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里,立,央是两个什么字?

填上一个字,使画、尖、杆、毛、钢、记都能和这个字组成词,那这个字是啥?还有一个,填上一个字,使国、适、当、间、缝、央都能和它组成词,这个字是什么?_百度作业帮
填上一个字,使画、尖、杆、毛、钢、记都能和这个字组成词,那这个字是啥?还有一个,填上一个字,使国、适、当、间、缝、央都能和它组成词,这个字是什么?
填上一个字,使画、尖、杆、毛、钢、记都能和这个字组成词,那这个字是啥?还有一个,填上一个字,使国、适、当、间、缝、央都能和它组成词,这个字是什么?
前一个是“笔”字,后一个是“中”.
第一个填“笔”字第二个填“中”字  前言:这本书说的是什么?  忽然想到这几年看了太多莫名其妙的破烂电视剧、破烂“重回古代文学”。这些东西一旦多了,就难免出现垃圾。垃圾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装B,特别是不懂B而装B是一大因素。有些作者一会儿模仿古文对白,一会儿参详古代制度习惯,可是他们经常忽略最基本的:古人的称谓。  我们知道,古代人有名、有字、有别号、有尊称、有蔑称,可是虾米朝代怎样称爸爸妈妈哥哥姐姐、称君称亲称师都是有定式的,为了现代人识别方便改一些,没什么,但不能闹笑话,留硬伤BUG,或者故意装B还装成13。把明清时代的称谓放到汉唐的背景里,就等于是糊弄观众。例如说,前段时间好几部大汉类的电视剧,女主角叫爹地都是嗲声嗲气地叫:“爹~~”——实际上,爹作为老爸的称谓,是从魏晋时才开始的。大汉剧称“爹”,把时间提早了几百年,相当于某个明朝大戏里喊出了“老豆”两个字。  还有一个古装界统一无时段的称呼,就是称官员为“大人”。现在几乎所有朝代的电视剧、小说,对有品的官都介么叫,例如包青天里叫包大人。这就露BUG了,下级和百姓对官员称大人,在明朝之前是极少见的,就是明朝,也很少见。明代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中,记了个笑谈,他祖父拜谒张居正时,被张叫了声“沈大人”,当时宾客都以为十分新鲜,因为“呼公、呼丈者多,更不闻有大人之称。”爷爷被人叫了声大人,孙子就郑重地写进文集,说明在当时用得极少,甚至少过我们现在叫脑残。  再简单点说,大家翻翻三国演义,就可以知道,几无文官被叫过“大人”。所以在梦回三国一类的小说里看到“陈大人”、“曹大人”,就觉可笑,这与唐明皇叫安禄山“X0后脑残”是一个效果。  因此不能不说,古装片有一个伟大之处,就是统一了新文化运动都没有统一的古人称谓。实际上,大人之称,普遍行走官场,是自雍正开始(康熙类片子、小宝类片子里称索尼“索大人”鳌拜“鳌大人”都索超前意识啊),见《清裨类钞.称谓类.大人》:“大人之称,始于雍正初,然唯督抚有之。嘉、道以降,京官四品以上,外官司道以上,无不称大人。翰林开坊,六品亦大人。”到了光绪末,因为局势乱,需要奉承的人越来越多,所以大人就被用滥了,什么员外郎之类的都被称为大人,这可能也是古装片滥掉“大人”二字之源吧。。。  当然,象《孝庄皇后》里那样天大的BUG,也索常见。而且,你知道为虾米清朝皇后皇太后都是“慈”字顺下来的,孝庄我们叫孝庄,慈禧我们却叫慈禧吗?  说到这里,恐怕大家还不是很感兴趣,那就说几个你可能惯性思维从未想过对不对的:  秦始皇是不是嬴?  孔子是不是姓孔?  刘邦有名字吗?  再来几个你可能会感兴趣的:  什么叫“不分伯仲”?  什么叫“待字闺中”?  “虎”作姓时怎么念?  屈原为虾米在《离骚》里自称“朕”?莫不是他当过皇帝?  为什么我们叫叫汉高祖不叫他汉太祖?为虾米叫曹操又叫魏太祖不叫魏高祖?有时又叫他魏武帝?  为什么有的皇帝叫哀帝、献帝这么不吉利的字?为什么汉献帝那么惨不改个名字叫汉喜帝?  为什么唐玄宗又叫唐明皇?什么样的场合用前面的,什么场合用后面的?  如果当着乾隆说“雍正”两个字,算不算不敬?会不会被杀头?  称丈夫夫君、郎君、良人、老公、先生都是怎么来的?  古代人是怎么骂人的?怎么骂娘的?有多黄多暴力?  古代中国对岛国的外交活动用什么称谓呢?对朝鲜呢?对越南呢?  哪些称谓是日本学我们的?哪些又是我们学日本的?  为什么英语不分姑妈姨妈表姑妈三姨妈,但我们要分?  从称谓里,我们可以读出史实的辨伪、民族的融合、中国人的处世哲学,以及东西方文明轨迹的差异。  好了,如果你有兴趣了解一下被我们日益忽略而的古代文化传统,就可以看看我接着写的。附应用程序,就是影视剧的称谓BUG应该怎样避免。这本书大致上说的就是这是这样两件事:  国史中的称谓  和称谓中的国史  开播之前,先来看几个耳熟能详的片子吧,大家都很熟的  1、《见龙卸甲》  情节烂,称谓烂的一部电影。问姓名答赵子龙的错误已经说过,其他的还有满目疮痍。  