合自己的镜头时需考虑安装时的大小及重量
如果说广受业余爱好者及专业摄影师青睐的70-200mm镜头为何要有4款的话,我想应是因为镜头本身的尺寸存在较大差异。F2.8还是F4、有无IS机构,这都造成了它们各自尺寸与重量的不同。其中重量最轻的是EF 70-200mm f/4L USM,而最大且最重的是EF 70-200mm f/2.8L IS USM。如果单从镜头的重量上来说,它们之间有着2倍以上的差距。当装在EOS-1D Mark III上后,EF 70-200mm f/4L USM镜头组合的重量约为2千克,而与之相对的EF 70-200mm f/2.8L IS USM镜头组合的总重量已接近3千克。考虑到在拍摄时一般还需要携带其他镜头,如要使用明亮的镜头真是需要有相应的体力作保证。EF 70-200mm f/4L系列附带的镜头遮光罩相对较细,而EF 70-200mm f/2.8L系列附带的镜头遮光罩则要粗上一圈。在选购时推荐将携带性作为一个标准来选择。
EF 70-200mm f/2.8L IS USM
EF 70-200mm f/2.8L USM
EF 70-200mm f/4L IS USM
EF 70-200mm f/4L USM
根据使用目的和喜好决定你最好的选择
70-200mm是在EF镜头中最令人难以选择的4款镜头了。如前所述,它们在性能方面没有什么太大区别,差异仅体现在由镜头明亮程度带来的一些可以被称作“镜头个性”的成像风格方面而已。虽然说镜头的最大光圈有所不同,但对于具有良好高ISO感光度性能的EOS数码单反相机来说,这并不能成为决定性的差距,因此还是推荐通过个人的感觉和使用目的来选择镜头。对各镜头的表现力的比较,看测试结果就一目了然。F2.8镜头的虚化更为美丽,更适合以人像摄影为主的用户。是否需要防抖机构可以根据手持拍摄的频度来决定,如果以使用三脚架为前提进行拍摄的话EF 70-200mm f/2.8L USM就能够满足需要了。但如果是手持拍摄频度较高,希望拍摄更加自由的话,就应该选择EF 70-200mm f/2.8L IS USM。EF 70-200mm f/4L系列从其使用目的来说,更适合在室外使用。在以旅行或自然风光为拍摄主题时,由于要携带其他器材等,因此它的便携性将非常有利。在需要将远处的风景拉近拍摄时,背景的虚化对构图来说是不必要的,这时需要的是镜头具有很好的锐度。当然,我们也会遇到是否选择带防抖机构镜头的问题,这一点也可以按照刚才说过的根据手持拍摄的频度多少来决定。EF 70-200mm f/4L系列的两款镜头重量基本相等,考虑到手持拍摄还是EF 70-200mm f/4L IS USM的适用性更强。再加上采用新型算法的防抖功能,可以达到约4级快门的补偿效果,补偿数值上超过EF 70-200mm f/2.8L IS USM,这也是其一大亮点。
使用三脚架或独脚架时,是否关闭IS?
