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分割、距离矢量路由算法例题、毒性路由 大神解答

【OSPF】OSPF的距离矢量特征
我们时常说,OSPF是链路状态路由选择协议,其实这厮也有距离矢量特征的,巴扎黑。
上图中,假设所有的OSPF接口cost=1,那么R5更新5.5.5.0/24这条路由,R3是能学习到的,R3会怎么走呢?直观的来看,如果R3去往5.5.5.0/24走R4的话cost会更小,然而实际的结果是,R3去R5会走R1。
这是因为,R4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ABR,它虽然分别连接着Area1及Area2,但是,它并没有任何接口在Area0中激活。既然R4不是ABR,它就不能产生3类LSA。因此R3根本收不到R4下发的、描述5.5.5.0/24的3类LSA。而R1和R2才是ABR,因此R1会向Area1中注入描述5.5.5.0/24网络的3类LSA。如此一来R3在计算区域间路由时,只能使用R1产生的3类LSA计算路由5.5.5.0/24。
OSPF规定,只有ABR才能产生3类LSA,而且区域间的路由(使用3类LSA描述)必须通过Area0中转。OSPF之所以这么规定,实际上是出于防止路由环路的考虑,实际上,这些规定对OSPF而言至关重要。
其实,OSPF在区域内部,的确是链路状态协议的处理方式,路由器通过区域内的1类、2类LSA计算得出区域内部的完整拓扑,并且运行SPF算法,计算出无环的最短路径树。然而在区域之间,OSPF的对路由的处理却有典型的距离矢量特性。
我们看上面的图,R1在OSPF中通告1.1.1.1/32这条直连链路,它将在Area1内泛洪自己的1类LSA,其中就包含这段直连链路的描述。随后R2搜集到1类LSA,用于计算区域内路由(Intra-Area
Route),并且为Area0生成3类LSA,注意,这时候3类LSA的通告路由器就是2.2.2.2也就是R2,同时R2为路由设置的cost值是其自己到达目标网络1.1.1.1的cost
—— 64+1=65。
随后这条3类LSA被R3接收,R3自己先计算路由,计算得到的1.1.1.1/32路由的cost为65+自己接口的cost值64。然后R3再向Area2中注入3类LSA,向该区域通告1.1.1.1/32路由。此时它所下发的该条3类LSA的cost为其自身到达目标网段的cost,也就是129——是的,上述动作,是典型的距离矢量路由协议的特征,RIP不就是这么干的么?路由一跳一跳的传递,每跳路由器累加相应的度量值然后往下发出去。好了那么RIP作为距离矢量路由协议,有水平分割等防环机制,那么OSPF呢?OSPF则要求,所有的非骨干区域的3类LSA的传递必须经过Area0来中转,也就是说,所有非0的常规区域必须与骨干区域Area0直连,以此来达到防止环路的目的。
这么一来本小节的第一个图就能理解了,既然3类LSA只能通过Area0进行中转,且中转的动作必须由ABR来完成,那么R4这个屌丝自然无法为Area1或Area2去生成3类LSA。
接下去,我们来看一个典型的问题:
上图中,编号1、2、3、4并非实际的协议运行步骤,只是我们观察点的一个转移而已。R1、R2、R3及R4都会在Area1内泛洪自己的1类LSA,从而描述自己所有直连的OSPF接口(Link),因此R3将4.4.4.0/24的路由装载进路由表,这是经过SPF算法计算得出的最短路径,路由的类型为O,也就是区域内的路由。
接下来我们将视角切换到R1、R2,这两个ABR都会收到Area1内路由器的1类LSA的泛洪,它两会各自将Aea1内的1类及2类LSA(若有)搜集后归纳成3类LSA,并且在Area0内进行泛洪,3类LSA的LinkID就是其所描述的路由的前缀,在R1及R2上查看OSPF
Database可以看到,在Area0中,R1及R2都会各自泛洪4条3类LSA,分别描述10.1.13.0/24、10.1.34.0/24、10.1.24.0/24、4.4.4.0/24这四个网段,如此一来,在Area0中,就有共计8条3类LSA在泛洪。