曹操孙女叫曹婴:玩儿三国游戏的都知道,光荣三国无双,张飞的女儿叫星彩。为什么不叫张星彩?因为中国没有这样的女子称谓传统。古代女子称姓不称氏,不称名,大多是“曹氏”、“张氏”,因此曹婴的称呼即使不算错,也选择的是亿万女性中绝少使用的那一种称呼方式,这几乎是现代都市小说给主人公取六个字称呼的概率。  五虎将的祠堂:电影上,赵云到五虎将的祠堂缅怀。电影上一一出现了关羽、张飞、马超、黄忠的名字。就算是旁白,这也是古代一种非常不尊重的称呼方式:直呼其名。木主(灵牌)上的称呼,最符合历史的应该是:“故汉前将军壮缪侯关讳羽字云长”,这是汉魏灵牌和墓碑上的通例。如果这样不利于镜头发挥或观众识别,那么也应该使用关云长,称字表尊,而不应称名。  罗广平旁白叫赵云的主公“刘备”:直呼其名,大不敬。按演义应该叫“刘使君”、“主公”、“刘豫州”、“玄德”、“刘皇叔”,按历史的话最合适的称呼是“使君”、“主公”或“玄德公”。旁白可以理解为说话人自己的心理活动,这约束可以不太严格,但绝不至于直呼其名。这是古代最基本的礼节,就像今天的人想到父母首先不会默念其名字一样,一个正常的古代人除了吵架骂架之外就不会有这样的想法。  罗广平叫刘禅“没用的阿斗”:说这话不是回忆旧事,而是实时场景。刘禅在长坂的时候才是小婴儿,再怎么也不至于看出没用。属下称呼主公的儿子,也没有随意称呼乳名的可能,只能称为“少主”或“公子”。  对这个电影的评论是:没有生活的真实、没有艺术的真实、没有历史的真实,标准的三不沾烂片。开篇背景写的北魏、西蜀、东吴三国分立,这就没谱了,在下没记错北魏应该指的是拓跋鲜卑政权,北魏孝文帝肯定不是魏文帝。片末了,邓芝壮烈的喊大蜀万岁,又没谱了,刘备建立的政权是汉,自称是汉,北方的魏国污蔑刘备建立撮尔小国才贬称蜀,后代史家区分东西汉别称蜀汉,当时的邓芝怎么可能自称大蜀。得了,国的称谓都秀逗,人的称谓怎么奢谈正确。  2、《赤壁》  赤壁本身比较烂,大量的经费都没够花,因为战争场面确实太浩大,人力成本确实太高昂。但在称谓上看得出来花了钱请了懂行的顾问。有两处称谓亮点:  第一个,仲兄:周瑜入建业见孙权,孙权又惊又喜,口称:“仲兄”,周瑜拜答:“主公”。这个台词安排只有四个字,却很精辟。古代以伯、仲、叔、季称呼排行,仲兄就是口语的二哥(如果这里直呼二哥,不仅太俗,而且容易与张飞称关羽重复,并与史实和观众印象不合,选仲兄是正确的)。孙策临终前曾要孙权对周瑜“汝其兄事之”。孙权在赤壁大战前的无助和摇摆,使他初见有能耐和担当的二哥,惊喜之下叫出“仲兄”,是对人物心情处境非常精到的处理。周瑜回答的“主公”更是两字见立场:我非君之兄,而是君之臣。在历史上,策薨,权以幼立,江东人心不稳,重兵在手的周瑜以臣节尊事权,才使得孙权慢慢确立威信和地位。这个处理很不错。  第二个,周都督:最后周瑜杀到了曹操的客厅,两人兵刃相见,曹操打招呼:“周瑜,周都督。”周瑜答:“曹贼。”对白一共七个字,也很精辟。曹操用了两个称谓,一是周瑜的名字,
楼主发言:7次 发图:0张
  ms沙发?  还不错呢,顶一下,楼主加油
  不错!真不错!  
  第一章 古装片的称谓BUG吐槽系列  前面说到了《见龙吐血》和《赤壁》,接下来还是那些耳熟能详的BUG,稍加解释的是BUG的原因。  3、《关云长》  非常的烂的,情节、演员、称谓,都非常的烂。  称谓上的烂与演员上的烂结合在一起,演出了千年关公戏中最为耀眼、最会抢镜头的曹大人(真的,没有哪本关公戏里有如此强悍威猛人格闪闪发光的英雄曹大人)。  底本是《三国演义》啊,演义里有曹操或哪个官儿被叫大人的吗?姜大人无比强烈的气场加强了曹大人的BUG感,很烂。正确的称谓翻两页书就能得到答案,比考试作弊还简单:曹公,曹丞相。  矮小关公因为汉寿亭侯被称为侯爷是第二个大BUG,爷字用于尊称首见于唐代,之前封侯者的尊称也要不了两分钟就能翻出来:君侯。君侯不仅更有时代感而且只说读音也更好听嘛。  曹操赏给关羽的府匾额就更搞笑了,写的“关侯府”。先不说汉代的亭侯有没有府,就是真有了宅子有这么写门牌的吗?  4、《夜宴》  在观众眼里,夜宴是部烂片应该不会有太大的争议,因为观感极差。  用哈姆雷特的情节套五代背景,借来欧洲戏剧拍中国古装片,造成了古今东西称谓不分的大混乱,严重影响历史感和场景感。  举几个笑场笑得通透的,比如古今结合之:“天才的艺术家!朕很欣慰!”  皇家和市井结合之:“你贵为皇后,母仪天下,睡觉时候还蹬被子!”  欧式:“啊!是复仇的火焰让你穿越了死亡之谷,抑或是你的忧郁打动了女人的心,让她们维系着你的生命?”  1985年,黑泽明拍摄的《乱》,虽然也改编自莎士比亚的《李尔王》,但却用最传统、最日本方式将这个故事呈现给世界观众。《夜宴》这种东西不分、活套死用的称谓系统则完全与改编的初衷背道而驰。改编应该是借用故事内核而不是借用语言文字,这个必须要分清楚。  