有一部分镜头不需要关闭需要看各镜头的说明书确认
一般情况下,在使用三脚架或独脚架时,关闭IS功能是正确的。这是为了防止IS机构将三脚架的操作误检测为手抖动。EF 300mm f/2.8L IS USM等一部分超远摄镜头,由于其内部采用了陀螺仪传感器,能够自动感知镜头是否已安装于三脚架等之上,当使用三脚架时镜头会自动切换为三脚架模式。这样用户就不必再手动切换开关了。此外,在使用独脚架时,补偿的算法跟手持拍摄时一样,在这种情况下如镜头带有自动检测功能,可将防抖功能保持打开状态。应仔细阅读镜头的说明书,当完全掌握了所用镜头的功能后,再决定防抖功能是打开还是关闭。
图为IS防抖功能的开关部。希望在进行常规拍摄的时候保持其打开状态。在回放图像时如感觉图像模糊,很有可能就是防抖功能没有打开。
为选择哪款70-200mm镜头而烦恼
EF 70-200mm f/2.8L IS USM
最近对焦距离
最大放大倍率
滤光镜直径
ø77毫米
最大直径及长度
ø86.2×197毫米
EF 70-200mm f/2.8L USM
最近对焦距离
最大放大倍率
滤光镜直径
ø77毫米
最大直径及长度
ø84.6×193.6毫米
EF 70-200mmf/4L IS USM
最近对焦距离
最大放大倍率
滤光镜直径
ø67毫米
最大直径及长度
ø76×172毫米
EF 70-200mmf/4L USM
最近对焦距离
最大放大倍率
滤光镜直径
ø67毫米
最大直径及长度
ø76×172毫米
图像稳定器 IS(Image Stabilizer)的基本理论
IS机构关闭状态下发生手抖动
IS机构关闭状态下发生手抖动
手抖动造成镜头前部向下时,由于光线不能通过镜头的中央到达像方焦平面,因此像方焦平面上的图像中心也会向下移动。
IS机构打开状态下,如发生手抖动,光轴补偿光学元件移动,以保证得到没有抖动的图像。
独特的检测及补偿方式构成了手动补偿机构
当镜头由于手抖动而倾斜时,被摄体的光线偏离了镜头理想的光轴,这就形成了我们所说的抖动。光轴补偿光学元件垂直于光轴水平移动,并根据镜头的抖动量调整自身的移动量。通过保持到达像方焦平面光线状态的稳定来达到补偿画面抖动的目的。这就是IS防抖机构的基本原理。对于防抖机构来说最为重要的就是检测震动的陀螺仪传感器、光轴补偿光学元件以及控制其运作的算法。这些因素能否很好地协同工作,是能否达到良好补偿效果的关键。IS镜头在镜头内采用了两个震动陀螺仪传感器,在保证能够正确进行检测的同时,还采用了小巧轻便且可控性优秀的动圈元件直接驱动光轴补偿光学元件。光轴补偿光学元件的位置由IRED(红外发光二极管)和PSD(位置灵敏探测器)进行检测、反馈并进行控制。
验证IS机构的手抖动补偿效果
EF 70-200mm f/2.8L IS USM
使用远摄端200mm拍摄
使用远摄端200mm拍摄
1/125秒抖动发生率:0%(0/25张)
1/125秒抖动发生率:20%(5/25张)
1/60秒抖动发生率:0%(0/25张)
1/60秒抖动发生率:72%(18/25张)
1/30秒抖动发生率:24%(6/25张)
1/30秒抖动发生率:96%(24/25张)
1/15秒抖动发生率:32%(8/25张)
1/15秒抖动发生率:100%(25/25张)
IS机构的优秀补偿能力完全超出预想
IS机构优秀的抖动补偿效果已经得到了众多用户的证实。为此我们通过测试再次验证了这一说法。测试结果如左侧数据所示,在200mm焦距下,从1/60秒的快门速度开始,防抖功能就展现出了很大的优势。一般来说为了防止手抖动,快门速度通常要保持在“1/焦距”秒,而在打开IS功能的测试中,快门速度在低于安全快门约3级的情况下依然保持着良好的防抖效果。
测试条件:使用EF 70-200mm f/2.8L IS USM镜头的200mm端,在IS打开和关闭的状态下分别拍摄25张。在电脑显示器上将拍摄所得图像以100%大小显示,目测是否发生抖动,并算出抖动发生率。测试由一名单反相机拍摄经验较少的男性担当,以尽可能排除因习惯相机操作带来的稳定结果。测试者以站立姿势进行拍摄,使用快门速度优先自动曝光,以各快门速度分别拍摄。防抖功能选择模式1。