接下去我们将视角放到R1,R1从R2收到这四个网段的3类LSA,会将这些LSA的通告路由器改为R1自身,并且进一步在Area1内泛洪,如此一来R3将从R1收到四条3类LSA,尽管R3并不需要这些LSA(它已经从本区域内泛洪的1类LSA得知了目标网段),R3会将忽略它们,甚至不会安装进自己的LSDB。
OK,那么现在我们在R3上
定义个ACL,匹配4.4.4.0,随后debug ip routing access-list
x去跟踪这条路由的更新,然后在R4上DOWN掉4.4.4.0,这个时候会出现个诡异的现象:
11:08:00.057: RT: del 4.4.4.4/32 via 10.1.34.4, ospf metric
11:08:00.057: RT: delete subnet route to 4.4.4.4/32
路由delete,因为R4的告知。
11:08:00.057: RT: NET-RED 4.4.4.4/32
11:08:00.121: RT: SET_LAST_RDB for 4.4.4.4/32
& NEW rdb: via
11:08:00.121: RT: add 4.4.4.4/32 via 10.1.13.1, ospf metric
[110/193]&
11:08:00.125: RT: NET-RED 4.4.4.4/32 &
&&//路由竟然又回来了,因为R1还没收敛,仍然通告3类LSA。
11:08:05.125: RT: del 4.4.4.4/32 via 10.1.13.1, ospf metric
11:08:05.125: RT: delete subnet route to 4.4.4.4/32
& &&&//路由delete R1收敛了。
11:08:05.129: RT: NET-RED 4.4.4.4/32
11:08:05.129: RT: SET_LAST_RDB for 4.4.4.4/32
& NEW rdb: via
11:08:05.133: RT: add 4.4.4.4/32 via 10.1.34.4, ospf metric
[110/321] &
&&//又回来了,R4凌乱了。
11:08:05.133: RT: NET-RED 4.4.4.4/32
11:08:05.265: RT: del 4.4.4.4/32 via 10.1.34.4, ospf metric
11:08:05.265: RT: delete subnet route to 4.4.4.4/32
11:08:05.265: RT: NET-RED 4.4.4.4/32 &
&&//终于平静了。
我们可以看到,R3上关于这条路由经历了上面这个诡异的过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还是在于3类LSA,OSPF处理3类LSA的行为,是典型的距离矢量的行为,是不是有感觉了?当然,对于3类LSA,OSPF也是存在类似水平分割的机制,如下图:
R2通过Area1内泛洪的1类LSA可以计算区区域内部路由,也就得到了1.1.1.0/24网段的路由,R2作为ABR又向Area0中注入描述该网段的3类LSA,这些3类LSA用于向Area0通告区域间路由1.1.1.0/24。值得注意的是,R2是不会将自己产生的、用于描述Area1内网段路由的3类LSA注入到Area1的——类似水平分割规则。R3从Area0收到R2下发的3类LSA,计算出1.1.1.0/24区域间路由,然后其自身又向Area2中注入描述1.1.1.0/24的3类LSA,当然这个3类LSA是不会注入回Area0的。
本文为原创博文,版权归属红茶三杯(.cn/vinsoney),转载请注明出处。
网络工程 |
数据通信 | 项目管理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急求以下计算机网络相关问题,大神们知道的快告诉我呀呜呜呜!_百度知道
急求以下计算机网络相关问题,大神们知道的快告诉我呀呜呜呜!