不过呢,也有一处称谓亮点,虽然观影时掩盖在众多烂称谓中,但还是值得挑出来说一下。葛优是弑兄即位,如果先帝的皇后不肯改嫁,葛优要尊她为太后,如果改嫁,当然就是新皇后。这个时候葛优一反猥琐之态,将一个奸君刻画得很传神。  这段对白如下:在朝仪上,葛优声缓内历地问群臣:“你们听见了?”“听见了。”“裴洪叫皇后为皇太后,什么意思?”无人敢接话。葛优转了一圈,吃了颗葡萄,“不敢说,朕说。先帝殡天,如果是太子继位,皇后就变成了皇太后,而朕就是篡位。裴洪,对不对?”裴洪未接。“不愧是儒将出身,三个字,伦常朝纲,春秋大义。替天行道啊你。”(此句影院笑场)“祖宗礼制,皇帝应跪见皇太后,是为以孝治国。皇帝应接受皇后跪见,是为夫为妻纲。”然后是重点:“皇太后乎?皇后乎?跪乎?受跪乎?请问,朕当何以自处。”章子怡权衡了利弊,最终选择了苟且,口呼:“臣妾叩见皇帝陛下”,群臣高呼皇上万岁。裴洪怒骂在天之灵,肮脏的交易(此处莎士比亚句法又笑场),然后被杖毙廷下。  历帝用一个称谓收服群臣和章子怡,牛B,以及虽然被莎士比亚干扰但仍不失牛B的台词。  5、《无极》  有些人说无极=无聊的平方,我个人认为这个公式能成立。  本片完全架空无背景,但穿了古装,要怎么评称谓呢。只能说,不如《西游记》。王、妃、公爵、将军、元老、昆仑奴、化外蛮人、满神,一派糊涂、毫无章法、古今东西杂陈一气的架空称谓。  然后是仿造低劣地摊文学创造的那些没有姓只有商标式形象的人名:倾城(很美)、光明(很MAN)、鬼狼(很阴)、无欢(很不快乐,源自被抢了馒头)。  地摊文学的鼻祖是上世纪很多年前的武侠小说,他们的称谓体系称谓大多模仿上官楼主温瑞安古龙金庸,学《四大名捕》但又四不像,很市井、很低级。《四大名捕》是有性格的,无情、铁手、追命、冷血、诸葛神侯,个个鲜活,而且符合原著小说的架空描写,本来不错,很有创意,但被学一万遍就是垃圾。金庸有了东邪西毒南帝北丐,有创意,那《锦衣卫》就不要拿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来硬套,这种套法就像江湖卖艺的艺名。要知道,锦衣卫也是吃皇粮的,有公职档案姓名出身一应俱全的。  这里就希望给广大编剧提个醒,一说到世家就来复姓,特别是上官、欧阳、慕容这几个经常中枪的;一说到架空就是商标式名字,脸谱式出场加脸谱式走秀加脸谱式被干掉;然后是几几相对,群侠必然有相当呼应而且相当商标的名号;比较风骚的老板娘必然是金香玉的失散妹妹,大家闺秀则必然有一个忸怩得酥软的名字,据推测可能是莺莺燕燕的失散妹妹;红楼梦之外的丫头侍女几乎是儿化音大展览;当然故作深沉的无字辈,据统计已经有无情无欢无鸾钟无艳,再多的无只能上周星驰的台词了:“你说结尾署名有心人好还是无名氏好?”脸谱式、地摊式起名反映的是作者创意的贫乏或故意贫乏,以及把观众读者当成摊在电视前电脑前只知道撑薯片可乐的痴汉痴女打发的无诚意。  6、《大兵小将》  好,很好的片子、剧情和称谓。成龙或许这样那样不完美,也不太打得动了,但他还是听劝的,听编剧和顾问的,称谓处理得很好。  农夫的称谓口语化,王子的称谓书面化,很不错的用称谓区分人物性格出身的方式。王子口中的将、王、武、弟,符合战国时代称谓极简、广用单字的基本特点(除了力宏那一点点的港台口音);到了大兵口中就是家啊田啊汉啊,很有生活气息。  这部片子真是被众多烂片埋没了的各方面处理得很不错的古装电影,包括称谓。  7、《战国》  战国有一个没有体会角色的男主,和一个毫无存在感的女主,逼得很多观众坐不到完场。  除开“太残暴了”之外,等等,之外,光是一个一出场就反复不停地喊的“孙膑”就让人有离场的冲动。  “孙子膑脚,兵法修列”,感叹的是刑余志坚,就拿太史公这句感叹转告编剧:孙膑不是先天残疾或小儿麻痹症,他是受刑被挖了膝盖之后才叫孙膑的,一开场跑得比狗还欢不能叫膑。  哎,这个可能是屈服于剧组要给广大观众一个交代,认为广大观众智商和历史知识可能不知道孙膑除了孙膑还能叫什么。  其实很简单,可以叫先生(按今日习惯衍为孙先生亦无大差)、孙子(子是战国常用尊称,孙子既可以称其祖孙武,又可以称孙膑,《史记》其传就称孙子:“忌数与齐诸公子驰逐重射。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马有上、中、下、辈。於是孙子谓田忌曰:‘君弟重射,臣能令君胜。’田忌信然之,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  8、《西施秘史》  主要是台词太雷,就像穿了古装的琼瑶阿姨,比如:“我突然觉得将军是我最熟悉的陌生人,可又像是一个陌生的亲人”;“不得已的放弃也是放弃,这一次次放弃让我心如死灰,再也不能复生了。”这种称谓大量充斥在这部剧里,严重缺乏时代感和背景感。  可能是剧组对受众群体和观剧感受有自己独特的理解。  但就算如此,实际上称谓也可以改进一下,比如勾践常说的“舍不得孩子打不着狼”,过于口语化,完全可以用《后汉书》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来代替,更文气。  有些网友挑刺台词“树于静而风不止”出自背景时代之后两三百年,这种刺挑得不太有意义。只要在称谓上合拍,表达感情也合适,那就不是问题;只要没有像“天下兴亡,匹女有责”这样不着边际的篡改和引用,就能够为剧本所用,引导观众入情入景。如果真要严格管控每一个字的时代,那么光是女性称“她”,就不能在所有古装剧中使用(这个字做第三人称女性是新文化运动时刘半农