验证搭载IS机构与未搭载IS机构镜头的成像是否不同
EF 70-200mm f/4L IS USM
通过实际拍摄的图像来验证IS机构是否会给画质带来影响
搭载IS机构的镜头与没有搭载的镜头相比,由于需要在镜头中安装补偿用的光学元件,因此镜片的数量有所增加。一般情况下,镜片数量的增加会造成镜头透光率下降,同时也有谣传说搭载IS机构的镜头画质会有所下降。这里我们就使用基本光学结构相同的EF 70-200mm f/4L IS USM和EF 70-200mm f/4L USM进行实拍测试,验证IS机构是否会造成画质的变化。从拍摄结果来看,正如放大部分所显示的,IS机构并没有造成明显的画质下降,因此我们不认为增加光轴补偿光学元件会造成镜头画质的下降。不仅是画面的中央部,即使是在画面的边缘部,两者的画质也没有什么区别。这充分体现出了镜头卓越的设计。
EF 70-300mmf/4-5.6 IS USM
(F5,1/800秒)
EF-S 55-250mmf/4-5.6 IS
(F8,1/400秒)
小心谨慎地向这边张望的牛。放牧饲养的牛接近野生状态,如果不是远摄镜头的帮助,可能无法拍摄。镜头甚至连牛嘴周围的胡须都鲜明地再现了出来。(拍摄地:瓜拉丁加奴·马来西亚)
如果能够灵活运用此镜头1.1米的最近对焦距离这一优势的话,也可以像使用微距镜头一样进行花卉摄影。虽然最大光圈并不是非常明亮,但发挥其焦距较长的优势也能够得到较大的虚化。(拍摄地:月之影度假村·马来西亚)
此镜头在摄影师眼中的魅力
此镜头在摄影师眼中的魅力
不挑图像感应器的大小,任何相机都能够方便使用的远摄变焦镜头。可以轻松在远距离拍摄使用200mm焦段的镜头必须靠近拍摄的被摄体。镜头本身小巧轻便携带起来也非常轻松。在使用远摄一侧拍摄时,能够补偿约3级快门的防抖功能可以很好地发挥功效。镜头很高的通用性以及低廉的售价是其魅力所在。而在这个焦段镜头中容易出现的自动对焦速度慢,也由于微型超声波马达的采用而得到解决。一般来说此类型镜头的设计大多有些老了,而这款镜头采用佳能最新的光学元件,即使搭配数码单反相机也能放心使用。(拍摄:高桥良辅)
这是一款具有相当于约4级快门手抖动补偿功能的小型变焦镜头。其重量很轻,只有约390克,具有不管去哪都能够轻松携带的特点。虽然是一款面向入门级用户的镜头,但使用方便性足以令资深用户满意。镜头的最大口径较小,仅为70毫米,甚至可以放入相机包的侧兜中。随身携带完全不会觉得是个累赘,这也是镜头的一个容易被忽视的性能。(拍摄:高桥良辅)
EF 70-300mm f/4.5-5.6 DO IS USM(F10,1/320秒)
使用镜头的远摄端放大拍摄到了太阳从海平面升起的景象。镜头具有很高的分辨力,甚至能够清楚地数出航行于海上的小渔船帆杆的数量。从镜头轻巧的外观来看,根本无法想象它竟拥有这么高的品质。(拍摄地:月之影度假村·马来西亚)
此镜头在摄影师眼中的魅力
远摄端能够覆盖到300mm焦距,而镜头全长却很好地控制在了99.9毫米,是一款优秀的小型化镜头。其大小虽与标准变焦镜头相当,但由于采用了衍射光学元件(DO镜片),成像性能之高令人刮目相看。需要70-300mm远摄变焦镜头才能发挥出优势的场景很多,从易用性来说非常适合运动摄影和自然摄影。只要用过一次此镜头就能够深深地体会到它的优势所在。(拍摄:高桥良辅)
EF 70-200mm f/4L IS USM(F8,1/1250秒)
晴空、草原、蒙古包形成了蒙古代表性的风景。采用了萤石和UD镜片的L镜头,能够将那些美丽景色按照想象丝毫不差地呈现出来。手抖动补偿机构最大能够补偿相当于降低4级快门速度所带来的抖动,非常适合于瞬间抓拍。(拍摄地:扎布汗县鄂特冈村·蒙古)
此镜头在摄影师眼中的魅力