简答:1、 One problem of running TCP on long-delay links is the delay introduced by three-way-handshake (TWH). Some people propose that we remove TWH for long-delay links. Do you support or disagree with this proposal? Please justify.(TCP运行程链接延迟原于三握手延迟建议取消三握手支持反请简述)5、What are the fundamental measures of interest for a communications system?(于通信系统需要基础措施) 判断错:CSMA/CD is an appropriate MAC protocol for ad-hoc wireless networks. (CSMA/CD适合临线网络种MAC协议)2. Link State routing protocols suffer from the &count to infinity& problem.(链路状态路由协议存数穷问题)3. Reassembly of IP fragments happens only at the destination host.(IP碎片重组问题发目主机)4. Each router in OSPF broadcasts its routing table to all the other routers in the network.(每OSPF路由器都网络广播路由表)
提问者采纳
1.必须反TCP作靠传输依靠三握手机制取消三握手造传输靠性除非更算能通信双提供更更快保障确认机制5.通信系统需要通信线路、通信设备、通信协议、双具独立功能通信终端及通信五元组等基础措施判断:错CSMA/CD(带冲突检测路访问碰撞监听器)其适合于线局域网内防止数据碰撞CSMA/CA才线错计数穷问题距离矢量路由协议同环路情况所距离矢量路由协议现水平割、路由毒、抑制定器等防环机制IP片重组发接收端错路广播OSPF进行DR\BDR选举选举程OSPF路由器间交互LSA都通DR完较网络所OSPF路由都发广播全乱套啦<img class="word-replace" src="/api/getdecpic?picenc=0af能准确板着看吧 其题目都没问题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计算机网络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解决路由回环方法是:定义最大跳数、水平分割、路由毒杀、反转毒杀、Hold-Down计时等六种方法具体怎么实现_百度知道
解决路由回环方法是:定义最大跳数、水平分割、路由毒杀、反转毒杀、Hold-Down计时等六种方法具体怎么实现
提问者采纳
距离矢量类路由协议RIP防环机制:1:定义跳数16条路由跳数于或等于16认该路由能转发数据包2:水平割:路由器接口收路由该路由能再接口发送3:毒化路由:本路由器接口down掉候路由器接口所网络metric值16更新发送给邻居路由器4:毒性逆转:路由器路由表面条路由标记is possible down 候条路由metric值16 给源路由器发送更新考虑水平割5:触发更新:本路由器路由表发变化候需要等待更新计器直接发送更新给邻居路由器6:抑制计器:抑制计器条路由更新跳数于路由表已记录该路由跳数引起该路由进入达180S抑制状态阶段抑制计器超前路由器再接收关于条路由更新信息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水平分割的相关知识
其他1条回答
每品牌路由器都差异般思科通用 水平割毒性逆转具体看使用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HC 距离矢量路由协议.ppt20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300 &&
HC 距离矢量路由协议.ppt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 第3条更新原则也是“改变”,与第2条不同的是,此处仅改变路径开销(跳数)。 如图所示,路由器B去往目标网络10.0.2.0的下一跳为路由器A,而收到路由器A的更新消息中,发现去往该目标网络路径的开销发生了变化,这个时候路由器B中,该表项的路径开销也需要改变,以路由器A的更新后的路径开销加1取代原来的路径开销,即4+1=5取代原来的2。 * 第4条更新原则是“删除”。路由器B的路由表中,去往某目标网络的下一跳为路由器A,而路由器A的路由表中不再包含去往该目标网络的路径,则路由器B的路由表中相应路径应删除。如图中的表项10.0.3.0,路由器B的路由表中下一跳为路由器A,而在新收到的路由器A发送的更新消息中没有这一表项,说明通过路由器A已经无法到达10.0.3.0,因此在路由器B的路由表中也要将该表项删除。 * 网络故障可能会引起路径与实际网络拓扑结构不一致而导致网络不能快速收敛,这时,可能会发生路由环路现象。图中用一个简单的网络结构来说明路由环路的产生。 如上图所示,在网络11.4.0.0发生故障之前,所有的路由器都具有正确一致的路由表,网络是收敛的。在本例中,路径开销用跳数来计算,所以,每条链路的开销是1。路由器C与网络11.4.0.0直连,跳数为0。路由器B经过路由器C 到达网络11.4.0.0,跳数为1。路由器A 经过路由器B到达网络11.4.0.0,跳数为2。 如果网络11.4.0.0 故障,就可能会在路由器之间产生路由环路,下面是产生路由环路的步骤: 1、当网络11.4.0.0 发生故障,路由器C 最先收到故障信息,路由器C 把网络11.4.0.0 设为不可达,并等待更新周期到来通告这一路由变化给相邻路由器。如果,路由器B的路由更新周期在路由器C之前到来,那么路由器C就会从路由器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距离矢量路由算法例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