  第一章 古装片的称谓BUG吐槽系列 之二  9、《大宋提刑官》  据说搞得比较精良,但还是疏漏不少。比如台词:“街上都在传说经钦差大人钦点,孟知县确是死于自然火灾。”钦差大臣是明朝临时为皇帝委派出刺四方的官员,在汉朝干这活儿的叫刺史,后来刺史坐大了叫御史,宋朝外派的朝官是“知某事”,绝不会有钦差大臣(钦差两字于《明史》仅两见,之前更一例没有,于《清史稿》才有较多的使用例),更不会有钦差大人(大人通称官员在清朝中晚期才弥漫官场)。  而片子里称当朝皇帝为“宋皇”,则很不准确,叫今上、皇上、陛下、当今皇上、本朝皇帝、外交时带国号叫我大宋皇帝都可以,殉节的时候也有类似用法表示尽忠,如《宋史》忠义列传“酋下令生致真宝,至则抗词无挠,酋异之,不忍杀也。使郡守刘騊诱劝百方,终不顾,且曰:‘吾法中有口四之罪,吾既许宋皇帝以死,岂当妄言也?’怡然受戮。北人闻见者叹异焉。”但是,“宋皇”无论面称背称都不是皇帝的正式称谓,不应作为影视人物的正式称谓使用。  在钦差、宋皇,之后就是众爱卿、大人之类的惯例性错误了,但不离谱,也没有太大地影响时代感和观感,只能说不够精良。  10、《隋唐英雄传》  最大的称谓BUG唐高祖李渊下诏说:“皇二子世民登基,改元贞观,是为太宗。”太宗是庙号,死了进祖庙才叫唐太宗,活着的时候是今上,下诏书得说传位第几子为皇帝。  第二大BUG是秦叔宝的称谓。在第二集里小秦琼一出场就被叔宝、叔宝地叫,叔宝是字,是成年的标记,古人说“二十字之”,就是古中国人的成人礼,冠上字就是大人了。八九岁的孩子哪有可能称字(片中另外一个咬金就占便宜了,是他的本名,不是字)。孩子称字,就像出家前就叫法号一样是绝对的BUG。  此外,还有二殿下这样不着边际的称谓,以及王宫大臣这样连校对都没有干的错别字,比较差劲。  11、《神探狄仁杰》  这个片子可以叫官员大人,因为这个片子的底本是晚清人吴研人所做的小说《狄公案》,也就是说在使用清朝人的角度敷衍唐朝故事。作为历史人物的狄仁杰并没有那么多公案故事,探案作品是吴研人根据传说和戏曲汇编创作而成。  说这个,是为了让编剧有个范围感,哪个是底本、哪个是故事时代、哪些称谓用了不会造成硬伤和笑话。狄仁杰这部片子的台词比较质古,没有太大的偏差,就是最近元芳比较火。  顺带说一句,九十年代出品的那些根据民间戏曲传说改变的戏说类电视剧,制作都比较讲究,《包青天》、《戏说乾隆》、《康熙微服私访记》,在称谓上比较准确,时代感也不错,剧情演技什么的不好评,但就台词称谓的功底,应该说是花了功夫的有心之作。  最近两年出的《金枝欲孽》和《宫心计》花的功夫也明显看得出来高于同期其他电视剧。说实话,到了影视剧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年代,没花功夫没花心思的片子,完全有可能在十分钟内被观众识破。所以稍微认真点,绝不是坏事。  12、《新三国》  完全乱套,比市井说书人还差劲的称谓体系。不仅编剧和剧本胡来一气,就是连个像样的校对都没有,软伤硬伤一大片。董卓对着汉朝皇帝开口就是:“天子啊,咱家可是给你掏心窝子了,你是老臣唯一的一个亲人呐。”这里面四个称谓有三个是错的。天子,不用于口语面称,对皇上只能叫皇上、陛下;咱家是宋元戏曲中广用的白话口语,不是正式的称谓,二十五史种不会这样用,用在历史正剧中严重缺乏时代感,即使作为小说的《三国演义》也注意到这一点,摒弃了宋元说书人在三国故事中广用的咱家;第三个错是你,对皇帝即使是架空的皇帝,直接使用第二人称代词,也是极大的不敬,再怎么样,也不能用你、汝之类。  其他比这个还低级的称谓错误,几乎通篇都是,看截图就能知道为什么网友们前赴后继地吐槽。  13、大话西游  以这部片子,作为称谓评论的结尾。这是一部无厘头喜剧的巅峰之作,出品快二十年了还是没有任何同类片子能达到它哪怕一半的高度。在称谓上,它有着高度智慧和精密的构思。  首先,底本是《西游记》,其次,是无厘头喜剧。这两个因素放在今天,一定会给弄出一部人不人、鬼不鬼完全没有边际的烂片,因为编剧们想的是,本来就是架空的神魔,本来就是戏说之戏说,本来就是给今天人看的,本来就是给今天的人打哈哈消遣的,因此一股脑的摩登东西装进去,最终是一锅胡辣汤。