在任何摄影中使用频度都很高的70-200mm焦段,是摄影师必备的变焦镜头。作为一款拥有高画质的L镜头,其重量却仅有约760克,且搭载了图像稳定器和防水滴防尘结构,颠覆了长久以来人们对镜头重量的认识。出色的便携性使其成为户外摄影的理想选择。(拍摄:清水哲郎)。
这都是钱啊
用远摄变焦镜头拉近远处风景的乐趣
通过实拍才真正感觉到超过4倍变焦比的威力
将实拍图像放到一起对比就能清楚地看到,使用变焦比超过4倍的EF 70-300mm f/4.5-5.6 DO IS USM和EF 70-300mm f/4-5.6 IS USM的远摄端所具有的拉近被摄体的能力,要比拥有约3倍变焦比的EF 70-200mm f/4L IS USM强很多。此外,EF 70-200mm f/4L IS USM与作为EF-S镜头的EF-S 55-250mm f/4-5.6 IS拍摄的图像相比,也有明显的差距,能够清楚地体会到变焦镜头远摄端200mm与250mm的不同。不仅如此,广角端拍摄范围更广的EF-S 55-250mm f/4-5.6 IS,由于是为APS-C尺寸相机专门设计的镜头,所能覆盖的焦段之广就分别表现在了变焦镜头的广角端与远摄端。
衍射是指光波折向物体阴影部分所产生的现象。这就像大量的水流经狭窄的河口等时,会在河口附近产生漩涡的现象相似。镜头中的光圈就相当于河口,当光圈收缩到很小的状态时,光线折向光圈的背面,造成一部分光线的乱反射。其结果会使拍摄的图像清晰度下降,使画面看上去模糊。这种现象被称为“衍射现象”。
相机镜头内,各镜片的球面中心点连接成的直线。
EF 70-300mm f/4.5-5.6 DO IS USM+APS-C
使用广角端70mm(相当于112mm)拍摄
使用远摄端300mm(相当于480mm)拍摄
EF-S 55-250mm f/4-5.6 IS+APS-C
EF 70-300mm f/4-5.6 IS USM+APS-C
使用广角端70mm(相当于112mm)拍摄
使用远摄端300mm(相当于480mm)拍摄
参考 EF 70-200mm f/4L IS USM+APS-C
EF 70-300mm f/4.5-5.6 DO IS USM+全画幅
使用广角端70mm拍摄
使用远摄端300mm拍摄
EF-S 55-250mm f/4-5.6 IS+全画幅
EF-S镜头未能进行测试
EF-S镜头未能进行测试
EF 70-300mm f/4-5.6 IS USM+全画幅
使用广角端70mm拍摄
使用远摄端300mm拍摄
参考 EF 70-200mm f/4L IS USM+全画幅
使用广角端70mm拍摄
使用远摄端200mm拍摄
IS的“模式1”与“模式2”的区别?
对应静物摄影的“模式1”和对运动物体追随拍摄时使用的“模式2”
图像稳定器IS是通过传感器检测相机的运动,并根据运动量(抖动量)移动光轴补偿光学元件(镜片),来消除抖动的装置。作为基本模式的“模式1”就是假定被摄体为静止不动,通过镜头内部光轴补偿光学元件的运动,对上下左右任何方向的抖动进行补偿。“模式2”是为了进行追随拍摄而设置的,在移动镜头拍摄时,如在一定时间内持续发生较大抖动,则在此方向上的抖动补偿将自动停止。这样取景器内的图像也会变得稳定。此外,在水平方向进行追随拍摄时,不补偿水平方向的抖动,只有垂直方向还在持续进行抖动补偿,从而来消除垂直方向上产生的手抖动。由于没有进行多余的补偿,防抖功能能够更好地根据拍摄者的意图进行拍摄。
“模式2”的切换可以通过镜头侧面的“图像感应器模式选择开关”瞬间完成。但需要注意并不是所有IS镜头都有“模式2”。
高变焦比的远摄镜头
EF 70-300mm f/4.5-5.6 DO IS USM
最近对焦距离
最大放大倍率
滤光镜直径
ø58毫米
最大直径及长度
ø82.4×99.9毫米
EF-S 55-250mm f/4-5.6 IS
最近对焦距离
最大放大倍率
滤光镜直径
ø58毫米
最大直径及长度
ø70×108毫米
EF 70-300mm f/4-5.6 IS USM
最近对焦距离
最大放大倍率