《大话西游》没有这样的懒惰性错误,它的称谓体系截然分为三个系统,其一是严格遵照作为底本的西游记之中的称谓;其二是唐人称谓;其三是作为非低俗笑料的摩登称谓。这之中如果有一个没处理好,那么比例就失调,不像西游记、不像古代故事、没有笑点。  十年前在大学宿舍里,十几个爷们一遍又一遍地看,看到台词倒背如流,看到自己都能演了,也没发现任何违和感。那个故事,那些桥段,那些西游记没能让我们笑和哭但是周星驰做到的东西,都让我们在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不断地容忍刘镇伟。也许如此深刻而准确的平衡,即使在这样水准的导演身上,也真的可能只发生一次。  那么,现在古装剧和古装片的称谓是什么样的呢?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古装片、武侠小说和历史电影开始进入我们的视野。80后观众最早接触的是清末背景的《霍元甲》和初唐背景的《少林寺》(82年李连杰主演版而非76年邵氏),这两个片子放到今天仍可说是精良之作,在称谓上,港片《霍元甲》要平易一些,而国产的《少林寺》则非常严谨,想必大家都能记得影片结尾方丈问李连杰吃不吃肉时说的“汝今能持否”,是标准的古代佛门用语(但是这部《少林寺》里的女主也有一个前面说到的“目的性过于明确”的名字:白无瑕)。  在这之后,中国的电视屏幕上出现了武侠潮和戏说潮(比如87版的《射雕英雄传》、郑少秋主演的《戏说乾隆》、何家劲演展昭的《包青天》,当然还有《新白娘子传奇》),租书摊(这个行业今天差不多已经挂了吧)里摆满了武侠小说。这个风气刮了一阵,过于戏谑和架空的内容让认真的人受了点刺激,历史正剧、大戏比如94年央视版的《三国演义》、贝纳尔多•贝托鲁导演的《末代皇帝》,有功底的历史小说比如二月河开始流行。  在最近十年,古装剧更是充斥荧屏,几乎已经没有被漏掉的朝代了,各种大帝、王朝、宫斗、辫子戏层出不穷,历史小说和穿越小说一本接一本地火,历史演绎已经是一套完整的产业,并且自成体系了。延及今日,这些作品构筑了一套自己的称谓系统,有对有错,并且约定俗成般的一致。  比如清宫剧里统一的皇阿玛和皇额娘,这个称谓不伦不类,明显是臆造的。满清称父亲为阿玛,称母亲为额娘,是满语音译;如果在正式的场合比如大朝仪、出征、外交、册封、典礼等场合,必须叫尊号、皇上或陛下。而无论如何都没有皇阿玛(叫皇帝老爹的满语实际上是汉阿玛)或皇额娘这样的称呼,不过由于清宫戏大量的重复使用,这两个称谓已经普及到孺子皆知,再纠正已经很难了,但不能因为纠正难就容忍这种臆造,而且还跟着臆造走。  同样的,非清朝背景的称皇子老子为父皇,皇后老妈为母后的,也过于统一而失当。实际上通二十五史,皇子叫皇帝为父皇的,只有在《明史》中有三例,在《清史稿》中有两例。母后之称,虽然自汉代即可见,但更多是统称皇帝之母族和后族,也就是泛称外戚,是个贬义词,经常出现在谏臣的上疏奏折之中表示痛陈利弊,而没有出现在秦汉以降皇子对母亲的口语称谓中。
  前言:这本书说的是什么?  忽然想到这几年看了太多莫名其妙的破烂电视剧、破烂“重回古代文学”。这些东西一旦多了,就难免出现垃圾。垃圾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装B,特别是不懂B而装B是一大因素。有些作者一会儿模仿古文对白,一会儿参详古代制度习惯,可是他们经常忽略最基本的:古人的称谓。  我们知道,古代人有名、有字、有别号、有尊称、有蔑称,可是虾米朝代怎样称爸爸妈妈哥哥姐姐、称君称亲称师都是有定式的,为了现代人识别方便改一些,没什么,但不能闹笑话,留硬伤BUG,或者故意装B还装成13。把明清时代的称谓放到汉唐的背景里,就等于是糊弄观众。例如说,前段时间好几部大汉类的电视剧,女主角叫爹地都是嗲声嗲气地叫:“爹~~”——实际上,爹作为老爸的称谓,是从魏晋时才开始的。大汉剧称“爹”,把时间提早了几百年,相当于某个明朝大戏里喊出了“老豆”两个字。  还有一个古装界统一无时段的称呼,就是称官员为“大人”。现在几乎所有朝代的电视剧、小说,对有品的官都介么叫,例如包青天里叫包大人。这就露BUG了,下级和百姓对官员称大人,在明朝之前是极少见的,就是明朝,也很少见。明代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中,记了个笑谈,他祖父拜谒张居正时,被张叫了声“沈大人”,当时宾客都以为十分新鲜,因为“呼公、呼丈者多,更不闻有大人之称。”爷爷被人叫了声大人,孙子就郑重地写进文集,说明在当时用得极少,甚至少过我们现在叫脑残。  再简单点说,大家翻翻三国演义,就可以知道,几无文官被叫过“大人”。所以在梦回三国一类的小说里看到“陈大人”、“曹大人”,就觉可笑,这与唐明皇叫安禄山“X0后脑残”是一个效果。  因此不能不说,古装片有一个伟大之处,就是统一了新文化运动都没有统一的古人称谓。实际上,大人之称,普遍行走官场,是自雍正开始(康熙类片子、小宝类片子里称索尼“索大人”鳌拜“鳌大人”都索超前意识啊),见《清裨类钞.称谓类.大人》:“大人之称,始于雍正初,然唯督抚有之。嘉、道以降,京官四品以上,外官司道以上,无不称大人。翰林开坊,六品亦大人。”到了光绪末,因为局势乱,需要奉承的人越来越多,所以大人就被用滥了,什么员外郎之类的都被称为大人,这可能也是古装片滥掉“大人”二字之源吧。。。  当然,象《孝庄皇后》里那样天大的BUG,也索常见。而且,你知道为虾米清朝皇后皇太后都是“慈”字顺下来的,孝庄我们叫孝庄,慈禧我们却叫慈禧吗?  说到这里,恐怕大家还不是很感兴趣,那就说几个你可能惯性思维从未想过对不对的:  秦始皇是不是嬴?  孔子是不是姓孔?  刘邦有名字吗?  再来几个你可能会感兴趣的:  什么叫“不分伯仲”?  什么叫“待字闺中”?  “虎”作姓时怎么念?  屈原为虾米在《离骚》里自称“朕”?莫不是他当过皇帝?  为什么我们叫叫汉高祖不叫他汉太祖?为虾米叫曹操又叫魏太祖不叫魏高祖?有时又叫他魏武帝?  为什么有的皇帝叫哀帝、献帝这么不吉利的字?为什么汉献帝那么惨不改个名字叫汉喜帝?  为什么唐玄宗又叫唐明皇?什么样的场合用前面的,什么场合用后面的?  如果当着乾隆说“雍正”两个字,算不算不敬?会不会被杀头?  称丈夫夫君、郎君、良人、老公、先生都是怎么来的?  古代人是怎么骂人的?怎么骂娘的?有多黄多暴力?  古代中国对岛国的外交活动用什么称谓呢?对朝鲜呢?对越南呢?  哪些称谓是日本学我们的?哪些又是我们学日本的?  为什么英语不分姑妈姨妈表姑妈三姨妈,但我们要分?  从称谓里,我们可以读出史实的辨伪、民族的融合、中国人的处世哲学,以及东西方文明轨迹的差异。  好了,如果你有兴趣了解一下被我们日益忽略而的古代文化传统,就可以看看我接着写的。附应用程序,就是影视剧的称谓BUG应该怎样避免。这本书大致上说的就是这是这样两件事:  国史中的称谓  和称谓中的国史  开播之前,先来看几个耳熟能详的片子吧,大家都很熟的  1、《见龙卸甲》  情节烂,称谓烂的一部电影。问姓名答赵子龙的错误已经说过,其他的还有满目疮痍。  曹操孙女叫曹婴:玩儿三国游戏的都知道,光荣三国无双,张飞的女儿叫星彩。为什么不叫张星彩?因为中国没有这样的女子称谓传统。古代女子称姓不称氏,不称名,大多是“曹氏”、“张氏”,因此曹婴的称呼即使不算错,也选择的是亿万女性中绝少使用的那一种称呼方式,这几乎是现代都市小说给主人公取六个字称呼的概率。  五虎将的祠堂:电影上,赵云到五虎将的祠堂缅怀。电影上一一出现了关羽、张飞、马超、黄忠的名字。就算是旁白,这也是古代一种非常不尊重的称呼方式:直呼其名。木主(灵牌)上的称呼,最符合历史的应该是:“故汉前将军壮缪侯关讳羽字云长”,这是汉魏灵牌和墓碑上的通例。如果这样不利于镜头发挥或观众识别,那么也应该使用关云长,称字表尊,而不应称名。  罗广平旁白叫赵云的主公“刘备”:直呼其名,大不敬。按演义应该叫“刘使君”、“主公”、“刘豫州”、“玄德”、“刘皇叔”,按历史的话最合适的称呼是“使君”、“主公”或“玄德公”。旁白可以理解为说话人自己的心理活动,这约束可以不太严格,但绝不至于直呼其名。这是古代最基本的礼节,就像今天的人想到父母首先不会默念其名字一样,一个正常的古代人除了吵架骂架之外就不会有这样的想法。  罗广平叫刘禅“没用的阿斗”:说这话不是回忆旧事,而是实时场景。刘禅在长坂的时候才是小婴儿,再怎么也不至于看出没用。属下称呼主公的儿子,也没有随意称呼乳名的可能,只能称为“少主”或“公子”。  对这个电影的评论是:没有生活的真实、没有艺术的真实、没有历史的真实,标准的三不沾烂片。开篇背景写的北魏、西蜀、东吴三国分立,这就没谱了,在下没记错北魏应该指的是拓跋鲜卑政权,北魏孝文帝肯定不是魏文帝。片末了,邓芝壮烈的喊大蜀万岁,又没谱了,刘备建立的政权是汉,自称是汉,北方的魏国污蔑刘备建立撮尔小国才贬称蜀,后代史家区分东西汉别称蜀汉,当时的邓芝怎么可能自称大蜀。得了,国的称谓都秀逗,人的称谓怎么奢谈正确。  2、《赤壁》  赤壁本身比较烂,大量的经费都没够花,因为战争场面确实太浩大,人力成本确实太高昂。但在称谓上看得出来花了钱请了懂行的顾问。有两处称谓亮点:  第一个,仲兄:周瑜入建业见孙权,孙权又惊又喜,口称:“仲兄”,周瑜拜答:“主公”。这个台词安排只有四个字,却很精辟。古代以伯、仲、叔、季称呼排行,仲兄就是口语的二哥(如果这里直呼二哥,不仅太俗,而且容易与张飞称关羽重复,并与史实和观众印象不合,选仲兄是正确的)。孙策临终前曾要孙权对周瑜“汝其兄事之”。孙权在赤壁大战前的无助和摇摆,使他初见有能耐和担当的二哥,惊喜之下叫出“仲兄”,是对人物心情处境非常精到的处理。周瑜回答的“主公”更是两字见立场:我非君之兄,而是君之臣。在历史上,策薨,权以幼立,江东人心不稳,重兵在手的周瑜以臣节尊事权,才使得孙权慢慢确立威信和地位。这个处理很不错。  第二个,周都督:最后周瑜杀到了曹操的客厅,两人兵刃相见,曹操打招呼:“周瑜,周都督。”周瑜答:“曹贼。”对白一共七个字,也很精辟。曹操用了两个称谓,一是周瑜的名字,