滤光镜直径
ø58毫米
最大直径及长度
ø76.5×142.8毫米
EF 70-200mmf/4L IS USM
最近对焦距离
最大放大倍率
滤光镜直径
ø67毫米
最大直径及长度
ø76×172毫米
*以变焦范围的最大焦距计算
多层衍射光学元件在镜头中的应用
衍射元件夹在玻璃镜片中间,从正面看呈现出同心圆的形状。这种镜片的生产利用了EF镜头中复合非球面镜片技术的储备。它要求进行高精度的位置调整,并使用了三维空间超高精度微细加工技术。
高精度的复合技术开发出实用化的相机镜头用镜片
在相机镜头用DO镜片开发出来之前,结构简单的单层衍射光学元件就已经被使用激光头读取数据的CD/DVD光驱所采用。但如要应用于相机镜头,其结构还要进行改良。这是因为射入镜头的光线与激光不同,它包含很多不同波长的光。而如何让射入镜头的几乎全部的光线都发生衍射,是将它应用于相机镜头的关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佳能提出了独特的“多层衍射光学元件”的设想。“多层衍射光学元件”是由两枚具有同心圆状分布的衍射元件的单层衍射光学镜片相对拼合组成的。从镜头射入的光线穿过多层衍射元件,不会发生多余的衍射,几乎所有的光线都能被用于生成图像。这一技术的研发成功,使DO镜头的实际运用成为了可能。真正的多层衍射光学元件是由球面玻璃以及在玻璃上由特殊树脂塑模成型的衍射光栅所组成。光栅的成型也用到了佳能独有的技术储备,其间距由几毫米到几微米不等。
DO镜片使镜头小型化的原理
EF 400mm f/4镜头常规设计方法(模拟图)
将镜片靠拢以使镜身小型化
用普通镜片替代萤石和UD镜片改变像差顺序
用DO镜片替代前部镜片
期待DO镜片使镜头轻便小型化并带来更高的画质
在前面我们已经提到了DO镜片具有超越萤石及UD镜片的光学特性。萤石和UD镜片在镜头内部起到补偿色像差的作用,而非球面镜片主要用于减少歪曲像差以及彗形像差等,这些恰好可以利用DO镜片控制光线的能力加以解决,这样通过DO镜片的采用,就能够大幅改变镜头一直以来的结构了。左图为EF 400mm f/4 DO IS USM镜片排列示意图,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如使用折射光学镜片抑制色像差,当各镜头间距离缩短时,蓝色部分的像差便会增大。为此,用普通的玻璃镜片来代替萤石和UD镜片,使色像差的排列发生变化,同时把镜头前面的镜片更换为DO镜片(多层衍射光学元件),色像差就得到了补偿。色像差虽然是代表色晕染和色偏,但也表示射入的光线没有被正确地用于生成图像。如果能将这种像差控制在较低范围内,镜头的画质也会变得稳定。图中所示的EF 400mm f/4(模拟图),采用了DO镜片之后,长度缩短了约27%,重量降低了约31%,实现了轻便小型化的目标。能够提高镜头画质,使镜头小型化的DO镜片,在将来会有更大地发展。
采用DO镜片的镜头
EF 70-300mm f/4.5-5.6 DO IS USM
总共超过60款镜头的EF镜头家族中,惟一一款采用DO镜片的变焦镜头。70-300mm的远摄变焦镜头,镜身最短时仅有10厘米,而重量也仅有720克。为了实现变焦DO镜头,镜头内使用了三层衍射光学镜片。
EF 400mm f/4 DO IS USM
焦距为400mm的定焦镜头,在保证F4最大光圈的同时,重量仅有1940克。是世界上第一款采用DO镜片的相机镜头。它也是一款面向专业用户的,具有防水滴防尘设计并搭载了图像稳定器IS,是一款高机动性、高性能镜头。
DO镜头的大小和重量颠覆了以往常识
如上图所示,现在市面上出售的DO镜头有高倍率变焦镜头EF 70-300mm f/4.5-5.6 DO IS USM和定焦镜头EF 400mm f/4 DO IS USM两款。高变焦比的定焦镜头有多款,EF 400mm焦距虽然也有最大光圈F2.8的镜头,但最大光圈不同的这两款镜头的大小却有着很大差别,EF 400mm f/4 DO IS USM的重量还不到EF 400mm f/2.8L IS USM的一半,而长度更是比它要短117毫米。