  第二章 古装片的称谓BUG吐槽系列之二  接前面的,继续扒  9、《大宋提刑官》  据说搞得比较精良,但还是疏漏不少。比如台词:“街上都在传说经钦差大人钦点,孟知县确是死于自然火灾。”钦差大臣是明朝临时为皇帝委派出刺四方的官员,在汉朝干这活儿的叫刺史,后来刺史坐大了叫御史,宋朝外派的朝官是“知某事”,绝不会有钦差大臣(钦差两字于《明史》仅两见,之前更一例没有,于《清史稿》才有较多的使用例),更不会有钦差大人(大人通称官员在清朝中晚期才弥漫官场)。  这个片子里,称当朝皇帝为“宋皇”,则很不准确,叫今上、皇上、陛下、当今皇上、本朝皇帝、外交时带国号叫我大宋皇帝都可以,殉节的时候也有类似用法表示尽忠,如《宋史》忠义列传“酋下令生致真宝,至则抗词无挠,酋异之,不忍杀也。使郡守刘騊诱劝百方,终不顾,且曰:‘吾法中有口四之罪,吾既许宋皇帝以死,岂当妄言也?’怡然受戮。北人闻见者叹异焉。”但是,“宋皇”无论面称背称都不是皇帝的正式称谓,不应作为影视人物的正式称谓使用。  在钦差、宋皇,之后就是众爱卿、大人之类的惯例性错误了,但不离谱,也没有太大地影响时代感和观感,只能说不够精良。  10、《隋唐英雄传》  最大的称谓BUG唐高祖李渊下诏说:“皇二子世民登基,改元贞观,是为太宗。”太宗是庙号,死了进祖庙才叫唐太宗,活着的时候是今上,下诏书得说传位第几子为皇帝。  第二大BUG是秦叔宝的称谓。在第二集里小秦琼一出场就被叔宝、叔宝地叫,叔宝是字,是成年的标记,古人说“二十字之”,就是古中国人的成人礼,冠上字就是大人了。八九岁的孩子哪有可能称字(片中另外一个咬金就占便宜了,是他的本名,不是字)。孩子称字,就像出家前就叫法号一样是绝对的BUG。  此外,还有二殿下这样不着边际的称谓,以及王宫大臣这样连校对都没有干的错别字,比较差劲。  11、《神探狄仁杰》  这个片子可以叫官员大人,因为这个片子的底本是晚清人吴研人所做的小说《狄公案》,也就是说在使用清朝人的角度敷衍唐朝故事。作为历史人物的狄仁杰并没有那么多公案故事,探案作品是吴研人根据传说和戏曲汇编创作而成。  说这个,是为了让编剧有个范围感,哪个是底本、哪个是故事时代、哪些称谓用了不会造成硬伤和笑话。狄仁杰这部片子的台词比较质古,没有太大的偏差,就是最近元芳比较火。  顺带说一句,九十年代出品的那些根据民间戏曲传说改变的戏说类电视剧,制作都比较讲究,《包青天》、《戏说乾隆》、《康熙微服私访记》,在称谓上比较准确,时代感也不错,剧情演技什么的不好评,但就台词称谓的功底,应该说是花了功夫的有心之作。  最近两年出的《金枝欲孽》和《宫心计》花的功夫也明显看得出来高于同期其他电视剧。说实话,到了影视剧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年代,没花功夫没花心思的片子,完全有可能在十分钟内被观众识破。所以稍微认真点,绝不是坏事。  12、《新三国》  完全乱套,比市井说书人还差劲的称谓体系。不仅编剧和剧本胡来一气,就是连个像样的校对都没有,软伤硬伤一大片。董卓对着汉朝皇帝开口就是:“天子啊,咱家可是给你掏心窝子了,你是老臣唯一的一个亲人呐。”这里面四个称谓有三个是错的。天子,不用于口语面称,对皇上只能叫皇上、陛下;咱家是宋元戏曲中广用的白话口语,不是正式的称谓,二十五史种不会这样用,用在历史正剧中严重缺乏时代感,即使作为小说的《三国演义》也注意到这一点,摒弃了宋元说书人在三国故事中广用的咱家;第三个错是你,对皇帝即使是架空的皇帝,直接使用第二人称代词,也是极大的不敬,再怎么样,也不能用你、汝之类。  其他比这个还低级的称谓错误,几乎通篇都是,看截图就能知道为什么网友们前赴后继地吐槽。  13、大话西游  以这部片子,作为称谓评论的结尾。这是一部无厘头喜剧的巅峰之作,出品快二十年了还是没有任何同类片子能达到它哪怕一半的高度。在称谓上,它有着高度智慧和精密的构思。  首先,底本是《西游记》,其次,是无厘头喜剧。这两个因素放在今天,一定会给弄出一部人不人、鬼不鬼完全没有边际的烂片,因为编剧们想的是,本来就是架空的神魔,本来就是戏说之戏说,本来就是给今天人看的,本来就是给今天的人打哈哈消遣的,因此一股脑的摩登东西装进去,最终是一锅胡辣汤。《大话西游》没有这样的懒惰性错误,它的称谓体系截然分为三个系统,其一是严格遵照作为底本的西游记之中的称谓;其二是唐人称谓;其三是作为非低俗笑料的摩登称谓。这之中如果有一个没处理好,那么比例就失调,不像西游记、不像古代故事、没有笑点。  