EF 85mmf/1.2L II USM
(F1.4,1/250秒)
EF 135mmf/2.8 柔焦
(F2.8,1/1600秒)
仅利用窗口入射光线拍摄的一张照片。拍摄现场的茶馆包间亮度并不理想,但却能够非常清晰地确认对焦点,优秀的镜头使拍摄本身变得轻而易举。在通过取景器进行观察的瞬间,你就会发现一些与变焦镜头不同的地方。(拍摄地:东方人物茶苑·中国)
成像如在雾中般的柔和。不借助滤镜就能够实现人像摄影最常采用的柔焦效果。在虚化的同时保持细节的成像,与模糊的照片截然不同。(拍摄地:北京市内·中国)
同时拥有如丝绢般虚化和剃刀样锐度的镜头。使用F1.2的最大光圈,拍摄者也必须对对焦的难度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正是因为有清晰的部分才更衬托出良好的虚化效果,两者相得益彰,带来了生动的立体感。只要使用过一次,谁都会立刻理解为什么它会被称为人像摄影镜头中的杰作。当然,要想充分发挥镜头潜力,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技术。不去体验它的美妙,你就永远无法理解它的“味道”。这是一款希望大家都能够尝试进行挑战的镜头。(拍摄:高桥良辅)
即使在EF系列镜头中也属于非常独特的一款镜头。在现在的原厂镜头中,很少有这一类型的产品。大胆运用镜头球面像差效果,获得了图示的柔和成像。135mm焦距也非常合适,能够通过焦距带来的虚化和柔焦效果来对被摄体进行柔和的成像。柔和效果分为2级,可根据被摄体、场景进行选择。(拍摄:高桥良辅)
EF 100mmf/2 USM
(F2,1/800秒)
EF 135mmf/2L USM
(F2,1/1000秒)
仅依赖于窗口入射光线,以自然氛围捕捉坐在沙发上小憩的瞬间。虽然线条的纤细程度略逊于EF 85mm f/1.2L II USM,但硬气的细节表现力确实名不虚传。如果主要进行人像摄影,同时拥有两者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拍摄地:北京市内·中国)
在游乐场的旋转木马处拍摄。对主被摄体前方的景物进行很大虚化,创造出梦幻般的氛围。光圈全开也能获得锐利的成像效果,与虚化部分的良好协调性也是令人欣赏之处。(拍摄地:北京市内·中国)
估计即使是专业摄影师也很少有人使用过这款镜头。虽然被85mm焦距镜头的光芒所掩盖,实际上100mm焦距能够给拍摄者与被摄体带来更恰当距离感的同时,放大拍摄人物表情。与85mm镜头相比,虽然仅离被摄人物远了一步,但现场的氛围却截然不同。线条纤细,成像优雅。(拍摄:高桥良辅)
135mm镜头也是很适合人像摄影的镜头,但其风头一直被85mm焦距镜头所盖过,究其原因是因为市场上的135mm焦距镜头越来越少了。EF系列镜头中的这款135mm焦距L头,对佳能用户来说真是一大幸事。光圈全开也能带来锐利的成像。其最大的特征是任何人都可以轻松使用。显色方面也非常适合人像摄影。(拍摄:高桥良辅)
EF 85mmf/1.8 USM
(F2.5,1/320秒)
迫切需要一个70-200
爱死小白兔是你不2之选
谢谢楼主分享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从佳能官网复制些这个有什么意思
发这个也是个体力活,有的是申手党,发给大家有错吗?想看就看一眼,不想看就直接ctrl+w
我就看不起复制别人东西还不注明的
出门左转 nc吧 不送
我就不说素质掉一地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xtc800车架尺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