十年前在大学宿舍里,十几个爷们一遍又一遍地看,看到台词倒背如流,看到自己都能演了,也没发现任何违和感。那个故事,那些桥段,那些西游记没能让我们笑和哭但是周星驰做到的东西,都让我们在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不断地容忍刘镇伟。也许如此深刻而准确的平衡,即使在这样水准的导演身上,也真的可能只发生一次。  那么,现在古装剧和古装片的称谓是什么样的呢?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古装片、武侠小说和历史电影开始进入我们的视野。80后观众最早接触的是清末背景的《霍元甲》和初唐背景的《少林寺》(82年李连杰主演版而非76年邵氏),这两个片子放到今天仍可说是精良之作,在称谓上,港片《霍元甲》要平易一些,而国产的《少林寺》则非常严谨,想必大家都能记得影片结尾方丈问李连杰吃不吃肉时说的“汝今能持否”,是标准的古代佛门用语(但是这部《少林寺》里的女主也有一个前面说到的“目的性过于明确”的名字:白无瑕)。  在这之后,中国的电视屏幕上出现了武侠潮和戏说潮(比如87版的《射雕英雄传》、郑少秋主演的《戏说乾隆》、何家劲演展昭的《包青天》,当然还有《新白娘子传奇》),租书摊(这个行业今天差不多已经挂了吧)里摆满了武侠小说。这个风气刮了一阵,过于戏谑和架空的内容让认真的人受了点刺激,历史正剧、大戏比如94年央视版的《三国演义》、贝纳尔多•贝托鲁导演的《末代皇帝》,有功底的历史小说比如二月河开始流行。  在最近十年,古装剧更是充斥荧屏,几乎已经没有被漏掉的朝代了,各种大帝、王朝、宫斗、辫子戏层出不穷,历史小说和穿越小说一本接一本地火,历史演绎已经是一套完整的产业,并且自成体系了。延及今日,这些作品构筑了一套自己的称谓系统,有对有错,并且约定俗成般的一致。  比如清宫剧里统一的皇阿玛和皇额娘,这个称谓不伦不类,明显是臆造的。满清称父亲为阿玛,称母亲为额娘,是满语音译;如果在正式的场合比如大朝仪、出征、外交、册封、典礼等场合,必须叫尊号、皇上或陛下。而无论如何都没有皇阿玛(叫皇帝老爹的满语实际上是汉阿玛)或皇额娘这样的称呼,不过由于清宫戏大量的重复使用,这两个称谓已经普及到孺子皆知,再纠正已经很难了,但不能因为纠正难就容忍这种臆造,而且还跟着臆造走。  同样的,非清朝背景的称皇子老子为父皇,皇后老妈为母后的,也过于统一而失当。实际上通二十五史,皇子叫皇帝为父皇的,只有在《明史》中有三例,在《清史稿》中有两例。母后之称,虽然自汉代即可见,但更多是统称皇帝之母族和后族,也就是泛称外戚,是个贬义词,经常出现在谏臣的上疏奏折之中表示痛陈利弊,而没有出现在秦汉以
  发在读书板块,标点不符要求,只有重新发了~~
  好多东西不全啊,“点击此处继续阅读”,可什么都没有啊
  不错的选题,我很感兴趣,希望楼主能继续,我特别想知道春秋战国时期的各种称谓,请楼主赐教!  
  都是影视剧无知意淫出来的结果,我身边有位长辈,甚好抗日剧,最近看箭在弦上,有一情节让我简直怀疑编剧和导演的智商,一老汉持弓搭箭,射前用手轻扭弓弦,箭急射而出,末始,箭拐入转角,一人中箭命毙!与之讨论,他却深信,原因竟然是镜头里神箭手在射箭前扭动弓弦的镜头特写,三观尽毁,节超何在,果真神射手!不仅如此,每当与人谈及有关抗日时,就经常引用他看过的那些神剧抗日片里的故事情节来加以引证!神剧果然洗脑吖!他年轻时当过兵,对毛无以崇拜!甚至连文化大革命都都可解读为丰功伟业!窥斑见豹,由此可见脑残剧的那喜人的丰硕成果!更别提有些改编的面目全非的古装剧,宫廷剧,还有更狗血的穿越剧,简直让人不敢直视,无力吐槽!  
  说一下 生前之称和死后之称  这是影视剧里常犯的低级失误,如误将谥号和后代的尊称当做生前之称堂而皇之地在对白中使用,孝庄、战国四君子、关羽的武圣和关帝、汉武帝的武帝、岳武穆的武穆,都是这些历史人物死后才有的,生前不可能有如此之称呼。除了生死,另外一些时间节点错误的称谓,主要发生在对历史人物的生平不熟悉。如武瞾的瞾字、武则天的则天两字,都不是其生而有之的名字,而是中年、晚年才有的称呼,年轻时候的她不能出现这样的称谓。相同的,关羽在被封为汉寿亭侯之前也不能被尊称为君侯、诸葛亮在出任军师将军之前也不能被称为军师、刘备在被表为豫州牧之前也没有刘豫州之称。当然在见到汉献帝之前,也更没有刘皇叔的说法。刘备当了皇帝之后,自己身为九五之尊,也当然就没有称呼皇叔的场合了。
  的电视剧都不注重考证历史,BUG太多……最重要的是教坏小孩子啊……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武侯立交到太古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